附錄二 答夫秦嘉書 徐 淑

一、寫作背景

  東漢桓帝(西元一四六~一六六年)時,秦嘉為郡上掾,奉命赴京師洛陽上計。當秦嘉尚未入京時,因為思念在娘家養病的妻子徐淑,所以寫信要求會面。無奈徐淑因病無法前來,兩人於是往返了數封信。本課課文正是徐淑在此時寫給丈夫秦嘉的書信,文句形式以四言為主,駢句與散句參差互見,既有騰挪變化之美,亦有委婉含蓄之情。

按:兩漢時,地方向中央呈報施政情況,作為官員考課依據的制度,稱作上計。東漢時,專門由上計掾、史上計於朝廷。其職掌除奉達計簿外,還代表郡國守相參於朝會、備詢政俗,且能評議守相的能否;承中央詔敕,宣達於守相,以為行政的準則。東漢時,郡國上計掾、史,多被朝廷拜為郎,亦可被授官職。秦嘉入京不久,被召為黃門郎,秩六百石,於郊廟祭祀,臨軒朝會,在宮內掌侍左右,傳達朝令。

 

二、作者介紹

(一)生平傳略

  秦嘉,字士會,隴西人也,為郡上掾。其妻徐淑,寢疾還家,不獲面別,贈詩云爾。嘉遂行,入洛,尋除黃門郎。居數年,病卒於津鄉亭。初,淑生一女,無子。及嘉奉使,淑乞子而養之。尋守寡,時猶豐少(年輕美麗),兄弟將嫁之,誓而不許。毀形(毀容)不嫁,哀慟傷生,才德兼美者。

 

(二)軼聞掌故

1.徐淑回贈秦嘉的禮物

  從《藝文類聚》、《太平御覽》等書,還可以輯出徐淑〈答夫秦嘉書〉的其他軼文:「今奉旄牛尾拂一枚,可以拂塵垢;越布手巾二枚;嚴器中物幾具;金錯碗一枚,可以盛書水;琉璃碗一枚,可以服藥酒今奉細布襪一量」,則知秦、徐二人的書信當有多封,而且徐淑亦曾回贈秦嘉禮物,但因與現存文字不能密接,故不列入課文。

 

2.徐淑預知秦嘉病逝

  隴西秦嘉,字士會,俊秀之士。婦曰徐淑,亦以才美流譽。桓帝時,嘉為曹掾赴洛。淑歸寧於家,晝臥,流涕覆面,嫂怪問之,云:「適見嘉自說往津鄉亭病亡,二客俱留,一客守喪,一客賚(ㄌㄞˋ)書還,日中當至。」舉家大驚。書至,事事如夢。(劉義慶幽明錄

 

(三)文學成就──可傷而又悽怨的徐淑敘別之作

  鍾嶸《詩品》將秦嘉、徐淑兩人的五言詩列在中品,謂「夫妻事既可傷,文亦悽怨。為五言者,不過數家,而婦人居二。徐淑敘別之作,亞於〈團扇〉矣。」以下說明徐淑詩作在文學史上的特殊價值:

  「贈答詩」是中國文學中十分特殊的一類作品,所謂「贈」,是先作詩送給別人,「答」,則係就來詩旨意進行回答。其迴還往復之際,自然形成一種對應自足的情意結構。根據既有文獻的考察,東漢的〈客示桓麟詩〉與桓麟的〈答客詩〉,以及秦嘉與其妻徐淑的夫婦贈答,或可視為此類詩作的濫觴。

  然則,桓麟與客的應對,性質不出於社交應酬。其「詩」中的措辭用言,多為公式化的陳腔套語,看不出任何個人內在心靈的性情搖盪。能別出於社交目的之外、真正透過「詩」來進行個人間情靈交感的贈答往返,就是秦嘉的〈贈婦詩〉和其妻徐淑的〈答秦嘉詩〉。

  在形式上,上述的這幾首詩捨棄了當時士大夫於社交時慣用的「四言正體」,而出之以「清麗居宗」的「五言流調」,就詩歌發展言,本就頗具創變性;再就內容方面看來,人生苦短、世道艱辛的慨嘆,融匯著臨別時的顧戀躊躇、深情繾綣,正是「離群託詩以怨」的具體表現。徐淑的答詩,則藉悽怨宛轉的楚騷體,表達出自己因病不能隨行的憾恨,以及瞻望踴躍、佇立徘徊的刻骨相思。在這樣的贈答往返之中,所凸顯的,不再是個人臨場應對的捷悟能力,更迥異於社交應酬的禮尚往來,而是因「傷別」所觸發的、人際之間至情至性的激盪交感。鍾嶸《詩品》以「夫婦事既可傷,文亦悽怨」一語為之評,正是道出了箇中關鍵。而此一純粹發乎個人情性的贈答行為,亦為贈答詩的發展,開拓出嶄新的面向。

 

三、國學常識

(一)「書」之文體

釋名

◆《文心雕龍‧書記》:「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

◆古代稱「書」者,包含臣下向君王之「上書」,及親朋之間往來的「書牘」

起源

◆起源於春秋,當時各國間往來漸繁,使臣運用書信的情形也隨之增加

◆現存最早之書信為〈鄭子家告趙宣子書〉(《左傳》文公十七年)

奏議類

說明

◆臣子向皇帝陳言進辭而寫的公文,為「上書」或「奏書」

◆漢以後,臣下進言,改稱「章、奏、表、議」「上書」「疏」「奏記」「奏牋」,不再稱「書」

篇章

1.樂毅〈報燕王書〉

2.秦‧李斯〈諫逐客書〉

書牘類

說明

是一種傳遞音訊、表達情意的應用文書。書信不僅能夠暢所欲言,而且具有保存、紀念價值

異稱

書、啟、牘、帖、簡、柬、箋、函、札、書牘、書簡、書札(劄)、尺牘、刀筆

代稱

鯉魚、鴻雁、魚雁、書筒、素、緘素、尺素、雁足、雙鯉

流變

1.產生於春秋,當時為公用文書

2.戰國開始,略具個人感情,辭采已見華麗

3.漢時,已成表達個人思想情感、抒情言志之用

如:司馬遷〈報任少卿書〉、馬援〈誡兄子嚴敦書〉、鄭玄〈戒子益恩書〉

4.魏、晉時,因紙張的發明,作書信者增加,內容題材擴大,重視修辭技巧

如:曹丕〈與吳質書〉、王羲之〈喪亂帖〉、稽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吳均〈與宋元思書〉

5.唐、宋時,作書信者眾多,內容風格多樣化

如:李白〈與韓荊州書〉、韓愈〈答李翊書〉、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白居易〈與元微之書〉、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蘇軾〈答謝民師書〉、

   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書牘類

流變

6.明、清時,也有佳作。

如:宗臣〈報劉一丈書〉、楊繼盛〈諭子書〉、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

   姚鼐〈復魯絜非書〉、鄭板橋(寄弟墨書)

7.民國時,代表作:林覺民〈與妻訣別書〉、徐志摩寫給陸小曼的《愛眉小劄》

 

(二)書信相關常識

 

用 意

注    意    事    項

 

 

 

 

 

 

寫信人對

受信人之

稱呼,表

示彼此的

關係

1.對尊親不稱名號,習慣加「大人」,如:「父親大人」

2.對尊長以稱字號為敬,不知字號者方稱名,如:「某某老師」

3.對平輩稱「先生」、「某某兄」、「某某姊」,表示客氣,對方不必年長於己

4.對兒女只稱名,對學生可稱名或字

5.對友職位者,字號下加職位,如:「某某部長」

請求受信人察閱之意

用於祖父母父母

膝下、膝前

用於(   )

函丈、壇席

用於(   )

尊前、尊鑒、鈞鑒

用於(   )

芳鑒、淑鑒、懿鑒

用於(   )

硯右、硯席、文席、文几(平輩用語亦可)

用於(   )

台鑒、大鑒、惠鑒、左右、足下

用於(   )

青鑒、青覽、如晤、知悉

用於( 教育界 )

講座、座右、有道、著席、史席

用於弔唁

苫次、禮席、禮鑒

頌候敬辭

表示敬意及問候

1.凡用「請」字,下必用「安」字,如:「敬請 福安」、「即請 大安」

2.凡用「頌」字,下用「祺」、「祉」、「綏」等

自稱

署名

署名表示寫信人與受信人之關係;也表示負責

1.如對父親自稱「兒」

2.直系尊親對子孫不署名,如:「父示」

3.對家人親戚僅署名而不寫姓,如:「某某」

4.此外,用全姓名,如:「學生王某某」

5.居喪者,姓或名之右上加「制」,如:「某某」

禮告敬辭

時間

署名下為禮告敬辭,表示敬禮、報告

1.對尊親用「敬稟」,如:「某某敬稟」

2.對師長用「敬上」

3.對平輩用「敬啟」、「頓首」

4.對晚輩用「手書」、「示」

5.寫信之日期,寫在禮告敬辭之下,字體應略小而偏右

補述

信已寫完,又想到有事需補述

應另起一行,並在開始加上「再啟者」、「又及」

信中提及彼此之親友時

 

