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課 燭之武退秦師 左丘明
一、歷史背景
本文記春秋時代,魯僖公三十年九月(西元前六三○年),秦、晉合兵圍鄭,鄭國大夫燭之武應鄭文公之請,前往遊說秦穆公,終於化解了鄭國危機之始末。
關於「秦、晉圍鄭」的歷史背景有二:
(一)重耳流亡時,鄭國無禮於晉:先前晉文公流亡在外時,受到鄭文公的冷落。鄭叔詹勸鄭君要禮遇重耳一行人,鄭君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詹勸告,對重耳無禮。鄭文公當時覺得重耳只是一個失去地位的落難公子,於是對他們一行人十分怠慢,不開城門也不讓重耳進城。叔詹又勸鄭君殺掉重耳一行人以除後患,鄭君不從。此即所謂「以其無禮於晉」一事。
(二)晉、楚城濮之戰:魯僖公二十八年四月(西元前六三二年),晉、楚爭霸,爆發城濮之戰,楚軍大敗,晉國稱霸諸侯。當時,鄭國處於四戰之地,無險可據,又無禮於重耳,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王出兵作戰。楚敗,鄭文公內心恐懼,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於衡雍。晉文公受到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於踐土,晉文公為盟主,鄭參加踐土之盟,晉、鄭間的隔閡並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出兵攻晉,又盟於晉,此所謂「且貳於楚也」之「貳」。
至於秦國出兵之因,秦穆公因為國土偏處西陲,常想東進,染指中原,所以合晉圍鄭。但是合圍鄭國,主動的人是晉文公,秦穆公只是陪從地位。秦穆公本想以晉為橋梁,進而爭霸中原,結果卻是適得其反。只是幫助晉國擴張和壯大,秦國毫無所得。所以燭之武的說辭,能夠打入秦穆公的心裡,使其猛然醒悟。
秦、晉是當時極有勢力的兩個大國,他們聯合出師,對於小小的鄭國來說,正是危如累卵。面臨亡國之災,鄭文公只得重新起用大夫燭之武。足智多謀的燭之武看準秦、晉之間的矛盾與裂痕,採取分化離間的方法,終於說服秦穆公撤軍,而且還派兵協助鄭國防守。晉國被迫撤軍,鄭國終於化險為夷。
二、《左傳》的作者和成書時間
關於《左傳》的作者和成書時間,按照司馬遷的說法,《左氏春秋》的作者是「魯君子左丘明」,《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是以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約其辭文,去其煩重,以制義法,王道備,人事浹。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東漢班固在《漢書‧藝文志》當中,也抱持與司馬遷相同的看法。
《左傳》中有不少文字證據可見作者是魯國人,例如多處以「我」字作為魯國的代稱,對於魯公只稱公,對於魯大夫前面不寫「魯」等。孔子也曾說:「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論語‧公冶長》)可見左丘明是孔子推重的同時代人。
三、國學常識
(一)史書體例
《四庫全書》將史書分為十五類。在國文領域之中,「編年體」、「紀傳體」、「雜史類的國別體」三類最為重要。
體例 |
書名 |
作 者 |
內 容 |
注 疏 |
地 位 |
編 年 體 |
春秋 |
孔子據魯史刪削而成 |
以「魯史」為中心,旁及他國歷史 |
左氏傳 公羊傳 穀梁傳 |
為編年體之祖 |
左傳 |
左丘明 |
以記《春秋》史事 為主,也略及義例 |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
劉知幾《史通》以之為編年體之祖,又稱「春秋內傳」 |
|
竹書 紀年 |
不詳 |
起自夏代,終於魏 安釐王二十年 |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之為編年史之祖。書至宋時亡佚,今傳二卷乃後人偽作 |
|
資治 通鑑 |
北宋‧司馬光主撰,劉攽、劉恕、范祖禹助撰 |
上起三家分晉戰國 之始,下迄後周世 宗五代之末,294卷 |
|
最有名的編年體史書,是一部有意接續《左傳》的編年通史,書名為( 宋神宗 )所賜 |
|
紀 傳 體 ( 正 史 ) |
史記 |
西漢‧司馬遷 |
起自黃帝,終於漢武帝,130卷。體例:( 本紀 )、 ( 世家 )、 ( 表 )、 ( 書 )、 ( 列傳 ) |
劉宋•裴駰集解 唐•張守節正義 唐•司馬貞索隱 (合稱三家注) |
正史之祖、通史之祖、紀傳體之祖,又名「太史公書」 |
漢書 |
東漢‧班固 (班彪、班昭、馬續合撰) |
起自漢高祖,終於王莽,100卷(體例:本紀、列傳、表、志) |
唐•顏師古注 清•王先謙補注 |
斷代史之祖。漢因無諸侯,故體例中無「世家」 |
|
後漢書 |
南朝劉宋‧范曄(志由劉昭取司馬彪《續漢書》所補) |
記東漢史事,120卷(體例:本紀、列傳、志) |
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清•王先謙集解 |
原記東漢史事以劉珍‧《東觀漢記》最著,與《史記》、《漢書》並稱「三史」,《後漢書》成書最晚,卻取代其地位 |
|
三國志 |
西晉‧陳壽 |
記三國史事,分魏、蜀、吳三書,唯獨(〈魏書〉)有紀 |
劉宋•裴松之注(價值高於《三國志》原書) |
劉知幾評為「曲陳曹美,虛說劉非」,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並稱「四史」 |
|
國 別 體 |
國語 |
左丘明 |
記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史事,21卷 |
三國吳•韋昭注 |
國別史之祖。與《左傳》並行於世,又稱「春秋外傳」 |
戰國策 |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
上起戰國,下至楚漢之起。分記東周、西周、齊、秦、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國事,33卷 |
東漢•高誘注 |
又稱: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司馬遷《史記》多採其說。 劉向為之定名,傳至北宋只存11篇,曾鞏訪之士大夫家,將之校正補全 |
(二)左傳
作 者 |
相傳春秋時魯國太史( 左丘明 )所撰 |
名 稱 |
《春秋》三傳之一,亦名( 左氏春秋 )、( 春秋內傳 )、( 春秋左氏傳 ) |
根 據 |
孔子據( 魯史 )作( 春秋 ),多所褒諱貶損,左丘明論輯本事而為之傳 |
內 容 體 例 |
編年紀事體,以( 魯史 )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
時 間 |
起自魯隱公元年,迄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凡歷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 |
注 疏 |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
其 他 |
1.太史公曰:「左丘失明,厥有《國語》。」 2.《左傳》多於《春秋》的部分被稱為「續傳」;《春秋》經文未提,《左傳》卻詳載的事件被稱為「無經之傳」 3.一般人以《春秋》為編年史之祖;劉知幾《史通》以《左傳》為編年史之祖;《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則以《竹書紀年》為編年史之祖 4.後代文學家受其影響的包括:司馬遷、韓愈、柳宗元、方苞 |
價 值 |
《左傳》廣泛採及各種古史舊聞、公私記載,斟酌取捨,系統而詳明地記敘春秋時代各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等方面的事件,是研究先秦時期中國古代社會很有價值的歷史文獻。 |
文 學 成 就 |
1.敘事詳密曲折,結構嚴謹 2.擅長描寫戰爭,脈絡清晰 3.人物個性突出,形象鮮明 4.語言生動簡潔,富有文采 |
(三)春秋三傳比較
|
左 傳 |
公羊傳 |
穀梁傳 |
作 者 |
左丘明 |
公羊高口述,玄孫公羊壽與胡母子都纂錄 |
戰國魯人穀梁赤 |
版 本 |
古文經〔孔壁古文〕 |
今文經〔漢代隸書〕 |
今文經〔漢代隸書〕 |
起 迄 |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 27年,計255年 比《春秋》多13年 |
魯隱公元年至哀公14年西狩獲麟止,計242年 (同於《春秋》) |
|
內 容 比 較 |
多史事,少義例 |
解釋《春秋經》的義例;以《公羊傳》最為豐富,兩經自西漢起並立流傳,解經說法各有不同,可互為參考;《公羊傳》對《春秋》大義的正名分、別善惡之解最為詳盡 |
|
注 疏 |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
漢•何休注 唐•徐彥疏 |
晉•范寧注 唐•楊士勛疏 |
鄭玄評 |
善於( 禮 ) |
善於( 讖 ) |
善於( 經 ) |
范寧評 |
豔而富 其失也( 巫 ) |
辯而裁 其失也( 俗 ) |
清而婉 其失也( 短 ) |
註:晉‧范寧作〈穀梁傳序〉說:「左氏豔而富,其失也巫。」所謂「豔」是文章美,「富」是材料多,「巫」是多敘鬼神,預言禍福。
(四)先秦史書比較
|
尚 書 |
左 傳 |
國 語 |
戰國策 |
作 者 |
