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原君   黃宗羲

一、寫作背景

黃宗羲生長於明末清初社會大變動的時代,明朝從萬曆初年到崇禎末年,政治極端腐敗,宦官跋扈,廠衛特務橫行,對人民橫徵暴斂,因而引發魏忠賢與東林黨的政爭,以及闖王李自成的起義事件。接著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明朝滅亡。思想方面:發揚主體精神的陽明心學是晚明的學術主流,但是到了明末清初,卻興起了批判理學、心學空談心性的實學思潮,開始重視並吸收西方自然科學知識,出現匯通中、西之學,衝破傳統學術藩籬,而放眼世界的學術傾向。在這股潮流的推動下,明清之際逐漸形成了一股帶有明顯民主啟蒙性質的思想解放潮流,開始揭露、批判封建專制的弊病,呼籲政治改革;再加上西洋天文、曆算等對中國學術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經世致用之學因應而生。黃宗羲即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孕育他的學術思想,這也是原君一文的寫作背景。

 

二、作者介紹

(一)字與號

   宗羲之名與字:宗羲之「宗」是竹橋黃氏第十七代的排輩,黃尊素育有五子,依次為宗羲、宗炎、宗會、宗轅、宗彝。「羲」取「羲和」之義,古代傳說中羲和或指太陽,或指駕馭太陽車的神。「沖」有虛空之意,與「和」相配,「太沖」就是最高的和諧境界。語出《莊子》應帝王「太沖莫勝」之句,可見黃宗羲名字蘊涵對和諧境界的嚮往,是亦儒亦道的名字。(引自《黃宗羲與清代浙東詩派》)

(二)地位

   黃宗羲是明清之際卓越的學者,他的學術思想、哲學觀念、史識史膽對明清學界,甚至是後代文史學者都有極大的啟蒙和影響。除學術成就高超之外,黃宗羲更是蜚聲文壇的清初三大家之一,他的文學理念,不僅獨具審美見解,而且富有強烈的時代感。他的詩論、文論均能針砭時弊、提倡真情、注重經世、強調實效。他的文學創作形式多樣,詩、賦、散文兼擅,他不僅是浙東學派的佼佼者,更是清代浙派詩風的奠基人。

(三)黃宗羲著作簡介

書 名

說 明

明儒學案

1.六十二卷,近百萬字。為明代學術思想史,是黃宗羲史學的代表作

2.搜採明代講學諸儒文集語錄,辨別宗派,於諸儒源流分合之故、諸儒之得失,敘述頗詳。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完整的學術史著作,中國史書因而誕生了「學案」體,從中更可知「明季黨禍所由來」。

3.梁啟超說:「中國之有學術史,自此始也。」

宋元學案

1.一百卷,為宋、元學術思想史。宗羲僅撰部分就去世,由黃百家(其子)、全祖望續補而成。述宋、元諸儒八十七人略傳及其學說著述等,並明示其師承派別頗詳,為六百年間學術之總匯。

2.梁啟超謂「宋元學案」及「明儒學案」為宋、元、明三朝理學之總記錄

明夷待訪錄

1.「明夷」是易經卦名,離代表太陽,坤代表地,象徵「日入地中」,比喻「賢才不得施展」;「夷」有滅、傷之意。此卦象徵太陽的光明受損,比喻賢人身處困境且遭迫害;「待訪」意指期待聖君採納實行我這一套理想政治制度。而「明夷」又與「明遺」同音,寓有「明朝遺賢靜待未來明主訪求,以進治平大策之言」

2.原書題辭:「吾雖老矣,如箕子之見訪,或庶幾焉!豈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遂祕其言也。」語譯:天運好轉以後,我雖然老了,或許同箕子差不多吧!終會有明主來訪問,怎麼能因為當今處於黎明之前的昏暗,就隱祕自己的著述呢!)可知宗羲有自比箕子之意。

※殷代箕子,處紂之亂世,佯狂為奴,以待明君。

3.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中認為「明夷待訪錄實為刺激青年最有力的興奮劑。我自己的政治活動,可以說是受這部書的影響最深。」

4.〈原君〉是《明夷待訪錄》的第一篇,也是全書主旨所在。不僅繼承孔子「君君臣臣」倫理分際的思想、孟子「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在闡明君主職分的基礎上,抨擊封建君主專制統治不合政治真義,更有「君與民平等」的偉大思想。

 

(四)清代三大名儒

姓 名

文學及思想

著 作

黃宗羲

南雷先生

1.是明、清之際重要的思想家和史學家。治學重經世濟民之道,對南明歷史資料的蒐求與整理用力特勤。提倡經、史兼治,影響萬斯大、萬斯同、全祖望、章學誠等史學名家。因為都是浙江東部地區人,故被稱為「浙東學派」,是清初重要樸學門派。在思想上,繼承王陽明心學,但因遭亡國之痛,治學極重經世濟民之道

2.天文、算術、經史百家及佛道無不研究。和李顒(ㄩㄥˊ)、孫奇逢並稱清初三大思想家。和顧炎武、王夫之並列,合稱清初三大儒

3.明末於南京入復社,為復社領袖,所主張的民本觀念,對清末民初的民主革命思想,有極大影響

4.詩文反映現實,表達真情實意,要言之有物,反對「空無一物」的作品。多故國之悲、懷舊之感。以「宗宋」為主,開創中國詩史上歷時最久、規模最大的詩歌流派──浙派

5.傳記散文表揚抗敵的民族英雄和愛國的節義之士

6.清屢次徵召「博學鴻儒」不就;薦修《明史》,亦力辭不就

明儒學案

宋元學案

南雷文定

明夷待訪錄

顧炎武

亭林先生

1.經學、音韻、史地、文學、諸子百家、國家典制、天文曆象、河漕兵農等,無所不通,尤重國計民生,留心經世致用之術

2.畢生發揚民族精神,期能推翻滿清的統治

3.強調「行己有恥」、「博學於文」,反對宋、明以來空疏的心性之學

4.為清代( 樸學 )之導師

日知錄

音學五書

亭林詩文集天下郡國利病書

王夫之

船山先生

1.明亡後隱居於衡陽石船山,專心著述

2.與顧、黃都重明經致用,反對虛談心性之學。研究易經,務實求真,反對空談,是傑出的思想家、哲學家,也是重要的詩人和文學評論家

3.譚嗣同推崇王夫之為「五百年來真通天人之故者」

周易外傳

船山遺書

讀通鑑論

讀四書大全說

備註:

1.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清代經學之祖推炎武,其史學之祖當推宗羲。」

2.心性之學:王陽明(王守仁)提倡「致良知」,認為良知是心的本體,故後人稱為「心學」,以便與程、朱一派的「理學」區分。明末陸王心理學卻流於只空談心性,不重實際。故有人譏諷「平日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自古冠儒多誤國,從來無用是書生。」黃宗羲講「致良知」,以為「致」即是「行」,故強調實踐、實驗。梁啟超稱黃為「王學的修正者」

 

(五)「先生」稱呼

姓 名

別  號

姓 名

別  號

晉‧陶淵明

五柳、(1.靖節)先生

唐‧白居易

(5.醉吟)先生

唐‧杜光庭

廣陵先生

唐‧韓愈

(6.昌黎)先生

宋‧周敦頤

(2.濂溪)先生

宋‧司馬光

(7.涑水)先生

程頤

伊川先生

宋‧曾鞏

(8.南豐)先生

程顥

明道先生

張載

橫渠先生

宋‧陸九淵

象山先生

宋‧朱熹

考亭、紫陽先生

宋濂

潛溪先生

明‧方孝孺

(9.正學)先生

明‧歸有光

震川先生

明‧王守仁

陽明先生

清‧顧炎武

(3.亭林)先生

清‧黃宗羲

南雷先生

清‧王夫之

船山先生

方苞

望溪先生

袁枚

(4. 隨園先生

清‧蒲松齡

(10.聊齋)先生

 

三、國學常識

(一)「原」體簡介

定義

語出《易經繫辭傳》:「原始反終」、「原紿要終」,意為窮究本原,即是對某一問題從根本上加以考察與探索,闡發其深層的本質或意義

源起

最早以「原」為題的是《呂氏春秋•原亂》、劉安的《淮南子原道訓》,後有劉勰的《文心雕龍原道》,但未形成一種文體

成形

至韓愈「五原」(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原」始成(  議論  )文體之專名

特點

用推究本原的方式來辯明事理,因而多以先賢言行為立論根據,而且篇章結構嚴謹、論證充分

(二)論辨體散文

性 質

篇 章

用於論斷事理,主要有論政、論史、論學、論文幾種

<蘇軾留侯論、<賈誼過秦論、<曹丕典論論文

側重於辯駁,帶有辯論性;往往針對某一觀點、主張進行批駁

<韓愈諱辯、<柳宗元桐葉封弟辯

推論事理的本原,從根本上加以探討、深究

<韓愈原毀、<黃宗羲原君、<曾國藩原才

用於朝廷議事,陳述不同意見。分奏議、私議二種

<柳宗元駁復仇議

對事物進行解說,以袪除迷惑,常採假設問答形式

<韓愈進學解、<揚雄解嘲

重在說明,帶有雜文、雜感性質,題目可大可小,行文較自由

<韓愈師說、<柳宗元捕蛇者說

<周敦頤愛蓮說

 

 

(四)先秦各家政治思想

學派

學說思想

儒家孔子

正名

思想

1.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2.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顏淵)

3.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子路)

德治

主義

1.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

2.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

3.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4.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

修身正己

1.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顏淵)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子路)

儒家孟子

民本思想

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

2.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離婁下)

3.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加犬馬,則臣視君如同國人;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離婁下)

道家老子

1.小國寡民: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八十章)(語譯:理想的國家國土很小,人民也少。有武器也不使用,人民愛惜生命,不輕易遷徙遠方。雖然有船隻車輛,也沒有必要乘坐;雖然有盔甲兵器,也沒機會陳列。使人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社會狀況。吃得雖粗俗但覺甘美,穿得雖簡單卻覺得很美觀;住得雖是陋室,卻覺得很安適;風俗簡樸卻覺得快樂。和鄰國之間都可看見,雞鳴狗吠的聲音都可聽到,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來。)

2.清靜無為之治─不尚賢、愛民

3.反璞歸真─去文飾

道家莊子

1.絕聖棄智

2.反璞歸真,復於自然:「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當是時也,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係羈而游,鳥鵲之巢可攀援而闚。」(<馬蹄>)(語譯:太上淳和的時代,百姓行為從容安詳,行止專一。當那時候,人們互不往來,故山間沒有小徑、道路,水澤中沒有舟船、橋樑;萬物群生,鄉縣里閭,連在一起,沒有併吞的欲望;禽獸成群,草木茂盛。所以可以和禽獸相處遨遊,可以爬到樹上看鳥鵲的巢窩。)

墨家

1.兼愛、非攻、非樂、節用、節葬

2.尚賢、尚同(君權至上)

法家

1.商鞅─法:以嚴刑峻法制民

2.申不害─術:君用術以制臣

3.慎到─勢:君有其權勢地位

4.韓非─法術勢兼用:「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是境內之民,其言談者必軌於法,動作者歸之於功,為勇者盡之於軍。」(<五蠹>)(語譯:所以英明君主統治的國家,不用古代的經典,而拿法律來教導人民;沒有先王的言論,而以官吏作為教師;沒有遊俠的暗殺逞強,而以作戰殺敵為勇敢。國內的人民,言談一定要遵守法律,有所行動必趨向於實際功效,勇力都用之於軍事上。)

 

 

(三)古人常識-許由務光

 

