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課 墨子選――公輸 墨 子

一、寫作背景

戰國時代,諸侯國崇尚武力,恃強凌弱、以眾暴寡的情形屢見不鮮,墨子為此提出「非攻」的主張,並為貫徹這一主張奔走呼號。當時楚王恃其強大,請公輸盤製造攻城雲梯,準備攻打宋國。墨子聞訊,長途跋涉而來,不顧自身安危,以道義和利害說服公輸盤和楚王打消攻宋的念頭,在戰術演習中挫敗公輸盤,並且派遣眾子弟至宋國協助守衛,終於使得楚王取消侵略的行動。〈公輸〉這篇文章記載墨子自齊至楚勸阻公輸盤和楚惠王停止攻宋的故事,反映了他的非攻思想和實戰精神。

 

二、作者介紹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

墨子,姓墨,名翟,戰國魯人,其時代在孔子之後,孟子之前,活動於戰國初年(約西元前四七五~前三九二年之間)。

生平要略

1.墨子出身貧賤,帶領徒眾長期在諸侯間奔走,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摩頂放踵以利天下。

2.曾任宋國大夫,止楚攻宋。亦曾向楚惠王獻書,後來拒絕楚惠王賜地而去。晚年到齊國,企圖勸止齊國伐魯,未能成功。越王曾許地五百里,邀墨子作官,最後仍未行。

學術主張

1.墨子初習儒術,後自成一派,招收門徒,遊說諸侯。

2.其學說以「兼相愛、交相利」為基礎。

墨家組織

1.墨家是一個有領袖、有學說、有組織的學派,他們有強烈的社會實踐精神。

2.墨家有嚴密組織和嚴格紀律,成員都自稱為( 墨者 )。

3.墨家最高的領袖被稱為「鉅子或巨子」,墨翟可能是第一代「鉅子」。鉅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傳,在團體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4.墨子數百弟子中,以禽滑釐最有名,墨家學說「顯榮於天下者不可勝數」,與( 儒家 )並稱戰國時「顯學」。

5.墨家主張苦己利人,不別親疏,後人頗難遵行,故自漢代以後即告衰微。

 

 

 

 

 

 

 

 

 

三、國學常識

(一)《墨子》的思想內容

1.政治思想集中在〈尚同〉、〈尚賢〉、〈非攻〉等篇。

尚同

全國統一於天子,以天子的是非為標準,「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

尚賢

墨子認為「尚賢者,政之本也」。反對世襲制度,主張選拔賢才擔任國家要職,提出「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特別強調,「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

非攻

認為戰爭破壞生產,死傷眾多,從發展角度出發,反對戰爭。

 

2.社會思想見於〈節用〉、〈節葬〉、〈非樂〉等篇。

節用

提出「凡足以奉給民用則止,諸加費不加於民利者,聖王弗為」。

節葬

一方面反對統治者「多埋賦之財」以及「殺殉」,另一方面破除百姓中親死則「久禁從事」的陋俗。

非樂

認為統治者徵調許多勞動力製造樂器,充當樂手,耽誤了生產,故主張「非樂」。

 

3.倫理思想見於〈兼愛〉篇。

兼愛

(1)主張「愛無差等」,反對儒家「愛有等差」,認為與人之間的關係應當是「愛人若愛自身」,「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

(2)兼愛以「交相利」為前提,兼相愛、交相利,則人際和睦,盜賊無有,攻戰不起,天下安定。

 

4.哲學思想主要見於〈天志〉、〈明鬼〉、〈非命〉等篇。

尊天

明鬼

天有意志,能賞善罰惡,主宰人類一切行為。人類社會秩序的建立、國家的形成,都是上天意志的體現。

非命

墨子反對命定論,把人力的作用提到崇高的地位。

 

5.認識論:指出「認識」來源於客觀事物的感知,是中國哲學史上最早提出檢驗言論和學說的標準:重視歷史經驗、直接經驗和實際效用。

 

6.邏輯學:主要在墨經六篇,揭示了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實質作用,已構成墨辨邏輯體系,它與亞理斯多德邏輯、佛教因明邏輯,並稱世界三大邏輯體系。

 

7.墨經中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內容,涉及數學和物理知識的有四十餘條。

 

8.《墨子‧城守》各篇,除專論守拒諸法者外,也包含了器械製造、冶金、化學、動物等自然科學知識。《墨子》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自然科學著作。

(二)先秦諸子哲理之書

 

