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課 大同與小康 佚 名
一、寫作背景
春秋時代,是歷史學家所稱的亂世,據司馬遷所述,在那個時代裡,「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至於諸侯奔走,不能保有其國者,則不可勝數,各國政治因禮教崩壞而陷入空前的混亂。因此,孔子感嘆禮教崩壞的言論,在論語之中亦有所見。
如: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針對齊國國政而發。當時,齊國則由陳氏執政,陳僖子施惠於民,培養自己的勢力,對齊君構成威脅,齊景公雖知陳氏的企圖,但無法制止,因此向孔子問政。
此外,孔子也曾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是以前天子觀賞之舞,天子在行祭典時所使用的。連魯國國王都不敢使用,而季康子只是一名大臣,卻在自己家中行使八佾舞,這是僭越身分,不分長幼,輕視天子的,因此孔子才會認為如果這種事都可以忍受,還有什麼壞事不能忍受?還有什麼事不敢做?由此可以看見孔子不僅對禮教崩壞的痛心,同時也對這樣的情況提出嚴厲的抨擊。
正因為當時的禮教崩壞,才引出孔子對於古代政治的嚮往,而暢發他對治國平天下的議論,我們從《論語‧述而》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也看見孔子對於上古聖君賢相治理國家的嚮往。
本文主要記載孔子以五帝之治為「大同」,以三代之治為「小康」;表面似只論述「大同」與「小康」之區別,但主要是說大同社會已經隱沒,只給人一些憧憬。而在「天下為家」的「小康」社會中,須效法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之所為,謹慎地執行以禮義為紀綱的制度,才可使天下免於禍殃。這顯然是自孔子以來的儒家政治思想的論點。
二、作者介紹(略)
三、國學常識
(一)經書沿革
時代 |
經 書 |
內容 |
先秦 |
六 經 |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
西 漢 |
五 經 |
詩、書、易、(1. 儀禮 )、春秋(因為樂,有名無實體) ※東漢‧蔡邕「熹平石經」並刻三禮 |
南朝劉宋 |
十 經 |
詩、書、易、儀禮、禮記、周禮(後三者合稱三禮) 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為三傳) 論語並孝經 |
唐 代 |
十二經 |
十經中論語、孝經分開,加上爾雅(唐文宗開成石經) |
南宋光宗淳熙年間 |
十三經 |
六經:詩、書、易、儀禮、周禮、春秋 三傳:左氏、公羊、穀梁(春秋經合於三傳中) 四記: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一子:(2. 孟子 ) (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
(二)集體創作之文學作品
書 名 |
年代 |
編撰者 |
編撰說明 |
內 容 |
課文取材 |
詩 經 |
周 |
孔子刪編成定本 |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孔子以前,亦不只三百多篇。 |
十五國風、二雅、三頌 |
小雅‧蓼莪 |
1.戰國策 |
東周 |
1.西漢‧劉向整理定名 2.北宋‧曾鞏重編 |
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漢代以前已成書。 |
為國別史,寫十二國策士游說諸侯之事。 |
戰國策‧齊策‧馮諼客孟嘗君 |
禮 記 |
周朝 |
1.孔門後學所記 2.戴聖編纂成書 |
孔門後學所記,戴聖取四十九篇編纂,東漢末年盛行。 |
大多是有關於禮的單篇文章 |
禮記‧檀弓選 |
2.呂氏春秋 |
周秦 |
秦相呂不韋集門下客共同編寫 |
為統一學術思想,統一後王朝政治藍圖 |
含十二紀、八覽、六論,以儒、道思想為主,《漢書‧藝文志》列雜家。 |
呂氏春秋‧察今 |
3.世說新語 |
南朝宋 |
劉義慶集門下客共同撰寫而成 |
義慶性好文學,喜召募文士,編集圖書 |
為東漢到魏晉間名士的軼聞瑣事 |
世說新語選 |
資治通鑑 |
北宋 |
司馬光主撰,范祖禹、劉攽(ㄅㄧㄣ)、劉恕助編 |
為宋朝皇帝治理國事之借鏡 |
所收史事上起戰國下迄五代,為編年通史 |
訓儉示康 (選自司馬文正公集) |
(三)禮記介紹
作 者 |
班固在《漢書‧藝文志‧六藝略》自注:「七十子後學所記。」可見應出自孔子弟子及後學之手。 |
|
創 作 源 始 |
古人閱讀《儀禮》時,悟出的道理附記在《儀禮》中;久之,空間被記滿,另取簡片記載。其後,內容脫離儀禮羈限,廣泛討論許多與禮相關的事宜。 |
|
正 名 |
因附於(1. 儀禮 )後,故稱為《禮記》。 |
|
篇 章 |
原為一百三十一篇,經漢‧戴德選取八十五篇,為大戴禮記;戴聖選取四十九篇,為小戴禮記。 |
|
內 容 |
1.儒家禮治主義,人格教育之典籍。為古代生活大全,禮學叢書。 2.其中(2.大學 )、(3. 中庸 )兩篇已獨立為四書之一。 3.其中「禮運大同」篇闡述儒家「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 |
|
注 疏 |
1.漢‧鄭玄注(鄭玄有「經神」之稱,平今古經文之爭)。 2.唐‧孔穎達正義。 |
|
其 他 |
漢初所稱「五經」中的「禮」是指《儀禮》;「三禮」並入「十三經」之一,鄭玄均為之作注。 |
|
周 禮 |
原名《周官》,是理想中的官制,為中國最早一部職官治事的政典,後〈冬官〉亡佚,以(4. 考工記 )代替。為古文經。 |
|
禮 記 |
解釋禮儀程序之緣由,本附於儀禮之後。為今文經。 |
|
儀 禮 |
記載周、秦時許多禮儀的程序,在漢只稱作「禮」,為今文經。 |
(四)三禮比較
書名 |
作 者 |
篇 數 |
內 容 |
性 質 |
注 釋 |
別 稱 |
周禮 |
相傳周公所作 |
1.今文:六篇四十二卷 2.古文:七篇 |