人物

原典

語譯

許由務光

晉•皇甫謐•高士傳:許由字武仲,堯聞致天下而讓焉,乃退而遁於中岳潁水之陽,箕山之下隱。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欲聞之,洗耳於潁水之濱。時有巢父牽犢欲飲之,見由洗耳,問其故。對曰:『堯欲召我為九州長,惡聞其聲,是故洗耳。』巢父曰:『子若處高岸深谷,人道不便,誰能見子?子故浮游,欲聞求名譽。汙吾犢口。』牽犢上流飲之。許由歿,葬此山,亦名許由山。」

許由,字武仲。堯聽聞他的賢能,決定把帝位禪讓給他。許由拒絕了堯的好意,逃遁到了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去隱居。後來堯又派人找他做九州長,許由覺得此話非常骯髒,就跑到潁水邊,用清水來洗耳朵。這時,巢父正好牽著一頭小牛到這裡飲水,他看到許由在洗耳,就問他為什麼這樣做。許由說:「堯想召我為九州長,我討厭聽聞其聲,所以來洗耳。」巢父說:「你若身處高岸深谷,進出不方便,誰能見到你?你故作浮游人世,讓人聽聞你,求得美名,你洗耳弄髒了潁水,是汙染了我的小牛的口。」於是巢父牽著牛到上游去飲水。許由死後葬在此山,此山名為許由山。(箕山之志:指有隱逸山林的心志。)

莊子•讓王:「湯又讓務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務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乃負石而自沉於廬水。」

商湯又把天下讓給務光,說:「有智慧的人計劃天下的事,有武力的人平定天下,有仁心的人來治理天下,這是自古以來的道理啊。你為什麼不即位來治理天下呢?」務光辭讓說:「廢棄君上,不是義的行為;殺戮百姓,不是仁的行為;百姓去冒險犯難,我來安享榮華富貴,不是廉的行為。我聽說,不合義的就不接受俸祿;無道的國家,就不站在它的國土上。何況尊崇我呢?我不能長久忍受這種不合理的事。」於是抱著石頭自投廬水而死。

伯夷

叔齊

史記•伯夷列傳:「說者曰:堯讓天下於許由,許由不受,恥之逃隱。及夏之時,有卞隨、務光者。」何以稱焉?太史公曰:餘登箕山,其上蓋有許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 仁聖賢人,如吳太伯、伯夷之倫,詳矣。余以所聞,由光義至高,其文辭不少概見,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 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軼詩,可異焉。其傳曰:「伯夷、叔齊,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齊,及父卒,叔齊讓伯夷。伯夷曰: 『父命也。』遂逃去。叔齊亦不肯立而逃之,國人立其中子,於是伯夷、叔齊聞西伯昌善養老,『盍往歸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載木主,號為文王,東伐紂。伯 夷、叔齊叩馬而諫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義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 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 兮,我安適歸矣?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由此觀之,怨邪非邪?

有人卻說:「堯要將帝位讓給許由,許由卻不接受,反而引以為恥,而逃離隱居起來。到了夏代,又有卞隨、務光,這兩個人也不肯接受湯的讓位,雙雙投水而死。」憑什麼這樣說呢?太史公說:「我曾經登上箕山,傳說那山上居然有許多的墳墓,孔子排列論述古代的仁人、聖人和賢能之人,像吳太伯、伯夷這一類人,他們的記載十分詳盡。就我所知道的許由、務光,他們的德義是極高的,但是詩書上卻很少見到有關他們事蹟的約略記載,這是為什麼?」孔子說:「伯夷、叔齊,不記人家過去的不是,怨恨他們的人就很少了。」又說:「要求仁德,就得到仁德,還有什麼可怨嘆呢?」我悲憐伯夷兄弟相讓的心意,他們義不吃周粟的用意,再看下面他們留下的逸詩,實在令人有點奇怪。

   他們傳記是這樣:「伯夷、叔齊是孤竹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叔 齊為儲君,等到父親去世後,叔齊又讓位給長兄伯夷,伯夷說:『這是父親的遺願。』於是就離家逃開了。叔齊也不肯繼承君位而逃避了。國人就只好立中子(孤竹君的第 二個兒子)為王。正當這時候,伯夷、叔齊聽到西伯姬昌尊老養老,便商量說:『我們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們了周地的時候,西伯姬昌已去世,他的兒子武王 用車載著父親的靈牌,稟明了神主,追諡西伯為文王,正向東進發,討伐紂王。伯夷叔齊攔路拉住武王乘坐的馬頭而勸阻他說:『父親死了還沒有安葬,就興動刀兵,可以算是孝順嗎?做為臣子的而去殺害 國 君,可以算是仁義嗎?』這時候,武王身邊跟隨的人想殺死他們,姜太公呂尚說:『這是兩位義士(講道義的人)啊!』於是就扶起他們,讓他們離開。

武王平定了商紂的混亂以後,天下都歸順周朝,可是伯夷、叔齊卻對周朝的行徑引以為恥,堅持大義,立志不吃周朝糧食,並隱居於首陽山,採摘當地的野菜來充飢。 直到快餓死時,作了一首歌。歌詞是:『爬上西山啊,採摘那裡的野菜。以凶暴代替凶暴,(以一個暴臣換一個 暴君啊,)自己錯了,都還不知道,神農、虞舜、夏禹的世道轉眼就消失(都匆匆地過去了),哪裡是我的歸宿(叫我歸附難呢)?唉!只有死路一條啊(可嘆死期到 了),這是命運的衰薄!(我的命為什麼這樣衰薄呢!)』於是就這樣餓死在首陽山。」。由這情形來看,伯夷、叔齊,是怨呢?還是不怨呢?

