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垂釣睡眠   鍾怡雯

一、寫作背景

  鍾怡雯曾說創作垂釣睡眠的動機來自於自己長期受失眠所擾,因此「失眠」變成生活中相當重要的經驗,也因為對「失眠」有深刻的體悟;所以能在充滿文學的想像與刻劃之下,將「失眠」寫得如此可感、有趣,又耐人尋味,出手確實不凡。

 

二、作者介紹

甲、鍾怡雯剪影

1.鍾怡雯以「混血」為傲

  在馬來西亞南部小鎮成長的鍾怡雯,最主要的中文讀物就是報紙,尤好連載的金庸武俠小說,並對三毛充滿異國情調的文章著迷。她欣賞張愛玲、白先勇及蕭麗紅的小說,認為席慕蓉的七里香、無怨的青春,啟蒙其對新詩的認識與喜愛。後來她發現中國古典文學之詩詞曲蘊含著文字的深意與美感更宜品賞。

  她在閱讀中經歷別人的生命,藉品味異國風情的作品如百年孤寂、法蘭西遺囑、情人,以馳騁想像的空間,同時開始嘗試提筆創作。馬來西亞的蕉風椰雨、熱帶森林、各種奇異的動植物、狩獵和農耕並行的生活方式,以及多彩多姿的赤道傳奇都豐富了她的想像城國;對於原鄉的懷念、追憶,則提供給她源源不盡的散文素材,這些,都成為鍾怡雯早期創作的主題。博士班二年級時,開始大量閱讀日本小說,如吉本芭娜娜的廚房、白河夜船,山田詠美的風葬的教室、川端康成的雪國等,改變了她原本敘事性的散文寫作方向,轉而對生活細節精微觀察,體悟感發,申理言志。採用由小見大、局部特寫的敘述視角,用聲音、氣味去挖掘記憶的沃土,開闢冥想的樂園。

  鍾怡雯曾慨然寫下:「我喜歡混血的東西,血統不純正是我最大的資產和驕傲。」

2. 最年輕的課本作家

  鍾怡雯是最年輕的課本作家,挑染頭髮,任教於大學,走在校園裡甚至會被誤認為學生。她總對學生自嘲是高級外勞,和學生如朋友般相處,從元智中語系成立第一年待到現在,曾獲元智大學九十一學年度教學研究獎。

  她說教書需要很多熱情,寒暑假是讓教師們充電的時機,看到學生有成果,文學比賽表現搶眼,上課和學生有互動,是她最欣慰的事。

3. 馬華文學界的金童玉女

  鍾怡雯夫婿陳大為來自大馬山城──怡保,著有詩集治洪前書、再鴻門,散文集流動的身世。收錄在流動的身世之獅子座的流星雨,是陳大為寫給妻子的「情散文」,起首明言「我喜歡從側面,偷看她凝視的眼神」,他並花了許多文字描寫鍾怡雯如詩人紀弦所稱「黑而且美」的雙眼。

  鍾怡雯和陳大為是近年崛起於臺灣文壇的一對金童玉女,在臺灣與星、馬三地所得的詩獎、散文獎多為首獎,超過了二十項;從學士到博士,所修的學位也都在臺灣的大學取得,不論在文壇或學府,都可稱一雙亮眼的駢儷。

  他們同年出生,同樣來自馬來西亞,擅長的文體同樣是詩與散文,但鍾怡雯說:「我們從成長環境到個性,都是互補。」如陳大為在都市長大,而鍾怡雯從小住在馬來西亞南部的大森林;創作上,兩人亦風格迥異,不過能互為對方的寫作注入許多原動力,鍾怡雯曾說:「我們是彼此作品的第一個讀者。」

  他們二十多年前來臺就讀大學,以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在中文系從大一認真研讀到博士,同時更認真創作,踏著文學獎的臺階登上文壇。退則堅守學府,進則侵略文壇,這種穩健的持久發展,終於美滿豐收,成就了學者兼作家的雙贏正果。

4. 熱愛寵物

  鍾怡雯是貓痴,眾所皆知,愛貓小女生是她散文我和我豢養的宇宙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主角。評論者即形容她神祕的個性與敏感細膩的文字,都充滿貓性。鍾怡雯認為每隻貓都有獨特的個性,「貓性」是什麼,無法確切定義。

  除了貓以外,鍾怡雯也熱愛許多動物,她養過四十多隻楓葉鼠,分住在九個籠子,「每隻老鼠個性也不同!」;現在則是家裡有四缸魚。她有時覺得自己跟動物比較好溝通,「有時覺得自己有點變態,看人被虐待,雖也感到同情;但看到動物被虐待,眼淚馬上掉出來」。

5.猴子、女巫:丈夫筆下的鍾怡雯

  鍾怡雯愛吃水果,陳大為說想當年簡直是跟一位美女和一袋水果在談戀愛,她不太吃飯,但超愛吃水果,最高紀錄是一口氣吃下八顆柳丁,而且都用手剝,手法高明到不浪費任何果汁。在不常吃水果的丈夫眼中,她幾乎等同於猴子。鍾怡雯到夫家小住時,曾把一整個冰箱的水果吃光,後來到舅舅家小住,又吃光一個冰箱的水果,結果被夫家親戚譽為美猴王,還說她好養。

  為何是女巫?因為鍾怡雯常常一整天都在東掃掃西擦擦,這麼一位潔癖女子加上如影隨形的肥貓和掃把,形同半個女巫。她還自創菜單,用想像力把不該湊在一起的原料合而為一。她尤愛煮湯,一大清早埋頭在食材當中,切切刨刨,加點養生的中藥,變出一鍋令人垂涎的藥膳高湯。在烹調過程中,陳大為說她「一臉得意的奸表情,一手叉腰,一手攪拌,十足女巫的模樣」。

乙、鍾怡雯散文主張與成就

(一)鍾怡雯看散文創作

1.風格的成長,題材的擴大

  鍾怡雯一直鍾情於散文這種易寫而難工的文類,她慣用詩化的字句與修辭技巧及略帶小說架構的章法,展現散文的意境韻味,並致力於風格的塑成。近年來,除了感性抒情的基調,更逐漸添加議論層次。

  自垂釣睡眠之後,她開始能夠擺脫虛構的故事,向生活進擊:「現在對生活的感覺比較敏銳,比較能夠擺脫景物對我的牽制。」於是迴盪在虛與實的掙扎間,她找到更多自由!

2.文字書寫是作者的想像和閱讀經驗的總匯

  鍾怡雯和許多散文作家取材於自己生活經驗和體悟的寫作方式不同,她坦承不喜歡讓散文正面洩漏真實的生命經驗。她認為文字書寫原本就是作者的想像和閱讀經驗的總匯,作者可以重組所有的片段經驗,以紀實心中的風景,所以採取「虛實參半」的寫作策略。

3.疏離是創作的必要條件

  在書寫過程中,鍾怡雯最大的發現是,她看見了生命力。鍾怡雯說:「時間和空間拉開距離。因為離開,才得以看清自身的位置,在另一個島,凝視我的半島,凝視家人在我生命的位置。疏離對創作者是好的,疏離是創作的必要條件,從前在馬來西亞視為理所當然的,那語言和人種混雜的世界,此刻都打上層疊的暗影,產生象徵的意義。那個世界自有一種未被馴服的野氣。當我在這個島凝望三千里外的半島,從此刻回首過去,那空間和地理在時間的幽暗長廊裡發生了變化。鏡頭一個接一個在我眼前跑過,我捕捉,我書寫,很怕它們跑遠消失。我終於明白,為何沈從文要離開湘西 鳳凰,才能寫他的沈從文自傳。」

4.寫作可以平衡現實

  鍾怡雯說:還有比活著更重要的事—開懷大笑。現實中,可以大笑的事太少,那就創造吧!烏托邦難以實現,就用文字打造,她的空中花園也只是夢,誰知道竟會弄假成真。她永遠妥協多於對抗,唯有創作釋放龐沛的想像與能量,當想像縱橫,文氣在指間聚攏乘雲,寫作往往可以平衡現實。

(二)鍾怡雯的散文成就--名家讚譽

  鍾怡雯自西元一九九一年來,在臺灣即獲獎無數;一九九七年更同時勇奪難度相當高的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的散文首獎。

余光中

回顧半世紀女性散文的風景,琦君、羅蘭、林海音、張秀亞當為第一旬,林文月當為第二旬,張曉風承先啟後,當為第三旬,廖玉蕙、陳幸蕙繼起,為第四旬,簡媜翻新出奇,為第五旬。至於第六旬輪到「誰」來出景,目前尚無定論……雖然論猶未定,有一個名字卻常被提起,鍾怡雯很可能就是那個『誰』。」

張瑞芬

鍾怡雯這個名字,在當代臺灣文壇上,至少有幾層不同的意義:馬 華文學譜系中極具實力的承先啟後者;承簡媜而下技藝超群的女性散文第六代;少見的散文創作/研究並行,以及(或恐是)世紀末文學獎打造的最後一批文學明星。

簡媜

豐沛的想像與獨特的敘述魅力,使尋常事物展露異彩,鍾怡雯無疑地是新生代中極亮眼的散文新星。她的潛力足以呼風喚雨。

陳昌明

她的散文,常常以千鈞之筆寫生命之『輕』。日常瑣碎的細節,經由精巧的想像、龐大生動的修辭,蚊睫而有雷霆之聲,細緻處見其雄偉。

(三)鍾怡雯的散文特色

1.創作取材,嗅覺敏銳如貓

  她強調自己嗅覺之敏銳與貓相似,讓她對人間事物的體察敏銳,創作的生活題材得以源源不斷。

2.散文風格軟中帶硬似貓爪

  貓爪軟中帶硬,頗似鍾怡雯的散文風格,在深情之中也暗寓叛逆。

3.內心獨白如貓之嬌囈

  鍾怡雯的散文風格也多為內心的獨白,如貓之嬌囈。她的散文絕少對話,難見她與世界直接交談。所以鍾怡雯的散文遠離戲劇與小說,而接近詩—畢竟她本來也是詩人。

4. 創作評論,理性與感性兼具

  鍾怡雯兼有散文創作與評論,融合理性與感性於一身。創作題材部分取自尋常生活,卻有獨創的新觀點和超越現實的意境,能從平常事物之中抒發獨特的體會。

(四)鍾怡雯筆下的兩個世界

  鍾怡雯所描述的主體可依緯度分為兩個世界,這兩個緯度一是赤道以北的馬來西亞熱帶叢林,一是北迴歸線以北的臺灣都會生活;兩者不僅是地理位置的差異,也有著生命歷程與寫作態度上的不同。

  馬來西亞在文中往往以童年回憶的方式出現,充滿山水及動植物的自然意象,爬行的蛇、巨大的樹、迷離的日光風雨等,皆常出現其中。原始而單純的世界,主角多是父母長輩,文中要表達的也是親情、友愛、犧牲等較為傳統的主題。而臺灣的都會生活中,則是充滿文明的符號:樓房、人群、車輛……,世俗的虛幻、物質的空寂、繁忙與荒謬等這些黑色的文明病,則成為鍾怡雯主要探討的話題。

  鍾怡雯大多數的散文寫成於在旅臺之後,因此臺灣的點點滴滴成為生活不斷注視的前景,而生長的馬來西亞則退後為一幅生命的蒼然底色,兩者互映之下,顯出了其內心世界的風景:一種對於純樸世界的無限緬懷,以及追求物質文明後的虛空感。