計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記載政治制度。其中,〈冬官〉已佚,以〈考工記〉代之。 |
記載古代理想官制 |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
漢稱 「周官」 |
儀禮 |
古文家:周公 今文家:孔子 |
1.古文佚 2.今文:十七篇五十卷 |
記存古代禮儀規範 |
記載周代貴族各種禮儀細節。 |
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
漢稱「禮」 |
禮記 |
孔子弟子及其後學(戴聖編) |
今文:四十九篇。六篇專論,另大別為十類 |
哲理、政治、禮樂、器物、生活儀節。 |
《儀禮》的補充資料,或闡述,或發揮 |
漢‧鄭玄注 唐‧孔穎達正義 |
漢稱「記」 |
其他 |
1.在漢代,〈禮記〉本不是經,而是附在《儀禮》後面的補充資料。 2.〈大學〉、〈中庸〉乃是《禮記》中二篇。 3.中國最早一部職官政典是(1. 周禮 )。 4.漢代立五經博士,其「禮」指(2. 儀禮 )。 5.孔穎達注五經,其「禮」指(3. 禮記 )。 |
四、課文深究
主旨 |
本文為論說文,乃孔子論述自己的政治理想。 |
筆法 |
1.深刻刻劃了(孔子)的形象 2.以(對比)、(排比)呈現大同與小康之治。 3.筆法(精簡),加強文勢:如:「以正君臣……,以功為己。」句中「以」字都是介詞,其下省略賓語「之」(指「禮義」)。以此筆法,可見其精鍊處,亦顯現出文勢。 |
段落 |
1.首段:以(孔子)之嘆為起始,為文章背景定調 文章一開始敘述引發孔子言論的原因,因見魯國蜡祭之禮徒具儀式,而不完備,因此心有所感而生嘆息。言偃問:「君子何嘆?」「君子」一詞正寫出孔子在弟子心目中人格的偉大,而也藉著言偃這問句引出孔子的回答。 2.次段論述大同之治,擘畫儒家政治理想 為孔子敘述古書所載五帝及三代政治的狀況,實際上是孔子假借五帝、三代以立言,論述一己的政治理想—大同與小康之治,而以「大同之治」為其最高理想。 (1) 最終目標為「天下為公」。 (2) 在政治層面:用人必須「選賢與能」,處世必須「講信修睦」,包括個人與國家都應講求信用,敦修和睦,始能形成以下的社會狀況。 (3) 社會層面:必須由己擴及於人,故「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在制度上,必須使老年人各得安享天年,壯年人各能貢獻才力,兒童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在社會福利上,必須使弱勢族群都得到照顧供養,並以「男有分,女有歸」二句,作為大同社會的終極現象。 (4) 經濟層面:利益共享,全國的財富平均分配,達到均富的目的;人人都要為社會貢獻勞力,也就是要達到均勞的目的。以上所敘都是大同政治的情 (5) 結果:人人都以竭誠相待,所以「謀閉而不興」;人人均富,無貧富懸殊,人人均勞,無勞逸不均的現象,自然「盜竊亂賊而不作」。無詐謀,無盜賊,故無需關閉外戶防備。 3.論述小康之治,以對比大同之治 (1) 政治層面:以天下為私產,以父子相傳,兄終弟及,與傳賢的大同政治正好相反。為了鞏固本身的權位私利,必須「城郭溝池以為固」以防外力入侵;必須以禮義規範,確定君臣名分,以防國內人民叛亂。 (2) 社會層面:「各親其親,各子其子」這種私心,必須以禮義加以規範,才能建立起倫理制度,使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此外,又尊崇勇力、智謀,把功績歸個人所有。 (3) 在經濟層面:則「貨力為己」,因此,也必須借助禮制法規,才不致於互相爭奪。由上可知小康之治的 (4) 結果:以「私」為出發點,而以「禮義」為依歸。如果禮義不足以維繫時,即易產生「謀作、兵起」的禍害,因此禮是維繫小康之治的主要力量。 (5) 實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他們成功的主要因素,就是「謹於禮」。如不能遵禮而行,有越軌的行為,雖有權勢,亦必受人斥逐,因為人皆知其為禍根罪首。最後以「是謂小康」結束上文。 |
分類 |
時間 |
治道 |
政治制度 |
社會制度 |
經濟制度 |
成效 |
其他 |
大同之治 |
五帝時期 |
以仁為治 |
1.君位:天下為公 2.諸侯:選賢與能 3.外交:講信修睦 |
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
貨不必藏於己, 力不必為己。 |
謀閉而不興 盜竊亂賊而不作 外戶而不閉 |
以公出發 |
小康之治 |
三代時期 |
以禮義為紀 |
1.君位:天下為家 2.諸侯:大人世及以為禮 3.外交:城郭溝池以為固 |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
貨力為己 功為己 |
謀用是作 兵由此起 |
以私為出發,以仁義為依歸 |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分 |
辨別 |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論語‧微子) |
分析 |
用化學化「分」梁啟超這件東西(梁啟超‧學問之趣味) |
||
1.清楚的、明白的 |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杜甫‧新婚別) |
||
區別、不一樣之處 |
是君子、小人之「分」也(荀子‧不苟) |
||
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孟子‧盡心上) |
|||
半 |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水經‧江水注) |
||
職責(ㄈㄣˋ) |
男有「分」,女有歸 |
||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第二冊‧諸葛亮‧出師表) |
|||
輩分 |
「分」屬叔侄,情同兄弟(韓愈‧祭十二郎文) |
||
情誼(ㄈㄣˋ) |
終論平生交「分」(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
