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北投硫穴記   郁永河

一、  寫作背景

清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冬,福建榕城(福州)火藥庫所存五十萬斤火藥付之一炬,朝廷下旨要失職者賠償,在限期內自行補足。當時福建省的官員們聽聞轄域臺灣府北部有硫磺生產,但臺灣蠻荒未開,北部傳說山川險阻、番人出沒,是犯人流放或逃亡之地,無人肯去。

時已任福州府幕僚五年,幾乎遊遍福建風景名勝的郁永河,自告奮勇接受這項任務。他於康熙三十六年(西元一六九七年)四月底到淡水之後,五月初便駐進北投,以「一筐(約二百七、八十斤)硫磺換七尺布」的條件請原住民採硫。他生性喜歡遊歷,又有好奇心,想要了解硫土產地的實際情況,於是請原住民當嚮導,划舟前往探察。本文就是記載他沿途所看到的風光,及抵達硫穴所目睹的特殊景觀。

二、  作者介紹

(一)屈身幕客,性喜遊歷

  郁永河,最高科名是縣學生員,也就是俗稱的秀才,他以游幕為業,屈身為現職官員的幕賓。郁永河性喜遊歷,來臺灣之前,已六度遊歷八閩,自稱:「余性耽遠遊,不避險阻」。同時,他對旅行「海外」世界極為嚮往,曾說「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語譯要探訪奇景,遊歷名勝,就別怕路途不平順。遊覽的地方不夠險峻,就不會有奇景;路途平順,就沒有樂趣可言)在偶然的機會下,自告奮勇來臺灣採硫,寫下了他的採硫、旅行經歷。

(二)受命採硫,不屈不撓

  榕城火藥庫失火事件後,翌年(康熙三十六年)正月,郁永河和王雲森一行人,從廈門起程,直駛臺灣。他一面招募工人,一面派人通知淡水通事(相當於翻譯官)張大,先到礦地布署。直到四月,率隊走陸路北上,穿越瘴癘險阻重重至目的地,與工匠住進張大事先蓋好的二十間茅屋裡開始採硫。

   郁永河的煉硫過程並不順利,他自己後來形容在這裡的生活是:「在在危機、刻刻死亡」。採硫過程中,隨行人員幾乎全部病倒、病死,後來又遇到颱風,屋舍被風吹倒、替補人員也發生到任即病倒的現象,直到秋涼天氣,煉硫才比較順利進行。憑藉著一股不屈不撓的精神,至同年的十月七日,終於完成使命,直接從淡水返回福州覆命。

(三)著作全與臺灣有關

   郁永河把這段來臺灣的經歷寫成裨海紀遊,除裨海紀遊之外,他還留下幾個作品:鄭氏逸事、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宇內形勢,全都與臺灣有關,但都只是薄薄的幾頁。

(四)裨海紀遊簡介

1. (ㄆㄧˊ)海紀遊:採日記體方式書寫。「裨海」的典故出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乃所謂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環之。」司馬貞索隱:「裨,音脾。裨海,小海也。九州之外,更有大瀛海,故知此裨是小海也;且將裨將,裨是小義也。」郁永河大概認為在大清一統之下,臺灣海峽只能算是宇內的小海,因而以此為書題。

2.成書原因:「余性耽遠遊,不避阻險,常謂臺灣已入版圖,乃不得一覽其概,以為未慊。會丙子冬,榕城藥庫災,燬硝磺火藥五十餘萬無纖介遺。有旨責償典守者,而臺灣之雞籠、淡水,實產石硫磺,將往採之。余欣然笑曰:『吾事濟矣』。」 (注:1慊:音ㄑㄧㄝˋ,滿意。2事濟:指事成。濟,成就。)

3.全書分三卷,共二萬四千多字,是依照日期推進記錄的日記體遊記,行文夾敘夾議,興之所至常雜以吟詠,這是許多舊文人共有的習慣。

(1)上卷記在閩地的遊歷、通過黑水溝的驚險過程,及抵達臺灣鹿耳門、安平城、赤嵌城、臺灣府之間的見聞。

(2)中卷記在臺灣府購買採硫用品,然後由陸路北上採硫磺,途中歷經危難。最後描述採硫的過程,與大多數伙伴生病的經過。

(3)下卷對採硫行程做最後的記錄,並歸納在臺灣的所見所聞。也提及對臺之治理與對番政的意見。

4.裨海紀遊,可以媲美徐霞客的滇遊日記,內容詳實,文字優美。徐霞客是歷史上少數訪問少數民族的旅行家之一,非常看重少數民族的民情風俗,郁氏也具有相同的特色。他對於原住民很有同情心,他看到一些在原住民各社中負責對外聯絡、仲介的「通事」欺壓原住民,常藉原住民語言隔閡、不諳法令的弱點而上下其手,剝削自肥,他內心忿忿不平,感慨萬千地說:「是舉世所當哀矜者,莫番人若矣。乃以其異類且歧視之;見其無衣,曰:『是不知寒』;見其雨行露宿,曰『彼不致疾』,見其負重馳遠,曰:『若本耐勞』。噫!若亦人也!其肢體皮骨,何莫非人?而云若是乎?馬不宿馳,牛無偏駕,否且致疾;牛馬且然,而況人乎?抑知彼苟多帛,亦重綈矣,寒胡為哉?彼苟無事,亦安居矣,暴露胡為哉?彼苟免力役,亦暇且逸矣,奔走負戴於社棍之事胡為哉?夫樂飽暖而苦飢寒,厭勞役而安逸豫,人之性也;異其人,何必異其性?仁人君子,知不吐余言。

語譯:全世界最當哀憐的,沒有比原住民更值得哀憐。就因為他們異於漢人而歧視他們嗎?看到他們不穿衣服,就說:他們不知道寒冷;看到他們在雨中行走,夜宿於外,就說他們如此不會生病;看到他們背負重物走遠路,就說:他們本就耐操勞。唉!他們也是人啊!其四肢皮肉身體和漢人一樣,難道不是人嗎?卻如此說他們?馬不能整晚跑個不停,牛不能拉著牛車不休息,否則容易生病;牛馬都如此,何況是人呢?原住民如果有足夠的布料,難道不會注重穿著?原住民若能悠閒無事,也會待在家裡納涼,何必去餐風宿露呢?假如能免除勞役,原住民何必揹著東西送到那些無賴的社棍家裡去呢?以吃飽穿暖為樂,受寒挨餓為苦,好逸惡勞,是人類的天性;人種雖然不同,本性又怎麼會有差異呢?仁人君子,一定能夠認同我的說法。

5.書中還記錄了一些有關鄭成功祖孫三代的傳聞,有許多是他書所不載者。其中部分雖未必完全正確,但至少代表清領初期,他所接觸的仕臺官員及流寓人士的看法。字裡行間對鄭成功的孤忠大節一直都給予高度評價。「鄭成功年甫弱冠,招集新附,草創廈門,復奪臺灣,繼以童孺守位,三世相承,卒能保有其地,以歸順朝廷,成功之才略信有過人者,……而仍奉永曆之紀元,恪守將軍之位號,奉明寧靖王、魯王世子禮不衰,皆其美行。」