  鍾怡雯近期的作品多以臺灣都會生活的描寫為主軸,然而或許正是因為東南亞原鄉豐富的人情世故與荒涼的歷史軌跡,使她更能洞悉物質表象之虛無,進而辯證了現代生活存在的底意與現代人的無奈之悲。

 

三、文學常識

(一)閨秀作家

作 者

生 平

創 作

著 作

冰 心

1900~1999

(本名謝婉瑩)

生於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1918年入協和女子大學理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畢業於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後執教於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校

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後來受到泰戈爾漂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被人稱為「春水體」。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鍊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繁星、春水超人、去國、冬兒姑娘、關於女人、冰心全集、冰心文集、冰心著譯選集

謝冰瑩

1906~2000

(原名謝鳴崗)

北平師範大學畢業,曾赴日本研究。抗戰起,組織湖南婦女戰地服務團;之後曾任副刊主編、大學教授,「新文藝習作」一科,是新文藝在大學開課之始。來臺後,任教於臺灣師範學院,並先後前往馬來西亞、菲律賓講學。退休後定居美國。

女兵自傳》是她創作的巔峰,內容道出從軍、北伐、抗戰二十多年的生活實況,代表了當時女性從軍與自我意識的歷史問題。

從軍日記、女兵自傳、謝冰瑩文集

蕭 紅

1911~1942

(原名張乃瑩,另有筆名悄吟)

受魯迅、茅盾和美國作家辛克萊作品的影響,對封建家庭和父母指派之婚姻不滿,1930年離家出走,流離於日本與香港,最後病逝於香港

一生顛沛流離、短促悲涼,飽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獨和痛苦。蕭紅的小說創作正是她的悲劇人生的真實寫照,以自己悲劇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體驗,觀照她所熟悉的鄉土社會的生命形態和生存境遇

呼蘭河傳

琦 君

1917~2006

(本名潘希珍,後改為潘希真)

五歲開始習字,閱讀中國古典詩詞,1941年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高等法院書記官、司法行政部科長、大學兼任教授

散文作品大多是懷舊的童年往事,小說則特重於披露善良的靈魂;而透過小說人物,讓人讀到了一種哲學與美學的優美人生

紅紗燈、桂花雨、琴心、橘子紅了

張秀亞

1919~2001

(筆名心井、陳藍、張亞藍)

北京輔仁大學西洋語文學系畢業,北京輔仁大學歷史學碩士,畢業後入輔大研究所史學組,後任助教1943四川重慶任《益世報》副刊編輯。1946回輔仁大學任教

作品溫柔敦厚、文字淡雅,意境深遠,每藉生活中平凡細微的事物,寄寓深邃的哲理。詩、小說、散文、文藝評論皆擅長,而以散文蜚聲文壇

北窗下、三色堇、心寄何處

張愛玲

1920~1995

家世顯赫,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務派領袖朝廷重臣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廷重是典型的遺少,母親黃素瓊則是留過洋的新女性

自第一篇文章我的天才夢開始嶄露頭角,至今研究其文章者多如星斗,張學與紅學有其相提並論的地位

傾城之戀、半生緣等

陳秀喜

1921~1991

新竹人。一生遭遇坎坷,身為舊時代之媳婦,面臨婆媳問題,五十七歲時因第一任丈夫外遇而離婚。離婚後,隱居關子嶺,文友盈門,喜以陳姑媽稱之。曾任倡導臺灣本土精神之「笠詩社」的社長,其詩「我的筆」曾獲得美國全國詩人協會國際詩獎的第二名

她的詩採擷日常瑣事,帶著濃濃之鄉土情懷。「美麗島」一詩被李雙澤修改後譜曲,成為校園民歌,風靡一時。她也以「玉蘭花」象徵臺灣女性粗生粗養的堅韌,活力十足,命運卻頗為悲涼。有人稱她為「臺灣第一位女詩人」

臺灣、美麗島

林文月

1933

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曾赴日本京都大學研究比較文學。先後任教於臺灣大學中文系及美國、捷克等國家之大學。現為臺灣大學榮譽教授。

集學者、散文家、翻譯家於一身。散文質而自有膏腴,樸而自有丰采,雖屬女作家卻無一般閨閣氣息。作品溫婉敦厚,立意悠遠,每藉生活中平凡細微事物,寄寓深邃哲

飲膳雜記、人物速寫

譯作:源氏物語

敻 虹

1940

(本名胡梅子)

臺東人。國立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文化大學文學碩士、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班。曾入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工作坊」深造,擔任過中學教師,從事室內設計及插圖工作,現寓居美國

早期詩作偏向浪漫情懷,文字溫潤婉轉,多描寫親情、愛情以及臺東家鄉。中年以後皈依受戒學佛,作品多了禪思以及佛理。詩人余光中和瘂弦曾讚美敻虹是繆斯最鍾愛的女兒

金蛹、敻虹詩集、愛結、紅珊瑚、稻草人、觀音菩薩摩訶薩、向寧靜的心河出航

張曉風

1941

(曉風、桑科、可叵)

江蘇省銅山縣人,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任教各大學,現已退休

早期散文意象優美純淨;後期社會批判增強,由小我拓展至大我,風格以知性提升感性,為亦秀亦豪的健筆

知道你是誰、玉想、你的影子好美等

席慕蓉

1943

 

蒙古察哈爾蒙明安旗人,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留學比利時。曾任新竹師範學院教授,現為專業畫家、作家。

文人兼畫家。早期詩作浪漫多情,替眾多青春心靈發出飛揚的聲音,意象新穎,節奏流暢。近期以書寫蒙古文化與草原景觀為主軸,詩文轉趨深沉,致力於漢、蒙文化的交流

七里香、無怨的青春

洪素麗

1947

臺大中文系畢業,赴美習畫,專攻木刻版畫,後跟隨江兆申、喻仲林兩位大師學國畫,現旅居美國,專事文學與藝術創作

寫作方面,早年詩文並進,後以散文享譽文壇,散文閒雅從容,帶陽剛雄勁;自在適性,意到筆隨,近作多抒發生態保育理念,關注臺灣人文史地

港都夜雨、盛夏的南臺灣

心 岱

1949

(本名李碧慧)

曾任皇冠雜誌採訪策劃、中國時報記者、民生報主編、時報出版公司副總編輯兼主編,現為自由作家

作品以小說、散文、報導文學為主;曾獲中國時報報導文學獎,金筆獎散文獎

大地反撲、紅塵自在

龍應台

1952

成大外文系畢業,至美國獲英文系博士學位,後任教於中央大學,從事專欄寫作,後旅居瑞士、德國、香港,於各大學任教

早期文字辛辣,帶動社會言論自由風氣;後期文風趨向溫馨委婉

野火集、看世紀末向你走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陳幸蕙

1953

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曾任教師,現專事寫作。

以創作散文作品為主。早期散文重抒情,以秀麗之筆描寫自然之美及生活感動。後走向關懷現實人生。

群樹之歌、把愛環諸天地

朱天文

1956

原籍山東臨沂,生於臺北。畢業於淡江大學英文系,畢業後創辦三三雜誌、三三書壇。高中時代就寫小說,曾獲聯合報、中國時報文學獎。因發表小畢的故事陳坤厚侯孝賢認識,並參與電影編劇,自此便與電影事業結下不解之緣。其作品亦多次獲獎

朱天文的寫作風格深受胡蘭成和張愛玲的影響。文字世界流露出滄桑與荒涼。其小說人物經常流連在不同場所、城市、國家,精神也同樣上下求索,漫遊於昔日的時空和印象裡,徘徊而忘返

荒人手記、世紀末的華麗、花憶前身

朱天心

1958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從高中時便開始了小說與散文的創作。參與三三集刊

早期以敏銳的性靈抒發現實生活感觸;近來,寫作題材有所突破,開始反省、批判社會與時局。

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方舟上的日子、想我眷村的兄弟們

鄭寶娟

1957

早慧作家,二十歲即獲第一屆聯合報文學獎長篇小說獎,以小詩著名,然評論及報導各項也卓然有成

作品總是以自然樸素的文筆表現她精闢的思考、敏銳的審美體驗和犀利的分析,貼切表現人文關懷與文化深度

遠方的戰爭、關掉電視

 簡媜 

1961

臺灣宜蘭縣人,臺大中文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文學、遠流出版公司、實學社,現專事寫作

被譽為善用文字、語言,獨創風格、形式的散文作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創作類文藝獎章、梁實秋文學獎、吳魯芹散文獎、中國時報散文獎首獎。自詡為「不可救藥的散文愛好者」

水問、私房書、只緣身在此山中、月娘照眠床、夢遊書

鍾曉陽

1962

出生在廣東梅縣,在香港長大,畢業於美國密西根東部大學電影系。現在僑居澳洲

作品中多半講述時移事往,兩代情緣未了的故事。透過小說之筆,帶著時光倒退,在倒退的時光軌道中營造一個鮮明的中國古典故鄉

停車暫借問、流年、愛妻、哀歌

鍾怡雯

1969

生於馬來西亞怡保。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現任教於元智大學

專擅散文創作與評論。散文具新詩的精鍊美感與小說的故事情節。早年創作主題為個人感思;後來轉向對平淡生活細微處觀照大千世界

河宴、垂釣睡眠、聽說、我和我豢養的宇宙

(二)閨秀作家相關論述

1.節錄自元智大學林慧華之研究論文由蕭麗紅小說看臺灣女作家的女性意識

  民國八年代臺灣女性作家展露頭角,評論者或名之為「閨秀作家」,或稱之為「女性主義」作家。這些女作家用她們的筆,描寫了女性面對生活與情感的努力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也間接表現臺灣女性文學的發展脈絡。女性文學是女作家觀察社會變遷,兩性關係微妙變化後,將女性經驗文本化的結果。它用文學表現的方式,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露女性問題,描寫那些扮演著社會性別角色的女性生活,呈顯女性在現實社會結構中的生存位置,亦即在父權體制下可能面對的困頓或掙扎;唯有正視、反思女性的真實處境,才能真正實現兩性平等。

2.節錄改寫自清華大學蔡玫姿之研究論文閨秀風格小說歷時衍生與文學體制研究

  古典時期女性的書寫身分包括「閨秀才女」、「名伎才女」,當轉化成「現代女作家」時,在新文學範圍內保留文化底層對此詞語的指涉。

  二、三年代「閨秀作家」冰心,在寫實主義興起的大陸文壇備受攻訐,但在臺灣文壇卻廣受好評,後繼者如五年代琦君、張秀亞均被指稱與冰心風格相近。五、六年代產生「閨秀風格」衍生的「主婦化」風格,作品中大量曝露日常枝節,以高雅文字書寫瑣碎事物,不避乎現實寫作的女性身分。八年代「三三集團」,一干女性在「行動主義」下,召喚三千個士,自許自身為救國之「士」,文本中將救國慾望與情愛慾望結合,流露一派純潔天真的救國熱忱。被稱為「閨秀文學」,此一書寫策略遙繼古典詩賦中「思婦文本」、「香草美人」的「閨怨詩」,在女作家自有意識下,寫出熾熱的浪漫化國族敘事。

  「閨秀」一語實為多義詞語,隨時空演變,指涉意義發生變化,但大多指「閨秀風格」及其衍生而出的「閨怨」題材,長達半世紀「閨秀風格」抒情型態美學,並伴隨中華文化「溫柔敦厚說」存在。中華文化「溫柔敦厚說」與中西勢力抗衡,想像建構文化自身有關。至於臺灣文壇上,「反閨秀風格」的李昂及鮮少「閨閣氣」的廖輝英,則仍頭角崢嶸,陸續自文學獎中獲選。