書名

別稱

作者

時代

主要思想

篇卷

老子

道德經

李耳

春秋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無為而治

81卷,五千餘言

莊子

南華經

莊周

戰國

物類平等,順適自然,道通於一

33篇,分內篇、外篇、雜篇

論語

論、語

孔丘弟子

與再傳弟

春秋

中心思想為(

20篇,始於學而,終於堯曰

孟子

 

孟軻弟子

戰國

推仁至( ),人性本( ),民貴君輕,尊王賤霸

7篇,各分上下。始於梁惠王,終於盡心

荀子

孫卿

新書

荀況

(孫卿)

戰國

以( )為宗,以善為目標,人性本( ),矯性靠積學

32篇,始於勸學,終於堯問

墨子

 

墨翟

戰國

兼愛、非攻、非樂、明鬼、節用

共15卷、53篇

韓非子

 

韓非

戰國

法術勢兼顧,君無為,法無不為

共55章

呂氏

春秋

呂覽

呂不韋

戰國

以( 儒、道 )為主,兼採墨、法、名、兵、農,取法自然而求周世用;切近理想而不違時勢

26卷:

12紀,

8覽,

6

 

 

 

 

 

 

 

 

 

 

 

 

 

(三)九流十家

流 派

源 出

主 張

代 表

備 註

儒 家

司徒之官

以仁為主,愛有差等

孔子、

孟子、

荀子

戰國時,儒、墨並稱顯學

墨 家

清廟之官

兼愛非攻,愛無差等

墨子

孟子斥墨子無父

道 家

史官

崇尚自然,清靜無為

老子、

莊子、

楊朱

孟子斥楊朱無君

法 家

理官

重干涉,嚴賞罰,貴法治,尊君

商鞅、

申不害、

慎到、

韓非

秦後,法家僅為法律審判之學

名 家

禮官

正名定分,重理則邏輯論理

公孫龍、

惠施

今理則學先驅

雜 家

議官

本身無一定宗旨

呂不韋

(呂氏春秋)

漢代有劉安《淮南子》

農 家

農稷之官

君民並耕,畫一市價

許行

孟子斥「率天下而路」

陰陽家

羲和之官

順時敬天,五德終始

鄒衍

後世捨人事,任鬼神

縱橫家

行人之官

合縱連橫,遊說天下

蘇秦、

張儀

策士遊說之外交術

小說家

稗官

街談巷議,道聽塗說

山海經、

穆天子傳

為十家,未入九流

說明

1.最早談論諸子學派者:莊子•天下

2.最早稱各派之家名,以孟子為最早(已呼出儒、墨兩家)

3.最早分各家並予之立名者: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四、課文深究

墨子聽說公輸盤為楚國製造雲梯準備攻宋,便「起於齊,行十日十夜而至於郢」,去見公輸盤和楚王,筆墨簡潔,僅僅十二個字就概括了墨子的整個行程,寫出他「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的獻身精神。

墨子見公輸盤,目的在說服他不要為楚造雲梯攻宋;可是見面後卻不正面提出問題,而是巧設埋伏,掩蓋真意,用「請殺侮臣者」作話頭,使公輸盤「不悅」;又用半真半假的口吻說「請獻十金」,誘使和激發公輸盤說出「義不殺人」的話來。而這正是墨子止楚攻宋的前提。墨子趁機一鼓作氣,跟蹤追擊,責問「宋何罪之有」,指出公輸盤的行為,對楚國來說是「不智」──「殺所不足而攻有餘」,「不仁」──「宋無罪而攻之」;對公輸盤本身來說,是「不忠」──「知而不爭」,「不強」──「爭而不得」,「不知類」──「義不殺少而殺眾」。這一連串的責難語氣急切嚴峻,特別是「義不殺少而殺眾」這句話,揭露公輸盤「義不殺人」的虛假,使他無可辯解,不得不「服」。一個「不悅」,一個「服」,寫出公輸盤一副尷尬相。