6.對臺灣提出的遠見:鄭克塽投降清朝時,大清帝國朝廷內,群臣卻曾激烈討論是否要保留臺灣。「主棄派」認為:「海外丸泥,不足為中國加廣;裸體紋身之番,不足與共守;日費天府金錢於無益,不若徙其人而空其地。」(語譯:臺灣只是海外彈丸之地,不足以增加中國的土地;臺灣的原住民只是裸著身體全身刺青的野蠻人,不足用來守衛臺灣;只是耗費政府的經費於無用之地。不如將當地的漢人遷徙回大陸,放棄臺灣這塊無用之地。)郁永河卻說:「不知我棄之,人必取之;我能徙之,彼不難移民以實之,噫!計亦疏矣。」郁永河認為主張放棄臺灣的人,想法實在愚蠢。如果放棄臺灣,盜匪一定會占據臺灣,假如出現一位像鄭成功一樣的人物乘虛而入,那麼中國沿海就不會有安寧的一天。當年大清帝國勞民傷財,一直無法消滅鄭氏政權,就是因為鄭家有臺灣做為基地。郁永河認為國力強大的日本,以及擁有強大艦隊的荷蘭人,都虎視眈眈的想占有臺灣。怎麼還會有人提議說要放棄臺灣,讓它成為敵人的巢穴呢?

7.這本書忠實記錄了三百多年前臺灣西部的面貌,書中記錄了許多有趣的事物和現象。此書深具歷史、地理、文學、人類學、社會學的意義。葉石濤‧臺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我以為仁和郁永和所寫的裨海紀遊,是一部臺灣鄉土文學史上永不磨滅的偉大寫實作品。本書不僅是一部非常成功的記遊散文,對研究三百年前臺灣的歷史、地理、社會、種族等,都有極高的參考價值。」又說:「流貫整篇作品的是脈脈搏動的濃厚人道精神;他用卓越的觀察力和分析力,栩栩如生地記錄下來滿清領臺初期,離荷蘭、明鄭三代不遠的漢番雜居的社會情況。他使用正確、簡潔、有力的筆觸如實的描畫殆盡臺灣那雄壯、美麗的風土;榛莽未闢的荒原、蠻煙瘴癘的山河,莫不躍然紙上。他的作品透露出來的跟大自然抗爭的人類充滿鬥志,永遠不屈的精神。」日本治臺時,裨海紀遊甚受重視,是日人制訂政策時重要的參考文獻。

(五)作者及注釋補充

1.竹枝詞十二首:

  「竹枝詞」也叫竹枝曲、竹枝歌、竹歌,是民間流傳的一種詩歌形式,以記詠風土為主,舉凡歲時風俗、百業民情都可抒寫,對社會文化史、歷史人文、地理等學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參考價值。後人或稱郁永河這組竹枝詞為「臺灣竹枝詞」,內容主要以臺灣的景色、物產為題材,或自詠心境、或言治理墾拓之事,大多和漢人生活較相關。

2.土番竹枝詞

  以平埔族習俗為題材所吟詠的作品,內容從衣著、裝飾、樣貌、飲食、婚俗,到勞動、社會等都有描述,大多以采風為主,較無個人寄託。

3.顧敷公

  顧敷公在順治十六年(西元一六五九年)追隨父親流亡來臺,住在臺灣將近四十年,熟悉臺灣的山海險夷。當郁永河要北上採硫時,他警告說:「走海路比走陸路危險。」海船不怕在大海中行駛,但航行於水淺的近海,反而容易觸礁沉沒。從臺南航行至雞籠,沿著近海航行,萬一遭遇風浪,又無港可停泊,那危險性反而超過在大洋中航行。

  顧敷公堅決地說:「若要我選擇走海路,我就拒絕參加這趟旅程。」於是郁永河聽從顧敷公的勸告,與他一起走陸路。王雲森則貪圖坐船較便利,仍決定搭船北上。

三、國學常識

(一)遊記

遊覽中作者將所見所聞,及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書文記載。遊記的取材十分廣泛,凡是能遊覽到的,如山川景物、社會生活、風土人情、名勝古蹟等,都可以用來作為寫遊記的素材,其中最重要一項是景物描寫。真正遊記起始於(東漢),盛行於(南北朝)。

附註:唐詩人遊記;宋哲人遊記;明才人遊記。

作 者

名 稱

特 色

東漢‧馬第伯

封禪儀記

隨光武帝登泰山撰,可稱之為遊記文學的始祖,下啟唐代柳宗元的山水遊記

北魏‧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

一部極有影響的記遊題材文學作品,以洛陽佛寺四十年的興廢為題,反映一個王朝,乃至一種宗教的演變過程

北魏‧酈道元

水經注

注釋水經,並記述全國河道水系的歷史地理專著,四十卷。柳宗元山水遊記受其很深影響。列四庫()部地理類

唐‧柳宗元

(真正遊記的定型和繁榮在唐朝)

永州八記

是中國遊記散文中的一朵奇葩。刻劃永州山水的形象美、色彩美和動態美,還賦予永州山水以血肉靈魂,把永州山水性格化了。作者認為永州的山水和自己一樣被世人所遺棄和漠視

宋‧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前兩段記遊,記敘褒禪山的來歷和登山遊賞的過程。中間兩段借遊賞經歷抒發一番有關治學的議論。最後一段,補敘同遊者的情況

宋‧陸游

入蜀記

寫景小品精緻清麗,對沿途風土人情作生動敘述,記錄作者人生經歷,濃厚的身世之感,是部有名的筆記式遊記,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

明‧徐宏祖

徐霞客遊記

古今記遊第一,為日記體遊記散文。自述其遊歷、見聞、遭遇以及抒發情緒、感懷的日記

明‧袁宏道

晚遊六橋待月記

山水遊記,清俊秀麗,自成一家。明人張岱‧寓山注跋:「古人記山水能手,太上(酈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時則(袁中郎)」

清‧劉鶚

老殘遊記

遊記體章回小說。主角老殘其實就是作者的化身,此書不像一般的遊記,記述到各個地點的自然景物和風土民俗,反著重在許多事件的所聞、所見

清‧郁永河

裨海紀遊

是臺灣文學史上第一部遊記專著,作者以日記體記錄其在臺灣九個多月的採硫過程。包括他來臺的海上經歷、沿臺灣西部北上踏察所見所聞、臺灣的自然景觀、平埔各族的生活型態及採硫經過和技術等。

(二)臺灣寫真 

朝代作者

書 名

說 明

元‧汪大淵

島夷志略

最早親履臺灣而留下文字紀錄者。書中提到曾登琉球的峙山(大概是今高雄壽山),並略述其地物產和原住民獵頭之類習俗。書中也提到臺灣北部出產硫磺

明‧陳第

東番記

被公認為中國人所寫有關臺灣的第一篇遊記,為最早記錄臺灣實際情況的文獻。作者以軍事顧問身分,隨著金門把總沈有容追剿倭寇來臺灣,是最早對臺灣島上風土、民情有較具體描述者

