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課 明湖居聽書 劉 鶚

一、老殘遊記

卷 頭 語

吾人生今之時,有( 身世 )之感情,有( 家國 )之感情,有( 社會 )之感情,有( 種教 )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芳,人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自敘)

命名緣由

老殘:取( 棋局已殘,吾人將老 之意。由此可知他所要寫的是著重於國家社會的觀感,是他欲挽狂瀾於既倒的心中塊壘

成書動機

劉鶚撰寫《老殘遊記》一書,原是為了幫助一位落難朋友連夢青。當時,沈虞希與連夢青二人與《天津日日新聞》的方藥雨很有交情,一日,沈虞希偶將朝中事告知方藥雨,方揭露於報端,清廷獲悉後大為震怒,嚴辦洩密之人,且株連甚廣,沈氏被逮杖斃,連夢青倉皇遁走上海。連氏到上海後,家財盡失,無以為生,只能依賴賣文餬口。劉鶚知其人孤介,不願受人資助,因此動筆寫小說稿送他,由連氏負責出售給出版商,以增加其收入,劉鶚所寫的小說稿即《老殘遊記》

內容提要

本書是劉鶚以自傳方式來表達自身見聞感受之作品,以( 遊記 )的體裁來安排故事順序。記載一位名為老殘的主人翁遊歷山東各地的見聞,老殘就是劉鶚的化身,劉鶚曾「以岐黃術遊上海,而門可羅雀」,老殘也是「搖個串鈴,替人治病,奔走江湖二十年」的角色,及頗有「經濟學問」的名士

主  張

劉鶚寫作老殘遊記這部小說的深刻之處,是揭露了過去文學作品很少揭露的「 清官 」暴政。作者說:「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不要錢,何所不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吾人親目所見,不知凡幾矣。試觀徐桐、李秉衡,其顯然者也。二十四史中,指不勝屈。作者苦心願天下清官勿以不要錢便可任性妄為也。歷來小說皆揭贓官之惡,有揭清官之惡者,自( 老殘遊記》 )始。」胡適認為這段話是《老殘遊記》的中心思想。劉鶚筆下的「清官」,其實是一些「急於要做大官而不惜殺民以邀功,用百姓鮮血染紅烏紗帽的劊子手」

文  體

作品成就

1.體例:是一部二十回的白話( 章回 )小說

2.( 胡適 )先生認為《老殘遊記》結構較欠嚴謹,他最大貢獻不在於作者的思想、智慧、道德文章,而在於作者( 描寫風景人物 )的藝術是登峰造極的,尤其是寫人、寫景兩方面,都不肯用套語、濫調,總想鎔鑄新詞,做實地描寫,在這一點上,這部書可算是前無古人了

3.與李寶嘉( 《官場現形記》 )、吳沃堯(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曾樸( 《孽海花》 ),並稱為晚清四大諷刺(一說譴責)小說

4.性質:譴責小說。清末戊戌變法維新運動失敗後,大量出現的暴露社會黑暗、申斥政治腐敗之作品。雖與諷刺小說同類,然而「( 辭氣浮露,筆無藏鋒 ),甚且過甚其辭,合時人之好」,有別於儒林外史一類的諷刺小說

 

二、作者介紹

1.原名孟鵬,後更名鶚,字( 鐵雲 ),筆名為( 鴻都百鍊生 )。

2.因主張建築鐵路,開採鐵礦、煤礦,以開發中國富源,於是改字鐵雲。

 

 

 

 

 

 

 

 

1.青年時期:劉鶚青年時期不願走科舉入仕道路,而是廣泛研習水利、算學、醫學、金石、天文、音律、訓詁各種學問,從他的作品《老殘遊記》開首對黃河結冰的描述,可以看得出當年他對水利及河道工程有過一番深入的研究。

2.鼓勵「 洋為中用 」:1880年他去揚州師從太谷學派李廣昕。他對西方的學問也不會抗拒,並鼓勵「洋為中用」。他亦曾興辦實業,但對外商多所遷就,「世俗交謫,目為漢奸」。

3.忠厚待人1884光緒九年,劉鶚營菸草於淮安南市,菸肆無字號招牌,惟榜書「八達巴菇」,隱寓「關東菸草」四字,淮人目之為怪。兄長孟熊喜其有業,特選練達之人以為佐助,鶚一以任之,己則時一至焉而已。年終虧折幾盡,鶚慰以酒食,留之度歲,而其人不自安,除夕夜半自刎死,遺書禁妻孥索詐。菸肆遂歇。

4.行醫開書局:後曾去揚州行醫。又赴南京參加鄉試,未終場即回。又與人在上海合開石昌書局,也以失敗告終。

5.興辦實業:1887年,劉鶚赴河南投東河總督吳大澂,任河圖局提調官。劉鶚歷時三年,完成《豫直魯三省黃河圖》五冊。此後曾赴山西開採煤礦,並陸續興辦過一些實業。

6.流放新疆因為他在《老殘遊記》利用角色「 剛弼 」對當時的酷吏剛毅影射,被剛毅設計陷害,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劉鶚從俄軍處賤價購買太倉糧轉賣給居民,賑北京饑困,被劾私售倉粟。1908年,劉鶚在南京對岸的浦口購地準備開商埠,被控以漢奸罪名,發配新疆迪化(今烏魯木齊),次年因腦溢血病死,死後歸葬於江蘇淮安。

1.《老殘遊記》:譴責小說

取劉鶚自敘中言:「棋局已殘,吾人將老」之意。老殘就是劉鶚的化身。因作者劉鶚的「劉」從「金」,「鶚」俗稱「魚鷹」,「鷹」與「英」相同,故讓老殘姓鐵名英。

2.《鐵雲藏龜》:研究甲骨文的第一本專書。

 

 

 

 

預知晚年遭禍

劉鶚有一個圓臉,眉毛濃得不得了,兩隻眼睛很有力,就是耳朵太小。他懂得看相,曾說自己耳朵太小,晚年一定要遭禍。

小說反映現實

劉鶚曾開設一家慎記書莊,但後來不能維持,他把書莊頂給別人,只得到兩百銀子。以後他丟開書莊生意不做,便搖著串鈴做醫生,由江蘇到山東,一路走到北京,便在北京住下了。他在山東的生活,在《老殘遊記》裡寫得很清楚。

獨居鬼屋

劉鶚寄寓北京時,其寓所為二三百年之古屋,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內曾說此宅乃北京四大凶宅之一。劉鶚租用之時,此宅已空置多年。據聞此屋白晝常常鬧鬼,並且有人被鬼勒死。劉鶚既不相信,亦不懼怕,家眷不在北京,遂一人獨住此宅。花園內有一樓房,名曰小有樓,相傳為鬼之大本營,鶚以此樓做為書房。晚上如無應酬,常在樓中看書寫字。其豪邁如此。

 

 

