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九課 老子選         李 耳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一、寫作背景

  約當周靈王(西元前五七一年~前五四五年)初至周元王(西元前四七五年~前四六九年)末,為春秋晚期,這時經濟發展迅速,社會型態急遽轉型,鐵器普及,農業發展,手工業百工俱興,商人成群結隊周流四方,城市規模擴大,貨幣經濟繁榮。南夷北狄,交戰中國㎜。周室衰微,政在霸主。貴族沒落,政治動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史記太史公自序)大國爭霸,小國爭地爭城,兵連禍結,侵伐攻滅不絕。周初的一千八百多國,只剩下一百四十多國。士階層崛起,巨商大賈得與國君分庭抗禮。官師失守,私學出現,庶民議政,拉開了百家爭鳴的序幕。諸侯驕奢淫佚,加重剝削,庶民疲憊,民力凋盡,道殣相望,盜賊公行,各種政治社會矛盾日趨激化。鄭鑄刑書,晉鑄刑鼎,由於禮樂教化走向刑法之治,封建貴族共和政治轉向集權專制。

 

二、作者介紹

(一)老子生平傳略

1.姓名

  史記本傳說是「姓李氏,名耳,字聃」,遍查古籍,春秋時代並沒有姓李的,直到戰國時代才有李悝、李克、李牧等,可見李姓的產生是很晚的事。老子應姓老。左傳成公十五年有老佐,昭公十四年有老祈,論語有老彭,史記有老萊。老子是不是他們的一系,不可確考,但古有老姓是沒有疑問的。先秦諸子,都以姓稱,孔子、墨子、孟子、莊子、荀子、韓子等無不如此。老子既稱老子,不稱李子;稱老聃,不稱李聃,可見他是姓老而不是姓李。老子姓老,而誤為姓李,是因為「老」、「李」二字音近的關係。這就猶如荀卿被誤為孫卿一樣。

2.籍貫

  本傳說是「楚苦縣厲鄉曲仁里」。禮記曾子問孔穎達疏引史記作「陳國苦縣賴鄉曲仁里」,葛洪神仙傳又作瀨鄉。苦縣本屬陳國,春秋末年楚滅陳,遂為楚國所有,所以史記稱「楚苦縣」。至於厲鄉或作賴鄉,或稱瀨鄉,是因為「厲」、「賴」、「瀨」三字音同通用的關係。

3.職守

  本傳說是「守藏室之史」。司馬貞索隱說:「藏室史乃周藏書室之史也。張湯傳:老子為柱下史,即藏室之柱下,因以為官名。」所謂「藏室之史」,就是藏書室之史,也就是莊子天道的「徵藏史」。這個藏室在殿柱之下,所以又名柱下史。職掌方冊之書,相當於今日的圖書館館長。

4.離周後的行蹤

  老子看到周室衰微,於是離周而去。去了哪裡呢?本傳說他至關著書而去,出關以後,就「莫知其所終」了。老子所到的關,索隱與正義都有二解,一是散關,一是函谷關。但古書中單用一個「關」字,都是指函谷關。關外就是秦國,是則可知老子出關以後是去了秦國。又莊子養生主說:「老聃死,秦佚弔之,三號而出。」養生主是莊子自己寫的,其說法當然可信。釋道宣廣弘明集辨惑篇序就說:「李叟生於厲鄉,死於槐里。莊生可為實錄,秦佚誠非妄論。」又於跋孫盛老子疑問反訊中說:「老子遁於西裔,行及秦境,死於扶風,葬於槐里。」是則又可知老子最後死於秦地,並非「莫知其所終」。至於後來的老子化胡成佛云云,完全是穿鑿附會之說,不值得一提。        (節錄自余培林著新譯老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二)《老子》一書

1.作者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說老子著書上下篇五千餘言,敘述道、德的意義,這和現行的老子完全符合。因此,雖有人以為老子一書是楊朱之徒所偽託,有的人以為是出自莊子門徒之手,也有人以為是呂不韋門下所纂輯,更有人以為是漢人所掇拾編集而成,但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該是沒問題的。

()成書時代

  老子成書於何時,可從先秦典籍中引用老子的文字得到消息。先秦典籍中,引用老子文字最早的是莊子。莊子卒於西元前二八六年,是則老子成書當在西元前二八六年之前。又戰國策魏策載魏惠王的話說:故老子曰:「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這正是今本老子第八十一章的話。而魏惠王在位期間從西元前三七二年到西元前三三四年。由此看來,道德經在西元前三三四年以前就已經很流行了,其成書當不致晚於此年。

()篇章字數

  史記說老子「著書上下篇」,若以道德經的名稱來看,則上下篇恰好是道經、德經兩部分。所以現行的王弼注及河上公注老子,都分為上下篇。

  老子的分章有三種;一是分八十一章,一是分七十二章,另一是分六十八章。現在通行的王弼本和河上公本,都分為八十一章。

  至於老子全書的字數,司馬遷說有「五千餘言」,和現行的老子吻合。我們常說「五千言」或「五千文」,是取其成數而言。

()其他

  注解老子以韓非最早。韓非子裡有解老、喻老二篇,是注解老子最早的作品。不過這兩篇所注解的,只有十幾章,每章也只注解幾句,並且大都是以法家的立場去解釋的,尤其喻老篇,離老子的旨意更遠。所以,對了解老子思想,並沒有多大的幫助。注解老子全文最早的,是漢文帝時候的河上公。原注本已失傳,現行的河上公注本,義既膚淺,又雜有道教養身練氣的說法,顯然出於後人所偽作。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注本,當推王弼注。王弼是魏人,注老子時,只有二十幾歲;但他的注解,卻「妙得虛無之旨」,後來注解老子的不知道有多少,都沒有一個人能超得過他,所以,他的注本是研究老子的人所必讀的。

 

三、國學常識

(一)道家源起及重要流派

  道家源起於春秋末期的老子,先秦時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司馬談論六家要旨〉始提出。

人 物

時 代

生 平

思想學術

影 響

老子

春秋末期

做過周朝的史官,孔子向他請教過關於禮的知識,對周王室的衰敗感到失望,辭官歸隱,出關時,應關尹的請求,寫下了五千言的老子,即後人說的道德經

道家思想的奠基者,其思想以「道」為核心,「道」是先天地而存在,是萬物的本原,「道」具有無為、柔弱等性質,故主張自然無為、柔弱不爭、致虛守靜、反璞歸真

對後世政治、哲學、文化影響很深

楊朱

戰國早期魏人

有人說楊朱是老子的學生,然未可信

主張「輕物重生」、「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輕視外在的功名利祿,重視個人內在的生命與內在本性,極端的「為我」、「貴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他著名主張

楊朱思想在戰國時造成很大影響,孟子曾說:「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墨子主張「摩頂放踵,利天下而為之」與楊朱相對立,孟子批評楊朱是「無君」)

列子

(列禦寇)

戰國早期鄭人

列子曾問學於關尹,故其思想或受到了關尹的影響

思想核心為「貴虛」、「貴正」,虛即虛無,是「道」的特徵,也是對人心的要求。「貴正」即強調正名,主張循名責實。列子有八篇,其真偽至今尚在爭論

其思想對莊子有很大影響

莊子

(莊周)

戰國中期宋人

老子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後人把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據史記記載,莊子曾做過漆園吏,生活清貧,卻不求富貴

莊子凡三十三篇,分內、外、雜三部分,傳統以內篇為莊子手著。其思想以「道」為本,認為萬物齊一,主張順應自然,反璞歸真

文筆靈活奔放,跌宕縱橫,譬喻生動,辭采瑰麗,對後世文學影響深遠。魏、晉玄學即以老、莊、易經為主要經典

備註:在道家的影響下,產生了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道教出現於東漢末年,他們尊奉老子為其表達教義的基本經典,並將道家的創始人老子神化,奉為教主。到了唐代,並吸取佛教教義,透過道家思想來了解和解釋佛教的理論,因而產生了重玄學的理論體系。而佛教在傳入中國以後,也不斷吸收道家思想,像「禪宗」,它在很多方面都受到莊子的啟發