  從美學角度重閱「閨秀文學」,會發現「閨秀文學」文本形式的古典性,常被等同於守舊保守,純潔性等同於無知,然而「閨秀文學」文本再現,戀舊式或許背向未來,然而其間城鄉議題,女性羅曼史書寫再佐以「溫柔敦厚」、「寬容」中華民族性的自我建構,獲得讀者青睞。

 

四、課文深究──「垂釣睡眠」的寫作特色

(一)焦桐言:「鍾怡雯心思細膩,構思奇妙,通過豐沛的神祕想像,與獨特的敘述魅力,超越現實邏輯,表現詭奇的設境。敘述來往於想像與現實之間,變化多端,充分展現了散文的語言魅力,使尋常事物展露異彩。」本文即是如此。

(二)作者觀察入微,並透過豐富的想像力,細膩的筆觸,以詩的象喻語言捕捉無影無蹤的睡眠;「小題大作」的筆法、大量的譬喻及擬人,使文章呈現靈動鮮活、變化多端的風貌,令讀者不自覺地融入作者失眠的情境中

(三)寫作特色

揮灑豐富的想像力

  誠如李奭學云:「穿鑿附會的想像,以及從容自得的筆勢,是鍾怡雯縱橫散文天地的一雙風火輪。」失眠本為平凡無奇的尋常經驗,也是細微瑣碎的芝麻小事,而能幻化成如此瑰麗雄奇的長篇佳構,正是具備這兩個要素。

  衡諸本文,不論是題目或正文,不論是對睡眠或安眠藥,在鍾怡雯恣意揮灑想像力之後,莫不有著新鮮奇幻的樣貌。光就本文主體—睡眠而言,在她筆下就有著豐富多姿的面目,例如:是「」,故能「垂釣」、「用餌誘它上鉤」;是「」,是「從未出走」的乖孩子,也是「蹺家的壞小孩」;是「植物」,故能「誤入別人的夢土中生根發芽」;是「兔子」、是「舒服的繭」,最後是「知返的倦鳥」,一連串意象繽紛脫俗,比喻、轉化,精彩絕倫,令人眼睛和腦筋都忙不過來。

擅長感官描摹

  鍾怡雯耽於感性,敏於感官經驗的描摹。如本文第四段後半以觸覺寫失眠的後果;第五段則精心勾勒失眠過程中的聽覺;第八段、第十二段寫視覺,第十六段寫嗅覺。上述充滿變化的感官意象在在凸顯失眠的痛苦,感染力為之增強擴大。

 

 

 

多角度切入人物形象

作者敘述失眠情狀,從多角度切入,使其形象更生動傳神

心理狀態和

精神感覺

如:「我開始著急,精神反而更亢奮,五彩繽紛的意念不停的在腦海走馬燈」、「我情緒逐漸高昂,於是感官便更敏銳起來」「對時間總是特別在意」、「醒在暗夜如死刑犯坐困牢房,尤其月光令人發狂地恐慌。陽光升起時除了一絲涼淡淡的希望,伴隨而來是身心俱累的悲觀,彷彿刑期更近了」

外在動作

如:「我不耐煩的把枕頭又掐又捏」、「我趿上拖鞋,故意拖出叭噠叭噠的響聲」、「常常以血肉之軀去頂撞傢具玻璃,以及一切有形之物」等。

失眠後的形貌

則是「一具近似吸血殭屍的慘白面容」、「剛洗過的頭髮糾結成條,額上垂下的瀏海懸一排晶亮的水珠,面目只有『猙獰』二字可形容」、「眼皮掛了十斤五花肉般,快提不起來了」

連結其他失眠者

大二的書法老師的可怕、無奈樣態,將自己的失眠襯墊得更厚實:老師厚重鏡片後的眼神閃現異光,那是一頭極度渴睡的獸。我正好和他四目相接,立刻深深為那燃燒著強烈睡欲的眼神所懾,那是被睡意醃漬浸透、形神都淪陷的空洞,或許是吸收了太多太多的夜氣,以致充滿陰冷的寒意。……現在終於明白他不時用力敲打自己的腦部、揉太陽穴,一副巴不得戳出個洞來的狠勁,其實是一種極度無奈的沮喪。

兼具知性成分

鍾怡雯的散文風格除了感性抒情的基調,亦不乏議論層次,本文的知性層面,如:

第十七段:作者從失眠中獲得啟發:「不必誇大自己的苦痛,生命中還有別的比這個更重要,有些事物失去就不再復得。」失眠本屬尋常經驗,若一直在意、誇大失眠這件事,旁人恐怕不耐煩、厭惡,這比自身身心受創的後果更嚴重。而且生命中還有更重要的事物(例如朋友、時間)失,去就不再復得,將文章拉到更高層次。

最後一段:對安眠藥的描寫,暗示其也許有效,但就像曇花,雖燦爛實則短暫。作者超越醫學用藥層面,藉此討論思辨「人的自主尊嚴」之嚴肅課題。

(四)名家評論

余光中

她的獨創往往在於刷新觀點。例如在垂釣睡眠一文裡,她把失眠倒過來,說成是睡眠拋她而去,追捕不得,卻又不甘將黑甜的天機交託給召夢之丸,只有等它倦遊而知返。

張春榮

一般人的筆下無非「失眠記」,敘述失眠痛苦,躺在床上,如同煎魚般,多麼渴望一枕黑甜。然而作者居然將抽象的「睡眠」通篇擬人,刻劃與「睡眠」打交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連環災難,極盡酣暢鮮活之能事,……當推此類題材之罕見佳構。

洪淑苓

對日常瑣事的探究,可以大發議論,令人莞爾、折服。失眠……這類極其平常的生活經驗,在她筆下,有如開天闢地、敬神祭祖那般慎重。

陳萬益

垂釣睡眠的作者顯然具有金聖嘆所謂的才子獨具之靈眼慧心,能從極微之處去關照娑婆世界,靈眼覷見,又能夠靈手捉住,就為世間增添了一篇妙文。

 

五、形音義比較

 

字 形

字 義

詞 例

1.

書法向左斜下的一筆,永字八法中稱為「掠」

(ㄆㄧㄝˇ)

我訝然抬頭,還「撇」壞了一筆。

八字沒一「撇」

斜向一邊

(ㄆㄧㄝˇ)

「撇」嘴

量詞。計算撇狀物的單位。

(ㄆㄧㄝˇ)

兩「撇」鬍子

丟、甩落

(ㄆㄧㄝ)

哥哥「撇」下手中凶器,兄弟方好放手。

(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

不顧、拋棄

(ㄆㄧㄝ)

「撇」下不管

你秀才郎為客偏情絕,料不是虛脾把盟誓「撇」。

(湯顯祖˙牡丹亭)

拂拭

(ㄆㄧㄝ)

愴然累欷,「撇」涕抆淚。(王褒˙洞簫賦)

由液體表面刮舀出來

(ㄆㄧㄝ)

「撇」油、「撇」泡沫

辨別

( ㄆㄧㄝ)

「撇」清

違背、違拗(ㄆㄧㄝ)

倘或留住在家中,倒惹得孩兒們不學好了。待不收留他,又「撇」不過柳大郎面皮。(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

2.

恍惚

隱約模糊,不可辨認。

「恍惚」之言,恬淡之學,天下之惑術也。(韓非子˙忠孝)

神志模糊不清

「恍惚」聽見一個似曾相識的聲音在冷笑

新年不出門拜節,在家哽哽咽咽,不時哭泣,精神顛倒,「恍惚」不寧。(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3.

器物的邊沿

屏「緣」蝶留粉,窗油蜂印黃(李商隱贈子直花下詩)

原因

然而不知「緣」起,就不知如何滅「緣」

人事物之間遇合的機會

繡羽銜花他自得,紅顏騎竹我無「緣」(杜甫清明)

攀爬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沿、循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陶淵明桃花源記)

因為、由於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4.

確實

這樣聽來「委」實令人心寒

捨棄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白居易長恨歌)

推託、推卸

此政之失和,朕之不德,而欲「委」咎守宰,豈禹湯罪己之義耶(晉書)

疲困、頹喪

「委」靡不振

事情的終了

窮究原「委」

隨順的樣子( ㄨㄟ )

虛以「委」蛇

5.

返回、還

昭王南征而不「復」(左丘明˙左傳˙僖公四年)

還原,再回到原來樣子

便墜入深淵永劫不「復」了

回報

「復」仇

回答

回「復」

再、又

去而「復」返

免除賦稅、徭役

更若役,「復」若稅(柳宗元˙捕蛇者說)

助詞,無義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杜甫贈衛八處士)

6.

( 且、又 )。同時做兩個動作

和眾生同在睡海裡「載」浮載沉

乘坐

吾欲「載」車馬,太行路崢嶸(孟郊感興)

承受

水可以「載」舟,亦可以覆舟

充滿

怨聲「載」道

(ㄗㄞˇ)

一年半「載」、千「載」難逢

7.

武器名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白居易望月有感)

  冒犯、

觸犯  

還是我的夢囈「干」犯眾怒,被逐出夢鄉

強行參與

「干」涉、「干」政

求取、營求

子張學「干」祿(論語為政)

不逆情以「干」譽(歐陽脩縱囚論)

相關、有關聯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8.

多話(ㄉㄠ)

「叨」念

表示超過本分的謙詞

(ㄊㄠ)

「叨」擾

9.

赫然

令人怵目驚心的樣子

趙盾就而視之,則「赫然」死人也。(公羊傳˙宣公六年)

「赫然」發現一具近似吸血殭屍的慘白面容

光明、顯耀的樣

神武「赫然」,威震八荒(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發怒、生氣的樣子

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後漢書˙張晧傳)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ㄩㄥ

容、塞、腫、飧不繼(三餐不繼。形容生活十分困頓)

ㄩㄥˇ

而上

ㄨㄥˋ

蓬戶(以蓬草為門,破甕為窗。形容簡陋的居處。亦借指貧寒之家)

ㄍㄢ

(鎔解玻璃或其他金屬、物質的器具,能耐高熱)橘、

ㄍㄢˋ

殿佛殿

ㄏㄢ

ㄏㄢˊ

鄲學步

ㄘㄨㄣ

筋俗骨(人品鄙陋粗俗)

ㄘㄨㄣˇ

(思量、揣度)

ㄘㄨㄣˋ

之間(在心裡面)

ㄐㄧ

、成、古、功

ㄑㄧˋ

〔沙漠〕

ㄓㄞˋ

臺高築

ㄗˋ

ㄗㄜˊ

嘖嘖稱奇咂嘴作聲,表示驚奇、讚嘆)、易(比喻人之將死。簀,竹席、求名(責求名與實的相符)、探索微(探索深奧隱微的義理)、綠(寵臣所戴的帽子,或指權貴子弟所穿戴的衣冠服飾

ㄇㄞˋ

官鬻爵

ㄉㄡˋ

 

ˊ

覿(當面、迎面

ㄉㄨˊ

長篇累(篇幅極為冗長的文章)、褻、韞藏珠(比喻懷才退隱)、初生之、窮兵

ㄕㄨˊ

百身莫(追念死者,深表沉痛之詞)

ㄍㄠ

ㄏㄠˊ

ㄏㄠˋ

皞皞(心胸舒暢自得)

