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詞選
(一)浪淘沙 李 煜 (二)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 軾
(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一、寫作背景
(一)李煜 浪淘沙
李煜從四十歲降宋被俘,加上拘留在汴京,直到四十二歲逝世,將近三年的時間,可說是歷盡了人間最可悲的遭遇。這首浪淘沙,依據蔡絛 西清詩話的說法,是李煜去世那年暮春作的:「南唐 李後主歸朝(宋)後,每懷江國,且念嬪妾散落,鬱鬱不自聊,嘗作長短句云:『簾外雨潺潺,……天上人間。』含思淒惋,未幾下世。」昨日帝王今日囚,李煜的身世之痛和命運之悲,形成他後期作品淒清悲愴的詞風。
(二)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闋詞是宋神宗 元豐五年七月,東坡四十七歲,謫居黃州第三年所作,同時還撰有名篇赤壁賦。蘇軾在「烏臺詩案」關押審訊後,貶為黃州團練副使。他因詩罹禍,難免憂憤,於是在與客遊黃州 赤鼻磯江面時,借題發揮,將赤鼻磯視為赤壁古戰場,借古代的英雄周瑜,以感嘆自身的馬齒徒長;不過,由於他胸襟開闊豁達,所以能作達觀之辭,使全篇充滿著豪邁的精神氣魄。
(三)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這是辛棄疾寄給陳亮的一首詞。辛棄疾頗具將才武略,率領百萬雄師馳騁疆場,收復中原,是他夢寐以求的願望,然南歸後屢遭主和派排斥壓抑,夙願不遂,功業難就,直至壯歲閒度,鬢髮已白。這首詞約作於西元一一八八年,當時辛棄疾被免官閒居江西 帶湖。辛、陳兩人才氣相若、抱負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復國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詞人。辛棄疾與陳亮在鵝湖相會,縱酒高歌,極論世事,將一腔報國熱忱盡情發洩在對現實的極度不滿之中,寫出了不少悲歌慷慨的詞作。這首詞大約寫於鵝湖之會分手之後,願與友人共勉,也抒發了自己報國無門的苦悶。
二、作者介紹
(一)李煜
李煜,字重光,徐州(今江蘇省 徐州市)人。是南唐 中主 李璟第六子,世稱李後主。生於南唐 前主李昪(ㄅㄧㄢˋ)昇元元年(西元九三七年),卒於宋太宗 太平興國三年(西元九七八年),年四十二。
李煜於宋太祖 建隆二年(西元九六一年),嗣位為南唐國主。在位十五年後,於宋太祖 開寶八年(西元九七六年)被俘入宋,封違命侯。太宗即位,改封隴西郡公,但實際上形同被軟禁,行動毫無自由,居宋二年餘卒。
李煜精音律,尤工於詞。亡國前所作,多寫宮廷歡樂生活,詞風綺麗柔靡;被俘後,多抒亡國之痛,哀怨淒絕。他不僅精通詩詞,還擅長書法,善於博採眾長,推陳出新,並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金錯刀」體書法。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世人譽為詞中之聖、詞中之帝。李煜詞作原多已散佚,後人蒐集其詞與其父中主 李璟作品合刻,稱南唐二主詞。
(二)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 眉州 眉山(今四川省 眉山市)人。生於仁宗 景祐三年十二月(西元一○三七年一月),卒於徽宗 建中靖國元年(西元一一○一年),年六十五。
蘇軾自幼稟性聰慧,由母親程氏親自授教。二十二歲登進士第;二十六歲任鳳翔府簽判。神宗時上書指陳新法不切實際,與王安石不合,於是自請外放,任杭州通判。
宋英宗治平三年(西元一○六六年),蘇洵卒於京師,蘇軾兄弟扶父喪返蜀。熙寧二年(西元一○六九年)初,蘇軾守喪期滿還朝,繼位的宋神宗採納了王安石變法主張,開始變法。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對新法進行了全面批評,這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不滿,誣蔑蘇軾扶父喪返蜀時販私鹽。蘇軾不自辯,於是請求離開朝廷,出任地方官。其後他先後擔任杭州(今浙江杭州)通判,密州(今山東諸城)、徐州(今江蘇徐州)、湖州(今浙江湖州)知州。蘇軾在各地興修水利,救濟災民,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深受百姓愛戴。蘇軾以新法有利於民的部分加以實施,反對新法有損於民的部分措施,以「新進」、「生事」等語,刺痛了靠投機新法起家的人,他們群起彈劾蘇軾,結果蘇軾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雖然多方營救,仍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黃州即今湖北黃岡)。
哲宗 元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奉召回京,累官至翰林學士、龍圖閣學士。哲宗 紹聖年間,新黨得勢,屢遭貶謫,曾遠貶惠州(今廣東省 惠州市)、儋州(今海南島 儋州市)。後遇赦北歸,病死常州(今江蘇省 常州市),諡文忠。
蘇軾一生宦途坎坷,然而在文學藝術上卻成就非凡。其文汪洋宏肆,尤長於說理論辯,詩詞書畫造詣亦高。與父洵、弟轍,並稱「三蘇」,同列唐、宋古文八大家。有東坡全集等傳世。
(三)辛棄疾
辛棄疾,字幼安,自號稼軒居士,南宋歷城(今山東省 濟南市)人。生於高宗紹興十年(西元一一四○年),卒於寧宗 開禧三年(西元一二○七年),年六十八。
宋室南渡,中原淪陷,耿京聚兵山東抗金,辛棄疾為之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西元一一六二年),辛棄疾率眾歸宋,任江陰簽判。因堅持抗金,為當時主和派排擠,始終不獲重用,遂歷任地方官。孝宗 淳熙八年(西元一一八一年),又因與當權者意見不合而遭罷黜,隱居江西上饒 帶湖,號其居曰稼軒,以將帥之才,投閒置散近二十載。
辛棄疾南歸後二十年,過著長期的仕宦生活,各處奔波,很少定居。淳熙八年,他四十二歲,在江西當安撫使時,由於歷年在政治上受到主和派的不斷打擊,感到失意,因此,漸萌退志。就於這年春初,他在信州上饒郡城外購買一塊土地。這塊土地位於信江上游,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城北一里多路,有個狹長的湖泊,辛棄疾命名為帶湖。湖邊有一片空曠的荒地,辛棄疾在稍高的地方建造一座樓房,登樓可以遠眺靈山群峰,稱之為集山樓。另外還造了幾十間平房,房前的低地開闢為稻田。辛棄疾認為「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因此便把面對稻田的一排平房取名為稼軒,並以稼軒作為自己的別號。
辛棄疾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然其理想志趣,在南宋的政治環境中卻處處受阻,遂將一腔忠憤寄於詞中,為南宋著名之愛國詞人。其詞題材廣泛,善於化用典故。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清新婉約之作,與蘇軾並稱「蘇、辛」。有稼軒長短句傳世。
(四)詞人集合
作者 |
字號筆名 |
生平 |
學術 |
著作 |
李煜 |
字重光,南唐後主。世稱李後主 世人稱詞中之聖、詞中之帝 |
在位十五年後,被俘入宋,封違命侯,太宗時,改封隴西郡公,內心悲苦,終日以淚洗面,居宋二年餘卒 |
擅書畫,以「金錯刀」體名世;精音律,尤工詞。亡國前作品描寫歡樂生活與男女愛情,承續花間詞風;亡國後,多抒亡國之痛,哀怨淒絕。王國維稱:「詞至李後主,眼界始大」 |
南唐二主詞
浪淘沙
虞美人 |
柳永 |
原名三變,字耆卿,改名永,因排行,世稱柳七 |
青年時期生活放浪,舉進士屢遭下黜,自稱「奉旨填詞」。仁宗始登進士第,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後因詞觸犯仁宗去職 |
精曉音律,能自度新曲,變舊調為,詞多男女戀情與羈旅行役之作,尤善鋪敘,以白描見長,語言淺切自然,不避俚俗,創慢詞,為宋詞開展體製與內容。「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 |
樂章集
雨鈴霖 |
蘇軾 |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 |