 

(二)老莊比較

 

老 子

莊 子

時代

1.春秋末年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

2.生卒年不詳,與孔子同時而年長於孔子

1.戰國時宋國蒙(今河南商丘)人

2.生卒年不詳,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施同時

經歷

1.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

2.孔子至周,曾向老子問禮

1.曾任蒙之漆園吏

2.楚威王曾聞莊周賢,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遭其拒絕

著作

1.著《道德經》一書。 共八十一章,五千餘字,分上、下篇,上篇稱〈道經〉,下篇稱〈德經〉,合稱《道德經》

2.今傳最早注本為魏王弼的《老子注》

1.著《莊子》一書。共三十三篇,含內篇七篇、外篇十五篇、雜篇十一篇等三部分

2.現存為晉郭象注本

思想主張

1.倡「自然」、「無為」之說

2.以「道」為本,萬物皆生於道

3.以「德」為用,萬物都得之於道而成物

4.道法自然

5.修身上主張守柔不爭

6.政治上要求當政者「清靜無為」

7.戰國以降,法家結合老子之學,形成所謂「黃老治術」,影響中國政治至為深遠

8.魏晉南北朝時,成為思想主流,對當時的社會思潮與士人生活有極重大的影響

1.道法自然,以「道」為本,一切順應天地自然之理,萬物齊一,反璞歸真

2.強調逍遙、忘我,追求心靈境界的恣縱與自由,反對後天的人為造作

3.魏晉南北朝時,成為思想主流,對當時的社會思潮與士人生活有極重大的影響

歷史地位

1.皆是先秦諸子中道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家

2.老子與莊子並稱「老莊」

3.《老子》與《莊子》、《周易》並稱「三玄」

 

(三)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夫陰陽、儒、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徧循;然其彊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於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說明:司馬談把先秦的學派概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並闡述這六個學派的主旨與得失。他認為道家兼具其他五家的長處,卻避免了他們的短處,用它來治國治身,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給予道家最高的評價

語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都是想致力於太平治世的學派,只是他們所遵循依從的學說的道路各不相同,有的能把握重點找到正確方向,有的就不能罷了。我曾私下研究陰陽之術,發現它注重吉凶禍福的預兆,禁忌避諱的事太多,使人受到束縛並多有所畏懼,但他們主張順著四季運行順序去作事的道理,是不可丟棄的。儒家學說廣博但無法抓住要領,用力雖多卻少有功效,因此他們的主張難以完全遵從;然而它所制定君臣父子之禮,夫婦長幼之別則是不可改變的。墨家過於儉嗇而難以遵守,因此其主張也不能完全遵循,但它關於強本節用的主張,則是不可廢棄的。法家主張嚴刑峻法卻刻薄寡恩,但它辨正君臣上下名分的主張,則是不能改變的。名家使人受拘泥於言辭而失去事理的真實性;但它辯正名與實的關係,則是不能不注意的。道家使人精神集中,行動合乎無形的「道」,滿足萬物的需求。道家的學術,是本著陰陽家順守四時運行的順序,吸收儒、墨兩家的長處,採納名、法兩家的精要,隨著時代發展的需要,配合人事的變化,確立良好的風俗,應用於人事,沒有不適宜的。意旨簡要容易掌握,用力少而功效多。儒家就不是這樣。他們認為君主是天下人的表率,君主倡導什麼,臣下就應和什麼,君主先行,臣下隨行在後。這樣一來,君主勞累而臣下卻反而安逸。至於大道的要旨是:不羨慕強者(一說:捨棄剛強與貪欲),貶抑聰明智慧,放棄儒家的方法而任用道家的方法。一個人精神過度使用就會衰竭,身體過度勞累就會疲憊,身體和精神常常過度勞累而沒有適度的休息,卻希望生命與天地共長久,這是從未聽說過的事。

 

(四)十家流派比較――請將下列空格填上答案

流 派

源 出

主 張

代 表

其 他

1.)家

司徒之官

以仁為主,愛有差等

孔子、孟子、荀子

戰國時,儒墨並稱顯學

2.)家

清廟之官

兼愛非攻,愛無差等

墨子

孟子斥其無父

3.)家

史官

崇尚自然,清靜無為

老子、莊子、楊朱

孟子斥其無君

4.)家

理官

重干涉嚴賞罰貴法治,尊君

商鞅、申不害、慎到、韓非

秦後,法家僅為法律審判之學

5.)家

禮官

正名定分,重理則邏輯論理

公孫龍、惠施、宋鈃

今理則學先驅

雜家

議官

本身無一定宗旨

呂不韋‧呂氏春秋

漢代有劉安‧淮南子

農家

農稷之官

君民並耕,畫一市價

許行

孟子斥「率天下而路」

6.陰陽)家

羲和之官

順時敬天,五德終始

鄒衍

後世舍人事,任鬼神

7.縱橫)家

行人之官

合縱連橫遊說天下

蘇秦、張儀

策士游說之外交術

8.小說)家

稗官

街談巷議,道聽塗說

山海經、穆天子傳

為十家,未入九流

其他

1.最早談論諸子學派者:莊子‧天下

2.最早稱各派之家名,以孟子為最早――已呼出儒墨兩家

3.最早分各家並予之立名者: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五)先秦散文雙璧──諸子哲理散文、歷史散文

類 別

派別

書 名

思想與特色

諸子哲理散文

儒家

論語

以「仁」為中心思想,全書揭示了儒家理想人格的養成之道。語錄體之祖

孟子

推仁及義,提倡「性善論」,主張「民貴君輕」,反對霸道,勸說君王行仁政。語錄體及設想寓言

荀子

主張人性本惡,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並提出「隆禮」、「勸學」的主張。其作品是漢賦初祖,論辯濫觴

道家

老子

主張自然無為,以柔勝剛,致虛守靜。五千餘言為說理文字

莊子

萬物齊一,順應自然,反璞歸真,道通於一。多為設想寓言

法家

韓非子

集法、術、勢三大思想之大成,認為此三者皆帝王之具,不可偏廢,善用此三者,則君無為,法無不為。辭鋒犀利,結構嚴謹的論辯文章,並善用寓言以說理

商君書

商鞅著,戰國中後期法家理論、政策的重要典籍。從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具體闡述了商鞅變法的實質內容,奠定秦國富國強兵、統一六國的基礎

墨家

墨子

其思想以「兼相愛,交相利」為實質,主張節葬、節用、非樂、非攻、尊天、明鬼、尚同、尚賢之說。為論辯文章,質樸無華

歷史散文

尚書

中國現存最早的歷史散文總集。多為古代官方文告,為記言史書。文字風格簡樸質直,因年代久遠,故覺其文章艱深,古奧拙樸,晦澀難懂

春秋

中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所記以魯國為主,兼及周王室和其他諸侯。內容記載祭典、盟會、國君嗣立、喪葬、各國間的交往、戰爭等。語言簡練含蓄,準確謹嚴,一字中常「寓褒貶,別善惡」,被後世尊為具有「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左傳

為解釋闡述春秋而作,是中國現存第一部記事詳贍的編年體斷代史。詳於敘事,委婉周詳,特別擅於描寫戰爭,情節跌宕起伏,層次清楚;人物刻劃生動,性格鮮明,影響後代史傳文學、小說、詩歌及戲劇創作

國語

是中國現存的第一部國別體史書。以記言為主,記事為輔,對春秋八國的政治、外交、軍事等,都有詳略不同的記述,語言通俗自然,精煉儉省。有些長篇議論文字,說理細密,分析精闢,章法嚴謹,向來為古文家所稱道