集體創作 |
左丘明 |
左丘明 |
作者不可考;劉向編 |
異 稱 |
書、書經 |
左氏春秋、 春秋左氏傳、 春秋( 內 )傳 |
春秋( 外 )傳 |
國策、國事、事語、 修書、長書、短長 |
體 例 |
記言體之祖 (今置經部) |
編年體 (今置經部) |
國別體 |
國別體 |
內 容 |
記堯以下至秦穆公 間史事與政事 |
記「事」為主 |
記「言」為主 |
記十二國事,多戰國策士言 |
地 位 |
最早史書 散文之祖 |
解釋春秋 |
國別史之祖 |
司馬遷作史記,多採 其說 |
注 解 |
漢•孔安國(偽孔傳) 唐•孔穎達正義 |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
三國吳•韋昭注 |
劉向定名戰國策 東漢•高誘注 |
(五)書名別稱彙整
書 名 |
別 稱 |
左 傳 |
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內傳、春秋左氏傳 |
戰 國 策 |
國策、國事、短長、事語、長書、修書 |
禮 記 |
小戴禮記 |
詩 經 |
詩三百、毛詩、三百篇 |
莊 子 |
南華經 |
老 子 |
道德經 |
呂氏春秋 |
呂覽 |
史 記 |
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
說文解字 |
說文 |
文心雕龍 |
文心 |
世說新語 |
世說新書、世說 |
昭明文選 |
文選 |
五代史記 |
新五代史 |
聊齋志異 |
聊齋 |
紅 樓 夢 |
石頭記、風月寶鑑、情僧錄、金玉緣、金陵十二金釵 |
四、課文深究
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春秋》僅有「晉人、秦人〔注1〕圍鄭」六個字,而《左傳》以二百九十四字交代了來龍去脈,全文共分五段:
(一)首段:「晉侯、秦伯〔注2〕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只用二十五個字便交代了:(1)當時情勢。(2)戰爭原因。(3)晉、秦駐軍方位。《左傳》筆法之簡練可見一斑。仔細看看,這簡短文字中還埋下兩處伏筆,且說晉、秦圍鄭的原因,一是「無禮於晉」,二是「貳於楚」,這兩件事情都是晉、鄭之間的宿怨,與秦毫無關係,可見秦之出兵,受晉牽使而來,事出被動。這一筆伏下「立說之根」,為全文發展作了鋪墊。此外,「晉軍函陵,秦軍氾南」,又是一處伏筆。晉、秦雖然聯合出兵,駐地卻一南一北。燭之武夜縋入秦營而不被晉軍察覺,即是善用這有利的條件。
(二)第二段:寫鄭國內部情況。從燭之武和鄭文公對話中可看出,鄭國君臣之間並非毫無矛盾,但是「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促成鄭國內部的團結,鄭文公引咎自責,擺低姿態,燭之武捐棄前嫌,共赴國難,這樣的同仇敵愾與晉、秦的鬆散聯合,形成鮮明的對照。
(三)第三段:燭之武的說辭是全篇重點,通篇說服關鍵在於利害二字。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的心理,曉以利害。燭之武的說辭只有短短一百二十餘字,卻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
‧第一層,先申言亡鄭之無益。「越國以鄙遠」既不可能,到頭來只是「亡鄭以陪鄰」,壯大晉國的實力。
‧第二層,極言舍鄭之無害而有利。保存鄭國,可以作為秦國通往東方道路上的中繼站,這對於偏隅西方,具有稱霸野心的秦國來說有很大的說服力。
‧第三層,以「且」字進一步推進,用晉人「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的史實,指出晉善於背秦。
‧最後一層,言晉人貪得無饜。「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無異是對秦穆公的當頭棒喝。
(四)第四、五段:寫秦穆公被燭之武說服,澈底打消與晉聯合攻鄭的想法,並與鄭訂定盟約,協防鄭國。這時候的晉侯,並沒有衝動行事,反而表現清醒的理智判斷,能夠避免自己「不仁、不知、不武」,而毅然回師,晉文公不愧為雄才遠謀的一代霸主,非臣下謀士所能及。
《左傳》與《戰國策》、《世說新語》合稱為中國的三大說話寶典,擅長記載外交辭令與戰爭,本文正是最佳示範。燭之武深知對秦穆公言利不如陳害,因此說利只有一層,說害卻用三層,層層逼進,終於使得秦穆公認清利弊得失,斷然改弦易轍。燭之武善於攻心,不僅曉以利害,還動之以情。說辭中八次提到「君」,句句為秦而謀,不為己謀,增強說辭的感染力。燭之武以一系列不可否定的事實,形成嚴密的邏輯力量,才能使得秦穆公心悅誠服,遊說成功。
〔注〕1晉人、秦人:《春秋》用「人」字,貶其出兵乃不義之舉,僅出於個人私欲。
2晉侯、秦伯:《左傳》不稱「公」,因左氏善於禮,明載他們當時地位只在侯、伯。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亡 |
滅亡 |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
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
|||
外出 |
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論語•陽貨) |
||
喪失 |
諸侯之所「亡」,與戰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蘇洵•六國論) |
||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
|||
逃亡 |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第六冊‧史記‧鴻門宴) |
||
忘(ㄨㄤˋ) |
忠志之士,「亡」身於外者(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
||
無(ㄨˊ) |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論語•子張) |
||
2. |
封 |
開闢疆土,動詞 |
既東「封」鄭 |
疆界,名詞 |
又欲肆其西「封」 |
||
量詞,計算包裹或裝上封套物件的單位 |
巫峽啼猿數行淚,衡陽歸雁幾「封」書(高適•送李少府貶瞿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
||
封閉、密閉 |
籍吏民,「封」府庫(第六冊‧史記‧鴻門宴) |
||
水灑復泥「封」,移來色如故(白居易•買花) |
|||
限制 |
固步自「封」 |
||
分封土地。 帝王以土地、爵位、名號授給王族或有功的人 |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蘇洵•六國論) |
||
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史記•魏公子列傳) |
|||
聚土築墳 |
「封」王子比干之墓,釋箕子之囚(禮記•樂記) |
||
天子築壇祭天 |
「封」於泰山,禪於梁父。封禪之王,七十二家(管子•地數) |
||
3. |
薄 |
減損 |
鄰之厚,君之「薄」也 |
迫近 |
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李密•陳情表) |
||
「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
|||
淺薄,不厚的 |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李密•陳情表) |
||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 |
|||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
|||
鄙視、看輕 |
不宜妄自菲「薄」(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
||
刻薄的 |
鄙夫寬,「薄」夫敦(孟子•萬章下) |
||
輕微的 |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
||
4. |
微 |
無 |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論語•憲問) |
|||
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
|||
暗中、悄悄地 |
「微」行,入古寺(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
衰微 |
吾觀三代以下,世衰道「微」(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
||
卑微、卑下 |
猥以「微」賤,當侍東宮(李密•陳情表) |
||
人「微」言輕 |
|||
出身「微」賤 |
|||
細微、細小 |
天下之事,常發於至「微」(第四冊‧方孝孺•指喻) |
||
隱約 |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蘇軾•留侯論) |
||
精妙幽深 |
《春秋》之「微」言大義 |
||
輕微 |
動刀甚「微」,謋然已解(第六冊‧莊子‧庖丁解牛) |
||
5. |
厭 |
滿足 |