二十二歲登進士第,曾因烏臺詩案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時,奉召回京,後來新黨得勢,屢遭貶謫,最遠貶至惠州、儋州,後遇赦北歸,病死常州 |
文章汪洋宏肆,長於說理,詩詞書畫造詣高,與父洵、弟轍並稱,同列名唐、宋古文八大家;詞屬豪放風格 |
東坡樂府
念奴嬌
水調歌頭 |
李清照 |
號易安居士 |
與夫婿趙明誠志趣相投,能文詞又共同致力金石書畫的蒐集整理;靖康之亂後,流寓南方,夫婿病逝後,孑然一身,晚境淒涼 |
出身詩書世家,善詩、文尤工詞;詞以南渡為界,前期多寫閨情相思,詞風明快清麗;後期生活孤苦,發傷時念舊與懷鄉悼亡之情,詞風蒼涼沉鬱;善白描,意象新奇,表達含蓄,被稱為「易安體」 |
漱玉詞
一剪梅
醉花陰 |
辛棄疾 |
原字坦夫,後改幼安,自號稼軒居士 |
因堅持抗金,受主和派排擠,歷任地方官,甚至以將帥之才閒居近二十載 |
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詞題材廣泛,以抗金國為主調,內容善化用前人典故,與蘇軾並稱「蘇、辛」 |
稼軒長短句 破陣子 南鄉子 |
※蘇詞曠達超妙,寄曠逸之懷;辛詞豪放沉鬱,多憤慨之氣。
三、國學常識
(一)詞
異名 |
詩餘、長短句、樂府、曲子詞 |
發展 |
最早可信約在中唐前後,宋代為詞之黃金時代 |
體制 |
分為小令(五十八字以內)(或稱令)、中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或稱引、近)、長調(九一字以上)(或稱慢) |
格律 |
限制比近體詩嚴格;依詞調規定填寫 |
演變 |
承襲漢魏樂府遺風,接受外來音樂影響,並改變唐詩形貌而成 |
風格 |
以婉約(歐、柳、周、李)為正宗;豪放(蘇、辛、陸)為變格 |
中唐 |
韋應物‧調笑令、張志和‧漁歌子、白居易‧楊柳枝 |
唐末 |
溫庭筠、韋莊 |
五代 |
南唐中主李璟、後主李煜(《南唐二主詞》) 馮延巳(為詞清新,開北宋一代風氣) |
北宋 |
晏殊、歐陽脩、晏幾道(專工小令) 張先、柳永(開慢詞之先) 蘇軾、秦觀、賀鑄、李清照、周邦彥(北宋婉約派集大成者) |
南宋 |
辛棄疾、陸游、朱敦儒(蘇派)、史達祖、姜夔、周密(周派) |
金 |
元好問 |
清 |
納蘭性德 |
其他 |
1.後蜀趙崇祚編《花間集》,收溫庭筠等晚唐五代詞家十八人作品,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詞集 2.詞一首,通稱一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兩片的稱雙調。詞調與詞的內容不一定有關 3.李白被稱為「詞祖」,相傳有菩薩蠻、憶秦娥作品 4.李煜:詞中之聖、詞中之帝 5.北宋詞家最早推晏殊、歐陽脩;柳永、張先始創「慢詞」 6.柳永如詩家白居易,開展詞之體製;蘇軾如詩家韓愈,開展詞之內涵 7.李清照為「閨秀第一詞人」。辛棄疾被譽為「詞中之龍」 8.詞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
(二)詞史之「最」和「並稱」
1.詞家三李:( 李白 )、( 李煜)、( 李清照 )。
2.現存最早的詞集:五代 後蜀 趙崇祚編的花間集。
3.詞聖、詞中之帝:( 李煜)。
4.開北宋詞風者:南唐 馮延巳。
5.宋初婉約派的代表詞家:晏 歐(晏殊、歐陽脩)、大小晏(晏殊、晏幾道)。
6.長調慢詞的開拓者:( 柳永)、( 張先 )。
7.豪放派的代表詞人:蘇軾、辛棄疾。
8.最富盛名的女詞人:( 李清照 )。
9.格律派的代表詞人、詞家正宗:周邦彥。
10.南宋格律派的重建者:姜夔。
11.詞中之龍:( 辛棄疾 )。
12.濟南二「安」:李清照(號易安居士)、辛棄疾(字幼安)。
(三)詩‧詞‧曲之比較
類別 |
詩 |
詞 |
曲 |
句式 |
除樂府詩外,每句句式均相同 |
長短句式 |
長短句式 |
字數 |
近體詩字數固定 |
字數固定 |
可加襯字 |
體裁 |
1.樂府詩:多寫實,貴遒勁 2.古體詩:多言情,貴溫雅 3.近體詩:律詩、絕句 |
1.小令(令) 2.中調(引、近) 3.長調(慢) |
1.散曲:小令,套曲 2.劇曲:雜劇,傳奇 |
格律 |
分平仄 |
分平仄 |
分平上去 |
押韻 |
1.樂府、古詩可換韻 2.近體詩須一韻到底 |
1.全闋詞必須照詞譜用韻 2.詞牌與內容無關 |
1.曲必須照曲譜用韻,可以重韻(用同一字為多句韻腳) 2.曲牌與內容無關 |
科白 |
無 |
無 |
劇曲有科白 |
音樂性 |
唯樂府詩入樂,餘徒誦 |
入樂 |
入樂 |
別稱 |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 |
詩餘、曲子詞、長短句、樂府 |
詞餘、樂府 |
其他 |
1.詩莊、詞媚、曲俚俗 2.中國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
四、課文深究
(一)李煜 浪淘沙
主旨 |
這闋詞是李煜亡國後的作品,感嘆春光已逝,傷痛故國難歸。 |
脈絡 |
由「夢迴」過渡到「夢牽」,而至「夢覺」: 1.夢迴: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2.夢牽: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3.夢覺:獨自莫凭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
筆法 |
1.以倒敘法追憶故國:上片用倒敘法,先寫夢醒再寫夢中。 2.以莫凭欄呼應前半:下片三句自為呼應。為什麼要說「獨自莫凭欄」呢?因為「凭欄」而不見「無限江山」,又將引起無限傷感。 3.情景交融,虛實相雜:「流水」二句,嘆息春歸何處。「天上人間」,是相隔遙遠,不知其處。指春,也兼指人。詞人長嘆水流花落,春去人逝,不僅是本詞的結束,亦暗示詞人的一生即將結束。 |
段落 |
1.詞的上片,描寫夢醒後所聽聞,表現出無限惜春、傷春之情。「羅衾不耐五更寒」以下寫夢醒後所感。禁不住的寒意,不僅來自自然界,更來自淒涼孤冷的內心世界。 2.下片寫憑欄時對人生的留戀。以實寫之現實愁苦來造成反差,引導出虛擬之夢境歡娛,以凸出自己被俘之「客」身,可謂「語語沉痛,字字淚珠,以歌當哭,千古哀音」,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 |
格律 |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共五十四個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韻: +||--(韻),+|--(韻)。+-+||--(韻)。+|+--||,+|--(韻)。 +||--(韻),+|--(韻)。+-+||--(韻)。+|+--||,+|--(韻)。 後段格律與前段相同,而且此詞牌通常押平韻,以李煜這首詞為正體。(「+」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聲,「|」表示仄聲)這首詞韻腳是潺、珊、寒、歡、欄、山、難、間,屬於詞韻第七部。 |
(二)蘇軾 念奴嬌赤壁懷古
主旨 |
詞人與客遊赤壁,撫今追昔,以抒發一己之情志。 |
脈絡 |
詞以「江」字起興,以「江」字為過脈,又以「江」字收束。「江」字是本詞的主線。 |
筆法 |
1.即景起興,襯托英雄氣概:開篇即景抒情,時越古今,地跨萬里,把傾注不盡的大江與名高累世的歷史人物聯繫起來,組成一個極為遼闊悠久的時空背景。以驚心動魄的奇偉景觀,隱喻周瑜的非凡氣概,並為眾多英雄人物的出場渲染氣氛,為下文的寫人、抒情作好鋪墊。 2.古今對比,人生如夢:下片由「遙想」領起五句,集中筆力塑造青年將領周瑜的形象。「故國神遊」以下三句,轉入對個人身世的感慨。「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鬱,是全詞餘音嫋嫋的尾聲。歷史現實交相震撼,詞人於天地之中頓生達悟,既然人生如夢,何不放懷一笑,馳騁於山林、江河、清風、明月之中,灑脫情懷於此略見一斑。 3.融景、人、理於一爐:本篇將寫景、懷古、抒情三者結合在一起,大開大闔,縱橫古今,筆力奇崛,意境宏闊,是豪放詞派的名篇。 |
段落 |