大小漢奸

清末凡提倡革新的人物,常被視為漢奸,劉鶚早就與洋人有所來往,因此在山東佐幕時,已有漢奸之名。據聞有一次,劉鶚進京往謁李鴻章,李與劉鶚之父有年誼,以子侄輩接待劉鶚。見面時,李鴻章對劉鶚說:「汝尚年少,初出辦事,乃被人罵為漢奸,將來如何能上進乎?」劉鶚答道:「小侄被罵為漢奸,事誠有之;然小侄年幼,辦事尚少,僅一小漢奸耳。老年伯勳績卓著,外間亦呼為漢奸,是乃老漢奸矣!」李鴻章為之莞爾。

 

三、國學常識

(一)中國小說流變史

1.「小說」一詞始見《莊子•外物》。但其義為瑣碎淺薄的言論、小道理,與後代「小說」之意不同。

2.《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所謂街談巷語,道聽塗說之所造也。」

時代

說   明

重 要 作 品

周秦

街談巷語,道聽途說,內容不出搜奇、志怪

1.以〈燕丹子〉最古,不知作者,內容與《史記‧荊軻列傳》相符合

2.《山海經》(神怪異聞,神話淵藪)

流變

1.漢魏六朝多零星散記的( 筆記 )小說

2.唐傳奇稍具規模,元代以後章回小說產生

3.四庫全書》不收錄章回體。筆記小說錄於《四庫全書》「子部」

 

漢魏六朝

1.大抵仍不脫離搜奇、志怪之風格,但部分作品,內容由「志怪」轉為「志人」,為一大進步。

2.雖名為小說,實為零星記事,缺乏完整結構,形式上屬文言短篇。

1.志怪類小說:

漢東方朔《神異經》、《十洲記》

漢班固《漢武帝內傳》

晉張華《博物志》

晉干寶《搜神記》

2.志人類筆記小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開說部之先河)

3.掌故類筆記:漢劉歆《西京雜記》

唐代

1.唐代小說稱為「傳奇」,係受古文運動、佛道二教之盛行、城市經濟繁榮、科舉「溫卷」等因素之影響而成。

2.唐代傳奇大多保存於宋李昉奉敕編撰之《太平廣記》中,為中國最早的一部小說總集。

3.唐代傳奇已有完整之結構,為真正的短篇小說,以文言寫成,大抵符合現代小說之形式。

1.愛情類:(成就最高、佳作最多)

蔣防〈霍小玉傳〉

白行簡〈李娃記〉

元稹〈會真記〉(即〈鶯鶯傳〉)

陳鴻〈長恨歌傳〉(以史料為題材)

陳玄祐〈離魂記〉(以志怪為題材)

 

唐代

4.後代作品改編自唐代傳奇者為:

元稹〈會真記〉→元王實甫〈西廂記〉

陳鴻〈長恨歌傳〉→元白樸〈梧桐雨〉→清洪昇〈長生殿〉

沈既濟〈枕中記〉→元馬致遠〈黃粱夢〉→明湯顯祖〈邯鄲記〉

李公佐〈南柯太守記〉→明湯顯祖〈南柯記〉

陳玄祐〈離魂記〉→元鄭光祖〈倩女離魂〉

5.唐代傳奇為文言短篇小說,金元傳奇為諸宮調之講唱文學,明清傳奇為長篇戲曲,現代傳奇指情節離奇或人物行為超越尋常者,四者名同而實異。

2.豪俠類:

袁郊〈紅線傳〉

杜光庭〈虬髯客傳〉

裴鉶〈聶隱娘〉、〈崑崙奴〉

李公佐〈謝小娥傳〉

3.神怪類:

王度〈古鏡記〉

無名氏〈補江總白猿記傳〉

李朝威〈柳毅傳〉

4.歷史類:姚汝能〈安祿山事蹟〉

5.警世小說:

沈既濟〈枕中記〉

李公佐〈南柯太守傳〉

宋代

1.宋代時,雖有仿唐人之文言短篇小說,但已逐漸衰微,以話本為主之白話小說興起,成為宋代小說主流。

2.所謂「話本」,即說書人之腳本。

3.宋代話本主要有短篇小說類與長篇講史類兩種:

短篇的話本:除將前代志怪傳奇加以擴充外,也取材於現實生活。

長篇講史類:篇幅較長,現在所看到的講史話本,多半名為「平話」,是一種只說不唱、平鋪直敘的話本。

4.宋李昉奉敕編撰之《太平廣記》為現存中國第一部小說總集。

1.文言短篇類傳奇:(多仿唐人傳奇)

徐鉉〈稽神錄〉

樂史〈太真外傳〉、〈綠珠傳〉

2.白話話本:

(1)短篇話本:

〈錯斬崔寧〉

〈碾玉觀音〉

《京本通俗小說》

(2)講史話本:

《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前身)

《大宋宣和遺事》(《水滸傳》前身)

元代

1.開始發展章回小說。章回小說實由宋元長篇話本發展而來,其文體可紛雜有文言及純用當時白話口語寫成的兩類。

2.白話章回小說:施耐庵《水滸傳》為俠義、歷史小說,為目前通行最早之白話長篇章回小說。清朝金聖歎評為天下六才子書之一,清朝李漁評為小說界四大奇書之一。

3.文言章回小說:元末明初羅貫中之《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為中國民間流傳最廣之文言長篇章回小說,由羅貫中以《三國志平話》為藍本推衍而成之歷史小說。目前所見之版本為清朝毛宗崗評點刪削之本,有一百二十回,以蜀漢為正統王朝。清朝李漁評為小說界四大奇書之一。

1.白話章回小說:

元朝施耐庵《水滸傳》

2.文言章回小說:

元末明初羅貫中之《三國演義》

明代

1.明代小說包括短篇話本小說及長篇章回小說兩種。

2.馮夢龍廣泛蒐集宋元話本和擬話本小說,編輯成《三言》,每書收小說四十篇,合計一百二十篇。

3.凌濛初編寫《二拍》,兩書收話本小說七十九篇。

4.明代小說最重要之成就為長篇章回小說,其創作題材由講史進步為神魔想像。

5.清朝李漁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評為小說界四大奇書。

6.明代成為白話小說成熟的時代,明確地肯定了小說的文學與社會價值。

(如袁宏道即重視小說在文學上的地位)

1.話本小說:(短篇、擬話本)

馮夢龍《三言》:《喩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

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抱甕老人《今古奇觀》:選《三言》、《二拍》中精華之四十篇編輯而成

2.章回小說:(長篇)

吳承恩《西遊記》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

許仲琳《封神演義》

清代

1.以章回小說為主流,間有類似唐人傳奇之聞言短篇小說。

2.明末清初,抱甕老人從馮夢龍《三言》、凌濛初《二拍》中選出四十篇,編為《今古奇觀》一書,成為流傳最廣的短篇話本小說選集。

3.文言短篇小說,有蒲松齡集合「志怪」與「傳奇」之長,以文言創作而成的《聊齋志異》,為一部人情化的傳奇體神怪小說。另外,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為筆記志怪體小說,復興六朝志怪傳統。

4.長篇白話章回小說之創作精采而豐富:

諷刺類:吳敬梓《儒林外史》

愛情類:曹霑《紅樓夢》

※《儒林外史》與《紅樓夢》並稱清代小說之雙璧

狹邪小說:《品花寶鑑》、《海上花列傳》

俠義、公案小說:《包公案》、《三俠五義》、《七俠五義》、文康《兒女英雄傳》

神怪類:李汝珍《鏡花緣》

5.晚清譴責小說大興:因戊戌變法維新運動失敗而產生,揭發社會黑暗、申斥政治腐敗的小說。雖與諷刺小說同類,然「辭氣浮露,筆無藏鋒」,有過甚其辭的地方

6.晚清四大譴責小說:曾樸《孽海花》劉鶚《老殘遊記李寶嘉《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1.文言短篇小說:

蒲松齡《聊齋志異》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2.白話短篇話本小說:

‧抱甕老人《今古奇觀》

3.白話長篇章回小說:

(1)言情小說:曹雪芹《紅樓夢》

(2)諷刺小說:

吳敬梓《儒林外史》、

李汝珍《鏡花緣》

(3)俠義小說:文康《兒女英雄傳》

(4)俠義、公案小說:

石玉崑《三俠五義》、

俞樾《七俠五義》

(5)晚清四大譴責小說:

劉鶚《老殘遊記》(成就最高)

曾樸《孽海花》

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清代

8.翻譯小說:翻譯國外小說以林紓最早,自西洋小說東漸,國人受其影響,小說日趨革新。

9.梁啟超提出「小說為文學之最上乘」一語做為號召,故至今新文藝小說成為現代文學之主流。

10.魯迅之〈狂人日記〉可視為中國第一篇白話現代小說、賴和之〈鬥鬧熱〉則可視為台灣第一篇白話現代小說。

 

六才子書

莊子(莊周著,子書)、離騷(屈原著,騷體韻文)、史記(司馬遷著,史書)、杜詩(杜甫著,詩集、韻文)、水滸傳(施耐庵著,小說)、西廂記(王實甫著,戲曲韻文)―清代( 金聖嘆 )說法

四大奇書

( 水滸傳 )、( 三國演義 )、( 西遊記 )、( 金瓶梅 )

――明代( 李漁 )說法

翻譯小說

晚清有( 林紓 )大量翻譯外國小說,如翻譯《黑奴籲天錄》及法國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

小說

之第

一及

1.第一部筆記志人小說:世說新語   2.第一部白話章回小說:水滸傳

3.第一部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   4.最通行的歷史章回小說:三國演義

5.最早通行的白話章回小說:水滸傳  6.最具影響力的章回神怪小說:西遊記

7.最具影響力的諷刺小說:儒林外史  8.最具影響力的短篇神怪小說:聊齋志異

9.第一部揭發清官之惡的小說:老殘遊記

 

(二)章回小說介紹

1.為中國長篇小說的一種傳統形式。

2.源於宋代平話,確立於元末,以長篇小說水滸傳和三國演義為成熟標誌。

3.其特點是將全書分為若干章節,稱為「回」。少則十幾回、幾十回,多則百餘回。

(1)每回前用兩句對偶的文字標目,稱為「回目」,概括本回的故事內容。如三國演義第一回正文前標有「宴桃園豪傑三結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2)每回末有「……如何,且看下文分解」,如三國演義第一回本「畢竟董卓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4.一回敘述一個較為完整的故事段落,具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承上啟下,是全書不可分割的部分。

5.這類小說段落整齊,眉目清楚,符合民眾的欣賞習慣,便於讀者間歇閱讀,故其形式為明、清兩代長篇小說所普遍採用。

 

(三)說書、鼓書、引子

說書

講說歷史或故事的民間通俗曲藝,如評書、評話、彈詞等皆是

鼓書

又稱「大鼓」,均是「大鼓書」的簡稱,曲藝的一個類別。乃擊鼓以演說故事的曲藝,如「京韻大鼓」、「西河大鼓」、「梅花大鼓」等。唱詞多採自民間流行的歷史小說、故事編輯而成

引子

本是宋、元時期各種說唱藝術,演唱時第一支曲子的泛稱。後借指「由此引起彼的文章段落」或「泛指事物的開端或緣起」

 

(四)重要小說卷頭語或序

老殘遊記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種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自敘)

聊齋志異

(1)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聞則命筆,遂以成編。(聊齋自志所云)

(2)姑妄言之妄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料應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詩(或作「時」)。(王士禎所言)

金瓶梅

(1)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法心者禽獸也。(馮夢龍在金瓶梅序中所說)

(2)豪華去後行人絕,簫箏不響歌喉絕;雄劍無威光彩沉,寶琴零落金星滅!(上解空去財)

(3)玉階寂寞墜秋露,月照當時歌舞處;當時歌舞人不回,化為今日西陵灰!(下解空去色)

紅樓夢

(1)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痴,誰解其中味?(石頭記緣起詩)

(2)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彩石偈)

(3)浮生著甚苦奔忙,盛席華筵終散場。悲喜千般同幻夢,古今一夢盡荒唐。慢言紅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長。字字看來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紅樓夢序詩)

儒林外史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第一回開頭詩)

西遊記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濛,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需看西遊釋厄傳。(第一回開頭詩)

三國演義

(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翁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卷頭語)

(2)話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一回開始話語)

水滸傳

紛紛五代亂離間,一旦雲開復見天!草木百年新雨露,重書萬里舊江山。

尋常巷陌陳羅綺,幾處樓臺奏管絃,天下太平無事日,鶯花無限日高眠。(邵雍)

 

 

四、課文深究

《老殘遊記》歷來最為人所稱道的,是它的( 描寫 )藝術。課文中寫了三個藝人的彈唱表演。作者並不平均著墨,而是由簡到詳,同中寫異,步步烘托,層層鋪墊,寫得各有特色。特別著墨於白妞唱曲的細緻與逼真,生動地表現了她演唱技藝的精妙,傳達了曲音的深情遠韻,創造出一種極富於魅力的藝術境界。行文依照時間順序,先寫彈三弦者的彈奏,再寫黑妞說書,來為白妞出場蓄勢。開頭寫彈三弦者,是為了襯托藝術新秀;寫黑妞是為了凸出白妞。綠葉襯花,花更豔;群星捧月,月更明。綜合全文約有下列幾個特點:

1.善於( 烘托渲染 ):為了突出白妞說書,作者不惜筆墨,作了層層鋪墊。

l第一層,寫伴奏的琴師彈三弦。

l第二層,寫黑妞唱書一段,極寫黑妞歌喉的清脆婉轉,百變不窮,令人嘆為「觀止」,誤以為她就是白妞了;然而,她也只是一個配角的位置,令人更加期盼著主角的出場。

2.富於變化且層次分明

特別表現於對白妞說書的正面描寫。白妞上場,未寫其聲,先寫其人。「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八個字形容她的風神。次寫她唱曲,可分如下四個層次:

(1)起初階段,「聲音不甚大,但覺有說不出的妙境」

(2)拔高後,「迴環轉折,愈翻愈險,愈險愈奇」。

(3)陡然一落後盤旋穿插,「愈唱愈低,愈低愈細」。

(4)忽又揚起,萬音並發,縱橫散亂,「霍然一聲,人弦俱寂」。

通篇描寫既嚴整有序,又跌宕多姿,與曲聲的變幻無窮,契合無間。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數字

略遜「一」籌

「一」哄而散

事物的某方面

「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專注的

「一」心一意

統一,動詞

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孟子梁惠王上)

相同一致

大小不「一」

2.