 

四、課文深究

主旨

探討設立君主的本意,說明君主的職分。

筆法

1.全篇以( 古今對比  )的筆法書寫,古代以民為主,君為客,後代以君為主,民為客,導致( 國君 )成為國家的亂源所在。

2.點出後代君王的苦全在於( 家天下 )的錯誤思維。

段落

1. 探討君主的起源,並指出君主的職分是興利除弊。

2. 說明後世君主視天下為私有產業,背離了君主的職分。

(1)前段寫古代君王的興公利,除公害;本則對描繪後世人君家天下思想。

(2)以( 劉邦 )為例,寫人君把天下視為家產。

3. 分析古今君主作風迥異的原因,並且批判後世君主對天下的危害。

(1)第一層次:寫「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與「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古今對比

(2)第二層次:寫「未得之」與「既得之」映襯,描繪後世人君的嘴臉,推出「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結論

(3)第三層次:以「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反詰,揭示「設君之道」。

4. 批判小儒迂腐錯誤的君權說,駁斥他們盲目忠君的謬論。

(1)第一層次:寫古者「愛戴其君」與而今「怨惡其君」古今對比

(2)第二層次:駁斥小儒之見如腐鼠,推崇武王行為及孟子之言。

5. 告誡視天下為私有產業的君主,害民伐本的結果,會使王朝淪亡,禍延子孫。

6. 重申「明乎為君之職分」的旨趣。若無為民興利除弊之心,覬覦君位將換來無窮的悲哀。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竟然

離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產業,「曾」不慘然

使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增也

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曾經

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

2.

考核

妄傳伯夷、叔齊無「稽」之事

停留、延遲

明晨炊米盡,吾起不容「稽」(陸游冬夜不寐)

責難、計較

婦姑不相說,則反唇而相「稽」(漢書賈誼傳)

古時頭至地跪拜禮(ㄑ一ˇ)

北面再拜「稽」首(禮記檀弓)

3.

繩索

攝「緘」縢,固扃鐍

帝與昭儀坐,使客子解篋「緘」(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

捆綁紮束

穀木之棺,葛以「緘」之(墨子節葬)

三「緘」其口

書信

開「緘」見手札,一紙十三行(白居易初與元九別後忽夢見之)

封信,動詞

常「緘」素札去,適枉華章還(韋應物答崔都水)

4.

私有、擁有

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

偏愛,動詞

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視為私產,動詞

亦無怪乎其「私」之也

私自,副詞

「私」定終身

個人的私利

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

非法的

走「私」集團

5.

成為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第三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幫助

既以「為」人,己愈有

作為,施予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

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天下「為」公(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如、像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向、對

石簣數「為」余言(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安可「為」俗士道哉(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即解貂覆生,「為」掩戶(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我固「為」子孫創業也

偽裝

手長鑱,「為」除不潔者(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擔任

子游「為」武城宰(論語雍也)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

做、行

不恥則無所不「為」(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第二冊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6.

利息

此我產業之花「息」也

氣息

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

兒子

老臣賤「息」舒祺,最少(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李密陳情表)

熄、滅、停止

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

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三國志蜀書)

生長

是其日夜之所「息」(孟子•告子上)

嘆氣

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木蘭詩)

調護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李清照聲聲慢)

休憩

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汙池,民無所安「息」(孟子滕文公下)

7.

「若」何為生我家

「若」不知關中有鄧伯翊耶(宋濂秦士錄)

「若」所巿于人者,將以實籩豆、奉祭祀(劉基•賣柑者言)

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孟子•告子)

如此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孟子•梁惠王上)

如、似

天下之權重望崇者,莫我「若」(第三冊•杜光庭•虬髯客傳)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第一冊•韓愈•師說)

如果

「若」屢為之,則殺人者皆不死(歐陽脩縱囚論)

8.

換取

以俄頃淫樂,不「易」無窮之悲

賢賢「易」色(論語學而)

代替

以亂「易」整,不武(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躲避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文天祥正氣歌)

弼虎吼而奔,人馬辟「易」(宋濂秦士錄)

改變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論語•微子

移風「易」俗,民以殷盛(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易經的簡稱

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

治也,指辦喪事熟悉節文

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

容易

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也(第四冊方孝孺指喻)

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孟子滕文公)

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看輕對方

客請與對弈,予頗「易」之(錢大昕弈喻)

9.

本來

我「固」為子孫創業也

嗚呼!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

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

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第六冊史記鴻門宴)

臺灣「固」無史也(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夫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鞏固,動詞

攝緘縢,「固」扃鐍

執意、堅決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也(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主者故不受,則「固」請(宗臣報劉一丈書)

一定

彼知有所敵,則「固」以破其奸謀(蘇軾教戰守策)

固執己見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豈、難道

令他馬,「固」不敗傷我乎(史記張釋之執法)

固守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險要之地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堅固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

寒傖

奢則不遜,儉則「固」(論語述而)

人皆嗤吾「固」陋(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10.

壞事(ㄜˋ)

苟志於仁,無「惡」也(論語•里仁)

粗劣的(ㄜˋ)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仇怨(ㄜˋ)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憎惡(ㄨˋ)

好逸「惡」勞,亦猶夫人之情也

今也天下之人厭「惡」其君,視之如寇讎

唯仁者,能好仁,能「惡」人(論語•里仁)

貧與賤,是人所「惡」也(論語•里仁)

今「惡」死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孟子•離婁上)

何也(ㄨ)

學「惡」乎始,「惡」乎終(第六冊•荀子•勸學)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如何、怎麼(ㄨ)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ㄐㄩˊ

化為枳(比喻同樣的東西會因環境的不同而引起變化)

ㄐㄩㄝˊ

(變化無窮的樣子)、扃(鎖鑰)(狂妄)(怪異)、蕩(水泉湧出)

ㄑㄩㄥˊ

)玉

ㄩˋ

蚌相爭(比喻兩相爭執必會造成兩敗俱傷,而讓第三者獲利的局面)

ㄋㄧㄝˋ

(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吞吞吐吐的樣子)

ㄓㄜˊ

ㄕㄜˋ

緘縢

ㄅㄛˊ

(肩胛骨)

ㄅㄨˋ

簿

ㄆㄨˇ

ㄈㄨ

粉施朱

ㄈㄨˊ

ㄈㄨˋ

ㄉㄨˋ

(耗損、敗亡)