1.用「令、尊」稱對方之家人、朋友,如令尊、令郎、尊夫人、令弟、令伯。稱對方妻子為「尊閫」、「尊夫人」

2.稱自己的長輩,用「家」,如家父;稱自己的晚輩,用「小」、「舍」,如:「小女」、「舍弟」;自稱用「愚」;稱「妻」(夫)為「內子」(外子)

3.自己尊長過世,改「家」為「先」;自己尊長過世,改「舍」為「亡」

4.稱人父子「賢喬梓」,稱人兄弟「賢昆仲」、「賢昆玉」,稱人夫婦「賢伉儷」;自稱「愚父子」、「愚兄弟」、「愚夫婦」

1.抬頭表示尊敬;平抬(另起一行,與各行齊高)比挪抬(在原行空一格)更尊敬

2.信中自稱時,自己的稱謂(如:弟)或名字,字體應略小而偏右;提及晚輩時,「小」、「舍」體應略小而偏右,「女」、「弟」

3.信中提及對方之住宅、店鋪,稱「貴宅」、「寶號」;提及自己的親友、處所,用「敝」,體應略小而偏右,如「業師」、「校」

4.稱世交晚輩為「世兄」

5.妻對夫稱「夫子」,故女學生稱男老師為「老師」、「業師」,不稱夫子

6.稱老師之妻為「師母」,老師之夫為「師丈」

7.摺疊信箋時,有字一面向外,反摺為報凶或絕交用

1.信封上之稱呼,為送信人對受信人之稱呼

2.信封中央書寫受信人之姓、職銜、名字時,僅「名字」之字體可略小而偏右,如:

「王校長某某」;普通寫法,姓名、稱謂之字體大小一致,如「王某某先生」

3.「啟」,是請受信人拆信閱讀,信封上不可使受信人「敬啟,敬收」;對父母用「安啟」,對尊長用「鈞啟」,對老師用「道啟」,對平輩用「台啟」、「大啟」,對女士用「芳啟」、「惠啟」,對晚輩用「收啟」。明信片不用「啟」,只用「收」

4.「緘」用於寫信人姓名下,表示「封信」;明信片用「寄信」

5.信封:喪事時以素白信封、或將紅色框塗黑表示

 

1.

 

※牛刀小試

父母親大人膝下 敬稟者

  十月三日辭別 慈顏,乘車南下,於當日下午一時抵達臺中,隨即辦理報到手續,並住進理學院第二舍一○六室,一切尚稱順利。當謹遵教誨,努力向學,以期上副 慈望也。肅此

恭請

金安

甘煌叩上十月四日

      上面是一封傳統書信的範例,其中部分結構在現代書信裡是可以省略的,請問哪些框線內的結構可以省略?                                                                                                    〔901臺北指考聯模多選18

(A)提稱語 (B)啟事敬辭 (C)敬語 (D)問候語 (E)自稱

答案:( ABC   )

解析:(A)「膝下」是提稱語,為請受信人察閱的詞語,又稱「知照敬辭」,用時應與稱謂配合。「膝下」用於直系尊親。今可以冒號(:)承接於稱謂下。(B)「敬稟者」是啟事敬辭,為陳述事情的發語詞,今少用。「敬稟者」用於尊親。(C)「肅此」是敬語,配合「啟事敬辭」。可斟酌情形使用。(D)「恭請 金安」為問候語,即「頌候敬辭」,為表敬意及問候的話語,不能省略。頌候語中凡用「請」字,下必用「安」字。()「兒」是自稱,自稱要與受信人的稱呼相應。此為對父母自稱「兒」,不能省略。

 

2.依照應用文的普通準則判斷,下列四個「學生寫信給老師」的範例,正確無誤的選項是:

    (A)大文先生左右:頃悉 先生退休在即,敝人深感惆悵。唯望日後能續有機會向 先生請益。        敝人陳大明鈞啟

    (B)大文先生左右:頃悉 先生退休在即,學生深感惆悵。唯望日後能續有機會向 先生請益。        學生陳大明鈞啟

    (C)大文吾師道席:頃悉 吾師退休在即,敝人深感惆悵。唯望日後能續有機會向 吾師請益。        敝人陳大明敬啟

    (D)大文吾師道席:頃悉 吾師退休在即,學生深感惆悵。唯望日後能續有機會向 吾師請益。        學生陳大明敬啟

                                                                                                                                        89推甄單選14

答案:( D )

解析:(1)「左右」是用於平輩的提稱語,對老師可用「道啟」、「鈞啟」;(2)學生自稱不可為「敝人」,稱「學生」或「受業」;(3)「陳大明鈞啟」之「鈞啟」為信封中路用語,用於尊長、老師或輩分高者;「陳大明敬啟」的「敬啟」,為禮告敬詞,意為「恭敬的陳述」。

 

(三)有關書信的名稱

 

說      明

例     句

《文心雕龍‧書記》:「書者,舒也,舒布其言,陳之簡牘。」這是最常使用的書信名稱

《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至,二男新戰死。」

書函

函原指信的封套。古代寄信用木匣子郵遞,這種匣子叫函。後來就稱信件為函

《舊唐書‧魏徵傳》:「徵亡後,朕遣人至宅,就其書函得表一紙。」

書簡

簡,寫字用竹片。書簡原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書簡也代指書信

《三國志‧吳書‧趙達傳》:「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

書札

札原為古代書寫用小木簡。後指書信,公私文書

〈古詩十九首〉之十七:「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太平御覽》卷五九五引服虔《通俗文》:「官信曰啟。」

 

刀筆

古代的書寫工具,古時書寫於竹簡,有誤則用刀削去重寫。用以代書信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黃山谷名其尺牘曰刀筆。」

古無紙時,書寫於竹曰簡,於帛曰帖,於版曰牘,亦謂之牒,亦謂之札

王羲之〈喪亂帖〉

鯉魚

魚書

相傳,三國吳人葛玄與河伯書信往還,就令鯉魚充信使

孟浩然〈送王大校書〉:「尺書如不吝,還望鯉魚傳。」

雙 鯉

雙 魚

雙鯉魚

古人將書信夾在鯉魚形的木板中寄出,故以雙鯉魚為書信的代稱;一說,古人常將書信結成雙鯉形。簡稱為「雙鯉」

李商隱〈寄令狐郎中〉:「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

李白〈贈漢陽輔錄事詩〉二首之二:「漢口雙魚白錦鱗,令傳尺素報情人。」

〈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雁足

雁帛

雁書

《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於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雁,雁足上繫著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只得放蘇武歸漢。於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

王僧孺〈詠擣衣〉:「尺素在魚腸,寸心憑雁足。」

李白〈送友人遊梅湖〉:「莫惜一雁書,音塵坐胡越。」

權德輿〈寄李衡州〉:「主人千騎東方遠,唯望衡陽雁足書。」

魚雁

合「雁書」與「雙魚」而有此詞

晏幾道〈生查子‧關山魂夢長〉:「關山魂夢長,魚雁音塵少。」

尺素

古人信文寫在絹帛上,長一尺見方,故稱尺素

秦觀〈踏莎行‧霧失樓臺〉:「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

尺書

意同「尺素」

杜甫〈逢唐興劉主簿弟〉:「分手開元末,連年絕尺書。」

尺牘

書牘

長一尺的木簡,古代用以書寫,後借指書信。

牘,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木片。書牘借指書信

杜甫〈上韋左相二十韻〉:「聰明過管輅,尺牘倒陳遵。」

《南史‧范雲傳》:「書牘盈案,賓客滿門。」

尺簡

古代用以書寫文字的竹木簡,長一尺二寸,或倍之,故稱

 

鸞箋

四川所產的彩色箋紙。舊時常作為信紙。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雲等十種顏色

《幼學瓊林‧文事類》:「雁帛鸞箋通稱簡札。」

玉札

手札

猶手書,指親筆信。札,古代書寫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後用作紙的代稱

皮日休〈懷華陽潤卿博士詩〉三首之三:「數行玉札存心久,一掬雲漿漱齒空。」

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爾遣興寄遞呈蘇渙侍御〉詩

古代可供書寫的簡札

 

伊媚兒

電子郵件,音譯詞語(e-mail)

 

 

(四)中國歷代「詠絮之才」──依朝代先後排序

朝代

姓名

簡      介

著  作

西漢

卓文

為西漢四川巨商卓王孫之女。素愛音樂又善於擊鼓彈琴,有文才;年輕守寡。司馬相如以一曲《鳳求凰》挑之,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多年後司馬相如想納妾,對卓文君日益冷淡。於是,卓文君寫了〈白頭吟〉給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讀了後取消納妾念頭,兩人和好如初