調和(ㄏㄜˊ)

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和」弦

呼應、應和、依附

(ㄏㄜˋ)

忽大忽小,同她那聲音相「和」相合

倚歌而「和」之(蘇軾赤壁賦)

連同(ㄏㄜˊ)

「和」衣而眠

溫暖的(ㄏㄜˊ)

風「和」日麗

3.

差、不如

卻未免「遜」一籌了

毫不「遜」色

謙順

與其不「遜」也,寧固(司馬光‧訓儉示康)

出言不「遜」

讓、退

唐堯「遜」位,虞舜不台(怡)(史記‧太史公自序)

4.

稍微

都屏氣凝神,不敢「少」動

或勸以「少」休(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久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一些

吾有「少」下酒物(第三冊‧杜光庭虬髯客傳)

太守與客來飲於此,飲「少」輒醉(第二冊‧歐陽脩醉翁亭記)

年少

夫人「少」而蚤卒(漢書夫人傳)

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李密陳情表)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韓愈師說)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第六冊‧王羲之‧蘭亭集序)

「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論語‧季氏)

不足、欠缺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

中等

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

同「衷」,內心

讚嘆語不由「中」,余此病甚深(曾國藩日記選)

及第

帶挈你「中」了個相公(第三冊‧吳敬梓范進中舉)

符合

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論語子路)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第六冊‧荀子勸學)

奏刀騞然,莫不「中」音(第六冊‧莊子庖丁解牛)

「中」規中舉

裡面

書「中」自有顏如玉

6.

盡,名詞

轉腔換調之處,百變不「窮」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第三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窮盡、至其盡頭,動詞

斫榛莽,焚茅茷,「窮」山之高而止(第三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圖「窮」而匕首見(戰國策‧燕策)

「窮」兵黷武、詞「窮」理屈

困阨、不得志

時「窮」節乃見(文天祥‧正氣歌)

及其無救而且「窮」也(韓愈‧張中丞傳後敘)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

故士「窮」不失義,達不離道(孟子‧盡心上)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傳車送「窮」北(文天祥‧正氣歌)

尋根究源,動詞

「窮」理致知、「窮」本溯源

 

7

心動貌

夢湘先生論得透闢極了,於我心有「戚戚」焉

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孟子‧梁惠王上)

憂慮貌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論語述而)

悽悽、慘慘、「戚戚」(李清照聲聲慢)

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人生貴適志,蠹魚求一飽,兩俱相忘,何必「戚戚」(梁實秋‧晒書記)

8.

氣質、神態

但覺那人「氣味」倒還沉靜;出得臺來,並無一語

景況、情形

還似往年春「氣味」,不宜今日病心情(白居易‧寒食江畔)

脾氣與志趣

少年豪壯今如此,略與殘僧「氣味」同(范成大‧元日山寺)

我同他一相識之後,便「氣味」相投,彼此換了帖,無話不談的(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芳香或臭惡的味道

只聞一陣香撲了臉來,竟不辨是何「氣味」(曹雪芹‧紅樓夢)

9.

左右、上下,

約略估計之詞

有一個少年人,不到三十歲「光景」

自離了師父,可早五日「光景」也(李文蔚‧圮橋進履)

這人姓華名忠,年紀五十歲「光景」(文康‧兒女英雄傳)

比喻時光、歲月

「光景」不待人,須臾髮成絲(李白‧相逢行)

日月

借「光景」以往來兮,施黃棘之枉策(楚辭‧屈原九章悲回風)

情形、境況

寶蟾回來,將薛蝌的「光景」一一的說了(曹雪芹‧紅樓夢)

光輝、光亮

「光景」斜漢宮,橫梁照采虹(蕭子範春望古意)

10.

聲音悅耳動人

聲聲「宛轉」,如新鶯出谷

纏綿委曲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白居易‧長恨歌)

調停、斡旋

縣宰道:此纖芥之事,不必介懷!下官自當「宛轉」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含蓄委婉

「宛轉」萬情之形表,排託虛寂以寄身(晉書‧皇甫謐傳)

身體轉動,翻來

覆去

愁修夜而「宛轉」兮,氣涫沸其若波(楚辭‧嚴忌‧哀時命)

隨順變化

椎拍輐斷,與物「宛轉」(莊子‧天下)

態度和藹、柔順

說話措辭要「宛轉」些,以免得罪他人

 

六、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字 音

詞         例

ㄏㄨㄥ

哄(鬨)堂大笑〔形容眾人同時大笑〕〔焙,音ㄅㄟˋ,用火烘乾〕

ㄏㄨㄥˇ

〔說假話騙人、誘騙〕

ㄏㄨㄥˋ

〔團體中發生爭權奪利的情況〕

 

ㄎㄞˋ

玩日〔怠惰偷安,虛度光陰〕

ㄏㄜˊ

〔貧賤者所穿,以粗布裁製的衣服〕

ㄐㄧˋ

〔中國僧侶所寫蘊含佛法的詩〕

ㄐㄧㄝ

竿而起

ㄐㄧㄝˊ

〔表識、揭示。櫫,音ㄓㄨ〕〔圓頂的石碑〕殫精盡精力與思慮〕〔樂器名。源自西域,狀似小鼓,兩面蒙皮,均可擊打〕

ㄧㄝˋ

〔通名刺進見。多對尊長而言〕

ˋ

行雲〔形容聲音響亮高妙,能止住行雲〕

 

七、修辭舉隅

(一)譬喻:第五段——全文主體

說書者

忽然拔了一個尖兒

像一線鋼絲,拋入天際

高音迴轉

如攀登泰山

低音迴折

如飛蛇繞黃山

低細無聲而復唱

1.揚起如東洋煙火

2.與三弦相和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

人弦俱寂

臺下叫好聲,轟然如雷動

外貌描寫

如秋水

眼睛明澈有神

如寒星

眼光晶瑩明亮

如寶珠

眼睛圓潤光彩

如白水銀裡養著兩丸黑水銀

眼珠子黑白分明

彷彿風乾福橘皮似的

寫彈三弦者一臉疙瘩,使人聯想到他風塵僕僕,飽經風霜

 

(二)摹聲

寫作時,將自己對宇宙自然與人生各種現象的感覺,具體忠實而逼真細膩的「摹」擬描「寫」出來,使讀者也能感同身受的修辭方式就叫摹寫,有摹視、摹聽、摹嗅、摹味、摹觸五種。其中摹聽,又稱作摹聲,因具有音響效果,在無聲的文字表達裡特別突出。

1.那彈弦子的,便取了弦子,錚錚鏦鏦彈起。

2.這姑娘便立起身來,左手取了梨花簡,夾在指頭縫中,便丁丁當當的敲。

 