公輸盤的「服」,並非心悅誠服,他無意放棄原來的打算,而把攻宋的責任推到楚王身上;墨子也知道光說服公輸盤是無濟於事的,便順水推舟要公輸盤引薦他會見楚王。

墨子見到楚王,也不正面說明來意,卻大講偷竊者舍文軒,竊敝輿,舍錦繡、竊短褐,舍粱肉,竊糠糟,違反常情的可恥可笑的故事。楚王不知其用意,僅認為此人「必為有竊疾者矣」。墨子乘勢切入正題,提出楚、宋兩國國力的懸殊:土地方五千里與方五百里,物產資源上雲夢犀兕麋鹿滿之與無雉兔狐貍,有長松、文梓、楩、枏、豫章與無長木進行對比,隨後話鋒一轉,用類比推理歸納提出: 「王之攻宋,與此為同類」(即是「有竊疾」),指出此舉「必傷義而不得」。這段話語氣舒緩、委婉,貌似在頌揚楚國的地大物博,實則迫使楚王既不好意思翻臉,又無法否認自己剛剛說過的「必為有竊疾者矣」這句話,只好裝腔作勢,說出「善哉」這樣口不應心的話來。然而楚王利慾熏心,自恃有雲梯,攻宋必克,就不願蒙受「有竊疾」之名,仍表示「必取宋」。楚王的「善哉」二字揭示了他的偽善面目,「必取宋」三字道出了他的貪婪的內心和得意忘形的神情,真是如聞其聲,如窺其心。

墨子懂得要打破楚王「必取宋」的自信,光憑口舌是不行的,還必須和公輸盤進行攻守之術的較量。「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攻械盡」,墨子卻「守圉有餘」。公輸盤攻不能勝,狼狽不堪,無計可施,只好表示「詘」了。這表明墨子的守備力量、攻守戰術、武器設計等方面即實力、智力遠遠勝於公輸盤。這是制止戰爭的必備條件。一個「詘」字,簡潔傳神,與上文「服」字相映成趣。

公輸盤老謀深算,陰險毒辣,當然不肯就此罷休。他說:「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這句話語氣好像很平淡,冷靜,暗中卻充滿了殺機。墨子早預料到這一點並成竹在胸,從容不迫地以「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回敬公輸盤。語句、語氣與公輸盤相同,卻別具沉著、幽默的意趣。他們的對話,在楚王看來簡直是無法理解的隱語,不得不「問其故」。墨子趁機揭穿了公輸盤的陰謀是「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接著便明告楚王及公輸盤,這種打算是錯誤的:宋已有備,「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楚王這才意識到公輸盤為楚所造的雲梯已失去效用,攻之「必傷義而不得」,於是表示「吾請無攻宋矣」。止楚攻宋的目的終於達到。這是墨子以實力為後盾,積極行動為基礎的非攻思想的勝利。

公輸一文,文字簡潔明快,形象生動。在辯論中,運用邏輯推理,具有強大的說服力。排比句的應用,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引人入勝。

(陳振鵬、章培恆主編古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五、形音義比較

 

字形

字  義

詞       例

1.

弟子對師長尊稱

「子」墨子聞之,起於齊

男子美稱

李氏「子」蟠(韓愈師說)

有德之人

孟「子」

老師

老夫「子」

北方有侮臣,願藉「子」殺之

子爵

郯「子」之徒(韓愈師說)

孩子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韓愈師說)

2.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之械成,將「以」攻宋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論語憲問)

因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既得志,則縱情「以」傲物(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有池窪然方「以」長(曾鞏墨池記)

依照

生,事之「以」禮(論語•為政

3.

堅決

吾義「固」不殺人

「固」辭不受

原本、本來

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王安石傷仲永)

「固」未嘗無獨醒之人(顧炎武•廉恥

固執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愚公移山)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堅固

「固」若金湯

 

六、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字 音

詞         例

ㄉㄨㄛˋ

書空咄咄晉人殷浩被黜放,終日以手指向空中書寫「咄咄怪事」四字。後以比喻失意、激憤的狀態

ㄑㄩ

寸信尺形容不計較小的損失,以求得較大的利益

ㄔㄨˋ

相形見兩相比較之下顯得不如對方、勸善獎勵善人,懲誡作奸犯科的人

ㄓㄨㄛˊ

弄巧成

ㄅㄧˇ

稱已死的父母、塵垢塵垢,灰塵和汙垢。秕糠,穀殼和米糠。塵垢秕糠比喻卑微無用的東西

ㄅㄧˋ

袒護不正當的行為

ㄆㄧ

指辦事出差錯、壽星吃歇後語:活得不耐煩了。壽星本是健康長壽的象徵,卻去吃可以致死的砒霜。常用來斥責人自找麻煩

ㄆㄧˊ

相鄰接連蜉撼樹比喻不自量力

ㄆㄧˇ

分離

七、修辭舉隅

轉品

然臣之弟子禽滑釐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名詞→動詞

倒裝

宋何罪之有?──有何罪?