白頭吟

西漢

班捷妤

班婕妤是名門之女,少有才學,漢成帝時被立為婕妤,趙飛燕姊妹得寵後,嫉恨班婕妤人品才學,班婕妤恐日久見危,求侍奉太后於長信宮。婕妤是後宮嬪妃的稱號

怨歌行

亦稱〈團扇〉詩)

東漢

班 昭

字惠班,又名姬,東漢女辭賦家。父班彪,是有名的史學和儒學大師;大哥班固,是《漢書》的作者,也是著名的文學家;二哥班超,名震西域,是打通「絲綢之路」的功臣。幼時熟讀儒家經典和史籍,擁有豐富的天文、歷史、地理等知識,她完成父兄遺志續修《漢書》。她經常出入宮廷,擔任皇后和妃嬪的老師,人敬稱為「曹大家」。(人們把有學問且德行好的婦女稱為「家〔ㄍㄨ〕」)

《女誡》七篇、

續寫《漢書》、《曹大家集》

東漢

徐 淑

詩人秦嘉之妻,生卒年不詳。與夫秦嘉感情深厚。秦嘉離家為郡掾。徐淑因病不能同往,兩地相思,時時互贈詩、書以通情意。秦嘉死時,徐淑尚年輕,便毀形不嫁。不久因哀慟過甚,亦卒。據《隋書‧經籍志》著錄,原有《徐淑集》一卷,已散佚

答夫秦嘉書、

答秦嘉詩

東漢

蔡 琰

字文姬,東漢蔡邕之女。幼時就十分博學,文章、言辭都擅長,並精通音律。漢末,烽火連年,蔡文姬在逃難中被匈奴擄至塞外,生活了十二年,育有一子一女。曹操想將蔡文姬贖回,(即歷史上有名的「文姬歸漢」)蔡文姬喜於得歸,但也因離開丈夫及兒子而悲,遂寫下膾炙人口的〈胡笳十八拍〉。回漢後,曹操將之嫁於董祀,後董祀犯死罪,蔡文姬向曹操求情得免

悲憤詩、

胡笳十八拍

西晉

左 芬

晉武帝司馬炎聞聽詩人左思之妹左芬才情過人,即納入後宮。左芬因為德才超群每被帝王群臣讚賞,見妒於後宮佳麗。左芬被封為貴妃,不過是司馬炎為自己博得惜才的虛名

感離詩、

啄木詩

東晉

謝道韞

安西將軍謝奕之女,謝安之侄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識知精明,聰慧能辯,文風清韻緊練,言辭清雅。《世說新語》記載其以「未若柳絮因風起」比擬飛雪,使謝安大悅。「詠絮之才」一語即典出於謝道韞

泰山吟

 

 

唐朝

薛 濤

唐代名妓和女詩人,字洪度,及笄之年已聰慧知詩,兼擅書法,才貌超群。因家境貧寒,入為官妓。當時成都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特別賞識薛濤,常命她來侍酒唱和,接應賓客,成為他的私人祕書。韋皋準備奏請朝廷任命薛濤為「校書郎」,雖未批準,但人們從此戲稱她為「女校書」。曾與當時著名詩人元稹有詩相唱和

吟梧桐詩(八歲時作)

《全唐詩》錄其詩一卷

唐朝

魚玄機

字幼微,一字惠蘭,晚唐女詩人、名妓,有才思,因家境寒微,嫁予左補闕李憶。因李憶原配嫉妒,遂入咸宜觀為女道士。在道觀時,多與名士交流,往來酬唱(如溫庭筠),後因情感糾葛,笞殺女婢綠翹,因而下獄伏法

《全唐詩》錄其詩有五十首

唐朝

杜秋娘

唐金陵人。年十五,為浙西觀察使李錡妾。錡謀亂,事敗,秋娘籍入宮。有寵於憲宗,穆宗即位,命秋娘為皇子傅姆。皇子被廢,秋娘賜歸故鄉,杜牧過金陵遇之,感其窮且老,為之賦〈杜秋娘〉詩

金縷衣

後蜀

花蕊

夫人

因才貌雙全,得幸於後蜀後主孟昶,拜貴妃,別號花蕊夫人。她曾仿王建作宮詞百首,為時人稱許。宋滅後蜀,花蕊夫人隨孟昶流亡北行。宋太祖趙匡胤久慕花蕊夫人的才名,召見她並命她賦詩一首,花蕊夫人就做〈述亡國詩〉,抒寫亡國之恨和故國之思

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

南宋

朱淑貞

號幽棲居士,幼警慧,善讀書,能畫,通音律,詩詞皆擅。生於仕宦之家,相傳其夫胸無大志,只知鑽營,搜括錢財,生活糜爛,夫妻感情不睦,抑鬱而終。詞多幽怨,流於感傷。其詞足可與李清照媲美

斷腸集、

斷腸詞

南宋

李清照

號易安居士,出身詩書世家,自幼有才名,詩、詞、散文皆擅長。十八歲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共同致力於金石書畫的整理。金兵破汴京,南渡後夫病逝,晚境淒涼,終老金華。其詞被後人稱為「易安體」,善用白描手法寫景抒情。早期多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南遷後多淒苦之音,為婉約派作家,「閨秀詞人第一」

漱玉詞、

金石錄後序

 

四、課文深究

(一)第一封信

殷殷叮囑,

盼望早歸

全文一開始作者先是安慰丈夫,雖然迫於生活,就要奉派到京城去。但請夫君不要有「失高素皓然之業」的遺憾。信文最末,徐淑則提醒丈夫:「得無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既然相信自己的丈夫有「高素皓然」之德,又何必擔心他呢?所以在叮嚀囑咐之中,正見出女主人翁盼望丈夫早歸的一往深情。

多四字句,

古樸誠摯

在形式上多用四字句,又加上行文間出現「誰謂宋遠,企予望之」,這種暗引詩經的句子,遂使得全文宛如先秦詩歌一般,具有古樸誠摯之美。徐淑的企盼極深,文章本應沉重綿長,但由於四字句的不斷點落,卻使得讀者感受到促迫的旋律節奏。情感的沉重,加上節奏的急促,使得殷殷之情更為透顯。

動人排比,

烘托艱辛

信中還有極美麗的排比句:「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巖巖,而君是越,斯亦難矣。長路悠悠,而君是踐。冰霜慘烈,而君是履。」其中「深谷」對「高山」;「巖巖」對「悠悠」;最後「冰霜慘烈」又回應「深谷逶迤」。從空間的低、高、長,到時序入冬,在安排上不但齊整而且涵蓋面大。很生動的烘托出秦嘉在外行旅的艱難辛苦。

物象鮮明,

情感具體

信中所提到的心羨比目、口詠萱草等事物。具體的物象使讀者更快速的掌握作者的心意與情感。

 

(二)第二封信

  內容圍繞著贈物,反覆申辯,層層展開。作者的柔情密意,透過物象流溢在信文間。第二封信有三層意思可說:

第一層

從正面摹寫入手,首先表達了對秦嘉來信及贈物的感謝。接著睹物思人;通過讚譽贈物以及「覽鏡執釵」、「操琴詠詩」時的「情想仿佛」、「思心成結」,表現對丈夫的無限思念。

第二層

從反面入手,先是不同意秦嘉來信中有關贈物的教誡,認為「此言過矣,不獲妾心」,令人心生疑惑。接著作者巧妙運用詩經「飛蓬之感」、班婕妤「誰榮之嘆」兩個典故,貼切的反映出自己因遠離丈夫而無心打扮的心境。最後以兩組不同句式的對偶句,反覆強調共同的主題,只有等丈夫歸來後,素琴、明鏡、寶釵、芳香等贈物才會啟用。至此,讀者方能釋然,而作者對丈夫刻骨銘心、忠誠不渝的愛情也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

第三層

用示現的手法,想像丈夫現在等妻子來會面的憂急寂寞,與未來出發赴京路途的坎坷艱辛。於是有殷切叮嚀,詩信相贈。因為有「不別之恨」,所以時時念吾君,情感的發展銜接十分自然緊密。

  全篇語言駢麗,用典貼切,結構精妙,毫無斧鑿之嫌。如此感人至深的佳作,實為真情所致。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深厚

意念「隆」篤,故復遣信(徐淑又報嘉書)

「隆」冬、「隆」恩、「隆」情厚誼

豐富、盛大

三學的人,聽見老師如此「隆」重,也就紛紛來祭奠的,不計其數(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

興起、興盛

國運昌「隆」

高起的

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史記‧高祖本紀)

增高

「隆」鼻

崇尚、尊崇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荀子‧勸學)

形容雷聲或爆炸聲

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整座大廈應聲倒下

看見(ㄐㄧㄢˋ)

闇於自「見」,謂己為賢(曹丕‧典論‧論文)

斯不自「見」之患也(曹丕‧典論‧論文)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歸園田居)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辛棄疾‧賀新郎)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將進酒)

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拜會、訪問(ㄐㄧㄢˋ)

未明徑去,不「見」女父母(陳第‧東番記)

公將戰,曹劌請「見」(左傳‧莊公十年)