1.上片詠赤壁:即地寫景,為英雄人物出場鋪墊。 (1)「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抒發江水常新,人事滄桑之慨 (2)「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借舊日軍壘遺跡,表明這裡曾是千軍萬馬的大戰場;又用「人道是」這種疑似之言,既點出這裡並非當年赤壁之戰的故地,但也勾起人們對赤壁之戰的歷史回顧。而後進入目接神遊的懷古境界。 (3)「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正面描寫赤壁的江山景色。岩石壁立,怒濤洶湧,浪花千疊,似乎還保留著昔日古戰場的氣氛。 (4)「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英雄豪傑」:由地及人,為下片專敘赤壁之戰幸運的主角周瑜作了過渡。 2.下片懷周瑜,最後懷古傷己,以自身感慨作結。 (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用「遙想」二字,把人們引向古代,開始了具體的「懷古」。以小喬來襯托周瑜,用「美人」為「英雄」作渲染,更顯出周瑜的年少風流,英姿俊美。 (2)「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寫周瑜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雄風。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借周瑜之英年有為,反襯己之馬齒徒長。從歷史回到現實,從懷古歸到傷己。 (3)「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回應開頭。壯麗江山,英雄人物,激起蘇軾豪邁奮發的感情,也加深他思想上的矛盾和苦悶。 |
格律 |
念奴嬌,別名將近二十個,如百字令、百字謠(以上是因念奴嬌此詞牌正好一百個字)、大江東去、酹江月、赤壁詞(以上是得自蘇軾這首念奴嬌的首尾兩句或題目)。此詞牌雙調,一百個字,上、下各十句,四仄韻: +-+|,|+|,+|++-|(韻)。+|+-,-||、+|+-||(韻)。+|--,+-+|,+|--|(韻)。+--|,|--|+|(韻)。 +|++--,+-+|+,+--|(韻)。+|+-,-|+、+|+--|(韻)。+|--,+-+||,|--|(韻)。+--|,+--|-|(韻)。 前後兩段的第三、五、八、十句押韻。這首詞韻腳為物、壁、雪、傑、發、滅、髮、月,全是入聲字,屬於詞韻第十七部(「壁」字)與第十八部通押。 |
(三)辛棄疾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主旨 |
抒寫作者抗敵救國的理想,及壯志未酬的悲憤心情。 |
脈絡 |
這闋詞以夢為抒情線索。前九句寫自己的醉態和夢境,一氣灌注,自成一段;而最後一句「可憐白髮生」陡然一轉,,由夢境跌入現實,另為一段,強烈對比出理想的幻滅,流露報國無門的感慨。 |
筆法 |
1.佈局特殊:全詞從意義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動的描繪出一位忠勇的將軍的形象,從而表現了詞人的宏大抱負。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嘆,抒發了「壯志難酬」的悲憤。這種特殊的結構安排,不僅表達了詞人報國無路的感傷與憤慨,而且使章法婉曲多姿,給人新奇的感受。 2.想像浪漫:作者以浪漫的想像,飛動的筆觸,描寫抗金部隊的壯盛軍容和橫戈躍馬的戰鬥場景,歷歷在目,聲色可感。 3.巧用典故:「八百里」一語雙關,既是牛的代稱,又含有地域廣闊之意;「八百里」與「五十弦」的工整對仗,給人以整齊之美。 |
段落 |
1.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這兩句都是往事。「看劍」有鉛刀一割、渴望殺敵的意味。而「醉裡挑燈」則為「看劍」渲染了背景和氣氛,增添了浪漫色彩。這一句是寫夜間,下句寫清晨。晨曦之中,各個軍營角聲此呼彼應,連成一片,是何等森嚴而又雄壯!我們可以理解為詞人在夢醒之後聽到「吹角連營」,也可以想像是這連營的號角聲喚醒了詞人的夢。「吹角連營」既是「夢回」所聞,「夢回」又是「吹角連營」所致。 2.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絃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這三句應當連讀,寫的是同一件事,即檢閱軍隊。分炙、奏樂,都在點兵儀式之中。「八百里」語義雙關,一方面指牛,另一方面,「八百里」又兼言營寨分布之廣。「分麾下炙」是說代主帥用烤熟的牛肉犒賞三軍。「五十絃翻塞外聲」這一句是說樂器中演奏出塞外的曲調。上片最後一句「沙場秋點兵」把分炙、奏樂的活動加以概括,點出是檢閱軍隊。閱兵是戰前的準備,秋天草肥馬壯,氣象肅殺,正是用兵的時節。檢閱期間一邊翻奏塞外雄壯的樂曲,一邊用烤熟的牛肉犒賞三軍,其雄壯、肅穆、熱烈、豪放,可以想見。 3.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下片「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是寫戰鬥的場面。快馬良弓,奔騰馳驟於沙場之上,往日的生活是何等豪邁!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大目標:「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就是要收復失地,一統天下,完成君王的使命,贏得自己的功名。 4.可憐白髮生 從詞的最後一句才回到今天:「可憐白髮生。」辛棄疾遭受壓抑,歲月蹉跎,光陰虛度,昔日金戈鐵馬的生涯只是一段回憶,而昔日的豪情壯志也已化為泡影。鬢邊的白絲,這嚴酷的不可扭轉的現實使詞人產生難以言說的悲憤。前九句的「壯詞」如果說是豪壯的話,到末尾就變成悲壯了。 |
格律 |
破陣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韻。 ||--+|(句),+-+|--(韻)。+|+--||(句),+|--+|-(韻),+-+|-(韻)。 ||--+|(句),+-+|--(韻)。+|+--||(句),+|--+|-(韻),+-+|-(韻)。 這首詞韻腳是:營、聲、兵、驚、名、生。 |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道 |
說 |
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世之談也,皆「道」辯說文辭之言(韓非子‧買櫝還珠) |
|||
不足為外人「道」也(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
|||
樂「道」人之善(論語‧季氏) |
|||
夫子自「道」也(論語‧憲問) |
|||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第一章) |
|||
相迎不「道」遠(李白‧長干行) |
|||
德性 |
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論語‧憲問) |
||
修己治人之道 |
傳「道」、受業、解惑(第一冊‧韓愈‧師說) |
||
禮樂之道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論語‧陽貨) |
||
正道 |
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論語‧子張) |
||
道路 |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孟子‧告子上) |
||
「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 |
|||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
|||
學說 |
吾「道」一以貫之(論語‧里仁) |
||
技藝 |
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論語‧子張) |
||
思想志趣 |
「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衛靈公) |
||
引導(ㄉㄠˇ) |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論語‧季氏) |
||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論語‧顏淵) |
|||
2. |
當 |
應該(ㄉㄤ) |
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