(三)誇飾

誇飾修辭法寫作時,把所要描寫人、事、物的特點,誇大鋪張的描述形容,叫做誇飾修辭法。簡單的說,就是要「語出驚人」,故意「言過其實」,把一件事誇大好幾倍,來吸引讀者的注意。

1.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2.總有好幾天耳朵裡無非都是她的書音,無論做甚麼事,總不入神。

3.孔子「三月不知肉味」。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新鶯出谷

義近:珠落玉盤(喻聲音清脆圓潤、悅耳動聽)、宛轉悅耳、珠圓玉潤、乳燕歸巢(喻聲調清新嬌嫩)

反義:嘔啞嘲哳、荒腔走板

嘆為觀止

義近:無出其右、堪稱絕妙、無與倫比、俱出其下

削壁千仞

義近:壁立千仞、削壁巉巖、危崖絕壁

反義:平川曠野、陽關大道

屏氣凝神

義近:全神貫注、心神專一、聚精會神、專心致志、心無旁騖

反義:心猿意馬、心有旁騖、漫不經心、心不在焉、鴻鵠將至、心有鴻鵠

轟然雷動

義近:歡聲雷動、此起彼落、掌聲四起

反義:鴉雀無聲、闃無人聲、噓聲四起

餘音繞梁

義近:洋洋盈耳、繞梁三日、繞梁餘韻、盪氣迴腸

剛愎自用

義近:師心自用、師心自是、師心自任、固執己見、自矜自是、剛戾自用

反義:諮諏善道、察納雅言、博採眾議、虛心求教

 

十、延伸學習

餘音繞梁三日不絕

  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列子•湯問)

語譯:從前韓娥來到東方的齊國,缺乏糧食,經過雍門時,就用賣唱的方式求取食物。她離開之後,餘音環繞在屋梁上,歷久不散,雍門左右附近的人還以為她沒有離開。韓娥到旅館,旅館的人欺侮她,韓娥因而長聲哀哭,全里的老少也悲哀起來,垂淚相對,三天吃不下飯。里中的人急切地追回韓娥,韓娥回來後,又長聲唱歌,整個里的老幼高興地鼓掌跳舞,不能自禁,而忘了先前的悲哀。於是里人用厚重的禮物送給韓娥。所以雍門的人到現在善於歌唱,善於哭,就是仿效韓娥遺留下來的聲音。

注釋:梁欐:雙聲聯綿詞,房屋的梁棟

逆旅:旅舍。逆,迎接

抃:音ㄅㄧㄢˋ,鼓掌

放:仿效

 

聽穎師彈琴 韓愈

  昵昵兒女語,恩怨相爾汝。劃然變軒昂,勇士赴敵場。浮雲柳絮無根蒂,天地闊遠任飛揚。喧啾百鳥群,忽見孤鳳凰。躋攀分寸不可上,失勢一落千丈強。嗟餘有兩耳,未省聽絲篁。自聞穎師彈,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溼衣淚滂滂。穎乎爾誠能,無以冰炭置我腸。

語譯:琴聲纏綿宛轉,如男女細細私語,談情說愛,卿卿我我。突然變作高亢激昂的聲音,像勇士奔赴沙場。悠揚的琴聲好像不定的浮雲、無根蒂的柳絮,在闊遠的天地間,漫無邊際地飛揚。在耳邊有吱啾百鳥繁雜的叫聲,突然聽到一隻孤獨的鳯凰發出清越的長鳴。琴聲彷彿一步步地、艱難地向上攀登,一分一寸地攀登,琴聲澀住了,突然失去了立足點,陡地往下一滑,像墜下千丈崖谷,琴聲頓時停住。可惜啊!我枉生有兩耳,向來聽不懂音樂;自從聽到穎師彈琴後,感動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好伸出手攔住他,此時熱淚已流滿我的衣襟。穎師啊!您真是有本領的人,我已禁受不起,你不要一會兒拿冰塊,一會兒拿炭火放在我的腸中。

注釋:昵昵:親暱

恩怨:指情人間的恩恩怨怨

爾汝:你我,猶言「卿卿我我」

劃然:猛然

躋攀:指調子越彈越高。

失勢:指到最高點時忽然轉折直瀉。

千丈強:寫琴聲由高到低,變化的迅速。

滂滂:流溢的樣子。

冰炭:指忽喜忽悲。

 

老殘遊記 第十回「驪龍雙珠光照琴瑟 犀牛一角聲叶箜篌」(節選)

  黃龍子移了兩張小長几,摘下一張琴,一張瑟來。璵姑也移了三張凳子,讓子平坐了一張。彼此調了一調絃,同黃龍各坐了一張凳子,絃已調好,璵姑與黃龍子商酌了兩句,就彈起來了。初起不過輕挑慢剔,聲響悠柔,一段以後,散相錯,其聲清脆。兩段以後,吟揉漸多。那瑟之勾挑夾縫中,與琴之綽相應,粗聽若彈琴鼓瑟,各自為調,細聽則如珠鳥一雙,此唱彼和,問來答往。四五段以後,吟揉漸少,雜以批拂、蒼蒼涼涼,磊磊落落,下指甚重,聲韻繁興。六七八段,間以慢衍,愈轉愈清,其調愈逸。

  子平本會彈十幾調琴,所以聽得入彀,因為瑟是未曾聽過,格外留神。那知瑟的妙用也在左手,看他右手發聲之後,那左手進退揉顫,其餘音也就隨著猗猗靡靡,真是聞所未聞。初聽還在算計他的指法、調頭,既而便耳中有音,目中無指。久之,耳目俱無,覺得自己的身體飄飄蕩蕩,如隨長風浮沉於雲霞之際。久之又久,心身俱忘,如夢如醉。於恍惚杳冥之中,錚鏦數聲,琴瑟俱息,乃通見聞,人亦警覺。欠身而起,說道:「此曲妙到極處!小子也曾學彈過兩年,見過許多高手。從前聽過孫琴秋先生彈琴,有〈漢宮秋〉一曲,以為絕非凡響,與世俗的不同。不想今日得聞此曲,又高出孫君漢宮秋數倍。請教叫什麼曲名?有譜沒有?」璵姑道:「此曲名叫海水天風之曲,是從來沒有譜的。不但此曲為塵世所無,即此彈法亦山中古調,非外人所知。你們所彈的皆是一人之曲,如兩人同彈此曲,則彼此宮商皆合而為一。如彼宮,此亦必宮;彼商,此亦必商,斷不敢為羽為徵。即使三四人同鼓,也是這樣,實是同奏,並非合奏。我們所彈的曲子,一人彈與兩人彈,迥乎不同。一人彈的,名『自成之曲』;兩人彈,則為『合成之曲』。所以此宮彼商,彼角此羽,相協而不相同。聖人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就是這個道理。『和』之一字,後人誤會久矣。」當時璵姑立起身來,向西壁有個小門,開了門,對著大聲喊了幾句,不知甚話,聽不清楚。看黃龍子亦立起身,將琴瑟懸在壁上。子平於是也立起,走到壁間,仔細看那夜明珠到底甚麼樣子,以便回去誇耀於人。及走至珠下,伸手摸,那夜明珠卻甚熱,有些烙手,心裡詫異道:「這是甚麼道理呢?」看黃龍子琴瑟已俱掛好,即問道:「先生,這是什麼?」笑答道:「驪龍之珠,你不認得嗎?」問:「驪珠怎樣會熱呢?」答:「這是火龍所吐的珠,自然熱的。」子平說:「火龍珠,那得如此一樣大的一對呢?雖說是火龍,難道永遠這們熱麼?」黃龍子笑答道:「然則我說的話,先生有不信的意思了。既不信,我就把這熱的道理開給你看。」 說著,便向那夜明珠的旁邊有個小銅鼻子一拔,那珠子便像一扇門似的張開來了,原來是個珠殼,裡面是很深的油池,當中用棉花線卷的個燈心,外面用千層紙做的個燈筩,上面有個小煙囪,從壁子上出去,上頭有許多的黑煙,同洋燈的道理一樣,卻不及洋燈精緻,所以不免有黑煙上去,看過也就笑了。再看那珠殼,原來是用大螺蚌殼磨出來的,所以也不及洋燈光亮。子平道:「與其如此,何不買個洋燈,豈不省事呢?」黃龍子道:「這山裡哪有洋貨鋪呢?這油就是前山出的,與你們點的洋油是一樣物件。只是我們不會製造,所以總嫌他濁,光也不足,所以把他嵌在壁子裡頭。」說過便將珠殼關好,依舊是兩個夜明珠。