看法、見解(ㄐㄧㄢˋ)

管窺之「見」

表示逐漸的趨向、趨勢

(ㄐㄧㄢˋ)

日「見」好轉、日「見」興旺

代詞性助詞(ㄐㄧㄢˋ)

惠示諸物於鄙賤,割所珍以「見」賜(徐淑‧又報嘉書)

范進道:岳父「見」教的是(儒林外史‧范進中舉)

都督「見」委,自當效勞(三國演義‧孔明借箭)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李密‧陳情表)

(ㄐㄧㄢˋ)

匹夫「見」辱,拔劍而起(蘇軾‧留侯論)

「見」笑大方(莊子‧秋水)【大方,博學識廣之人】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顯露、炫耀、表現

(ㄒㄧㄢˋ)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蘇軾‧留侯論)

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曹丕‧典論‧論文)

高祖發怒,「見」於辭色(蘇軾‧留侯論)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夫人善於自「見」(曹丕‧典論‧論文)

出仕(ㄒㄧㄢˋ)

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

引見、介紹(ㄒㄧㄢˋ)

胡不「見」我於王(墨子‧公輸)

遠行、行進

行「邁」靡靡,心中搖搖(詩經‧王風‧黍離)

嚴莊已辦,發「邁」在近(徐淑‧答夫秦嘉書)

跨、提腳向前

「邁」步

時光流逝

我心之憂,日月逾「邁」(尚書‧秦誓)

年老

老「邁」

超出

超「邁」

 

 

 

今「適」樂土,優遊京邑(徐淑‧答夫秦嘉書)

子「適」衛,冉有僕(論語‧子路)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詩經‧魏風‧碩鼠)

雖使五尺之童「適」巿(孟子‧滕文公上)

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女子出嫁

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悅、樂、享

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赤壁賦)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合適

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李斯‧諫逐客書)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陶淵明‧歸園田居)

正好

「適」東南蠻入奏(杜光庭‧虬髯客傳)

「適」得其反

余「適」有觀海之興,與俱(陳第‧東番記)

專主(ㄉㄧˊ)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論語‧里仁)

竹鞭

振長「策」而御宇內(賈誼‧過秦論)

狂馬不釋其「策」(劉向‧說苑‧建本)

占卦蓍草

詹尹乃釋「策」而謝(屈原‧卜居)

手杖、枴杖

夸父棄其「策」,是為鄧林(淮南子‧墜形訓)

計策、謀劃

蒙故業,因遺「策」(賈誼‧過秦論)

李靖以布衣來謁,獻奇「策」(杜光庭‧虬髯客傳)

古代考試,事先把問題寫在竹簡上,令應考者作答,稱「策問」,簡稱「策」,後成為一種文體

教戰守「策」(蘇軾‧教戰守策)

通「冊」,成編的竹簡

大事書之於「策」,小事簡牘而已(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序)

書寫

「策」名王府,觀國之光(徐淑‧答夫秦嘉書)

鞭策、驅趕

「策」馬入林

督促

只好自肅自「策」,把自己真的變成聖人(張曉風‧給我一個解釋)

拄著枴杖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陶淵明‧歸去來辭﹚

 

 

 

白色的生絹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孔雀東南飛)

將縑來比「素」,新人不如故(上山采蘼蕪)

古人用絹帛書寫,故亦以代稱信件

重疊魚中「素」,幽緘手自開(元稹‧魚中素詩)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飲馬長城窟行)

本性

引氣不齊,巧拙有「素」(曹丕‧典論‧論文)

潔白、白色

雖失高「素」皓然之業(徐淑答夫秦嘉書)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水經‧江水注)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古詩十九首)

「素」車白馬

質樸,不加裝飾

與自己「素」面相對(龍應台在迷宮中仰望星斗)

「素」面華衣而拜(杜光庭‧虬髯客傳)

芳香既珍,「素」琴益好(徐淑又報嘉書)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劉禹錫陋室銘)

樸素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司馬光‧訓儉示康)

平白的

尸位「素」餐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經‧魏風‧伐檀)

向來,一向

兩生「素」賤其人,力拒之(宋濂‧秦士錄)

文靜「素」奇其人(杜光庭‧虬髯客傳)

「素」善留侯張良(史記‧鴻門宴)

趙李族寒,「素」貧儉(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素交、故舊之誼

非有平生之「素」(蘇軾‧留侯論)

蔬菜

茹「素」

拿、持

「操」蛇之神聞之(列子‧湯問)

大王來何「操」(史記‧鴻門宴)

節操

亦是仲尼執鞭之「操」也(徐淑答夫秦嘉書)

雖賈人,有賢「操」(漢書‧張湯傳)

駕駛

「操」舟

掌握

「操」殺生之柄(韓非子‧定法)

從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久不售(聊齋志異‧促織)

訓練

「操」兵

彈奏

「操」琴詠詩,思心成結(徐淑又報嘉書)

(孔明)憑欄而坐,焚香「操」琴(三國演義‧孔明借箭)

琴曲

琴「操」

 

屋舍、房屋ㄕㄜˋ

亦念吾君,間在空「舍」(徐淑‧又報嘉書)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

流水周於「舍」下(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築屋ㄕㄜˋ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三十里ㄕㄜˋ

南北百里,東西一「舍」(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同「捨」,捨棄

ㄕㄜˇ

「舍」鄭以為東道主(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子路)

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述而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

操則存,「舍」則亡(孟子‧告子上)

「舍」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孟子‧告子上)

便「舍」船,從口入(陶淵明‧桃花源記)

同「捨」,止息

ㄕㄜˇ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逶迤

彎曲迴旋的樣子

深谷「逶迤」,而君是渉(徐淑答夫秦嘉書)

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濟深(王粲登樓賦)

長遠的樣子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古詩十九首)

圭璋

玉製的禮器,用於朝聘、祭祀

圭璋」特(禮記‧禮器)

比喻人品高尚、傑出

知屈「圭璋」,應奉歲使徐淑‧答夫秦嘉書)

天才英偉,「圭璋」特秀(劉孝標‧辯命論)

指使節

萬國「圭璋」捧赭袍(杜牧安雜題長句)

新生子的美稱

麒麟一夕飛下天宮,朱扉外弧矢高懸,繡幕中「圭璋」歡弄(群音類選百順記王曾得子)

鄙賤

謙稱自己

惠示諸物於「鄙賤」,割所珍以見賜(徐淑‧又報嘉書)

望先生不棄「鄙賤」,曲賜教誨(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

「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輕視

儕輩之中有弗疾惡之者乎?有弗「鄙賤」之者乎(王守仁‧教條示龍場諸生)

品格卑賤、低賤

樂姚冶以險,則民流僈「鄙賤」矣(荀子‧樂論)

悠悠

遙遠無盡的樣子

長路「悠悠」,而君是踐(徐淑‧答夫秦嘉書)

飄動貌、飄蕩貌

白雲千載空「悠悠」(崔顥‧黃鶴樓)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詩經‧小雅‧車攻)

久遠的樣子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臺歌)

似「悠悠」醒自千年的大寐(余光中‧白玉苦瓜)

「悠悠」乎與灝氣俱,而莫得其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憂思的樣子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安閒暇適的樣子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王勃‧滕王閣詩)

輕忽游蕩以度日

「悠悠」忽忽,怊悵自失(宋玉‧高唐賦)

眾人

「悠悠」之口

執鞭

持鞭駕車(指卑下的差役)

亦是仲尼「執鞭」之操也徐淑‧答夫秦嘉書)

少苦「執鞭」,恆患不得快飲酒(世說新語‧任誕)

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論語‧述而)

持鞭駕車(表敬仰追隨之意)

太史公曰: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鞭」,所忻慕焉

(史記‧管晏列傳)

陵陽陸公猶存乎?尚有靈焉否也?為之「執鞭」,所欣慕焉

(聊齋志異‧卷二‧陸判)