適合、相稱(ㄉㄤ) |
旗鼓相「當」 |
||
承受(ㄉㄤ) |
「當」之無愧、敢作敢「當」 |
||
值、正值(ㄉㄤ) |
「當」堯之時,天下猶未平(孟子‧梁惠王) |
||
匹敵、抵抗(ㄉㄤˇ) |
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史記‧廉頗藺相如傳) |
||
合宜(ㄉㄤˋ) |
夫古天地順而四時「當」,民有德而五穀昌(禮記‧樂記) |
||
3. |
如 |
像 |
生子當「如」孫仲謀(辛棄疾‧南鄉子) |
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 (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
|||
往 |
「如」廁 |
||
或者 |
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論語‧先進) |
||
語尾助詞 |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 |
||
及 |
遠親不「如」近鄰 |
||
4. |
還 |
仍舊、依然 |
誰道閒情拋棄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歐陽脩‧蝶戀花) |
還是,表示希望,含有建議的意味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
猶、尚 |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 |
||
更,表示程度 |
剪不斷,理「還」亂(李煜‧相見歡) |
||
再,表示繼續、重複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
||
且、又,表示皆有 |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韋莊‧女冠子) |
||
返回、回來 (ㄏㄨㄢˊ) |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
||
旋轉。通「旋」 (ㄒㄩㄢˊ) |
羅衣何飄颻,輕裾隨風「還」(曹植‧美女篇) |
||
隨即、立刻 (ㄒㄩㄢˊ) |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王維‧觀獵) |
||
5. |
更 |
改換、變換(ㄍㄥ) |
「更」改 |
古代表示夜間計時的用語。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ㄍㄥ) |
羅衾不耐五「更」寒 |
||
愈甚、越發(ㄍㄥˋ) |
抽刀斷水水「更」流(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
再(ㄍㄥˋ) |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
字音 |
詞例 |
向 |
ㄒㄧㄤˇ |
薪餉(工作的酬勞) |
ㄒㄧㄤˋ |
嚮導 |
|
ㄕㄤˇ |
半晌(片刻時間) |
|
匋 |
ㄊㄠ |
掏取 |
ㄊㄠˊ |
淘汰、陶冶、嚎啕大哭 |
|
舀 |
ㄊㄠ |
滔天大罪、韜光養晦(比喻隱藏才能,不使外露) |
闌 |
ㄌㄢˊ |
闌珊(衰殘的樣子)、斑斕、讕言(誣妄、不實的言詞)、襴衫(古代讀書人的家常服飾) |
ㄌㄢˋ |
爛漫(性情率真) |
|
侖 |
ㄌㄨㄣˊ |
御賜綸音(君王賜下詔書)、美輪美奐、掄材(選拔人才)、囫圇吞棗(比喻理解事物籠統含糊,或為學不求甚解)、無以倫比(無可企及)、淪肌浹髓(比喻感受深刻或受到深厚的恩惠) |
ㄍㄨㄢ |
綸巾 |
|
崔 |
ㄘㄨㄟ |
摧殘、催促、山勢磪嵬(山勢高峻的樣子。嵬,音ㄨㄟˊ) |
ㄘㄨㄟˇ |
璀璨 |
|
畾 |
ㄉㄧㄝˊ |
重疊 |
ㄌㄟˊ |
酒罍(古代一種盛酒或水的容器。外形像壺,小口、兩耳、深腹、有蓋,表面並刻有雲雷紋形為飾) |
|
ㄌㄟˇ |
故壘(舊時軍營)、纍纍(繁多、重積的樣子) |
|
累 |
ㄌㄟˊ |
累繩(繩索)、嫘祖(相傳為黃帝正妃,西陵國人。相傳是中國最早養蠶的人,故後世祀為先蠶)、縲紲(古代用以捆綁犯人的黑色大繩索。後比喻監獄。紲,音ㄒㄧㄝˋ) |
ㄌㄟˇ |
累積 |
|
ㄌㄟˋ |
疲累 |
|
詹 |
ㄉㄢ |
擔當(擔負,承當)、儋耳(古地名,今海南島) |
ㄉㄢˇ |
膽戰心驚(或作「膽顫心驚」) |
|
ㄉㄢˋ |
澹泊(恬靜而不慕名利) |
|
ㄓㄢ |
譫語(病中胡言亂語) |
|
ㄧㄢˊ |
屋檐(房頂伸出牆外的部分) |
|
麻 |
ㄇㄧˊ |
靡爛(敗壞)、糜粥(稀飯) |
ㄇㄧˇ |
靡靡之音(放蕩之音樂) |
|
ㄏㄨㄟ |
麾下(部下) |
七、修辭舉隅
雙關 |
春意闌珊──指晚春,亦指心境衰頹 |
羅衾不耐「五更寒」──指夜晚寒意料峭,亦指心境孤寒 |
|
落花流水「春去」也──指暮春,春光己去,亦指人生最美之時已逝去 |
|
誇飾 |
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
|
譬喻 |
江山如畫 【明喻】 |
人生如夢 【明喻】 |
|
示現 |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追述的示現】 |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懸想的示現】 |
|
借代 |
「檣櫓」灰飛煙滅──借代戰艦 |
「八百里」分麾下炙──借代牛 |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成語 |
釋義 |
春意闌珊 |
春天的景象衰敗凋殘。 |
落花流水 |
形容暮春殘敗的景象;或形容零落殘敗,亂七八糟的景象。 |
天上人間 |
天上和人間,比喻二者境遇不同,相差甚遠;或指像天上的人間,形容極樂的享受。如 喻世明言 卷三十六:「結識朝臣國戚,宅中有十里錦帳,天上人間,無比奢華。」。 |
風流人物 |
傑出的人物,或指不拘禮法、行為放蕩的人。 |
江山如畫 |
形容山水風景如圖畫般美麗。 |
羽扇綸巾 |
手持鳥羽做成的扇子,頭戴青絲便巾。形容態度從容不迫、瀟灑閑適。 |
人生如夢 |
人的一生如同一場春夢,短暫而虛幻。 |
十、延伸學習
(一)詞作大觀園
【李白詞選】
菩薩蠻
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暝色入高樓,有人樓上愁。
玉階空佇立,宿鳥歸飛急。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
語譯:
一片平遠的樹林之上飛煙繚繞有如穿織,秋天的山巒還留下一派惹人傷感的翠綠蒼碧。暮色已經映入高樓,有人獨在樓上心中泛起陣陣煩愁。
她在玉梯上徒勞無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鳥兒飛回棲宿多麼匆急。什麼地方是你回來的路程?一個個長亭接連一個個短亭。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語譯:
玉簫的聲音悲涼嗚咽,秦娥從夢中驚醒時,秦家的樓上正掛著一弦明月。秦家樓上的下弦月,每一年橋邊青青的柳色,都印染著灞陵橋上的悽愴離別。
遙望樂遊原上冷落淒涼的秋日佳節,通往咸陽的古路上音信早已斷絕。西風輕拂著夕陽的光照,眼前只是漢朝留下的墳墓和宮闕。
【張志和詞選】
本名龜齡,字子同,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不詳。唐肅宗時待詔翰林。後因事被貶,絕意仕進,隱居江湖間。自號玄真子,又號煙波釣徒。著書亦名《玄真子》。
漁父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松江蟹舍主人歡。菰飯蓴羹亦共餐。楓葉落,荻花乾。醉宿漁舟不覺寒。
語譯:西塞山前,白鷺飛來飛去,美麗的桃花映著流水,水中肥大的鱖魚自在的游著。釣魚的人,頭頂青色斗笠,身穿綠色蓑衣,斜風細雨迎面吹來,他們自由自在,樂不思歸。 松江側小屋舍的主人歡笑招呼,即使簡單的菰飯蓴菜羹,在熱情招呼下也令人心悅。在楓葉漸落,荻花漸凋的時刻,熱情的對話讓我即使醉宿漁舟也不感到寒冷。
【白居易詞選】
憶江南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語譯:江南的風景多麼美好,如畫的風景久已熟悉。太陽從江面升起時江邊的鮮花比火紅,春天到來時碧綠的江水像湛藍的藍草。怎能叫人不懷念江南?