清‧高拱乾

臺灣府志

清代自臺灣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一六九五年)以後,各地先後修成的志書,大多會列入「番社風俗」等內容,這是對臺灣原住民的紀錄,但其中有許多僅按舊志抄錄,並未做實際考察

清‧郁永河

裨海紀遊

臺灣文學史上第一部遊記專著,篇名是後人所訂,以日記體方式記存。

清‧藍鼎元

東征集

平息朱一貴事件後,藍廷珍、藍鼎元彙輯平亂期間的相關書信、文件和雜著百篇而成。四庫全書提要:「東征集六卷皆進討時公牘書檄,雖廷珍署名,而其文則皆鼎元作。」以散文寫作,除少數遊記文章,絕大多數為說理性散文

清‧黃叔璥

臺海使槎錄(槎,音ㄔㄚˊ,木筏)

以平埔族文化之記載最具特色,所述含括語言、服飾、風俗、經濟生活等,從中可見平埔族人遭受外力壓迫及漢文化衝擊的困境。此書與裨海紀遊,被黃得時譽為「清代隨筆雙璧」

註:作者為第一任巡臺御史,字玉圃,晚號篤齋,順天府人

四、課文深究

主旨

記敘作者親探硫穴目睹的特殊景觀

文體

記敘文(順敘法)

段落

分析

 

陳述旅遊背景

  

  1. 旅遊目標:茅廬後山麓間的硫穴
  2. 人員:作者、顧君、操楫二番兒、嚮導
  3. 交通工具:莽葛(獨木舟)

揭開沿途的荒僻景象

  1. 第二段描述莽原景象。寫潛行莽原烈日曝晒,暑氣蒸騰的煩躁悶熱
  2. 第三段述深林奇景,以實筆運用視覺摹寫,詳述「深林」林相;以虛筆略記深林中所聞、所觸之景。如:禽聲僅以「萬態」點出,以「耳所創聞,目不得視其狀」淡描;襲肌之風亦僅以「涼風」略記,再以「幾忘炎暑」淡描
  3. 第四段記溫泉大溪境況。以實筆開展出溫泉溪之大(廣四五丈)、險(巉石)、深(與石皆作藍靛色─水色愈深水域愈深),再經由導人之語,可知硫穴應是離此不遠

描述遠望、近探硫穴所見的奇觀

  1. 描寫「硫穴」所致異象:由先前之蓊翳到「林木忽斷」、「覺履底漸熱」、「草色萎黃無生意」、「前山半麓,白氣縷縷」等,為下文硫穴奇景作伏筆
  2. 硫穴的特寫,是全文的重心。由硫穴四周而硫穴旁,然後硫穴上,運用層遞技巧,描繪出硫氣騰激、毒焰撲人的場面

敘述回程的感受,以兩首五律收束重點

 

  1. 解開謎團,之前「倒峽崩崖,轟耳不輟」的聲音,原來是硫穴裡的沸騰聲
  2. 兩首律詩都採仄起格,首句不押韻

第一首押平聲「先」韻,韻腳有泉、巔、燃、仙

第二首押平聲「寒」與「刪」韻通押,韻腳「山(刪韻)、難(寒韻)、斑(刪韻)、湲(刪韻)」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惡臭(ㄜˋ)

風至,硫氣甚「惡」

壞事(ㄜˋ)

苟志於仁,無「惡」也(論語‧里仁)

粗劣(ㄜˋ)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仇怨(ㄜˋ)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何也(ㄨ)

學「惡」乎始,「惡」乎終(第六冊‧荀子‧勸學)

居「惡」在?仁是也(孟子‧盡心上)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以小易大,彼「惡」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驚嘆詞(ㄨ)

然則夫子既聖矣乎?曰:「惡」,是何言也(孟子‧公孫丑上)

憎惡(ㄨˋ)

唯仁者,能好仁,能「惡」人(論語‧里仁)

今「惡」死而樂不仁,是由「惡」醉而強酒(孟子‧離婁上)

禹「惡」旨酒,而好善言(孟子‧離婁下)

鄉人皆「惡」之,何如(論語‧子路)

眾「惡」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

貧與賤,是人所「惡」也(論語里仁)

是猶「惡」溼而居下(孟子公孫丑上)

不欲(ㄨˋ)

貨「惡」其棄於地也(第五冊禮記同與小康)

2.

撐起

所賴以不陷者,熱氣「鼓」之耳

振動

想像是「鼓」翼亡走了(楊牧亭午之鷹)

「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易經繫辭上)

搖唇「鼓」舌,擅生是非(莊子盜跖)

「鼓」動風潮

激勵

「鼓」舞士氣

敲擊、彈奏

「鼓」鐘於宮,聲聞於外(詩經小雅‧白華)

斲而為琴,弦而「鼓」之(劉基郁離子)

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莊子至樂)

樂器名

樹靈鼉之「鼓」(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陳壽三國志)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長恨歌)

見故國之旗「鼓」,感生平於疇日(丘遲與陳伯之書)

旗「鼓」相當

3.

迫近

炎日「薄」茅上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但以劉日「薄」西山(李密陳情表)

義「薄」雲天

輕忽、鄙視

不宜妄自菲「薄」(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淺薄、微少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第二冊李密陳情表)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少、不多、減弱

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冊左傳之武秦師)

刻薄

鄙夫寬,「薄」夫敦(孟子萬章下)

4.

沿著、順著

「緣」溪入,溪盡為內北社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機遇

只道這早晚正說因「緣」勸那大王(第五冊施耐庵‧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杜甫‧清明)

攀爬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孟子梁惠王上)

因為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杜甫客至)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原因

不知「緣」起,就不知如何滅「緣」第四冊鍾怡雯‧垂釣睡眠)

無「緣」無故

器物的邊沿

屏「緣」蝶留粉,窗油蜂印黃(李商隱‧贈子直花下詩)

布被四邊用絲縷縫合

(ㄩㄢˋ)

著以長相思,「緣」以結不解(古詩‧客從遠方來)

5.

才能

君濟勝有「具」,與導人行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劉基賣柑者言)

具備、完備

楠之始生,已「具」全體

其分明者,鬚髮皆「具」(酈道元水經江水注)

皆、都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良乃入,「具」告沛公(史記項羽本紀)

詳細,副詞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吏「具」以對,妓頜而去(第三冊杜光庭虬髯客傳)

兄之問,則無隱耳,「具」言其由(第三冊杜光庭虬髯客傳)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李密陳情表)

饌具,此指飲食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第四冊戰國策諼客孟嘗君)

準備

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韓愈祭十二郎文)

歸告張氏,「具」禮相賀(第三冊杜光庭虬髯客傳)

彊留之,「具」食與樂,延霽雲坐(韓愈張中丞傳後序)

使人先行,為五萬人「具」食(史記留侯世家)

器具、工具

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法令者,治之「具」(史記酷吏列傳)

6.