||
2.預料(ㄈㄣˋ) |
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文天祥‧正氣歌) |
||
2. |
由 |
因為 |
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
用 |
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
||
3. |
用 |
因為 |
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
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 |
|||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詩經‧邶風‧雄雉) |
|||
3. 需要 |
焉「用」亡鄭以陪鄰(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
||
行 |
騾之剛愎自「用」,自以為不屈者,久矣(柳宗元‧騾說) |
||
行走 |
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孟子‧盡心下) |
||
4. |
兵 |
戰爭 |
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
兵器 |
棄甲曳「兵」(孟子‧梁惠王上) |
||
甲「兵」頓敝(蘇軾‧教戰守策) |
|||
武備 |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 |
||
以去「兵」為王者之盛節(蘇軾‧教戰守策) |
|||
士兵 |
「兵」多而將勇(第五冊‧李斯‧諫逐客書) |
||
天下屯聚之「兵」,驕豪而多怨(蘇軾‧教戰守策) |
|||
軍事 |
使平民皆習於「兵」(蘇軾‧教戰守策) |
||
5. |
志 |
記載 |
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
遊於是乎始,故為之文以「志」(第三冊‧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
|||
立定志向 |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論語‧為政) |
||
期望 |
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孟子‧告子上) |
||
記,文體 |
予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
||
6. |
矜 |
老而無妻(ㄍㄨㄢ) |
「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
矛柄(ㄐㄧㄣ) |
鋤耰棘「矜」,非銛於鉤戟長鎩(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
||
4. 憐(ㄐㄧㄣ) |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李密‧陳情表) |
||
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李密‧陳情表) |
|||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論語‧子張) |
|||
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論語‧子張) |
|||
愛惜、崇尚 (ㄐㄧㄣ) |
本圖宦達,不「矜」名節(李密‧陳情表) |
||
莊重(ㄐㄧㄣ) |
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論語‧衛靈公) |
||
7. |
與 |
歟(ㄩˊ) |
歸「與」歸「與」(論語‧公冶長) |
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論語‧子罕) |
|||
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論語‧公冶長) |
|||
管仲非仁者「與」(論語‧憲問) |
|||
5. 親善、親附 |
失其所「與」,不知(第三冊‧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
||
「與」嬴而不助五國(蘇洵‧六國論) |
|||
類 |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張載‧西銘) |
||
等待 |
日月逝焉,歲不我「與」(論語‧陽貨) |
||
對待 |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論語‧顏淵) |
||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論語‧子路) |
|||
贊同 |
吾「與」點(論語‧先進) |
||
「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論語‧述而) |
|||
稱許 |
迷途知返,往哲是「與」(丘遲‧與陳伯之書) |
||
教育 |
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論語‧子路) |
||
勸導 |
巽「與」之言,能無說乎(論語‧子罕) |
||
支助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老子‧第七十九章) |
||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
|||
同「舉」 |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