【溫庭筠詞選】
太原人,字飛卿。晚唐詩人,約比白居易晚50年。詩與李商隱齊名,世稱「溫、李」,詞與韋莊並稱「溫、韋」。初至京師,為人推重。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絃吹之音,為側豔之詞。每依新興曲調作歌詞,開五代宋詞之盛,花間集收溫詞六十六首。
夢江南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語譯:滿懷希望,精心打扮,獨自憑欄,登上高樓。千船過盡,都不是自己心中的人,夕陽西下,斜暉脈脈,江水悠悠。柔腸寸斷,不堪回首江中白蘋洲。
【李璟詞選】
字伯玉,徐州人,南唐烈祖李昇的長子公元943年嗣位帝,年號保大,後因受到後周威脅,削去帝號,改稱國主,史稱南唐中主,廟號元宗。好讀書,多才藝。「時時作為歌詩,皆出入風騷」,具有較高的文學藝術修養。
攤破浣溪沙
菡萏香消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依闌干。
語譯:
荷花香味消失,翠葉凋殘,秋風在綠波間含愁而過,美好的時光就此流逝,容光因而憔悴,令人不忍看到。
綿綿細雨滴醒了尋訪邊塞人的夢,小樓上曲調都吹盡了,心境卻愈感淒涼。多少的淚珠多少的愁恨啊,只有痴痴遠望,倚靠著欄杆。
【李煜詞選】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語譯:
春天的花兒、秋天的月亮,何時才是盡頭?不知道多少往事啊,被它們勾上心頭!昨天夜裡,東風又一次吹上我居住的小樓。明朗的月色中想起故國,心中的痛苦難以忍受。
雕花的欄杆、白玉臺階梯,想來應該保留。當時那裡的人兒啊,美好容顏難依舊。如果有人問起我,你心中到底有多少哀愁?那就和春天的江水一樣,一刻不停地滾滾東流!
清平樂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語譯:
離別以來,春天已經過去一半,映入目中的景色掠起愁腸寸斷。就像白雪飄飛的階下落梅一樣零亂,把它拂去了又飄灑得一身滿滿。
鴻雁已經飛回而音信毫無依憑,路途遙遠夢中要回去也難形成。離別的愁恨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遠它越是繁茂。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語譯:
默默無語孤獨地登上西樓,此時初月像一把彎鉤。深深的庭院裡梧桐在清秋之季,也顯得格外寂寞。
像殘絲亂麻一樣剪不斷,理也理不清,就是這種離別愁緒。是一種不同一般的滋味埋在心底。
相見歡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語譯:
晚春園林,紅花已凋,滿地落瓣,春季離去得太匆忙,無可奈何啊這早上來的寒雨、晚上吹來的風如此無情!
美人臉上的淚溼胭脂,與我同留共醉的浪漫時分,何時能夠重來?正是人生常空留遺憾,一如江水東流啊!
菩薩蠻
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衩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君恣意憐。
語譯:
月色朦朧,嬌花吐豔,淡淡的霧氣四處飛揚,這正是個偷偷到情郎那邊幽會的好夜晚。她手提繡金線的鳳鞋,足穿絲襪,躡手躡腳地踏上畫堂前的玉階。
走到了畫堂南畔,見到了情郎,緊靠在他的身邊,嬌怯地顫抖,哎!奴家出來一趟可知有多難,請郎君盡情憐愛吧。
一斛珠
晚妝初過,沉檀輕注些兒個。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清歌,暫引櫻桃破。 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繡床斜凭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語譯:晚妝後,她在口唇上輕輕點了一些芳香的沉檀,向我微微地露出丁香似的舌尖。當她張開小巧的朱唇,為我唱一曲清歌時,她那細圓而紅潤的嘴唇如櫻桃初破般。 她的櫻唇上塗的口紅被酒化開了,杯子的邊緣沾有點點紅色的痕跡,修長的羅袖碰到酒杯時,也染上殷紅的顏色。這時,她醉了,斜靠在繡床邊,是那麼地嬌美;談笑間把口中嚼著的紅線茸,嫵媚地向著我吐呢!
【柳永詞選】
雨霖鈴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語譯:
秋後的知了叫得是那樣地淒涼悲切,面對著涼亭,正是傍晚時候,一陣急雨剛停止。在汴京城門外餞行的帳蓬裡喝著酒,沒有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夫卻已催促著出發。彼此握著手深深望向彼此,淚眼相看,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冷落淒涼的秋天,這離愁哪能經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淒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就縱然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鳳棲梧(又名「蝶戀花」)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裡,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語譯:
柔和的東風,吹過我倚欄已久的高高樓臺。黯黯的春愁,從天邊送來。碧草輕煙殘陽裡,默默靠著欄杆,誰能理解我的情懷?
我要用狂放昏醉,把愁悶排遣趕開,勉強作樂,心情還是不快。人漸漸地消瘦,初衷依舊不改,就是為她憔悴,也是值得。
【蘇軾詞選】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語譯: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我端著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裡,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想乘著風回到天上,只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在浮想翩飛,對月起舞,清影隨人,彷彿乘雲御風,置身天上,哪裡像住在人間!
月亮轉動,照遍了華美的樓閣,夜深時,月光又低低地透進雕花的門窗裡,照著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圓,便不應有恨了,但為什麼常常要趁著人們離別的時候團圓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歡樂、有離別、也有團聚;月亮呢,也會遇到陰、晴、圓、缺;這種情況,自古以來如此,難得十全十美。只願我們都健康和長在,雖然遠離千里,卻能共同欣賞這美麗的月色。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語譯:
一彎新月正掛在稀疏的梧桐,這時正是夜深人靜,什麼人見到我獨自一人徘徊往來?像縹緲無依的孤鴻之影。
它受驚嚇飛起卻又顧盼回頭,有多少怨恨可無人能夠領會。揀完了所有的樹枝都不肯停棲,寧願棲宿在寂寞的沙洲熬受寒冷。
蝶戀花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裡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語譯:
紅花凋殘,青杏還沒成熟,空中燕子成群飛翔,地面綠水繞著住家流淌。枝頭上的柳絮被風吹得愈來愈少了,放眼天涯,何處不見青青芳草!
牆內是懸掛著鞦韆的院落,牆外是寂靜長遠的路途。牆內洋溢著佳人盪鞦韆的歡笑聲,牆外行走的卻是我這個滿懷憂傷失意人,笑聲隨著距離逐漸變小,卻又勾起了我這多情人的一片煩惱。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語譯:
你我生死永別,茫茫然已過了十年,就算不去想念你,也難以遺忘,你孤伶伶的墳墓,在千里外遙遠的地方,叫我如何訴說心中的悲涼?現在即使我們相逢,恐怕你也認不得,我因為我已憔悴得風塵滿面,鬢白如霜。
昨夜忽然夢見回到故鄉,看見你坐在小屋子窗臺邊,正在梳理裝扮,你看著我,我望著你,一時說不出話,只是淚水直流不知有幾千行。想起每年傷心難過的地方,就是有這月色的晚上,你墳墓所在的山岡松樹旁。
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語譯:
老夫姑且也來表現一下少年人的輕狂,左手牽黃狗,右臂架蒼鷹,頭戴錦蒙帽、身穿貂鼠裘,帶著上千從騎馳騁在平坦的山岡。為了答謝跟隨太守的滿城觀獵父老,我要親自射殺猛虎,就像孫權一般。
看我舉杯酣飲,胸襟開朗,豪興不減。雖然鬢角已微白,年歲漸老,又有什麼關係呢?就像當年持節雲中的魏尚,不知皇上何時才會派出赦罪使者來,那時我當力挽強弓如滿月,向西北,射殺入侵的天狼(西夏)。
【秦觀詞選】
字少遊、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祕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於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聖後累遭貶謫。文詞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
踏莎行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爲誰流下瀟湘去?