夫晉,何「厭」之有 |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蘇洵•六國論) |
|||
疲困 |
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
||
厭惡、嫌棄 |
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論語•憲問) |
||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曹操•短歌行) |
|||
6. |
闕 |
損害 |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
擱置一旁 |
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論語•子路) |
||
欠缺 |
荷人鄭氏之事,「闕」而弗錄(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
||
缺點 |
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
||
通「掘」,挖 (ㄐㄩㄝˊ) |
若「闕」地及泉,隧而相見,其誰曰不然(左傳‧隱公元年) |
||
古代宮門外兩邊供瞭望的樓臺,中有通道(ㄑㄩㄝˋ) |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白居易•長恨歌) |
||
泛指帝王居住的地方(ㄑㄩㄝˋ) |
身在江海之中,心居乎魏「闕」之下(莊子•讓王) |
||
7. |
辭 |
推辭 |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辭」不往(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說辭 |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宋史) |
||
說明 |
無傷也,請「辭」於軍(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
||
言辭 |
吉人之「辭」寡、絕妙好「辭」(世說新語) |
||
辭別 |
「辭」曰:責畢收,以何市而反(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入不言兮出不「辭」(屈原•少司命) |
|||
停數日,「辭」去(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
|||
8. |
與 |
親附 |
失其所「與」,不知 |
「與」嬴而不助五國(蘇洵•六國論) |
|||
類 |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西銘) |
||
等待 |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
||
對待 |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
||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
|||
讚許 |
吾「與」點也(第一冊‧論語•先進) |
||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
|||
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 |
|||
交往 |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論語•子路) |
||
幫助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 |
||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
|||
同「舉」 |
選賢「與」能 |
||
替 |
所欲,「與」之聚之(孟子•離婁上) |
||
向 |
「與」虎謀皮 |
||
和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 |
||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
|||
子行三軍,則誰「與」(論語•述而) |
|||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論語•述而) |
|||
互鄉難「與」言(論語•述而) |
|||
參加、參與 |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
||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 |
|||
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
|||
通「歟」 |
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論語•公冶長) |
||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論語•子罕) |
|||
從我者,其由「與」(論語•公冶長) |
|||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
|||
9. |
舍 |
停止 |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第六冊‧荀子•勸學) |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 |
|||
三十里,長度單位 |
南北百里,東西一「舍」(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房屋 |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
||
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流水周於「舍」下(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
|||
築舍 |
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
||
通「捨」, 放棄、捨棄 |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
||
便「舍」船,從口入(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
|||
用之則行,「舍」之則藏(論語•季氏) |
|||
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論語•雍也) |
|||
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論語•子路) |
|||
「舍」生取義 |
|||
求則得之,「舍」則失之(孟子•告子上) |
|||
操則存,「舍」則亡(孟子•告子上) |
|||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孟子•告子上) |
六、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
字 音 |
詞 例 |
且 |
ㄗㄨˇ |
簪組〔古代官吏的冠飾。比喻做官〕、折衝樽俎〔在杯酒宴會間,運用外交手段取勝敵人〕、越俎代庖〔比喻踰越自己的職分而代人做事〕、數典忘祖〔比喻忘本〕、艱難險阻〔比喻遭受的艱險困難〕、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比喻自己受制於人,處於任人擺弄的境況〕、詛咒〔用惡毒的言語詛罵,或祈求鬼神降禍他人〕 |
ㄘㄨ |
粗衣糲食〔粗糙的衣服和低劣的食物。形容生活清苦。糲,音ㄌㄧˋ〕 |
|
ㄘㄨˊ |
徂謝〔死亡〕、崩殂〔天子死亡〕 |
|
ㄐㄩ |
狙擊〔埋伏在暗地裡而伺機突擊〕、雎鳩〔一種水鳥〕、菹醢〔古時一種殘酷的刑罰,將人殺死後剁成肉醬。醢,音ㄏㄞˇ〕、決癰潰疽〔瘡癰潰破。比喻事情的癥結得到解決。癰,音ㄩㄥ〕、趑趄不前〔想要往前卻又猶豫不進。趑,音ㄗ〕、補苴罅漏〔指補好裂縫,堵住漏洞。比喻彌補事物的缺失。罅,音ㄒㄧㄚˋ〕 |
|
ㄐㄩˇ |
齟齬〔牙齒上下不整齊。比喻彼此不合。齬,音ㄩˇ〕、沮喪〔失望灰心〕、含英咀華〔品味文章的要旨,咀嚼辭藻的華美〕 |
|
敝 |
ㄅㄧˋ |
弊車羸馬〔破車劣馬。形容生活儉樸。羸,音ㄌㄟˊ〕、卑禮厚幣〔態度謙卑,贈禮豐富。指招聘賢人的禮物厚重與態度殷切。後亦用於形容請教他人的態度〕、浮雲蔽日〔浮雲蒙蔽白日。比喻奸邪蒙蔽君主,忠良之士不得申其才〕、敝帚自珍〔比喻東西雖不好,卻因為是自己的,仍然非常珍視〕、束手待斃〔把手綁起來等待死亡。比喻危難時不想辦法解決,坐等敗亡〕 |
ㄅㄧㄝ |
憋氣〔將氣憋住,不使它呼出〕、甕中之鱉〔困在甕中的鱉。比喻在掌握之中,無法逃脫的人或物〕 |
|
ㄅㄧㄝˊ |
蹩腳〔差勁、不高明〕 |
|
ㄅㄧㄝˋ |
彆扭〔意見不合而吵鬧或賭氣。或作尷尬、難為情〕 |
|
ㄆㄧㄝ |
驚鴻一瞥〔比喻美人或美好的事物短暫出現〕、撇下〔棄置不顧〕 |
七、修辭舉隅──婉曲修辭
定義 |
行文時,不直言其意,婉轉地以其他的文意暗示本意,叫做「婉曲」 |