ㄉㄧㄥ

小麥

ㄉㄧㄥˇ

〔大醉的樣子〕

ㄉㄧㄥˋ

〔堆疊的食品。餖,音ㄉㄡˋ〕

ㄊㄧㄥ

〔水中砂土積成的小平地〕

ㄊㄧㄥˇ

〔一塊一塊規劃整齊的田埔。比喻規矩、約束。引申為儀節。畦,音ㄑㄧˊ〕

ㄊㄚˋ

兩山排送青來、大張伐、踢(形容人或動物的腳步聲)

ㄉㄚˊ

(官位顯達、官運亨通)金人。後泛指外來民族)

ㄊㄚ

趿(把鞋子後幫踩在腳後跟下拖拉)

ㄐㄧˊ

後悔莫岌岌可危、汲汲營營(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樣子)、樂而不忣:急躁)

ㄎㄤ

ㄎㄤˋ

不卑不(形容處事待人態度得體,不傲慢、不卑屈,恰到好處)尊稱他人夫婦、負嵎頑(憑藉某種條件,而頑強抵抗)、(一種通行於北方的舊式睡具)

ㄎㄥ

(坑溝)(發出聲音)

ㄏㄤˊ

拊背(比喻據其要衝,克敵制勝)、續(持續航行)(不相上下)、上有天堂下有蘇([諺語]比喻蘇州、杭州是人世間最富庶美好的地方)

ㄏㄤˋ

瀣一氣(比喻氣味相投,後多用於貶義)

ㄋㄠˊ

百折不鈸、譊譊不休(爭論不止)、蘭畫舸(橈,船槳,借指船。舸,音ㄍㄜˇ,大船

ㄐㄧㄠ

ㄐㄧㄠˇ

(倖,音ㄒㄧㄥˋ)

ㄑㄧㄠ

家、(土地多石而貧瘠。瘠,音ㄐㄧˊ)

ㄑㄧㄠˊ

個中(優秀特出的人才)

ㄑㄧㄠˋ

辮子

ㄒㄧㄠ

勇善戰(話很多貌)(屍骨枯乾貌)(豬肉羮)

ㄒㄧㄠˇ

以大義

ㄖㄠˊ

港、芻、妖蟲、富

ㄖㄠˋ

、一水

ㄧㄠˊ

桀犬吠(喻不問仁暴,只忠於主人)

 

 

 

ㄒㄧㄚ

然漥然

ㄒㄧㄝˊ

ˊ

之味(比喻食物味道鮮美,有如經過易牙調味)、槎(形容參差錯雜)、防遏萌(錯誤或惡事在未顯露時,即加以阻止、防範)(古之怪獸)

ˋ

、迎(迎接)

ㄧㄝˊ

、非

ㄧㄢˋ

(用來染布的藍色染料)

ˋ

銀子、神順氣、起(指開船,起航。碇,指繫船的石墩)、

ㄓㄢˋ

百出

ㄊㄠˊ

李、號痛哭(放聲大哭。號,音ㄏㄠˊ)跑、水、

三揀四、不(一種古代廟制。古時要把世次過遠的祖先神主,陸續遷於太祖廟合祭,稱為「祧」,只有創業的始祖是永不遷移的,稱為「不祧」。後比喻永久不廢之意)

ˊ

(舉止不莊重)

ˇ

撥離間、窈

ˋ

望、小醜(起不了什麼作用的人興風作浪)

ㄓㄠˋ

不祥之

ㄔㄠˊ

先生

ㄧㄠˊ

 

七、修辭舉隅──轉化、譬喻、轉品

(一)轉化

一定是誰下的咒語,拐跑了我從未出走的睡眠

鬧鐘的聲音被靜夜顯微數十倍,清清脆脆的鞭撻著我的聽覺

◆陪伴我快五年的枕頭,以往都很盡責的把我送抵夢鄉,今晚它似乎不太對勁,柔軟度不夠?凹陷

的弧度異常?它把那個叫睡眠的傢伙藏起來還是趕走了

◆枕頭依舊柔軟而豐滿,任搓任搥,雍容大度地容忍我的魯莽和欺凌

◆此時無數野遊的睡眠都該已帶著疲憊的身子各就其位,獨有我的不知落腳何處。它大概迷路了,

或者誤入別人的夢土,在那裡生根發芽而不知歸途

大大小小的瘀傷深情而脆弱,一碰就呼痛

那些傷痛是出走的睡眠留給我的紀念,同時提醒我它的重要性

甚至遷怒風動的窗簾,「它驚嚇了剛要蒞臨的膽小睡意」。

◆時間行走的聲音讓我反應過度,對分分秒秒無情的流失尤其小心眼。

然而書本也充滿睡意

不是打地板的耳光,而是拍打暗夜的心臟

◆模糊中感到鈍重的意識不斷壓在身上,甜美的春夜吻遍我每一寸肌膚

◆我聽到每一個細胞都在喊睏

筆尖和宣紙作無聲的討論時

有朝一日再度誘回迷路的睡眠

我總能感受到萎縮的精神在夜色中發酵

◆可惜不清楚睡眠愛吃什麼,否則就像釣魚那樣用餌誘它上鉤,再把它哄回意識的牢籠關起來

◆機車的引擎特別容易發動不安的情緒

◆又或者我突然失去了泅泳於深邃睡海的能力

◆睡意都已悉數凝聚在前額,它沉重得讓我的脖子無法負荷

睡意只讓我淺嚐即止

那是被睡意醃漬浸透、形神都淪陷的空洞,或許是吸收了太多太多的夜氣,以致充滿陰冷的寒意

◆夢的花朵開放在黑夜的沃土

◆睡眠的欲望化成氣味充斥整個房間

引爆我積累的敵意

(二)譬喻

間中偶爾閃現淺薄的夢境,像一湖漣漪被一陣輕風吹開,慢慢的擴散開來

◆睡意只讓我淺嚐即止,就像舔了一下糖果,還沒嚐出滋味就無端消失。

◆鬧鐘催命似地鬼嚎

◆每一粒文字都是蠕動的睡蟲

◆日子像塌陷的蛋糕疲弱無力

◆此刻我是獵犬,而睡眠是兔子

◆每天像拖個重殼的蝸牛在爬行

◆赫然發現一具近似吸血殭屍的慘白面容

◆睡眠是個舒服的繭,躲進去可以暫時離開黏身的現實,在夢工廠修復被現實利刃劃開的傷口

◆甚至可以感覺到充血的眼球發光,像嗜血的獸

老師厚重鏡片後的眼神閃現異光,那是一頭極度渴睡的獸

(三)轉品

五彩繽紛的意念不停的在腦海「走馬燈」

失眠讓我「錯覺」身體的重心改變

還「撇」壞了一筆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有關「睡夢」的成語

成  語

釋        義

高枕無憂

 

安心而睡,無憂無慮

同義詞:安枕而臥、高枕不虞、高枕勿憂、高枕安臥、高枕安寢、高枕而臥、高

       枕而眠、高枕無虞、高枕無事

夜長夢多

在長長的夜裡不斷做夢;現比喻歷時長久,事情發生不利的變化

輾轉反側

因為有心事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

同義詞:展轉反側、轉輾反側輾轉不寐、轉側不安

枕戈待旦

枕著兵器等待天量。形容準備作戰,不敢安睡

醉生夢死

像在酒醉和睡夢時昏昏沉沉,譬喻生活缺乏目標,糊裡糊塗

同義詞:紙醉金迷、燈紅酒綠、花天酒地

寢食難安

睡覺吃飯都不安心。形容內心充滿憂煩

睡眼惺忪

剛睡醒時,神智模糊,眼神迷茫的樣子

睡臥不寧

那心煩亂,難以安眠

莊周夢蝶

比喻人生變幻無常

南柯一夢

比喻人生如夢,富貴無常

同義詞:黃粱一夢

夢寐以求

連睡夢中都在尋求,譬喻願望強烈

夢幻泡影

比喻虛幻不真實

同義詞:鏡花水月

 

十、延伸學習

(一)引自佛家語

1.緣起‧緣滅

  釋迦牟尼佛云:「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一切法、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有,而存在,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佛教說明了這個人生世界,不論宇宙之大、蒼蠅之小,皆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成;同時亦是因緣而滅。這是森羅萬象,一切諸法逃脫不了的定律。

2.心動‧風動

  原為「風動,旛動」。出自六祖壇經 行由品第一:

  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時有風吹旛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旛動,議論不已。慧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

【注釋】

旛:旗之有長帛下垂者,為祈福而立之法物也。

【語譯】

  (慧能)遇到印宗法師講解涅槃經,當時有風吹動旗旛,一位僧人說是風動,一位說是旛動,互相論辯不肯罷休。慧能上前說:「不是風動,也不是旗動,是兩位仁者心在動。」

【釋義】

  慧能的意思是,其實風動、旛動都不是主要問題,而是自己的心在分別!

(二)普羅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是希臘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名字意思是「先知」,是創造人類和造福人類的神。

  普羅米修斯與孿生兄弟愛匹米修斯(Epimetheus)性格全然不同,愛匹米修斯衝動急躁、缺乏思慮。在創造人類之初,愛匹米修斯將飛翔、奔躍、泅泳、攀爬等技能全賜與動物,人類因此失去了自衛之堅甲利爪、防寒的厚皮長毛。當錯誤發現後,他轉向哥哥普羅米修斯求援。

  普羅米修斯苦思補救方法。他先將人類的形貌設計為與諸神相同,雙腳直立行走,以區分人類與動物間的尊卑。並贈與人類智慧,他教導人類建造屋宇以遮蔽風雨,狩獵捕魚以填飽肚子,工具、醫藥、文字、交通等等知識廣泛地傳揚應用。生活安定後,最後的任務就是決定人類必須遵守的權利與義務。

  基於對人類的偏愛與關懷,普羅米修斯欺騙了宙斯。宙斯要求普羅米修斯宰殺大公牛,並公平合理地分配給眾神與人類。普羅米修斯將看來較為豐碩,其實是用板油包裹的牛頭與骨骸分予諸神,而將看來份量較少、包在牛皮中的鮮肉、脂肪、內臟和牛肚等給予人類。

普羅米修斯替人類贏得豐沛食物,宙斯為了懲罰他,拒絕賜給人類能夠帶來光亮與文明的火焰。然而聰敏的普羅米修斯早已想好彌補缺憾的方法,他摘取茴香的枝葉做為火種,守在太陽神阿波羅(Apollo)的黃金馬車必經之道上,盜取火苗帶回人世。火焰射出的萬丈光輝直衝雲霄,震撼了宙斯,盜火的普羅米修斯挑戰著宙斯的權威,引燃了宙斯報復的怒火。宙斯的忿怒不僅針對著主嫌普羅米修斯,深受普羅米修斯庇佑的人類也慘遭株連。

  宙斯命令眾神創造一位美女,火神哈德斯托斯(Hephaestus)雕塑出完美無瑕的臉孔與軀體;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為她穿上純潔優雅的白袍,並戴上花冠及金色髮帶,以襯托風采;神祇之使漢密斯(Hermes)饋贈悅耳的聲音與媚惑的言語技巧;愛神阿芙羅黛緹(Aphrodite)賦與她嬌豔的形態。宙斯將她命名為潘朵拉(Pandora),意為「擁有一切天賦的女人」,並賜予生命力及好奇心,讓她帶著一個禁止開啟的神祕寶盒,嫁給愛匹米修斯。

