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論語選――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一、背景:先秦儒家散文的發展
先秦儒家散文的發展,大體上可以分成三個連續發展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春秋戰國之際的《論語》,它屬於簡短的( 語錄體 )散文,以記言為主,多半是簡短的談話和問答,《論語》在對話中雜有議論的文字,已初具說理文的規模,但也還保留很多語錄體的對話形式。
第二個階段是戰國中葉的《孟子》,此書是對話式的( 論辯文 ),文體還基本保留著語錄體的方式,不過它的論辯鋪張揚厲,很具雄辯的說理性,它和《論語》相比,已經有了很大區別,而且書中辭彙豐富,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量,已有較強的文學性。
第三個階段是戰國末葉的( 《荀子》),荀子在書中講究論斷透闢,辭采繽紛,注意文章的構思和修辭,邏輯性強,體現了先秦議論散文的最高成就。
二、作者介紹
(一)論語簡介
|
內 容 |
名稱 及 涵義 |
1.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既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意謂:《論語》這部書,主要記載了孔子應答弟子及時人的談話。其中有的是當時的直接記錄,有的則是弟子們根據相互傳聞而記下的間接記錄。孔子逝世之後,弟子後學們便把這些紀錄彙集、編纂成書。「論」是「 論纂 」,「語」是「 言語 」,「論纂」孔子之「言語」,故稱《論語》,也就是「孔子語錄彙編」之意。 2.陳大齊《孔子學說》:「《論語》所載以孔子言論為主,而孔子言論可分別為兩類:一為與人問答討論,二為未經人問而自動告人。前一類正是『論』,後一類正是『語』,故書名《論語》者,意即孔子的『論』與『語』,用以顯示全書的主要內容。」 |
作者 與 成書 時代 |
1.《論語》內容大部分是孔子的言論和行事,撰者是( 孔子弟子 )及其( 再傳弟子 )。從書中尊稱孔子為「子」、「子曰」、「夫子」,可以證明它決非孔子自己寫的。 2.今人楊伯峻推定《論語》成書在( 戰國初期 )(大約在西元前四○○年左右),這個推論應是可信的。 |
內容 |
1.今本《論語》共有二十篇,起於( 學而 ),終於( 堯曰 ),四百八十多章,一萬二千七百多字左右。其中除〈鄉黨〉篇記載孔子居官或閒居時的進退應對、飲食起居等細節外,其餘十九篇大多是在記載孔子的言論及孔子與弟子或他人的問答之辭。 2.篇目如下: 上論:學而、為政、八佾、里仁、公冶長、雍也、述而、泰伯、子罕、鄉黨等十篇。 下論:先進、顏淵、子路、憲問、衛靈公、季氏、陽貨、微子、子張、堯曰等十篇。 |
版本 |
1.現行本《論語》是以東漢鄭玄《論語注》為準的。 2.西漢《論語》有三種抄本: (1)《魯論語》二十篇(今文經); (2)《齊論語》二十二篇(今文經),多出〈問王〉和〈知道〉兩篇; (3)《古論語》二十一篇(古文經),沒有〈問王〉、〈知道〉兩篇,但把〈堯曰〉的「子張問」另分為一篇。 3.西漢末,安昌侯張禹,把《魯論語》、《齊論語》混合為一,篇次以《魯論語》為依據,稱為( 張侯論語 )。 4.東漢末,鄭玄又以《張侯論語》為底本,參照《齊論語》和《古論語》作《論語注》,遂為《論語》的定本。 |
文學價值 |
1.語言藝術之美: 《論語》是一部以( 記言)為主的語錄,但同時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這首先表現在語言藝術方面。《論語》以當時通俗平易、明白曉暢的口頭語言為主,又吸收古代書面語言精粹洗鍊、典雅嚴謹的長處,其詞彙豐富、新鮮、生動、活潑,虛詞大量出現,句式靈活多變,舒展自如,長短不拘,有很強的表現力。尤其善於把深邃的哲理凝聚於具體的形象之中,使抽象的說理文字具有某種詩意。 2.具豐富的感情色彩: 《論語》記錄孔子言談,力求真實地反映出豐富複雜的感情色彩。孔子對他所喜歡的學生,往往用詩一般的語言由衷地讚賞。如「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 3.人物個性見精彩的描繪: 《論語》的文學價值還表現在人物個性描繪上。從論語中可以看出孔子的性格面貌,特別是他那誨人不倦、循循善誘的精神,對學生嚴肅認真、熱情誠懇的態度,處處使人感到如聞如見,可親可敬。 |
註:1.篇卷命名與內容無關。
2.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宋朝趙普曰:「( 半部論語 )治天下。」
(二)孔子生平
姓名出生 |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生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西元前551年),卒於魯哀公十六年(西元前479年),享壽七十三歲。 |
先祖雙親 |
|
生平仕宦 |
魯國起用孔子,引起齊國的擔憂,深恐孔子執政後,魯國逐漸強大,會威脅齊國稱霸大業,便挑選八十名能歌善舞的美女及華麗駿馬三十匹,送給魯國。果然魯君及季桓子終日沉湎聲色,荒於朝政,孔子極為失望,於是帶著弟子離開魯國,開始他周遊列國的活動。 從魯定公十三年(西元前497年)開始,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凡衛、趙、匡、曹、宋、陳、蒲、鄭、蔡等國,輾轉於中原各地,並入晉、楚之境。孔子奔走於各國,遊說諸侯,推行「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只因當時各國紛亂,政治不上軌道,竟無一國之君能重用他的理想,孔子到處碰壁,但始終堅持信念,且奮鬥不懈。
|
軼
聞
掌
故 |
孔子形貌 |
關於孔子相貌與形體特徵的最早記載為《史記‧孔子世家》,《史記》所記大體反映了孔子頭生凹頂,身體魁梧,體格健壯的形貌。隨著漢代孔子逐漸被神化,其形貌之描述越來越奇特。《孔叢子》載萇弘之言云:「(孔子)河目而隆顙(額頭),黃帝之形貌也;修肱而龜背,長九尺有六寸,成湯之容體也。」《春秋緯‧演孔圖》:「孔子長十尺,大九圍;坐如蹲龍,立如牽牛;就之如昴(ㄇㄠˇ),望之如斗。」《孝經緯鉤命訣》:「孔子牛唇」、「虎掌」、「龜背」、「海口」等等。清代崔述在《洙泗考信錄》中曾斥之為「愚」、「誣」、「淺」矣。
|
夾谷之會 |
魯定公十年春,魯國與齊國國君在夾谷相會。孔子以大司寇身分,兼辦會晤典禮事宜。當彼此饋贈應酬儀式完畢後,齊國以喧譁的樂隊來擾亂會場,兩次都被孔子正言斥退。齊景公回國之後非常害怕,告訴他的群臣說:「魯國是用君子的道理來輔佐他們的國君,而你們卻拿夷狄的辦法教我,使我得罪了魯君,這該怎麼辦呢?」主管官員上前回答說:「君子有了過錯,就用實際行動向人家謝罪;小人有了過錯,就用花言巧語來謝罪。您如果痛心,就該用具體行動來表示道歉。」於是齊景公退還了從前所侵奪的鄆、汶陽、龜陰的土地,以此來向魯國道歉。(史記‧孔子世家) |
|
童子辯日 |
孔子到東方遊覽,遇到兩個小孩爭辯不休,孔子問他們在爭什麼。其中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山時離人近些,而日正當中時離人遠些。」另一個小孩則認為太陽剛升起時離人遠,而在中午時離人近些。主張前者的小孩說:「太陽剛升起時其大如車上傘蓋,到了中午就像盤子或盆子,這不正符合在遠處的東西看起來較小,而在近處的東西看起來較大的道理嗎?」主張後者的小孩說:「太陽剛升起時,感覺清涼,到了中午,溫度高得好像伸進沸水一樣。這不正是離人近所以覺得熱、離人遠所以覺得涼嗎?」孔子不能裁決,兩個小孩笑著對孔子說:「誰說你的知識豐富呢?」(列子‧湯問) (列子 湯問 |
|
飯黍雪桃 |
孔子陪侍著魯哀公坐著,魯哀公賜給孔子桃子和黍米。哀公說:「請吃吧。」孔子先吃黍米而後吃桃子,旁邊的人都掩著嘴笑。魯哀公說:「黍米不是用來吃的,是用來擦拭桃子的。」孔子回答說:「我知道這些。但黍米是五穀之長,祭祀先王時被用作上等祭品。瓜果有六種,桃子居於下等,祭祀先王時不能進入祖廟。我聽說君子用下等的東西擦拭上等的東西,沒聽說用上等的東西去擦拭下等的東西。現在用五穀之長的黍米去擦拭瓜果中屬於下等的桃子,這是用上等的擦拭下等的。我認為這傷害了禮義,所以不敢把桃子放在宗廟祭品的前面吃。」(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
|
聞耗覆醢 |
孔子聽說衛國發生政變,即預言同時在那裡做事的兩個弟子,一個會回來,一個會殉難。果不其然,子羔回來,而子路死於叛軍手中。《禮記‧檀弓》中有這樣的記載:「孔子哭子路於中庭。有人弔者,而夫子拜之。既哭,進使者而問故。使者曰:『醢之矣。』遂命覆醢。」 「覆醢」是倒掉桌上的肉醬不吃。因為子路被叛軍亂刀砍死,所以孔子看到肉醬會想到子路慘死的情狀,因此「覆醢」的動作乃表示對子路的去世內心有極大的哀痛。 |
三、國學常識
(一)四書簡介
南宋朱熹合《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為四書,並作集注。元、明、清以《四書章句集注》取士,故數百年學術政治深受影響。
四書 |
簡 介 |
論語 |
‧作者: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 ‧( 語錄體 )之祖。 ‧孔子學說的代表文獻。 ‧秦火後漢有今文魯論、齊論與古文古論。 ‧其主旨以( 仁 )為中心。 ‧今本《論語》乃《張侯論》共二十篇,分上下論各十,起於( 學而 ),終於( 堯曰 ),計五百零八章。 |
孟子 |
‧作者:孟子弟子筆記,孟子潤飾而成。 ‧《孟子》七篇,分上下,計十四卷。 ‧學說要旨:性( 善 )、尊( 王 )賤( 霸 )、( 民 )貴( 君 )輕、先富後教、重仁義輕功利、距( 楊墨 )放淫辭。 |
大學 |
‧本為( 《禮記》)中之一篇。 ‧分為經一章,傳十章。經是曾子作,傳乃曾子弟子作。 ‧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六步驟:( 止、定、靜、安、慮、得 )。 |
中庸 |
‧本為( 《禮記》)中之一篇。 ‧作者:相傳孔子之孫( 子思 )所作。 ‧講儒家的人生哲學:性、情、中和、忠恕、智、仁、勇、誠。 ‧共三十三章,孔門傳授之心法。 ‧中庸之道是支配中華民族數千年主要的思想。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張群以為養慧之法。 |
(二)論語與孟子
|
論 語 |
孟 子 |
十 家 |
儒家 |
儒家 |
又 稱 |
論、語 |
|
作 者 |
孔丘弟子 |
孟軻弟子 |
時 代 |
春秋 |
戰國 |
中心思想 |
仁 |
推仁至義,人性本善, 民貴君輕,尊王賤霸 |
書籍體制 |
語錄體 |
設想寓言,語錄體 |
篇 卷 |
二十篇, 始於( 學而),終於( 堯曰) |
七篇,各分上下, 始於( 梁惠王),終於( 盡心) |
注 疏 |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 |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 |
註:1.篇卷命名與內容無關。
2.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宋朝趙普曰:「( 半部論語 )治天下。」
(三)經書沿革
先 秦 |
六 經 |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
西 漢 |
五 經 |
詩、書、易、儀禮、春秋(因為樂,有名無實體) |
南朝劉宋 |
十 經 |
詩、書、易、儀禮、禮記、周禮(後三者合稱三禮) 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為春秋三傳) 論語併孝經 |
唐 代 |
十二經 |
十經中論語、孝經分開,加上爾雅 (唐文宗開成石經) |
南宋光宗 淳熙年間 |
十三經 |
( 六經 ):詩、書、易、儀禮、周禮、春秋 ( 三傳 ):左氏、公羊、穀梁(春秋經合於三傳中) ( 四記 ):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 一子 ):孟子 (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
註:《四庫全書》中,經部除了十三經之外,另有四書類以及小學類(許慎•說文解字)。
(四)孔子弟子簡表
|
字號 |
國藉 |
生 平 及 言 行 |
||||
閔 損 |
子騫 |
魯 |
1.二十四孝、孔門( 德行 )科 2.「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 |
||||
冉 耕 |
伯牛 |
魯 |
1.孔門( 德行 )科 2.得惡疾,夫子嘆曰:「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
冉 雍 |
仲弓 |