戰國策

內容多為戰國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談說與謀議,也反映各國成敗興亡的歷史。此書長於敘事,描寫人物形象生動,個性鮮明;善於運用豐富多彩的修辭手段和寓言故事。兼有左傳、國語的敘事、記言之長,同時「其辭敷張而揚厲,變其本而加恢奇」,敘事「能委折而入情,微婉而善諷」(章學誠•文史通義)。它是先秦歷史散文發展的高峰,直接孕育了漢代的史傳文學、賦及論文散文,對唐宋以後的古文等創作亦影響深遠

 

(六)先秦子書簡介

書 名

異 稱

年代、作者

篇 數

內容要旨

學派

老子

道德經

春秋時老聃

分上、下二篇,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

法自然,主張清靜無為。人生觀以「柔」為主;政治上強調無為而治

道家

莊子

南華真經

戰國時莊周及其後學

今存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

樂天、達觀,主張人與造化合為一體

道家

列子

沖虛真經

周列禦寇

今存八篇

雜取先秦各家,而以老、莊為主

道家

荀子

 

戰國荀況

三十二篇

1.主性惡

2.非天命,重人事

3.主張隆禮、法後王

儒家

墨子

 

戰國墨翟

五十三篇

1.有十一條綱領:兼愛、非攻、尚同、尚賢、節用、節葬、天志、明鬼、非樂、非命、非儒。大抵以「愛」與「智」為本

2.時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家

韓非子

 

戰國韓非

五十五篇

1.集法家之大成,法、術、勢三者兼顧

2.學出於儒家,而吸收道家思想,以「道」作為「法」的根源

法家

呂氏

春秋

 

呂覽

戰國呂不韋之門下客

二十六篇,分八覽、六論、十二紀

1.思想以儒、道為主,兼採墨、法、名、兵、農之說

2.以經世治國之道為主

雜家

牛刀小試  

說明:請判別以下成語的出處,請填上正確的出處代號。

參考選項:A.《老子》 B.《莊子》 C.《論語》 D.《孟子》

出處代號

成 語

說 明

(1.      )

暴虎馮河

指空手與虎搏鬥,不靠舟船渡河。比喻人有勇而無謀

(2.       

庖丁解牛

比喻對事物了解透徹,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3.       

齊人之福

多用來譏諷男子坐擁妻妾

(4.       

苛政猛於虎

比喻繁苛殘酷的政令比老虎還可怕

(5.       

柔能克剛

指柔弱能克服剛強。亦作「柔能制剛」

(6.       

知魚之樂

比喻能體會物情

(7.       

絕聖棄智

棄絕智慧聰明,返歸人的天真純樸

(8.      )

揠苗助長

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9.       

上善若水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求名利

(1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上

(七)各書異稱

書 名

異 稱

書 名

異 稱

老子

道德經

世說新語

世說、世說新書

莊子

南華經、南華真經

文心雕龍

文心

書經、尚書

周易、易經

毛詩、詩經、詩三百

周禮

周官、周官經、周官禮

儀禮、士禮

小戴禮

禮記

左傳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戰國策

國策、國事、事語、短長、長書、修書

國語

春秋外傳

史記

太史公書、太史公記

漢書

前漢書

新五代史

五代史記

呂氏春秋

呂覽

淮南子

鴻烈、淮南、淮南鴻烈

昭明文選

文選

說文解字

說文

四書

四子書

孫子

孫子兵法、武經、兵經

荀子

孫卿新書

紅樓夢

石頭記、風月寶鑑、情僧錄、金陵十二釵、金玉緣

三國志演義

三國演義

商君書

商君、商子

 

四、課文深究

(一)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主旨

說明世界事物與概念,往往由一體兩面相對的關係而產生,以無為的態度面對,方能功成弗居

脈絡

先敘天地間看似對立的事物、概念,而後歸結到「無為」之效

筆法

   本章用「故」及兩「是以」構成章法的完整性,並層遞以進,逐步鎖緊,加強闡釋至美無美,至善無善的道理。呼應老子第一章「名可名,非常名」的旨意。

段落

  河上公老子章句將此章題為「養身」,其論述有三層:

()提出矛盾

  首四句為第一層,是由兩對排句構成的。莊重提出「美惡」、「善不善」兩對矛盾,展示大用中的主要矛盾。老子全書中,「美」字出現九次,「惡」字出現七次,「善」與「不善」共出現五十二次。然後在最後一章(第八十一章)再提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將「美」與「不美」、「善」與「不善」,作了總結性的論述,而歸根於「聖人之道」與「天之道」。於此可以見出「道」的體與用關係。

  兩對排句均一起一伏,跌宕生姿。剛一提出「美」,即用「惡」煞住;剛一提出「善」,即用「不善」煞住。筆勢之所以如此大起大伏,是欲以猛烈的衝擊,震撼世人之心弦,動搖其固定與片面的認識模式,使其體悟到:當選擇了審美對象而自以為得到美感時,應該要意識到「美」的對立面「惡」的存在。

()再顯對立

  「故有無相生」以下六句為第二層,用六個單排句展示在日常物象中的普遍矛盾。這裡的「有」與「無」,應引起重視:「有」在「無」之前,表示它不是本體論中「有生於無」的「有」,而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有」。在六個矛盾對立之中,六「相」字後,分別綴以「生」、「成」、「形」、「傾」、「和」、「隨」等動詞,把矛盾雙方的演變、變易、互變的形態,生動的呈現出來,這些語句已是接近詩歌的地步了。

()復歸本體

  末八句為第三層,復歸到本體,總束全章。以「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句,概括聖人所處之事,所行之教。莊子逍遙遊:「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意謂日月普照,時雨普潤,萬物皆自得而欣榮,何必用爝火之光、浸灌之澤?此即「處無為之事」的具體說明。詩經大雅文王:「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詩經大雅皇矣:「帝謂文王: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論語陽貨:「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皆可與「行不言之教」相印證。這兩句的「處」、「行」二字極為有力,表明「無為之事」與「不言之教」,不是靜止的,而是運行的。「萬物作焉而不辭」,則總結以上二句,指明處事與行教的效果。「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繼續申述「作而不辭」的道理,指出不有其有,不恃其為,大功告成而不居,才會破除執拗固著,達到自然交融的境地。最末二句強調「功成不居」,也就是不有其有,乃為常有。

(二)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

主旨

以江海匯百川為喻,強調謙下不爭的重要

脈絡

江海善下而為百谷王是「喻體」,強調聖人以言下之,以身後之,方為「本體」

筆法

此章運用比、興手法:先從江海發興,以江海的善下,比況聖人「言下身後」的謙德,並以「上」、「下」、「先」、「後」四字運轉於其間,使形象更加鮮明,說理尤為透闢。

段落

  老子第六十七章:「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河上公老子章句將此章題為「後己」,便是取此義以發揚謙讓之德。

()首三句:「善下」二字結上起下

  此章分三層:首三句為第一層,說的是江海為百川所匯歸的原因。原文的「百谷王」也有百川之主的意思,荀子正論:「天下歸之之謂王,天下去之之謂亡。」要成為百川之主必須「善下」,也就是能「處眾人之所惡」。善下,不僅是江海為百谷王的原因,而且是本章的理論核心。江海善下,故為百川之王;聖人善下,故為萬民之王。「善下」二字,結上起下,通貫全章。

()第四句到第十句:以謙下的態度施政

  「是以聖人欲上民」以下七句為第二層,說的是聖人以謙下的態度施政的效果。一般的人情,好上惡下,好先惡後。然而聖人不是如此,他們以「孤」、「寡」、「不穀」稱呼自己,受國之垢與不祥。雖是眾人之所惡,但自己卻處之泰然。如此言語謙下、身居後位的不言之教,使得人民從之也輕,戴之而不為重,利之而不為害,樂推而不厭。這裡的「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可以看出老子為人民設想,反對君王殘民以逞的主張。

()第十一句到第十二句:聖人無為而化

  末二句為第三層,讚揚謙德的無爭。聖人含謙德以治天下,無為而化。無為之為,天下將不見己,還有什麼可爭的呢?