時候(ㄐㄧㄢ)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ㄐㄧㄢ)

今漂淪憔悴,轉徙於江湖「間」(白居易‧琵琶行)

夾雜(ㄐㄧㄢˋ)

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杜甫‧贈衛八處士)

復與疏鐘相「間」(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隔絕

高尚吾志,「間」吾事君(韓詩外傳選)

偶爾(ㄐㄧㄢˋ)

「間」有用人力施水灌溉者(曾國藩日記)

有時也「間」或聽到傳統、現代(蔣勳‧我與書畫的緣分)

隔離(ㄐㄧㄢˋ)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向今五年,恩慈「間」阻(陳玄祐離魂記)

通「閒」,空隙

(ㄐㄧㄢˋ)

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第六冊‧莊子‧庖丁解牛)

子房之不死,其「間」不能容髮(蘇軾‧留侯論)

白「間」短窄,汙下而幽暗(文天祥‧正氣歌)

近來(ㄐㄧㄢˋ)

東海島夷,尚未臣順,「間」者駕海艦互市於鄞(宋濂‧秦士錄)

分隔、分開

(ㄐㄧㄢˋ)

如今沒奈何,把你僱在「間」壁人家放牛(儒林外史王冕的少年時代)

挑撥、分化

(ㄐㄧㄢˋ)

反「間」計、挑撥離「間」

奸細(ㄐㄧㄢˋ)

「間」諜

7.

作詩吟誦

為「賦」二律

為「賦」新詞強說愁(辛棄疾醜奴兒)

橫槊「賦」詩(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論語‧公冶長)

文體名

仲宣獨自善於辭「賦」(曹丕與吳質書)

銘誄尚實,詩「賦」欲麗(第四冊‧曹丕‧典論‧論文)

散布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徵收

求草木之實,「賦」什一以自奉(郁離子‧狙公)

朗誦詩歌、不歌而誦

師箴,瞍「賦」,矇誦(國語‧召公諫厲王弭謗)

8.

先前

始悟「向」之倒峽崩崖

淒淒不似「向」前聲(白居易‧琵琶行)

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便扶「向」路,處處誌之(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既出,坐客問謝公:「向」三賢孰勝(世說新語‧品藻)

不復「向」時之坦夷(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接近

在一個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徐志摩‧翡冷翠山居閒話)

崇尚

常人貴遠賤今,「向」聲背實(第四冊‧曹丕‧典論‧論文)

臨、朝著

「向」河梁,回頭萬里(辛棄疾‧賀新郎)

「向」人嬌杏花,撲人衣柳花(馬致遠‧慶東原)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李白‧長干行)

人心所「向」、民心「向」背

假使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於秦(蘇洵‧六國論)

嚮往

無由會晤,不任區區「向」往之至(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9.

匯聚、積聚,動詞

造化「鍾」奇構,崇岡湧沸泉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杜甫‧望嶽)

「鍾」整個大陸的愛在一隻苦瓜(第四冊‧余光中‧白玉苦瓜)

一見「鍾」情

「鍾」情如我輩者,能忍之乎(林覺民‧與妻訣別書)

古代容量單位

世之都三公位,享萬「鍾」祿(錢公輔義田記)

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孟子‧告子上)

酒器

琉璃「鍾」,琥珀濃(李賀‧將進酒)

樂器名,通「鐘」

若不一叩洪「鍾」、伐雷鼓,則不識其音響也(世說新語‧言語)

姓氏

南朝梁時「鍾」嶸

10.

嚮導

溪盡為內北社,呼社人為「導」

順著

批大郤,「導」大窾(第六冊‧莊子‧庖丁解牛)

教導

「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王陽明‧訓蒙大意)

帶領、指引、引導

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國語‧周語上)

傳送

「導」電、「導」熱、傳「導」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ㄅㄞˇ

縱橫(指利用言語或其他手段去打動、分化、拉攏對方的情形。多用於政治和外交場合上)

ㄅㄞˋ

ㄅㄟ

ㄅㄧˋ

補闕漏有助於缺失的改善使、女、睨群雄、麻肉復生用以比喻或自嘆久處安逸,壯志未酬,虛度光陰

ㄆㄧˊ

海紀遊、圳、撫弦登(城牆)、漁陽古代軍中使用的戰鼓

ㄆㄧㄣˊ

(皺著眉頭)

ㄖㄨㄟˊ

(帽帶)

ㄨㄛ

墮髻一種漢時流行的髮髻型。髻斜於一側

ㄨㄟ

彎曲回旋的樣子、枯、虛與(ㄧˊ)

ㄨㄟˇ

曲、遇事推找藉口推托不負責任

ㄓˋ

(崩壞)

ㄔˊ

ㄧˊ

)、(衣架)

ㄧˇ

(山勢連綿不斷)

ㄧˋ

(延及)

    

(ㄋㄧˊ)(幼時)(助詞)我獨無、

ㄧˋ

、眼

ㄙㄨㄣˇ

(筍)

)啞

ㄧㄣˇ

ㄨㄟˇ

(草木初生的花)

ㄨㄥ

丈夫的父與母

ㄨㄥˇ

草木茂盛的樣子(雲氣翻騰)(風聲)

ㄅㄢˇ

、客家條、亂世的代稱一種堅固的平底小船機、上走丸(在斜坡上滾動彈丸。比喻事情發展迅速而順利)

ㄅㄢˋ

(比目魚)

ㄆㄢˋ

親離

ㄈㄢˇ

璞歸真回復到本初的質樸境界、流連忘

ㄍㄨㄟ

(歸信佛教)

ㄉㄧㄢˋ

ㄉㄧㄥˋ

心澄慮、石、茄鄉、一金子

ㄓㄢˋ

ㄋㄧㄝˋ

巉石、

ㄓㄜˊ

ㄕㄜˋ

鹿

ㄅㄧㄠ

分道揚比喻各人依其志向,各奔前程麃麃(威武貌)

ㄇㄧˊ

鹿

ㄌㄨˋ

、溼漉漉(汲水用具)、宮車轆轆、書(書箱)

ㄓㄤ

(獐)頭鼠目

ㄓㄨˇ

ㄕㄜˋ

ㄠˊ

(激烈戰鬥)

ㄓㄤ

、率由舊沿襲舊規(丈夫之兄)、姑(丈夫之父母)

ㄓㄤˋ

癘、重巖疊形容山岩峰巒重疊、險峻、喜

ㄅㄧˋ

法家輔弼的賢士

ㄈㄟˋ

水、狒狒

ㄈㄨˊ

如、彷彿(髣髴、仿)、面、化物

ㄐㄧˊ

格、等汲汲營營岌岌可危

ㄒㄧ

引、(扱,至。扱地,手至地)

ㄏㄨㄛˋ

、刀鋸鼎(古代的刑具)益匪淺、矩(規矩)(不得志而屈身隱退)ㄗㄜˋ)(大聲喊叫)