||
替 |
所欲,「與」之聚之(孟子‧離婁上) |
||
向 |
「與」虎謀皮 |
||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
|||
和 |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論語‧衛靈公) |
||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里仁) |
|||
子行三軍,則誰「與」(論語‧述而) |
|||
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論語‧述而) |
|||
互鄉難「與」言(論語‧述而) |
|||
6. 參與(ㄩˋ) |
昔者,仲尼「與」於蜡賓 |
||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論語‧微子) |
|||
此則人之變也,而風何「與」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相關(ㄩˋ) |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 |
||
8. |
賢 |
尊崇 |
以「賢」勇知,以功為己 |
「賢」賢易色(論語‧學而) |
|||
認為賢德 |
亡國之君,各「賢」其臣(世說新語‧規箴) |
||
先生 |
向三「賢」孰愈(世說新語‧品藻) |
||
才德 |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第一冊‧韓愈‧師說) |
||
高明 |
師不必「賢」於弟子(第一冊‧韓愈‧師說) |
||
9. |
蓋 |
大概是 |
仲尼之嘆,「蓋」嘆魯也 |
玉之言,「蓋」有諷焉(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不隨俗靡者,「蓋」鮮矣(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
|||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
|||
實在是(表原因的連詞) |
「蓋」不廉則無所不取(第一冊‧顧炎武‧廉恥) |
||
雨傘 |
風則襲裘,雨則御「蓋」(蘇軾‧教戰守策) |
||
庭有枇杷樹,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蓋」矣(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
|||
7. 超越 |
子房以「蓋」世之才(蘇軾‧留侯論) |
||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杜甫‧八陣圖) |
|||
發語詞 |
「蓋」嘗試論之(蘇軾‧教戰守策) |
||
「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盍、何不(ㄏㄜˊ) |
「蓋」亦反其本矣(孟子‧梁惠王上) |
||
怎麼(ㄏㄜˊ) |
技「蓋」至此乎(第六冊‧莊子‧庖丁解牛) |
||
10. |
隱 |
不行 |
大道既「隱」,天下為家 |
遮蔽 |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水經‧江水注) |
||
言「隱」榮華,殆謂此也(文心雕龍‧情采) |
|||
8. 困窮 |
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第四冊‧典論‧論文) |
||
隱藏 |
桓子曰:是「隱」君之賜也(錢公輔‧義田記) |
||
高 |
臨川之城東,有地「隱」然而高(曾鞏‧墨池記) |
||
憐憫 |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
||
11. |
歸 |
女子出嫁 |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桃夭) |
余既為此志,後五年,吾妻來「歸」(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
|||
歸宿 |
男有分,女有「歸」 |
||
女子返回娘家 |
吾妻「歸」寧(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
||
返回 |
太守「歸」而賓客從也(第二冊‧歐陽脩‧醉翁亭記) |
||
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蘇軾‧留侯論) |
|||
「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論語‧公冶長) |
|||
趨向 |
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也(孟子‧離婁上) |
||
聚攏 |
日出而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第二冊‧歐陽脩‧醉翁亭記) |
||
9. 歸附 |
微斯人,吾誰與「歸」(第一冊‧范仲淹‧岳陽樓記) |
||
稱許 |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 |
||
贈送(ㄎㄨㄟˋ) |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論語‧陽貨) |
||
12. |
君子 |
有才德者 |
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 |
君王 |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 |
||
10.在位者 |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第一冊‧司馬光‧訓儉示康) |