注釋:挑:食指向外出絃

剔:中指向外出絃

散:散音,即空絃音。

泛:泛音,右彈而左指點絃上,音較清越。

吟揉:按絃取音,在本音位置上下往來搖動,以修飾本音。此皆左手按絃技法。

勾:中指向內入絃。

綽:指自下而上至本音,上滑音也。

注:指自上而下至本音,下滑音也。

批拂:食指抹絃向內連彈數絃。此皆右手指法。

磊磊落落:形容聲音分明清楚。

間以慢衍:指聲音變得較遲緩。

入彀:聽得入神的意思。彀,同」。

猗猗靡靡:相隨的樣子

徵:音ㄓˇ,古代五音之一,五音為宮、商、角、徵、羽。

 

女高音 余光中

一隻鳥自地平線湧起,/緩緩地,盤旋在西方的天際。/它悠悠地飛下,又舒舒地飛上,/如片帆飄浮於微波的海洋。/那一片遼闊而溫暖的洋水,/盪得它懶懶地,有些微醉。/不久,海上吹起了巨風;/一波接一波向前洶湧。/忽然它振翅向天頂疾升,/疾升,疾升,要直叩天堂的大門!/那麼遠,那麼高,那麼渺小!/昂起頭幾乎都追眺不著。/轉瞬在太空它息下了翅膀,/翻一個筋斗向下界飛降。/但是還不曾觸到平地,/拍一拍雙翼,又緩緩地飛起。/哦,緩緩地,緩緩地,飛向西方,/漸沒於黃昏那無邊的蒼茫。

 

 

※將聲音具象化的名篇

秋聲賦(節錄) 歐陽脩

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湃,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其觸於物也,鏦鏦錚錚,金鐵皆鳴;又如赴敵之兵,銜枚疾走,不聞號令,但聞人馬之行聲。

語譯:起初聽來不過如淅瀝、蕭颯的風雨聲,突然奔騰澎湃,好像波浪在夜間洶湧而起,狂風暴雨急驟來到。當它接觸物體時,鏦鏦錚錚,像金屬相互撞擊的響聲;又像奔赴戰場的士兵嘴含小木條急步前進,聽不見號令,只聽見人馬的行走聲。

 

琵琶行(節錄) 白居易

大絃嘈嘈如急雨,小絃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灘。水泉冷澀絃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闇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絃一聲如裂帛。

語譯:粗絃嘈雜像陣陣急雨,細絃輕細有如竊竊私語,兩種聲音交錯的彈著,音色圓潤清脆,像大小珠子落在玉盤上。絃聲像黃鶯的鳴聲宛轉流暢地從花下輕輕滑過,又像泉水流向淺灘似地低聲悲泣。聲音漸漸停滯像寒泉凍滯不通,終於完全消失暫時停頓下來。此時似乎有一種深藏的愁恨暗暗滋生,這時雖無絃聲,反而比有聲更耐人尋味。不久絃聲又起,像銀瓶忽然爆裂,水漿四處濺射,又像鐵騎突然奔騰而出,刀槍齊鳴。曲子終了時,用撥子在琵琶中心迅速地一畫,四絃同時發出如撕裂綢子般的清厲聲音。

 

赤壁賦(節錄) 蘇 軾

  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語譯:有位吹洞簫的客人,就和著歌聲吹奏起來,那嗚嗚的蕭聲:彷彿在埋怨、在思慕、在低泣、在傾訴;餘音柔細悠揚,像一縷輕絲般不絕於耳;使深壑中潛藏的蛟龍舞動,使孤舟裡寂寞的寡婦涕泣。

 

十一、相關名句

1.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劉鶚‧老殘遊記自敘)

2.靈性生感情,感情生哭泣。(劉鶚‧老殘遊記自敘)

3.聲振林木,響遏行雲。(列子‧湯問)

4.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杜甫‧贈花卿)

5.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白居易‧琵琶行)

6.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A卷(第10回)

12~15題組:

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過逆旅,逆旅人辱之。韓娥因曼聲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對,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還,復為曼聲長歌,一里老幼喜躍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賂發之。故雍門之人至今善歌哭,放娥之遺聲。

(列子‧湯問)

語譯:從前韓娥到東方的齊國,缺糧,經過雍門就賣唱求食,她離開後,餘音還環繞屋梁上多日沒有斷絕,雍門左右附近的人還以為她沒有離開。韓娥到旅館,旅館的人欺侮她,韓娥因而長聲哀哭,全里的老少也悲哀起來,垂淚相對,幾天吃不下飯。里中的人急切地追回韓娥。韓娥回來後,又長聲唱歌,整個里的老幼高興地鼓掌跳舞,不能自禁,而忘了先前的悲哀。於是里人用厚重的禮物送給韓娥。所以雍門的人到現在善於歌唱,善於哭,就是仿效韓娥遺留下來的聲音。

注釋:梁欐:雙聲聯綿詞,房屋的梁棟。欐,音ㄌㄧˋ

逆旅:旅舍。逆,迎接。

抃:音ㄅㄧㄢˋ,鼓掌。

放:仿效。

 

甲卷(第10回)

16~20題組:

沉吟放撥插絃中,整頓衣裳起斂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閒度。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遶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節錄自白居易‧琵琶行)