普羅米修斯苦心勸告愛匹米修斯拒絕來自宙斯的任何贈禮,愛匹米修斯不聽,執意迎娶潘朵拉,因而宙斯的復仇計劃得以進行。

  潘朵拉的好奇心無限膨脹,趁著愛匹米修斯不注意,打開宙斯交付給她的神祕寶盒。盒蓋開啟,災難盡出,盒中深藏的萬惡根源:疾病、憎恨、痛苦、嫉妒等等苦難傾巢而出,充斥世間成患,潘朵拉深知自己闖下滔天大禍,連忙將寶盒關上,獨留希望在盒子底部。

之後人類命運歷經不同時期,最後,人性墮落到無以復加的邪惡地步,眾人不再景仰追求良善文雅,以毒辣逞凶為生存之道;親人之間不再相愛,朋友之間相互憎恨,人類生活充滿勞苦與悲哀,卻無力挽回。

  在罪惡毀滅人類的同時,普羅米修斯也遭受殘酷的復仇。宙斯派哈德斯托斯領著僕人強力與暴力,將普羅米修斯帶到史基提亞荒原,用鐵鍊鎖在高加索山的懸崖絕壁上,腳底下是凶險無底的深淵,寒風冰雪摧殘他的肌膚筋骨,再派黑鷲鷹去啄食他的肝臟。這樣的苦難是永無止盡的,被啄噬毀壞的肝臟在黎明前將重新復原,以接受著日復一日的可怕刑罰。

  普羅米修斯預言,痛苦刑期將會由神祇的子孫,一位傑出英雄人物終結,他就是宙斯之子海克利斯(Hercules)。海克利斯在十二項大冒險中,為尋找金蘋果來到高加索山,他射下黑鷲鷹,解開鎖鍊,讓普羅米修斯重獲自由。

  為了消除宙斯的不滿,普羅米修斯戴上鑲有高加索山石塊的鐵環,以表他永生永世的拘禁而不得赦免。傳說這就是戒指的由來,人類以此紀念這位偉大的神。

  普羅米修斯承受折磨,但意志堅不可摧,為爭取正義而承受殘酷折磨,在西方文學中,成為「偉大的殉難者」的同義詞。

 

(三)課外閱讀

1.芝麻開門                      鍾怡雯

  我的鑰匙逃走了。對於這種在開門剎那才會想起的東西,我曾遺失過,也常因隨手置放而不知去處。可是一串鉤在食指上的鑰匙,竟然在我的注視下叛逃,生活細節常出錯的我,一時也覺得不可思議起來。怎麼那麼湊巧?不到兩吋的縫隙,在電梯和六樓的地板之間,吞沒住家、辦公室、汽車、信箱的九支鑰匙。那麼大串的金屬落入奇怪的空間裡,彷彿一場事先計算過的預謀。意外的不只是我,一群等電梯的人同時目睹了鑰匙逃逸的經過—就在電梯門打開,我和上弓的食指,以及掛在食指上的鑰匙同時準備跨出的剎那,它輕易從食指滑下,縱身躍入黑暗的窄縫。

  鑰匙不見了,所有能容身的空間都拒我於外。無法發動車子,無法進家門,辦公室也上了鎖,所有屬於我的空間都不再收容我。好心的管理員找人來幫忙,那兩個男人說先要電梯管制,才能進入底層去打撈。

  電梯底層?那是夢的深淵嗎?多年來我反覆做著相同的夢:電梯不斷往下墜,我被囚在那密閉的空間裡,往無止盡的底部墜落不停墜落,周遭一片漆黑;失速令人極度恐慌,更驚慌的是不知道終點將止於何處。如今鑰匙逃竄到夢境裡,彷彿指引我去開啟夢之謎。我跟隨那兩個男人走到地下室,他們拿著長長的鐵枝和手電筒打撈鑰匙。我俯在門口向下張望,原來夢的謎底,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密閉空間,一潭混濁的積水,四周布滿鋼筋,鋼鐵生鏽的味道混著濁水的氣息,每一句話都有幾圈回音學舌。

  帶著臭味的回音,令我懷念起童年的那口井,以及響在井邊的一串鑰匙。那井水帶著青苔的清香,我低下頭去喊自己的名字,井水也大聲應和,連那回聲都彷彿有淡淡的餘香。瞎眼的奶奶在井邊洗菜、洗衣服,貼身的鑰匙串隨著動作匡噹匡噹,那是童年的配樂,記憶裡最美好的聲響。鑰匙屬於一只古老的檀木櫃,裡面收藏著奶奶的生活零件:爽身粉、髮夾、梳子、燕窩、五○年代的舊手提包、式樣古老而厚重的首飾,包括曾祖母遺留的耳環和手鍊。三張少女時的照片,封在一個花布包裡。女兒送的布料,她一塊一塊疊著,過年時叫我送到裁縫那兒,按照舊尺寸舊式樣做套衫。前幾年搬離老家時,我向奶奶要了那串鑰匙作紀念,只可惜,它再也打不開童年的門。

  鑰匙終於找到,可是鑰匙圈上的飾物卻不見了:這真是詭異,鑰匙一支也沒少,飾物卻被夢取走了。兩個男人使用比找鑰匙更長的時間輪流下去掏,弄得滿頭大汗,最終宣告放棄。我拿著失而復得的鑰匙,忽然覺得它變得很沉重。

  這麼一串不起眼的金屬,竟然掌握我所有活動的範圍。它捍衛私祕的空間,一旦失去了,就等於失去入門的通行證,以及所擁有的空間。冥冥中似乎有個主宰,祂理解我對鑰匙的依賴,想跟我開個玩笑,只取走鑰匙圈的裝飾,鑰匙仍舊歸還原主。

  以前辦公室那兩道曲折的鎖,我從來不曾打開過。只要同事外出,我便被鎖在門外。那道門有兩個鑰匙孔,聽說開門的訣竅是,上方那個孔先右轉兩圈又四分之三,把手輕輕往內一推,下方的同時左轉一圈。理論如此,實則我從未打開過。四分之三圈實在很難掌握,設計這種鎖的人也許經歷過許多被偷的經驗,才會想出這麼刁鑽的構想。聽說換了這種高難度的鎖以來不曾遭竊,那鎖確實阻擋了竊賊,卻也同時為難我。竊賊分明是高明的鎖匠,深諳設防的竅門。不過再複雜的鎖也是人類的構想,總有一天,那樣的鎖也要被高明的竊賊征服。然而最高明的開鎖技術,也無法打開那扇童年之門。

  小時候一家九口共用一把鑰匙,出門時,鑰匙丟進鞋櫃的角落,壓在一雙無人穿著的鞋子下。家人出門都不帶鑰匙,或許這也是我沒有把它當一回事的原因。其實我們家裡的鎖極其簡單,一道木門,一個鑰匙孔,木門形同虛設,竊賊真的要進門,一踹便開。

  搬離老家之後,經歷幾次開鎖的教訓,有備無患,我把備用鑰匙反貼在鐵門後,用透明膠帶固定,膠帶果然撕了又貼,貼了又撕。在現代文明的機制中,我無疑是個不合時宜的人。最好的門應該像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的故事情境,設定密語,大門聽聲辨人,語言取代鑰匙。怕只怕遠遊者忘了回家的語言,鑰匙找不到鎖,主人像賊一樣要破門而入。假如每個門都設定一個key word,離家和回家都要發出一組門能辨識的唇語,以最私祕的語言通關,那這個被冰冷金屬上鎖的世界將會變得有趣溫暖。key word,關鍵字,通關的詞,就像要從網路獲得資料,必須擁有打開資料庫的鑰匙。

  可是語言既是鎖,也是鑰。謎就是語言的鎖。小時候我們喜歡猜謎,先要被囚禁在語言的迷宮裡,轉啊繞啊,在茫茫的辭海裡尋找解謎之鑰。我們不時要求暗示和指引,有時好像靠近了謎底,彷彿一伸手就摘到了結果,有時又像在沙灘尋找一顆遺落的珍珠,茫然無頭緒。這樣的語言遊戲不正是成人世界的模擬?情侶總在猜測彼此的心理,想盡辦法攻入對方緊鎖的腹地。我們在語言裡角力,設法打開對方的心扉。你在暗示什麼?是情侶最常拋出的問號。甚至在夜裡輾轉之際,仍在尋找對話中的隱喻暗喻,我們其實是在尋找,那支進入彼此心房和語言迷宮之鑰。

  其實失去了有形的鑰匙並不可怕,不過花點小錢請鎖匠開鎖。可怕的是無形的枷鎖。德國的朋友要我寄個笑袋給他。「我得了憂鬱症」,他信上寫道:「這裡一年才有一個月的陽光;周遭沒有人聽得懂我說的話,他們試著跟我交談,可是看來都在咬牙切齒,德語好像要先把沙子含在嘴裡才能發音。你寄個笑袋給我吧!雖然是很蠢的事,卻是救我的唯一方法了。」

  我到處去打聽這種東西,結果只找到會笑的娃娃。可是娃娃會笑也會哭,似乎不適宜憂鬱症患者。而且我深信,即使找到,也不會有多大的助益—朋友是因為丟失了釋放憂鬱的鑰匙,才會陷入孤助無援的絕境。他覺得好像被幽禁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只能感受到驚恐、痛苦和焦慮;房子裡有個影子老蹲在陰暗的角落注視他,見他流淚便愉悅,他不敢使用刀子,不敢開煤氣。「不要寄百憂解給我,沒什麼用」,他說:「我需要的是發笑的動力。」

  我試著去貼近那樣的感覺,大概像是電梯故障的情況吧?自從那次被困電梯的經驗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搭電梯。那種被幽禁在一個狹小的空間,推進絕境的無助,變成生命永恆的陰影。就這樣被懸在半空中,上不去,下不來,更走不出去,唯一能做的,是盯著按鈕等待。漫長的等待。窒息的恐懼蔓延開來,特別是看過電梯夾死人的新聞,死神彷彿就藏在電梯裡。

  然而電梯避無可避,日常生活的空間構成,就是大樓與大樓,電梯是上班與回家的必然路徑,一個人坐電梯時尤其心驚。電梯上來時首先我得確定它把地板一起帶上來。進入那個空間,人就是短暫的囚犯。住家的舊電梯不時會發出力

不從心的怪聲,總像有人在耳邊恫喝,那聲音總讓我頭皮發麻,神經緊繃。懸在半空的不只是電梯,還有我忐忑的心。

  憂鬱症是這樣的嗎?幽禁在無法開啟的密室,與死神毗鄰。朋友說週日在教堂禮拜時,古老優美的聖歌中,那困頓絕望才會稍離。但他寫道:「我明白那並非長久之計。」我彷彿聽到有人說,他該去尋回那把遺落的鑰匙。

  也許我們一生都在尋找鑰匙,解開身世、宇宙和基因之謎。從小我就喜歡拋出問題:只要不把飯粒灑在桌上,為什麼一定得用右手吃飯,而不准使用左手?狗為什麼半夜發出奇怪的嚎叫?神吃過拜拜的東西,怎麼還是原來的樣子?晚上吹口哨為什麼會招來鬼魅?為什麼把釋迦放在米缸,會熟得比較快?為什麼大人都告誡小孩子,手指月亮,第二天耳朵會留下傷痕?為什麼父親說我是母親在河邊洗衣服時撿來的?為什麼……無數個為什麼,給我滿意答案的人總是奶奶。她彷彿握有開啟宇宙奧祕之鑰,像所羅門王懂得與動物溝通的語言,有時她吆喝那隻咖啡色的黑狗,要死了,這麼臭還敢回來,到哪裡撒野去了,啊?