映襯

荊國有餘於地,而不足於民

殺所不足而爭所有餘

義不殺少而殺眾

今有人於此,舍其文軒,鄰有敝轝,而欲竊之;舍其錦繡,鄰有短褐,而欲竊之;舍其粱肉,鄰有穅糟,而欲竊之

 

八、結構表

 

 

公輸盤為楚造雲梯以攻宋

墨子自齊疾行至郢見公輸盤

 
                     
     
   
 
     
       
 
 
     
 
     
 

墨子聽聞戰爭將至

 

 

 

 

 

合義 ─ 公輸盤拒絕為墨子殺仇。既不殺少便不應殺眾

 

 

墨子以勿違反類推原則說服公輸盤止戰
(邏輯問題)

 

 

楚國殺本已不足的人民而爭奪有餘的土地

宋無罪而攻之

知義而不勸諫

勸諫無成

 

不智 ─

 

不仁 ─

不忠 ─

不強 ─

 

 

公輸盤欲殺眾。此係不
能類推義

 

 

 

 

不知類 ─

 

 

 

 

 

地方五千里之楚攻打地方五百里之宋─捨文軒取敝轝

有犀兕麋鹿魚鱉黿鼉之楚攻打無雉兔狐貍之宋─捨粱肉取穅糟

有長松文梓楩枏豫章之楚攻打無長木之宋─捨錦繡取短褐

 

墨子以勿成為貪婪竊疾者說服楚王止戰
(聲譽問題)

 

 

 

 

 

 

 

墨子以防禦實力使公輸盤與楚王止戰
(技術問題)

 

 

當下:公輸盤九設攻城之機變,墨子九距之

未來:墨子弟子禽滑釐等人,已在宋城上待楚寇

 

 

 

 

 

 

 

 

九、成語集錦

成  語

釋        義

墨守成規

指固守舊規不肯改變,形容行事保守

沙盤推演

對事情的未來發展、結果進行模擬評估,充分掌握事情的演變脈動,以達成預期目標

班門弄斧

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不自量力

染蒼染黃

比喻變化不定,反覆無常

快馬加鞭

形容快上加快

摩頂放踵

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

集腋成裘

比喻積少成多

手足重繭

形容長途奔走的辛苦

以卵擊石

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

孔席墨突

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十、延伸學習

(一)孟子斥楊朱、墨翟之學說

孟子滕文公下

  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為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公明儀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仁義充塞,則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吾為此懼。閑先聖之道,距楊、墨,放淫辭,邪說者不得作。

語譯:聖王不再出現,諸侯任性僭禮;沒官職的讀書人大放厥辭,楊朱和墨翟的邪說充斥天下;天下人的言語,不是歸附楊朱一派,便是歸附墨子一派。楊朱主張一切為己,這是目無君長;墨子主張不分親疏,這是心無父母。心目中沒有父母君長,根本是禽獸的態度。魯國賢人公明儀說:「廚房有肥肉,馬廄有肥馬;人民卻飢餓無食,田野甚至有餓死的窮人,這簡直是率領野獸吃人的行為。」楊朱、墨翟的學說不平息,孔子的真理不會顯著:這就是用偏邪的說法誣騙人民,使得仁義的理論受阻。仁義的大道被阻塞,就等於率領著野獸去吃人,人們將互相吞食爭鬥。我為這件事情憂懼不已,所以挺身捍衛聖人的大道,抵擋楊墨的邪說,摒斥放蕩無根的言論,讓妄說邪辭的人不能興起。

 

(二)墨子學說

兼愛上(參見補充教材第三冊第六課)

 

兼愛中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然則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

  「然則崇此害亦何用生哉?以不相愛生邪?」子墨子言:「以不相愛生。今諸侯獨知愛其國,不愛人之國,是以不憚舉其國,以攻人之國。今家主獨知愛其家,而不愛人之家,是以不憚舉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獨知愛其身,不愛人之身,是以不憚舉其身,以賊人之身。是故諸侯不相愛,則必野戰;家主不相愛,則必相篡;人與人不相愛,則必相賊;君臣不相愛,則不惠忠;父子不相愛,則不慈孝;兄弟不相愛,則不和調。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凡天下禍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愛生也。是以仁者非之。」

語譯:  墨子說:「仁人處理事務的原則,一定是為天下興利除害,以此原則來處理事務。」「既然如此,那麼天下的利是什麼?而天下的害又是什麼呢?」墨子說:「現在如國與國之間相互攻伐,家族與家族之間相互掠奪,人與人之間相互殘害,君臣之間不相互施惠、效忠,父子之間不相互慈愛、孝敬,兄弟之間不相互融洽、協調,這就都是天下之害。」