ㄌㄟˊ

(瘦弱)

ㄌㄨㄛˇ

蜂、(短毛動物。指虎、豹之類

ㄧㄥˊ

糧景從(背著糧食,如影隨行的跟著)政、神話傳說中的仙山蓬萊與瀛洲

ㄗㄜˊ

嘖嘖稱奇、易之際喻人之將死、探索隱指探求深奧隱妙的事理、巾頭巾

ㄓㄞˋ

)賜諸民

ㄋㄧㄝˋ

(新生枝枒)、孤臣)子、麴(釀酒的酒母)

七、修辭舉隅

修辭法

例 句

誇飾

兩葉始櫱,已大十圍

摹寫

  1. 視覺:「巨木裂土而出,兩葉始櫱,已大十圍」、「草木不生」、「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
  2. 聽覺:「樹上禽聲萬態,耳所創聞」、「水潺潺巉石間」、「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3. 嗅覺:「風至,硫氣甚惡」
  4. 觸覺:「暑氣蒸鬱,覺悶甚」、「涼風襲肌,幾忘炎暑」、「余以一指試之,猶熱甚」、「地熱如炙

層遞

  1. 林木蓊翳→草木萎黃無生意→草木不生
  2. 本課第六段,由硫穴四周而硫穴旁,而至硫穴上

倒裝

1. 濟勝有具

2. 落粉銷危石

互文

「落粉銷危石,硫磺漬篆斑」(硫磺銷危石而使之落粉,硫磺漬危石而留下篆斑,先後省略「硫磺」、「危石」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成語

釋義

義近

反義

岌岌可危

形容極其危險

危如累卵、虎尾春冰、盲人瞎馬、千鈞一髮、危在旦夕、間不容髮、搖搖欲墜、積薪厝火

安如泰山、安如磐石、巋然不動、固若金湯、穩如泰山

心有餘悸

危險的事情雖過去了,但回想起來仍感到恐懼

驚弓之鳥、談虎色變

泰然自若、神色不驚

濟勝有具

有登攬勝境的強健體力

健步如飛、松柏之質

弱不禁風、蒲柳之姿、

蒲柳早衰、望秋先零

蓊蓊鬱鬱

草木茂盛的樣子

鬱鬱蒼蒼、離離蔚蔚

枝葉扶疏、草木葳蕤

(ㄨㄟ ㄖㄨㄟˊ)

不毛之地、童山濯濯

(ㄓㄨㄛˊ ㄓㄨㄛˊ)

十、延伸學習

(一)臺灣地名

1.臺灣地名由來

現在地名

舊地名及得名由來

淡水

淡水原稱「滬尾」,滬是捕魚的器具,尾則指河流末端的河口地帶,因為位在淡水河口,是設滬捕魚的末端處,故稱之。

石牌

位於士林和北投之間的「石牌」,以前經常有漢人、原住民在此爭奪地域,清廷為確定雙方的界限,故立石於兩者交界處,因此得名。

板橋

板橋的舊名為「枋橋」,墾拓的時候,曾架設木板橋在今日的西門公館溝上,便利行人往返,因此而得名。

埔里

泰雅族人稱「埔里」為「星星之屋」,夜晚從高處眺望,萬家燈火猶如天上的星辰閃爍,十分亮麗。

美濃

美濃舊名「彌濃」,為典型的客家聚落,開墾之初,有人讚嘆為「美壤膏腴之地」,因此稱為「彌濃」。

宜蘭

宜蘭舊名「蛤仔難」、「噶瑪蘭」,均譯自當地噶瑪蘭平埔族的族名,意思是居住在平原的人。

 

2.古今地名對照

舊地名

現有地名

舊地名

現有地名

諸羅山社

嘉義市

牛罵社

臺中清水

打貓社

民雄

吞霄社

通宵

打狗社

高雄

貓裡社

苗栗

半線社

彰化市

艋舺

萬華

阿猴

屏東

店仔口

白河

蕃仔田

隆田

竹塹

新竹

雞籠

基隆

阿公店

岡山

虎茅莊、桃仔園

桃園

水返腳

汐止

麻豆社

樹杞林

竹東

他里務社

斗南鎮

八里分社

八里鄉

中港社

竹南鎮

 

(二)北投溫泉詩

北投谷   鄭愁予

月遺落遍地的影子,

雲以纖手拾了去,

夜是濃濃的,溫溫的,像蓬鬆的髮。

銀河在這裡曳下了瀑布,

撒得滿山零碎的星子,

北投,像生了綠苔的酒葫蘆,

這小小的醉谷呀,太陽永不升起來。

 

北投溫泉   梁啟超

尋幽殊未已,言訪北投泉。曲路陰迴壑,海流碧噴煙。

土膏溫弱荇,溪色澹霏煙。苦憶湯山淥,明陵在眼前。

語譯:尋幽探勝未曾停止,我要去探訪北投的溫泉。山壑中有曲折幽暗的山路,碧綠的海流噴出煙霧。溼潤如膏的泥土滋潤了弱小的荇草,溪水湧起澹澹的煙霧。苦憶山中清澈的湯泉,清明的山陵就在眼前。

 

北投雜詠   洪以南

此地有溫泉,浴之氣爽然。盪胸忘俗慮,酣夢傲神仙。

身淨如無物,心澄別有天。松濤應一醉,風詠邁前賢。

語譯:這裡有溫泉,沐浴後神清氣爽。洗滌後的胸懷能忘卻塵俗的煩憂,酣睡後的舒適可勝過神仙。洗淨的身軀如無物牽絆,心裡澄澈似別有洞天。在松濤吹拂下應可一醉,在風中吟詠實超越前賢。

 

(三)裨海紀遊之竹枝詞 

自註是郁永河竹枝詞的特色,客觀的描寫風土民情。

莽葛元來是小舠1,刳將獨木似浮瓢;

月明海澨2歌如沸,知是番兒夜弄潮。

自註: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土番竹枝詞)

譯注:莽葛原來就是小船,將樹木挖空像水瓢;月明下的海邊歌聲如沸,知道是番兒的弄潮聲。(1舠:音ㄉㄠ,小船,因形如刀而名之。2澨:音ㄕˋ,水邊。)

 

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綃1

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蛾不解描。

自註:番婦臂股,文繡都遍,獨頭面蓬垢,不知修飾;以無鏡可照,終身不能一窺其貌也。(土番竹枝詞)

譯注:從胸背到腰都刺上斑斕的文彩,爭誇身上的衣服勝過鮫綃;若冰雪的肌膚、潔白如玉的手腕都刺青,只不懂得塗描蛾眉。(1鮫綃:相傳為鮫人所織的綃,極薄,後用以泛指質量很好的薄紗。)

 

蔗田萬頃碧萋萋,一望蘢蔥路欲迷;

綑載都來糖部裡,只留蔗葉餉群犀。

自註:取蔗漿煎糖處曰糖。蔗梢飼牛,牛嗜食之。

語譯:萬頃的蔗田一片碧綠,一眼望去茂盛的蔗葉使人迷路;砍下的甘蔗綑綁、載來糖部裡,只留下蔗葉餵養群牛。

 

獨幹凌霄不作枝,垂垂青子任紛披;

摘來還共蔞根嚼,贏得唇間盡染脂。

自註:檳榔無旁枝,亭亭直上,莖體龍鱗,葉同鳳尾。子形似羊棗,土人稱為棗子檳榔。食檳榔者必與簍根、蠣灰同嚼,否則口且辣。食後口唇盡紅。

語譯:獨立的枝幹聳入雲霄,沒有旁生的枝枒,一顆顆下垂的青色果子任由它紛散披垂;摘下來和蔞草根共嚼,使得嘴唇盡紅好像染抺紅脂一樣。

 

臺灣西向俯汪洋,東望層巒千里長;

一片平沙皆沃土,誰為長慮教耕桑?