魯 |
1.孔門( 德行 )科,口才不佳 2.「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 |
||||
顏 回 |
子淵 |
魯 |
1.孔門( 德行 )科 2.安貧樂道,夫子稱其不遷怒,不貳過,短命早逝。夫子曰:「天喪予!」曾讚孔子:「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
||||
冉 求 |
子有 |
魯 |
1.孔門( 政事 )科 2.「求也藝」 3.為季氏宰為之聚斂,夫子曰:「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4.夫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
||||
仲 由 |
子路 季路 |
魯 |
1.孔門( 政事 )科 2.「由也喭(鹵莽)」、「由也,不得其死然」 3.嘗為季氏家臣,後於衛國變亂中結纓而死 |
||||
端木賜 |
子貢 |
衛 |
1.孔門( 言語 )科 2.善於賤買貴賣,方人(批評別人) |
||||
宰予(我) |
子我 |
魯 |
1.孔門( 言語 )科 2.嘗晝寢,夫子曰:「朽木不可雕也。」 |
||||
卜 商 |
子夏 |
衛 |
1.孔門( 文學 )科 2.晚年居西河為魏文侯師,喪其子而喪其明,與儒家學術之傳承著有功績 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
||||
言 偃 |
子游 |
吳 |
1.孔門( 文學 )科 2.嘗為武城宰。夫子曰:「割雞焉用牛刀?」對曰:「君子學道愛人,小人學道易使。」 |
||||
樊 須 |
子遲 |
魯 |
請學稼,夫子曰:「不如老農老圃。」 |
||||
原 憲 |
子思 |
魯 |
夫子卒隱於野,子貢譏其病,原憲曰:「無財為貧,學道不行為病,憲貧非病。」 |
||||
公西赤 |
子華 |
魯 |
志為宗廟之事,願為小相 |
||||
有 若 |
有子 |
魯 |
貌似孔子,夫子卒,弟子相與共立為師 |
||||
曾 參 |
子輿 |
魯 |
夫子曰:「參也魯(魯鈍)」孔子以其通孝道,受之業,作孝經 |
||||
顓孫師 |
子張 |
陳 |
夫子言:「師也辟(外向偏激)」告以多聞闕疑,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之 |
||||
公冶長 |
子長 |
齊 |
子謂:「公冶長可妻也!」世傳通鳥語 |
||||
孔 鯉 |
伯魚 |
魯 |
孔子獨子,早逝 |
||||
陳 亢 |
子禽 |
齊 |
曾對子貢言:「子為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問於伯魚有異聞乎,最後退而喜:「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陳亢兄子車(齊大夫)死,子車之妻與家宰商議要人殉葬,陳亢以為二子為之最合宜,最後果弗用 |
||||
林 放 |
子邱 |
魯 |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
||||
顏無繇 |
路 |
魯 |
顏回之父 |
||||
司馬耕 |
子牛 |
宋 |
可考之弟子中,唯一貴族。因兄弟四人驕侈成禍,曾言:「人皆有兄弟,我獨無!」(子夏言:「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
申 棖 |
子周 |
魯 |
夫子曰:「吾未見剛者,棖也欲,焉得剛。」 |
||||
曾 點 |
皙 |
魯 |
曾參父,志為暮春時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
||||
漆雕開 |
子若 |
魯 |
習尚書,不願出仕 |
||||
高 柴 |
子羔 |
衛 |
不滿五尺。柴也愚 |
||||
澹臺滅明 |
子羽 |
陳 |
貌醜有德,子游稱其「行不由徑」,夫子曰:「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
至聖:孔子 |
亞聖:孟子 |
復聖:顏回 |
述聖:子思 |
宗聖:曾參 |
|||
註:孔門四科十哲
《論語‧先進》:「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語譯:孔子感嘆說:「當年與我一同在陳蔡受困絕糧的學生,如今都已經不在身邊了。」〕(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宰我、子貢。(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學):子游、子夏。』」
(五)孔門弟子相關言論
弟子名 |
原 文 |
語 譯 |
顏回 |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雍也‧二) |
魯哀公問孔子曰:「你的弟子中誰最好學?」孔子回答說:「有位叫顏回的最好學,他從不把忿怒發洩到別人身上,也從不再犯同樣的過失。可惜不幸短命死了,現在再沒有這樣的人了。」 |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雍也‧五) |
孔子說:「回啊!他的心裡能長久不離仁德;其他的弟子,有的只是一天,有的只是一兩個月能達到仁德罷了!」 |
|
子曰:「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子罕‧十九) |
孔子說:「教導他後而能力行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顏回吧!」 |
|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子罕‧二十) |
孔子提到顏淵說:「可惜他死得太早,我只看到他不斷在求進步,沒有看到他中途停止過! |
|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述而‧十) |
孔子對顏淵說:「任用我,我就出仕使教化大行,捨棄不用我,我就退隱修身。只有我和你能這樣吧!」 |
|
顏淵死,子哭之慟。從者曰:「子慟矣。」曰:「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先進‧九) |
顏淵過世,孔子哭得非常悲痛。弟子說:「老師(別)太難過了。」孔子問:「我真的過於悲痛嗎?然而我若不為顏淵的死悲痛,又該為誰悲痛呢?」 |
|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雍也‧九) |
孔子說:「顏回啊!是多麼的賢德。吃一竹筐的飯,喝一瓠瓢的水,住在窮陋的小房子裡,別人都忍不了那窮苦所帶來的憂愁,顏回卻不改變他心中自有的快樂。顏回啊!是多麼的賢德。」 |
|
子路 |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雍也‧六) |
季康子問:「仲由可以讓他從事政治嗎?」孔子說:「仲由為人決斷,對於從政有什麼困難呢?」 |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述而‧十) |
子路問:「如果老師統帥三軍出征,那和誰同去呢?」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老虎,徒步涉水渡河,有勇無謀,死了也不知悔悟的人,我是不會和他一起的。一定要臨到用兵的大事時,而能小心戒慎,善用謀略而能成功的人,我才會和他同去的。」 |
|
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公冶長‧十四) |
子路聽到一件善道,如果還沒做到,唯恐又聽到新的道理,怕來不及實行。 |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公冶長‧七) |
孔子說:「我的理想既不能施行於天下,不如乘著木筏飄流到海外去,能夠跟隨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聽了大為高興,孔子於是說:「仲由啊!你好勇的精神超過我,可惜我還沒找到製造木筏的材料呢!」 |
|
子曰:「衣敝縕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終身誦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子罕‧二十六) |
孔子說:「穿著破舊的袍子,跟穿著狐貉皮裘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會感到自卑慚愧的人,大概只有仲由了吧!詩經上說的:『不忌恨加害人,也不貪求,那還有什麼不好的呢?』就是這意思。」子路聽後便經常唸著這兩句詩,孔子說:「這只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哪裡稱得上是盡善的呢?」 |
|
子曰:「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子路無宿諾。(顏淵‧十二) |
孔子說:「只憑一兩句話就可以決斷訟案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答應別人的事,一定如期履行,絕不拖延。 |
|
冉雍(即仲弓) |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雍也‧一) |
孔子說:「冉雍這個學生具有帝王之才。」 |
仲弓問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簡。」仲弓曰:「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不亦可乎?居簡而行簡,無乃大簡乎?」子曰:「雍之言然。」(雍也‧一) |
仲弓問孔子,桑伯子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不錯,很簡約。」仲弓說:「為人嚴肅而慎重,說話、辦事簡單而扼要,這樣來管理他的人民,不也可以嗎?但如果為人隨便,行為也隨便,豈不是太簡約了嗎?」孔子說:「雍也,說的對。」 |
|
子謂仲弓,曰:「犂牛之子,騂且角,雖欲勿用,山川其舍諸?」(雍也‧四) |
孔子談論到仲弓說:「一頭毛色駁雜的牛,所生的小牛,卻是毛色純赤,而且兩隻角很端正;人們雖然想不用牠來做祭祀的犧牲,可是山川的神明,哪裡會捨棄牠呢?」 |
|
子貢 |
(季康子問)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雍也‧六) |
季康子問:「端木賜可以讓他從事政治嗎?」孔子說:「端木賜通達事理,對於從政有什麼困難呢?」 |
冉求 |
(季康子問)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雍也‧六) |
季康子問:「冉求可以讓他從事政治嗎?」孔子說:「冉求多才多藝,對於從政有什麼困難呢?」 |
冉耕 |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雍也‧八) |
伯牛生了重病,孔子去探病,從窗戶邊握著他的手,說:「還能說什麼呢?這大概是命吧!這麼好的人怎麼得到這麼嚴重的病!這麼好的人怎麼得到這麼嚴重的病!」 |
四、課文深究
問 題 |
參 考 答 案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這四人的名字為何作如此的排列?有何意義? |
這是依各人年紀大小所作的排列。表現儒門( 長幼有序)的精神。 |
孔子為何要先對學生們說「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
去除學生的戒慎恐懼心情,緩和現場氣氛,這樣學生才會說出內心真正的想法。 |
本文所有的對話,為何只有子路加上「率爾」的形容詞? |
除了表現子路的( 急躁)外,也使讀者了解到,當孔子的問話剛結束,子路便不假思索的接話。 |
子路的回應內容,哪裡表現出對自己能力的自信? |
1.「千乘、在大國之間、外有敵侵、內有饑饉」這是很不利的治國條件 2.「三年、人民有勇、知方」這是很高的成就。 兩相對比便足以顯現子路的自信。 |
在冉求的回應中,他如何表現謙退的意思? |
以「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僅能使人民富足,至於禮樂則有所不能。 |
在公西華的回應中,他如何表現謙退的意思? |
不敢言「能」,僅是在學習而已;只可以當祭典中的小相。 |
為何當孔子問到曾點時,他沒有馬上停止彈奏,而是讓樂聲漸稀? |
由樂聲漸稀,到鏗然結束,曾點才推瑟起身,這是( 從容不迫)的姿態,方與他以下回答的內容相應。 |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這三句話是否有其不可移易的先後次序? |