當老師

「執鞭」一生,門生無數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ㄈㄥ

ㄍㄨㄚˋ

1遊方僧侶投寺寄住。2從事股票、期貨等交易,已經委託買進、賣出而等著成交回報〕1心中有所牽掛。2阻礙不通〕、長袍馬)、詿〔牽累別人〕

ㄍㄨㄟ

〔臬,音ㄋㄧㄝˋ〕璋、〔古稱女子所居住的內室。借指女子。閫,音ㄎㄨㄣˇ〕

ㄍㄨㄟˋ

ㄎㄨㄟ

ㄎㄨㄟˊ

〔一種藥物〕

ㄎㄨㄟˇ

(蹞)步

ㄑㄧˊ

ㄨㄚ

)地、鼓、哇哇大哭

ㄨㄚˊ

ㄓㄤ

率由舊、珪顯、木、惶、州、)頭鼠目、螂、騿馬、)魚

ㄓㄤˋ

、重巖疊癘、)礙、〔丈夫之兄〕、姑〔丈夫之父〕

ㄇㄧˊ

月之喜、漫、猴、

ㄇㄧˇ

濔濔〔水滿〕

ㄋㄞˇ

〔母親,楚地方言〕

ㄋㄧˇ

(你)我他、〔祖廟〕

ㄦˇ

人遐〔比喻思念甚深,卻不能相見。邇,近。遐,遠〕虞我詐

ㄊㄨㄟˋ

退思補過

ㄊㄨㄣˋ

去衣衫

ㄍㄣ

本、腳

ㄍㄣˋ

ㄍㄨㄟˇ

不飭〔官員不廉潔。簠,音ㄈㄨˇ〕

ㄏㄣˊ

船過水無

ㄏㄣˇ

好、

ㄏㄣˋ

ㄧㄣˊ

河倒瀉〔瀑布直瀉而下〕、無無涯

ㄌㄧㄝˇ

齜牙

ㄌㄧㄝˋ

舉、泉香酒、凜、壯成仁、分、遮〔遮攔;遏阻〕

ㄖㄨㄟˊ

〔帽帶打結後下垂的部分〕

ㄞˇ

ㄨㄛ

頭上墮髻

ㄨㄟ

深谷迤、枯、虛與〔心境空虛寂靜,隨物變化。後指假意殷勤,敷衍應付。蛇,音一ˊ〕

ㄨㄟˇ

曲求全、遇事推

ㄊㄨㄛ

ㄓˋ

〔崩塌、毀壞〕

ㄔˊ

沼、奔

ㄧˊ

)、〔衣架〕

ㄧˇ

〔山勢連綿不斷。靡,音ㄇㄧˇ〕

ㄧˋ

〔等到〕

ㄧㄝˇ

許、元素

ㄐㄧㄢ

戔戔微物、魚詩賦

ㄐㄧㄢˋ

、作自己、水花四

ㄑㄧㄢˇ

言深

ㄘㄢˊ

夕陽

ㄓㄢˇ

更酌

ㄓㄢˋ

明燒道,暗度陳倉

ㄑㄧㄢˇ

〔形容情意深厚,不忍分離的樣子。綣,音ㄑㄩㄢˇ〕

ㄌㄧˋ

行有伴

ㄆㄤ

汸汸〔水勢盛大〕

ㄆㄤˊ

徨、雱雱大雪〔雪下很大貌〕

ㄈㄤ

興未艾〔正在蓬勃發展中,一時不會停止〕、街鄰居、

ㄈㄤˊ

止、屋、脂礙、隄〔在岸邊為防水患而建築的結構物。亦作「堤防」〕

ㄈㄤˇ

仿冒、髴、彿、仿宋本、查、李車、東船西於四海〔到達四海〕

ㄈㄤˋ

ㄏㄨㄟˋ

噦噦〔鳥鳴聲〕濊濊〔水聲〕〔北方貊族。貊,音ㄇㄛˋ〕翽翽其羽〔鳥飛聲〕〔面頰〕

ㄙㄨㄟˋ

長命百

ㄅㄨˋ

當車

ㄓˋ

罰臧否

ㄕㄜˋ

跋山

ㄋㄤˊ

取物

ㄋㄤˇ

來問訊

ㄋㄧㄤˋ

ㄒㄧㄤ

嵌、陽、龍虎嘯〔奔馳〕

ㄖㄤˊ

〔祭祀祈神以消解災禍〕、尊王夷、瓜

ㄖㄤˇ

之別、大聲嚷嚷

ㄖㄤˋ

 

ㄉㄞˋ

ㄗㄞ

中華、種、火(災)

ㄗㄞˇ

一年半

ㄗㄞˋ

斗量

ㄘㄞˊ

 

 

 

 

 

 

 

 

 

 

七、修辭舉隅──排比、對偶(標準從寬)、引用

 

例           句

排比

◆深谷逶迤,而君是涉。高山巖巖,而君是越,斯亦難矣。長路悠悠,而君是踐。冰霜慘烈,而君是履

──按:涉、越、踐、履,同時使用「錯綜」之「抽換詞面」

對偶

◆身非形影,何得動而輒俱?體非比目,何得同而不離   ──隔句對

◆詠萱草之喻,以消兩家之思,割今者之恨,以待將來之歡 ──隔句對

◆觀王都之壯麗,察天下之珍妙                  ──單句對

◆鏡有文采之麗,釵有殊異之觀             ──單句對

◆芳香既珍,素琴益好                 ──單句對

◆敕以芳香去穢,喻以明鏡覽形             ──單句對

◆素琴之作,將欲君歸;明鏡之覽,將待君至       ──隔句對

◆未奉光儀,則寶釵不設;未侍帷帳,則芳香不陳     ──隔句對

◆進登山陵,退背丘墓                 ──單句對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一)形容「女子有才」的成語

詠絮之才

晉代才女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句詠雪,後遂以稱美能作詩文的才女

掃眉才子

比喻通曉文學的女子

不櫛進士

形容有文才的女子。櫛,古人用來束髮的梳篦

巾幗英雄

形容女性中才能特出的人。巾幗,古代婦女用以覆髮的頭巾和髮飾,今用以代稱女性

巾幗鬚眉

(巾幗丈夫)

形容女性有男子氣慨。鬚眉,指男子

女中豪傑

女中丈夫。出類拔萃,具有男子氣概的女子

女中堯舜

譽稱臨朝執政的賢能女主

 

(二)有關「夫妻」的成語

柴米夫妻

為柴米的需要而結合的夫妻。指物質生活條件低微的貧賤夫妻

寸步不離

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離開。現在泛指兩人感情好,總在一起。寸步,形容距離很近

夫唱婦隨

比喻夫妻和睦

兒女夫妻

從小在一起長大的原配夫妻

夫妻反目

指夫妻不和、吵架。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

患難夫妻

指經受過困苦考驗,能夠同甘共苦的夫妻

結髮夫妻

年輕時結成的夫妻。指原配夫妻。結髮,束髮,意即年輕時

露水夫妻

指不正當的男女關係;亦指暫時結合的非正式夫妻

同床異夢

比喻共同生活或一起做事的人意見不同,各有各的打算

相敬如賓

夫婦間相處融洽,互相尊敬如待賓客

舉案齊眉

比喻夫妻相敬如賓。東漢孟光送飯食給丈夫梁鴻時,總是將木盤高舉,與眉平齊,夫妻互敬互愛。典出《後漢書‧逸民傳‧梁鴻傳》

牛衣對泣

比喻夫妻共度貧困的生活。牛衣,為牛隻禦寒遮雨的覆蓋物。漢王章家貧,沒有被子蓋,生大病時只能睡在牛衣之中,他自料必死,於是對妻涕泣訣別。典出《漢書‧王章傳》

琴瑟之好

琴瑟和鳴

比喻夫妻間感情十分和諧

鳳凰于飛

鳳凰相伴而飛。比喻夫婦和睦

比翼連枝

比翼,比翼鳥。連枝,連理枝。比翼連枝形容情侶、夫妻親密不分

鶼鰈情深

比喻夫妻恩愛和睦

魚水之歡

比喻夫婦好合,和樂融融

嘉偶天成

美好的配偶,乃天然生成。為新婚賀辭

 

(三)有關「思念」的成語

春樹暮雲

表示思念遠方友人。杜甫〈春日憶李白詩〉:「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落月屋梁

表示對朋友深切的思念。杜甫〈夢李白詩‧二首之一〉:「落月滿屋梁,猶疑照顏色。」

停雲落月

表達對親友的懷念,表示思念遠方友人。陶淵明曾寫〈停雲〉詩

天末涼風

表示對朋友深切的思念。〈杜甫‧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寸陰若歲

形容思念殷切。《北史‧韓雄傳》:「相思之甚,寸陰若歲。」

人百其身

願意自己死百次以換回死者的生命。表示沉痛地追念死者。《詩經‧秦風‧黃鳥》:「如可贖兮,人百其身。」

一日三秋

比喻思慕深切。《詩經‧王風‧采葛》:「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倚門倚閭

形容父母殷切盼望子女歸來

輾轉反側

形容思念殷切或心事重重

人去樓空

形容人事已非,思念故人

人面桃花

形容男子對意中人深切的懷念。崔護〈桃花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只今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不如歸去

思念故鄉

心往神馳

心動神馳

形容萬分思念

見鞍思馬

比喻睹物思人

枯魚銜索

思念去世的父母

秋水伊人

形容對意中人的思念。《詩經‧秦風‧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剪燭西窗

形容思念妻子、親友。《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凱風寒泉

比喻深切思念感謝母親的辛勞。《詩經‧邶風‧凱風》:「凱風自南,吹彼棘心。……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渭陽之思

形容思念舅父。《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織錦回文

晉代竇滔妻蘇蕙,因思念丈夫,將所作迴文詩織於錦鍛上,寄給竇滔。形容對丈夫深切的思念;亦可比喻詩文優美。

陟岵瞻望

比喻遊子思念父母、故鄉。屺,音ㄑㄧˇ。《詩經‧魏風‧陟岵》:「陟彼岵兮,瞻望父兮……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莊舄越吟