  下午她坐在椅子上打盹,西晒的陽光從窗口鋪下一條金黃的地毯,她坐在籐椅裡,像是一尊罩著金衫的佛像,古老的掛鐘敲五下,她便醒來,對著空氣說一陣話。常常她邊摸索著牆壁前進,邊自言自語。我問她和誰交談,她說房子裡的祖先。祖先會告訴她許多她看不到的事,每當她在老房子裡行走,那串貼身的鑰匙便在老房子裡和祖先說話,有時是一聲輕輕的回應—匡噹;有時候則是一疊聲—急促的噹啷叮鈴噹啷。她帶著鑰匙餵雞飼鴨,洗碗洗衣,把幫浦的水搖上來,注入洗澡池裡。水聲和鑰匙的混聲合唱像是古老的歌謠,迴盪在耳壁。

  我喜歡那串鑰匙,它們敲醒每一個童年的早晨。總是在夢寐之際,金屬的撞擊聲沿著黎明的邊緣輕快的走過,我聽到隔壁櫃子打開,拉抽屜的聲音;鑰匙懸在孔上盪鞦韆的悅耳歌聲,知道剛起床的奶奶或許在抹爽身粉,或許梳好頭髮正在找髮夾,便安心的再度睡去。吃壞肚子,她鄭重的從中間抽屜摸出一瓶霍香正氣散,讓我摻水喝下。還有一瓶特效鐵打藥酒,濃烈而辛辣的中藥味充滿了抽屜,薰得我過敏的鼻子哈啾個不停。那次從芒果樹上摔下來,就是這瓶藥酒醫好我扭傷的腳踝。

  當然還有私房錢藏在餅乾桶裡,每隔一段時間她就叫我數一數。難道那些錢會在抽屜裡繁殖,或是逃走嗎?我好奇的想。也只有在數鈔票時,我才有機會拿鑰匙,大部分時間它貼緊奶奶,成為她身上的配件,就像髮夾或是手腕上那只玉鐲。這時候我像阿里巴巴聽到四十大盜的密碼,獲得開啟寶庫的權力。我迅速旋開奶奶指定的抽屜,並且想趁她發現之前,打開最底下的那層—可是奶奶的耳朵靈得跟蝙蝠一樣,我好奇的眼睛從未得逞。謎底揭曉時,我已離家,據說那裡面收藏著曾祖父的水煙斗和曾祖母的髮髻,以及滾來滾去的壁虎蛋和蟑螂屎。

  我從好些電影裡看到最尖端的鑰匙,竟是視網膜掃瞄和語音的頻率對比。這個發現令人充滿期待,出門從此不必害怕鑰匙逃走回不了家,也不必擔心竊賊闖空門。只要學四十大盜往門口一站,喊一句只有我和鎖才知道的密語:芝麻開門。

 

2.聽說                         鍾怡雯

又來了。我把電話筒從左耳換到右耳,按捺住掛電話的念頭。旅行回來之後,幾通曖昧的電話讓我聞到異常的氣息。不過剛被美食美景伺候過的心情並不以為意。但這次,因為朋友像三流偵探盤問罪犯的口氣,我終於回以不友善的反擊。他愣了愣,啪的一下,就收了線,好像我是惡犬,想扯下他身上的一塊肉。

  我吐了大大的一口氣,走到陽臺。雲被風撕得很碎,躲在雲間的月亮看來十分曖昧。我很想仿效家裡那隻睜隻眼閉隻眼的賤狗,吐一下舌頭就了事。但是謠言把時間和地點都安排妥貼,簡直如有人在現場錄影。這是個體格結實,殺傷力特強的颱風,沉默的結果會被視為默認,而迷信謠言止於智者的我,終將像上次那樣,被摧殘得遍體鱗傷。謠言不是天上的雲,風一吹便散去。長舌的風勢只會助紂為虐,把它擴大和渲染,四處取悅好小道的八卦耳朵。

  可是,我才離開一個星期,是誰,為了什麼,非得虛構一個無法證實的事件,來挑逗大家的好奇心?為什麼主角總是我?難道有那麼多人喜歡當小說家,閒來編個故事想像別人娛樂自己?

  我陷入沙發陷入凌亂的沉思。誰會相信一個結過婚的年輕女子,單獨在巴黎過情人節?年輕女子,巴黎,情人節。這樣的組合已經令人充滿綺想和好奇,更何況,嘿嘿!老愛找她喝咖啡的那個小記者,那時「正巧」也在巴黎,而且,也是一個人……。這樣的虛擬架構,儘可供填充許多假想的細節,寫成一個流行的外遇肥皂劇了。閉上眼,腦海便出現同事們私議的畫面;休息的空檔,幾個頭湊到一起,大家開始努力搜尋蛛絲馬跡。正巧捕到路過的風,捉到一閃而逝的影子,於是這些都成了無中生有的證據。

  我實在太清楚同事們的心性習性。無聊的辦公室生涯,偶爾有些值得咬耳朵的話題,總會被再三渲染,不斷被傳誦。我可以想像兩個原來沒什麼交集的同事,歷為對同一個議題的高度關切,彼此開始有了微妙的親密。自乏味的工作中抬頭,視線偶然相遇,那個私祕的話題讓他們交換了一個會心的微笑。這一笑,兩人的距離便拉近了些,親密關係又攀升一個等級。

  誰叫我那麼神祕,連結婚也偷偷摸摸,突然蹦出來的丈夫,著實困惑了同事也困擾了我自己。於是我發現那段時間,大家的眼睛都十分關心我的肚子,有意無意總要掃瞄一下,然後若無其事的埋首工作。由於一個新鮮的話題,辦公室的氣氛頓時活絡了。他們的眼光令我很疑惑,可惜我真的不明白一個無中生有的猜測,就足以讓他們充滿活力,否則我絕對願意犧牲自己,假裝肚子裡懷一個大家都期待的祕密。

  這回,我可沒那麼好脾氣了。那謠言帶著強勁的殺傷力,我沒有那麼偉大的情操損己利人,更沒有義務當一塊巨大的口香糖,讓大家嚼來嚼去。婚前,總有幾個同事喜歡問我下班後去哪裡,他們似乎非常擔心我的安全。其實,他們最想知道我今晚是否有約。如果答案肯定,我得招出對象——最好是那個小記者,這樣大家就有話題了。然而通常我都好聲好氣的回說沒有,其實心想干你何事。久而久之,我竟然聽到自己是同性戀的消息。理由是年紀這麼大還不結婚,而且和同性室友一起住那麼久了……

  我又不是糖,何以老是招惹謠言像招惹討厭的螞蟻?在清冷的夜色中,我試圖靜下心來反省。事出總有因吧!除了生活和工作的單調無趣,除了吃飯喝茶總要找些話題,還有,按照男性的偏見——三個女人一個墟,男少女多的密閉空間,便形同菜市場——墟者,市集也,除了買賣貨物,也同時交易消息,因此別有居心的人,利用這樣的環境散播訊息,市井小民可是最有效率的免費宣傳。難道辦公室男少女多的性別構成也有關係?我可不信這樣的沙豬歪理。

  小時候住在鄉下,傍晚時分,總有媽媽們抱著或牽著孩子餵飯。孩子們的嘴在嚼飯菜,她們則忙著嚼舌根。當她們突然壓低了聲量,不要以為在替誰保守祕密,恰恰相反,她們其實是在交換不能公開,卻又希望有人分享的消息。在繪聲繪影的過程中,為了達到聳人聽聞的震撼力,增加消息的權威性,她們有意無意地 省略一些非常重要的關鍵字,例如:聽說、好像、可能、也許等等——把不確定的元素剔掉,把消息的可信度推向極致。這是她們的社交,她們清楚掌握每個家庭的機密,絕不容許吊人胃口的隱私存在,什麼事情都要攤到太陽底下,連誰家的小孩哪一根腳趾頭長雞眼都弄得一清二楚。小小的生活圈子,大家一天見上好幾次。這麼無趣的生活,一成不變的家事和日子,如果沒有東家長西家短,沒有機會動用一點想像力,天啊!要如何過下去?

  在那個懵懂的年紀,我並不覺得謠言可憎,反倒因為它,生活又增多了一度想像空間。附近那排蓋了一半便無故停工的房子,裡面堆了不少建材和沙石。房子一直沒有完工,卻讓許多人完成了不同版本的鬼故事。我只敢在大太陽底下張望,實在看不出房子裡究竟住了幾隻鬼,可以幻變出那麼多驚悚的魅影,提供精彩刺激的連篇鬼話。

  上了小學,同伴們最愛傳說的主題是男生愛女生。當了五年班長,我永遠是謠言的聚光點。

  那紀錄比得獎學金還多,總是不斷聽說我怎麼了;她從來不記那個男生的名字,一定偷偷喜歡人家;她最喜歡請誰誰誰一起幫老師拿作業簿;昨天她又和坐隔壁的那男生一起走路回家;教旁邊的那個男生數學時,她一直笑;她她她……。剛開始我總像是被蠍子螯了般跳起來,繼而抵死否認。等我發現否認無效,就妄想用毒辣的眼神,毒殺惹人厭憎的長舌。當然,「聽說」仍然從一張嘴傳到另一張嘴,謠言也依舊招搖。

  製造謠言實在很容易,它不必像文學批評,必須啃下硬梆的理論,也不需要什麼精密的科學分析,只要幾張愛嚼舌根的嘴,一點點茶餘飯後的閒裕,這種屬於集體創作的話本就可以開始。所以,謠言總是無所不在,它十足就像空氣中活躍的細菌,積極尋找適宜繁殖的好地方。

  我想自己一定也曾被譏為「雞婆」,一如冊封那些誣衊我的嘴。我還記得那通被朋友甩掉的電話,嘟嘟嘟的餘音,似乎不斷重複令我錯愕的問題:為什麼要中傷我?可是,我究竟什麼時候造謠了?另一個聲音彷彿在譴責我,你真是造孽呀!我搖搖腦袋,卻什麼也記不起來。然而我和朋友的交情就這樣莫名其妙的結束。

  我得老實承認,八卦在耳膜上擊鼓鳴金,我雖然不會吶喊助陣,卻也沒有板起拒聽的臉色。常常它們在我頭腦轉了幾轉,找不到記憶體,就自動從兩耳逃竄。我發誓,就算真的說了什麼,也絕對是無心之過。所以,一旦有人壓低了聲量,用試探性的口吻這樣開頭:「哎,你知不知道……」,或者是:「聽說某某……」,我就不由得嘆氣,唉!又來了。

  有一種人唯恐天下不亂,必得強迫別人聽他所謂的獨家新聞,然後發表評論,否則他會覺得太沒有成就感。本來嘛,謠言一個巴掌拍不響,但既是獨家,我還能說什麼?可是這位朋友就此認定我無法和他成為密友,至今我們仍是點頭之交。我畏謠言如毒蛇,當然不會自己去飼養。有時候聽到好友的傳聞,我便忍不住 要搬出自己以為是的真實說法來闢謠。然而所謂的真實,永遠敵不過精彩的謠言,說了也沒人相信。