有。先洗浴,再以風吹乾,最後才有暢快的歌詠賦歸。 |
孔子哂笑子路,是否對其使人民「有勇,且知方也」不表贊同? |
不是。只是因為( 其言不讓)。 |
為何曾點最後會問孔子「唯求則非邦也與」、「唯赤則非邦也與」? |
因為孔子在冉求與公西華的回應之後,都沒有任何表示,所以使曾點誤以為孔子不同意他們兩人的回答內容。 |
四、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方 |
禮義 |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
面積見方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
方法 |
求助無「方」、治國良「方」 |
||
依然 |
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
||
2. |
比 |
等到(ㄅㄧˋ) |
由也為之,「比」及三年 |
近來(ㄅㄧˋ) |
「比」得軟腳病(韓愈‧祭十二郎文) |
||
排列、相並(ㄅㄧˋ) |
天涯若「比」鄰 |
||
偏私阿黨(ㄅㄧˋ) |
君子周而不「比」(論語•為政) |
||
依從(ㄅㄧˋ) |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
||
密列(ㄅㄧˋ) |
其「比」如櫛(詩‧周頌‧良耜) |
||
比擬(ㄅㄧˇ) |
自「比」於管仲、樂毅(三國志•諸葛亮傳) |
||
3. |
以 |
因為 |
「以」吾一日長乎爾 |
毋吾「以」也 |
|||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衛靈公) |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
|||
用 |
為國「以」禮 |
||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
|||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 |
|||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論語•為政) |
|||
與 |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論語‧微子) |
||
尚且 |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
||
又、且 |
誠既勇兮又「以」武(國殤) |
||
於 |
使民「以」時(論語‧學而) |
||
用來 |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人(論語•憲問) |
||
4. |
加 |
施加 |
「加」之以師旅 |
增益、增加 |
既富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 |
||
上有「加」餐飯,下有長相憶(飲馬長城窟行) |
|||
5. |
因 |
又加上 |
「因」之以饑饉 |
親近 |
「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論語•學而) |
||
順、順應 |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論語•堯曰) |
||
6. |
使 |
讓 |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使用 |
及其「使」人也,器之(論語•子路) |
||
假使 |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論語•泰伯) |
||
役使 |
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論語•陽貨) |
||
君「使」臣以禮(論語•八佾) |
|||
任命 |
孟氏「使」陽膚為士師(論語•子張) |
||
7. |
如 |
或 |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至於 |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
||
與、和 |
宗廟之事,「如」會同 |
||
比、及 |
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論語•學而) |
||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韓愈•師說) |
|||
奈何 |
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 |
||
詞尾助詞 |
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論語•子罕) |
||
申申「如」也,夭夭「如」也(論語•述而) |
|||
似、像 |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論語•泰伯) |
||
往 |
縱一葦之所「如」(第三冊‧蘇軾‧赤壁賦) |
||
如果 |
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論語•陽貨) |
||
8. |
舍 |
通「捨」,放一旁 (ㄕㄜˇ) |
「舍」瑟而作 |
放棄、停止(ㄕㄜˇ) |
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第六冊‧荀子•勸學) |
||
三十里(ㄕㄜˋ) |
退避三「舍」 |
||
9. |
相 |
贊禮之人(ㄒㄧㄤˋ) |
願為小「相」焉 |
察視(ㄒㄧㄤˋ) |
「相」機而動 |
||
指示兼稱代用法,一般稱作「代詞性助詞」,受詞省略(ㄒㄧㄤ) |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李白‧長干行) |
||
互相(ㄒㄧㄤ) |
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
||
10. |
風 |
吹風 |
「風」乎舞雩 |
風俗 |
移「風」易俗 |
||
11. |
師 |
軍隊 |
加之以「師」旅 |
老師 |
古之學者必有「師」(韓愈‧師說) |
||
12. |
與 |
讚許(ㄩˇ) |
吾「與」點也 |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
|||
和(ㄩˇ)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 |
||
助(ㄩˇ) |
是「與」人為善者也(孟子公‧孫丑上) |
||
對待(ㄩˇ) |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
||
等待(ㄩˇ) |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
||
親附(ㄩˇ) |
「與」嬴而不助五國(蘇洵‧六國論) |
||
給(ㄩˇ) |
可以「與」,可以無「與」,「與」,傷惠(孟子‧離婁下) |
||
歟(ㄩˊ) |
歸「與」!歸「與」(論語•公冶長) |
||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
|||
相關(ㄩˋ) |
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
||
稱許(ㄩˋ) |
吾「與」女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
||
教育(ㄩˇ) |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論語•子路) |
||
同「舉」(ㄐㄩˇ) |
選賢「與」能(禮記•禮運) |
||
13. |
莫 |
通「暮」(ㄇㄨˋ) |
「莫」春者,春服既成 |
不可(ㄇㄛˋ) |
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論語‧里仁) |
||
14. |
率 |
輕率(ㄕㄨㄞˋ) |
子路「率」爾而對曰 |
帶領(ㄕㄨㄞˋ) |
獎「率」三軍,北定中原(諸葛亮•出師表) |
||
全都(ㄕㄨㄞˋ) |
六國互喪,「率」賂秦耶(蘇洵•六國論) |
||
遵循(ㄕㄨㄞˋ) |
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為偽者也(孟子•滕文公上) |
||
一定的標準(ㄌㄩˋ) |
處事的定「率」 |
||
15. |
乘 |
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 (ㄕㄥˋ) |
千「乘」之國 |
史書(ㄕㄥˋ) |
晉「乘」楚杌,語多可採(第四冊‧連橫•臺灣通史序) |
||
佛家語(ㄕㄥˋ) |
大「乘」、小「乘」 |
||
駕馭、駕騎(ㄔㄥˊ) |
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墨子•親士) |
||
因,利用(ㄔㄥˊ) |
雖有智慧,不如「乘」勢(孟子‧公孫丑上) |
||
升(ㄔㄥˊ) |
亟其「乘」屋(詩經‧豳風‧七月) |
||
勝(ㄔㄥˊ) |
周人「乘」黎(書經‧西伯戡黎序) |
||
搭坐(ㄔㄥˊ) |
「乘」車 |
||
順應、趁、藉著 (ㄔㄥˊ) |
「乘」人之危、「乘」風破浪、「乘」勝追擊 |
||
16. |
爾 |
語尾助詞,同「然」 |
子路率「爾」而對曰 |
鼓瑟希,鏗「爾」 |
|||
你 |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
||
「爾」何如 |
|||
位於句末,表示肯定的意思。同「矣」 |
盡此不勝,將去而歸「爾」(公羊傳•宣公十五年) |
||
表示疑問的語氣。同「乎」 |
然則何言「爾」?成公意也(公羊傳•隱公元年) |
七、修辭舉隅──轉品
定義 |
一個詞彙,在語文中改變了它原來的詞性。這種修辭多半可從其語句上的位置來判斷詞性。 |
名詞 作 動詞 |
1.「鼓」瑟希,鏗爾。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韓愈‧師說) 3.故就酒家「觴」之。(司馬光‧訓儉示康) 4.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司馬光‧訓儉示康) 5.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司馬光‧訓儉示康) 6.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王安石‧傷仲永) 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論語•述而) 8.「市」碑文,果實歸。(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9.「簿」甲乙,置書冊。(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10.唐浮圖慧褒始「舍」於其址。(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11.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蘇軾‧赤壁賦) 12.「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蘇軾‧留侯論) 13.「手」長鑱,為除不潔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4.謹食之,「時」而獻焉。(柳宗元‧捕蛇者說) 15.「風」則襲裘,「雨」則御蓋。(蘇軾‧教戰守策) 16.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錢公輔‧義田記) 17.不拊愛「子」其民。(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18.三門嵯峨,鐘鼓樓「翼」其左右。(林景熙‧蜃說) 19.不要緊,天「雨」,我有木屐哩!(夏丏尊‧生活的藝術) 20.讀書等於是尚「友」古人。(梁實秋‧漫談讀書) |
名 詞 作 形容詞 |
1.割雞焉用「牛」刀。(論語‧陽貨) 2.「桂」櫂兮「蘭」槳。(蘇軾‧赤壁賦) 3.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韓愈‧祭十二郎文) |
名詞 作 副詞 |
