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孟子選――五十步笑百步 孟 子
一、 寫作背景
依《史記》所載,從梁惠王二年起,魏國局勢危殆,正是多事之秋,因此梁惠王廣招天下賢士以為奮起之資,才有後來孟子的魏國之行。起初態度頗為無禮的梁惠王,經過與孟子的幾次談話後,心態有了很大的轉變,這從「寡人願安承教」一語可知。
二、 作者相關:孟子
字 號 |
名軻,後人尊為「亞聖」 |
生 平 |
1.孟軻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代。孟孫、叔孫、季孫同是魯桓公的庶子,所以稱為三桓。孟孫的嫡系稱孟孫氏,其餘諸支子就改姓孟氏。春秋以後,三桓的子孫式微,孟軻的祖上就從魯國遷到鄒國。 2.據孟氏三遷記記載,孟子三歲的時候父親孟激就死了,他的母親仉(ㄓㄤˇ)氏是賢德的婦女。 3.孟軻稍長,從學於子思的弟子。孟軻精通五經之學,尤其在《詩》、《書》、《春秋》方面有很深的造詣。他雖然沒有直接「得為孔子徒」,但卻對孔丘推崇備至,並說:「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又說:「乃所願,則學孔子也。」(孟子‧公孫丑上) 4.孟軻是孔丘的崇拜者,他一生的出處進退也和孔子相似。壯年以後從事教育;中年以後懷抱政治理想遊歷各國,但卻得不到重用;晚年回到故鄉從事教育和著述。孟軻的一生,除中年以後有二十多年周遊列國外,主要從事教育活動。他曾經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樂的事。他的弟子也許沒有孔子那麼多,但僅就《孟子》書中記載,確切可考的,就已經有十幾個人。最著名的如公孫丑、萬章、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孟仲子等。因此,孟軻是戰國時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5.周顯王四十一年,當時列國競爭,合縱、連橫之說盛行,張儀相秦。孟軻在梁批評他們「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孟子‧滕文公下)意即這些人是迎合國君,諂媚求榮的人。 6.孟子到魏國的第二年,梁惠王就死了。他的兒子梁襄王即位,孟子見襄王沒有國君的樣子,很是厭惡,不久就離開魏國到齊國,在齊國備受禮遇和尊重。齊宣王想效法齊桓公和晉文公,圖謀霸業,孟子大講「保民而王」和「制民之產」的道理。他的主張雖然有一定道理,但並非當務之急,因而被看作迂闊之論。 7.孟子在齊有五、六年,曾一度為卿,但是這個卿「無官守」,也「無言責」。齊宣王只是把他當成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而已。本想依靠齊宣王來推行政治主張的孟子決定離開,又去了宋國。宋國是個小國家,孟子沒待上多久便去了薛,最後回到家鄉鄒國。其間,孟子的門徒樂正子在魯國治理國政,孟子想去魯國,但被嬖人臧倉從中作梗,只能感嘆「吾之不遇魯侯,天也。」(孟子‧梁惠王下) 8.由於政治上一再受挫,加上自己年歲已高,孟子只好仿效孔子,回到家鄉從事教學活動,同他的弟子一起把自己的言論編成《孟子》七篇。 |
篇 章 |
1.全書凡七篇,每篇又分上、下,共十四篇。 2.司馬遷說「作《孟子》七篇」。《漢書‧藝文志》則著錄「《孟子》十一篇」。現存最早的《孟子注》作者趙岐,分《孟子》為「內書」七篇,「外書」四篇。 3.七篇篇名依序是:〈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 4.篇名取自首章開頭的幾個字,沒有特定的含義。 |
體 裁 |
語錄體 |
學說 要旨 |
道性善、講仁政、尊王賤霸、民貴君輕、重禮義、輕功利。 |
主要 思想 |
1.性善論:中心思想 ‧孟子認為人具有一種先天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告子上)而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為人生來就具有「善端」。善端有四:「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孫丑上) 2.修養論: ‧人性雖然具有善端,無奈有些人天生的善端會喪失掉。孟子認為人會喪失善端的主要原因有二:一為陷溺於環境,受外物影響;二為過於追求生理欲望的滿足,致使本心逐漸萎縮喪失。因此,在涵養工夫上,必須做到: (1)求放心:把放失的本心(即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找回來,以恢復原有的善性之端。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仁義禮智都內在於人,是人心、是人路,不必外求,找回亡失的本心,即是為人處世、修養品德的根本之道。 (2)寡欲:儘量節制生理欲望的需求,以避免受其引誘而放失本心。 ‧孟子的修養論,在於避免物的引誘,不讓自己沉淪感官欲望。所以孟子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盡心下)又說必須培養夜氣,喚起本心,讓自己能夠再從惡中振起(告子上)。 (3)存心養性: ‧成善的途徑雖然簡易,但是稍一不小心,便會淪入惡徒,所以孟子不斷提醒人要小心,時時刻刻存心養性,不可須臾怠惰,他說:「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盡心上)孟子將涵養心性、成善進德的修養責任歸於自己。意在警惕人千萬不要自暴自棄或自賊,勿使欲望梏桎人性,敗壞道德。 3.教育思想 ‧教育的目標在於講明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人倫。 ‧教育上必須採用諸如:因材施教、注重學習環境、自強不息、循序漸進、專心致志、持之以恆、強調自我反省、掌握要領,以歸於自得等教育方法,以收其成效。 4.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孟子認為政權的得失繫於民心的向背,而要爭取民心的歸附,在於能為民興利除弊。因此湯武革命並非弒君,而是為民誅除殘賊之人。 (2)推行仁政:發政施仁是孟子政治學說的重心。他希望人民有個安身立命之處,使人民得有恆產,可以養家保身,仁政又稱為王政、不忍人之政。其具體的步驟是: 1保民之政:人民有土地耕作,並且少徵賦稅,讓人民的基本生活獲得保障。 2教民之政:施以教化,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 3與民同好樂,即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樂樂之,君民同好同樂。 4法先王:順著先王不忍人之政,依保民、教民、與民同樂的準則而行,必能達到為民興利除弊的目標。 5用賢:舉用賢能之士來治理國家,不僅要禮賢下士,更要重用且信任賢者。而賢者也應該以「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滕文公下)的「大丈夫」精神自我期許。 (3)重義輕利: ‧初見梁惠王,梁惠王開口說何以利吾國,他便直說何必曰利,且以上下交征利,將至亡國喪權的後果來恐嚇梁惠王,他說:「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梁惠王上) |
地 位 |
1.本非經書,《漢書‧藝文志》與《隋書‧經籍志》皆錄於「子部」「儒家類」。 2.唐代韓愈大力表彰《孟子》,將《孟子》列入道統之傳而備加崇奉,《孟子》一書遂備受重視。 3.南宋光宗時,將《孟子》列為經書,成為十三經之一(最晚列入十三經者)。 4.南宋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為《四書》,《孟子》地位更為高升。 |
價 值 |