  也許謠言真是無心插柳的結果,單純的事件經過一再聽說一再轉述,被不可靠的記憶加鹽添醋,便推動原有的味道了。它一旦從嘴裡溜出來,就像吃了大補丸的跳蚤,以令人無法控制的速度繁殖。也許該責怪太過發達的傳播,不見面還有電話可以說是論非,而今增加了該死的網路,簡直把謠言訓練得無孔不入。

  我曾經把自己的暗戀悄悄告訴死黨。可是,當這個消息變成人人皆知的新聞,還添加了匪夷所思的細節,以三角戀情的故事傳回我的耳膜,我便領悟到,祕密之所以成為祕密,絕對必須封藏在腦袋,當然,最好能夠縫起來。

  那麼多的教訓之後,我用最笨的方法防謠於未然——刻意隱藏自己,不料卻引來更多的好奇。偷窺是人類的天生本能,也是魔鬼用來消遣人間的利器。我不是明星或政客,不必利用謠言宣傳或者博取名氣。試想除了電話以外,在電視、報紙和雜誌上再看到被誇大歪曲後的自己,那還比在哈哈鏡前被扭曲後的模樣,更叫人不忍注視。

  或許我應該耐心的等一等。謠言終歸也有壽終正寢的時候,再耐嚼的口香糖,經過長期咀嚼之後,總會甜味盡失,我何必老是受驚過度的反問別人:你到底要探聽什麼?或是生氣的大聲否認,如此不只失禮,我也終將無法擺脫謠言的魔爪。我遂想起深夜在高速公路開車,儘管後方來車以一百三十以上的高速鄙夷我,而我卻始終堅持自己的安全速度,九十就九十,要超車,要按喇叭,請便。既然這樣,那我又何必為一則非關性命的謠言動氣,反正既不因此短一兩肉,也不至於少一根筋,何況,真正的朋友也不會相信小道消息,不如就當成做善事,送塊口香糖安慰別人無聊的舌頭吧!

  我想得頭腦發昏,疲軟的身體才剛被床鋪接住,便立刻讓電話鈴驚起。對方把我的喂聲打斷,急急的說:「告訴你一個消息,你一定要答應保密……」 咦!說也奇怪,頹累的精神立刻振作,謠言果然和口香糖一樣,具有鬆弛神經的功用,難怪謊言不死。我手持聽筒,又聽說了一則發育中的謠言……

——原載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中國時報》

 

3.睡與夢之間(節錄)          李宇宙

  它像斗篷般地將整個人遮掩起來,包括思想和一切。如同肉食和飲料之於飢渴者;或寒冬裡的溫熱、溽暑中的冰涼。它是全世界最廉價的快樂,不管你是國王或牧羊人,傻瓜或智者,一律眾生平等。

  這是創造「唐吉訶德」的塞萬堤斯曾經歌頌睡眠的一段話,我想多數的人都會同意,當然也有不少人對後半段不以為然。對一個失眠者來說,睡眠其實再昂貴不過了,再富有也不見得買得起。不過對於像塞萬堤斯這樣一個飽受長年牢獄之災的人,在困頓中或許睡眠是他唯一真正的慰藉;也是他將自己簡化到最基本需求滿足的努力。我們可以將中外古今大文豪對睡夢的描寫彙編成冊,但沒有一個像塞萬堤斯這般貼切地道盡人類睡眠的底蘊。

  不過塞萬堤斯沒有提到,當睡夢的斗蓬將人們遮蓋起來後,同時在斗蓬中掀開了一些白天不曾掀開的東西。

()睡眠不足「有那麼嚴重嗎」?

  有兩種人對睡眠的態度令人印象深刻:一種是恨不得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可用的人,他們可以把睡眠壓縮到一個程度。愛迪生就是典型的例子,他認為睡覺根本就是浪費時間,越睡越不清醒,宣稱自己每天從未睡超過四、五小時。國內也有一些操勞的政治人物,形容自己頭一碰到枕頭就可以睡著。另一種則像英國前首相邱吉爾,每天除了晚上固定的六個小時睡眠外,午後非得慎重其事地安排一到兩小時的午寐不可,還要換上睡袍才甘休,有時竟因此延後內閣會議。即便是在運籌督軍敦喀爾克大撤退時都不改其志,他還說一場好午睡讓他一天變成兩天。

()人類為何要睡眠

  人類為什麼需要睡眠?許多人一定認為這個問題有點蠢,睡眠就像食色一樣的天經地義,吃飽是為了活下去,男女性事是為了繁殖。睡覺當然是為了休息,以恢復動力。不過這樣的答案科學家們並不滿意,假設只是為了休息的話,為什麼像勞累的驢子跟馬每天只需要睡三個鐘頭;而蝙蝠一天足足可以睡滿二十個小時?我在睡眠研究室的指導教授湯瑪士羅斯(Thomas Roth)以才思敏捷著稱,乾脆給了一個會讓人從椅子上摔下來的答案:睡眠是為了預防沒有睡眠的後果。

  可是沒有睡眠的後果又如何?據說達文西在全神貫注於人體解剖和發明工作時,可以每天只睡一個半小時,仍然靈感泉湧。拿破崙在馬上指揮作戰時,隨時都可以主動睡個十來分鐘,然後又生龍活虎。睡眠研究學者在實驗室裡發現,這世界上的確是有人每晚只睡一兩個小時不到,白天還精神奕奕的,數十年如一日,所以睡眠不足真「有那麼嚴重嗎」?

  但是這世界上達文西和愛迪生畢竟不多,紐約曾經有一個 D.J. 志願接受研究,在連續兩百個小時維持清醒後,卻出現了聽幻覺和妄想,覺得醫師要活埋他,而光著身子逃之夭夭。有的研究者曾經用人道上可以接受的方式,嘗試作人類的睡眠剝奪實驗,以探測身心狀態的底線為何,結果卻是失敗的。問題出在,隔不了幾天,無論人道不人道,幾乎沒有任何辦法可以剝奪受試者的睡眠,怎麼使用痛刺激或維持興奮,甚至吊起來大概都照睡不誤。入伍當兵有過長途行軍經驗的人就知道,人的確可以一面走路,一面睡覺。

  芝加哥大學的研究小組使用幾種方式,全部或部分剝奪老鼠的睡眠。結果是,少則兩三個星期,多則五、六個星期,這些老鼠都會死掉,睡眠對人類和其他哺乳類動物生理機能的重要性自是著無庸議。

()大睡一場圖個「冷靜」

  可是究竟要睡多少小時才夠,還是沒人敢說。

  睡眠是一種節律性極強而穩定的約日週期夜相,如同含羞草葉片的夜闔行動。所有的哺乳類動物都呈現類似人類的睡眠節律結構,而且睡眠時間越長的物種,壽命似乎越長,當然反過來說是,壽命越長的動物,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也越久,可見睡眠有著某種積極的生態學意涵。

  人類的睡眠大致包括「非快速眼動睡眠」(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兩種結構。前者是一種靜態型的睡眠,腦波以慢波比率階段性的增減現象為主;後者則是一種「另類」的異型睡眠,除了雙眼會規律性地移動外,還包括腦波波形、中樞體溫、新陳代謝等活動都處在一種紊亂的狀態。通常睡眠學家將一個「非快速眼動睡眠」接連一個「快速眼動睡眠」,合稱為一個睡眠循環,這是一種典型的短日節律,每一循環週期時間約為一個半小時。一夜下來大概就是四個循環週期了……所以睡眠不僅是約日節律的一個相位而已,它本身還具有自己的內在節奏……

  人類是一種晝行性生物,我們的中樞體溫每天醒來時往上爬升,入夜後開始往下調降個攝氏一度,所圖的無非是一段頭腦「冷靜」的時間,倒也不完全是為了身體其他部位的休息,反而是大腦的休息比較重要。人類大腦的能量消耗率是身體其他部分的十倍,整天活著、動著的確是一件頗為「傷腦筋」的事,有那麼多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資訊和情報要處理,這是萬物之靈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節錄改寫自上帝在玩擲骰子,臺北 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簡析】

  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李宇宙,以時間的生物學和精神分析學為主軸,寫了上帝在玩擲骰子一書,由醫學的角度,探討身體內在的時間規則,本文節錄自其中的一篇睡與夢之間。

  作者首先引用塞萬堤斯歌頌睡眠的一段文字,其次剖析幾個基本問題:「睡眠不足有那麼嚴重嗎」、「人為什麼要睡眠」、「沒有睡眠的後果是什麼」、「人需要多少睡眠」、「睡眠的型態」等。他以夾敘夾議的方式,拋出一個個問題,再敘述一個個實驗結果或學者看法,從而帶入科學新知。

  閱讀本文,可體會作者「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介紹新知而不過分臆測或妄下論斷,以平實親切的態度在睡眠這個陌生領域內開啟了一扇窗,讓讀者一窺睡夢世界的神祕面貌。

 

(四)希臘神話英雄

  「希臘神話」與「聖經故事」是構築西方文藝的兩大支柱,西方文學裡的許多典故及藝術發展的創作藍本均是據此系統演化而來的。「希臘神話」記敘了自西元前十一世紀至九世紀,古希臘人口耳相傳的神話與傳說。內容多是以浪漫的想像,去描繪人類對宇宙形成的各種解釋。

1.大力士―海克勒斯

  海克勒斯是宙斯與阿爾克墨涅所生的兒子,宙斯之妻赫拉痛恨阿爾克墨涅當了丈夫的情婦,當然,她對海克勒斯也很忌恨,因為宙斯向諸神預言,他的這位兒子前途無量,將來大有作為。當阿爾克墨涅生下海克勒斯時,她擔心他在宮中安全沒有保障,於是將他放在籃裡,籃子上蓋了一點稻草,然後放到一個地方,這地方後來被稱為海克勒斯田野。當然,如果不是一個神奇的機會,使雅典娜跟赫拉走到那地方,這孩子肯定活不了。雅典娜看到孩子生得漂亮,非常喜歡。她很可憐他,便勸赫拉給孩子餵奶。他咬住赫拉的奶頭,貪婪地吸吮她的乳汁,吸得她的奶頭生疼。赫拉生氣地把孩子扔到地上。雅典娜同情地把孩子抱起來,帶回城裡,交給王后阿爾克墨涅代為撫養。阿爾克墨涅一眼就認出這是自己的兒子,她高興地把孩子放進搖籃。她由於畏懼赫拉,遺棄了孩子,沒想到滿懷妒嫉的繼母竟用乳汁救活了她情敵的兒子。不僅如此,海克勒斯吮吸了赫拉的乳汁,從此脫離了凡胎。但赫拉很快就明白那個吸她奶的孩子是誰,而且知道他現在又回到了宮殿。她十分後悔當時沒有報復孩子,把他除掉。隨即她派出兩條可怕的毒蛇,爬進宮殿去殺害孩子。

  深夜,孩子沉浸在甜蜜的酣睡中。熟睡的女傭和母親都沒有發現兩條毒蛇從敞開的房門裡遊了進來。它們爬上孩子的搖籃,纏住孩子的脖子。孩子大叫一聲醒了過來。他抬起頭,四面張望,只是感到脖子被纏得難受。這時他顯示了神的力量。兩手各抓住一條蛇使勁一捏,竟把兩條蛇捏死了。