1.「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李斯‧諫逐客書) 2.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3.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
動詞 作 名詞 |
1.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孟子‧離婁上) 2.不該向築路的人,寄予由衷的「感謝」嗎?(熊崑珍‧路) 3.我喜歡能在我心裡充滿著這樣多的「喜歡」。(張曉風‧我喜歡) 4.盲目的,逐透明的「享受」,飲朦朧如「幻想」。(江玲‧困) |
動 詞 作 形容詞 |
1.有幾隻「歸」鳥從他們頭上飛過。(陳醉雲‧鄉下人家) 2.有人送給你「羨慕」的秋波呢!(宣建人‧抒情小品) |
動詞 作 副詞 |
1.「爭」割地而賂秦。(賈誼‧過秦論) |
形容詞 作 名 詞 |
1.你分不清他們究竟唱出了「快樂」,還是唱出了「哀愁」。(吳延玫‧火鷓鴣鳥) 2.縈「青」繚「白」,外與天際。(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3.難道「美麗」也是一種錯誤? |
形容詞 作 動 詞 |
1.立身「苦」不早。(古詩十九首) 2.親賢臣,「遠」小人。(諸葛亮‧出師表) 3.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4.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柳宗元‧鈷鉧潭西小丘記) 5.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蘇軾‧留侯論) 6.又好「上」高,極其力不已。(柳宗元‧蝜蝂傳) 7.今世之嗜取者,遇貨不避,以「厚」其室。(柳宗元‧蝜蝂傳) 8.這時候,春光已是「爛漫」在人間了。(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 9.蓮只「紅」一個夏季。(余光中‧訣) |
形容詞 作 副 詞 |
1.視吾家所「寡」有者。(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2.「細細」欣賞山水,時時出外旅行。(李霖燦‧山水與人生) 3.菱蔓弱「難」定,楊花輕「易」飛。(王維‧歸輞川作) |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一)由論語衍生的重要成語
率爾成章 |
不經思索,下筆成文。形容文學作品粗疏、草率、不細心 |
率爾操觚 |
輕率下筆,不加思索,揮筆成文。但也有一義形容文思捷速 |
百乘之家 |
周時大夫有地方十里,兵車百輛,故稱卿大夫為「百乘之家」 |
千乘萬騎 |
形容車馬眾多 |
萬乘之國 |
出兵車萬乘之大國。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兵車萬乘,後世因稱天子為「萬乘」 |
章甫縫掖 |
章甫,禮冠。縫掖,袖子寬大的衣服。章甫縫掖指儒者的服飾 |
章甫薦履 |
指把戴在頭上的帽子,墊在鞋子下面。比喻行事顛倒,是非不分 |
喟然而嘆 |
長聲嘆息 |
無人問津 |
沒有人詢問渡口。比喻事物已遭冷落,無人探問 |
(二)與孔門弟子有關的成語
登堂入室 |
解釋: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後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 典出:論語‧先進 原文: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
過猶不及 |
解釋:過,過分。猶,如同。不及,達不到。說明做得太多與做得不夠一樣不合適。 典出:論語‧先進 原文: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
駟不及舌 |
解釋:駟,古時由四匹馬拉的車。舌,指說的話。一句話說出口,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回。比喻一句話說出來,再也無法收回。 典出:論語‧顏淵 原文: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 |
名正言順 |
解釋: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典出:論語‧子路 原文: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利。」 |
行不由徑 |
解釋: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 典出:論語‧雍也 原文:子遊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
禍起蕭牆 |
解釋:蕭牆,屏障大門的牆壁,比喻內部。禍起蕭牆比喻災禍亂發生於內部。 典出:論語‧季氏 原文:子曰:「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
開柙出虎 |
解釋:本指負責看管的人未盡責任,現多比喻放縱壞人。 典出:論語‧季氏 原文:孔子曰:「……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
見賢思齊 |
解釋:看到德才兼備的人,就想向他學習,和他一樣。 典出:論語‧里仁 原文:「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十、延伸學習
論語‧公冶長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語譯:顏淵、子路兩人侍立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你們何不各自說說自己的志向?」子路說:「願意把自己的車馬、衣服、皮袍,與我的朋友共用,雖然用壞了也不抱怨。」顏淵說:「我願意不誇耀自己的長處,也不張揚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說:「願意聽聽您的志向。」孔子說:「(我的志向是)讓年老的人安心,讓朋友能信任我,讓年輕的子弟能得到關懷。」
論語‧公冶長
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語譯:孟武伯問孔子:「子路做到了仁吧?」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孔子說:「仲由嘛,在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可以讓他管理軍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冉求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冉求這個人,可以在有千戶人家的大邑,或是能出百輛兵車的卿大夫之家中當個總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問:「公西赤又怎麼樣呢?」孔子說:「公西赤嘛,可以讓他穿著禮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貴賓,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唐玄宗
夫子何為者,栖栖1一代中。
地猶陬2氏邑,宅即魯王宮3。
嘆鳳4嗟身否,傷麟泣道窮。
今看兩楹奠5,當與夢時同。
注釋:1栖栖:忙碌不安的樣子。
2陬:《史記》:「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此為孔子生長之地。
3魯王宮:漢代魯恭王曾拆除孔子故宅以擴大自己的宮室,後來「升堂聞金石絲竹之聲」,才停止。
4嘆鳳:《論語‧子罕》:「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
5兩楹奠:《禮記‧檀弓》:「予(孔子)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
經曲阜城 唐‧劉滄
行經闕里1自堪傷,曾嘆東流逝水2長。
蘿蔓幾凋荒隴樹,莓苔多處古宮牆。
三千弟子標青史,萬代先生號素王。
蕭索風高洙泗3上,秋山明月夜蒼蒼。
注釋:1闕里:孔子住地,在曲阜城內。後世多用作曲阜的代稱。
2逝水:《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3洙泗:洙水和泗水之間是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
史記‧孔子世家贊
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①,景行行止②。』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③,想見其為人。適魯④,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⑤,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低回⑥留之,不能去云。
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⑦,沒則已焉⑧!孔子布衣⑨,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⑩者,折中於夫子⑪,可謂至聖矣!」
語譯: 太史公說:「詩經:『高山(讓人)仰望,美德(讓人)效仿。』雖然不能達到那最高點,但是心中始終嚮往它。我讀孔家的書,就想像到他的為人。來到孔子的家鄉——魯國,瞻仰孔仲尼的廟堂、坐車和服裝、祭祀的器具,想像眾學生按時在他的家裡學習禮儀的景象,使我徘徊留連,不忍離去。
天下的君王乃至於賢人,眾多啊!他們大多是當時榮耀,時代一旦過去名聲也不再流傳!孔子是一介百姓,傳了十幾代,讀書人都以他為宗師。從天子到王侯,中國談到六藝,都是以孔夫子的言判為標準,他可以說是最高的聖賢啊!」
注釋:①高山仰止:巍峨的高山可以仰望。止,用於句末,相當於「之」字。
②景行行止:寬廣的大道可以循著前進。景,大。第一個「行」,音ㄒㄧㄥˋ,道也、路。第二個「行」,音ㄒㄧㄥˊ,行走。 這裡用高山、景行來比喻孔子的道德和學問。
③孔氏書:主要指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論語。
④適魯:前往魯國。適,往、到。
⑤車服禮器:此指孔子的遺物。車服,車子和服裝。禮器,祭祀的用器。
⑥低回:徘徊留戀的意思。
⑦當時則榮:指生前享盡榮耀。
⑧沒則已焉:死後也就沒有了榮耀。已,止。
⑨布衣:平民。
⑩六藝:指六經,詩、書、易、禮、樂、春秋。
⑪折中於夫子:以孔子的理論為標準、榜樣,去校正錯誤和偏差。
十一、論語名句輯要
1.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衛靈公)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衛靈公)
3.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衛靈公)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
5.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顏淵)
6.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衛靈公)
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
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里仁)
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2回)
12、13題組:
「點兒、點兒,你幹啥?」
「我在這裡彈彈瑟。」
「碰」的一聲來站起,我可不與你三比。比不比,各人說的各人理。三月裡,三月三,各人穿件藍布衫。也有大,也有小,跳在河裡洗個澡。洗洗澡,乘乘涼,回頭唱個「山坡羊」。
先生聽了哈哈喜:「滿屋子學生不如你。」 (北方歌謠,取材自論語)
14、15題組:
子路宿於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論語‧憲問)
語譯:子路在石門城外住了一夜。第二天一早進城,守城門的人問:「你從哪兒來的?」子路回答說:「從孔家來的。」守城門的說:「就是那位明知不可為,卻偏要去做的孔夫子嗎?」
注釋:①石門:魯城外門。
②晨門:職司早晚啟閉城門的人,蓋隱者也。
③奚自:從何而來?