1.孟子評論「心性」的重大議題,引發戰國乃至後代性善、性惡說的大爭議,成為中國思想史上的一大論題;而其性善說更下開宋、明儒者,如陸象山、王陽明心學之先河。 2.政治方面,明揭「民貴君輕」之觀念,又首倡君臣地位可以易置的主張,且能著眼於民生經濟問題。時至今日,雖時空變遷,仍具不可磨滅之價值。 3.《孟子》是對話式的論辯文,基本上仍保留著語錄體的方式,不過它的論辯鋪張揚厲,很具雄辯的說理性,它和《論語》相比,已經有了很大區別,而且書中辭彙豐富,注意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量,已有較強的文學性。某些長篇大論,截取下來看,實亦與論文無異。從先秦諸子散文的發展來看,《孟子》正是處於從語錄體到論文體的過渡階段。 |
注 疏 |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南宋朱熹集注;清代焦循正義。 |
軼 事 |
1.孟子休妻—韓嬰《韓詩外傳》卷九 孟子的妻子一個人在房裡,往前伸著兩腳坐在席上(箕踞),孟子這時進來剛好撞見了,便去報告他母親說:「妻子無禮,讓我休離了她。」孟母說:「為什麼會這樣呢?」孟子說:「她在房裡箕踞而坐。」孟母說:「你怎麼會知道?」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無禮,不是你妻子無禮。《周禮》不是說:『將要進門,先問誰在;將要到堂上,先出個聲;將進入房內,眼光要朝下。』這是為了不要趁人不備而使對方感到難堪。現在你前往寢室休息的地方,入門不發聲,讓你妻子箕踞而坐的樣子被看到,這是你的無禮,不是你妻子無禮。」於是孟子自責己過,不敢提出休妻的要求了。 2.不欺孺子—韓嬰《韓詩外傳》卷九 孟子年少時,有一次東面鄰居家裡殺豬,孟子問母親說:「東邊鄰居家殺豬要做什麼?」孟母隨口答說:「要給你吃。」孟子的母親不久便感到後悔,說:「當我懷了這孩子時,座席不正就不坐;肉割得不正就不吃;都是為了胎教。今天孩子才剛知曉人事便欺騙他,這是教孩子不守信。」便去買了東邊鄰居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表示不欺騙孟子的意思。 (按:在《韓非子》中也有類似的情節,但人物卻是曾子與其父親曾皙。) 3.孟母斷機—劉向《列女傳‧鄒孟軻母》 孟子年幼時,每當母親織布時,常在一旁吟誦書冊。有一回,孟子讀書時斷時續,孟母心知兒子不專注,便把孟子叫過來,問他為什麼會中途停止念書?孟子回答說心裡想到別的事情去了,猛然才回過神來。孟母聽了之後,便把織了一半的布割斷了,並藉機告誡孟子求學不可中斷,否則便會像快織成的布被割斷一般,前功盡棄。孟子經此教訓,以後讀書便不敢不專注了。 |
說明:1.陸象山主張「心即理」,認為善惡都是心的自我觀照,反省內求,無須外求,無須讀書。 2.程朱則主張性即理,以「道問學」為主張求學的路徑。 |
三、 國學常識
(一)先秦哲理諸書
家派 |
書名 |
別 稱 |
作 者 |
時代 |
主要思想 |
文章特色 |
篇 卷 |
注 疏 |
道家 |
老子 |
道德經 |
李耳 |
春秋 |
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無為而治 |
說理文字 |
八十一卷,五千餘言 |
漢‧河上公注 魏‧王弼注 |
莊子 |
南華經 |
莊周 |
戰國 |
物類平等,順適自然,道通於一 |
設想寓言 |
三十三篇,分內篇、外篇、雜篇 |
晉‧郭象注 清‧王先謙集解 |
|
儒家 |
論語 |
論、語 |
孔丘弟子與再傳弟子 |
春秋 |
仁 |
語錄體 |
二十篇,始於學而,終於堯曰 |
魏‧何晏集解 宋‧刑昺疏 |
孟子 |
|
主要由孟子自著,弟子萬章、公孫丑參與整理 |
戰國 |
推仁至義,人性本善,民貴君輕,尊王賤霸 |
設想寓言 語錄體 |
七篇,各分上下。始於梁惠王,終於盡心 |
漢‧趙岐注 宋‧孫奭疏 |
|
荀子 |
孫卿新書 |
荀況 (孫卿) |
戰國 |
以禮為宗,以善為目,標人性本惡,矯性靠積學 |
論辯濫觴 漢賦先河 |
三十二篇,始於勸學,終於堯問 |
唐‧楊倞注 清‧王先謙集解 |
|
法家 |
韓 非 子 |
|
韓非 |
戰國 |
法術勢兼顧,君無為,法無不為 |
論辯文 |
共五十五章 |
清‧王先謙集解 |
雜家 |
呂氏春秋 |
呂覽 |
呂不韋 |
戰國 |
儒道為主,兼採墨法名農,取法自然切理想 |
論辯文 |
二十六卷:十二紀,八覽,六論 |
漢‧高誘注 |
(二)先秦作家比較
人 物 |
字號 尊稱 |
朝代 |
生 平 |
學 術 |
著 作 |
孔丘 |
仲尼 至聖 |
春秋 |
魯國人,先祖為宋國貴族 |
私人興學之祖,提出「有教無類」的主張,記名弟子共七十二人。司馬遷將他列入世家 |
主要思想皆在論語一書 |
左丘明 |
|
春秋 |
相傳為魯國太史。後人尊稱其為「素臣」 |
孔子作春秋,多所褒諱貶損,左丘明論輯本事為之作傳,以明夫子不以空言立說 |
左傳 |
孟軻 |
亞聖 |
戰國 |
先祖由魯遷至鄒國,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皆為其母教子傳說。受教於子思門人,繼承孔子思想,一生從事教育與著述,為戰國著名教育家 |
思想推孔子之仁而為義,主「性善」說,於宋代開始,升格列十三經中,南宋朱熹又列為四書之一 |
主要思想皆在孟子一書 |
莊周 |
子休 |
戰國 |
一生貧困,不求富貴,曾任蒙之漆園吏,與惠施往來,終身不仕。唐人尊稱「南華真人」 |
思想以道為本,以為萬物合一,主張順應自然,反璞歸真 |
莊子 |
荀況 |
荀卿 |
戰國 |
曾為齊祭酒,任楚蘭陵令,晚年著書講學以終。韓非、李斯為其弟子 |
與孟子並為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主張「性惡說」,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提出隆禮的主張。為漢賦始祖 |
荀子 |
韓非 |
|
戰國 |
韓國公子,因受秦王政讚賞而使秦,然不受秦重用,反被李斯讒害,死於獄中 |
以為法、術、勢不可偏廢,互相結合成一嚴密思想體系,為法家集大成者 |
韓非子 |
(三)經書沿革
前 秦 |
六 經 |
詩、書、易、儀禮、樂、春秋 |
西 漢 |
五 經 |
詩、書、易、儀禮、春秋(相傳樂亡於秦火,或謂本無其書) |
南朝劉宋 |
十 經 |
詩、書、易、儀禮、禮記、周禮(後三者合稱三禮) 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為春秋三傳) 論語、孝經合為一經 |
唐 代 |
十二經 |
十經中論語、孝經分開,加上爾雅(唐文宗開成石經) |
南宋光宗 淳熙年間 |
十三經 |
( 六經 ):詩、書、易、儀禮、周禮、春秋 ( 三傳 ):左氏、公羊、穀梁(春秋經合於三傳中) ( 四記 ):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 一子 ):孟子 (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
(四)十三經簡述
經 書 |
內 容 |
文字特色 |
易經 |
初為卜筮之書,後成為哲理之書 |
長於說理 |
尚書 |
記錄上古政事之史書,散文之祖 |
記言記事,條理分明 |
詩經 |
包括地方歌謠、士大夫歌詠、廟堂樂歌,韻文之祖 |
多四言作品,篇幅短小,主題單一明確,多重章疊詠形式 |
周禮 |
記古代官制(理想中官制) |
皆長於敘述說明 |
儀禮 |
記古代禮儀(共十七種) |
|
禮記 |
古代禮學叢書 |
內容豐富繁雜,博大精深 |
左傳 |
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事 |
重記事 |
公羊傳 |
解釋春秋經的義例為主 |
釋義例 |
穀梁傳 |
||
論語 |
載孔子之道 |
記言 |
孝經 |
孔子為曾子述孝道之書 |
論孝道 |
爾雅 |
講字義類別的字書 |
第一部字書 |
孟子 |
載孟子之道 |
議論宏肆,辨理最明 |
備註 |
十三經成於南宋光宗淳熙年間,最晚納入者為( 孟子 ) |
四、 課文深究
(一)一開始梁惠王自言移粟救災,最後孟子則指責「塗有餓莩而不知發」,試問這兩者有無矛盾之處?惠王移的是誰的粟?