自註:臺郡之西,俯臨大海,實與中國閩廣之間相對。東則層巒疊嶂,為野番巢居穴處之窟,鳥道蠶叢,人不能入;其中景物,不可得而知也。山外平壤皆肥饒沃土,惜居人少,土番又不務稼穡,當春計食而耕,都無蓄積,地力未盡,求闢土千一耳。

語譯:臺灣西邊俯視著一片汪洋(臺灣海峽),向東望去層層疊疊的山巒有千里之長;一片平坦的沙土盡是肥沃的土壤,誰能來思慮教番民耕田種桑?

 

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紅唇似女郎。

馬祖宮前鑼鼓鬧,侏離1唱出下南腔。

自註:梨園子弟垂髻穴耳,儼然女子。土人稱天妃神曰馬祖,稱廟曰宮。天妃廟近赤崁城,海舶多於此演戲酬願。閩以彰泉二郡為下南,下南腔亦閩中聲律之一種也。

譯注:演戲的男子長髮披肩,耳上垂掛著珠玉耳環,臉擦白粉,唇塗胭脂像個女子。馬祖宮前面鑼鼓喧天在演戲酬神,侏離唱出下南腔的音調。(1侏離:古代西夷地區的音樂。可形容方言或少數民族。此以郁永河的眼光來看臺灣百姓。)

 

(四)土番竹枝詞(二十四首選一)

男兒待字1早離娘,有子成童2任遠颺。

不重生男重生女,家園原不與兒郎。

自註:番俗以婿紹瓜瓞,有子不得承父業,故不知有姓氏。

譯注:男孩子十五歲早早就離開母親,兒子年稍長就任他到遠處去。(原住民)不重視生兒子,重視生女兒,因為家園是不傳給兒子的。(1待字:本指女子及笄而字,約十五歲。2成童:指十五歲以上的青少年。)

(五)課外閱讀

裨海紀遊(節選)

  出戶,草沒肩,古木樛結,不可名狀;惡竹叢生其間,咫尺不能見物。蝮蛇癭1項者,夜閣閣鳴枕畔,有時鼾聲如牛,力可吞鹿;小蛇逐人,疾如飛矢,戶閾之外,暮不敢出。海風怒號,萬籟響答,林谷震撼,屋榻欲傾。夜半猿啼,如鬼哭聲,一燈熒熒,與鬼病垂危者聯榻共處。以視子卿絕塞、信國沮洳為何如?柳子厚云:「播州非人所居!」2令子厚知有此境,視播州天上矣。

譯注:一出門,野草高過肩膀,老樹枝幹糾纏盤結的樣子無法形容;裡面長滿了令人討厭的竹子,以至於近在咫尺也看不到東西。脖子長了瘤的毒蛇晚上在枕邊閣閣地叫,有時聲音像牛打鼾,牠們可吞下一隻鹿;小蛇追人快得像箭一樣。大門之外,晚上不敢出去。海風怒號,大地所有的孔竅都發聲回應,以至於山林溪谷都受到震撼,房子和床榻好像要倒塌似的。半夜猿猴叫得像鬼哭聲,在微弱的燭光下,與得了怪病而垂危的人隔床相處。這種情況,和從前蘇武被拘留於人煙稀少的塞外、文天祥被囚禁在低溼的牢房相比,究竟如何?柳宗元曾說:「播州不適宜人居住。」假如他知道有此地,就會把播州當作天堂了。(1癭:音ㄧㄥˇ,頸部的囊狀腫瘤。2韓愈柳子厚墓誌銘:「其召至京師,而復為刺史也,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播州,今貴州省尊義縣。)

郁永河臺灣採硫   連橫 臺灣通史•流寓列傳

  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諸生也。性好游,遍歷閩中山水。康熙三十五年冬,省中火藥局災,毀藥五十餘萬斤。典守負償,聞淡水有磺可煮藥,欲派吏往,而地尚未闢,險阻多,水土惡,鄭氏以流罪人,無敢至者。永河慨然請行。

  三十六年春正月,啟程,至廈門,乘舟,二月抵郡。四月初七日北上,途經各番社。自斗六門以上皆荒蕪,森林蔽天,麋鹿成群;番亦馴良,不殺人,所至供糗1糧,負矢前驅,為左右衛。蓋其時漢人鮮至,未肆侵略,番得無事,故無敵愾之心也。

  既至淡水,命通事張大先赴北投築屋。五月初二日,率僕役乘舟而入。兩山夾峙,中闢一河,為甘答門,則關渡也。水道甚隘,入門忽廣,如大湖,渺無涯涘。行十里許始至,而工夫2、糧糈3、鼎鑊,自海道亦來。

  張大集番酋飲,告以採磺事,與約一筐易布七尺。番喜,各運磺至;命工煮之。產磺之處為內北社。永河往探,入深林中,忽有大溪,水若沸,石作藍靛色,熱氣薰蒸,白煙縷縷。上升山麓,是為磺穴,觸之或倒。已而工人多病痢,廚者亦病,至無人執爨,呻吟斗室。永河氣不餒,以船送歸。顧毒蛇惡蚊,出沒戶牖,爭噬人,且苦熱,新至者亦前後病。居無何,風雨驟至,屋毀,永河自持斧伐木以支。而山水暴發,不可居,急呼蟒甲,涉水行三、四里,至巖下番人家。日暮,無所得食,乃脫衣與番易雞,煮而啖之。水退,再集工人,築屋煮磺,遂竟其事。十月初七日乃歸,至省復命。

  永河居臺半載,著裨海紀遊、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志臺灣者足取資焉。

譯注:

  郁永河,字滄浪,浙江仁和縣的秀才。生性愛好旅遊,遊遍福建一帶的山水。康熙三十五年冬天,福建省火藥局發生火災,燒毀火藥五十多萬斤。負責的官員要賠償損失,聽說臺灣淡水有硫磺可熬煮成火藥的原料,打算派官員前往採硫,只是當時臺灣北部尚未開發,交通不便,環境惡劣,是當年明鄭流放罪犯的地方,因此沒有人敢冒險前去。郁永河卻很爽快的自動要求前去。