語譯:她低頭沉思,放下撥子插入絃縫中,站起身來整理衣裳端莊儀容。說:「我本是京城女子,家住蝦蟆陵。十三歲學會彈琵琶,名列教坊第一隊。一曲彈罷常使琵琶師們嘆服,打扮起來常使其他歌伎嫉妒。京師的富家子弟爭送纏頭來討好我,彈完一曲,得到的紅彩綢不知有多少。用鑲著金花的梳子打拍子,往往都擊碎了,鮮紅的羅裙常被翻倒的酒染汙了。一年又一年的歡笑享樂,良辰美景、青春時光在不經意中度過了。弟弟從軍,阿姨去世,時光匆匆,容貌衰老。門前漸漸冷清,車馬稀少了,年華老去只得嫁給商人做妻子。商人看重財利,不把夫妻別離當回事,上個月到浮梁去買茶。我在江邊守著空船,圍繞船邊的只有淒迷的月色和寒冷的江水。夜深時忽然夢到年輕往事,夢醒後啼哭,眼淚和著胭脂,交織縱橫流了滿面。」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下列所引詩語分別錄自著名的古典小說,試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甲)青龍寶刀燦霜雪,鸚鵡戰袍飛蛺蝶。馬蹄到處鬼神嚎,目前一怒應流血(乙)英雄相聚滿山寨,好漢同心赴水洼。古今壯士談英勇,猛烈強人仗義忠(丙)釘鈀鐵棒逞神威,同帥陰兵戰老犧。犧牲獨展凶強性,遍滿同天法力恢 (A)(甲)(乙)(丙)所屬的小說,都是根據正史所改編 (B)(甲)詩所指的人物,成為「武聖廟」供奉的神祇 (C)(乙)詩所屬的小說,為中國綠林文化的代表作品 (D)(丙)詩所屬的小說,與具有魔幻色彩的《哈利波特》、《魔戒》性質相近 (E)(甲)(乙)(丙)所屬的小說,依故事發生時代的先後排列,應是:(甲)à(乙)à(丙)。             〔92.指考〕

答案:BCD

解析:(甲)手拿青龍偃月刀,身穿鸚鵡戰袍,過五關斬六將的是關羽。此詩出自《三國演義》。(乙)英雄嘯聚山寨水洼,出自《水滸傳》。(丙)孫悟空拿鐵棒、豬八戒拿釘耙,與群妖鬥法力,出自《西遊記》。(A)《西遊記》不是根據正史改編。(E)《三國演義》寫三國時代之事,《水滸傳》寫宋代之事,《西遊記》寫唐代之事,依故事發生時代的先後次序是:(甲)à(丙)à(乙)。

2.今日常用的語詞,有些是出自古典小說或戲曲故事,如「空城計」即來自三國演義。下列文句「」中語詞,與其後出處搭配正確的選項為 (A)我最喜歡當「紅娘」了,我來介紹你們認識吧/西廂記 (B)他「過五關斬六將」,終於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冠軍/三國演義 (C)歷史告訴我們,吏治不清之時,人民會「揭竿起義」/水滸傳 (D)放心,任憑他怎麼油滑,也「翻不出如來佛手掌心」/西遊記 (E)這次到了巴黎,真可說是「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紅樓夢。                         〔93.學測〕

答案:(A)(B)(D)(E)

解析:(C)「揭竿起義」出自史記陳涉世家。

3.                                                                〔93.指考〕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徧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1)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賭博藝隨身」:擅長賭博,喜歡隨處與人較量 (B)「花柳上,鬥尖新」:歌舞技藝走在流行的尖端 (C)「蜀錦纏頭無數」:嫁入豪門,衣食侈靡,揮霍無度 (D)「殘杯冷炙漫消魂」:回歸平淡,殘羹冷飯也甘之如飴。

(2)詞中「歌者」的遭遇,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女 (B)馬致遠《漢宮秋》的王昭君 (C)曹雪芹《紅樓夢》的林黛玉 (D)劉鶚《老殘遊記》的白妞。

答案:(1) (B);(2) (A)

解析:(1)(A)熟諳賭博技術。(C)演唱後,收到的賞賜很多。〈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纏頭」指對歌伎舞女之賞賜。(D)喻繁華已逝,曲終人散的冷清傷感。

(2)本詞上片寫青春得意的年少往事;下片寫繁華消逝,人情冷落的感傷。故與(A)琵琶女有相同遭遇及感受(由「一曲紅綃不知數」到「門前冷落車馬稀」)。(B)《漢宮秋》中的王昭君是遠嫁和番後,漢元帝思念甚深的人物。(C)《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聰明、多愁善感的形象。(D)《老殘遊記》中的白妞,歌藝佳,形象清新。

4.下列作品、作家、時代及體裁,對應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虬髯客傳〉/元稹/唐人傳奇小說 (B)《水滸傳》/施耐庵/宋人話本小說 (C)《老殘遊記》/劉鶚/清代章回小說 (D)《聊齋志異》/蒲松齡/清代志怪小說 (E)《世說新語》/劉義慶/南朝宋志人小說。                                                             〔94.學測〕

答案:(C) (D) (E)

解析:(A)〈虬髯客傳〉的作者是唐‧杜光庭。唐‧元稹所作為《會真記》,又名《鶯鶯傳》。(B)《水滸傳》為元末明初的章回小說。

5.近年知性之旅甚為流行,或依據作家生平經歷、作品內容規劃文學之旅;或依據歷史掌故,地理環境規劃古蹟之旅,下列藝文之旅的主題,與作品內容相關的配對選項是 (A)右軍書藝之旅—曾鞏〈墨池記〉 (B)遊園賞花之旅—陶淵明〈桃花源記〉 (C)農田酒鄉之旅—歐陽脩〈醉翁亭記〉 (D)民俗曲藝之旅—劉鶚〈明湖居聽書〉 (E)赤壁泛舟之旅—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95.學測〕

答案:(A) (D)

解析:(B)桃花源為一個虛擬的理想地,所以無法遊園賞花。(C)〈醉翁亭記〉一文,寫的是自然山水以及人事之樂,與酒鄉無關。(E)〈黃州快哉亭記〉寫張夢得的快哉亭,與赤壁一地無關。

6.作者敘事寫人時,常藉由動作的描繪,讓讀者體會言外之意。關於下列文句畫底線處動作描繪的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桃花源記〉:(桃花源居民)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漁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藉嘆惋表達桃花源居民對漁人見多識廣的欣羨 (B)〈左忠毅公逸事〉:廡下一生(史可法)伏案臥,文方成草。公(左光斗)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以左光斗毫不猶豫地解下貂裘相贈,暗示左光斗家境優渥,出手大方 (C)〈明湖居聽書〉:那彈弦子的,亦全用輪指,忽大忽小,同她(王小玉)那聲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塢春曉,好鳥亂鳴,耳朵忙不過來,不曉得聽哪一聲的為是。—藉聽眾在弦音和說書聲之間難以選擇,既凸顯彈弦子者的技藝高超,更以之烘托王小玉說書的精妙 (D)〈劉姥姥〉:便伸箸子要夾(鴿子蛋),哪裡夾得起來,滿碗裡鬧了一陣,好容易撮起一個來,才伸著脖子要吃,偏又滑下來滾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親自去撿,早有地下的人撿了出去了。—以下人搶先一步撿蛋,點出賈府平日待下人苛刻吝嗇,故下人遇美饌則爭食。                                 〔98.學測〕