(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主旨

說明聖人之道乃真實不炫、木訥不辯、簡約不博,且不藏私,能竭力助人,則已將愈有、愈多

脈絡

前面六句格言在於提示人要信實、訥言、專精。後面九句,在於勉勵人要「利民而不爭」。

筆法

本章最大的藝術特色,是將真、善、美三者同時並提。「信言」即真言;「不美」即真美。老子於信之外,仍提出「其精甚真」(第二十一章)、「質真若渝」(第四十章)、「其德乃真」(第五十四章),可見其對「真」字的重視。六經中無「真」字,孔子僅提出盡善盡美。此處真、善、美之提出,實為中國哲學史之首創。此三字,既可作此章之藝術總結,亦可作全書的藝術概括。

段落

  河上公老子章句將此章題為「顯質」,乃以此章之義可以會通全書,凸顯老學的樸直,祛除世俗的浮華,使人知被褐懷玉。

()首六句:重質、重樸、抱一

  此章分三層:首六句為第一層,重質、重樸、抱一。王弼:「信言不美,實在質也。美言不信,本在樸也。知者不博,極在一也。」此言知「道」者,質樸無華,不作巧辯,不務廣博。

()第七句到第十一句:人皆取實,己獨取虛

  「聖人不積」以下五句為第二層,申明老子「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常也故有餘」(莊子天下篇)的旨意。

()第十二句到第十五句:敘為而不爭之旨

  末四句為第三層,以讚頌天道與聖道作結。吳澄:「利者害之對,有利則必有害。天之道雖利而不害,以不利而利之,是以不害。為者爭之端,有為則必有爭。聖人之道雖為而不爭,以不為而為之,是以不爭也。」對「為而不爭」之意的說明最為詳明。

五、形音義比較

 

字 形

字 義

詞 例

1.

(ㄜ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莊子•山木)

惡臭,刺鼻難聞(ㄜˋ)

風至,硫氣甚「惡」(第五冊•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罪過、不良的行為(ㄜˋ)

無「惡」不懲,無善不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仇怨(ㄜˋ)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粗劣的(ㄜˋ)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ㄨ)

學「惡」乎始,「惡」乎終(第六冊•荀子•勸學)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論語•里仁)

憎惡(ㄨˋ)

鄉人皆「惡」之,何如(論語•子路)

眾「惡」之必察焉(論語•衛靈公)

唯仁者,能好仁,能「惡」人(論語•里仁)

禹「惡」旨酒,而好善言(孟子•離婁下)

貧與賤,是人所「惡」也(論語•里仁)

不欲(ㄨˋ)

貨「惡」其棄於地也(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2.

成為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第三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幫助

既以「為」人,己愈有

作為,施予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第五冊•黃宗羲原君)

子魂魄兮「為」鬼雄(屈原•國殤

天下「為」公(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蘇洵六國論)

如、像

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向、對

石簣數「為」余言(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安可「為」俗士道哉(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即解貂覆生,「為」掩戶(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為」人謀而不忠乎(論語學而)

我固「為」子孫創業也(第五冊•黃宗羲原君)

偽裝

手長鑱,「為」除不潔者(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擔任

子游「為」武城宰(論語雍也)

後之「為」人君者不然(第五冊•黃宗羲原君)

做、行

不恥則無所不「為」(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第二冊•蘇轍上樞密韓太尉書)

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3.

既以「與」人,己愈多

把個女兒嫁「與」你這現世寶(第三冊•儒林外史•范進中舉)

憶昔封書「與」君夜(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贊同、稱許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

親附

失其所「與」,不知(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與」嬴而不助五國(蘇洵•六國論)

「與」先君子善(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親善

合從締交,相「與」為一(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日月逝焉,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推舉

選賢「與」能(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戴•西銘)

比較連詞

「與」其不遜也,寧固(論語•述而)

贊助的人

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召公諫厲王弭謗)

通「歟」(ㄩˊ)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論語•學而)

參與(ㄩˋ)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第五冊•禮記•大同與小康)

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仕而家居俟代者「與」焉(錢公輔•義田記)

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為、替(ㄩˋ)

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孟子•離婁上)

4.

發號施令

萬物作焉而不「辭」

說明、解釋

無傷也,請「辭」於軍(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言語

吉人之「辭」寡(世說新語•品藻)

文辭

絕妙好「辭」(世說新語•捷悟)

辭掉

陳嫂越梳越沒勁兒,不久就「辭」工不來了(第一冊•琦君•髻)

告辭

停數日,「辭」去(第一冊•陶淵明•桃花源記)

故人西「」黃鶴樓(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責畢收以何市而反(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推辭

梁使三反孟嘗君固不往(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孝德使數十人從尉,太尉盡「辭」去(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

5.

厭棄

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如大海容納眾流,不「厭」涓滴(羅家倫偉大與崇高

同饜,滿足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蘇洵•六國論)

夫晉,何「厭」之有(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糟糠自「厭」(高明•琵琶記)

6.

調音、諧調

(ㄏㄜˊ)

將三弦子取來,隨便「和」了「和」弦(劉鶚•明湖居聽書)

予之琴,「和」之不「和」(禮記•檀弓)

應和(ㄏㄜˋ)

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忽大忽小,同他那聲音相「和」(第一冊•劉鶚•明湖居聽書)

倚歌而「和」之(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7.

處於卑下,動詞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蘇軾•留侯論)

低落

羽毛憔悴,志氣益「下」(韓詩外傳)

包容

懼滿溢,則思江海而「下」百川(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屬下

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下旬、末尾

近臘月「下」,景氣和暢(王維•山中與裴秀才迪書)

向下行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李白•長干行)

8.

所以

何以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蘇軾•留侯論)

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第一冊•韓愈•師說)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與隆也(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用來

此非「所以」跨海內,制諸侯之術也(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蘇軾•留侯論)

「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第一冊•韓愈•師說)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時使薄斂,「所以」勸百姓也(中庸)

孝者,「所以」事親也(大學)

行為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

因此

意其必來以冀免,「所以」縱之乎(歐陽脩•縱囚論)

如何

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論語•公冶長)

所持的理由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實或見恕也(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

9.

言語、言談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里仁)

行不「言」之教 

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論語•衛靈公)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白居易•琵琶行)

美名

由也,汝聞六「言」六蔽乎(論語•陽貨)

上奏

臣亮「言」(諸葛亮•出師表)

慰問

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飲馬長城窟行)

形容

月景尤不可「言」(第三冊•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助詞,無義

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孟子•公孫丑上)

10.

累、負擔

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

濃厚

吾料曹操於「重」霧中,必不敢出(羅貫中•三國演義)

端莊

君子不「重」則不威(論語•學而)

不輕

權,然後知輕「重」(孟子•梁惠王上)

層,量詞

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王安石•泊船瓜洲)

高、貴重

鋤其直,遏其生機,以求「重」價(第四冊•龔自珍•病梅館記)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重視

凡文化之國,未有不「重」其史者(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上以無隱,益「重」之(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通「童」

魯人欲勿殤「重」汪踦(禮記•檀弓)

沉重

任之雖「重」也,使之雖病也禮記•檀弓

重任

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丘遲•與陳伯之書)

權力、權勢

然則人主無威,而「重」在左右矣(韓非子•三守)

再、再次,副詞

「重」以改隸之際(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乃「重」修岳陽樓(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添酒迴燈「重」開宴(白居易•琵琶行)

又聞此語「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

11.