語譯:
漫霧遮沒樓臺,暗淡的月色蒙住津渡,桃源美境任你怎樣盼望都是無法找到之處。怎能忍受這孤獨的館舍正緊緊關住春天的冷寒,特別是在杜鵑悲啼不停夕陽將暮。
驛站寄來了梅花,魚雁傳送到書信,堆砌起來的怨恨重重疊疊無法指數。郴江幸運而又悠然自得地環繞著郴山,爲了何人又要流向瀟湘去。
【李清照詞選】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語譯:
荷已殘,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涼秋,輕輕脫換下薄紗羅裙,獨自泛一葉蘭舟。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卷處,誰會將錦書寄有?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歸時候,月光皎潔浸人,灑滿這西邊獨倚的亭樓。
花,自在地飄零,水,自在地飄流,一種離別的相思,你與我,牽動起兩處的閒愁。啊,無法排除的是--這相思,這離愁,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語譯:
東尋西找,四周冷冷清清,境況悽悽慘慘,心中一陣陣悲戚。忽暖忽冷的季節,最難保養好身體了。喝上幾杯淡酒,又怎能擋得住傍晚時猛烈的西風呢?天上大雁飛過,正教我傷心,牠們都是我從前認識的老朋友啊!
金黃色的菊花落瓣堆積得滿地都是,花兒憔悴如此,現在還有什麼可摘取的呢?我守著窗口,一個人怎麼才能捱到天黑呢?梧桐葉落,再加上下著細雨,到黃昏時,滴滴答答地響個不停,這番光景,只用一個「愁」字怎能形容得了呢!
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寶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語譯:
薄霧瀰漫,濃雲滿天,日子又長又悶人,只好對著金獸香爐,看那瑞腦香氣升騰飄散。已經是重陽佳節,枕著瓷枕,躺在碧紗帳裡;夜半時候,已感到些秋涼的氣息。
黃昏後,對著東籬的菊花喝酒,幽微的香氣,侵滿了衣袖。別說這樣的天氣不會使人煩惱惆悵啊!當西風吹起簾子時,發覺屋子裡的人比屋外的黃花還要消瘦啊!
【辛棄疾詞選】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語譯:
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但是中原還是看不見。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長了。只有長江的水滾滾東流,永遠也流不盡。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就是長江,多少興亡事情已經過去了。
當年孫權在青年時代,做了三軍的統帥,他能獨霸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語譯:
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著,(但是)無處去找孫權那樣的英雄了。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事跡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如今)夕陽照著那草木雜亂、偏僻荒涼的普通街巷,人們說這就是(當年)寄奴曾住過的地方。回想當時啊,劉裕率兵北伐,武器鋒利,配備精良,氣勢好像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南朝宋文帝(劉裕的兒子)元嘉年間興兵北伐,想要再封狼居胥山,建功立業,由於草率從事,結果只落得自己回顧追兵,便倉皇失措。四十三年過去了,(現在)向北遙望,還記得當年揚州一帶遍地烽火。往事真不堪回想,在敵占區裡後魏皇帝佛狸的廟前,香煙繚繞,充滿一片神鴉的叫聲的社日的鼓聲!誰還來問:廉頗老了,飯量還好嗎?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迴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語譯:
入夜一城花燈好像是春風吹開花兒掛滿千枝萬樹,又像是被輕風吹落星星點猶如下雨。驅趕寶馬拉著華麗車子香風飄滿一路。風簫的聲音悠揚激動,玉壺的燈光流轉,整夜的魚龍角抵的遊戲到處飛舞。
有的插滿蛾兒,有的戴著雪柳,有的飄著金黃的絲縷,一路上說說笑笑嫋娜輕盈地朝人群走去。在衆芳裡尋找她千次百度;突然一回首,那個人卻孤零零地站在、燈火稀稀落落之處。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
語譯:少年時代不懂得什麼叫憂愁,常常喜歡登上高樓。常常喜歡登上高樓,為了寫首新詞就硬說自己很憂愁。 如今已經嘗夠了憂愁的滋味,想說憂愁卻不願開口。想說憂愁卻不願開口,只道出一句:「天氣涼爽好個秋!」
【陸游詞選】
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曾任鎮江隆興通判。主張抗金北伐,曾入四川宣撫使王炎幕府。官至寶章閣侍制。晚年退居家鄉。他是南宋大詩人,一生存詩九千餘首,以抗金愛國為主。
釵頭鳳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綿書難托。莫,莫,莫!
語譯:
紅潤柔軟的手,捧出黃滕的酒,滿城蕩漾著春天的景色,宮牆裡搖曳著綠柳。東風多麼可惡,把濃郁的歡情吹得那樣稀薄,滿懷抑塞著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回顧起來都是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得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紅,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滿園的桃花已經凋落,閒立在幽雅的池塘,永遠相愛的誓言雖在,可是錦文書信靠誰投托。深思熟慮一下,只有莫,莫,莫!
(二)當代作品補充
南朝的時候─致李煜 蔣 勳
南朝的時候/我打此經過/寫了幾首詩/和女子調笑/他們戲稱我為/帝王/歷史要數說我/亡國的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國?
我來/是看繁華幻滅/看你/是否美麗/一如往昔
當北方軍隊/到了城下/每一名女子/都掩袖哭泣
我換了白色素服/敵人說/時間倉促/我一直走到/祖宗的墳前/匆匆一叩首/匆匆/向北而去
這次/我來尋找/燒剩的詩稿/灰燼中/可以辨認的/只有一個字/記起那次/轉世/便又淚如泉湧了
十一、相關名句
(一)李煜的相關名句
1.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子夜歌)
2.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相見歡)
語譯:林間的紅花紛紛凋謝,春天走的太匆忙了。那早早晚晚的風風雨雨,真教人莫可奈何啊!
3.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自是:本來就是)(相見歡)
語譯:人生就是永遠無盡期的恨,就像那長流不斷的江水永遠向東流去,無休無止。
4.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相見歡)
語譯:我一個人默默登上了西樓,只見天邊的月兒如鉤。幽深的庭院,盡是梧桐的寂寞,好像把清冷的秋,緊緊鎖在這裡。
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
語譯:剪也剪不斷,愈整理愈紛亂的是什麼?是離別的愁緒。難以排遣的離愁別有一番愁緒在心頭。
6.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
7.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望江南)
釋義:二句形容車馬遊人絡繹不絕的盛況。
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
9.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虞美人)
語譯:春天的花,秋天的明月何時消逝了?往日的歡樂不知還有多少?
10.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
語譯:昨夜東風又吹進了小樓,在明亮月光下,故國河山實在不忍回首。
11.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虞美人)
語譯:雕刻的欄杆,玉砌成的台階,應該還存在吧!只是人的容貌改變了。
12.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虞美人)
語譯:問你還有多少悲愁呢?就像一江春水不斷地像東邊流去啊!
(二)蘇軾的相關名句
1.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語譯:牠逐一挑揀那些寒冷的樹枝,卻不肯落下休息,然後飛向寂寞冷清的沙洲。
2.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水調歌頭)
語譯:人有悲哀、歡樂、離別、聚合,月亮也有陰、晴、圓、缺,這些事自古以來就難以兩全。
3.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水調歌頭)
語譯:我想駕著風回到天上去,只怕那高處天上的瓊樓玉宇裡不勝清寒。
4.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
5.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永遇樂)
語譯:秋夜的月色明亮,皎潔如霜。徐徐的風輕輕吹過,像水一樣柔和,這是一個無限清雅的境地啊!在曲折河港中,有魚跳出水面;圓圓的荷葉上,正滴溜溜地瀉下了露珠。但這樣清幽的美景,總還是寂寞沒有人看見的時候居多吧!
6.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語譯:十年的時光,我的活著與妳的棄世都被茫茫的世界所銷融了。不必刻意地去回想妳的容顏,妳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自然都無法忘懷。
7.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語譯:拄著手杖,曳著草鞋,輕便自在勝過騎馬,還有什麼可怕?煙雨迷漫,但願穿著蓑衣渡過此生。
8.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語譯:回首來程風吹樹動蕭瑟不已的地方,一片寧靜,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歸去吧,既沒有風雨,也沒有天晴。
(7、8節錄自定風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詞)
9.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蝶戀花)
10.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
語譯:老是恨這身體不是自己的,什麼時候才能忘掉為功名利而忙碌不休的俗念呢?