④知其不可而為之者:明知做不到,卻偏要去做的人。
16~18題組: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論語‧子路)
語譯:孔子和冉有一起到衛國,冉有替他駕車。孔子說:「衛國的人口真是眾多啊!」冉有說:「治理國家時,當人口多了以後,進一步該做些什麼?」孔子說:「改善人民的生活,使他們富裕起來。」冉有又問:「使人民生活富裕後,再進一步該做些什麼呢?」孔子說:「那就要開始教育、教化他們了。」
注釋:①適:往也。 ②僕:御也,即駕車。
③庶:指人口眾多。 ④何加焉:加,增益。此句言進一步該做些什麼?
19~22題組:
見高中國文補充教材〔一〕P4~P5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儒家認為「個人」、「社會」、「國家」是彼此依存、相互影響的共同體。下列文句,符合此一觀念的選項是 (A)覆巢之下無完卵 (B)成則為王,敗則為寇 (C)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D)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E)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90.學測〕
答案:(A)(C)
解析:(B)指世俗對成敗的見解(D)指君子不固執成見,以義為標準(E)指為政之道要為民制產。
2.下列短文有四個空格,請自參考選項中選出最適當的答案: 〔91.學測〕
現代社會講求高EQ,然而和諧的人際關係,必須以「無怨」為基礎。針對如何減低人我之間的怨,《論語》中有許多精闢的見解。例如埋怨、生氣往往來自他人輕忽我們的才能、誤解我們的理想,所以孔子便以((1))勸勉我們在此情況下要處之泰然。而當別人對我們產生怨尤,我們便該反省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2))就是提醒我們:凡事貪好處、占便宜,必定惹人討厭。相反的,如果凡事設身處地為人著想,自然到哪裡都不會得罪人,正是孔子說的((3))。至於若遭別人欺負,該以什麼態度回應呢?孔子認為應該((4)),才能維持人與人之間公平、合理的相處之道。
參考選項:(A)「以直報怨」 (B)「以德報怨」 (C)「貧而無怨」 (D)「放於利而行,多怨」 (E)「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F)「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G)「《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H)「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I)「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J)「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答案:(1)(E);(2)(D);(3)(I);(4)(A)
解析:此題相當於文意測驗,能熟讀《論語》,對於其中「怨」的概念加以整合、了解,則不難作答。(試題出處:(E)〈學而〉篇;(D)〈里仁〉篇;(I)〈顏淵〉篇;(A)〈憲問〉篇。)
3.下列關於儒家思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儒家認為個人的言談必受其內在修養所影響,故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孟子也 認為:「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B)儒家認為執政者應體恤百姓,故孔子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孟子也同意「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張 (C)儒家認為憂患的環境可使人淬礪奮發,故《論語》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孟子》亦云:「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D)儒家認為知錯能改是一種美德,故《論語》曰:「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亦云:「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E)儒家主張教育應注意個別差異,故《論語》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孟子》亦云:「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91.指考〕
答案:(A)(D)
解析:(A)「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過分的言辭我知道它缺陷所在,邪惡的言辭我知道它是遠離正道(〈公孫丑〉上)。(B)「並耕而食」是許行的農家思想,孟子反對,並以「社會分工」的道理來駁斥。(C)《論語》此語是說「不必強求人知己,而要力求去了解別人」。(D)「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有了過錯,大家都看得到;改過之後,大家仰望他(〈子張〉)。(E)孟子此語,主旨在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4.請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92.學測〕
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論語‧微子》)
(1)子路向隱者問津,長沮卻回答「是知津矣」。長沮如此回答的語氣是 (A)讚美的 (B)責備的 (C)輕佻的 (D)嘲諷的
(2)長沮、桀溺對於孔子的看法是 (A)孔子雖汲汲於仕途,但心中同樣渴望歸隱山林 (B)孔子自以為能改善混亂的世局,實則無力改變 (C)孔子打著救世的招牌招攬弟子,實為欺世盜名 (D)孔子與弟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故不足效法
(3)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孔子的觀點 (A)道家之流甘與鳥獸為伍,與禽獸無別 (B)不能苟同道家之流逃避對人群的責任 (C)世衰道微,儒者更須肩負起博施濟眾的使命 (D)即使於事無補,儒者仍不可放棄經世濟民的天職。
答案:(1)(D);(2)(B);(3)(A)
解析:(1)長沮、桀溺譏諷、嘲弄孔子周遊列國,專為他人指點迷津,又是個有才德的智者,自然知道渡口的所在,何須向人問路。(這話一語雙關,意思是說:你既然明白政治社會和人生之大道,就該知道路要怎麼走啊!)
(2)從「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一段可見長沮、桀溺對孔子周遊列國、積極入世的作法深不以為然
(3)由孔子所言「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一段,可知孔子對隱者無鄙視之意,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5.文言文中的「者」,有作代名詞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有作語助詞用,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下列文句的「者」,屬於「代名詞」的選項是 (A)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B)聞舟船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 (C)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D)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 (E)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92.學測〕
答案:(B)(C)(E)
解析:(A)(D)語助詞。(B)代名詞,指彈琵琶的人。(C)代名詞,指沒有仁心的人。(E)代名詞,指秦君。
6.下列文句,與《論語》:「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意涵相近的選項是 (A)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B)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C)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D)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E)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92.指考〕
答案:(C)(D)
解析:(A)(B)(E)皆不是論有恆,故不選。
7.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句子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顏氏家訓‧慕賢篇》) (A)友善柔 (B)無友不如己者 (C)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D)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93.學測〕
答案:(B)
解析:題幹為交友宜慎,雖不能得如顏回、閔子騫等人為友,只要比自己優秀,便值得珍惜。(A)結交諂媚而無誠信之人。(《論語‧季氏》)(B)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論語‧學而》)(C)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可信。(《論語‧學而》)(D)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能知道他們的德業一定不如現在的人呢?(《論語‧子罕》)。語譯:與善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芝草蘭花的屋子,時間一久自然芬芳;與惡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腥臭。墨子看見人們染絲就嘆息,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君子與人交往要慎重。孔子說:「不結交仁德不如自己的人。」像顏淵、閔子騫的賢人,是難得遇見的!因此只要對方比我好,就足以讓我尊崇他!