梁惠王 |
孟 子 |
移的是人民的粟 |
「塗有餓莩而不知發」指責梁惠王閉鎖糧倉不肯賑濟災民 |
(二)孟子認為漁夫不可竭澤而漁,這是否有影射梁惠王對待百姓的情形?又勸告梁惠王要「不違農時」,是不是也有砭斥梁惠王之意?
孟子之言 |
寓 意 |
數罟不入洿池 |
影射梁惠王只想到窮兵黷武,百姓的心裡想法與生活狀況,不見他有任何表示。一如竭澤而漁的人不管明年是否有魚可捉,梁惠王也是不管以後的民心向背。 |
不違農時 |
通常會妨礙百姓「農時」的情況:一是君王發動戰爭,一是政府勞役百姓。而這兩件事都與統治者的私慾有關,因此當孟子勸告梁惠王要「不違農時」,即是在勸告梁惠王要節制私慾。 |
(三)為何說七十歲才可以吃肉?「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與「稱王於天下」,這當中有何關聯性?
七十歲才可以吃肉的背景 |
古代農業技術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糧食生產不夠充足。而飼養牲畜需消耗穀類,所以更是不能普遍供應,因此只好禮敬老者食用。(七十者可以食肉之意應解為可以經常有肉可食) |
與「稱王於天下」的關聯 |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代表良好的生活品質與較佳的經濟收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民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幸福,而拚全力抵抗外侮,形成最強的戰鬥力,遂能稱雄於天下。 |
(四)文中說「雞豚狗彘之畜」,可知古人以狗為肉食來源之一,所以殺狗者即「屠狗輩」,後來用以指何種人?
泛指出身低微者,如劉邦身旁的樊噲,便是屠狗出身。有句詩:「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也是以屠狗者為卑賤者。
(五)從「五十者可以衣帛」到「七十者可以食肉」,再到「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孟子這樣的論述體現了何種精神?
先普遍使較多數的人得到滿足,再使較少數的人有更好的享受。先做好充足的物質供應,再進行精神、教育層面的充實。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衣 |
穿(ㄧˋ) |
七十者「衣」帛食肉 |
衣服 |
人要「衣」裝,佛要金裝 |
||
從「衣」文之媵七十人(韓非子‧買櫝還珠) |
|||
2. |
直 |
只、只是 |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公平正直的人 |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論語‧為政) |
||
竟然、居然 |
恨人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水調歌頭) |
||
3. |
數 |
細密(ㄘㄨˋ) |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 |
技藝(ㄕㄨˋ) |
今夫奕之為「數」,小數也(孟子‧告子上) |
||
為學的方法(ㄕㄨˋ) |
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荀子‧勸學) |
||
定數、命運(ㄕㄨˋ) |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
||
計算(ㄕㄨˇ) |
漁父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
||
責備(ㄕㄨˇ) |
不要再「數」落我了 |
||
頻頻、屢次 (ㄕㄨㄛˋ) |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司馬遷‧鴻門宴) |
||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司馬光‧訓儉示康) |
|||
4. |
兵 |
武器 |
棄甲曳「兵」 |
用武器的人 |
士「兵」、阿「兵」哥 |
||
武備 |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 |
||
5. |
食 |
施食、餵養 (ㄙˋ)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食」之,比門下之客(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餘肉亂切送驢前「食」之(杜光庭‧虬髯客傳) |
|||
飯菜(ㄙˋ) |
設酒、殺雞、作「食」(陶淵明‧桃花源記) |
||
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 |
|||
吃飲 |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率獸「食」人,人將相「食」(孟子‧滕文公下) |
|||
食物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
||
錦衣玉「食」(司馬光‧訓儉示康) |
|||
蝕 |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論語‧子張) |
||
6. |
以 |
在、於 |
能「以」棘刺之端為母猴(韓非子‧棘刺刻猴) |
拿、用 |
養之「以」五乘之奉(韓非子‧棘刺刻猴) |
||
諸微物必「以」削削之(韓非子‧棘刺刻猴) |
|||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蘇洵‧六國論) |
|||
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顏淵) |
|||
用來 |
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李斯‧諫逐客書) |
||
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賈誼‧過秦論) |
|||
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 |
|||
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學者邪(曾鞏‧墨池記) |
|||
因為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陽樓記) |
||
「以」約失之者,鮮矣(司馬光‧訓儉示康) |
|||
因此 |
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彊(李斯‧諫逐客書) |
||
依照 |
斧斤「以」時入山林 |
||
而 |
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丘遲‧與陳伯之書) |
||
醉則更相枕「以」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
|||
原因、道理 |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
||
為,指行為表現 |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論語‧為政) |
||
7. |
加 |
轉移、改變 |
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曹丕‧典論‧論文) |
施加 |
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
||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孟子‧盡心上) |
|||
無故「加」之而不怒(蘇軾‧留侯論) |
|||
增益 |
既富矣,又何「加」焉(論語‧子路) |
||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孟子‧告子) |
|||
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飲馬長城窟行) |
|||
更加,程度副詞 |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
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
|||
數學上的運算方法之一 |
「加」法 |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旁 |
字 音 |
詞 例 |
敝 |
ㄅㄧˋ |
敝帚自珍、弊車羸馬、卑禮厚幣、浮雲蔽日、束手待斃 |
ㄅㄧㄝ |
憋氣、甕中之鱉、魚鼈 |
|
ㄅㄧㄝˊ |
蹩腳 |
|
ㄅㄧㄝˋ |
彆扭 |
|
ㄆㄧㄝ |
驚鴻一瞥、撇清 |
|