莊舄,戰國越國人,在楚國為官,生病時,卻發出越聲。指思念故國。舄,音ㄒㄧˋ

 

十、延伸學習

(一)課文引用之詩經

1.注釋10「誰謂宋遠,企予望之」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誰謂宋遠?跂予望之。

誰謂河廣?曾不容刀。誰謂宋遠?曾不崇朝。           (詩經‧衛風‧河廣)

注釋:1跂:通「企」,從人從止,會人踮起腳跟之意。而「跂」,從足從支,會多出的腳趾之意。在後來的用法上,「企」與「跂」雖都有踮起腳跟之意,但其造字本意並不相同。

2刀,刀船,小船。

3崇,終也。

語譯:誰說黃河寬廣?一條小船便能航渡過去。誰說宋國很遠?我踮起腳跟就能望見。誰說黃河寬廣?其實狹小到容不下一條小船。誰說宋國很遠?不用一個上午就走到了。

 

2.注釋11「室邇人遐,我勞如何」

東門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則邇,其人甚遠。

東門之栗,有踐家室。豈不爾思?子不我即。         (詩經‧鄭風‧東門之墠)

注釋:1墠,音ㄕㄢˋ,經過整治的野外土地,指平坦的廣場。

2茹藘,音ㄖㄨˊㄌㄩˊ,茜草,可作紅色染料。

3室邇人遠(遐):指居處雖近,但人卻很遠。比喻思念甚深,卻不能相見。

語譯:東門外的大廣場,土坡長著紅茜花。你家離我家那麼近,人卻彷彿遠在天涯。東門郊外栗樹下,那裡有個好人家。我難道不想念你嗎?你不來找我可怎麼辦!

 

3.注釋17「萱草之喻」、注釋30「詩人有飛蓬之感」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詩經‧衛風‧伯兮)

注釋:1朅,音ㄑㄧㄝˋ,威武雄壯。

2痗,音ㄇㄟˇ,病也。

3諼草:即萱草,俗稱金針菜、黃花菜。古人以為種植此草,可以使人忘憂,因稱忘憂草。伯兮詩的「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毛傳:「諼草令人忘憂;背,北堂也。」謂北堂樹(種植)萱,可以令人忘憂。古制,北堂為主婦之居室。後因以「萱堂」指母親。

語譯:丈夫壯健又威風,是保衛邦國的英雄。丈夫手執丈二長的殳矛,為君王打先鋒。自從丈夫去東征,我就因無心梳洗而使得頭髮蓬鬆。難道沒有潤髮膏?可是我要為誰打扮呢?好比久旱之後盼雨至,偏偏老是大晴天。一心思念只望丈夫回來,想得頭痛也心甘!哪兒能找到忘憂草?找來種到後堂中。每天魂牽夢縈想著丈夫回來,使我心病難治意難通!

 

 

(二)秦嘉寫給徐淑的兩封信

與妻書 秦嘉

  不能養志,當給郡使。隨俗順時,僶俛當去。知所苦故爾,未有瘳損。想念悒悒,勞心無已。當涉遠路,趨走風塵,非志所慕,慘慘少樂。又計往還,將彌時節。念發同怨,意有遲遲。欲暫相見,有所屬託。今遣車往,想必自力。  

(藝文類聚‧卷三十二)

語譯:因為不能堅守不慕榮利的志向,所以只好去郡國官府當差。隨順世俗,沉浮行止由人決定,而現在我已被派往外地,就要離開了。知道妳為疾病所困,身體尚未逐漸痊癒。我常想念妳,心裡總是悒悒不樂,憂煩不已。現在我就要出發到遠地去了,奔走於風塵之中,這不是我心中志向原本所想要的,因此憂悶不樂。又估量來回所花的時間,將會有蠻長的時間。想到出發就哀怨不已,徘徊不前,遲遲不想前進。所以想要和妳見一次面,對妳囑託一番。現在派車去接妳,想必妳會盡量克服困難前來與我會面。

 

重報妻書 秦嘉

  車還空反,甚失所望,兼敘遠別,恨恨之情,願有恨(悵)然。閒得此鏡,既明且好,形觀文彩,世所希(稀)有,意甚愛之,故以相與,并(並)寶釵一雙,好香四種。素琴一張,常所自彈也。明鏡可以鑑形,寶釵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娛耳。                      (藝文類聚‧卷三十二)

語譯:派去接你的車空車返回,真使我大失所望;妳信中又訴說了那麼多傷遠恨別之情,看到這些又使我更加悵惘和傷感。最近我剛得到這面鏡子,鏡面明淨,質地上好,樣式花紋都是世所稀有,我非常喜歡它,所以現在把它留給妳。一并再給妳一對寶釵,上好的香料四種,另有素琴一張,是我自己平常時時撥弄的。明鏡可用來照妳的容顏,寶釵可使妳秀髮生輝,香料可用來熏身,至於那張素琴,就姑且用來取樂吧。

 

(三)秦嘉、徐淑敘別之作

贈婦詩 秦嘉

  人生譬朝露,居世多屯蹇。憂艱常早至,歡會常苦晚。

  念當奉時役,去爾日遙遠。遣車迎子還,空往復空返。

  省書情悽愴,臨食不能飯。獨坐空房中,誰與相勸勉?

  長夜不能眠,伏枕獨展轉。憂來如循環,匪席不可卷。

注釋:1屯蹇:ㄓㄨㄣ ㄐㄧㄢˇ,喻困頓險阻。

語譯:人生有如早晨的清露,生活在世上常遭磨難。憂患艱險常常早降臨,歡欣愉悅苦於來得晚。想到將奉命擔任差役,離開妳一天遠似一天。派遣車子想接妳歸來,空車前去啊空車返回。讀妳來信我倍感心傷,面對美食也不能下嚥。孤獨坐在寂靜的房中,誰能給我來安慰勉勵?漫漫的長夜不能成眠,獨自伏枕上翻來覆去。憂思無窮縈繞在心中,葦席可捲而憂愁難遣哪。

 

 

 

答秦嘉詩 徐淑

  妾身兮不令,嬰疾兮來歸。沉滯兮家門,歷時兮不差。

  曠廢兮侍覲,情敬兮有違。君今兮奉命,遠適兮京師。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瞻望兮踴躍,佇立兮徘徊。

  思君兮感結,夢想兮容暉。君發兮引邁,去我兮日乖。

  恨無兮羽翼,高飛兮相追。長吟兮永嘆,淚下兮沾衣。

語譯:妻子我因為身體不好,疾病纏身,所以回去娘家調養。在娘家滯留了許多時日,疾病也不見痊癒,還因而長久未能親自侍奉在你的身邊,實在有違夫妻相親相敬的情分。聞知丈夫你奉命赴京,即將遠行,在這離別眷念之際,自己卻無法回家一敘恩愛惜別的情懷,這是何等的痛苦啊!抬頭遙望我們的家,多麼想飛到你的身邊;但因病而不能成行,只能痛苦的佇立、徘徊著。想念夫君你啊,百感凝結,如做夢般眼前都是你的儀容丰采。你出發登程以後,將離我一日比一日更遠;只恨我沒有翅膀,不能高飛追隨在你的身邊;我禁不住悲吟、長嘆,傷心的淚水浸溼了衣衫。

 

(四)徐淑〈為誓書與兄弟〉

  蓋聞君子導人以德,矯俗以禮,是以烈士有不移之志,貞女無回二之行。淑雖婦人,竊慕殺身成義,死而後已。夙遘禍罰,喪其所天,男弱未冠,女幼未笄,是以僶俛求生,將欲長育二子,上奉祖宗之嗣,下繼祖禰之禮,然後覲於黃泉,永無慚色。

  仁兄德弟,既不能厲高節於弱志,發明德於暗昧,許我他人,逼我於上,乃命官人,訟之簡書。

  夫智者不可惑以事,仁者不可脅以死。晏嬰不以白刃臨頸改正直之辭,梁寡不以毀形之痛忘執節之義。高山景行,豈不思齊?計兄弟備托學門,不能匡我以道,博我以文,雖曰既學,吾謂之未也。      (太平御覽卷四四一引杜預‧女記)

語譯:  我聽說,高尚的人用德行指導別人,用禮制矯正風俗。因此,講節義的人有堅定不移的志向,守貞節的婦女沒有再嫁的行為。我雖是女子,卻嚮往殺身成義,死而後已的情操。過去遭受災禍懲罰,丈夫去世,男孩尚未成年,女孩也還年幼,勉強生存,為的是把兒女養育成人。這樣,對祖先來說,延續了秦家的香火,對後代而言,將來有人給祖廟上祭。我死後在陰間見到丈夫,也永遠不會感到慚愧了。

  而你們兄弟,既不能用高尚的節操勉勵我這個弱女子,又不能面對愚昧發揚高尚的品行,竟然同意讓我再嫁。你們既然逼我去找官府,我也只好寫出訟狀告官。

明智之人不會為外界的事物所迷惑,仁德之人不怕死亡的威脅。從前晏嬰不因為刀架在脖子上而講不正直的話(當時崔杼弒齊君,晏嬰不肯附和),梁寡婦不因為割鼻毀容的痛苦而忘掉守節的道理。看到這些有德之人的所作所為,我難道不想效法嗎?想來你們兄弟雖然托身於學門,是讀書人,卻不能用正確的道理幫助我,用知識使我學識豐富,雖然是在讀書,我卻認為沒有學問啊!