8.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這段話的意義,與下列孔子言論契合的選項是 (A)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B)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D)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93.學測〕
答案:(B)
解析:題幹以射箭說明行仁在己。(A)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麼怨悔呢?(《論語‧述而》)(B)實踐仁德操之在己,難道還靠別人嗎?(《論語‧顏淵》)(C)只有有仁德之人,才能公正地喜愛人,才能公正地厭惡人。(《論語‧里仁》)(D)君子沒什麼可爭之事。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的時候吧!就是比賽射箭時,也一定互相作揖行禮而後登堂比賽;比賽完畢後走下堂來,互相飲酒祝賀。這是君子之爭。(《論語‧八佾》)。語譯:行仁的人,有如射箭。射箭的人必須擺正身子而後射箭。箭發不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自我反省,改正缺失罷了。
9.古人常以流水比喻時間不停地消逝,例如孔子就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之嘆。下列同樣是感嘆時間流逝的選項為 (A)水流心不競,雲在意俱遲 (B)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C)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D)悵望西溪水,潺湲奈爾何。不驚春物少,只覺夕陽多 (E)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93.學測〕
答案:(D)(E)
解析:(A)生活閒適自得。江水如此滔滔,好像為了何事爭相向前奔流。語譯:「而我此時卻心情平靜,無意與流水相爭。白雲在天上移動,那種舒緩悠閒,與我此時的閒適心情沒有兩樣。」(杜甫〈江亭〉)(B)描繪山水流長壯闊。語譯:「江水滔滔遠去,好像直流到那遠方的天地之外;遠處重重青山,隱約朦朧,時隱時現,若有若無。」(王維〈漢江臨眺〉)(C)描寫秋原旅人的悲涼情懷。語譯:「夕照下的枯藤舉附在老樹上,樹頭幾點寒鴉。地上一曲清溪,溪上架著小橋。不遠處便是數椽幽靜的茅屋。在蒼涼寂寥的古道,吹拂著蕭瑟悲涼的西風,旅人騎著疲憊無力的馬,在蒼然暮色中,孤獨地走向天涯異域,引起悠悠哀愁。」(元‧馬致遠〈天淨沙‧秋思〉)(D)由溪水描寫時間流逝,進而感慨青春不再。語譯:「惆悵地看著西溪的流水潺潺流著,又能對它如何?不怕春天的美麗逐漸遞減,只覺得對夕陽的感慨愈來愈多。」(李商隱〈西溪〉)(E)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以髮絲轉白,喻人生短促。語譯:「你沒有看見黃河的水,從高高的天上奔流下來,一直向東奔流到海就沒回來?你沒有看見高堂上有人看著明亮鏡子裡的白髮而悲傷,在早晨還是烏溜溜的頭髮,到傍晚竟然就成白髮?」(李白〈將進酒〉)。
10.「氣」的原始字形作「气」,畫的是雲氣升騰的樣子。古人相信宇宙萬物皆由「氣」所構成,「氣」也因此成為涵意豐富的詞。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氣」可指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態,如《論語》:「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B)「氣」可指冷熱溫度的變化,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C)「氣」可指人展現於外的性格或態度,如蘇軾〈留侯論〉:「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D)「氣」在哲學上可指人應具有的正直道義,如《孟子》:「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E)「氣」在文學上可指因作者才性所顯現的語文氣勢,如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93.指考〕
答案:(A)(C)(D)(E)
解析:(A)血氣既衰,指身心皆漸衰弱。(B)顥氣,指瀰漫在天地間的大氣。(C)剛銳之氣,指剛強鋒銳的性格。(D)其為氣也,即浩然正氣。(E)「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指的是「辭氣」,外在的語文氣勢。
11.張潮《幽夢影》:「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上文以「隙中窺月à庭中望月à臺上玩月」,比喻讀書有層次進境。儒家論及進德修業,也常提出一套程序或層次,下列選項所列舉的情況,具有程序或層次關係的是 (A)知之à好之à樂之 (B)親親à仁民à愛物 (C)定à靜à安à慮à得 (D)知者不惑à仁者不憂à勇者不懼 (E)不惑à知天命à耳順à從心所欲,不踰矩。 〔93.指考〕
答案:(A)(B)(C)(E)
解析:題文強調須選出內容有層遞關係者,故(D)《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三者為並列關係,非層遞關係。其他三者原文如下:(A)《論語‧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孟子‧盡心》:「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C)《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E)《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儒家著重德行,理想的追求,反對物質生活的耽溺,下列《論語》引文中,並非陳述此種意旨的選項是 (A)君子憂道不憂貧 (B)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 (C)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D)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94.學測〕
答案:(C)
解析:(C)說明奢與儉皆不合禮,但奢的危害較為嚴重;其他三個選項只是言及君子憂慮道義不得實行,反對注重物質享受而已。語譯:(A)君子憂慮的是不能實行正道,不會憂慮個人的物質享受(《論語‧衛靈公》)。(B)讀書人如果在意個人的生活享受,就不配當一個讀書人(《論語‧憲問》)。(C)奢侈就不夠謙遜,過度節儉又可能顯得固陋;但是與其奢侈不夠謙遜,我寧可自己顯得固陋(《論語‧述而》)。(D)讀書人應該立志行道,如果以穿粗劣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為羞恥,這種讀書人就不必跟他談論什麼正道了(《論語‧里仁》)
13.下列關於「經」、「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孔子的著作稱「經」;仲尼弟子的著作稱「傳」 (B)《詩經》中的〈雅〉、〈頌〉是「經」;〈國風〉是「傳」 (C)《春秋》是「經」;《左氏》、《公羊》、《穀梁》是「傳」 (D)六經亦稱「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 (E)《論語》、《孟子》本非「經」,後世才升格為「經」,可見經、傳的地位並非固定不變。 〔94.學測〕
答案:(C)(D)(E)
解析:(A)孔子教弟子的六經原本並不稱「經」,至《莊子‧天運》才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以為文。」漢代獨尊儒,對儒家的書籍獨稱為「經」。如《春秋經》,而解釋《春秋經》的《公羊傳》、《穀梁傳》、《左傳》才稱「傳」。所以後人多半有「先聖所著為經,後賢解經著作為傳」的定解。(B)《詩經》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是《詩經》的內容;「賦、比、興」則為詩的作法。(E)《論語》在南朝劉宋時與《孝經》合為一經,至唐文宗開成二年,才分為二本經書。《孟子》原為子部的書,到後蜀‧孟昶刻石經於成都學宮時,才加上《孟子》一書。
14.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下列有關《論語》這一章的詮釋,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文中「發」字,意指顏回發憤向學,樂以忘憂 (B)「省其私」,乃指顏回時時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偏私之處 (C)從孔子曾說「剛毅木訥,近仁」,可知孔子欣賞顏回「不違如愚」的表現 (D)由「回也,不愚」看出,孔子認為顏回不像表面上的唯唯諾諾,而是既能知,且能行。 〔95.學測〕
答案:(D)
解析:語出《論語‧為政》。(A)「發」指發揮孔子學說精妙之處。(B)「省其私」指考劾他私下的言行。(C)孔子本來誤以為顏回的不違是愚昧的表現。語譯:師生終日對話,而顏回一句質疑問難的話也沒說,看起來好像跟什麼都聽不懂的愚者沒有兩樣。不過,孔子在課後檢驗了他的為人,顏回都能一一實踐,且有深受啟發。所以孔子下了定論:顏回可一點也不愚。
15.下列《論語》文句,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反映孔子哀人之哀、傷人之傷的懷抱 (B)「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謂古之學者心存一己,今之學者心存社稷 (C)子貢問「君子亦有惡乎?」孔子答以「有惡。惡稱人之惡者」,可知孔子討厭那些稱惡為善、是非不分的人 (D)「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後兩句意謂人民珍惜故舊之物,則可免於因匱乏而淪為盜賊。 〔95.學測〕
答案:(A)
解析:(A)語出《論語‧述而》。(B)語出《論語‧憲問》。「古代的學者學習修養完全是自己內心的要求,是為了自己的心安;當代的學者為學是做給他人看,只是一種沽名釣譽的作法」。(C)語出《論語‧陽貨》。「子貢問:『君子也有厭惡的事情嗎?』孔子回答:『有厭惡的事情,我厭惡批評別人缺點的人。』」可見孔子厭惡的不是是非不分的人,而是胡亂批評他人的人。(D)語出《論語‧泰伯》。「執政者對自己的親人厚道,百姓就會群起仿效,人人懷著仁愛的心。執政者如果不遺棄任何親友、那麼民風也將敦厚不澆薄」。
16.下列各組文句,「 」中的語詞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小人」姓張名青,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 (B)姐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與其說我的話打動了他,倒不如說是我那副「可憐」相令人同情吧 (C)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寶玉自知這話說得「造次」了,後悔不來,登時臉上紅脹起來,低著頭不敢則一聲 (D)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妖王笑道:那包袱也無甚麼值錢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褊衫、舊帽子,背進來拆洗做補襯。 〔95.學測〕
答案:(A)