ㄆㄧㄝˇ |
撇(書法向左斜下的一筆,永字八法中稱為掠) |
|
孚 |
ㄈㄨˊ |
小信未孚、葭莩之親、桴鼓相應、浮瓜沉李、蜉蝣、俘虜 |
ㄆㄧㄠˇ |
餓莩 |
|
父 |
ㄈㄨˇ |
班門弄斧、破釜沉舟 |
ㄧㄝˊ |
爺娘 |
|
夸 |
ㄎㄨㄚ |
夸父、誇張 |
ㄎㄨㄚˋ |
跨年 |
|
ㄏㄨˋ |
瓠瓜 |
|
ㄨ |
洿池 |
|
羊 |
ㄒㄧㄤˊ |
庠序之教、祥和、詳細、飛翔 |
ㄧㄤˊ |
佯狂、徜徉、打烊、海洋 |
|
可 |
ㄎㄜ |
孟軻、苛責 |
ㄎㄜˇ |
坎坷 |
|
ㄏㄜ |
呵欠、訶責 |
|
ㄜˊ |
蚵仔煎 |
|
曳 |
ㄒㄧㄝˋ |
洩密、縲(ㄌㄟˊ)絏(古代用以捆綁罪犯的黑色繩索。後比喻監獄) |
ㄓㄨㄞˇ |
跩拖 |
|
ㄓㄨㄞˋ |
大力拽(拖拉)上 |
|
ㄧˋ |
棄甲曳兵 |
|
ㄧㄝˋ |
拖拽(牽引) |
七、源出《孟子》的成語
1.一傅眾咻:比喻學習受到干擾,成效不佳,或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
2.揠苗助長:比喻為求速成而未循序漸進,結果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3.一暴十寒:比喻人做事缺乏恆心,時常中斷。
4.不言可喻:事理淺顯,不待說明,即可曉悟。
5.簞食壺漿:軍隊受到人民的擁護與愛戴,紛紛慰勞犒賞。
6.出爾反爾: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後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7.齊人之福:比喻男子娶兩個太太(一夫二妻)。
8.左右逢源:指學道有得,即可得心應手,取用不竭。
9.自怨自艾:悔恨自己過去的錯誤而加以改正缺失。
10.守望相助:鄰居互相照顧,輪番伺察,以防盜賊。
11.赤子之心:如赤子般善良、純潔、真誠的心地。
12.夜以繼日:形容勤勉的人,入夜仍舊繼續工作。
13.言近旨遠:淺近的語言中,卻含有深遠的意義。
14.捨生取義:指為正義真理不惜犧牲生命。
15.明察秋毫: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
16.茅塞頓開:比喻馬上開悟,忽然明白。
17.摩頂放踵:比喻捨身救世,不辭勞苦。
18.緣木求魚:比喻用錯方法,徒勞無功。
19.專心致志:專一心思,貫徹意志。
20.出類拔萃:形容才能特出,超越眾人。
21.始作俑者:最初製作人俑來殉葬的人。後世比喻首創惡例的人。
22.民貴君輕:民主思想,國家以人民為貴。
23.一毛不拔:譏諷人極端吝嗇、自私。
24.杯水車薪:比喻無濟於事。
25.孟母殺豚:指言而有信,以身作則。
26.以鄰為壑:比喻損人利己。
27.心無旁騖:專心一致,沒有任何雜念。
28.困心橫(衡)慮:比喻苦心焦思。
29.自暴自棄:本指言行違背仁義。後多指自甘墮落,不求上進。
30.惻隱之心:同情心。
31.易如反掌: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到。
32.舍我其誰:形容人勇於負責擔當。
33.仁民愛物:比喻普遍的愛人民和物類。
34.良知良能:比喻天賦的固有智能。
35.仰事俯畜:供養父母,養育妻兒。後泛指維持家計。
八、結構表
九、延伸學習
(一)孟子論心性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語譯:仁、義、禮、智,不是由外面來陶鑄我的,而是我本來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發揮罷了!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
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公孫丑上)
語譯:
每個人都有不忍害人、也不忍見他人受害之心,譬如現在有人突然看見一個小孩將要掉入井中,都馬上會有驚駭恐懼和憐憫傷痛的心情產生。這種心情的產生完全出於天性,並不是想藉此結交那小孩的父母,也不是想搏得鄰里朋友們的稱讚,更不是因為厭惡會有不仁的惡名才如此的。
由此看來,沒有憐憫傷痛的心,簡直不是人;沒有羞恥憎惡的心,簡直不是人;沒有辭謝退讓的心,簡直不是人;沒有分辨是非的心,簡直不是人。
憐憫傷痛的心,是仁道的發端;羞恥憎惡的心,是義理的發端;辭謝退讓的心,是禮法的發端;分辨是非的心,是智慧的發端。人心裡有這四個善端,就好比他身上有四肢一樣,都是生來便有的。
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語譯:仁,是人的中心;義是人的大路;捨棄大路不走,放失中心不知追求,這實在令人感到悲哀!學問的方法其實沒有什麼重要法則,只要追求自己放失亡佚的心而已。
(二)孟子論人生態度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ㄓˊ)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閒也。」 (盡心上)
語譯:孟子說:「雞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行善的人,是舜一類的人物。雞叫便起床,孜孜不倦地求利的人,是盜蹠一類的人物。要想知道舜和蹠有什麼區別,沒有別的,利和善的不同罷了。」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歟?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告子上)
語譯:
鮮魚,是我想要的東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東西,如果兩樣東西不能一齊得到,只好放棄鮮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義不能夠同時得到,只好犧牲生命來保住正義。生命本是我喜歡的,然而我喜歡的東西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苟且偷生。死亡本是我厭惡的,然而我厭惡的東西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所以遇到災禍也不躲避。如果人們想要的東西沒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麼,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採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東西沒有比死亡更厲害的,那麼,一切可以避開禍患的事情,哪有不採用的呢?靠某種不義的手段就可以苟全生命,有的人卻不肯採用。靠某種不義的門道就可以避免禍患,有的人卻不肯選擇。這樣看來,喜歡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東西,不僅僅是有道德的人有這種精神,每個人都有這種精神,不過有道德的人能夠最終不喪失掉罷了。
一碗米飯,一盅肉湯,得到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餓死。如果惡聲惡氣地遞給人家,就是過路的餓漢都不會接受;踩踏過才給人家,討飯的乞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對優厚的俸祿卻不區別是否符合禮義就接受它。那優厚的俸祿對於我有什麼好處呢?只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我所認識的貧困之人感激我嗎?過去寧願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妻妾的侍奉卻去做這種事;過去寧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為了所認識的貧困的人感激自己卻去做這種事:這種不符合禮義的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他的本性。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滕文公下)
語譯: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哪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妳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正理,是婦人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裡,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壓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三)孟子論政治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盡心下)