|
例
句 |
曲折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之五) ──婉轉表達自己異於世俗的品味與人格 ◆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 ◆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魯迅•孔乙己) ◆我正要掏出手帕為他擦淚時,從車窗的反照裡,看到我自己,我的臉早已模糊了(王尚義•失戀) |
微辭 |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專家還不是訓練有素的狗╱民主並不是一群會投票的驢(陳之藩•哲學家皇帝) |
|
吞吐 |
◆樓上晴天碧四垂,樓前芳草接天涯,勸君莫上最高梯(周邦彥•浣溪沙) ──因為上樓見芳草思人 |
|
含蓄 |
◆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顧炎武•廉恥) ◆行年四歲,舅奪母志(李密•陳情表) ◆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論語•公冶長)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
八、結構表
九、左傳成語集錦
成 語 |
出 處 |
釋 義 |
治絲益棼 |
隱公 4年 |
整理絲線時,不先找出頭緒,以致越理越亂。比喻行事不得要領,反而越做越糟。棼,音ㄈㄣˊ,雜亂。 |
長惡不悛 |
隱公 6年 |
長期為非作歹,不肯悔改。今作「怙惡不悛」。悛,音ㄑㄩㄢ,悔改。 |
懷璧其罪 |
桓公 10年 |
指身藏寶玉,因此獲罪;後比喻有才能的人往往遭受讒害。 |
城下之盟 |
桓公 12年 |
敵國軍隊兵臨城下,抵擋不住,被迫與敵人簽訂和約。後用以比喻戰敗屈服的意思。 |
退辟三舍 〔避〕 |
僖公 23年 |
晉公子重耳在流亡時到了楚國,楚成王問他將來如何報答楚國,重耳回答:「將來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便主動退避三舍之地。」後用為謙虛讓步,或因害怕而退縮不前。 |
濟河焚舟 |
文公 3年 |
記述秦君伐晉時,渡過河後把舟焚毀,表示決一死戰;也借喻為決心做事,不達勝利,誓不罷休。 |
染指於鼎 |
宣公 4年 |
記述鄭國大夫子公將手指沾於鼎內以嘗黿的故事,比喻沾取非分利益。 |
屨及劍及 |
宣公 14年 |
形容楚莊王急於報仇的焦躁狀態,後用為比喻說到做到,行動堅決迅速。 |
病入膏肓 |
成公 10年 |
記述晉景公病重,無法醫治,後用來比喻不治之症。 |
馬首是瞻 |
襄公 14年 |
記述晉、秦二國交戰,晉將荀偃下令:「看我馬頭所向而行事。」後以此比喻服從指揮、聽命行事。 |
班荊道故 |
襄公 26年 |
楚國大夫伍舉逃亡路上遇見好友聲子,於是折荊鋪地,邊吃邊聊如何再回故國。後用為老朋友路途相逢,歡敘舊情。 |
食言而肥 |
哀公 25年 |
魯哀公諷刺大夫季氏常不守信約;後借喻人說話不算數。 |
宴安鴆毒 |
閔公 元年 |
貪圖逸樂的生活就像飲毒酒一樣,自取滅亡。 |
行將就木 |
僖公 23年 |
比喻年紀已大,壽命將盡。 |
鋌而走險 |
文公 17年 |
在窮途末路或受逼迫時採取冒險行動或不正當的行為。鋌,急走的樣子。 |
十、延伸學習
晉侯殺世子申生
(一)春秋經文
僖公五年,春,晉侯殺其世子申生。
語譯:魯僖公五年,春天,晉侯計畫殺害自己的世子申生。
(二)左傳文
初,晉獻公欲以驪姬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從筮。」卜人曰:「筮短龜長,不如從長。且其繇曰:『專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蕕,十年尚猶有臭。』必不可!」弗聽,立之。生奚齊,其娣生卓子。
及將立奚齊,既與中大夫成謀,姬謂太子曰:「君夢齊姜,必速祭之!」太子祭於曲沃,歸胙於公。公田,姬置諸宮六日。公至,毒而獻之。公祭之地,地墳。與犬,犬斃。與小臣,小臣亦斃。姬泣曰:「賊由太子。」太子奔新城。公殺其傅杜原款。
或謂太子:「子辭,君必辨焉。」太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飽。我辭,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樂。」曰:「子其行乎?」太子曰:「君實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誰納我?」十二月戊申,縊於新城。
姬遂譖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語譯: 當初,晉獻公想把驪姬立為夫人,便用龜甲來占卜,結果並不吉利;然後再用蓍草占卜,結果吉利。晉獻公說:「照占筮的結果辦。」 卜筮的人說:「占筮不靈驗,龜卜很靈,不如照靈驗的辦。更何況卜筮的兆辭說:『專寵過分會生變亂,會奪去您的所愛。香草和臭草放在一起,過了十年還會有臭味。』千萬不能這麼做。」晉獻公不聽卜筮者的話,把驪姬立為夫人。驪姬生了奚齊,她隨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齊立為太子時,驪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預謀。驪姬對太子申生說:「國君夢見了你母親齊姜,你一定要趕快去祭祀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帶回來獻給晉獻公。當時晉獻公在外打獵,驪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宮中放了六天。晉獻公打獵回來,驪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藥獻給獻公。晉獻公灑酒祭地,地上土凸起成堆;拿肉給狗吃,狗被毒死;給官中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驪姬哭著說:「是太子想謀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晉獻公殺了太子的師傅杜原款。
有人對太子說:「您要申辯。國君一定會辨明是非。」太子說:「君王如果沒有了驪姬,會睡不安,吃不飽。我一申辯,驪姬必定會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樂。」那人說:「您想出走嗎?」太子說:「君王還沒有明察驪姬的罪過,我帶著殺父的罪名出走,誰會接納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盡。
驪姬接著又誣陷重耳和夷吾兩個公子,說他們都知道申生的陰謀。於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三)公羊傳文
曷為直稱晉侯以殺?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
語譯:為什麼要直接稱晉侯的作法為「殺」?因為他不但殺了世子,也等於殺了自己同姓的繼承人。直接稱道出國君的名諱,不以親屬身分稱之,因為他的作為太過分,明顯不合於「親愛親人」的倫理。
(四)穀梁傳文
目晉侯斥殺,惡晉侯也。
語譯:直接稱出晉侯名諱並以「殺」字斥責之,因為厭惡晉侯的作為。
重耳之亡 左傳僖公二十三、二十四年
晉公子重耳之及於難也,晉人伐諸蒲城。蒲城人欲戰,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祿,於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從者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
語譯:晉國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時候,晉獻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蒲城民眾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許,說:「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養生的俸祿,才得到屬下人民的擁戴;有了屬下人民的擁戴,就同君父對抗起來,沒有什麼比這再大的罪過了。我還是逃走吧!」於是重耳就逃往狄國。隨從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獲其二女叔隗、季隗,納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鯈、叔劉;以叔隗妻趙衰,生盾。將適齊,謂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而後嫁。」對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則就木焉。請待子。」處狄十二年而行。
語譯:狄國人攻打廧咎如(赤狄之別種)的時候,俘獲了這個部落的兩名女子叔隗、季隗,把她倆送給晉公子重耳。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鯈和叔劉;把叔隗嫁給了趙衰,生了趙盾。重耳要離開狄國到齊國去,對季隗說:「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來你再改嫁吧。」季隗回答道:「我已經二十五歲了,再等二十五年後改嫁,就該進棺材了,讓我等著你吧。」重耳在狄國住了十二年才離開。