  阿爾克墨涅被孩子的叫聲驚醒。她赤著腳,奔了過來,大喊救命,但她發現兩條大蛇已死在孩子手上。底比斯王室的貴族們聽到呼救,都全副武裝地湧進內室。國王安菲特律翁疼愛孩子,把他看作宙斯賜予的禮物,這時他手持寶劍跑來。當他聽到並看到所發生的事情時,他又驚又喜,為兒子的神力而感到自豪。他把這件事看作一個預兆,派人找來底比斯的盲人占卜者提瑞西阿斯。這位提瑞西阿斯是宙斯賦予預言能力的人,他當著大家的面預言孩子的未來:他長大以後,將殺死陸上和海裡的許多怪物;他將戰勝巨人,在他歷盡艱險後,他將享有神祗們的永久生命,並贏得青春女神赫柏的愛情。

2.阿奇里斯

  海洋女神忒提斯與國王佩琉斯的兒子,他是所有英雄之中最耀眼的一位,也是戰無不勝的,歷來以其勇氣、俊美和體力著稱。他對雅典娜赫拉非常尊敬。他的母親是不死的神,所以她也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死。忒提斯每次生育之後,無一例外都將孩子放到天火中煉,但都以失敗告終。在阿奇裡斯出生後,忒提斯照樣捏著他的腳踝將他浸泡在冥河斯提克斯(一說天火)中,使他全身刀槍不入,惟有腳踝,即忒提斯手握著的地方是例外,此即西諺「阿奇里斯之踵」的來源。

  阿奇里斯小時就在人馬喀戎那裡學到了草藥醫學與格鬥的技藝。他的父親在婚禮上得到兩匹神馬――克桑托斯和巴厘奧斯。這兩匹神馬是西風神澤費羅斯的兒子。克桑托斯告訴阿奇里斯,阿奇里斯將於特洛伊陣亡。阿奇里斯則回答道:「這個我知道。」後來一位埃裡尼斯,即命運女神,使克桑托斯閉了嘴,免得他再洩漏天機。他母親知道兒子將死於特洛伊,即送他出國。後來預言家卡爾卡斯阿伽門農兄弟說只有阿奇里斯參加征討才能攻下特洛伊,於是奧德修斯就假扮商人找到了他並帶他去了特洛伊。

  關於特洛伊戰爭,《伊利亞特》書中一開始時,阿奇里斯就與阿伽門農發生了爭執,起因是阿伽門農搶奪了阿奇里斯所擄回的女奴,阿奇里斯憤而離營,從此不參加戰鬥。希臘軍的戰況時好時差,宙斯給予士兵們信心,卻從不打算教他們真正勝利,到後來,希臘聯軍節節敗退,一度被打回岸邊。即使阿伽門農派人請求阿奇里斯的原諒,他仍然不為所動。最後阿奇里斯的摯友派特羅克洛斯不忍見己方士兵死傷慘重,穿上阿奇里斯的鎧甲,假扮成他的模樣出戰,情勢曾一度逆轉,最後他卻被特洛伊主將赫克托耳王子所殺,這才激發了阿奇里斯的戰意。參戰後他作戰勇猛無比,最後赫克托耳也死於阿奇里斯槍下,赫克托耳的老父普裡阿摩斯贖回了兒子的屍體,故事結束於赫克托耳的喪禮。阿基里斯和派特羅克洛斯的關係在《伊利亞特》書中體現為極深刻的友誼,但是後世學者往往有不同見解,有的認為兩人是同性戀人。

  殺死赫克托耳之後,阿奇里斯還殺死了特洛伊的救兵,亞馬遜族女首領和門儂。而在其他作品中,阿奇里斯最後被赫克托爾的弟弟特洛伊王子帕裡斯在太陽神阿波羅指點下,用箭射中阿奇裡斯的腳踝,希臘人的第一勇士因此而死去。有種說法是他殺了赫克托耳後,虐屍的暴行引起了眾神的不滿,當然也可以說一切皆是命運使然。

  傳說阿奇里斯死後,他的盔甲成為希臘英雄爭奪的焦點,認為這是繼任第一勇者的標誌。結果奧德修斯最終憑演說擊敗勇士大阿亞克斯,繼承了這套由工匠之神赫菲斯托斯打造的神器。大阿亞克斯隨即發狂自盡而死。

3.特洛伊木馬屠城

  所有天神皆受邀天庭宴會,唯獨漏請搞怪女神──伊利斯。面子掛不住的她在宴會進行至高潮時,丟下一顆金蘋果,言明獻給最漂亮的美人。天后希拉、戰神雅典娜、愛神維納斯三神之爭,宙斯唯恐得罪任何一方,便把仲裁之事交由最公正的特洛伊王子巴利斯來決定。巴利斯將金蘋果送給答應把人間第一美女海倫與他為妻的愛神。原為斯巴達王子美內勞斯太太的海倫被巴利斯帶走後,引起希臘各部落的聯合救助。特洛伊由於有亞馬遜女戰士和黎明女神兒子梅農的幫忙,加上維納斯暗中協助,使得希臘聯軍節節敗退。但未得到金蘋果的雅典娜對特洛伊的得勝心有不甘,遂獻一計給希臘軍。在特洛伊慶祝勝利的這天,希臘軍送了一隻大木馬求降,當天晚上,特洛伊士兵沉醉在勝利的喜悅中,渾然不知藏匿在木馬中的希臘兵已悄悄打開城門,將城外的軍艦迎進,而特洛伊城也在一夜間被攻破,全城男丁悉數被殺。唯獨一人在亂軍中逃至現今的義大利,成為羅馬人的始祖。

 

(五)希臘神話諸神

  今日所知的希臘神話或傳說大多來源於古希臘文學,包括荷馬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1.( 伊底帕斯 )情結:戀母情節

2.( 巴利斯 )的裁判:最早的選美

3.( 阿奇里斯 )的腳踝:弱點

4.( 普羅米修斯 ):造人的始祖

5.( 阿波羅 ):太陽神

6.( 雅典那 ):智慧之神

7.( 維納斯 ):美神

8.( 薛西弗斯 )的懲罰:無盡的折難

9.( 奧林帕斯 ):西方的天堂

10.( 潘朵拉 )的盒子:害人的計謀

11.( 繆思 ):靈感之神

12.( 那西賽斯 )的毛病:自戀

 

十一、相關名句

1.吃一夜不如睡一夜。(中國俗語)

2.風飄飄,雨瀟瀟,便作陳摶也睡不著。(關漢卿.大德歌)

【語譯】風飄飄地吹著,雨瀟瀟地下著,即使是「睡仙」陳摶也睡不著。

3.花竹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

(宋.邵雍.孝先詩)

【語譯】窗外庭院有著花朵與竹子,而在深幽的窗內,午夢是如此漫長,讓人有了暫時與世隔絕的感覺,如果能拜見華山隱居的道士,不問成仙的妙方,只求安睡的妙方。

4.笑他滿朝朱紫貴,怎如我一枕黑甜鄉。(元.馬致遠.陳摶高臥.第四折)

【語譯】取笑那整個朝廷高官的富貴,都比不上我酣然熟睡一覺。

5.睡眠是疲勞者的沐浴、受傷者的靈藥和生命筵席上的滋補品。(英國.莎士比亞)

6.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俄國.列寧)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A卷(第14回)

14、15題組:

門成了一尊隔離神。門一開,所有的疑問如泉湧來,對一個習慣獨來獨往、獨擁完整空間的都市人而言,這些困擾簡直像最無私德的密探,和惹人厭煩的蜜蜂。夜深人靜,我在書海泅泳,便愈來愈覺得自己像封閉的中國社會,一部閉關的中國外交史,把自己縮在「天下」這個大殼裡玩起自得其樂的遊戲。深宅大院以皇帝為中心,封閉的世界風平浪靜,不要說中國以外的驚濤駭浪,連宮廷以外的老百姓如何沐著淒風苦雨,皇帝也渾然不覺。

我攤開文學和歷史,徒然的惋惜和追悔對歷史不具任何意義,也不需要無謂的哀悼。那並不能改變已成定局的過去,只有從歷史中讀出閃爍的智慧,才有資格做一個真正的讀書人。

這麼想的時候,心頭一咯蹬,陡地精神為之一振。這一場與歷史的對話好像在影射我。目光正好與門相遇,我不由得重新再評估它的意義。門承諾了自我、寧靜與自由這些現代人十分堅持的條件。然而,鎖在門裡自我對話久了,卻極易變成沒有意義的喃喃自語。那陌生的語音常常令我心頭一驚。我是一潭止水,沒有落葉、微風、雲影和漣漪殷勤的造訪。 (鍾怡雯.門)

 

賞析:作者在第一段表明,受到門的庇護得以專注讀書不受干擾。第二段思考讀書應取得智慧,

       而非哀悼。因而在第三段省思自己,依賴隔絕獲得寧靜的同時,也成了自閉。

 

甲卷(第14回)

1416題組:

「唱起唐山謠,眼淚親像大雨澇;唐山過臺灣,血汗粒粒像飯丸。」這是三百年前的臺灣俗諺。三百年了,我們這些後輩子孫,端著可樂咖啡,坐在沙發椅上,遙控著彩色電視機,顯然已經無法去想像那遙遠的年代裡,祖先們是如何的辛勤操勞;書冊所能告訴我們的,只有一些片斷的印象,渡大海,入荒陬、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但是,真正能令我們心神震顫的,卻不在於史書中的描述,而在於老人家

口中說出的古老諺語,在於民間流傳的福州三把刀,在於古廟中的唐山神像,在鄉下那種丟棄一粒米就要受責打的習俗上,也在於像薪傳這樣的舞蹈中。

                                                   (阿盛<唱起唐山謠>)

賞析:作者由實物的觀察、故老的口傳,感受到祖先開疆闢土、以啟山林的艱苦。文中將先人篳

       路藍縷的艱辛,化為肢體語言的呈現,讓人真正有所感;暗責現代青年,在優裕的生活條

       件下卻耽於逸樂、數典忘祖。

 

1718題組:

余年來靜坐枯菴,迅掃夙習,或浩歌長林,或孤嘯幽谷,或弄艇投竿於溪涯湖曲。捐耳目,去心智,久之似有得。陳白沙曰:「不累於外物,不累於耳目,不累於造次顛沛,鳶飛魚躍,其機在我。」知此者,謂之善學,抑亦養壽之真訣也……。冬夏皆當以日出而起,於夏尤宜,天地清旭之氣,最為爽神,失之甚為可惜。余居山寺之中,暑月日出則起,收水草清香之味,蓮方歛而未開,竹含露而猶滴,可謂至快。日長漏永,午睡數刻,焚香垂幕,淨展桃笙,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天際真人也。                                             (沈復<養生記道>)

語譯:我近年來在枯菴靜坐,迅速掃除舊有的習慣。有時在高大樹林中大聲唱歌,有時在幽僻的

       山谷狂嘯,有時乘著小船在溪邊湖灣垂釣。去除耳目心智的作用,時間久了,好像有點收

       穫。陳白沙說:「不被外物拖累,不被耳目拖累,不被倉促匆忙、困頓流離拖累,鳶鳥飛

       魚兒躍,這一切的機妙都在於我。」

      知道這個,就叫做善於學習,這也是養壽的真正祕訣。冬天夏天都應該在太陽一出來時起

       床,尤其夏天更是,天地之間清新的空氣,最能使精神爽朗,錯失這個實在太可惜。我居

       住在山中的寺廟,夏天時太陽出來就起床,可以聞到水草清香的味道,蓮花還含苞未放,

       竹葉上的露水還在滴落,真可以說是最令人快樂的事。夏天時間長,可以午睡片刻,焚好

       香垂下簾幕,鋪好簟蓆,睡飽再起來,令人神清氣爽,真的不僅僅像是天邊的仙人一樣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