  「既然如此,那麼考察這些公害又是因何產生的呢?是因不相愛產生的嗎?」墨子說:「是因不相愛產生的。現在的諸侯只知道愛自己的國家,不愛別人的國家,所以毫無忌憚地發動他自己國家的力量,去攻伐別人的國家。現在的家族宗主只知道愛自己的家族,而不愛別人的家族,因而毫無忌憚地發動他自己家族的力量,去掠奪別人的家族。現在的人只知道愛自己,而不愛別人,因而毫無忌憚地運用全身的力量去殘害別人。所以諸侯不相愛,就必然發生野戰;家族宗主不相愛,就必然相互掠奪;人與人不相愛,就必然相互殘害;君與臣不相愛,就必然不相互施惠、效忠;父與子不相愛,就必然不相互慈愛、孝敬;兄與弟不相愛,就必然不相互融洽、協調。天下的人都不相愛,強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貧困的,尊貴的就必然傲視卑賤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騙愚笨的。舉凡天下禍患、掠奪、埋怨、憤恨產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愛而產生的。所以仁者認為它不對。」

 

非攻上

  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眾聞則非之,上為政者得則罰之。此何也?以虧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雞豚者,其不義又甚入人園圃竊桃李。是何故也?以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入人欄廄,取人馬牛者,其不仁義又甚攘人犬豕雞豚。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罪益厚。至殺不辜人也,扡其衣裘,取戈劍者,其不義又甚入人欄廄取人馬牛。此何故也?以其虧人愈多。苟虧人愈多,其不仁茲甚矣,罪益厚。當此,天下之君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攻國,則弗之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別乎?

語譯:現在假如有一個人,進入別人的園圃,偷竊他家的桃子、李子。眾人聽說後就指責他,上邊執政的人抓到後就要處罰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損人利己。至於盜竊別人的雞犬、牲豬,他的不義又超過到別人的園圃裡去偷桃李。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損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過也更深重。至於進入別人的牛欄馬廄內,偷取別人的牛馬,他的不仁不義,又比盜竊別人雞犬、牲豬的更甚。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損人更大。一旦損人更大,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過也更深重。至於妄殺無辜之人,奪取他的皮衣戈劍,則這人的不義又甚於進入別人的牛欄馬廄盜取別人牛馬的。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損人更大。一旦損人更大,那麼他的不仁也更突出,罪過也更深重。對此,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責他,稱他為不義。現在至於大規模地攻伐別人的國家,卻不知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去贊譽他,稱之為義。這可以算是明白義與不義的區別嗎?

 

  殺一人謂之不義,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說往,殺十人十重不義,必有十死罪矣;殺百人百重不義,必有百死罪矣。當此,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謂之不義。今至大為不義攻國,則弗知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情不知其不義也,故書其言以遺後世。若知其不義也,夫奚說書其不義以遺後世哉?今有人於此,少見黑曰黑,多見黑曰白,則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辯矣;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辯矣。今小為非,則知而非之。大為非攻國,則不知而非,從而譽之,謂之義。此可謂知義與不義之辯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辯義與不義之亂也。

語譯:殺掉一個人,叫做不義,必定有一項死罪。假如按照這種說法類推,殺掉十個人,有十倍不義,則必然有十重死罪了;殺掉百個人,有百倍不義,則必然有百重死罪了。對這種(罪行),天下的君子都知道指責它,稱它不義。現在至於攻伐別人的國家這種大為不義之事,卻不知道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稱讚它為義舉。他們確實不懂得那是不義的,所以記載那些稱讚攻國的話遺留給後代。倘若他們知道那是不義的,又有什麼理由解釋記載這些不義之事,用來遺留給後代呢?假如現在這裡有一個人,看見少許黑色就說是黑的,看見很多黑色卻說是白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不懂得白和黑的區別。少嘗一點苦味就說是苦的,多嘗些苦味卻說是甜的,那麼人們就會認為這個人不懂得苦和甜的區別。現在小範圍內做不對的事,人們就都知道指責其錯誤;大範圍內做,卻不知道指責其錯誤,反而跟著稱讚他為義舉。這可以算是懂得義與不義的區別嗎?所以我由此知道天下的君子,把義與不義的區別弄得很混亂了。

 

尚賢上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貧,不得眾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亂,則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惡。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不能以尚賢事能為政也。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務,將在於眾賢而已。」

  曰:「然則眾賢之術將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若欲眾其國之善射禦之士者,必將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善射禦之士,將可得而眾也。況又有賢良之士,厚乎德行,辯乎言談,博乎道術者乎!此固國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貴之、敬之、譽之、然後國之良士,亦將可得而眾也。」