 

 

 

 

(五)班婕妤及「團扇」詩(一名「怨歌行」)

  新製齊紈素,皎皎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語譯:剛從織布機上裁下齊地有名的白色細絹,鮮明皎潔有如霜雪;把它做成繪有對稱花紋的扇子,圓圓的樣子就像中天的明月。男人喜歡它,出入時常帶在袖內,搖動時發出清涼舒適的微風。。但總是害怕寒涼的秋天到來,猛烈的秋風趕走炎熱;到時團扇被丟棄在竹箱中,與主人的恩情從此就斷絕了。

 

(六)「相思」的詩詞

蝶戀花 晏幾道

  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睡裡消魂無說處,覺來惆悵消魂誤。欲盡此情書尺素,浮雁沉魚,終了無憑據。卻倚緩弦歌別緒,斷腸移破秦箏柱。

語譯:夢中好似到了煙水迷茫的江南,走遍江南,仍舊無法和她相遇。在睡夢相聚的美好,令人心亂神迷得無法用言語說明,醒來才知道被這分感覺欺瞞了。 想寫封信來傾訴心中的情意,而書信無憑,始終得不到回音。只有彈著緩慢的曲調,唱出一腔的愁緒,結果反因肝腸寸斷移破了箏柱。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語譯:花園欄杆邊的菊花正愁著霧氣損毀它的容顏,蘭花也為此哭泣著。屋子裡輕微帶著些寒意,看到燕子成雙飛去。明月不懂得離別的痛苦,斜光依然照進窗來直到天明。 昨夜西風把梧桐的青葉吹落地面,此時我獨自登上高樓遠望天涯路。想寄上彩箋尺素卻無法寄達,山長水遠兩地相隔,不知你在何處。

 

一翦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語譯:紅荷香殘,已是孟秋初涼時候,玉席有些嫌涼了。換下夏季的薄衫,披上夾衣,獨自坐船出遊。雲中又見雁兒南來,但卻未帶來你的信息。成行的雁群回來時,只有月光照滿了西樓。 花兒徒然飄零,水依然無情地流著。我對你的思念,想必你也正如同我一樣漢懷離愁在思念著我。這種痴情沒辦法可消除,眉頭才剛舒解,愁情卻又上了心頭。

 

 

 

孟冬寒氣至 無名氏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語譯:孟冬十月北風帶來了寒氣,使人冷得發抖,心情不舒暢。愁多無法入睡,感到冬夜漫長,在寂寥的寒夜,只有仰望眾星排列的天空。十五日月圓了,二十日月缺了。我們分別的日子不知經過多少次月圓月缺。回憶起三年前客人從遠方帶來你的書信,前頭說著思念我的話,後頭說著長久別離的苦痛。我把信放在懷袖中,三年來字跡都不滅(意指女子對男子的思念不曾減退)。我的內心誠懇堅定,擔心你不能體察了解。

 

十一、愛情相關名句

1.生當復來歸,死當長相思。(蘇武‧結髮為夫妻)

〔語譯〕能活著,必然回家和你相聚;不幸死於異鄉,也必然會永遠思念你。

2.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古詩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語譯〕彼此相愛卻分隔兩地,只有一生懷抱著憂傷到老死。

3.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徐幹‧室思)

〔語譯〕自從夫君您離家後,我不再覽鏡化妝,鏡子蒙上一層灰塵都未擦拭。對您的思念就如不絕的流水,永遠不會停歇。

4.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白居易‧長恨歌)

〔語譯〕臨別時,楊貴妃還一再交代道士幾句話,話中是僅有明皇貴妃兩人知道的誓言。

5.魚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間別離苦。(戴叔倫‧相思曲)

〔語譯〕相隔遙遠卻毫無信息,此時才知人間分離之苦。

6.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陳叔達‧自君之出矣)

〔語譯〕思念您的心情如同燃燒的蠟燭,邊流淚邊煎熬著自己。

7.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晏殊‧玉樓春)

〔語譯〕再遼闊的天地都會有邊際盡頭,只有對你的思念無邊無際。

8.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

〔語譯〕為思念您而愈來愈消瘦憔悴,卻始終不後悔。

9.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雨霖鈴)

〔語譯〕自古以來,多情的人對離別最感苦痛;更令人難忍的,又正是萬物凋零的寒秋。

10.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柳永‧雨霖鈴)

〔語譯〕此次離別後,長久的時光中,即使有良辰美景,對我也是徒然無用的。心中縱然有萬千情意,又能像誰傾訴呢?

11.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晏幾道‧鷓鴣天)

〔語譯〕自從分別以來,就一直期盼與你相逢;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們同作著彼此重聚的夢。

12.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李之儀‧卜算子)

〔語譯〕只希望您的心意似我一般堅定,必然會再相聚而不辜負思念的深情。

1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語譯〕彼此的情意若能永存心中,又何須天天都在一起。

 

14.淒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納蘭性德‧虞美人)

〔語譯〕別後的淒苦,我們兩人應該相同;最令人不能承受的,是眺望明月時,月圓人不圓的幽怨。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14回)

11~12題組:

  隴西秦嘉,字士會,俊秀之士。婦曰徐淑,亦以才美流譽。桓帝時,嘉為曹掾赴洛。淑歸寧於家,晝臥,流涕覆面,嫂怪問之,云:「適見嘉自說往津鄉亭病亡,二客俱留,一客守喪,一客賚書還,日中當至。」舉家大驚。書至,事事如夢。                        (劉義慶《幽明錄》)

注釋:j賚,音ㄌㄞˋ,賜予。

語譯:隴西人秦嘉,字士會,是俊秀之才。其妻姓徐名淑,也有美好的才華而得到人們讚譽。桓帝時,秦嘉前往洛陽任官。徐淑回娘家,白天休憩時,淚流滿面,嫂嫂覺得奇怪,便問她原因。她說:「正好聽到秦嘉說他在前往津鄉亭的路上因病身亡,此時有兩位友人陪伴著,其中一人守護著屍體,另一人正拿著信要來報訊,中午的時候應該會到。」全家聽了都大為震驚。不久後信送到了,所有的事都和夢中秦嘉告訴徐淑的一樣。

 

13~15題組:

()潘安仁有妙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莫不連手共縈之。左太沖絕醜,亦復效岳遊遨,於是群嫗齊共亂唾之,委頓而反。

(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注釋:1左太沖:左思。

語譯:潘岳容貌妙麗,風采翩翩。少年時帶著彈弓出入洛陽街頭,遇見他的婦女,無不手拉手將他圍住。左太沖醜到不能再醜,也仿效潘岳,四處遊走,遇見他的女人們,一起向他吐口水,使他疲累地逃回家。

 

()其源出於公幹。文典以怨,頗為精切,得諷諭之致。雖野於陸機,而深於潘岳。謝康樂嘗言:「左太沖詩,潘安仁詩,古今難比。」

(鍾嶸《詩品‧晉記室左思》)

注釋:1公幹:劉楨,字公幹。

2潘安仁:潘岳,字安仁,與陸機齊名,時人稱為「潘、陸」。

語譯:左思的詩源自劉楨。文典雅中帶有哀怨,詞語相當精切,能表現諷諭的情韻。雖文采不如陸機,但卻比潘岳深刻。謝靈運說:「左思的詩、潘岳的詩,自古以來,少有人能相比。」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一)備課資源

1.民間故事、古典小說往往歌頌浪漫的愛情故事。下列有關人物、情節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薛丁山征西》敘述大唐公主樊梨花才貌雙全,以拋繡球的方式招薛丁山將軍為駙馬 (B)「梁 祝故事」敘述梁山伯、祝英台由同窗結為夫妻,卻因家長反對而被迫離異,雙雙殉情化蝶 (C)《白蛇傳》敘述蛇精白素貞化為美女,下嫁許仙,後與法海和尚鬥法,水漫金山寺,遂遭囚禁於雷峰塔下 (D)《紅樓夢》敘述賈寶玉與表妹林黛玉真心相愛,卻因王熙鳳、薛寶釵兩人聯手施計,挑撥離間,致使寶、黛情海生變,黛玉終憂憤成疾,香消玉殞,寶玉則看破紅塵,修道成仙。                             〔94指考〕

答案:()