偏側、斜、傾向於、偏向

高下相「傾」(傾斜,引申為依靠的意思)

地何故而東南「傾」(楚辭•天問)

請君為我「傾」耳聽(李白•將進酒)

葵藿「傾」太陽,物性居難奪(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往往取酒還獨「傾」(白居易•琵琶行)

江城如畫一「傾」杯,乍合仍離倍可哀(蘇曼殊•東行別仲兄)

盡、竭盡

「傾」家蕩產、「傾」囊倒篋

所破郡縣,當「傾」帑藏,為朕賞戰士(曾鞏•本朝政要策軍賞罰)

倒塌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親戚安居,高臺未「傾」(丘遲•與陳伯之書)

傾覆、覆亡

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李延年•佳人歌)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欽慕

相如為不得已而強往,一坐盡「傾」(漢書•司馬相如傳)

主上與將軍風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資治通鑑•晉紀)

12.

依賴、憑藉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老婦「恃」輦而行(戰國策•趙策)

子何「恃」而往(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

依賴

無父何怙,無母何「恃」(詩經•小雅•蓼莪)

母親的代稱

六歲失怙「恃」,不為兄嫂所容(蒲松齡•聊齋志異)

自負

士有孤而自「恃」,人主有奮而好獨者(呂氏春秋‧本味)

13.

助詞,通「矣」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懼乎時之過「已」(第四冊•曹丕‧典論‧論文)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論語‧雍也)

停止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第三冊•李白‧春夜宴桃花園序)

雞鳴不「已」於風雨(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第六冊•荀子‧勸學)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使她內心激動不「已」(洪醒夫‧散戲)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愚公移山)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杜甫‧贈衛八處士)

不久

「已」而煙塵漲天(宋濂‧秦士錄)

庭中始為籬,「已」為牆(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結束、完了

死者長「已」矣(杜甫‧石壕吏)

動詞,治癒

腊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 (柳宗元‧捕蛇者說)

副詞,已經

僕自到九江,「已」涉三載(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詩)

昔人「已」乘黃鶴去(崔顥‧黃鶴樓)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李白‧早發白帝城)

日過午「已」昏(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太也,副詞

雖有續修,……而其書又「已」舊(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且戰且卻,其虧國體為「已」甚(宋濂‧秦士錄)

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蘇軾‧留侯論)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ㄅㄧˋ

法家

ㄈㄛˊ

ㄈㄟˋ

水、狒狒

ㄈㄨˊ

功成居、彿(髣、仿)、面、化物

ㄓˋ

兩峰立、留、瘡、廣(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祭壇)備、熊據虎(比喻雄霸一方)

  

ㄕˊ

辰、樹、雞(在牆上挖洞做成的雞窩)水、落(支持門框的木頭)

ㄕˋ

奉、為而不

ㄧㄚ

ㄧㄝˋ

(用手指按笛)

ㄧㄢ

懨懨

ㄧㄢˇ

ㄧㄢˋ

(嚥)氣

ㄅㄢ

(斑)紋

ㄅㄢˋ

法、花

ㄅㄧㄢˋ

別、善者不、髮

ㄅㄛˊ

知者不取、磅、胳、單(肩胛骨)大鐘(湯餅)

ㄅㄛˋ

ㄅㄨˋ

簿

ㄆㄨˇ

儀、(普)天同慶

   ㄈㄨ

粉施朱

ㄈㄨˊ

(扶桑)

ㄈㄨˋ

(奠儀)

ㄉㄢ

ㄖㄢˊ

世事休衣、鬚(蟒蛇)

ㄖㄢˇ

求、荏(纖細柔弱)弱、

ㄋㄚˋ

、老

ㄋㄜˋ

不辯

ㄖㄨㄟˋ

弔民(撫慰百姓)、圓鑿方(圓形的卯眼與方形的榫頭無法接合。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蚊

七、修辭舉隅

映襯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轉品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形容詞→動詞】

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形容詞→動詞】

回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錯綜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伸縮文身】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一)《老子》一書的成語

1.天長地久: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著。老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後用以形容時間悠遠長久。唐‧白居易‧長恨歌:「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功成身退:功業成就後,就退休歸隱。

3.柔能克剛:柔弱能克服剛強。

4.被褐懷玉: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效法我的人很少),是以聖人被褐懷玉。」身穿粗布衣,而內懷寶玉。比喻賢能之士,隱藏其才能,不為人知。「貴」與「希」意同。或比喻有真才實學而身處寒微的人。

5.寵辱不驚: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

6.大器晚成: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無隅(最大的方形沒有邊角),大器晚成。」本指大的器具非一朝一夕可完成。後引申指一個人的成就較晚。

7.禍福相倚:禍與福常相因而至,往往福因禍生,而禍中藏福。

8.報怨以德:不記仇恨,反以恩德回報他人。老子‧第六十三章:「大小多少(指仇恨),報怨以德。」

9.哀兵必勝:老子‧第六十九章:「抗兵相加(舉兵相交戰時),哀者(有慈愛本心的)勝矣。」指受壓迫的一方,因懷有悲憤的情緒,必能克敵制勝。

10.自知之明: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指能清楚的了解自身的能力、優缺點,即對自己有正確的認識。

11.外圓內方:外表溫和好相處,內心方正有主見。

12.小國寡民:國家小,百姓少。老子‧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後常用為自謙之詞。

13.安居樂業:謂人民生活安定和樂,且喜好自己的工作。

14.天網恢恢,疏而不失:上天的法網雖寬大稀疏,但絕不會縱容作惡的壞人。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後以比喻犯法者難逃國法制裁。

15.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公正,惟降福於善人。

16.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具有極高智慧的人往往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平庸。

17.有無相生有和無是互相生成的。比喻事物的一體兩面是同在且互為因果。

18.不言之教不運用言語而進行的教化。指以身作則而達到教化的目的。

19.功成不居事情完成以後不居功。形容謙退無私。

20.雞犬相聞:形容土地狹小,比鄰而居,互相聽得到雞鳴狗叫的聲音。

 

(二)道觀對聯

1.鳳彩擁出三尊地;龍勢生成一洞天。(真武廟)

2.棄天子不為,立定腳跟歸大道;視其神固有,高坐帝位主重玄。(真武廟)

3.眾妙無門是謂玄之主;群魔盡掃是謂武之真。(真武廟)

4.道本真通,總攝靈源歸靜穆;魔憑武伏,還將生氣御威嚴。(真武廟)

5.無上三尊為乾坤之主宰;混元一炁為造化之根源。(武當山古遺三清天尊聯)

6.道貫三才,成始成終萬物;德崇太極,至高至大三尊。(武當山古遺三清天尊聯)

7.老子以道德為宗,四方日月;聖祖與天地齊壽,萬代乾坤。(紫霄宮太子洞)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紫霞觀)

 

 

十、延伸學習

(一)《老子》選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第三章)

 

語譯:治國者若不崇尚賢名,可以使人民不生爭心;不重視難得的財貨,可以使人民不為竊盜;不顯現名利的可貪,可以使人民的心志不惑亂。所以聖人治政,淨化人民的心思,使他們不能多生主張;滿足人民的口腹,使他們沒有其他貪求;削弱人民的心志,使他們不生機智詭巧;堅強人民的體軀,使他們能夠努力工作。常使人民無知無識,無欲無念,處於純真渾沌的狀態。這樣,縱使有一些巧詐機變之徒,也不能有所作為了。在這樣的情況下,以「無為」的態度來治政,就沒有治理不好的事務了。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八章)

 

語譯:有上德的人好像水一樣。水能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所厭惡的卑下之地,所以這種特性最接近於「道」。上德的人身處於謙讓卑下之地,心胸保持沉靜寂寞深不可測,待人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眞誠不妄,為政能有好的政績,做事能發揮所長有很好效果,行動能把握好的時機。上德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像水一樣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沒有怨尤。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                          (第九章)

語譯:自滿過分,不如適可而止;鋒芒太露,難保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住;富貴而驕,必定自速其禍。功成身退,始合於自然之道。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1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利,無之以為用。         (第十一章)

 

譯注:三十根輻條合集到轂中的孔洞,因為車轂中間空虛,車才能產生乘載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具,因為器具中間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因為門窗及房屋中間空虛,才能產生居住的作用。所以,「有」能給人便利,而「無」卻發揮了它的作用。(1埏埴:用水和泥作成陶器。埏,音ㄕㄢ。)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1;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