過衛,衛文公不禮焉。出於五鹿,乞食於野人,野人與之塊。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賜也。」稽首受而載之。
語譯:重耳和他的隨從經過衛國,衛文公沒有以禮相待。他們從五鹿經過,向鄉下人討飯吃,鄉下人給他們土塊。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個人。狐偃勸他說:「土地是上天賞賜呀。」重耳磕頭致謝,收下土塊,放在車上。
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從者以為不可。將行,謀於桑下。蠶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殺之,而謂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聞之者,吾殺之矣。」公子曰:「無之。」姜曰:「行也!懷與安,實敗名。」公子不可。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語譯:重耳來到齊國,齊桓公把同族的一個女子嫁給他為妻,還送給他八十匹馬,重耳對 這種生活很滿足。可是,他的隨從們認為這樣待下去不是辦法,打算出走,他們在桑樹底下暗中商量動身的事。不料有一名採桑葉養蠶的女奴在桑樹上,偷聽了他們的話,把這件事報告給姜氏。姜氏怕洩露計畫就殺了她,並且對重耳說:「您有遠大的理想,那偷聽計畫的人,我已經將她殺了!」重耳說:「沒有這回事。」姜氏說:「您還是走吧,懷戀享樂和安於現狀,是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名聲的!」重耳還是不肯走。姜氏和子犯定下計策,把重耳灌醉打發他上路。重耳酒醒來大怒,拿起長戈就去追趕子犯。
及曹,曹共公聞其駢脅,欲觀其裸。浴,薄而觀之。僖負羈之妻曰:「吾觀晉公子之從者,皆足以相國。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國,反其國,必得志於諸侯。得志於諸侯,而誅無禮,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貳焉?」乃饋盤飧,寘①璧焉。公子受飧反璧。
注釋:①寘:音ㄓˋ,置、放。
語譯:到了曹國,曹共公聽說重耳的肋骨連在一起,想要趁他裸體的時候看看。有一次重耳洗澡時,曹共公走到身邊觀看重耳的駢脅。曹國大夫僖負羈的妻子對她丈夫說:「我看晉國公子重耳的隨從人員,都能夠擔負輔佐國君的大任;如果用他們做國家的大臣,晉公子重耳一定能返回他們晉國為君;回晉國做了國君之後,一定能在諸侯中稱霸;在諸侯當中稱霸,就要討伐對他無禮的國家,曹國恐怕就是第一個。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國人有所不同呢?」僖負羈聽了妻子的話就派人給重耳送去一盤晚餐,把一塊璧玉藏在晚餐裡。公子重耳接受了晚餐而退回了璧玉。
及宋,宋襄公贈之以馬二十乘。
語譯:到了宋國,宋襄公贈給重耳八十匹馬。
及鄭,鄭文公亦不禮焉。叔詹諫曰:「臣聞天之所啟,人弗及也。晉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將建諸,君其禮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晉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離外之患,而天不靖晉國,殆將啟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從之,三也。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況天之所啟乎?」弗聽。
語譯:到了鄭國,鄭文公也沒有以禮相待。鄭國大夫叔詹勸諫文公說:「我聽說上天所贊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趕上他的。晉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尋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來,上天或者要樹立他為君吧?您還是以禮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結婚,他們生的孩子不會旺盛,晉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卻一直活到今天,這是其一;晉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災難,上天卻不讓晉國安定下來,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開闢一條路,使他有機會回去做國君,這是其二;晉公子有狐偃、趙衰、賈佗三個足以勝過一般人的賢士跟隨他,這是其三。晉國和鄭國是同等地位的國家,晉國的公子路過鄭國,我們本來就應好好地接待;何況晉公子又是上天所贊助的人呢?」鄭文公不聽叔詹的勸告。
及楚,楚子饗之,曰:「公子若反晉國,則何以報不穀?」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毛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其何以報君?」曰:「雖然,何以報我?」對曰:「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子玉請殺之。楚子曰:「晉公子廣而儉,文而有禮;其從者肅而寬,忠而能力。晉侯無親,外內惡之。吾聞姬姓,唐叔之後其後衰者也。其將由晉公子乎!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乃送諸秦。
語譯:重耳到了楚國,楚成王設宴款待他,並問道:「公子如果回到了晉國,那麼拿什麼來報答我呢?」重耳回答說:「美女、寶玉和絲綢,那是您已有的;美麗的鳥翎、獸毛和名貴的象牙、牛皮,那是楚國土地上出產的;那些流散到晉國的,不過是您剩下來的罷了。還叫我拿什麼東西報答您呢?」楚成王說:「話雖然這麼說,可是您到底怎樣報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托您的福,使我能回到晉國,未來如果遇到晉、楚兩國發生戰爭,雙方軍隊在中原遭遇,為了報答您的盛情款待,我一定指揮晉國軍隊退避九十里。如果仍然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那麼我只好左手拿著馬鞭、硬弓,右邊佩帶著箭袋弓囊,來陪您較量一番了。」楚大夫子玉請求楚成王殺了重耳。楚成王說:「晉公子重耳志向遠大而不放縱自己,說話文雅而又有禮貌;他的隨從態度莊重並且待人寬厚,忠誠並且能勤奮效力。現在晉國國君晉惠公眾叛親離,不得人心,國外的諸侯和國內的臣民都憎恨他。我聽說姬姓的貴族中,唐叔一支的國運長久,衰落得最遲。或許將由晉公子重耳來振興吧!上天讓重耳振興晉國,誰能夠把他毀掉呢?違背天意,必然會有大災禍。」於是把重耳送到秦國去了。
秦伯納女五人,懷嬴與焉。奉匜①沃盥,既而揮之。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而囚。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請使衰從。」公子賦河水,公賦六月。趙衰曰:「重耳拜賜。」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級而辭焉。衰曰:「君稱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語譯:秦穆公送給重耳五名女子做姬妾,秦穆公的女兒懷嬴也在其中。有一次,懷嬴捧著盛水的器具,給重耳澆水洗手,重耳洗完了,就揮手讓懷嬴離開。懷嬴生氣地說:「秦、晉兩國是互相匹敵的國家,你憑什麼看不起我?」公子重耳怕秦穆公知道後生氣,連忙脫去上衣,拘囚自己表示謝罪。後來有一天,秦穆公設宴款待重耳。子犯對重耳說:「我比不上趙衰那樣善於言辭,讓趙衰陪您去吧。」宴會上公子重耳朗誦了〈河水〉,秦穆公朗誦了〈六月〉。這時趙衰說:「重耳趕快拜謝秦伯的賞賜!」重耳下了臺階,向秦穆公作揖,叩頭。秦穆公也走下一級臺階辭讓。趙衰又說:「您提出輔佐周天子的使命要重耳擔當,重耳怎麼敢不拜謝您的厚意呢!」
注釋:①匜:音ㄧˊ,古代一種盛水或酒的器皿。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納之。不書,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負羈絏,從君巡於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璧於河。濟河,圍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語譯:魯僖公二十四年,春天,周曆正月。秦穆公派兵護送晉公子重耳回國。到了黃河邊上,子犯拿了一塊寶玉獻給公子重耳,並說:「我牽馬執韁服侍您走遍了天下各國,一路上得罪您的地方太多了。連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何況您呢?讓我從此走開,到別國去吧。」公子重耳說:「要是不同舅舅一條心,就請白水作證。」說著把那塊寶玉扔到了河裡,以示求河神作證。重耳在秦軍的護送下過了黃河,進入晉國國境,接著圍困令狐,攻入桑泉,又拿下臼衰。