語譯:孟子說:「人民是最重要的,社稷是次要的,而國君是最輕的。因此能得到民心就可以做天子,能得到天子賞識的便可以做諸侯,得到諸侯賞識的便可以做大夫。若諸侯無道,危害社稷的安全,就可以改立賢君。而當祭神所用的牲畜都很肥壯,盛在祭器裡的黍稷等祭品也都很潔淨,祭祀亦都按時舉行,但仍然有水旱災害,那就改立新的社稷。」
齊宣王問曰:「湯放桀,武王伐紂,有諸?」
孟子對曰:「於傳有之。」
曰:「臣弒其君,可乎?」
曰:「賊仁者謂之賊,賊義者謂之殘,殘賊之人謂之一夫。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梁惠王下)
語譯:
齊宣王問:「商湯流放夏桀,周武王討伐商紂,真的有這些事件嗎?」
孟子答:「史料中有這種記載。」
宣王問:「臣子犯上殺死君主,行嗎?」
孟子答:「破壞仁的人叫做『賊』,破壞義的人叫做『殘』,毀仁害義的殘賊,叫做『獨夫』。只聽說把獨夫紂處死了,卻沒有聽說是君主被臣下殺害了。」
(四)相關之詩文、對聯
孟子 王安石
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標。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
語譯:你長逝的魂魄不能再被招回,讀你的遺著就想見你的風範、為人。就算天下人都罵我固執,不近情理,又有什麼關係呢?有了你這位異代知己,我在孤單寂寞中,也得到極大的安慰。
山東鄒縣孟廟聯
入則孝,出則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學者
仰不愧,俯不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典故出處】
1.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論語‧學而)
語譯:孔子說:「後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離開自己房子,便敬愛兄長;寡言少語,說則誠實可信,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力量,就再去學習文獻。」
2.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語譯:孟子說:「君子有三件值得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父母都健在,兄弟沒病沒災,這是第一件快樂的事;抬頭無愧於天,低頭無愧於人,這是第二件快樂的事;得到天下的優秀人才而教育他們,這是第三件快樂的事。君子有這三件快樂的事,用仁德統一天下不包括在內。」
山東鄒縣孟廟聯
千里而來,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百世之下,莫不興起,況於親炙之者乎
【典故出處】
1.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語譯:孟子晉見梁惠王,惠王說:「老先生,您不遠千里到我的國家來,準備對我的國家有什麼實質的貢獻呢?」孟子說:「國君您何必說『利』呢?這世間有更重要的『仁義』存在呀!」
2.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孟子‧盡心下)
語譯:孟子說:「聖人是百代人的老師,伯夷和柳下惠就是這樣的人。所以聽到伯夷風範和操守的人,貪頑的人懂得廉節,懦弱的人能知立志;聽到柳下惠的風範和操守的人,即使是刻薄成性的人也變得厚道了,胸襟狹窄的人也變得寬宏大度了。他們在百代之前奮發有為,百代之後,聽到他們事蹟的人沒有不為之感奮振作的。不是聖人能夠像這樣嗎?更何況對於那些同時代親受他們薰陶的人呢?」
山東鄒縣孟廟聯
居仁由義,傳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
養氣知言,充惻隱、羞惡、恭敬、是非之心
【典故出處】
1.孟子曰:「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孟子‧盡心上)
語譯:孟子說:「居於仁而遵循義,君子的事務就齊備了。」
2.「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孟子‧公孫丑上)
語譯:(公孫丑問:)「請問,老師擅長哪方面?」孟子說:「我能識別各種言論,我善於培養我的浩然之氣。」
3.孟子曰:「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孟子‧公孫丑上)
語譯:孟子說:「同情心是仁的開端,羞恥心是義的開端,謙讓心是禮的開端,是非心是智的開端。人有這四種開端,就像他有四肢一樣。」
山東鄒縣孟廟聯
舍伯夷之清,伊尹之任,柳惠之和,願學孔子
能富貴不淫,貧賤不移,威武不屈,此為丈夫
【典故出處】
1.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孟子‧萬章下)
語譯:孟子說:「伯夷,是聖人中最清高的;伊尹,是聖人中最負責任的;柳下惠,是聖人中最隨和的;孔子,是聖人中最合時宜的。」
2.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語譯:孟子說:「金錢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貧苦窮困不能改變自己的志向,權勢武力不能讓自己屈服變節。這才是所謂的大丈夫。」
十、「孟子」中的相關名句
1.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孟子‧盡心上‧一八)
2.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二三)
3.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八)
4.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梁惠王上‧一)
〔語譯〕全國上下交相爭取私利,那國家就危險了。
5.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孔子之言)(孟子‧滕文公上‧二)
〔語譯〕上面的人喜好某種東西,下面的人就一定比他喜好得更厲害。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離婁下‧一二)
〔語譯〕道德高尚的人,永遠不失去他如嬰兒般純真無偽的心。
7.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孟子‧告子上‧二○)
〔語譯〕做工藝的師傅教人做木工,一定要用圓規和矩尺。
8.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五)
9.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孟子‧公孫丑上‧三)
10.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曾子之言)(孟子‧梁惠王下‧一二)
〔語譯〕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同樣回報你的。
1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一四)
12.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孟子‧告子下‧一五)
1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七)
14.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孟子‧離婁上‧四)
1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孫丑下‧一三)
16.君子遠庖廚。(孟子‧梁惠王上‧七)
17.始作俑者,其無後乎!(孔子之言)(孟子‧梁惠王上‧四)
18.持其志,無暴其氣。(孟子‧公孫丑上‧二)
〔語譯〕把握住氣,不要攪亂了氣。
19.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一五)
20.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離婁上‧一)
〔語譯〕空有仁心卻沒有仁政,就不足以治理國家;空有仁政卻沒有仁心,仁政也不能自動施行。
2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孫丑下‧一)
22.唯仁者為能以大事小,……唯智者為能以小事大。(孟子‧梁惠王下‧三)
23.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孟子‧告子上‧一○)
2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二)
25.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離婁上‧七)