 

譯注:過分追求繽紛色彩的享受,使人眼花撩亂、視覺遲鈍;過分追求聲音的享受,使人聽覺失靈;過分追求味道的享受,使人味覺喪失;過分縱情騎馬狩獵,使人心神不寧、放蕩發狂;過分追求珍貴的物品,使人傷行敗德,身敗名裂。所以聖人只求吃飽而不追求享受,寧取質樸寧靜的生活方式,而不取奢侈浮華。(1口爽:指味覺遲鈍。爽,差失。)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第十九章)

語譯:聖和智傷害自然,所以絕聖棄智,人民反而能得到百倍的益處;仁和義束縛天性,所以絕仁棄義,人民反而能恢復孝慈的天性;機巧和貨利,能使人產生盜心,所以棄絕了機巧和貨利,盜賊自然就絕跡。聖智、仁義、巧利三者,都是文彩,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棄絕這三者,而使人別有所屬;這便是外在表現純真,內在保持質樸,減少私心,降低欲望。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第二十二章)

                     

語譯:委曲反可以保全,彎曲反可以伸直,低下反可以盈滿,破舊反可以新生,少了反可以得到,多了反而迷惑。所以聖人堅守著道作為天下的模範,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昭著;不自我誇耀,反能得到功勞;不自恃自負,反而長久。正因為不和人爭,所以全天下沒有人能與他爭。古時所謂「委曲就能保全」的話,怎麼會是空話呢?實在應該保守著它而以之為依歸啊。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二十五章)

語譯:有一混然而成之物,在天地還沒有創生前就形成了。它沒有聲音,沒有形體,獨立於萬物之上而永久不變,運行於宇宙之中而永不止息。它創造了天地萬物,可以說是天地萬物的母親(根源)。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叫它作「道」,勉強形容它,可說是廣大無邊。廣大無邊則流行不止,流行不止則傳之久遠,傳之久遠則又「歸根」、「復命」(道是無往而不復),返回寂寥虛無。所以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人效法地的無私承載,地效法天的無私覆蓋,天效法道的「衣養萬物而不為主」,道則完全出乎本性的自然。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1,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第二十八章)

譯注:深知剛強的雄,卻安守柔弱的雌,如此可以做天下的溪壑,使眾流歸注。能作天下的溪壑,永恆的德性就不會離失,而復歸於嬰兒狀態般的單純自然。知道光明的好處,卻寧願安處於暗昧,如此可以做天下的模範。能做天下的模範,永恆的德行不會有差錯,而復歸於不可窮極的真理。知道榮耀的好處,卻安守於卑辱,可以做天下的山谷,容納天下的汙垢。能做天下的山谷,常德就能永遠充足,而歸於自然純樸的狀態。純樸的道分散則成為萬物,聖人體驗道的純樸,就成為百官之長,所以完善的政治是順自然而行,無為而治,不可設施造作,支離分割的。(1忒:音ㄊㄜˋ,過失,差錯。)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第四十三章)

語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駕馭天下最堅強的東西。「無有」是最柔弱的,卻能進入毫無縫隙的堅強之物裡面(像水能滴穿巨石)。我因而認識到無為的好處。無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天下的事很少能夠比得上它。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第四十八章)

語譯:為學,知識欲望不斷增加,虛偽巧詐、憂愁煩惱也隨之不斷增加;為道,知識欲望天天減少,虛偽巧詐、憂愁煩惱也隨之愈來愈少,最後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因為無為,萬物就自然的生成化育,所以最後是無所不為。治理天下應該要放任、無為,如果什麼都要管,什麼都要作,就不能治理天下了。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1。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第七十六章)

譯注:人在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後就變為僵硬了。草木生長的時候,形質是脆弱的,死後就變為枯槁了。所以凡是堅強的,都是屬於死亡的一類;凡是柔弱的,都是屬於生存的一類。因此,兵勢強盛,反而不能取勝;樹木強大,反而遭到砍伐。由此可知,凡是強大的,反而居於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處在上面。(1兵:動詞,砍伐。)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八十章)

語譯:理想的國家國土很小,人民也少。有武器也不使用,人民愛惜生命,不輕易遷徙遠方。雖然有船隻車輛,也沒有必要乘坐;雖然有盔甲兵器,也沒機會陳列。使人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社會狀況。吃得雖粗俗但覺甘美,穿得雖簡單卻覺得很美觀;住得雖是陋室,卻覺得很安適;風俗簡樸卻覺得快樂。和鄰國之間都可看見,雞鳴狗吠的聲音都可聽到,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來。

 

(二)其他選文

喻老 (節選)  韓非子

  天下有道,無急患,則遽傳不用。故曰:「卻走馬以糞1。」天下無道,攻擊不休,相守數年不已,甲胄生蟣虱,燕雀處帷幄,而兵不歸。故曰:「戎馬生於郊。」翟人有獻豐狐、玄豹之皮于晉文公。文公受客皮而嘆曰:「此以皮之美自為罪。」夫治國者以名號為罪,徐偃王2是也;以城與地為罪,虞、虢是也3。故曰:「罪莫大於可欲。」智伯兼范、中行而攻趙不已,韓、魏反之,軍敗晉陽,身死高梁之東,遂卒被分,漆其首以為溲器。故曰:「禍莫大於不知足。」虞君欲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不聽宮之奇,故邦亡身死。故曰:「咎莫慘於欲得。」邦以存為常,霸王其可也;身以生為常,富貴其可也。不以欲自害,則邦不亡,身不死。故曰:「知足之為足矣。」

說明:喻老,即以比喻方式來說明老子的思想。韓非以具體的故事來說明老子的學說。

譯注:天下太平,沒有緊急的災禍,那麼驛馬車就派不上用場。所以老子說:「讓戰馬從戰場上退休,而用來耕田。」天下混亂,攻戰不停,雙方僵持好幾年都不停止,戰衣上長出虱子,燕雀築巢在軍帳中,而兵士不能回家。所以老子說:「戰馬在郊野生產小馬。」有一個翟人送大狐、黑豹的皮給晉文公,文公接受了,然後感嘆地說:「這大狐、黑豹因外皮的美麗而替自己帶來災禍。」治理國家的人,有的因名號而獲罪,像徐偃王就是這樣;有的因城池和土地而獲罪,像虞國、虢國就是這樣。所以說:「災禍沒有比值得追求的事物更大的。」智伯兼併范氏、中行氏而不停地攻打趙氏,韓氏、魏氏起來背叛他,結果智伯的軍隊敗於晉陽,自己死在高梁的東方,土地終也被瓜分,趙襄子把他的頭骨塗上漆,做成溺器。所以老子說:「災禍沒有比不知足更大的。」虞國的國君想得到屈產所出產的良馬,和垂棘所出產的璧玉,而不聽宮之奇的勸諫,以致國家滅亡,自己喪命。所以老子說:「過錯沒有比貪得更嚴重的。」國家以能生存為常度,然後才可以稱霸,圖謀王業;生命以能存活為常度,然後才可以追求富貴。不拿欲望來殘害自己,那麼國家不會滅亡,自己也不會喪命。所以老子說:「知道滿足,這就是完滿無缺了。」(1糞:施肥於田。2徐偃王:周穆王時徐國國君,好行仁義,有三十六小國向他朝貢,楚國害怕滅了徐國,故徐偃王因為仁義之名而獲罪亡國。3以城與地為罪虞虢是也:晉獻公欲伐虢,以屈地良馬、垂棘璧玉向虞國借道,虞君貪求財寶借之,晉滅虢之後,回師順道滅了虞國。)

 

山木    

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1翐翐2,而似無能。引援3而飛,迫脅4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5。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6先伐,甘井先竭。