語譯:  墨子說:「現在王公大人治理國家,都希望國家富強,人民眾多,刑政治理,然而結果卻是國家不得富強而得貧困,人口不得眾多而得減少,刑政不得治理而得混亂,完全失去所希望的,而得到所厭惡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墨子說:「這是因為王公大人治理國家不能做到尊賢使能。在一個國家中,如果賢良之士多,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大;如果賢良之士少,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小。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務,將是如何使賢人增多。」

  「那麼,使賢人增多的方法是什麼呢?」墨子說:「譬如要使一個國家的善於射禦之人增多,就必須使他們富裕,使他們顯貴,尊敬他們,讚譽他們,這之後國家善於射禦的人就可以增多了。何況還有賢良之士,德行醇厚,言談辯給,道術宏博的人呢!他們確實是國家的珍寶、社稷的良佐呀!也必須使他們富裕,使他們顯貴,尊敬他們,讚譽他們,這之後國家的良士也就可以增多了。」

 

非儒

  且夫繁飾禮樂以淫人,久喪偽哀以謾親,立命緩貧而高浩居,倍本棄事而安怠傲,貪於飲食,惰於作務,陷於饑寒,危於凍餒,無以違之。是若乞人 ,鼸鼠藏,而羝羊視,賁彘起。君子笑之,怒曰:「散人焉知良儒!」夫夏乞麥禾,五穀既收,大喪是隨,子姓皆從,得厭飲食。畢治數喪,足以至矣。因人之家以為翠,恃人之野以為尊,富人有喪,乃大說喜,曰:「此衣食之端也!」儒者曰:「君子必服古言,然後仁。」應之曰:「所謂古之言服者,皆嘗新矣,而古人言之服之,則非君子也?然則必服非君子之服,言非君子之言,而後仁乎?」

語譯:弄一些紛繁的禮樂迷惑人,長期服喪假裝悲哀欺騙親人;堅持有命甘心貧困卻傲慢自大,背棄本業安於懶惰。貪於飲食,懶於勞作,陷於饑寒,有凍餒的危險,沒法逃避。就像乞丐,又像田鼠偷藏食物,更像公羊一樣貪婪地看著,像閹豬一樣躍起。君子嘲笑他們,他們就說:「庸人怎能知道良儒呢!」夏天乞食麥子和稻子,五穀收齊了,跟著就有人大舉喪事。子孫都跟著去,吃飽喝足。辦完了幾次喪事,就足夠了。依仗人家而尊貴,依仗人家田野的收入而富足。富人有喪,就非常歡喜,說:「這是衣食的來源啊!」儒家的人說:「君子必須說古話,穿古衣才能成仁。」答道:「所謂古話、古衣,都曾經在當時是新的。而古人說它穿它,就不是君子嗎?那麼必須穿不是君子的衣服,說不是君子的話,而後才為仁嗎?」

 

尚同上

  察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天子唯能壹同天下之義,是以天下治也。天下之百姓皆上同於天子,而不上同於天,則災猶未去也。今若天飄風苦雨,溱溱而至者,此天之所以罰百姓之不上同於天者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聖王為五刑,請以治其民。譬若絲縷之有紀,網罟之有綱,所連收天下之百姓不尚同其上者也。」

語譯:考察天下安定的原因,就是由於天子能統一天下百姓的意見,天下才能安定。天下的百姓都統一於天子,而不對上統一於天,那麼災禍還是不能免除。現在假如天刮大風下久雨,頻頻而至,這就是上天對那些不與上天一致的百姓的懲罰。所以墨子說:「古時聖王制定五種刑法,確實用它來治理人民,就好比絲線有紀(絲頭的總束)、網罟有綱一樣,是用來收緊那些不與上面意見一致的老百姓的。」

 

非樂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務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為天下度也,非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樂,口之所甘,身體之所安,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仁者弗為也。」

  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樂者,非以大鐘鳴鼓、琴瑟竽笙之聲以為不樂也,非以刻鏤華文章之色以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為不甘也,非以高臺厚榭邃野之居以為不安也。雖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樂也,然上考之不中聖王之事,下度之不中萬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為樂非也。」

語譯:  墨子說:「仁人做事,必須要求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將以此作為天下的法則。利於人,就做,不利於人,就不做。仁人是為天下人謀利,並不是為了追求自己眼所愛看的美色、耳所愛聽的音樂、嘴所愛吃的美味、身體所感到的安逸。為了追求這些東西去奪取人民穿衣吃飯的錢財,仁人不做!」