26.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二八)
27.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三)
28.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孟子‧盡心下‧三四)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九)
十一、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8回)
14~18為題組: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於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曰:「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嶽之間數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於王所。在於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
譯注:孟子對宋國大夫戴不勝說:「您想要您的君王向善學好嗎?我明白地告訴您:如果有位楚國大夫在這兒,想要他的兒子學齊語(齊國話),那麼他是請齊人來教他兒子呢?還是請楚人教他兒子呢?」戴不勝說:「當然是請齊人來教他兒子。」孟子說:「一位齊人來教他兒子,旁邊卻有眾多楚人來加以喧擾,縱使天天打他兒子,逼他兒子說齊語,也辦不到啊!如果帶著他兒子,把他兒子安置在齊國最繁華的莊里和嶽里之間幾年,那麼縱使天天打他兒子、逼他兒子說楚語,也辦不到啊!您說薛居州是位好人,就讓他處在君王的左右。如果在君王左右的人,無論是年長、年幼、官尊、官卑,都是像薛居州那樣的好人,君王要和誰去做壞事情呢?無論年長、年幼、官尊、官卑,都不是像薛居州那樣的好人,君王又能和誰去做好事情呢?只有一位好人薛居州,又獨獨能夠讓宋王怎麼樣呢?」(1傅:教。2咻:喧鬧。)
十二、歷屆試題精選
(一)備課資源
1.下列關於儒家思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儒家認為個人的言談必受其內在修養所影響,故孔子說:「有德者必有言」,孟子也認為:「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 (B)儒家認為執政者應體恤百姓,故孔子說:「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孟子也同意「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而治」的主張 (C)儒家認為憂患的環境可使人淬礪奮發,故《論語》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孟子》亦云:「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 (D)儒家認為知錯能改是一種美德,故《論語》曰:「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孟子》亦云:「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 (E)儒家主張教育應注意個別差異,故《論語》曰:「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孟子》亦云:「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91.指考〕
答案:(A)(D)
解析:(A)「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過分的言辭我知道它缺陷所在,邪惡的言辭我知道它是遠離正道(〈公孫丑〉上)。(B)「並耕而食」是許行的農家思想,孟子反對,並以「社會分工」的道理來駁斥。(C)《論語》此語是說「不必強求人知己,而要力求去了解別人」。(D)「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有了過錯,大家都看得到;改過之後,大家仰望他(〈子張〉)。(E)孟子此語,主旨在說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下列關於「經」、「傳」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孔子的著作稱「經」;仲尼弟子的著作稱「傳」 (B)《詩經》中的〈雅〉、〈頌〉是「經」;〈國風〉是「傳」 (C)《春秋》是「經」;《左氏》、《公羊》、《穀梁》是「傳」 (D)六經亦稱「六藝」,指《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經典 (E)《論語》、《孟子》本非「經」,後世才升格為「經」,可見經、傳的地位並非固定不變。 〔94.學測〕
答案:(C)(D)(E)
解析:(A)孔子教弟子的六經原本並不稱「經」,至《莊子‧天運》才說:「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以為文。」漢代獨尊儒,對儒家的書籍獨稱為「經」。如《春秋經》,而解釋《春秋經》的《公羊傳》、《穀梁傳》、《左傳》才稱「傳」。所以後人多半有「先聖所著為經,後賢解經著作為傳」的定解。(B)《詩經》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其中〈風〉、〈雅〉、〈頌〉是《詩經》的內容;「賦、比、興」則為詩的作法。(E)《論語》在南朝劉宋時與《孝經》合為一經,至唐文宗開成二年,才分為二本經書。《孟子》原為子部的書,到後蜀‧孟昶刻石經於成都學宮時,才加上《孟子》一書。
3.(甲)萬古丹心盟日月,千年義氣表春秋(乙)未劈曹顱千古恨,曾醫關臂一軍驚(丙)天意欲興劉,到此英雄難用武。人心猶慕項,至今父老尚稱王(丁)由仁居義,傳堯舜、禹湯、文武、周孔之道。知言養氣,充惻隱、善惡、恭敬、是非之心。上引對聯各詠一歷史人物,若依序排列,正確的選項是 (A)關羽/扁鵲/項羽/孔子 (B)關羽/華佗/項羽/孟子 (C)文天祥/華佗/劉邦/孔子 (D)文天祥/扁鵲/劉邦/孟子。 〔95.學測〕
答案:(B)
解析:(甲)由「義氣」與「春秋」這兩個關鍵詞可推知,應指關羽。因為關羽在三國時代,以義氣著名,最喜讀《春秋》這部書。(乙)由「劈曹顱」以及「醫關臂」兩個關鍵詞可推知答案為華佗。據《三國演義》說:華佗是因打算為曹操動腦顱手術而被殺的,他還曾替關羽刮骨療毒治過箭傷。語出江西揚州華佗廟聯。(丙)劉指劉邦,項指項羽,人民認為天命屬劉邦,故項羽這位人中豪傑無用武之地。這個「尚稱王」意指人們懷念項羽,故習慣上仍稱項羽為「楚霸王」。語出江蘇無錫項王廟。(丁)由上聯知此人為儒門大哲;由下聯的養氣與四心,可推知為孟子。語出乾隆題山東鄒縣孟廟。
4.下列文句中的「行」字,有「實施」之意的選項是 (A)阿宣「行」志學,而不愛文術(陶淵明〈責子〉) (B)「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孟子‧公孫丑》) (C)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戰國策‧秦策》) (D)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E)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論語‧述而》)。 〔96.指考〕
答案:(B)(C)
解析:(A)將。(B)(C)實施。(D)流傳。(E)行為。語譯:(A)阿宣要十五歲了,仍然不愛文學或道術。(B)施行仁政而稱王天下的領袖,沒有誰能阻擋得了。(C)勸說秦王的上書多次呈奏,但蘇秦的主張仍未實施。(D)文章沒有文采,就不能流傳很遠。(E)孔子說:「你們這些學生以為我有隱瞞嗎?我沒有對你們隱瞞。我沒有一個行為不是在暗示你們。」
(二)延伸補充
5.古代思想家為了說明君臣之間是彼此合作、相互依存的關係,便以「人的身體」為喻,透過人體各器官相依共存的必然性,揭示國家中君主、臣民互信合作的必要性。下列文句,表達此一思想的選項是 (A)《禮記‧緇衣》:「民以君為心,君以民為體。」 (B)《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 (C)《論語‧子路》:「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D)《孟子‧離婁》上:「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E)《荀子‧議兵》:「臣之於君也,下之於上也,若子之事父,弟之事兄,若手臂之扞頭目而覆胸腹也」。 〔91.指考〕
答案:(A)(B)(E)
解析:(C)「苟正其身,於從政乎何有?」其中的「身」是指「自己」。(D)「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其中的「四體」也是借代為「自己」。