(三)辛棄疾的相關名句
1.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青玉案‧元夕)
語譯:我在人群中,不斷找尋我的意中人,突然回顧,那個人卻出現在燈火黯淡的地方啊!
2.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語譯:滿村稻花香氣中的蛙鳴遍野,彷彿在爭報秋日的豐收。
3.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賀新郎)
釋義:人與青山互觀互賞,互猜互解。既然在人世找不到知音,或者,青山能洞悉詩人的心事吧。這是中國古代詩人常用的逃避現實的法門:寄情山水,聊以慰藉自己的不得志。
4.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語譯:少年時代不懂得什麼叫憂愁,常常喜歡登上高樓。常常喜歡登上高樓,為了寫首新詞就硬說自己很憂愁。
5.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箇秋。(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語譯:如今已經嘗夠了憂愁的滋味,想說憂愁卻不願開口。想說憂愁卻不願開口,只道出一句:「天氣涼爽好個秋!」
6.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語譯:當年的歌舞樓臺,繁華景象,英雄事蹟都被歷史的風雨吹打而隨時光流逝了。
7.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語譯:回想當時,劉裕率兵北伐,武器鋒利,配備精良,氣勢好像猛虎一樣,把盤踞中原的敵人一下子都趕回北方去了。
8.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5回)
16~17題組: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 聲聲慢)
語譯:
一早醒來,我尋尋覓覓卻一無所獲,分外感受那淒淒慘慘的淒涼!在朝陽乍暖、曉霧微寒的時候,最難自我調息。這三兩杯的淡酒,怎能抵擋那晚來的寒風?似曾相識的雁群飛過,正勾起了我思鄉懷人之愁。 園中開滿了一叢叢的秋菊,但我因為思念憂傷而憔悴瘦損,如今還有誰能摘取?獨自一人守著窗兒,怎麼能捱到天黑呢?梧桐葉上又打下細雨,到了黃昏點滴敲在心頭。這種光景,用一個「愁」字哪能說得盡?
18~20題組: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柳永 雨霖鈴)
語譯:
寒蟬的鳴聲多麼淒厲悲切,更何況長亭籠罩著濃濃的暮色,一場驟雨剛剛停歇。在京城郊外的餞別宴會上,你我都已了無情緒,正留戀不捨時,舟子卻聲聲催喚要出發。緊握著彼此的手,淚眼相望,竟然喉頭哽塞,說不出話來。想到漸行漸遠後,我的小舟將浮游於廣闊的煙波上,當黃昏的雲靄低壓在水際,只有我獨自一人,伴同著南方空漠的天空。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就感傷別離,更哪能忍受在這蕭瑟冷落的清秋時節!今宵酒醒時我將置身何處?在楊柳依依的沙岸邊,晨風吹拂著,一彎殘月斜掛在天上。這一去年復一年,良辰美景從此就形同虛設。縱然有千般萬種的深情蜜意,又能向誰人去訴說?
A卷(第5回)
13~15題組: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 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辛棄疾 南鄉子)
語譯:
什麼地方可以看見中原呢?在北固樓上,滿眼都是美好的風光,但是中原還是看不見。從古到今,有多少國家興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長了。只有長江的水滾滾東流,永遠也流不盡。 當年孫權在年輕時代,做了三軍的統帥,他能獨霸東南,堅持抗戰,沒有向敵人低頭和屈服過。天下英雄誰是孫權的敵手呢?只有曹操和劉備而已。這樣也就難怪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關於「三曹」(曹操、曹丕、曹植)與「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比較,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三曹」、「三蘇」六人,都是當時文壇領袖,他們門下都有眾多追隨者,形成多元的創作風格 (B)想閱讀「三曹」作品,可翻檢《昭明文選》;想閱讀「三蘇」作品,可翻檢《唐宋八大家文鈔》 (C)曹操〈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與蘇洵〈六國論〉「六國破滅,弊在賂秦」,均是借古諷今 (D)「三曹」所創作的詩歌形式,包括四言詩、樂府詩以及近體詩;「三蘇」所創作的詩歌形式,則包括五、七言歌行與近體詩 (E)「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與「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正彰顯曹氏、蘇氏兄弟情誼之深淺有別,前者不睦而後者相知相惜。 〔93.學測〕
答案:(B)(E)
解析:(A)三曹獨領鄴下文學,追隨者眾,但蘇門四學士只跟隨蘇軾。(B)《昭明文選》選錄秦漢至齊梁詩文,自然會選錄三曹作品。《唐宋八大家文鈔》乃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作,自然會選錄三蘇作品。(C)周公為曹操自譬之詞,不曾借古諷今。(D)三曹時代不會有近體詩。(E)由「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可見曹丕、曹植兄弟不合(《世說新語.文學》)。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可知蘇軾、蘇轍兄弟相知相惜(蘇軾〈水調歌頭〉)。
2.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傳奇」本指情節曲折離奇的唐代文
言短篇小說,〈虬髯客傳〉即其代表作 (B)「行」、「歌行」均為樂府詩體式,佚名〈飲
馬長城窟行〉、白居易〈琵琶行〉皆屬之 (C)「書」可用於下對上,如李斯〈諫逐客
書〉;亦可用於平輩之間,如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D)「賦」盛行於兩漢,歷魏晉、
隋唐,至宋而不衰;其中宋賦受古文影響,傾向散文化,蘇軾〈赤壁賦〉即其代表作
(E)唐宋以來,「記」體文學迭有名篇,或抒寫山水名勝,或描寫特定名物,不一而足。
范仲淹〈岳陽樓記〉、歐陽脩〈醉翁亭記〉即屬前者;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袁
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則屬後者。 〔94.指考〕
答案:(A) (B) (C) (D)
解析:(E)四篇皆屬前列「抒寫山水名勝」之作。
3.下列詩文中,作者面對「青山」時,有濃厚歲月之感的選項是:(甲)滿眼青山未得過,
鏡中無那鬢絲何(乙)青山不減年年恨,白髮無端日日生(丙)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
是中原(丁)眼看青山休未得,鬢垂華髮摘空頻(戊)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
是 (A)(甲)(乙)(丁)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95.學測〕
答案:(A)
解析:(甲)語出唐.杜牧〈書懷〉。由「鏡中無那鬢絲何」可推知。全語指「眼前青山春
意盎然,鏡中人的雙鬢卻不知如何的增添了華絲」。(乙)語出宋.陸游〈塔子磯〉。
由「白髮」可知為歲月之嘆。全語指「年年青山映目,令人年年生愁思;白髮沒
有理由地日日增多」。(丙)語出宋.蘇軾〈澄邁驛通潮閣〉。強調處身海南島,只
能看到如髮一線的中原,這是思鄉的感受。(丁)語出宋.王禹偁〈歲暮感懷〉。由
「鬢垂華髮」可推知有歲月空度的無奈。全語指「眼前春意盎然的青山處處,雙
鬢的白絲頻頻摘拔仍不斷增生」。(戊)語出宋.辛棄疾〈賀新郎〉。此語寫人與自