ㄍㄠ

ㄕˋ

重負

ㄗㄜˊ

而漁

ㄧˋ

馬星動不絕、尋山刻石

ㄍㄨㄟˋ

耳賤目(相信傳聞,而不信眼見的事實)石室

ㄎㄨㄟˋ

不虞功虧一振聾發、昏猶虛、消愁釋於憂

ㄍㄨㄤˇ

納百川、粗

ㄎㄨㄤˋ

日廢時先生

ㄐㄩㄥ

(郊野)駉駉(馬肥壯的樣子)

ㄐㄩㄥˇ

然不同炯炯有神、(明顯的警惕)衣錦尚(褧)在錦繡的華服外面再加件麻布製的單衣。比喻君子懷其德而不外露)

 

ㄊㄥˊ

飛黃王閣攝緘蛇無足而飛

ㄓㄨㄥ

體國

ㄓㄨㄥˋ

ㄔㄨㄥ

忡忡不自得

ㄐㄧㄢ

縢、三其口

ㄓㄣ

ㄓㄣ

 

ㄕㄨˋ

然而來

ㄔㄡˊ

魚出游

七、修辭舉隅

譬喻

敲剝天下之「骨髓」,離散天下之子女 【借喻】

攝「緘縢」,固「扃鐍」 【借喻】-也是暗引及對偶

使兆人萬姓崩潰之血肉,曾不異夫「腐鼠」 【借喻】

借代

屠毒天下之「肝腦」,離散天下之子女──指生命

設問

豈天地之,於兆人萬姓之中,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疑問】

豈古之人有所異哉?  【激問】

豈設君之道固如是乎?  【激問】

至廢孟子而不立,非導源於小儒乎?  【激問】

既以產業視之,人之欲得產業,誰不如我?  【激問】

回思創業時,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廢然摧沮者乎  【激問】

轉品

禁人之窺伺者,皆不「便」於其言  【形→動】

亦無怪乎其「私」之也  【形→動】

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  【形→動】

獨「私」其一人一姓乎?  【形→動】

引用

漢高帝所謂「其業所就,孰與仲多」? 【明引】《史記高祖本紀》

以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暗引】《莊子人間世》

至桀、紂之暴,謂湯、武不當誅之。  【暗引】《史記儒林傳》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之家 【暗引】《資治通鑑齊紀》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1.好逸惡勞

義近:偷惰苟安、四體不勤、好吃懶做

反義:吃苦耐勞、不辭勞苦

2.屠毒肝腦

義近:荼毒生靈、率獸食人、魚肉鄉民、敲剝骨髓、敲骨吸髓、戕摩剝削、日削月脧、橫徵暴斂、如狼牧羊、殘民以逞

反義:痌瘝在抱、愛民如子、視民如傷、體恤民瘼、己飢己溺

3.視如寇讎

義近:不共戴天、不共之仇、水火不容、冰炭不容、誓不兩立、冤家對頭、勢如水火、咬牙切齒、恨之入骨

反義:親密無間、情同手足、水乳交融、親如骨肉

4.視如土芥

義近:視人如芥、視如敝屣、視如涕唾、視如糞土

反義:視如拱璧

5.無稽之事

義近:無稽之談、無稽讕言、游談無根、流言蜚語、蜚短流長、浮僻之言、謬悠之說、流言流語、浮泛無根

反義:不易之論、言之鑿鑿

6.曠世絕塵

義近:曠古絕倫、冠絕古今、亙古未有、曠世所無、空前絕後、絕無僅有、獨一無二、罕有其匹、無與倫比

反義:司空見慣、史不絕書、比比皆是

 

十、延伸學習

(一)民本思想選文

1.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尚書•皋陶謨)

旨意天意即民意。

語譯上天的視聽,是依從人民的視聽(民之耳目即天之耳目)。上天的賞罰,是依從人民的意見(即天之善惡觀與人民相同)。

2.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撫我則后,虐我則仇。「天矜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尚書•泰誓)

旨意為政者對人民負責就是對天負責,順乎民心就是順從天意。

語譯「上天的看法其實就是人民的看法,上天的聽聞意見其實就是人民的聽聞意見。愛撫我(百姓)的就成為國君,虐待我的就是仇人。」「上天愛憐百姓,百姓所想要的,上天必定順從他們。」

3.皇祖有訓,民可近,不可下;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尚書•五子之歌)

旨意人民是國家的根本。

語譯先皇祖先有訓示,人民可親近,不可輕忽他們;人民是國家的根本,根本穩固了,國家才得安寧。

4.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祖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孟子•盡心下)

旨意言社稷、君主皆為民而立,不能盡職者則當更置之。

語譯人民是最重要的,土神、穀神在其次,君主的地位最輕。所以得到眾民的擁護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諸侯,得到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諸侯危害了國家,就可改立新的一位諸侯。祭祀用的牛、羊、豬都已飼養肥大,盛在祭器裡的穀物是清潔的,又能按時祭祀,然而還是乾旱水溢,那就重立新的土神、穀神。

5.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     (孟子•離婁上)

 

旨意天下之得失,在於民心之得失。           

語譯夏桀、商紂失掉天下的原因,是因失去人民的擁護;失去人民擁護的原因,是失掉人民的心。取得天下是有方法的:得到人民的擁護,就能得到天下。得到人民的擁護是有方法的:得到人民的心,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得到民心是有方法的:百姓所想要的替他們聚集起來,使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百姓所厭惡的不要施加在他們身上罷了。

6.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孟子•梁惠王下)

旨意言桀、紂暴虐殘缺,湯、武乃征誅獨夫,非弒君。

語譯傷害仁道的人,叫做賊;傷害義理的人,叫做殘。殘害仁義的人,叫做獨夫(不仁不義,眾叛親離的人)。只聽聞誅殺獨夫商紂,沒聽說弒殺國君的。

7.天下者,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孟子集注•萬章上)

旨意天下是公有的。

語譯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不是一個人私有的。

8.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同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

旨意君臣對待之道是相互的。

語譯孟子告訴齊宣王說:「君主看待臣下如同自己的手足盡心愛護,那麼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自己的腹心,竭力保護;君主看待臣下如