二月,甲午,晉師軍於廬柳。秦伯使公子縶如晉師。師退,軍於郇。辛丑,狐偃及秦、晉之大夫盟於郇。壬寅,公子入於晉師。丙午,入於曲沃。丁未,朝於武宮。戊申,使殺懷公於高梁。不書,亦不告也。
語譯:同年二月,初四日,晉懷公的部隊駐紮在廬柳,秦穆公派遣公子縶到晉國部隊勸說他們退兵。晉軍後退,駐紮在郇城。十一日,狐偃同秦、晉兩國的大夫在郇城簽訂盟約。十二日,重耳接管了晉國軍隊。十六日,重耳進入曲沃城。十七日,重耳到祖父武公的宗廟朝拜。十八日,重耳派人到高梁殺死了晉懷公。春秋經沒有記載這件事,因為重耳沒有赴告於魯。
重耳即位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呂、郤畏逼,將焚公宮而弑晉侯。寺人披請見,公使讓之,且辭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後余從狄君以田渭濱,女為惠公來求殺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雖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猶在,女其行乎。」對曰:「臣謂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猶未也,又將及難。君命無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惡,唯力是視。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無蒲、狄乎?齊桓公置射鉤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眾,豈唯刑臣。」公見之,以難告。三月,晉侯潛會秦伯於王城。己丑晦,公宮火,瑕甥、郤芮不獲公,乃如河上,秦伯誘而殺之。晉侯逆夫人嬴氏以歸。秦伯送衛於晉三千人,實紀綱之僕。
語譯:呂甥、郤芮害怕受到逼害,打算焚燒晉文公的宮室並且殺死文公。披,這一名太監請求進見,文公令人訓斥他,並且拒絕接見,說:「蒲城的戰役,君王命你第二天趕到,你馬上就來了。後來我陪同狄國國君到渭河邊打獵,你替惠公前來謀殺我,惠公命你三天後趕到,你過了第二天就到了。雖然有君王的命令,怎麼那樣快呢?那只袖口還在。你就走吧!」披回答說:「小臣以為君王這次返國,大概已懂得了君臣之間的道理。如果還沒有懂,又要遇到災難。對國君的命令沒有二心,這是古代的制度。除掉國君所憎惡的人,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盡多大的力量。至於他是蒲人,還是狄人,關我什麼事?現在君王即位,就會沒有蒲、狄那樣的事件嗎?齊桓公拋棄射鉤之仇,而讓管仲輔佐自己,君王如果改變桓公的做法,又何必辱蒙君王下驅逐的命令?走的人很多,豈只受刑的小臣我一人?」文公接見了披,他把即將發生的災難報告了文公。晉文公暗地裡和秦穆公在秦國的王城會晤。三月的最後一天,文公宮室被燒。瑕甥、郤芮沒有捉到文公,於是跑到黃河邊上,秦穆公誘他們過河而殺了他們。晉文公迎接夫人嬴氏回國。秦穆公贈送給晉國衛士三千人,都是一些得力的臣僕。
初,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其出也,竊藏以逃,盡用以求納之。及入,求見,公辭焉以沐。謂僕人曰:「沐則心覆,心覆則圖反,宜吾不得見也。居者為社稷之守,行者為羈絏之僕,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國君而仇匹夫,懼者甚眾矣。」僕人以告,公遽見之。
語譯:當初,晉文公有個侍臣名叫頭須,是專門管理財物的。當晉文公在國外的時候,頭須偷盜了財物潛逃,把這些財物都用來設法讓晉文公回國。沒有成功,只好留在國內。等到晉文公回來,頭須請求進見。晉文公推託說正在洗頭。頭須對僕人說:「洗頭的時候心就倒過來,心倒了意圖就反過來,無怪我不能被接見了。留在國內的人是國家的守衛者,跟隨在外的是背著馬籠頭馬韁繩的僕人,這也都是可以的,何必要怪罪留在國內的人?身為國君而仇視普通人,害怕的人就多了。」僕人把這些話告訴晉文公,晉文公立即接見了他。
狄人歸季隗於晉而請其二子。文公妻趙衰,生原同、屏括、樓嬰。趙姬請逆盾與其母,子餘辭。姬曰:「得寵而忘舊,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請,許之,來,以盾為才,固請於公以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為內子而己下之。
語譯:狄人把季隗送回到晉國,但請求留下她的兩個兒子。晉文公把女兒嫁給趙衰,生了原同、屏括、樓嬰。趙姬請求迎接盾和他的母親,趙衰辭謝不肯。趙姬說:「得到新寵而忘記舊好,以後還怎樣使用別人?一定要把他們接回來。」堅決請求,趙衰同意了。叔隗和趙盾回來以後,趙姬認為趙盾有才,堅決向趙衰請求,把趙盾作為嫡子,而讓她自己生的三個兒子居於趙盾之下,讓叔隗作為正妻,而自己居於她之下。
晉侯賞從亡者,介之推不言祿,祿亦弗及。推曰:「獻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懷無親,外內棄之。天未絕晉,必將有主。主晉祀者,非君而誰?天實置之,而二三子以為己力,不亦誣乎?竊人之財,猶謂之盜,況貪天之功以為己力乎?下義其罪,上賞其奸,上下相蒙,難與處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誰懟?」對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對曰:「言,身之文也。身將隱,焉用文之?是求顯也。」其母曰:「能如是乎?與女偕隱。」遂隱而死。晉侯求之,不獲,以綿上為之田,曰:「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語譯:晉文公賞賜跟隨他逃亡的人,介之推沒有提及祿位,祿位也沒有賜到他身上。介之推說:「獻公的兒子有九個,只有公子在世了。惠公、懷公沒有親近的人,國內國外都拋棄了他們。上天不使晉國絕後,必定會有君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不是公子又會是誰?這實在是上天立他為君,而他們這些人卻以為是自己的力量,這不是欺騙嗎?偷別人的財物,尚且叫做盜,何況貪上天的功勞以為自己的力量呢?下面的人把貪功的罪過當成合理,上面的人對欺騙加以賞賜,上下相互欺騙,這就難和他們相處了。」介之推的母親說:「為什麼不也去求賞?這樣的死,又能怨誰?」介之推回答說:「明知錯誤而去效法,罪就更大了。而且我口出怨言,不能吃他的俸祿。」他母親說:「也讓他知道一下,怎麼樣?」介之推回答說:「說話,是身體的文飾。身體將要隱藏,哪裡用得著文飾?這只不過是去求顯露罷了。」他母親說:「你能夠這樣嗎?我和你一起隱居起來。」於是就隱居而死。晉文公派人尋找介之推,找不到,就把綿上的田封給他,說:「用這來記載我的過失,來表揚好人。」
蹇叔哭師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①,若潛師②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鄭必知之,勤而無所③,必有悖心④。且行千里,其誰不知?」
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⑤!」
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⑥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⑦。
注釋:①管:鎖鑰。
②潛師:祕密出師。
③勤而無所:勞累而沒有斬獲。
④悖心:背離之怨心。
⑤中壽,爾墓之墓拱矣:中壽指中等的歲數(六十歲至一百歲)。若你只活六十歲,你墳上的樹木都已經可以合抱了,有罵人老不死之意。
⑥辟:通「避」。
⑦遂東:向東出兵襲鄭。
語譯: 杞子從鄭國派人告訴秦君說:「鄭人讓我掌管他們北門的鑰匙,如果偷偷地發兵前來,就可以占領鄭國了。」秦穆公去請教蹇叔。蹇叔說:「勞動軍隊去侵襲遠地,我沒聽說過。到達時軍隊疲勞,力量衰竭,遠方的鄭國有防備,恐怕不行吧!我們軍隊的行動,鄭國一定知道,費了力氣而沒有收穫,士兵一定會有怨恨的情緒。而且行軍千里,誰會不知道?」
秦穆公不接受他的意見。召見孟明、西乞、白乙三員大將,讓他們在東門外出兵。蹇叔哭著送他們說:「孟明呀,我看到軍隊出去,而看不到它回來了!」秦穆公派人對他說:「你知道什麼?如果你六、七十歲死了,你墳上的樹木已經可以合抱了。」
蹇叔的兒子在軍隊裡,蹇叔哭著送他,說:「晉國人必定在殽山抵禦。殽山有兩座山陵,它的南陵,是夏后皋的墳墓;它的北陵,文王在那裡避過風雨。你必定死在兩座山陵之間,我將在那裡收你的屍骨啊!」秦國軍隊就出發東進。
十一、左傳名句
1.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釋義〕不義的事情做多了,必然自取滅亡。
2.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
〔釋義〕第一次擊鼓時,戰士們鼓足了勇氣;第二次擊鼓時,戰士們的勇氣就衰落了;第三次擊鼓時,戰士們的勇氣就沒有了。說明做什麼事,都要鼓足勇氣,一口氣將它做完。
3.一之謂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
〔釋義〕有一次已經是很過分的事了,難道還能再來一次嗎?(其,同「豈」)
4.輔車相依,唇亡齒寒。(左傳•僖公五年)