  墨子反對音樂享樂的原因,不是認為鐘鳴鼓琴的聲音不悅耳,不是認為雕刻裝飾文彩之色不美麗,不是認為牛羊犬豕烹調之味不甘美,也不是以為高臺厚榭深宮廣廈不舒服。即使身體感到舒適,嘴裡感到甘美,眼睛覺得好看,耳朵覺得好聽,但是向上考察它不合聖王之事,向下考慮它不合萬民之利,所以墨子說:「非樂。」

 

非命上

  今天下之士君子,或以命為有。蓋嘗尚觀于聖王之事?古者桀之所亂,湯受而治之;紂之所亂,武王受而治之。此世未易,民未渝,在於桀、紂,則天下亂;在於湯、武,則天下治。豈可謂有命哉!

語譯:但是現在天下的士君子,有人以為有命,何不向上代看一下聖王的往事呢?古代夏桀亂了天下法紀,商湯接受王位天下就治理了;殷紂把天下法紀弄亂後,周武王接受王位天下又治理了。時代沒有改,人民沒有變,在桀紂手中就亂,在湯武手中就太平,這難道可以說有天命嗎?

 

 

所染

  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已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然也,國亦有染。舜染於許由、伯陽,禹染於皋陶、伯益,湯染於伊尹、仲虺,武王染於太公、周公。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天下,立為天子,功名蔽天地。舉天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夏桀染於干辛、推哆,殷紂染於崇侯、惡來,厲王染於厲公長父、榮夷終,幽王染於傅公夷、蔡公穀。此四王者所染不當,故國殘身死,為天下僇。舉天下不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

語譯:墨子看見在染絲的人就嘆氣說:「絲用青色的染料來染,就會變成青色,用黃色的染料來染,就會變成黃色。所用的染料顏色不同,絲的顏色就會改變。用五種顏色來染,不久就會變成五種顏色。因此染絲不可以不謹慎。」不只染絲如此,國君同樣也受到近臣的影響。如虞舜受許由、伯陽的影響,夏禹受皋陶、伯益的影響,商湯受伊尹、仲虺的影響,周武王受姜太公、周公旦的影響。這四個稱王的君主因影響他的人正確得當,所以稱王於天下,立為天子,功蓋四方,凡要推舉出天下仁義著名的,一定提到這四位。夏桀受干辛(諛臣)、推哆(傳說能生裂兕虎,指畫殺人)的影響,紂王受崇侯、惡來的影響,周厲王受厲公長父、榮夷終的影響,周幽王受傅公夷、蔡公穀的影響,這四個稱王的人因影響他的人不正當,所以國亡身死,被天下人羞辱,要舉出天下不義可恥的人,一定提到這四位。

 

十一、墨子名句

1.甘井近竭,招木近伐。(墨子•親士)

〔釋義〕甘甜的井水最先被人用乾;高大挺拔的樹木,最先被人砍伐。比喻有用的人才或東西,往往招來禍患,導致自身滅亡。

2.言無務為多而務為智,無務為文而務為察。(墨子•修身)

〔釋義〕話不要力求多,而要力求有見解;不要力求有文采,而要力求能夠明察事理。務,力求。文,文采。

3.原濁者,流不清。(墨子•修身)

〔釋義〕水源混濁,下游當然不清。說明一切都應注重根本,正本清源。原,同「源」。

4.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墨子•尚賢上)

〔釋義〕達官貴人不可能永遠處於高位;身處下層的小民,也不可能終身貧賤。這表現了墨子的民本思想。

5.上之為政,得下之情則治,不得下之情則亂。(墨子•尚同下)

〔釋義〕在上當官從政者,應當注意時時考察,了解百姓的真實情況,從而確定符合民情的政策,才能把國家治理好,不這樣做,政事就會陷於混亂,百姓就會怨聲載道,要想長治久安是不可能的。體察民情,順應民意,是從政者最應重視的。

6.一目之視也,不若二目之視也;一耳之聽也,不若二耳之聽也。(墨子•尚同下)

〔釋義〕一隻眼睛不如兩隻眼睛看得清楚;一隻耳朵不如兩隻耳朵聽得真切。從政的人必須廣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才能制定出正確的政策。偏聽偏信,絕非從政之道。

7.兼相愛,交相利。(墨子•兼愛中)

〔釋義〕人人應互相親愛,互相謀利,把他人視同自己。這是《墨子》一書的中心思想所在。

8.美女雖不出,人多求之。(墨子•公孟)