同犬馬般不尊重,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路人漠不關心;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般輕賤,臣下看待君主就會如同仇人般痛恨。」

9.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凶,全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1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以天下之合為君,則天下未嘗合於桀、紂也。然則,以湯、武為弑,則天下未嘗有說也,直墮2之耳。                           (荀子•正論)

                               

旨意商湯、周武王犯上弒君是詆毀的說法。

譯注商湯王、周武王並不是奪取了天下,他們修正道,行仁義,興發對天下人都有利的事業,除去對天下人都有害的東西,因而天下人歸順於他們。夏桀、商紂並不是失去天下,他們違反大禹、商湯的聖德,混淆壞亂禮義的本分,表現禽獸一般的行為,積累他的惡行,完備了罪惡,因而天下人離開了他們。天下人民都歸順的稱之為王,天下人民都離去的稱之為亡。所以夏桀、商紂沒有天下,商湯、周武王也沒有弑君,由此可以驗證。商湯和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和商紂,是人民怨恨的賊寇。現在世俗那些議論者,認為夏桀、商紂是君主,而以商湯、周武王是弒君者,這等於是殺掉人民的父母,而尊崇人民怨恨的賊寇,沒有比這更不吉祥的了。認為把天下統一的就是君主,那麼天下從來就沒有統一於夏桀、商紂。然而若認為商湯、周武王犯上弒君,則是自古從沒有這種說法,只是妄言詆毀罷了。(1效:驗證。2墮:墮毀,詆毀。

10.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

旨意君位的決定權在於百姓。

語譯君是舟,百姓是水,水能浮載舟,也能沉覆舟。

11.  請問為國?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君者儀也,民者景也,儀正而景正。君者盤也,民者水也,盤圓而水圓。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君射則臣決。楚莊王好細腰,故朝有餓人。故曰聞修身,未嘗聞為國也。

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則流清,原濁則流濁。故有社稷者而不能愛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親愛己,不可得也。民不親不愛,而求為己用,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為己用,不為己死,而求兵之勁,城之固,不可得也。兵不勁,城不固,而求敵之不至,不可得也。敵至而求無危削,不滅亡,不可得也。危削滅亡之情,舉積此矣,而求安樂,是狂生者也。狂生者,不胥時而落。故人主欲強固安樂,則莫若反之民;欲附下一民,則莫若反之政;欲修政美國,則莫若求其人。……故君人者,愛民而安,好士而榮,兩者無一焉而亡。            (荀子•君道)

旨意主政者若不愛民、不利民,而求民之愛己,不可得也。

語譯

請問為國的道理?回答道:「只聽到有修養身心,沒有聽過為國的道理。君主就像是晷儀,人民就像影子,晷儀正,影子就會正。君主就像是盤子,人民就像水,盤子圓所裝的水就圓。君主就像是方碗,碗方水也就方。君主喜好射箭,臣下自然經常帶著射箭用具楚莊王喜好細腰美人,所以朝中常有忍飢挨餓的人。所以說:只聽到有修身,沒聽說過有為國。

君,是人民的根源,根源的水清那麼支流也就清,根源的水濁那麼支流也就濁。所以擁有國家的人,如果不能愛護人民,不能有利於人民,反而要求人民親愛自己,是不可能的。人民不親愛,反而要求人民為自己使用,為自己賣命,也是不可能的。人民不為自己所用,不為自己賣命,而追求兵力強盛,城池堅固,也是不可能的。兵力不強盛,城池不堅固,而要求敵人不來,也是不可能的。敵人來了,而要求沒有危險,國家不被削弱,不被滅亡,也是不可能的。危險削弱滅亡的情景,全部聚集在這裡,而要求安逸與快樂,這是狂妄的人。這種狂妄的人,不用等待就會沒落所以,君王想要強固安樂,那就不如反過來讓人民強固安樂;想要附合統一人民,那就不如反求於政;想要整政美國,那就不如尋求賢才。……所以,國君愛護人民就可以安治,喜好士人就可以榮耀,這兩者少一樣國家就會滅亡。」

12.夫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左傳•桓公六年)

旨意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語譯人民,是神的主人。所以聖王先成就人民,然後才致力於奉神。

13.國將興,聽於民。(左傳•莊公三十二年)

旨意國之興亡取決於百姓。

語譯一個國家要興旺,就必須傾聽民眾的聲音。

14.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管子•牧民)

旨意旨意應為「取得民心與否是政事興衰的關鍵。

語譯政事能夠興旺,在於順應民心;政事所以衰敗,在於違逆民心。

15.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愛其子。(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

旨意人民是天之子。

語譯天下的百姓是上天所生的。上天愛護其所生的百姓,就如同父母愛其子女一樣。

16.無論何時、何種形式的政府,只要有害於民的政府人民就有權改變或廢除它。(美國獨立宣言)

17.我們國家在上帝庇佑下,將獲得新生的自由,而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將永存於世界。(林肯在蓋茲堡發表的一篇演講結語)

 

(二)課外閱讀

原才     曾國藩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嚮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賢且智者,則眾人君2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眾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撓3萬物者莫疾乎風。」風俗之於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禦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賢者皆當路在勢;其風4民也皆以義,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謂一、二人者不盡在位,彼其心之所嚮,勢不能不騰為口說而播為聲氣而眾人者勢不能不聽命而蒸為習尚,於是乎徒黨蔚起,而一時之人才出焉。有以仁義倡者,其徒黨亦死仁義而不顧;有以功利倡者,其徒黨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溼,火就燥無感不讎5所從來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勢者,輒曰天下無才。彼自尸於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嚮,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而翻67曰無才;謂之不誣,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義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8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則轉移習俗而陶鑄一世之人,非特處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9以上皆與有責焉者也。

  有國家者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慎擇與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說而存之,則將惴惴10乎謹其心之所嚮,恐一不當,以壞風俗而賊人才。循是為之,數十年之後,萬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11