||
對人敬稱 |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杜甫‧贈衛八處士) |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
字 音 |
詞 例 |
者 |
1. ㄓㄜˇ |
赭衣塞途(身穿紅色囚衣的罪犯充塞道路。形容罪犯很多) |
ㄓㄨˇ |
褚衣(棉衣)、湮渚(煙霧瀰漫的小洲) |
|
ㄓㄨˋ |
借箸代籌(指借所用的筷子當籌碼來計量規劃)、軒翥(飛舉的樣子) |
|
ㄔㄨˇ |
片楮(書信) |
|
胃 |
ㄎㄨㄟˋ |
喟然而嘆 |
ㄨㄟˋ |
胃部、渭水之濱、刺蝟、稱謂、妻媦(楚地方言,稱妹妹為媦) |
|
匽 |
2. ㄧㄚˋ |
揠苗助長 |
ㄧㄢˇ |
風行草偃、鼴鼠飲河 |
|
今 |
ㄐㄧㄣ |
矜持、衣衿 |
ㄐㄧㄣˋ |
阿妗(舅媽) |
|
3. ㄑㄧㄣ |
圍爐擁衾(被子) |
|
昔 |
4. ㄐㄧˊ |
踖踏(踐踏) |
ㄒㄧˊ |
昔時、愛惜、腊肉(乾肉) |
|
ㄓㄚˋ |
蜡賓 |
七、修辭舉隅
修辭 |
例句 |
排比 |
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
轉品 |
|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與「政治清明」相關的成語 |
||
1 |
河清海晏 |
黃河水清,大海無浪,比喻天下太平。 |
2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達,百姓和樂,形容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
3 |
皇路清夷 |
指清平之世。 |
4 |
堯天舜日 |
天下如堯、舜當道時的清明,比喻太平盛世。 |
5 |
歌舞昇平 |
唱歌跳舞,形容一片熱鬧的太平景象。 |
與「政治黑暗」相關的成語 |
||
1 |
文恬武嬉 |
指文武官員只知安於逸樂嬉遊,不務國事。 |
2 |
日削月脧 |
形容百姓每日每月受到搜刮、剝削,耗損越來越大。 |
3 |
率獸食人 |
帶領野獸吃人,比喻虐政害民。 |
4 |
餓莩遍野 |
莩,通「殍」,音ㄆㄧㄠˇ。形容人民因飢餓而大量死亡的悲慘景象。 |
與「愛護人民」相關的成語 |
||
1 |
含蓼問疾 |
蓼,ㄌ一ㄠˇ,一種苦味的草本植物。不顧辛苦,慰問疾病。比喻君主不辭辛勞安撫軍民,與百姓同甘共苦。 |
2 |
恫瘝在抱 |
ㄊㄨㄥ ㄍㄨㄢ,疾苦。對群眾的疾苦感同身受,形容愛民殷切。 |
3 |
解民倒懸 |
比喻把人民從痛苦中解救出來。 |
十、延伸學習
(一)與禮記相關文章
禮記檀弓選
成子高寢疾,慶遺入請曰:「子之病革矣!如至乎大病,則如之何?」子高曰:「吾聞之也:『生有益於人,死不害於人。』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哉?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
語譯:成子高臥病在床,慶遺進入寢室請示:「您的病已經很危急了,如果有不測時,那麼後事該怎麼處理呢?」子高說:「我聽說:『活著的時候要有益於人,死後也不要為害他人。』我縱然活著的時候無益於人,難道可以死後為害他人嗎?我死後,就選擇一塊不毛之地葬了我吧!」。
人生百年
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ㄇㄠˋ),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禮記卷一‧曲禮上)
語譯:人的一生,十歲時稱為「幼」,開始外出就學;到了二十歲時稱為「弱」,舉行加冠之禮;三十歲時稱作「壯」,已經結婚成立家室;四十歲時稱作「強」,可以出仕做小官;五十歲時稱作「艾」,可以執掌一方治理大眾之事;六十歲時稱作「耆」,能憑藉經驗指導別人做事;七十歲時稱為「老」,應把工作責任交付給後人;八十、九十歲時稱作「耄」。七歲以下的兒童被稱作「悼」。這些兒童和八十、九十歲的老人即使犯了罪,也不得施以刑罰。百歲稱作「期」、「頤」。
晉獻公弒其世子申生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公子重耳謂之曰:「子蓋(ㄏㄜˊ)言子之志於公乎?」世子曰:「不可!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曰:「然則蓋行乎?」世子曰:「不可!君謂我欲弒君也,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使人辭於狐突曰:「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申生不敢愛其死。雖然,吾君老矣,子少,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伯氏苟出而圖吾君,申生受賜而死。」再拜稽首,乃卒。是以為「恭世子」也。
(禮記卷三‧檀弓上)
語譯:晉獻公將殺世子申生,公子重耳對申生說:「您為什麼不對父親表明您的心意呢?」世子說:「不行!父親寵愛驪姬,(如果我這樣做,父親一定會殺了驪姬,)就傷了父親的心了。」重耳說:「那為什麼不逃走呢?」世子說:「不行!父親說我要弒君,天下哪有無父的國家呢?我又能逃到哪裡去呢?」世子派人去向狐突辭別,說:「申生有罪。不聽您的話,以至於到了要死的地步。申生並不貪生怕死,只是君王年紀老了,所愛的兒子年紀還小,國家又多災難。您又不肯出來幫助君王謀劃國事。如果您肯出來幫助君王謀劃國事,那麼就像我親身受到您的恩惠一樣,死了也甘心。」一拜再拜,叩頭至地,停留多時,然後就自殺死了。因此稱他為「恭世子」。
多麼美好的世界-讀「大同與小康」 凌性傑
記得在不斷奔馳的列車車廂中,我們談到這個世界,也談到很久很遠的未來。這小小的移動空間,最容易令人傷感,因為在其中有忽忽的奔逝、微微的希望。親愛的D,我突然察覺你年輕的聲音裡有過多的憂患。記得我們是那樣說的嗎?如果世界願意讓我們快樂一點,我們應該就會快樂一點的。社會要有秩序,文明需得進展,我們只能亦步亦趨的向前不是嗎?