答案:(C)

解析:(A)桃花源居民的嘆惋,主因為同情洞外人不斷遭受的戰亂折磨。(B)左光斗惜才,為寒士覆衣。(D)表現賈府下人訓練有素,做事勤快。

7.一般疑問句需要回答,但「反問句」雖採疑問形式,卻是無疑而問,不需對方回答,而是藉由提問引起對方思考,屬於特殊的疑問句。下列文句畫底線處,屬於「反問句」的選項是 (A)瑜問孔明曰:即日將與曹軍交戰,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 (B)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 (C)做戲有什麼好笑?我金發做一世人的戲,辛辛苦苦把一大群兒女養得好漢,這有什麼好笑 (D)他(黑妞)的好處,人學得到;白妞的好處,人學不到。你想幾年來好玩耍的,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 (E)人世間,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呢?母親已去世多年,垂垂老去的姨娘,亦終歸走向同一個渺茫不可知的方向。                                  〔99.學測〕

答案:(B) (C) (D)

解析:「反問句」為「激問」,答案在問題的反面。(A)「水路交兵,當以何兵器為先」,屬兩人對話的問答。(B)「而有什麼比一面散步一面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答案是︰沒有比散步聽蟬更讓人心曠神怡了。(C)「做戲有什麼好笑」,答案是︰沒有什麼好笑。(D)「誰不學他們的調兒呢」,答案是︰任誰都要學他們的調兒。(E)「什麼是愛,什麼是恨呢」,有問無答,屬懸問。

8.下列各組「 」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啟朱唇,發皓「齒」,唱了幾句書兒 (B)「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綱舉「目」張,百事俱作 (D)近拇之「指」,皆為之痛/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牆而坐。                      〔99.指考〕

答案:(B)

解析:(A)並列。出自韓愈〈師說〉/牙齒。出自劉鶚〈明湖居聽書〉。(B)心靈。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歐陽脩〈醉翁亭記〉。(C)眼睛。出自荀子〈勸學〉/網的孔眼。出自連橫〈臺灣通史序〉。(D)手指。出自方孝孺〈指喻〉/指出。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十四、問題討論延伸問題

(一)下列短文節錄自老殘遊記 自敘,由此可看出劉鶚寫作此書的原由,引文中有四個空格,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填入。

(A)書  (B)終  (C)詞  (D)悲  (E)畫  (F)詩

(G)殘  (H)卑  (I)痴  (J)背  (K)淚  (L)碑

  《離騷》為屈大夫之哭泣,《莊子》為蒙叟之哭泣,《史記》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詩集》為杜工部之哭泣,李後主以(1. (C) )哭,八大山人以(2. (E) )哭;王實甫寄哭泣於《西廂》,曹雪芹寄哭泣於《紅樓夢》。……(曹雪芹)名其茶曰「千芳一窟」,名其酒曰「萬豔同杯」者:千芳一哭,萬豔同(3. (D) )也。

  吾人生今之時,有身世之感情,有家國之感情,有社會之感情,有種教之感情。其感情愈深者,其哭泣愈痛,此鴻都百鍊生所以有《老殘遊記》之作也。

  棋局已(4 (G) ),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吾知海內千芳,人間萬豔,必有與吾同哭同悲者焉!

【注釋】

蒙叟:莊子名周,戰國宋蒙人,故稱蒙叟。

杜工部:杜甫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稱杜工部。因曾移居成都,築草堂於浣花溪畔,世稱浣花草堂,故此名其詩集為草堂詩集

【解析】

1.李後主,指五代南唐後主李煜。長於詞,有「詞中之帝」的美稱。亡國之後的作品「變伶工之詞為士大夫之詞」,王國維稱之「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如浪淘沙、虞美人、清平樂等。

2.八大山人,為清初畫家朱耷(ㄉㄚ)的別號,長書法、繪畫,明皇族之後。亡國後出家為僧,繪畫皆寓亡國之痛。

3.「杯」乃「悲」的諧音雙關。

4「棋局已殘」象徵國勢危殆。

【說明】

  劉鶚列舉屈原至曹雪芹等歷代傑出作家、藝術家及創作,主要是說明至情至性的創作都是以紙筆為喉舌,將滿腔悲恨宣洩出來,則字裡行間、點畫構圖盡為其人之辛酸血淚,一如他這部作品。

 

(二)眼神的摹寫

作者摹寫白妞的眼神甚為成功,首先描寫其靜態:「如秋水,如寒星,如寶珠,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前三個比喻可感亦可見,第四個比喻則可感而不可見,全憑想像力發揮作用。其次,描寫其動態「左右一顧一看」,之後連用三個誇飾來描摹她眼神流轉的神態。請你參考這種技巧,就下列兩個題目,任選其一,去細細摹寫眼神的變化和產生的影響。(文長一百字以上)

1.監考老師的眼神

2.父母生氣的眼神

【寫作提示】

1.使用譬喻會強化描寫的效果,但喻依要新穎獨創,如以「避風港」比喻家,以「流水」、「列車」、「雕刻家」比喻時間,便缺乏創意。

2 譬喻之後要再延伸、闡述,也就是不要只寫「像什麼」,還要寫「怎麼樣」、「有什麼效果」,如張愛玲 金鎖記:「她是繡在屏風上的鳥——悒鬱的紫色緞子屏風上,織金雲朵裡的一隻白鳥。年深月久了,羽毛暗了,霉了,給蟲蛀了,死還在屏風上。」是不是讓人感覺這個人命運之悲慘無奈?

【參考範文】

    監考老師的眼神                (臺北市 萬芳高中 鄭宇玲)

  我不期然地抬起眼,不期然地遇上那雙眼,那來自地心深處的黑,那強烈巨大的流,蔓延著死灰的氛圍,壓迫著我千萬條細小微弱的神經,彷彿有漩渦,在他的眼中盤旋,一圈、一圈,……彷彿將我也捲入。

漆黑的球體是無形的牢籠,結實的黑色欄杆,鎖著的是不知所措的靈魂,一張蒼白的、驚懼的—我的臉。我極力地想跳脫出那黑色牢籠,但莫名的拉力扯著我、困著我,只見黑色的瞳孔無限擴大、充滿,滿滿地、滿滿地將我包圍,我像是無助的小殞石被吸入——黑洞。

    父母生氣的眼神

  拿著成績單,父親的眼睛來回逡巡著紅色藍色的數字,我的雙腿忍不住發抖。兩道銳利的目光急射了過來,有疑問、有不解,有火山爆發前隱忍的嚴肅,像刀鋒一下子劃上我的心口,鮮血急流出來,可是時間不允許我止血療傷。另一道更強烈的指責自母親眼中逼近我,夾雜著數不清的訾罵及奔騰而來的教訓說理,像是閃電、風雨交加的命運交響曲,響著悲慘的樂音。那眼神已經迷亂了我的心智、摧毀了我的自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