  三十六年春天正月,郁永河出發,到廈門搭船渡海,二月抵達臺灣府城(今臺南巿)。四月初七朝北前進,途中經過各個番社。從斗六門以北都是荒蕪地帶,森林濃密得遮蔽了天空,麋鹿成群結隊;番人也都善良溫馴,不會殺人,到了番社,番人便供應乾糧,背上弓箭作嚮導,在左右保護著前進。因為那時漢人來的不多,還沒有發生後來任意侵犯掠奪的情形,番人能平安無事,所以沒有仇視漢人的心理。

  到了淡水,命令通事張大先趕到北投蓋房子。五月初二那一天,郁永河率領隨行人員乘船沿淡水河進入臺北盆地。只見兩座山巒矗立兩岸,一條大河從中間伸展開去,這裡叫甘答門,就是後來所稱的關渡。本來水道很窄,通過甘答門後突然開闊起來,好像一口大湖,水面廣大得看不到岸邊。船行約十里才到北投,而另一方面從海路北上的採硫工人、糧食、鍋爐等也都運到了。

  張大召集各番社酋長過來喝酒,告訴他們採硫磺的事,跟他們約定一籮筐的硫磺換七尺長的布匹。番人很高興,各自運來了硫磺;郁永河便叫工人開始熬煮。生產硫磺的地方在內北社(今臺北巿北投)。郁永河前往探勘,走入森林深處,忽然出現一條大溪流,溪水像煮沸的熱水,溪石呈現靛藍色,四周熱氣蒸騰,白煙縷縷不斷。再向上走到山麓,就是硫磺噴氣孔穴,人一碰到就會昏倒。不久,工人很多得了痢疾,廚師也生病,以致沒有人煮飯,小房子裡不時傳來呻吟聲。郁永河不氣餒,用船送病者回去。但是毒蛇和凶狠的蚊子,在房裡進出,爭著咬人、叮人,加上天氣極熱,新來的工人也先後生病了。過了不久,突然來了場大風雨,屋被吹毀,永河自己拿著斧頭砍來樹幹,把房子撐住。然而山洪又暴發,沖下大量的水,沒辦法再住下去,趕忙找來獨木舟,在水裡行了三、四里,到山岩旁一番人家。傍晚,找不到東西吃,就脫了衣服與番人換了雞煮來吃。水退了,再召集工人,蓋房子繼續煮硫磺,終於完成任務。十月七日才回到大陸,向福建省府交差。

  郁永河在臺灣待了半年,寫了裨海紀遊、番境補遺、海上紀略,撰寫臺灣歷史的人,可以從中找到不少有價值的資料。(1糗:音ㄑㄧㄡˇ,乾飯。2工夫:工人。3糈:音ㄒㄩˇ,糧食。

 

幾番踏出阡陌路(節選)   馬以工

  本文是馬以工循著郁永河的腳步再走一次所做的紀錄,節選呼應郁永河到北投採硫及探察硫穴這一段,配合課文閱讀頗有趣味。

   再從淡水搭船就只能走到甘答門,也就是關渡,就得上岸了,現在關渡內不再是大湖,而是繁榮的臺北市。這程水路與當年的景觀相比,右側觀音山雖然仍是非常美麗的矗立在那裡,百餘年來,獅子頭附近卻新添了無數墳塚,左側是大屯山脈連綿靠竹圍一帶水邊,長成了一片片茂茂密密的紅樹林。這種只有在含鹽分的河口沼地才生長的小喬木,是稀有的胎生植物,紅樹林濃密的綠枝上停著不少白鷺鷥,再逆水行舟來到關渡,已無當年兩岸夾峙的景象,靠關渡這邊已在民國五十二年炸開,不然我們可以體會一下「魁籐一線風搖曳,飛渡何須莽葛來?」早年番人駕籐飛渡關渡的情形。

   在關渡渡船頭上岸後,眼前就是建於康熙五十六年的靈山廟,現在成了關渡宮,一小塊基地上還有三將軍廟、玉女宮等。登上關渡宮的山頂,整個臺北盆地盡收眼底,依著大屯山脈的綿延青山的北投、天母,就是當年的內外北頭、麻少翁三社,其他郁永河所提到的番社,在山頂可以看得到的有巴浪泵,即為基隆河岸的大龍峒,奇武卒是大龍峒南的大稻埕,八里分是對岸的八里,麻里折口是松山區,這些古老的名字一經改變就慢慢給遺忘了。

   下了山來,就往天母行義路底,也就是磺溪的源頭。整個山谷除了部分河邊的平地給一些商人開了露天的土雞莊外,靠近山邊仍是採硫土的主要礦場,只是硫磺的重要性,隨著黑火藥只能拿來做爆竹,早已一落千丈,真無法想像當年郁永河採硫回去後不久,清廷下令封礦,怕硫磺落入歹人手中私製火藥。到乾隆年間甚至四季派北路營兵將燒山,以杜絕私採者藏匿之所。以後採硫在臺灣一直被禁,珍貴的資源就一直等到它的價值完全消失後才被利用。

   我們來到磺溪頭時,整個附近的環境像西部電影裡的荒野,一幢小木屋在山腳下,走近才知道是一個小小的煉硫工廠,我們先問廠裡的人硫土在哪裡取,引來那人一陣大笑:「山邊挖土就是硫土」,他這麼回答,我才想到郁永河的茅舍並不搭在這裡,這裡是他翻山越嶺來到的硫穴,而他所見的勁茅、松林早已變成榮民總醫院以及一路上的別墅。煉硫的方法因為硫磺今日的經濟價值不高,並沒有很大的改變,只是他用了更大的鑊,他用鐵杓敲打了一下他腳下所站的一片有著十個圓鐵蓋的鐵板,告訴我們這就是鑊,並用長柄的鐵杓拉開了一個鐵蓋,立刻噴出了一團數尺高褐紅色的火焰,我走近火焰想拍下它那奇特的顏色,卻被一陣沖臭薰得連連倒退,想到郁永河在硫穴被毒燄嚇得「觸腦欲裂,急退百步而止」不也正是如此,地上堆著一桶桶煉完之硫土,現在拿來配配中藥,或合成化學物,整個礦場不過兩三人,懶洋洋地,想當年上百人手忙腳亂地,真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我們再往山中走,一路上踏石而過,偶而腳碰到水,都被燙得叫起來,這裡是北投溫泉的源頭之一,沿路有些石塊上有黃色硫磺的結晶析出,被陽光照得閃閃發亮,也有的石塊下有一縷縷白煙冒起,也有幾處我們幾乎可以聽到地動的聲音,像郁永河所形容「如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地復岌岌欲動,令人心悸。」想到他曾記載一巨石突然下陷,自己的雙腳走得更是心驚膽跳,只有在硫穴中,最真切地體會了《裨海紀遊》。

十一、郁永河的相關名句

1.探奇攬勝者,毋畏惡趣;遊不險不奇,趣不惡不快。(裨海紀遊卷中)