往古來今,在島上,或是其他地方,各樣的牢籠始終會困住一些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處難關,年紀相隔十餘歲,我們看著彼此奮力面對這個年紀必須面對的一切,同情而能共感,這便令人珍惜。因而我們渴望一個美好的世界,心中鬱壘有以銷卸的理想國度。所有的渴望祈求,不都來自於對現實生活的無奈與灰心?從前讀批判理論,思想家認為人之所以(自我)異化實乃大眾文化工業的殘害所致。馬克斯的信徒不也以創造美麗新世界為務,意欲摧毀讓人變成鬼的資本主義體系。活在體制之中,我則以為,陋劣的體制才是讓我們活得人不像人的可怕怪物。透過體制,權力得以細緻地展布、施為,控制於是無所不在。政令與律法輕易的改變我們的生活,權力者往往任性的決定了我們的快樂不快樂。
然而不快樂啊,我們就是不快樂。親愛的D,我多麼想讓你看見我所經歷的美好時代。跟侯孝賢一樣,我心中亦有屬於自己的,「最好的時光」。那時的我,正是你這樣的年紀。島上經濟起飛了,股市破萬點。我的母親憑著一攤小吃,可以養活全家六口人。那時的教育部不會屢出奇招,要我們把臺灣地圖躺著看,也不會任意的把制度改了又改。每年寒暑假,我們歡喜的參加教育部文藝營,免費的文學養成教育。我們盡情享用國家資源,一天三餐外加早午茶與消夜,快樂是無須擔憂未來,快樂是知道自己怎樣都可以安身立命。
流水十年,恍若一瞬。如今我無法想像自己的晚景,也無法想像我們究竟要面對怎樣的世界?戰爭與疾疫最容易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也最容易扭曲好不容易累積的文明與教養。那天我聽著你說未來,心中小小的心願。誠然,我們有自由決斷的權力,可是我們的生活模式往往又是被這個體制決定的。親愛的D你說你好累,升學的路上由不得自己,我說想太多的人要受苦了。問題是,我們不得不想那麼多。想著想著,幾乎就是途窮而哭的那個人了。那就撐著點,你說。我暗自慶幸,我們尚有這撐著點的勇氣與理想。我們不是快樂的讀過《論語》嗎?孔子要學生說說自己的志向,曾點希望:「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暮春三月春服已成的時候,走向天地,簡單的洗浴、乘涼,體觸生活的安穩定靜。那樣活著,便十分美好。
天地同和,萬物各安其所,孰能不樂?王安憶〈烏托邦詩篇〉裡頭說:「一個人在一個島上,也是可以胸懷世界的。」「我只知道,在一個人的心裡,應當懷有一個對世界的願望,是對世界的願望。」我們當下能做的,就是走向生活,真誠的面對一切而已。面對,並且選擇。選擇我們可以選擇的。
在生活的角落,我喜歡清晨醒來,享用早餐、啜飲咖啡之際,對著落地窗外的藍色大洋發呆。客廳裡反覆播放路易斯‧阿姆斯壯,What a wonderful world ! 這個世界的美好,越發可以想像。他是這樣唱的,「看見樹的翠綠和玫瑰的紅豔,它們為你我綻放。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看到了藍天白雲,明亮、幸福的一天。夜晚向人們道晚安,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我聽著嬰兒哭泣,看著他們長大。他們學習著許多我從不知道的事物。我心中想著,多麼美好的世界啊!」
那是一個多麼美好的世界!《禮記•禮運》中記載,子游問道老師為什麼嘆氣,孔子不禁感嘆自己未能趕得上那大道通行、天下為公的時代。他提了這樣的願望,一個對世界的願望:「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我隱約看見,人性的輝光,多麼的溫暖。個人與集體,懷有對一美好世界的理想。我也願意相信:我欲仁,斯仁至矣。只是我不相信,權力在無情的政客手中,生活在制度的刀俎之上,我們可以保有多少人性的美好。
我們又嘆了氣,輕易想起陳黎的詩句,「這世界教我們希望,也教我們失望;/我們的生命是僅有的一張薄紙,/寫滿白霜與塵土,嘆息與陰影。」朱天文《荒人手記》裡一再提及幸福的時刻,對美好秩序的追念肇因於它已然消逝。在不可逆的時間裡,我們理應大踏步向前,繼續保有熱情與希望。親愛的D,我們始終相信能夠愛是件好事。不只愛自己,也能愛他人,更愛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運行不休歇。每個人知道自己應當去哪裡,年老的能夠安養餘生,青壯年的才能得以發展,兒童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如果有一天,我們的世界溫厚和諧,有詩歌有音樂,沒有偷盜與搶劫……
我們任意看著草色青青,萬物欣有託。這樣,世界就多麼美好。
(二)詞性辨析
◎請分辨下列詞句「」中相同之兩字的詞性
題號 |
原文 |
詞性 |
1 |
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
(動詞/名詞) |
2 |
「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
(動詞/名詞) |
3 |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
(助詞/動詞) |
4 |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
(名詞/動詞/名詞/動詞) |
5 |
「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論語‧陽貨) |
(動詞/名詞) |
6 |
吾誰「欺」?「欺」天乎?(論語‧子罕) |
(動詞/動詞) |
7 |
「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論語‧季氏) |
(動詞/名詞) |
8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
(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