說明:這是處亂世的消極思想,因才能外現,而遭世俗之忌,最後反受其害。後世常用「直木先伐」比喻有才能的人會遭到迫害。

譯注:東海有一種鳥,名字叫做「意怠」。這種鳥飛得很慢,好像無能的樣子;必定要結伴才飛,棲息時又要和群鳥擠在一起。前進時不敢在前面,後退時不敢居於後;吃食不敢先嘗,只吃眾鳥剩餘的。所以在行列中不會被排斥,外人也不能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遭禍患。大凡直的樹木會先被砍伐,甘泉的井水會先枯竭。(1翂翂:音ㄈㄣ ㄈㄣ,形容鳥慢飛的樣子。2翐翐:音ㄓˋ ㄓˋ,飛行的樣子。3引援:引以為援,指援引為伴侶4迫脅:脅相接,形容擠在一起。脅,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亦指肋骨。5緒:餘。6直木:挺直成材的樹木。直,挺直。)

 

玩世,愚鈍,潛隱:老子  林語堂 

  老子最邪惡的「老猾」哲學卻產生了和平、寬容、簡樸和知足的最高理想,這似乎是矛盾的現象。這種教訓包括愚者的智慧,隱者的利益,柔弱者的力量,和真正熟識世故者的簡樸。中國的藝術本身,它的詩意的幻象,及其對樵夫和漁父的簡樸生活的贊頌,是不能脫離這種哲學而存在的。中國和平主義的根源就是情願忍受暫時的失敗,靜候時機,相信在天地萬物的體系中,在大自然依動力和反動力的規律而運行的情勢之下,沒有一個人能永遠占著便宜,也沒有一個人始終做「傻瓜」。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老子《道德經》下同)

  我們既然知道,依大自然的規律,沒有一個人能夠永遠占著便宜,也沒有一個人始終做傻瓜,所以,其自然的結論是:競爭是無益的。老子曰:「智者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又曰:「強樑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現代的作家也許會加上一句話:「世間如果有獨裁者能不靠密探的衛護,我情願做他的黨徒。」因此,老子曰:「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動力與反動力的規律造成了以暴力對付暴力的局勢: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我覺得如果老子當時被邀請去擔任凡爾賽會議的主席,今日一定不會產生一個希特勒。希特勒以他在政治上稱霸之速為證,斷言他和他的工作一定曾經得到「上帝的庇佑」。我倒以為這件事還要簡單,他是得到克裡蒙梭(Clemenceau)的神魂的庇佑了。中國的和平主義不是人道的和平主義,而是老猾的和平主義—不是以博愛為本,而是以一種近情的微妙的智慧為本。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關於柔弱者的力量,愛好和平者的勝利,與潛隱的利益這一類的訓誨,真沒有一個人比老子講得更有力量。因為在老子看來,水永遠是柔弱者的力量的象徵—水輕輕地滴下來,在石頭上穿了一個洞,水具有道家最偉大的智慧,朝著最低下的地方流過去: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之下,故能為百谷王。

「谷」也是同樣平常的象徵,代表空洞,代表世間萬物的子宮和母親,代表陰或牝。

谷神不死,是謂元牝。元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以牝代表東方文化,而以牡代表西方文化,大約不是牽強附會之談吧。無論如何,在中國的消極的力量裡,有一些東西很像子宮或山谷;老子曰:「……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

  凱撒(Julius Caesar)要做一個村莊中的第一人,可是老子卻給我們一個相反的忠告:「不敢為天下先。」講到顯名的危險這一類的思想,莊子曾寫了一篇諷刺文章去反對孔子及其誇耀知識的行為。莊子的著作裡有許多這種誹謗孔子的文章,因為莊子寫文章時,孔子已經死了,而當時中國又沒有關於破壞名譽的法律。

  孔子圍於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大公任往吊之,曰:「子幾死乎?」曰:「然。」「子惡死乎?」曰:「然」。任曰:「予嘗言不死之道。東海有鳥焉,其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子其意者飾知以驚愚;修身以明汗。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故不免也。……」孔子曰:「善哉!」辭其交遊,去其弟子,逃於大澤,衣裘褐,食杼慄。入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

我曾寫過一首詩,把道家的思想概括起來:

愚者有智慧,

緩者有雅致,

鈍者有機巧,

隱者有益處。

  在信仰基督教的讀者們看來,這幾句話一定很像耶穌的「山上訓言」;在他們看來,這幾句話也許同樣地沒有效力。老子給「山上訓言」加上一句有趣的話:愚者有福了,因為他們是世上最快樂的人。莊子繼續著老子「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名句而說:「棄智」。柳宗元在八世紀時稱他比鄰的山做「愚山」,稱附近的水流做「愚溪」。鄭板橋在十八世紀時說了一句名言:「難得糊塗。聰明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中國文學上是不斷地有贊頌愚鈍的話的。美國有一句俚語說:「別太精明。」(Dont be too smart)由這句俚語就可以看出抱這種態度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常常假裝做「傻瓜」。

  所以,我們在中國文化上看見一種稀奇的現象,就是一個大智對自己發生懷疑,因而造成(據我所知)唯一的愚者的福音,和最早期的潛隱為人生鬥爭之最佳武器的理論。由莊子的「棄智」的忠告,到尊崇愚者的觀念是一個短短的過程;在中國的繪畫裡和文藝作品裡的乞丐,隱蔽的不朽者,癲僧,或《冥寥子遊》中的奇絕的隱士等等的人物中,我們不斷地看見這種尊崇愚者的觀念。智者在人生的迷戀中清醒過來了;這種覺悟含著一種浪漫的和宗教的情調,而進入詩的狂想的境界;於是那個可憐的、衣服襤褸的、半癲的和尚,在我們的心目中變成最高的智慧和崇高的性格的象征了。

  傻瓜的討人歡喜是一個無可否認的事實。我相信無論在東方或西方,世人是憎惡一個跟同伴們來往時過於精明的人的。袁中郎曾寫過一篇文章,表白他和他的兄弟為什麼情願用四個極愚笨而極忠心的僕人。任何人想起所有的朋友和同伴時,都可以證明一個事實:就是,我們所喜歡的人,並不是才能受我們尊重的人,而才能受我們尊重的人,也不是我們所喜歡的人;我們喜歡愚笨的僕人,因為他比較靠得住,因為和他在一起時,我們盡可以舒舒服服地過日子,不必處處提防他。智慧的男人多數要娶不太精明的老婆,智慧的女人多數要嫁不太精明的丈夫。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的傻瓜,都因為他們的真癲或假癲,很討人喜歡,很受人的愛戴。例如,宋代的著名的畫家米芾,號「米顛」(即癲),因為有一次穿了禮服去拜一塊岩石,叫那塊石頭做他的「丈人」,遂得到這個名號。他和元朝的著名畫家倪雲林都有潔癖。又有一個著名的瘋詩人,寒山和尚,蓬頭赤足,在各大寺院跑來跑去,在廚房裡打雜,吃人家剩下來的殘羹冷飯,而在廟寺和廚房的牆壁上寫不朽的詩。受中國民眾所愛戴的最偉大的瘋和尚無疑地是濟顛和尚,又名濟公;他是一部通俗演義的主人公;這部演義越續越長,其篇幅至今約比《堂吉訶德》(Don Quixote)多了三倍,看來似乎沒有完結。因為他是生活於一個魔術、醫藥、惡作劇和醉酒的世界裡,而且具有一種神力,能在距離幾百英裡遠的城市裡同日出現。紀念他的廟宇今日還屹立於杭州西湖附近的虎跑。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的偉大浪漫天才,如徐文長、李卓吾和金聖嘆(他自號為「聖嘆」,因為據他說,當他出世的時候,孔夫子的廟堂裡曾發出一聲神祕的嘆息)。雖然和我們一樣正常,可是多少因為他們的外表和舉動違背傳統的習慣,不免給人一種瘋狂的印象。

 

十一、相關名句

1.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八章)

語譯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怨咎。

2.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第十八章)