6.孟子曾說:「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標舉了知識分子在窮達之際的理想作為,但面臨生命的重要轉折,每個人的作法會因其性格、際遇與修養而有所不同。所以,無論是憂讒畏譏、忿懟沉江的屈原,或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園田的陶潛,或是曠達自適、無處而不自得的蘇軾,都為後世立下了不同的典範,而他們的任事態度與生命情懷,也都反應在其作品中。以上三人,你最欣賞哪一位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及其作品?為什麼?試結合其生命情懷與作品加以說明,文不必分段,以三百字為度。 〔91.指考〕
參考答案:
這三位中,我最欣賞陶潛對於出處進退的態度和其作品。
陶潛年輕時是頗有豪氣的,「少時壯且厲」、「猛志逸四海」,希望通過為官來實現兼善天下的宏願。然而由於不滿現實的黑暗,厭惡官場的汙濁,加上愛好自由生活,陶潛毅然決然地選擇「不為五斗米折腰」、「守拙歸田園」的生命情調。思想方面也由儒家轉向道家,所謂「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歸去來辭〉)。詩作也藉著描寫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來表現樸素的自然美和其不與權貴同流合汙的高貴情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歸園田居〉之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飲酒〉之五)、「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歸園田居〉之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詩句。
陶潛的〈桃花源詩并記〉表達了他對淳樸的理想社會的嚮往,反映了在災難中掙扎的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願望,更是超越時空,具有永恆的價值。
7.孟子曰:「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後發,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公孫丑〉上)這段話的意義,與下列孔子言論契合的選項是 (A)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B)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C)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D)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93.學測〕
答案:(B)
解析:題幹以射箭說明行仁在己。(A)追求仁德而得到仁德,又有什麼怨悔呢?(《論語‧述而》)(B)實踐仁德操之在己,難道還靠別人嗎?(《論語‧顏淵》)(C)只有有仁德之人,才能公正地喜愛人,才能公正地厭惡人。(《論語‧里仁》)(D)君子沒什麼可爭之事。如果有所爭,那一定是射箭比賽的時候吧!就是比賽射箭時,也一定互相作揖行禮而後登堂比賽;比賽完畢後走下堂來,互相飲酒祝賀。這是君子之爭。(《論語‧八佾》)。語譯:行仁的人,有如射箭。射箭的人必須擺正身子而後射箭。箭發不中,不埋怨勝過自己的人,而是自我反省,改正缺失罷了。
8.有某學術著作,書前「目錄」有下列框內七項論題,請閱讀後回答(1)、(2)題:
甲、孟軻論「人有四端」
乙、荀況論「禮治」
丙、董仲舒論「春秋大義」
丁、韓愈的「排斥佛老」
戊、程頤論「格物窮理」
己、朱熹論「存天理,去人欲」
庚、王守仁的「致良知」 〔93.指考〕
(1)依據目錄推測,該書最可能在介紹 (A)儒學思想 (B)政治思想 (C)區域文化 (D)文學批評。
(2)下列經典,與戊、己、庚三者所討論的課題,關係最疏遠的選項是 (A)《孟子》 (B)《荀子》 (C)《春秋》 (D)《中庸》、《大學》。
答案:(1)(A);(2)(C)
解析:(1)找出目錄中各項共通的性質—人人皆為大儒學家、理學家,代表性學說當以儒學思想為主。故選(A)。甲、孟軻認為人有惻隱、羞惡、辭讓、是非之心,是仁、義、禮、智之端。乙、荀況為儒家而主「性惡」之說,強調透過後天的「禮治」教育以導正人心。丙、董仲舒乃西漢博士、治春秋之學,著有《春秋繁露》,倡「天人感應」之說。丁、韓愈,中唐人,倡文以載道,崇儒斥佛、老。戊、程頤,北宋理學家;「格物窮理」意謂窮就事物的道理。己、朱熹,南宋理學家,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主張「存天理,去人欲」,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庚、王守仁,明人,其學主「知行合一」、「致良知」。以上諸子皆源自儒家思想。
(2)戊、己、庚三者共通之處,皆屬「宋明理學」,又稱「新儒學」、「性理之學」,是針對儒家經傳中關於性命、義理做深入探討的學問。故與(A)《孟子》、(B)《荀子》、(D)《中庸》、《大學》思想性著作有關,而(C)《春秋》的性質,為一本編年體史書,乃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故與戊、己、庚三者關係最疏遠。
9.古代「度量衡」分別指長度、容量、重量。下列文句「 」內的詞,與「衡」相關的選項是 (A)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 (B)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C)「觥籌」交錯,起坐而諠嘩者,眾賓懽也 (D)「一兩」銀子,也沒聽見個響聲兒就沒了 (E)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 〔93.指考〕
答案:(B)(D)
解析:與「衡」相關的是「重量」。(A)斗斛: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斛。皆指容量。(B)百鈞:一鈞為三十斤,為重量單位。(C)觥籌:酒器及酒籌。(D)一兩:兩為重量單位。(E)秋毫:本義為鳥獸秋天初生的細毛。喻細微之物。出處:(A)韓愈〈祭十二郎文〉。(B)《孟子》。(C)歐陽脩〈醉翁亭記〉。(D)《紅樓夢》。(E)《史記‧項羽本紀》。
10.「氣」的原始字形作「气」,畫的是雲氣升騰的樣子。古人相信宇宙萬物皆由「氣」所構成,「氣」也因此成為涵意豐富的詞。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氣」可指人的身體或精神狀態,如《論語》:「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B)「氣」可指冷熱溫度的變化,如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悠悠乎與顥氣俱,而莫得其涯」 (C)「氣」可指人展現於外的性格或態度,如蘇軾〈留侯論〉:「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 (D)「氣」在哲學上可指人應具有的正直道義,如《孟子》:「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 (E)「氣」在文學上可指因作者才性所顯現的語文氣勢,如曹丕《典論‧論文》:「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93.指考〕
答案:(A)(C)(D)(E)
解析:(A)血氣既衰,指身心皆漸衰弱。(B)顥氣,指瀰漫在天地間的大氣。(C)剛銳之氣,指剛強鋒銳的性格。(D)其為氣也,即浩然正氣。(E)「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指的是「辭氣」,外在的語文氣勢。
11.張潮《幽夢影》:「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上文以「隙中窺月à庭中望月à臺上玩月」,比喻讀書有層次進境。儒家論及進德修業,也常提出一套程序或層次,下列選項所列舉的情況,具有程序或層次關係的是 (A)知之à好之à樂之 (B)親親à仁民à愛物 (C)定à靜à安à慮à得 (D)知者不惑à仁者不憂à勇者不懼 (E)不惑à知天命à耳順à從心所欲,不踰矩。〔93.指考〕
答案:(A)(B)(C)(E)