9 |
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孟子‧梁惠王下) |
(動詞/名詞) |
10 |
「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孟子‧梁惠王下) |
(動詞/名詞) |
11 |
「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孟子‧離婁下) |
(名詞/名詞) |
12 |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孟子‧萬章) |
(名詞/名詞) |
13 |
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孟子‧梁惠王) |
(名詞/動詞) |
14 |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
(名詞/動詞) |
15 |
「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
(動詞/名詞) |
16 |
故釋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為「法」。(呂氏春秋‧察今) |
(動詞/名詞) |
17 |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同與小康) |
(動詞/名詞/動詞/名詞) |
18 |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歐陽脩‧醉翁亭記) |
(動詞/名詞) |
19 |
於是齊侯以晏子之「觴」而「觴」桓子。(錢公輔‧義田記) |
(名詞/動詞) |
20 |
我只是為「學問」而「學問」,為「勞動」而「勞動」(梁啟超‧為學與做人) |
(名詞/動詞/名詞/動詞) |
十一、相關名句
(一)禮記名句
|
原文 |
語譯 |
1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學) |
如果能每天洗乾淨自己身心的汙垢,那麼就應當天天清洗,每日不間斷,以保持身心的潔淨與清新。 |
2 |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大學) |
得到民眾擁戴,便得到國家;失去民眾擁戴,便失去國家。 |
3 |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中庸) |
君子的道,譬如走遠路,必定由近處開始,又譬如登高地,必定從低處開始。 |
4 |
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中庸) |
國家將要興盛時,一定有吉祥的預兆;國家將要滅亡時,一定有妖怪出現。 |
5 |
凡事豫則立, 不豫則廢。(中庸) |
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能做成;事前沒準備就做不成。 |
6 |
玉不琢,不成器。(學記) |
玉石不經過雕刻加工,就成不了器皿。 |
7 |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學記) |
即使有好菜,不吃便不知道它的味道鮮美;即使有精深的道理,不學也不知道它的奧妙所在。 |
8 |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學記) |
學習的時候,只是個人鑽研,而不知和同學互相交流,這樣就會訊息貧乏,學識淺陋。 |
9 |
不食嗟來之食。(檀弓下) |
不吃吆喝自己去吃的食物。表示不接受別具用心或施捨性的幫助。 |
10 |
苛政猛於虎。( 檀弓下) |
苛刻的政令(殘害人民的程度)比老虎還凶猛。 |
11 |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曲禮上) |
傲慢的習氣不能滋長,個人的私慾不能放縱,求善的志向不能自滿,享樂的行為不能過分。(1敖:傲慢。2從:縱) |
12 |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儒行) |
不將金玉當作寶貝,而將忠信當作寶貝。 |
(二)孔門相關詩文
人物 |
詩文 |
孔子 |
1.夫子何為者?栖栖一代中。地猶鄹氏邑,宅即魯王宮。嘆鳳嗟身否,傷麟怨道窮。今看兩楹奠,當與夢時同。(唐玄宗‧經魯祭孔子而嘆之) 2.誰云聖達節,知命故不憂?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劉琨‧重贈盧諶) 3.那長沮桀溺的諷嘲,也只是式微的塵埃/豈敢於面對我胸中/逐漸長高的太山(渡也‧麟) 4.不亦樂乎/背對戰爭,讓一頭黑髮/隨風飄蕩/不亦樂乎/在瘦瘦的太陽底下/回想/默默無言,他曾見過好幾個國君/戴頭巾的和不戴頭巾的男人孩子/六個/七個/從黃昏的沂水中間走向落日/穿上四月的白色衣袍 5.見過許多河流,北方和南方/他的馬車穿過城門,又穿過城門/最後來到泰山腳下/他的頭髮白了,在五十歲那年/夜裡聽見了上天的聲音/早晨起來,有人問他生和死/問他做官和讀書,問他各種禮節/對父母的態度/也有人問他種菜和賣鞋/問他太陽和打仗的事情 6.他贊成在春服裁好的時候/一起走向溫暖的水邊/非常喜悅地唱歌/與他喜歡的世界相對/只不過常常無法拒絕/世界的秩序剎那間傾頹/在流浪的路途中/用光最後一點存糧/他或許也這麼相信/擁有堅強靈魂的人/慈悲並不是一擊就碎。(凌性傑‧左營孔廟偶得)
|
顏淵 |
1.家貧而苦學的精神/發育了後困厄中的志向/陋巷正因其陋/勝過世界上所有的帝王的殿堂 2.陋巷裡有一個潦倒的讀書人/三十二歲病餓早亡/死於讀書人祖傳的貧寒/滿腹學問不能當乾糧/從此做了中國知識分子榜樣 |
子路 |