解析:(A)薛丁山是薛仁貴的兒子,當唐太宗被圍困在鎖陽城,薛仁貴受傷,他奉命領兵到西涼救唐太宗和父親;樊梨花則是西涼樊江關守將樊洪的女兒,與薛丁山成了交戰對陣的敵人,整個故事寫出愛情親情的矛盾糾葛、抵禦野心之徒奸計的驚險,是家喻戶曉的通俗故事。(B)梁、祝兩人同窗,但未結為夫妻。(D)《紅樓夢》所言之故事,為富門望族中人與人錯綜的關係,王熙鳳貪財好權,但並未與薛寶釵聯手施計挑撥之事,寶玉、黛玉兩人亦未情海生變。

‧本題測驗目標為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與本課主題「愛情」相關。

 

2.「我忍住淚回轉身看視野迷濛的山下,半腰一棵大榕樹,再下去一片芒草坡;視線拉平,是田埂縱橫的稻田,松山區信義路尾。《詩經》說: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不正是她的寫照嗎?她黑褂黑褲,臉上不施脂粉;久久才站起,用手背抹去臉上的淚水,招呼大家收拾祭物,回家。」(陳義芝〈寧波女子〉)上引文字,依文意推敲,文中的「她」祭弔的對象是 (A)父親 (B)丈夫 (C)子女 (D)兄弟。                    〔98指考〕

答案:()

解析:全文的「她」黑褂黑褲,臉上不施脂粉。因為「豈無膏沐,誰適為容」這段文字說到「少了某個對象值得她梳妝打扮」,由此即可推敲答案。出自詩經‧衛風‧伯兮:「難道我會沒有打扮用的香膏髮油?又有誰在身旁,值得我為他修飾面容?」

‧本題測驗目標為閱讀作品的辨識能力。題幹所引詩經‧衛風‧伯兮內容,見本課注30

 

(二)延伸補充

3.請先閱讀下列短文,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93學測〕

  她們往往寧願以一趟計程車費,換得小獸可以快樂尖叫的坐十幾次電動車,不然或可換取一份各速食店所推出的夏日套餐,可在冷氣間消磨好久,任小獸玩那蕃茄醬或可樂裡的冰塊或套餐所附贈的玩具,暫時不用纏母獸,母獸可發呆或偷偷打量張望陌生的周圍其他人,好奇那些無聊情話說不完的年輕男女,年紀差距與她最近卻是她最感遙遠的一群;也可能她剛剛狠心又幫小獸買了一雙史努比鞋(鞋並不貴,但問題是小獸已有四、五雙了),以為一趟計程車費可以抵銷一半鞋價……等等,但請不要誤會她們是貧窮、所以必須斤斤計較的一群。

  其實,在並不很久以前,她們亦曾經是一群以一套當季流行服裝、一份下午茶、一本時尚雜誌作為貨幣計算單位的族群。這是不是拉近了一點你與她們的距離,使你漸漸想起她們也曾經是人,曾經如同你目前已熱烈追求、神祕莫測的女孩。    (朱天心〈袋鼠族物語〉)

(1)文中說:「年紀差距與她最近卻是她最感遙遠的一群」,原因是 (A)她年紀太大,跟社會上的流行脈動已脫節 (B)她渴望能說著無聊情話,憧憬未可知的愛情 (C)她的生活重心轉向小獸,昔年單身歲月已飄然遠逝 (D)她羨慕那些可恣意揮霍的年輕人,憎恨目前捉襟見肘的經濟窘境。

(2)推敲文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 (A)「袋鼠族」指的是撫育幼齡子女的母親 (B)「她們」把計程車費的開銷,轉換為小獸乘坐電動車、享受速食餐、購買鞋子,是一種母愛的表現 (C)「請不要誤會她們是貧窮、所以必須斤斤計較的一群」,表示斤斤計較是袋鼠族的特性,與貧富無關 (D)「她們也曾經是人,曾經如同你目前已熱烈追求、神祕莫測的女孩」,強調一般人容易把當媽媽的人局限於「母親」角色,忽略她們也曾有豐富的人生面向。

答案:(1)(C) (2)(B)或(C)

解析:(1)(C)自己已從單身蛻變為一個以孩子為生活重心的母親。

(2)(B)有藉此獲得短暫自由的想法,不完全是母愛表現。(C)袋鼠族既不貧窮也不斤斤計較,只是他們把重心擺在小孩身上。

 

4.請先閱讀下列詩歌,然後回答以下問題:                  〔94學測〕

你如果/如果你對我說過/一句一句/真純的話/我早晨醒來/我便記得它

年少的歲月/簡單的事/如果你說了/一句一句/淺淺深深/雲飛雪落的話

關切是問/而有時/關切/是/不問

倘或一無消息/如沉船後靜靜的/海面,其實也是/靜靜的記得

倘或在夏季之末/秋季之初/寫過一兩次/隱晦的字/影射那偶然/像是偶然的/落雨──也是記得

(1)依上引詩歌的詩意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詩人藉反覆「記得」,訴說自然無常,世事多變的感傷 (B)詩人藉反覆「記得」,描寫由少至今沉浮起落的哀怨記憶 (C)詩人藉「記得」的不斷強調,表達對一段情緣的深刻懷念 (D)詩人藉「記得」的不斷強調,流露對年少輕狂時耽溺孽緣的懊悔。

(2)下列歌詞的詞意,與上引詩中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最為近似的選項是 (A)你不曾真的離去/你始終在我心裡/我對你仍有愛意/我對自己無能為力 (B)兩個人一輩子不分離/你問我好在哪裡/不是你不期待永恆的戀曲/你說最美的愛情叫做回憶 (C)記得要忘記/忘記/我提醒自己/你已經是人海中的一個背影/長長時光/我應該要有新的回憶 (D)親愛的你/我知道你會哭泣/面對回憶/我們還擁有過去/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們承認吧/我們的愛情已遠離。

答案(1)() (2)(A)

解析:(1)由「對篇中的你」的處處記得,可以研判應是表達對情緣的深刻記憶。因全篇並沒有怨懣之語,所以應不是「懊悔」孽緣。

(2)因為深刻記憶,所以愛意應該依然存在,所以(A)最佳(張國榮唱〈當愛已成往事〉,電影《霸王別姬》主題曲)。(B)「兩個人一輩子不分離」,故知不是回憶一段深沉的愛。描述的應是「仍在一起的情侶」(信樂團唱〈一了百了〉)。(C)提醒自己所愛之人已成背影,要求要忘記分手的情人,要重新愛他人使有新的回憶(S.H.E唱〈記得要忘記〉)。(D)說明分手的原因(張震嶽唱〈一開始就沒退路〉)。

 

 

5.下列各「 」中的書信用語,適合其使用情境的選項是 (A)王大明寫信給任職公司的主管,結尾書寫「職王大明筆」 (B)王大明寫信給任職公司的主管李經理,開頭書寫「李經理賜鑒」 (C)王大明寫信給好友,在信中提及自己的父母,使用「令尊」、「令堂」 (D)王大明寫信給高中導師耿精明,信封中間受信人的欄位書寫「耿精明老師台啟」。      〔95指考〕

答案:(B)

解析:(A)給主管的署名下敬辭,應用「謹上、敬上、拜上、敬啟」等,「筆」是草率手書之意,只用於上對下。(B)上給予下叫「賜」,「鑒」即鑑,有察看之意。「賜鑒」有恭敬請對方讀信之意。(C)自己的父母,應用「家父」、「家母」,「令」是美稱,稱對方的父母才用「令尊」、「令堂」。(D)信封中路,受信人姓名之下,給老師應用「道啟」、「安啟」,「台啟」是「請台端開啟此信」,是對平輩的用法。

 

6.下列有關知名詞人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詞名向為詩文所掩,他對詞壇的主要貢獻在於精研音律,並且創製長調慢詞 (B)李清照由於夫妻恩愛、人生美滿,其詞作無論寫景抒情,每每洋溢幸福之感,極盡細膩婉約之美 (C)柳永身為落魄文士,不時流連歌樓酒館,卻因此創作出真切自然的深情歌調,廣為流傳—「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D)李後主「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其作品可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風因遭逢亡國之痛,「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E)辛棄疾雖為宋詞「豪放派」大家,實則其詞作風格多樣,除以世衰亂離、國仇家恨為書寫題材外,亦不乏清麗淡雅之作,甚或「以文為詞」,故作詼諧,語帶幽默。                                  〔95指考〕

答案:(C)(D)(E)

解析:(A)蘇軾詩詞皆著名,嘗試了各種前人未有的題材,且呈現極複雜多樣的風格,才是他對詞壇的貢獻。至於對詞壇貢獻「精研音律,創製長調慢詞」的是柳永。(B)李清照前期詞的主要風貌;題材上以吟唱愛情、人生為主,意象多從室內外和日常起居中選擇,風格委婉輕盈。向晚的人生孤苦伶仃,居無定所,知音無存,故鄉淪陷,丈夫亡故,收藏皆空,流離他鄉,萬般情思、百般愁腸,使她後期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憂鬱,一種淒切的悲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