〔釋義〕漂亮的女子,雖然足不出戶,但追求她的人也非常多。比喻人只要真正有才華,自然會受到人們的賞識和器重。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A卷(第11回)

12~15題組: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弔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

善術者:擅長養馬技術的人。亡而入胡:逃到北方胡人聚居的地方。弔:慰問。何遽:如何。「將」胡駿馬:帶領。) (淮南子‧人間訓)

語譯:  邊塞附近有個善於養馬的人,一天,他的馬忽然逃到胡地去了,鄰人們都前來安慰他。他父親卻不在意地說:「怎知不會帶來什麼好運呢?」過了幾個月,那走失的馬居然帶著一匹胡人的駿馬回來,鄰人都來道賀,但他父親卻說:「怎知不會是災禍的前兆呢?」家中有駿馬,兒子喜歡騎乘,有一次騎馬時跌斷了腿,鄰人又趕來慰問。老翁說:「腿跌斷了,怎知不會是件好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入侵,當地青年壯丁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靠近邊塞的人,十之八九都戰死。唯獨老翁的兒子卻因為瘸腿,沒有參戰,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所以說,福可以轉為禍,禍可以轉為福,其間變化無窮盡,深奧的道理難以測度。(說明: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塞翁失馬,安知非福」或「塞翁失馬」,用來比喻因禍得福。)

 

甲卷(第11回)

18~21題組:

請見高中國文補充教材〔三〕P52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備課資源

1.「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墨子‧非攻》) (A)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B)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C)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D) 子墨子言曰:「古者有語曰:『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凶。』」。

〔87學測〕

答案:()

 

2.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句子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顏氏家訓‧慕賢篇》) (A)友善柔 (B)無友不如己者 (C)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D)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93學測〕

答案:(B)

解析:題幹為交友宜慎,雖不能得如顏回、閔子騫等人為友,只要比自己優秀,便值得珍惜。(A)結交諂媚而無誠信之人。(《論語‧季氏》)(B)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論語‧學而》)(C)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可信。(《論語‧學而》)(D)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能知道他們的德業一定不如現在的人呢?(《論語‧子罕》)。語譯:與善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芝草蘭花的屋子,時間一久自然芬芳;與惡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腥臭。墨子看見人們染絲就嘆息,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君子與人交往要慎重。孔子說:「不結交仁德不如自己的人。」像顏淵、閔子騫的賢人,是難得遇見的!因此只要對方比我好,就足以讓我尊崇他!

 

3.下列是一段古文,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是故國有賢良之士眾, (甲)則國家之治薄,(乙)賢良之士寡,(丙)故大人之務,(丁)則國家之治厚, 將在於眾賢而已。」(《墨子‧ 尚賢》) (A)(甲)(乙)(丁)(丙) (B)(甲)(丙)(乙)(丁) (C)(丁)(乙)(甲)(丙) (D)(丁)(丙)(乙)(甲)。                                             〔99學測〕

答案:(C)

解析:先找出「賢良之士眾」、「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國家之治薄」,這兩組的配對關係,便可順利得到正確答案。

語譯:因此在一個國家中,如果賢良之士眾多,那麼國家的治績就豐厚;如果賢良之士寡少,那麼國家的治績就微小。所以王公大人的急務,就在於如何使賢人增多。

 

4. 閱讀下列先秦諸子對於「聖人」的描述,推斷甲、乙、丙、丁依序應為哪一家所提出?(甲)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乙)聖人之治民也,法與時移而禁與能變。(丙)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丁)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於後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A)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B)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C)道家/墨家/法家/儒家 (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99指考〕

答案:()

解析:以對先秦諸子思想的瞭解,再由關鍵詞判斷,即可推知正確答案。(甲)不為而成,為道家;(乙)法與時移,為法家主張;丙、由習「偽」故,生「禮」義,可知為荀子,荀子屬儒家;(丁)「尚同」為墨家主張,其他為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甲)聖人不出行遠求,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用親自觀察,就能明瞭自然法則;不必造作施為,萬物就可以化成。出處:《老子》四十七章。(乙)聖人治理人民,法度隨著時代演進,禁令跟著百姓的智能改變。出處:《韓非子‧心度》。(丙)聖人積累思慮,習作為和事理,才產生禮義、興起法度。出處:《荀子‧性惡》。(丁)古代聖人所以舉事成功,名聲流傳於後世,沒有什麼特別奇異的原因,只是能以尚同為政罷了。出處:《墨子‧尚同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