語譯要探訪奇景,遊歷名勝,就別怕路途不平順。遊覽的地方不夠險峻,就不會有奇景;路途平順,就沒有樂趣可言。(惡趣:路途不平順。趣,同「趨」,往)

2.心志素定,神氣自正,匪直山鬼降心,二豎且遠避百舍。(裨海紀遊卷中)

語譯心意志向一貫篤定,精神氣概自然端正,不但山鬼為之屈服,連病魔也遠避到三千里外去。(1二豎:代稱病魔。2百舍:此為虛數,指距離甚遠。舍,三十里)

3.夫樂飽暖而苦飢寒,厭勞役而安逸豫,人之性也;異其人,何必異其性?(裨海紀遊卷下)

釋義樂飽暖而苦飢寒,好逸而惡勞,是人類的天性;種族固然有別,但是此類天性怎會有不同呢?郁永河是個人道主義者,不但反對嘲諷、歧視原住民,更主張協助他們改善生活。

4.家家婦子門前盼,飽唯餘瀝是頭腸。 (裨海紀遊卷下)

釋義當時原住民努力獵鹿之後,必須將鹿肉、鹿皮交給社商,自己僅存頭、腸用以下酒,與妻兒共飽。作者客觀地呈現出社商貪婪、剝削的惡劣形狀。(餘瀝:剩餘的酒)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3回)

18~20題組:

   張大集番酋飲,告以採磺事,與約一筐易布七尺。番喜,各運磺至;命工煮之。產磺之處為內北社,永河往探。入深林中,忽有大溪,水若沸,石作藍靛色,熱氣薰蒸,白煙縷縷,上升山麓,是為磺穴,觸之或倒。已而工人多病痢,廚者亦病,至無人執爨,呻吟斗室。永河氣不餒,以船送歸。顧毒蛇惡蚊,出沒戶牖,爭噬人,且苦熱,新至者亦前後病。居無何,風雨驟至,屋毀,永河自持斧伐木以支。而山水暴發,不可居,急呼蟒甲,涉水行三、四里,至巖下番人家。日暮,無所得食,乃脫衣與番易雞,煮而啖之。水退,再集工人,築屋煮磺,遂竟其事。十月初七日乃歸,至省復命。

語譯:

   通事張大召集各番社酋長過來喝酒,告訴他們此行的採硫任務,並且跟他們約定,一籮筐的硫磺可以換取七尺長的布匹。他們很滿意,紛紛運來了硫磺;於是便叫工人開始熬煉。產硫磺的地方叫內北投社,郁永河前往探勘。走到森林深處,忽然出現一條大溪流,溪水好像煮沸的熱水,溪石呈現靛藍色,四周熱氣蒸騰,白色的煙霧不斷地四處飄散,再向上走到山麓,就是硫磺噴氣孔了,有人一接觸到硫磺氣就馬上昏倒在地。不久之後,工人很多得了痢疾,廚子也生病,以致沒有人負責煮飯,小房子裡不時傳來痛苦的呻吟聲。郁永河士氣不因此減弱,用船送生病的人回去。但是毒蛇和凶狠的蚊子在房子裡爬來爬去、飛進飛出,搶著咬人、叮人,加上為熱氣所苦,新來的工人也先後都生了病。過了不久,突然來了一場大風雨,房屋被毀,郁永河自己拿斧頭砍樹幹以支撐房屋。然而山洪又突然大量沖下來,實在沒辦法再住下去了,趕忙找來獨木舟,徒步在水裡走了三、四里,最後來到山岩旁一處番人住家。天色已暗,沒地方找東西吃,郁永河一行人便脫下衣服向番人換了雞煮來吃。等水退後,再招集工人蓋房子,繼續重新熬煉硫磺,終於完成任務。十月七日才回到大

陸,向省府交差。

 

A卷(第3回)

17~20題組:

1 莽葛元來是小舠,刳將獨木似浮瓢;月明海澨歌如沸,知是番兒夜弄潮。

2 胸背斕斑直到腰,爭誇錯錦勝鮫綃;冰肌玉腕都文遍,只有雙蛾不解描。

                                                 (郁永河 土番竹枝詞)

語譯:

1 郁永河自注:番人夫婦,乘莽葛射魚,歌聲竟夜不輟。語譯:莽葛原來就是指小船,將樹木挖空像水瓢;月明下的海邊歌聲如沸,知道是番兒的弄潮聲。(1舠:音刀,小船,因形如刀而名之。2澨:音是,水邊。)

2 郁永河自注:番婦臂股,文繡都遍,獨頭面蓬垢,不知修飾;以無鏡可照,終生不能一窺其貌也。語譯:從胸背到腰都刺上斑斕的文彩,爭誇身上的衣服勝過鮫綃;若冰雪的肌膚,潔白如玉的手腕都刺青,只不懂得塗描蛾眉。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 下列文句□內的用字若完全正確,則□中應填入的詞語依序是:「唉,經濟不景氣,就連多利集團也傳出跳票,聽說他們的財務狀況□□可危哩。」「你說的是那家□□大名、擁有數十家連鎖店的大企業?」「沒錯。現在他們的員工、下游廠商和投資者全都憂心□□。」「怎麼會這樣?」「這原因可複雜了,且聽我□□道來。」 (A)急急/頂頂/沖沖/委委 (B)急急/鼎鼎/沖沖/委委 (C)岌岌/頂頂/忡忡/娓娓 (D)岌岌/鼎鼎/忡忡/娓娓。         〔91. 學測〕

                                 

答案:(D)

解析:岌岌:引申為危險。岌,山高貌。鼎鼎:為盛大貌。忡忡:意謂憂心至不能成眠。娓娓:意謂委婉仔細。

 

2.下列各組語詞「 」內的字,所指顏色係相同或相近的選項是 (A)看朱成「碧」/金魄「翠」玉 (B)青紅「皂」白/「玄」端章甫 (C)「縞」衣白冠/玉貌「絳」唇 (D)「緇」衣羔裘/「黔」首黎民 (E)「丹」楓白葦/「赭」衣塞路。                           〔92. 指考〕

答案:(A)(B)(D)(E)

解析:(A)均指綠色。(B)均指黑色。(C)白色/紅色。(D)均指黑色。(E)紅色/赤褐色,顏色相近。

 

  1. 下列文句「 」內文字的字音,依序與哪一選項文字的字音完全相同?『星期日中午,健民到餐廳點了清炒「莧」菜、糖醋「鯛」魚片這兩樣他最喜歡的菜。健民正吃得開心,沒想到一不留神,魚肉掉在褲子上,留下一片汙「漬」。儘管如此,他還是覺得美味的佳餚令人「吮」指回味。』 (A)件/稠/眥/楯 (B)件/凋/嘖/允 (C)現/稠/嘖/允 (D)現/凋/眥/楯。

                                                                           〔96. 學測〕

答案:(D)

解析:莧,音/鯛,音/漬,音/吮,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