主旨:申論風俗對人才形成的重要性,並強調從政者負有轉移風俗、培養人才的責任。

譯注:  

社會風氣的好壞是怎麼來的呢?是來自一兩個領袖人物思想行為的趨向而已。

社會上的一般人民,多數的才智是平庸愚弱的。有一兩個賢能且智慧高的人出現,眾人就推尊他為領袖,接受他的領導;能力更強的,推尊他的人就愈多。這一兩個人的思想趨向仁義,眾人也跟著趨向仁義;這一兩個人的思想趨向功利,眾人也跟著趨向功利。社會大眾普遍趨向形成勢力潮流,就算有再大的力量,也無法扭轉違抗。所以說:「攪動萬物改變它傾向的,沒有比風更快更厲害的。」社會風氣對人心的影響,一開始很小,到最後就大到無法抵擋了。

古聖先王治理天下,使賢能者都居於重要的職位,他們教化人民都用仁義,所以觀念一致而道德標準也相同。後代缺少聖王,世道教化衰微,所謂一兩個賢能智慧的人無法都居高位,他們心中的思想、理念不得不發表為言論,寫成著作而四處傳播形成聲勢,而社會大眾也自然接受,逐漸形成氣勢,於是志同道合的人彼此呼應,各自形成思想學術黨派,這個時代傑出的人才便出現了。有人提倡仁義,他的追隨者就願意為仁義而不惜犧牲生命;有的提倡功利,他的追隨者就願意為功利而犧牲,勇往直前而不回頭。水向潮溼的地方流,火向乾燥的地方燒,受到感召沒有不回應的,這種現象從古以來就存在的啊。

現在身居高位的君子,動輒說天下沒有人才。他自己居於高位卻無所作為,不能發揮自己思想行為的影響力來轉移社會風氣,進而造就當代的人才,反而推辭說「沒有人才」,說他沒有欺騙世人,可以嗎?就算只有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也會有追求仁義的人。他的才智足以影響十個人,必定能從十個人中挑出最優秀的,將他造就成國家的英才;才智足以影響一百個人,必定能從百人中挑出最優秀的,將他造就成國家的英才。這樣看來,轉移社會風氣,造就這時代人才,不僅是位居高位者應該這麼做,凡是有官職在身的人都同樣有舉拔造就人才的責任啊。

君看到我的文章而認同我的說法的,就會慎重選擇與他共同治理天下的臣子;士大夫各階層的政府官員看到我的文章而認同我的說法的,就會戒慎恐懼地端正他的思想行為,惟恐稍有偏差,會敗壞社會風氣,進而傷害人才。循著這方向去造就人才,數十年以後,或許能收到些許成果吧!這就不是我能預先看見的了。(1戢戢:眾多貌。2君:推尊。3撓:攪動。4風:音ㄈㄥˋ,教化。5讎:相應。6翻:反而。7謝:推辭。8材:使成材。9一命:職等最低之官。10惴惴:憂懼貌。11逆睹:預先看見。)

思考與討論

1.本文與原君皆為推究事物本源的論說文,兩篇所推究的主旨各為何?

2.本文與原君皆從古今君王的不同對比論說,其所論各為何?

【參考答案】

本文:古代聖王使賢者在位;今世君王動輒說天下沒有人才。

原君:古之聖王使天下受其利,釋其害;今之君王以天下利害之權皆出於己,以天下之利盡歸於己,以天下之害盡歸於人。

3.試論述從政者對轉移社會風氣的責任。

 

左傳‧子產不毀鄉校 (本文表明了儒家對於民議的態度)

  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然明謂子產曰:「毀鄉校,何如?」子產曰:「何為?夫人朝夕退而遊焉,以議執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豈不遽止?然猶防川: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不如吾聞而藥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實不才。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

  仲尼聞是語也,曰:「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襄公三十一年)

譯:

鄭國人到鄉校聚會,談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麼樣?」子產說:「為什麼要毀掉鄉校?人們工作完,早晚到這裡聚一聚,談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認為好的,我們就推行;他們批評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啊。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可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仗權勢來防堵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其所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無法挽救的;不如開個小口引導水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藥。」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就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靠我們這些臣子!」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由這件事來看,人們說子產不仁,我是不相信的。」

 

十一、黃宗羲名句

1.我之出而仕也,為天下,非為君也;為萬民,非為一姓也。                                     (原臣)

2.蓋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                                                 (原臣)

3.出而仕於君也,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僕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     (原臣)

4.學者由灑掃應對而入,至於無眾寡,無大小,只是一個工夫。                     (子劉子學言)

釋義 所謂「一個工夫」是指將放失之本心找回來,並且以「敬」為操存之法,隨時隨處靜定。(黃宗羲子劉子學言的內容是闡揚其先師劉宗周的遺教。首「子」字是稱老師;次「子」字是稱大學者。)

5.言語既到快意時,自當繼以忍默;意氣既到發揚時,自當繼以收斂;憤怒嗜欲既到沸騰時,自當繼以消化。                                                                                                                                (子劉子學言)

釋義 如果能知曉喜怒哀樂相為循環之妙,進而在日常動靜之間,體會天理流行的妙用,也就接近中和的境界了。

6.胸中逼窄,不能容物,只是名利心未除。利心在,一切利害得以動我;名心在,則一切稱譏足以動我。                                                                                                                                (子劉子學言)

釋義 名利心使人心胸褊狹,缺乏定力,不能容人。

7.上不怨天,下不怨人,物我兩忘,唯知有理而已。                                         (崇仁學案一)

釋義 強調心性純然(即「理性」)的內涵與價值。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14回)

14、15題組:

   風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心之所嚮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賢且智者,則眾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眾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義,則眾人與之赴義;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則眾人與之赴利。眾人所趨,勢之所歸,雖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撓萬物者莫疾乎風。﹂風俗之於人之心,始乎微而終乎不可禦者也。                                  (曾國藩 原才)

語譯:

   社會風俗的好壞,是從哪裡產生出來的呢?來自於一、兩個在高位的人的心理趨向罷了。生在世界上的人,平庸無用的到處都是。偶而有一、兩個賢能的人,大家就會尊他為領袖,而且接受他的命令;更特出的人,尊他為領袖而接受他的命令的人,也就更加多了。這一、兩個賢能的人內心趨向仁義,大家就跟他走向仁義的路;這一、兩個賢能的人內心趨向名利,大家也跟著他走向名利。大眾所走的方向,就是情勢所趨,即使有很大的力量,也沒有敢違抗它的。所以說:「搖動萬物的沒有比風更快的了。」風俗對於人的心理也是一樣,開始的時候力量很微弱,到了最後就成了一股不可抵抗的力量了。

16~18題組:

   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聞古之人有舜者,其為人也,仁義人也。求其所以為舜者,責於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

                                                            (韓愈 原毀)

語譯:

   古代的君子,要求自己嚴厲而周密,對待別人寬大而簡約。對自己嚴厲而周密,所以不敢懈怠;對別人寬大而簡約,所以人樂於行善。聽說古時候有個叫舜的人,他是一個仁義的人。探求舜為什麼成為舜的原因,就要求自己說:「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行仁義,可是我卻做不到!」於是早晚思慮,拋棄不如舜的行為,而學習舜的長處。

A卷(第14回)

10~12題組:

   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莊子 逍遙遊)

(鷦鷯:ㄐㄧㄠ ㄌㄧㄠˊ,小型鳥類。)            

語譯:

   許由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平治了,卻還要我代你為君,我是為了虛名嗎?名,是依賴於實存在的。(名是從屬於實的)我將願意為了名而當國君嗎?(天下已經平治是已存在的事實,若我代你為君只是空得其名 )就好比鷦鷯築巢於深林,有一枝可棲就夠了;偃鼠在河邊飲水,喝滿一肚子就夠了。請你回去吧!天下對我來說是沒有用的。廚師就算不下廚,主祭人也不能因此越過禮器,代替廚師去烹煮食物。」

13~15題組:

   湯、武非取天下也,修其道,行其義;興天下之同利,除天下之同害;而天下歸之也。桀、紂非去天下也,反禹、湯之德,亂禮義之分,禽獸之行,積其凶,全

其惡,而天下去之也。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故桀、紂無天下,湯、武不弒君,由此效之也。湯、武者,民之父母也;桀、紂者,民之怨賊也。今世俗之為說者,以桀、紂為君,而以湯、武為弒,然則是誅民之父母,而師民之怨賊也,不祥莫大焉。 (效:驗證。)                                  (荀子 正論)                                        

語譯:

   商湯、周武王並不是奪取了天下,他們修正道,行仁義,興發對天下人都有利的事業,除去對天下人都有害的東西,因而天下人歸順於他們。夏桀、商紂並不是失去天下,他們違反大禹、商湯的聖德,混淆壞亂禮義的本分,表現禽獸一般的行為,積累他們的惡行,完備了罪惡,因而天下人離開了他們。天下人民都歸順的稱之為王,天下人民都離去的稱之為亡。所以夏桀、商紂沒有天下,商湯、周武王也沒有弒君,由此可以驗證。商湯和周武王,是人民的父母;夏桀和商紂,是人民怨恨的賊寇。現在世俗那些議論者,認為夏桀、商紂是君主,而以商湯、周武王是弒君者,這等於是殺掉人民的父母,而尊崇人民怨恨的賊寇,沒有比這更不吉祥的了。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 閱讀下文,選出與陳白沙的觀點不符的選項:「陳白沙曰:『三代以降,聖賢乏人,邪說並興,道始為之不明;七情交熾,人欲橫流,道始為之不行。道不明,雖日誦萬言,博極群書,不害為未學;道不行,雖普濟群生,一匡天下,不害為私意。』」(《明儒學案.白沙學案上》) ()博覽群書,必能明道 ()做學問的宗旨,在於明道與行道 ()道之所以不明,原因之一是缺乏聖賢 ()若志不在道,匡濟天下也只是滿足個人欲望而已。                   〔97指考〕

 

答案:()

解析:()由「博極群書,不害為未學」可知此為未學之人,為道不明之時。題幹語譯:陳白沙說:

     「三代以來,沒有聖人賢者,邪說怪談四處興起,真理正道開始不明確;人類放縱七情六欲

     的感官,真理正道開始無法通行。正道不明確,即使每天誦讀萬言文章,廣博閱讀各種書籍,

     也無法改變沒有學到真理的事實;正道無法通達,即使廣泛地賑濟百姓,匡正統一了天下,

     也無法改變為的是個人私欲的事實。」

 

  1. 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文必本之六經,始有根本。唯劉向、曾鞏多引經語,

   至於韓、歐,融聖人之意而出之,不必用經,自然經術之文也。近見巨子動將經文填塞,以希

   經術,去之遠矣。」(黃宗羲〈論文管見〉)(注釋:巨子:泛稱某方面的權威人物。希:

   求。) ()批評當世文人只知徵引經文,而不能融通聖人之意 ()強調為文者唯有出入經

   史,方能與韓、歐等大家齊名 ()分析劉向、曾鞏、韓愈、歐陽脩等人引用經術文字之優劣

 ()說明援經入文的兩種方法:一為多引經語,一為融聖人之意。               〔98指考〕

 

答案:()

解析:()由「近見巨子動將經文填塞,以希經術,去之遠矣」可知。()未提要與誰齊名。()

     未就這些古人分析優劣。()舉例說明兩者不同,但非說明方法。語譯:文章應該推本於六

     經,思想理路才有基礎。古人中,只有劉向及曾鞏經常於文章中引用經書語文,至於韓愈、

     歐陽脩等人,則融合六經聖哲的意念而創作,不必引用經文,仍是自然呈現經典學術內容的

     作品。最近見到權威人士動不動將經典文字填塞於文章中,以此期望表現出經典學術的思想,

     其實離經典學術愈來愈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