語譯雞鳴犬吠的聲音也互相聽得見,但是人民直到老死,也不必互相往來。

3.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第二十四章)

釋義喜歡自我吹噓的人,會將自己的功勞抹殺掉;自以為了不起的人,容易自我設限,不求

       長進。說明人應該學習謙虛。

4.知止所以不殆。 (第三十二章)

語譯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三章)

語譯瞭解別人則智,敏慧自知則明。

6.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六章)

7.知足不辱。 (第四十四章)

   語譯知滿足則羞辱不至。

8.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第四十五章)

釋義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為異端,故若拙也。大自然所創作的萬物,如果用人類所謂巧的標準去評比,就似乎是平凡無奇而顯得笨拙了。大辯因物而言,己無所造,故若訥也。事實勝於雄辯,如果提出證明事實的鐵證,就無需多言而木訥了。

9.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第五十六章)

語譯有智慧的人不多言,多言的人沒有智慧。

10.輕諾必寡信。 (第六十三章)

語譯輕易許諾的,必然難以守信。

11.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四章)

語譯千里的遠行,從腳下第一步開始。

1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第七十三章)

語譯上天所佈下的天網雖是寬廣的,稀稀疏疏,卻絲毫沒有漏失!

13.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七十九章)

釋義天理是公正無私的,常讓善良的人得到應有的福報。說明善有善報的真理。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10回

1415題組: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老子第五章天地不仁)

語譯:

   天地無所偏愛,把萬物視為草編的狗,任憑萬物自然生長;聖人無所偏愛,把百姓視作草編的狗,任憑百姓自然發展。天地之間,豈不像個風箱!空虛但不會窮竭,發動起來而生生不息。政令煩苛反而加速敗亡,不如持守虛靜。

 

1617題組:

   相傳孔子曾言:「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史記 老子韓非列傳)

語譯:

   相傳孔子曾說:「鳥,我知道牠能飛;魚,我知道牠能游;獸,我知道牠能跑。會跑的可以織網捕獲牠,會游的可製成絲線去釣牠,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牠。至於龍,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牠是駕著風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大概就是龍吧!」

 

1820題組: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八十章 小國寡民)

語譯:

  理想國家是國土狹小而人民稀少,即使擁有各種兵器,卻不使用;使人民不會輕易冒生命危險並且不向遠處遷徙。雖然有船隻和車輛,卻沒有必要乘坐;雖然有鎧甲兵器,卻沒有機會陳列、使用。使人民回復到結繩記事的純樸生活。

  人民恬淡寡欲,便會認為他們的食物甜美,衣服美觀,住所安適,風俗歡樂。鄰國之間彼此可以看得見,雞鳴犬吠的聲音也可以互相聽得見,但是人民從生到死,不互相往來。

 

A卷(第10回

56題組:

   東海有鳥焉,名曰意怠。其為鳥也,翂翂翐翐,而似無能;引援而飛,迫脅而棲;進不敢為前,退不敢為後;食不敢先嘗,必取其緒。是故其行列不斥,而外人卒不得害,是以免於患。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莊子 山木)

語譯:

  東海有一種鳥,名字叫做「意怠」。這種鳥飛得很慢,好像無能的樣子;必定要結伴才飛,棲息時又要和群鳥擠在一起。前進時不敢在前面,後退時不敢居於後;吃食不敢先嚐,只吃眾鳥剩餘的。所以在行列中不會被排斥,外人也不能傷害它,因此能夠免遭禍患。大凡直的樹木會先被砍伐,甘泉的井水會先枯竭。(1翂翂:音翂,形容鳥慢飛的樣子。2翐翐:音翐,群飛貌。3引援:引以為援,指援引為伴侶。4迫脅:脅相接,形容擠在一起。脅:胸部兩側,由腋下至肋骨盡處的部位。亦指肋骨。5緒:餘。6直:挺直。挺直成材的樹木。)

 

1315題組:

   人自生至終,大化有四:嬰孩也,少壯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嬰孩,氣專志一,和之至也;物不傷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壯,則血氣飄溢,欲慮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則欲慮柔焉;體將休焉,物莫先焉。雖未及嬰孩之全,方於少壯,間矣。其在死亡也,則之於息焉,反其極矣。

語譯:

   人自出生到死亡,大的變化有四次:嬰兒、少壯、年老和死亡。當在嬰兒時,氣志專一,心無雜思,這是溫和的極至,萬物不傷害他,他的德性淳厚到無法再增加。當在少壯時,血氣方剛,心志飄蕩不定,欲望思慮充塞四起,萬物要攻擊他,德性要衰微了。當在年老時,欲望思慮柔弱多了,身體要休息,不能與萬物爭鬥。雖然不及嬰兒的安全,但與少壯相比也安閒多了。當死亡來到,則在永遠的休息中,返回他最原始的所在。(間:安閒。)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下圖為某搜尋引擎的查詢記錄,若點選這三個檢索詞,則所搜尋出的文獻資料,最可能的交集對象是 (A孔子、孟子 (B老子、莊子 (C屈原、賈誼 (D韓愈、柳宗元。

                                                 ﹝92指考﹞

                                           

答案:(B)

解析:「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與「與時遷移,應物變化」,是道家的處世之道。老子、莊子是道家思想代表人物,故選(B

 

2.先秦諸子召開一場學術思想座談會,請依據甲、乙、丙三則發言內容,推斷依序應是何人的主張 (A韓非子╲孟子╲老子 (B孔子╲荀子╲老子 (C韓非子╲荀子╲莊子 (D孔子╲孟子╲莊子。                                            ﹝97指考﹞

 

答案:(C)

解析:甲的主要論點在於「明白利害」、「賞善罰惡」,故知為法家的韓非子。乙的主要論點在「向善」及「後天努力」,故知為儒家的荀子。丙的主要論點為「順應本性」、「因任自然」、「快意遨遊」、「大化不言」,可知為莊子。

 

3.文學作品往往呈現作者不同的思想傾向,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安得不死藥,高飛向

蓬瀛」,表達追求涅槃永生的佛教思想 (B)「生滅原知色即空,眼看傾國付東風」,表達諸

行無常的佛教思想 (C)「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表達言不盡意、得意忘言的道家思想

(D)「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民胞物與的儒家思想 (E)「夢想三山

更五湖,新從世外得真吾」,表達放心物外、崇尚真我的道家思想。              ﹝95指考﹞

                             

答案:(B)(C)(D)(E)

解析:(A)出自李白〈遊泰山〉。語譯:「如何找到長生不死之藥,然後展翅高飛飛向仙山蓬萊與瀛洲這樣的人間仙境。」這是道教思想,而「涅槃」是佛教修行者的終極理想,意譯為「滅、滅度、寂滅」,指滅一切貪、瞋、痴的境界,因為所有的煩惱都已滅絕,所以永不再輪迴生死。(B)出自陳寶琛的〈落花詩〉。語譯:「在生滅之間早知萬物萬象是一場空,眼看春花都要交付給東風。」(「傾國」是借代,本來指的是美女,在這裡指「花」。)在這首詩裡作者充滿了人生的問題,透過詩詞,以及對佛教真實智慧的開悟,把它表達出來。(C)出自陶淵明〈飲酒〉。語譯:「這樣的生活中有著真淳樸實的意境,我已經了然領悟,心想辨明分說,卻一時不知如何表達」。「忘言」出自《莊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筌,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妄言。」據此,詩中陶淵明要表達的是,他在與大自然景物融合之中已經體會領悟到一種人生的況味(得意),達到了「忘言」的境界。《人間詞話》稱此詩已入「無我之境」。(D)出自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語譯:「如何才能得到廣闊的房子,收容天下的貧寒之士,使他們都能遮風擋雨,展露歡顏?」充分表露推己及人的仁愛之心。(E)語譯:「我夢想回到三山五湖,能從大自然找到真正的自己。」呈現追求自然的道家思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chia2011 的頭像
    minchia2011

    佳想安善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