〔釋義〕輔和車是互相依存的關係,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事物之間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關係。輔,臉頰。車,牙床。
5.皮之不存,毛將安傅。(左傳•僖公十四年)
〔釋義〕毛本來就是長在皮上的。現在,皮不存在了,毛將依附在哪裡呢?比喻任何事物,只要失去基礎,就無法存在。
6.量力而動,其過鮮矣。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僖公二十年)
〔釋義〕根據自己力量的大小去行動,過錯就會減少。成敗的關鍵主要是由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而不是取決於他人。
7.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宣公二年)
〔釋義〕有過錯能改正,這是最大的善事。
8.太上有立徳,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
〔釋義〕最高的是樹立德業,其次是建立功績,再其次是著書立說。此三者是古人心目中永垂不朽的事業。
9.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釋義〕語言如果沒有文采,它所表達的思想就不會廣為流傳。
10.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左傳•襄公二十六年)
〔釋義〕雖然楚國有人才,其實好多都被晉國任用了。說明晉國善於重用人才。「楚材晉用」典出於此。
11.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釋義〕老百姓所讚許的政策法令,我們就要堅持執行;老百姓所厭惡的政策法令,我們就要加以改正。
12.數典而忘其祖。(左傳•昭公十五年)
〔釋義〕這是周王諷刺晉國使臣籍談的話:你身為晉國司典(掌管典制文書的官)的後代,說起國家歷史上的禮法制度和掌故來,怎麼把自己祖先的職守都忘掉了?比喻忘掉了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也比喻對本國歷史的無知。(數,數著說。典,歷史上的禮法制度、掌故)
13.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左傳•昭公二十年)
〔釋義〕烈火熊熊,百姓望而生畏,不敢近前,所以很少有人死在那裡;相反,水的外表柔順,百姓喜歡在水中遊玩戲耍,結果好多人都淹死在裡面。比喻治理國家,一定要從嚴要求。(懦弱,軟弱無能。這裡借指水勢平穩。狎,戲弄)
14.困獸猶鬥,況人乎?(左傳•定公十五年)
〔釋義〕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後的掙扎,更何況人呢?比喻瀕於失敗的人雖然走投無路,也要頑強抵抗。
15.三折肱知為良醫。(左傳•定公十三年)
〔釋義〕多次折斷胳膊的人知道怎樣做一個好醫生。說明知識來源於實際經驗。(肱,胳膊)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A卷(第1回)
13~15題組: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翫,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勳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偪乎?親以寵偪,猶尚害之,況以國乎?」公曰:「吾享祀豐潔,神必據我。」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冬,晉滅虢。師還,館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左傳‧僖公五年)
語譯:晉獻公又向虞侯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進諫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被滅,虞國必會跟著滅亡。我們不可開啟晉國的貪念,也不能夠輕忽敵人野心,晉國向我們借一次路都算是過分了,哪可以再借呢?俗語說:『輔與車是相互依靠的,嘴唇沒了,牙齒就要受寒。』這話說的就是虞和虢的關係!」虞公說:「晉,是我的同宗之國,哪裡會害我呢?」宮之奇回答說:「太伯和虞仲,都是周太王的兒子。太伯不依從宗法,所以沒有繼位為君。虢仲、虢叔,是季歷的兒子,當過周文王的卿士,對王室有功,功勞還記錄在典策上,保存在宮府裡。(可是晉國)還是打算要滅掉虢國,他哪裡會關照虞國呢?況且虞國能比桓叔、莊伯的後代,更與晉獻公親近嗎?晉獻公若厚愛親族,那桓叔、莊伯的後代又犯了什麼罪呢?晉獻公卻把他們族人都殺光了。難道不是因為桓叔、莊伯家族人多勢大構成威脅嗎?因為人多勢大(可能逼迫到自己),尚且加以殺害,何況(關係這麼疏遠的)虞國呢?」虞公說:「我祭祀所獻的祭品豐盛乾淨,神靈必定會保佑我。」宮之奇回答說:「臣聽說,鬼神不會特別親愛誰的,祂只保佑有德之人。所以周書上說:『上天是不分親疏的,只輔助有德的人。』又說:『不是黍稷的香氣能感召鬼神,只有祭祀者光明的德行才能感召鬼神。』又說:『人民的祭品並沒有不同,鬼神只享用有德者的祭品。』如此說來,無德行的君王,是不會受到百姓擁護的、鬼神是不會受享他的祭品的。神靈所憑藉的,就在於德行!假如晉國攻下虞國,而又能修明德行(管好內政),並獻上馨香的物品來祭禱,神靈難道會吐出來而不受用嗎?」虞公不聽諫言,答應晉國使者(願借路給晉國攻打虢國)。宮之奇帶著家族的人離開虞國,說:「虞國不能再舉行歲末臘祭了!(晉滅虞)就在這次的軍事行動中,晉國用不著另外再派出軍隊來攻打了。」這年冬天,晉國滅掉虢國。軍隊回返時,駐紮在虞國,(晉國)於是襲擊虞國,滅掉了虞國,活捉了虞公。
賞析:本段文字記敘晉國向虞國借道以攻打虢國,虞國大夫宮之奇認為虞、虢相互依存,若虢國被滅,虞國亦將不保。故極力勸阻虞君,然終未被採納。於是晉國滅虢國之後,又在回師之際將虞國消滅。
注釋:①晉、虞、虢:皆為姬姓同宗之諸侯。
②翫:忽視。
③大王之昭:周太王的後代。
④不嗣:不繼位為君。
⑤王季之穆:周太王第三子季歷的後代。
⑥將虢是滅:即「將滅虢」,「是」表賓語提前的語助詞。
⑦偪:同「逼」,威脅、逼迫。
⑧據:安,引申為保佑之意。4惟德「繄」物:是,作繫詞。
⑨「馮」依:同「憑」,此作親近之意。
⑩臘:歲末祭祀眾神之大典。
甲卷(第1回)
13~17題組:
請見高中國文補充教材〔三〕P4~P6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備課資源
1.下列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唐、宋八大家中,唐僅二人,宋則多達六人,據此足證:唐代古文成就遠不如宋代 (B)韓愈、柳宗元、白居易、歐陽脩、蘇軾、徐志摩、余光中、楊牧等,都是兼擅詩、文的作者 (C)《左傳》、《公羊傳》、《穀梁傳》,稱「《春秋》三傳」;其中以《左傳》的文學價值最高 (D)《史記》一書開紀傳體之先例,《漢書》承之。二書雖為史書,都被後世文章家奉為學習的典範 (E)清代是小說發皇的時代,名作蠭出,《金瓶梅》、《紅樓夢》、《聊齋志異》、《老殘遊記》等,為其中佼佼者。 〔93學測〕
答案:(B)(C)(D)
解析:(A)宋代古文宗法韓愈、柳宗元,故成就大小與人數多寡無關。(C)《左傳》長於敘事,為歷史散文之佳構。(E)《金瓶梅》為明代蘭陵笑笑生的作品。
2.如果我們把古代五經博士或經學專家請到現代社會,以其專業知識提供協助,就經書內容與職務作最適切組合的考量,下列安排適合的選項是 (A)請「《尚書》」博士擔任駐外大使 (B)請「《春秋》」博士擔任國史館館長 (C)請「《易經》」博士擔任法務部部長 (D)請「《儀禮》」專家擔任警政署署長 (E)請「《爾雅》」專家擔任《國語辭典》編纂顧問。〔93學測〕
答案:(B)(E)
解析:(A)《尚書》記載君主或大臣的演說或文告,與外交職務關聯不大。(B)《春秋》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其他各國史事的編年體史書。可為國史館館長。(C)《易經》為哲學之書,與法律不相干。(D)《儀禮》記周秦的禮儀,與警政無關。(E)《爾雅》是古文字書,與《國語辭典》編輯相關。
3.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公),下至哀(公)之獲麟。……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根據上述《史記》文字,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據上下文意,司馬遷認為《左氏春秋》無法闡釋《春秋經》的旨意 (B)文中「論史記舊聞」的「史記」,泛指古代史書;「孔子史記」則指《春秋》 (C)「人人異端」的「異端」,意同《論語》中孔子所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的「異端」 (D)文中「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可用以說明孔子「述而不作」的觀念。 〔94指考〕
答案:(B)