解析:(A)出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小人」為臣子自謙之稱。全句指「臣子家有老母,只嘗過臣下家中的食物,從來沒有嘗過君王的羹湯。」/出自《水滸傳》第二十七回。「小人」為自謙之稱。全句指「敝人姓張名青,原本在此地光明寺的菜園子種菜」。(B)出自唐‧白居易〈長恨歌〉。「可憐」為可愛之意。全句指「兄弟姐妹皆得到了封賞,光耀了楊家的門庭令人羨慕。」/出自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可憐」指令人同情。(C)出自《論語‧里仁》。「造次」指倉促、緊迫。全句指「有德之人不會有短暫片刻行為違背仁德,在倉促急迫的狀態下如此;在戰亂不安定的狀況下也是如此」/出自《紅樓夢》第三十回。「造次」指鹵莽、冒昧。(D)出自《史記‧刺客列傳》。「左右」指對隨從的侍者,全句指「齊桓公跟魯莊公在壇上訂盟,曹沫手持匕首威脅齊桓公,桓公的侍者沒一個敢貿然行動」/出自《西遊記》第四十一回。「左右」意同於反正。
17.「斗」是中國古代的一種量器,也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大小程度。下列文句中的「斗」字,含有「小」或「少」義的選項是 (A)事關重大,請恕我「斗」膽直言 (B)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C)盛夏時節,「斗」室裡顯得酷熱難當 (D)子貢問曰:今之從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E)今欲致天下之士,民有上書求見者,輒使詣尚書問其所言,言可采取者,秩以升「斗」之祿,賜以一束之帛。 〔95.指考〕
答案:(B)(C)(D)(E)
解析:(A)「斗膽」意指為大膽。(B)「海水不可斗量」,意指不能「小」看。(C)「斗室」意指小小的居室。(D)「斗筲」指的是小的量具。語出《論語‧八佾》。(E)「升斗之祿」意指少少的俸祿。語出《漢書卷‧六十七‧梅福列傳》。
18.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句中的「鼎鑊」一詞,是由可各自獨立的「鼎」與「鑊」所構成,且「鼎」與「鑊」意義平行對等,不互相修飾。下列文句「 」內的詞,與「鼎鑊」構成方式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B)《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C)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D)顧炎武〈廉恥〉: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 〔96.學測〕
答案:(B)
解析:(A)「天命」指天所賦予人的稟賦與本性,為主從式的合義複詞。(B)「俎豆」指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兩者為平行的關係。(C)「滄」意同於「蒼」,為青綠色;「滄海」指青綠色的大海,為主從式的合義複詞。(D)「琵琶」為樂器名,為雙聲衍聲複詞。
19.古代漢語有一種用來表示「認為某(人、事、物)是……的」的用法,例如戰國策 齊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中的「美我」即是「認為我是美的」之意。下列文句「 」內文字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論語 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B)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C)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D)司馬光訓儉示康: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96.學測〕
答案:(C)
解析:(A)(公正地)喜愛人;(B)安定人民;(C)認為魯國是小的;(D)豐厚其家。〔語譯〕題幹:我的妻子認為我是美的,是因為(她)偏愛我。(A)只有仁德的人,能(公正地)喜愛應當喜愛的人,也能(公正地)憎惡所應當憎惡的人。(B)打算有所作為,則該想到適可而止來安定人民。(C)登上東山就感到魯國很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很小了。(D)一般人欲望少,就能修持己身節儉用度,遠離罪惡豐厚其家。
20.孔子認為,良好的道德修養具有普世價值,不受族群、地域的局限。下列《論語》文句,強調此一道理的選項是 (A)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B)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 (C)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D)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E)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96.學測〕
答案:(B)(D)
解析:(A)談及應對世事的態度,未提道德之價值。(B)「忠信篤敬」的道德修養,在異邦也能通行,所以與其普世價值有關。(C)指出有品德的人多,好學的人少,但未談其價值。(D)具「敬、恭、禮」的道德修養,便不受血緣局限,能與各地之人結交,彌補命中沒有兄弟的缺憾。(E)說明孔子時然後言的態度。語譯:(A)天下政道清明就出仕,政道昏亂就隱居(語出〈泰伯〉)。(B)言語忠誠老實,行為敦厚嚴肅,即使到了別的國家,也行得通(語出〈衛靈公〉)。(C)隨便哪一個有十戶人家的小村落,都肯定能找著一個和我孔丘一樣忠信的人,但沒能找著像我這樣好學(語出〈公冶長〉)。(D)通過自己好好的努力修德,對人恭敬有禮,還是能夠結交到同胞外的道義朋友(語出〈衛靈公〉)。(E)孔子在鄉里間,其貌溫恭謙遜,好像不能說話的一般;他在宗廟朝廷時,說話明白不含糊,極謹敕(語出〈鄉黨〉)。
21.下列各文句中「 」內的詞語,用法正確的選項是 (A)他平素「色厲內荏」,是位外剛內柔的正直長官 (B)聽到別人犯錯時,應該抱著「哀矜而勿喜」的態度 (C)孫君「當仁不讓」,獨吞與友人合作投資所得的利潤 (D)父親鼓勵張生要「不恥下問」,向老師多多請益,學業才會進步。 〔96.指考〕
答案:(B)
解析:(A)色厲內荏():外表剛強嚴厲而內心軟弱。(B)哀矜而勿喜:對落難者要同情而不要幸災樂禍。矜,憐憫。(C)當仁不讓:泛指遇到應該做的事,主動承擔起來,而不推讓。(D)不恥下問:不以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陋的人求教為羞恥。
22.關於下列文字,敘述不正確的選項是:「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註:公西赤,字子華;釜、庚、秉都是量的單位)」(《論語‧雍也》) (A)「請益」是指冉子向孔子請教贈粟的多寡 (B)孔子認為君子行事,宜雪中送炭,非錦上添花 (C)「周急不繼富」的「周」字通「賙」字,是救濟的意思 (D)從「乘肥馬、衣輕裘」,可知子華行裝豪華,並不窮困匱乏。 〔96.指考〕
答案:(A)
解析:(A)「請益」指希望能增加。語譯:公西華出使齊國,冉求替他的母親向孔子請求補助一些穀米。孔子說:「給他六斗四升。」冉求請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說:「再給他二斗四升。」冉求卻給他八十斛。孔子說:「公西赤到齊國去,乘坐著肥馬駕的車子,穿著又暖和又輕便的皮袍。我聽說過,君子只是周濟急需救濟的人,而不是周濟富有的人。」
23.下列文句中的「行」字,有「實施」之意的選項是 (A)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陶淵明〈責子〉) (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公孫丑》) (C)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戰國策‧秦策》) (D)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E)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 〔96.指考〕
答案:(B)(C)
解析:(A)將。(B)(C)實施。(D)流傳。(E)行為。語譯:(A)阿宣要十五歲了,仍然不愛文學或道術。(B)施行仁政而稱王天下的領袖,沒有誰能阻擋得了。(C)勸說秦王的上書多次呈奏,但蘇秦的主張仍未實施。(D)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E)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隱瞞嗎?我沒有對你們隱瞞。我沒有一個行為不是在暗示你們。」
24.古人論孝道的言論很多,如敬養父母、先意承志等。除了事親之外,寶愛自身也是盡孝之道,下列文字,符合寶愛自身之孝的選項是 (A)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大戴禮記‧曾子本孝》) (B)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論語‧里仁》) (C)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 (D)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經‧開宗明義章》) (E)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孝經‧紀孝行章》)。 〔96.指考〕
答案:(A)(D)
解析:「寶愛」為珍惜喜愛之意。(A)孝子不登高,不履危,為的是珍惜自己,是寶愛自身之孝。(B)關懷父母的年紀,為敬養父母之孝。(C)事奉父母的態度,敬養父母之孝。(D)不敢毀傷父母所賜之髮膚,為寶愛自身之孝。(E)不論是「致其敬」、「致其樂」,都是敬養父母之孝。
25.關於下引文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公明宣學於曾子,三年不讀書。曾子曰:『宣,而居參之門,三年不學,何也?』公明宣曰:『安敢不學。宣見夫子居宮庭,親在,叱吒之聲未嘗至於犬馬,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應賓客,恭儉而不懈惰,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見夫子之居朝廷,嚴臨下而不毀傷,宣說之,學而未能。宣說此三者,學而未能,宣安敢不學而居夫子之門乎?』曾子避席謝之曰:『參不及宣,其學而已。』」(《說苑‧反質》) (A)就公明宣所答可知:對於「學習」範圍的認知,公明宣比曾子更開闊 (B)公明宣「三年不讀書」,實際上他所讀的是「為人處世」這部書 (C)曾子「避席謝之」,是因為他自認忝為公明宣的老師,卻未能鞭策他讀書,深感慚愧 (D)平心而論,曾子自身言行莊重,無意中產生了不言而教的效果,又時時關注學生的學習,固無負於老師之職分 (E)子夏曾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論語‧學而》),與公明宣對「學」的看法相近。 〔96.指考〕
答案:(A)(B)(D)(E)
解析:(C)曾子避席因為自己太窄化「求學」的真意。語譯:公明宣在曾子門下求學,三年沒有讀任何書籍。曾子問他:「宣,你在我的門下,三年不認真學習,這是什麼原因呢?」公明宣說:「我豈敢不學習?我見老師在宮庭時,只要長輩在家,即使對犬馬也絕對不發出任何大聲的叱責,我喜歡這種態度,努力效法,但還不能做到;我看到老師應答賓客時,態度恭敬說話明儉且絕不懈怠偷惰,我很喜歡這種態度,努力效法,但還不能做到;我又看到老師在朝廷時,對待下屬莊嚴但不苛責,我很喜歡這種態度,努力效法,但還不能做到。我喜歡這三種態度,只是學了還未能澈底達成,我豈敢處在老師門下卻不學習呢?」曾子離開自己的座位向公明宣道歉說:「我比不上你啊!你這種觀察力與效法精神才是學習的真意。」
26.閱讀下列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兩則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97.學測〕
(甲)近日學者病在好高,讀《論語》,未問「學而時習」,便說「一貫」;《孟子》,未言「梁王問利」,便說「盡心」。