然的通感,是一種大氣度以及樂觀的態度。全語指「我看青山嫵媚無比,料想青
山看我,應也有對等的喜愛之情」。
4.古人「字」、「號」,來由不一。下列關於古人「字」、「號」的敘述,錯誤的選項是 (A)
蘇軾自號「東坡居士」,乃因其謫居黃州,築室於東坡之故 (B)白居易自號「醉吟先
生」,乃用以呈現其放意詩酒的人生態度 (C)韓愈字「退之」,乃因其名「愈」,而以
反義的「退之」為其字 (D)李白號「青蓮居士」,乃因其偏愛蓮花之清新脫俗,有類
其詩風之故。 〔95.指考〕
答案:(D)
解析:(D)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人,五歲隨父入川,青少年時代在江油青蓮鄉度過,這才
是「青蓮居士」的稱號由來。
5.下列有關知名詞人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軾詞名向為詩文所掩,他對詞壇的主要貢獻在於精研音律,並且創製長調慢詞 (B)李清照由於夫妻恩愛、人生美滿,其詞作無論寫景抒情,每每洋溢幸福之感,極盡細膩婉約之美 (C)柳永身為落魄文士,不時流連歌樓酒館,卻因此創作出真切自然的深情歌調,廣為流傳—「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 (D)李後主「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其作品可分為前後兩期,後期詞風因遭逢亡國之痛,「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E)辛棄疾雖為宋詞「豪放派」大家,實則其詞作風格多樣,除以世衰亂離、國仇家恨為書寫題材外,亦不乏清麗淡雅之作,甚或「以文為詞」,故作詼諧,語帶幽默。〔95.指考〕
答案:(C)(D)(E)
解析:(A)蘇軾詩詞皆著名,嘗試了各種前人未有的題材,且呈現極複雜多樣的風格,才是他對詞壇的貢獻。至於對詞壇貢獻「精研音律,創製長調慢詞」的是柳永。(B)李清照前期詞的主要風貌;題材上以吟唱愛情、人生為主,意象多從室內外和日常起居中選擇,風格委婉輕盈。向晚的人生孤苦伶仃,居無定所,知音無存,故鄉淪陷,丈夫亡故,收藏皆空,流離他鄉,萬般情思、百般愁腸,使她後期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種深沉的憂鬱,一種淒切的悲涼。
6.下列關於詞、曲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北曲的四聲是平、上、去、入 (B)詞、曲原可入樂,都屬音樂文學 (C)相對於詞而言,曲的語言比較通俗、淺顯、自然、接近口語 (D)一般來說,詞不能隨意增加襯字,曲可以有襯字,而曲的襯字大都用在句尾 (E)詞、曲的句式,在其格律內可以長長短短,不必通首都是四言、五言或七言。 〔96.指考〕
答案:(B)(C)(E)
解析:(A)北曲盛行於元朝,元朝入聲已經消失。(D)曲的襯字大都用於句首與句
中。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傳奇是小說的代稱,明、清兩代的傳奇都是傳述奇聞異事的小說 (B)詞是可以歌唱、配樂的韻文,藉由詞人所用的詞牌,即可了解詞作的內容 (C)先秦諸子散文各具特色,如孟子善於雄辯、氣勢壯闊,莊子善用寓言、想像豐富 (D)白居易大力提倡新樂府運動,其反映現實的主張,影響深遠,如《東坡樂府》即宋代新樂府的代表作。 〔98.指考〕
答案:(C)。
解析:(A)唐代傳奇為小說的代稱,明清傳奇則為韻文。(B)詞牌與詞作內容無直
接相關。(D)《東坡樂府》為蘇軾的詞集,並非宋代新樂府的代表。
8.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何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紅樓夢.臨江仙》)
(1)這闋詞所歌詠的是 (A)繽紛的落花 (B)輕飄的柳絮 (C)初春的殘雪 (D)漫舞的風箏。 〔91.指考〕
(2)透過作品來烘托人物的性格,是《紅樓夢》常見的表現手法。若依這闋詞所呈現的人生態度來看,它最可能是《紅樓夢》中哪位人物的作品 (A)薛寶釵 (B)林黛玉 (C)賈寶玉 (D)劉姥姥。 〔91.指考〕
答案:(1)(B);(2)(A)
解析:(1)(B)「萬縷千絲」一語是關鍵詞。而「舞」、「捲」、「聚分」可推測是「輕飄的柳絮」。語譯:白玉堂前,春風吹得柳絮飛舞輕颺,看它優美的舞姿,如此勻稱有度。柳絮像那群飛的蜂,又像那群翔的蝶,紛紜紊亂,煞是好看;何須墜於水中?何苦墮入土裡?柳絮不斷地飛舞,不改其神態,忽然散開,忽又聚攏。春光可別笑我無根;看我要借助那將起的大風,一飛飛上九霄雲外。
9.
家住西秦,賭博藝隨身。花柳上,鬥尖新。偶學念奴聲調,有時高遏行雲。蜀錦纏頭無數,不負辛勤。 數年來往咸京道,殘杯冷炙漫消魂。衷腸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見採,不辭徧唱〈陽春〉。一曲當筵落淚,重掩羅巾。
(晏殊〈山亭柳‧贈歌者〉)
(1)下列文句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賭博藝隨身」:擅長賭博,喜歡隨處與人較量 (B)「花柳上,鬥尖新」:歌舞技藝走在流行的尖端 (C)「蜀錦纏頭無數」:嫁入豪門,衣食侈靡,揮霍無度 (D)「殘杯冷炙漫消魂」:回歸平淡,殘羹冷飯也甘之如飴。 〔93.指考〕
(2)詞中「歌者」的遭遇,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白居易〈琵琶行〉的琵琶女 (B)馬致遠《漢宮秋》的王昭君 (C)曹雪芹《紅樓夢》的林黛玉 (D)劉鶚《老殘遊記》的白妞。 〔93.指考〕
答案:(1)(B);(2)(A)
解析:(1)(A)熟諳賭博技術。(C)演唱後,收到的賞賜很多。〈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纏頭」指對歌伎舞女之賞賜。(D)喻繁華已逝,曲終人散的冷清傷感。(2)本詞上片寫青春得意的年少往事;下片寫繁華消逝,人情冷落的感傷。故與(A)琵琶女有相同遭遇及感受(由「一曲紅綃不知數」到「門前冷落車馬稀」)。(B)《漢宮秋》中的王昭君是遠嫁和番後,漢元帝思念甚深的人物。(C)《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聰明、多愁善感的形象。(D)《老殘遊記》中的白妞,歌藝佳,形象清新。語譯:我(歌者)家住西秦,身懷多種才藝,能與人競爭。在歌舞上,能有新花招而勝過他人,有時我隨便唱念奴的歌,能讓天空雲朵停下諦聽。平日獻唱,總能獲得無數的賞賜,不枉費苦練。 這些年來往來於咸陽間,吃些剩菜剩飯只能顧影自憐。我的一生要託付何人?若有知音接納我,我將毫無保留演唱〈陽春〉〈白雪〉曲。但如今卻只能在這冷清的筵席哼唱,唱完就哭了,淚珠一擦再擦。
10.「互文足義」的情況之一,指篇中某一句內的上下兩個意義單位,並非個別獨立,而必須統整在一起作互補的解釋,文意始能完足。如文天祥〈正氣歌〉「雞棲鳳凰食」,意指雞和鳳凰同居共食。「雞棲」、「鳳凰食」在此句中,不是個別獨立的兩個意義單位,而必須作統整、互補的解釋。下列詩句,符合「互文足義」的選項是 (A)杜牧〈夜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B)晏殊〈清平樂〉:鴻雁在雲魚在水 (C)蘇軾〈東欄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 (D)歐陽脩〈答謝景山遺古瓦硯歌〉:力彊者勝怯者敗。 〔95.指考〕
答案:(A)
解析:詩詞等韻文中由於句子字數的限制,或由於平仄、押韻的講究,不得不對句意做濃縮工作,以收到行文簡潔之效。有時則因為對偶的需要,把本該合說的話卻有意分割開,使人對事物的本質或特性了解得更加清楚。「煙」與「月」互補見義。即「煙霧與月光籠罩著一河清水,也籠罩著河邊的沙地」。並非「籠寒水」的只是「煙」而無「月」,也並非「籠沙」的只是月而無煙。題幹將「互文」定義,完整呈現,故而四個選項中,只有(A)將主語「煙、月」與賓語「水、沙」切割,必須統整一起,才能使得文意完足,其他三個選項的分句,皆可個別獨立。(B)「在雲」的,就是「鴻雁」;「在水」的就是「魚」,不須統整。(C)「淡白」的是「梨花」;「深青」的是「柳」,不必互補。(D)「力彊」就會「勝」;「怯」就會「敗」,觀念明確,個別獨立。 〔95.指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