解析:(A)《左氏春秋》乃「具論其語」而成,當然可以闡釋《春秋經》的旨意。(C)「人人異端」指每人由本位角度所做的不同解讀;不同於「攻乎異端」的「異端」,指的是邪說歪道。(D)「論史記舊聞」才是用以說明孔子「述而不作」;「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乃因為「義不訕上,智不危身」。語譯:孔子深明王道,親往面見七十餘國的國君,但皆不能受重用,所以仔細觀察地處西方的周王室,輯採各國史書舊聞,依魯國史事編成《春秋》。上從魯隱公開始記載,最後記到魯哀公獲麟那一年。……他七十位學而有成的弟子,各個接受他口傳的《春秋經》,因為《春秋》之中有些刺譏時事,褒貶君王挹損時人的文辭,不可以直接書寫表現。魯國一位有德的史官左丘明,擔憂孔門弟子各執一方闡釋《春秋》旨意,各下定論,最後失去《春秋》最真切的看法,所以依據孔子所記的《春秋》這本史書,完整的整理出其中的內容事件,完成了《左氏春秋》一書。
4. (甲)萬古丹心盟日月,千年義氣表春秋(乙)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軍驚(丙)天意欲興劉,到此英雄難用武。人心猶慕項,至今父老尚稱王(丁)由仁居義,傳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知言養氣,充惻隱、善惡、恭敬、是非之心。上引對聯各詠一歷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A)關羽/扁鵲/項羽/孔子 (B)關羽/華佗/項羽/孟子 (C)文天祥/華佗/劉邦/孔子 (D)文天祥/扁鵲/劉邦/孟子。 〔95學測〕
答案:(B)
解析:(甲)由「義氣」與「春秋」這兩個關鍵詞可推知,應指關羽。因為關羽在三國時代,以義氣著名,最喜讀《春秋》這部書。(乙)由「劈曹顱」以及「醫關臂」兩個關鍵詞可推知答案為華佗。據《三國演義》說:華佗是因打算為曹操動腦顱手術而被殺的,他還曾替關羽刮骨療毒治過箭傷。語出江西揚州華佗廟聯。(丙)劉指劉邦,項指項羽,人民認為天命屬劉邦,故項羽這位人中豪傑無用武之地。這個「尚稱王」意指人們懷念項羽,故習慣上仍稱項羽為「楚霸王」。語出江蘇無錫項王廟。(丁)由上聯知此人為儒門大哲;由下聯的養氣與四心,可推知為孟子。語出乾隆題山東鄒縣孟廟。
5.斟酌下引文字,□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六經者非也,吾心之常道也。是故,□也者,志吾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誠偽邪正者也。」(王陽明〈尊經閣記〉) (A)《易》/《詩》/《禮》/《樂》 (B)《易》/《樂》/《禮》/《詩》 (C)《詩》/《禮》/《易》/《樂》 (D)《詩》/《樂》/《易》/《禮》。 〔95學測〕
答案:(A)
解析:《易經》最早為卜筮之書,孔子作《十翼》後,始成為哲學之書,所以談到「陰陽消息」,非《易經》莫屬。《詩經》為最早的詩歌總集,以寫實手法表現先秦社會的人事以及各階級人物的情感,所以談到「歌咏性情」,必定指《詩經》。《禮》在儒家傳統中,一直認為是「理」的基礎觀念,而《儀禮》所記,正是社會生活中具體的禮儀規定與節文準則,所以談到「條理節文」,所指必為《禮》。荀子曾言:「夫樂者,樂也。」《論語‧八佾》中,孔子更曾言:「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縱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意指「音樂,是可以知道的:開始奏樂時,音樂熱烈盛大,五音並出之後,音樂純然和諧、清晰明朗、連續不絕,這就完成了最和平的音樂。」由此可知談到「心之欣喜和平」,應指《樂》。
6.下列文句中的「以」字,意義與其他選項不同的是 (A)《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B)范仲淹〈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C)曹丕《典論‧論文》: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 (D)曾鞏〈墨池記〉:推王君之心,豈愛人之善,雖一能不以廢,而因以及乎其跡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 〔95指考〕
答案:(D)
解析:(A)因為。(晉文公與秦穆公出兵包圍鄭國,因為鄭國對晉文公無禮,同時親附楚國,對晉國有二心)。(B)因為。(不因為環境或個人遭遇而或喜或悲,不論是高居廟堂,或是遠處江湖,都憂國憂民)。(C)因為。(西伯被幽禁時推演出《易經‧爻辭》,不因為困窮而不專力於寫作;周公在地位彰顯時制定《周禮》,不因為康樂的生活而改變創作的想法)。(D)用來。(推究王先生的想法,他是因為喜愛一個人的優點,認為再小的技能也不應偏廢,因此推廣而重視遺蹟呢?還是為了用推廣這整件事來勉勵後學之人。)
7.下列文句中的「行」字,有「實施」之意的選項是 (A)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陶淵明〈責子〉) (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公孫丑》) (C)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戰國策‧秦策》) (D)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E)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 〔96指考〕
答案:(B)(C)
解析:(A)將。(B)(C)實施。(D)流傳。(E)行為。語譯:(A)阿宣要十五歲了,仍然不愛文學或道術。(B)施行仁政而稱王天下的領袖,沒有誰能阻擋得了。(C)勸說秦王的上書多次呈奏,但蘇秦的主張仍未實施。(D)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E)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隱瞞嗎?我沒有對你們隱瞞。我沒有一個行為不是在暗示你們。」
8.目前習用的敬稱對方之詞「閣下」,來自古代「因卑達尊」的思維,亦即言談中基於禮貌,提到對方時,刻意稱呼其近侍隨從,以表示「不敢當面進言,謹向位階較低的侍從報告」之意。下列文句「 」內的詞,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B)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C)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D)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 (E)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 〔97指考〕
答案:(A)(B)(D)
解析:敬詞之中,有些就直接為敬稱,如「夫子」、「先生」、「大爺」等;有些則「因卑達尊」,如(A)「執事」,以左右侍從代稱秦君;再如(B)「陛下」,以陛下奔走之侍從代稱國君;也如(D)「殿下」,以殿前奔走者代稱親王。
9.下列有關經典或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詩經》從性質上分,有風、雅、頌三類;從作法上分,有賦、比、興三種;合稱「六義」 (B)漢代的詩有樂府和古詩,二者原本都配樂可歌,後來與音樂的關係疏離,變成單純創作、閱讀的作品 (C)《春秋》編年紀事,《左傳》亦編年紀事,《史記》為紀傳體,《漢書》亦紀傳體,後代正史都用紀傳體 (D)「志怪」為魏晉六朝小說的重要特徵,至後代猶有繼承者,如《聊齋志異》即其中非常著名的代表作 (E)《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談舉止的重要著作,展現孔子的思想、情懷、人生態度及其與學生的互動情形。漢代獨尊儒術,《論語》被尊為經典,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98指考〕
答案:(A)(C)(D)
解析:(B)漢代古詩徒誦不歌。(E)漢代獨尊儒術,但尚未看重《論語》及《孟子》。宋代朱熹才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本書合稱四書。
10.下列有關經書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詩經》是中國古代南方文學的總集 (B)《尚書》保存了秦漢之際的典章制度 (C)三禮指《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又稱《周官》 (D)《易經》中的八卦可以代表八種不同的象,如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 (E)《春秋》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左傳》特點在詳述史事。〔100學測〕
答案:(C)(D)(E)
解析:(A)《詩經》是中國古代北方的詩歌總集。選項中的「南方」是錯誤的,「文學」宜作「詩歌」較精確。(B)《尚書》為記錄上古政事的史書,是夏、商、周三代歷史檔案文獻彙編。陳夢家《尚書通論》︰「《尚書》記錄了距今2300年的〈秦誓〉,至3000年盤庚遷於殷,前後王室的誥命、誓言和其他大事。」其時代並無下及漢代,其內容亦非「典章制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