允矣聖人之徒,聞善則行,聞過則喜/大哉夫子之勇,見危必拯,見義必為 |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11回)
14、15題組: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禮記 檀弓下)
語譯:
晉君祝賀趙文子新居落成,晉大夫們備禮前往祝賀。張老說:「多麼美啊,高大極了!多麼美啊,華麗極了!可以在這裡祭祀唱歌,可以在這裡居喪哭泣,還可以在這裡宴集朝中僚友及族人。」文子說:「我趙武能在這裡祭祀唱歌,在這裡居喪哭泣,在這裡宴集朝中僚友及族人,這樣表示我能保全我的身體和頭頸,以便跟隨我的祖先一起葬在九原啊。」說完,向北面拜了兩拜,叩頭答謝。君子們都稱讚他們一個善於祝頌,一個善於祈禱。
A卷(第11回)
16~18題組:
齊大饑。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飢者而食之。有飢者蒙袂輯履,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
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禮記 檀弓下)
語譯:
齊國發生嚴重的饑荒。黔敖在路邊準備了飯菜,來等待飢民,而拿食物給他們吃。這時,有一個飢民,用衣袖遮著臉,拖著鞋子,迷迷糊糊地向前走來。黔敖左手端食物,右手拿湯,對他大聲喊道:「喂!來吃吧。」那個飢民抬起眼睛瞪著他說:「我就是不願意吃這種沒禮貌的飯,才落到這種地步。」黔敖聽了連忙向他道歉;但他還是不肯吃,最後餓死了。曾子聽到這件事情,就說:「沒有這樣的道理吧!別人大聲吆喝叫你來吃,當然是可以離開不吃;但在道歉之後,也就可以吃了。」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1.下列關於「經」、「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孔子的著作稱「經」;仲尼弟子的著作稱「傳」
(B)《詩經》中的〈雅〉、〈頌〉是「經」;〈國風〉是「傳」 (C)《春秋》是「經」;《左氏》、《公
羊》、《穀梁》是「傳」 (D)六經亦稱「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
六部經典 (E)《論語》、《孟子》本非「經」,後世才升格為「經」,可見經、傳的地位並非固定
不變。 〔94學測〕
答案:(C)(D)(E)
解析:(A)孔子教弟子的六經原本並不稱「經」,至《莊子.天運》才說:「丘治《詩》、《書》、《禮》、
《樂》、《易》、《春秋》六經以為文。」漢代獨尊儒,對儒家的書籍獨稱為「經」。如《春秋經》,
而解釋《春秋經》的《公羊傳》、《穀梁傳》、《左傳》才稱「傳」。所以後人多半有「先聖所
著為經,後賢解經著作為傳」的定解。(B)《詩經》有六義:〈風〉、〈雅〉、〈頌〉、賦、比、
興,其中〈風〉、〈雅〉、〈頌〉是《詩經》的內容;「賦、比、興」則為詩的作法。(E)《論
語》在南朝劉宋時與《孝經》合為一經,至唐文宗開成二年,才分為二本經書。《孟子》原
為子部的書,到後蜀.孟昶刻石經於成都學宮時,才加上《孟子》一書。
2. 斟酌下引文字,□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六經者非也,吾心之常道也。是故,□也者,志吾
心之陰陽消息者也;《書》也者,志吾心之紀綱政事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
也者,志吾心之條理節文者也;□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誠偽
邪正者也。」(王陽明〈尊經閣記〉) (A)《易》/《詩》/《禮》/《樂》 (B)《易》/《樂》
/《禮》/《詩》 (C)《詩》/《禮》/《易》/《樂》 (D)《詩》/《樂》/《易》/《禮》。
〔95學測〕
答案:(A)
解析:《易經》最早為卜筮之書,孔子作《十翼》後,始成為哲學之書,所以談到「陰陽消息」,非
《易經》莫屬。《詩經》為最早的詩歌總集,以寫實手法表現先秦社會的人事以及各階級人物
的情感,所以談到「歌咏性情」,必定指《詩經》。《禮》在儒家傳統中,一直認為是「理」
的基礎觀念,而《儀禮》所記,正是社會生活中具體的禮儀規定與節文準則,所以談到「條
理節文」,所指必為《禮》。荀子曾言:「夫樂者,樂也。」《論語.八佾》中,孔子更曾言:
「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縱之純如也、皦如也、繹如也,以成」,意指「音樂,是可以知
道的:開始奏樂時,音樂熱烈盛大,五音並出之後,音樂純然和諧、清晰明朗、連續不絕,
這就完成了最和平的音樂。」由此可知談到「心之欣喜和平」,應指《樂》。
3. 下列有關經書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詩經》是中國古代南方文學的總集 (B)《尚書》保存了秦漢之際的典章制度 (C) 三禮指《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又稱《周官》 (D)《易經》中的八卦可以代表八種不同的象,如乾卦代表天,坤卦代表地 (E)《春秋》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三傳,《左傳》特點在詳述史事。 〔100學測〕
答案:(C) (D) (E)
解析:(A)《詩經》是中國古代北方的詩歌總集。選項中的「南方」是錯誤的,「文學」宜作「詩歌」
較精確。(B)《尚書》為記錄上古政事的史書,是夏、商、周三代歷史檔案文獻彙編。陳夢
家《尚書通論》︰「《尚書》記錄了距今2300年的〈秦誓〉,至3000年盤庚遷於殷,前後王
室的誥命、誓言和其他大事。」其時代並無下及漢代,其內容亦非「典章制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