(乙)或問:「孟子說『仁』字,義甚分明,孔子都不曾分曉說,是如何?」曰:「孔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
(1)下列閱讀《論語》、《孟子》的方法,與上引朱熹言論最相符的選項是 (A)欲去好高之病,宜先求「一貫」,再求「盡心」 (B)無論讀《論語》或《孟子》,皆應循序漸進,踏實研讀 (C)《論語》說理平易,適合略讀;《孟子》說理詳盡,適合精讀 (D)《孟子》較《論語》義理分明,宜先讀《孟子》,再讀《論語》。
(2)上文朱熹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 (A)在教學方法上,孔子的身教優於孟子的言教 (B)孔子說理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孟子辯才無礙,得理不饒人 (C)孔子雖少講理論,實教人透過生活實踐以體悟道理 (D)「仁」因孟子的解釋分曉,才得以確立為儒家學說的核心。
答案:(1)(B);(2)(C)
解析:(1)《論語》首篇是〈學而〉篇,《孟子》首篇是〈梁惠王〉篇。
(2)孔子所倡乃生活哲學,在生活中力行,去體證生命的意義,去創造完美的人格。文化教材讀了好幾本,若不通此理,那就真沒道理了。
27.下列文句「 」內的敘述,涉及天文星象的選項是 (A)〈古詩十九首〉:「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B)杜甫〈贈衛八處士〉: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C)蘇軾〈赤壁賦〉: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 (D)《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E)《三國演義》六十九回: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個金吾不禁,「玉漏無催」。 〔97.指考〕
答案:(A)(B)(C)(D)
解析:(A)玉衡指北斗七星的第五星。「孟冬時分,玉衡的方向更動,眾多的星宿歷歷在目。」(B)參,參宿。商,商星,為心宿的主星。參、心二宿都是二十八宿之一,參宿位於西方,心宿位於東方,絕不會同時出現於天空。「人生別離不能常相見,經常像西方的參星和東方的商星一樣此出彼沒。」(C)斗牛指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不一會兒,月亮從東山上升起來,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D)北辰為北極星的別名。「用道德來治理國政,自己便會像北極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別的星辰都會繞在他的身邊。」(E)漢代元宵節夜晚,敕許金吾衛弛禁,前後各一日,稱為「金吾不禁」。後泛指沒有夜禁,通宵出入無阻。玉漏為計時的器具,古時用幾個特製的壺盛滿水,下鑿小孔,使水下滴計時。
28.《論語‧學而》篇中「賢賢易色」一語,歷來注解各有不同,清代學者陳澧《東塾讀書記》提及:「為人孝弟、賢賢易色、事君致身、朋友有信,五倫之事備矣。」若依此說法,則陳澧以為「賢賢易色」當指 (A)尚賢遠佞 (B)長幼有序 (C)行孝色難 (D)夫婦之道。
〔97.指考〕
答案:(D)
解析:由陳澧的「五倫之事備矣」可知前方所言為五倫,故「為人孝弟」同時談「父子」、「兄弟」,「事君致身」談「君臣」,爾後「朋友有信」談朋友,所以,只剩賢賢易色對應夫婦之道。
29.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前後詞性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 (B)《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C)《孟子‧萬章》: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D)《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E)《孟子‧梁惠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98.學測〕
答案:(A)(C)
解析:(A)皆為動詞。語譯:我欺騙了誰?我欺騙了上天。(B)前為動詞,後為名詞。語譯:以節制於禮樂為樂,以稱道他人優點為樂,以多結交品德高潔的朋友為樂。(C)皆為動詞轉名詞。語譯:上天生養百姓,就是要讓先知的人去覺醒後知的人,讓先覺的人,去覺醒後覺的人。(D)前者為語尾助詞,後者為動詞。語譯:老師到了一個國家,一定能聽聞那個國家的國家政治。是老師主動去要求的呢?還是該國主政者主動給老師這個機會呢?(E)前者為名詞,後者為動詞。語譯:這是心態上不想做,並不是能力上無法做。所以國君你無法稱王於天下,不是挾太山超越北海這一類的情況。
30.下列有關經典或文學常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詩經》從性質上分,有風、雅、頌三類;從作法上分,有賦、比、興三種;合稱「六義」 (B)漢代的詩有樂府和古詩,二者原本都配樂可歌,後來與音樂的關係疏離,變成單純創作、閱讀的作品 (C)《春秋》編年紀事,《左傳》亦編年紀事,《史記》為紀傳體,《漢書》亦紀傳體,後代正史都用紀傳體 (D)「志怪」為魏晉六朝小說的重要特徵,至後代猶有繼承者,如《聊齋志異》即其中非常著名的代表作 (E)《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談舉止的重要著作,展現孔子的思想、情懷、人生態度及其與學生的互動情形。漢代獨尊儒術,《論語》被尊為經典,與《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 〔98.指考〕
答案:(A)(C)(D)
解析:(B)漢代古詩徒誦不歌 (E)漢代獨尊儒術,但尚未看重《論語》及《孟子》。宋代朱熹才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四本書合稱四書。
31.下列引用《論語》文句詮釋經典名篇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諸葛亮於〈出師表〉中,充分展現「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的行事態度 (B)蘇轍於〈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表述基於「仕而優則學」的體悟,進京求師 (C)韓愈〈師說〉中舉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等人為例,寓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之意 (D)蘇軾〈赤壁賦〉「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心理,等同於「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觀 (E)〈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深知「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的道理,故向鄭伯委婉推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99.學測〕
答案:(A)(C)
解析:(A)「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出自《論語.公冶長》。諸葛亮的行事莊重,對後主謹守君臣分際,故本選項敘述正確。(B)「仕而優則學」出自《論語.子張》。蘇轍寫〈上樞密韓太尉書〉時,尚未任官。(C)「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自《論語.述而》。韓愈〈師說〉︰「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故本選項正確。(D)「未知生,焉知死」出自《論語.先進》。蘇軾「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是感慨人的生命短淺。「未知生,焉知死」是孔子表達重視現實人生的人生觀。(E)「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出自《論語.季氏》。燭之武的「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寓有埋怨鄭伯之意,非關「鬥」與「得」。
32.閱讀下列先秦諸子對於「聖人」的描述,推斷甲、乙、丙、丁依序應為哪一家所提出?(甲)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乙)聖人之治民也,法與時移而禁與能變。(丙)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丁)聖人之所以濟事成功,垂名於後世者,無他故異物焉,曰唯能以尚同為政者也 (A)道家/法家/儒家/墨家 (B)儒家/道家/墨家/法家 (C)道家/墨家/法家/儒家 (D)儒家/法家/墨家/道家。 〔99.指考〕
答案:(A)
解析:以對先秦諸子思想的瞭解,再由關鍵詞判斷,即可推知正確答案。(甲)不為而成,為道家;(乙)法與時移,為法家主張;丙、由習「偽」故,生「禮」義,可知為荀子,荀子屬儒家;(丁)「尚同」為墨家主張,其他為兼愛、非攻、尚賢、節用、節葬、非樂、天志、明鬼、非命。(甲)出自《老子》四十七章。語譯:聖人不出行遠求,就能知道(天下的事理);不用親自觀察,就能明瞭自然法則;不必造作施為,萬物就可以化成。(乙)出自《韓非子‧心度》。語譯:聖人治理人民,法度隨著時代演進,禁令跟著百姓的智能改變。(丙)出自《荀子‧性惡》。語譯:聖人積累思慮,習作為和事理,才產生禮義、興起法度。(丁)出自《墨子‧尚同中》。語譯:古代聖人所以舉事成功,名聲流傳於後世,沒有什麼特別奇異的原因,只是能以尚同為政罷了。
33.儒家思想,一脈相傳。下列前後文句意義相近的選項是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 (B)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不教民而用之,謂殃民 (C)仁者先難而後獲 勞苦之事則爭先之,饒樂之事則能讓 (D)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 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E)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100.學測〕
答案:(A)(B)(C)(D) or (A)(B)(C)(D)(E)
解析:(A)前後兩句都是推己及人。(B)都在強調政府須在平時對百姓進行軍事訓練,否則一旦面臨戰事,將會使人民受到敵人的屠戮。(C)前一句的「先難後獲」與後一句的「爭勞讓樂」,意思相近。(D)「言必信,行必果」本來是好的,但因只是堅確自守,注意言行而已,那就成為識量淺陋之人(此為朱《注》對「硜硜然小人」之解)。相反的來說,真正通達事理者(大人),應通權達變,亦即「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故本選項正確。(E)「始作俑者」用以比喻某種壞事或惡劣風氣的肇始人,與「率獸而食人」其義有別,實不宜列為答案。出題者原來將本選項列為答案,是因《孟子》的原文將「率獸而食人」與「始作俑者」並論︰「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只是細推《孟子》原意,不過在說用殉葬俑陪葬,只因其像人形而已,創作者便該被批判攻擊,何況執政者餓死真正的活人,那罪過更大。換言之,「始作俑者」並沒有使人死亡,而「率獸而食人」則已虐害了百姓,兩者所指涉之事並不相同。而題目所問為「前後文句意義相近」者,要將本選項列為答案是說不通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