解析:題文強調須選出內容有層遞關係者,故(D)《論語‧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三者為並列關係,非層遞關係。其他三者原文如下:(A)《論語‧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B)《孟子‧盡心》:「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C)《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E)《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2.下列各組文句,「 」內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不貪於財,不「苟」於利/「苟」非其人,道不虛行 (B)闔門懸車,不「豫」政事/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 (C)攜朋挈儔,去故「就」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D)超然而上,「薄」乎雲霄,而不以為喜也/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似松江之鱸 (E)猶之用人,非畜道德者,「惡」能辨之不惑,議之不徇/夫上以至誠行之,而貴者知避上之所「惡」矣。 〔94.學測〕
答案:(C)(D)
解析:(A)行為苟且/如果。(B)參與/預先準備。(C)親近。(D)逼近。(E)如何/厭惡。語譯:(A)不貪求財貨,也不藉苟且的行為得利(陸賈《新語‧慎微》)/如果懂得正確的評論其他人,那麼所學的正道便不會無法搭配言行(《易經‧繫詞傳》下)。(B)闔上門扉高懸車馬,不再干預政事(《後漢書‧張儉傳》)/凡事只要預做準備就能成功,不預做準備就可能失敗(《中庸》第二十章)。(C)攜著朋友,帶著同伴,離開老地方往新的居所前行/遠望不像個國君,親近他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敬畏的特質(《孟子‧梁惠王》上)。(D)超然地向上升,直接逼近雲霄,但是也不覺得有什麼值得開心的(蘇轍〈御風辭〉)/現在已經傍晚,一張網就抓到魚,魚有著大的口,細小的鱗片,外形很像松江的鱸魚(蘇軾〈後赤壁賦〉)。(E)就像役用他人,如果不懂得培養道德,又如何能夠不受惑地分辨,不受到拘限的評議呢(曾鞏〈寄歐陽舍人書〉)/君上如果能夠真摯誠懇的行事,那麼尊貴的臣子就知道要避開君上所討厭的缺點。
13.「流行」一詞本有各種不同的意義,今日則最常用於說明某些人、事、物在一個特定時期與地區之中,受到眾人共同喜好、關注的程度,例如「流行歌」、「流行服飾」等。下列文句中「流行」一詞,與上述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天災流行,國家代有。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 (B)習慣如自然,則莫非天理之流行而仁熟矣。聖賢同歸 (C)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D)劉兄……在任逾歲,職修人治,州中稱無事,頗復增飾,從子弟而游其間;又作二十一詩以詠其事,流行京師,文士爭和之 (E)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注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蚩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 〔94.學測〕
答案:(D)(E)
解析:(A)(B)(C)傳布。語譯:(A)天災的傳布,每個國家每個時代都有,當此之時救災,體恤鄰人都是最好的表現,只要做這種表現,就是有福的作為(《左傳》僖公十三年)。(B)習慣就像自然一樣,那麼沒有比傳布天理讓大家自然行仁來得好,如此一來,聖哲賢者將同往一方。(C)孔子說:「德化的流行傳布,比傳車、驛馬傳送命令還快。」在現在這時候,擁有兵車萬輛的大國推行仁政,百姓的歡喜心情,就同解除了被倒懸的痛苦一般(《孟子‧公孫丑》上)。(D)劉兄……在任內將滿一年,職業修飭人事和暢,州里裡沒有事端。各種設施也都加以增飾,讓後輩子弟能夠在其間優游;又作二十一首詩來歌詠這件事,詩文流行於京師,文士爭著唱和(韓愈〈奉和虢州劉給事使君三堂新題二十一詠〉序言)。(E)當代最流行的妝扮啊!從城中開始流行,最後傳向四方。時代流行沒有遠近的困擾,每個人腮邊不施胭脂,面上不敷白粉,烏黑的膏液將唇色塗得像泥漿,雙眉畫得像八字太輕,不論美醜全都失了本來面貌,新妝畫成全像含悲啼泣(白居易〈時世妝〉)。
14.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連用數字的表達意義方式,前後不同的選項是 (A)「什一」,去關市之徵,今茲未能/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 (B)只嫌「六七」茅竹舍,也有兩三雞犬聲/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C)鬢毛「八九」已成霜,此際逢春只自傷/溪回山石聞,蒼松立「四五」 (D)美人「二八」顏如花,泣向花前畏花落/非復「三五」少年日,把酒償春頰生紅。 〔95.學測〕
答案:(C)
解析:(A)出自《孟子‧滕文公》下。「什一」指十分之一的稅率。全句指「採用十分之一稅率,去除關市的徵斂,今年尚且無法做到。」/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百二」指百分之二。全句指「百萬執戟戰士,即使秦國只有百分之二的兵力,也能以二萬敵百萬」。(B)出自宋‧楊萬里〈至節宿翁源縣與葉景小酌〉。「六七」意指六或七。全句指「即使只有六七間茅竹房舍,也有二三聲雞犬的啼吠。」/出自杜甫〈無家別〉。「一二」指一或二。全句指「四方鄰居還留著什麼呢?只有一二個年老的寡婦在戰爭中苟延殘喘」。(C)出自宋‧陸游〈春日雜賦〉。「八九」意指八成或九成。全句指「鬢髮八九成都已霜白,此時在春季也只能徒自傷感。」/出自宋‧蘇轍〈呂希道少卿松局圖〉。「四五」意指四棵或五棵。全句指「溪水在山石間迴繞,其間有蒼松四五棵。」(D)出自唐‧顧況〈悲歌〉。「二八」意指十六歲。全句指「美女在十六歲時貌美如花,在花前落淚,因為擔心花遲早會凋零。」/出自宋‧黃庭堅〈戲答王定國題門〉。「三五」意指十五歲。全句指「除非回到十五歲的少年時光,端著酒杯,臉頰帶紅,與春季相競」。
15.關於下列兩首王安石詩,敘述正確的選項是:沉魄浮魂不可招,遺編一讀想風標。何妨舉世嫌迂闊,故有斯人慰寂寥。(〈詠孟子〉)/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讀史〉) (A)「何妨舉世嫌迂闊」二句,顯示了王安石自比孟子,目空一切的自傲心理 (B)「遺編一讀想風標」之情懷、語意與「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大抵近似 (C)「行藏」一詞,意指進退出處,語出《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 (D)〈讀史〉一詩,表達了王安石對史書記載及其論斷功過是否真切、允當的質疑 (E)二詩都流露出王安石的孤寂、無奈,也流露出自身理想、信念、行事、人格不被了解,缺少知音的感慨。 〔95.學測〕
答案:(B)(C)(D)(E)
解析:(A)顯示王安石認同孟子為個人理念而遭世人批判的勇氣。語譯:雖然孟子的魄魂早已逝去,難以招得,但從他的遺編我們仍能想見他的理想以及風範。即使全世界的人嫌我思想迂闊又有何妨?必定有如孟子這般的理想主義者可以安慰我寂寥不受他人認同的靈魂。(〈詠孟子〉)/自古而來,取得功名的路一樣的辛苦,至於「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應對方式,又有何人可以託付呢?即使處身當代,記事評論常常昏闇失誤,更不用提後代的人各種失當的解說,使得史事更失去真貌。當前所傳的史書只是史事的糟粕,談不上粹美;史書最難表現的就是古人的精神,少少文字哪能道盡前聖的高潔賢德呢?恐怕只是讓他們空在紙上蒙塵,獨守千年的寂寞。(〈讀史〉)
16.閱讀下列文字後作答: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孟子‧盡心》上) 〔95.指考〕
(1)孟子為何以「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為「君子三樂」?試分別簡述其意涵,文長以 150 字為度。
(2)孟子為何一再強調「王天下」不在「君子三樂」之中?試說明之,文長以100字為度。
請注意:
第(1)題不得直接翻譯,否則扣分。
第(2)題不必重複「君子三樂」的內容。
答案:參考答案
(1)人生有各式各樣的需求,當這些需求受到滿足,人自然就快樂。一個人最基礎的需求是安全感及歸屬感,而一個「父母俱存,兄弟無故」的家,便是最安全的歸屬。其次,一個人有尊嚴的需求,而「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正是「自尊自信」的基礎。最後,人也將有價值感的需求,人的「價值感」來自於對社會的永續貢獻,「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不正是讓自己的思想節操能持續發生效力的最佳管道嗎?
(2)「王天下」是一種事業,這個事業固然可以使一個人得到數十年的極顯極榮,然而,如果「得天下」的手段不義,「王天下」的態度不仁,這既違反了「不愧不怍」的原則,更將遺臭萬年,君子絕不可能自這種顯榮之中獲得一絲一毫的「樂」!孟子一再強調的論點,便是希望知識分子看透「書中的顏如玉、黃金屋」,以真實的喜樂為生命追求的目標。希臘德爾菲神殿銘鑴「認識自己」,孟子也如是期許!
17.古代漢語有一種用來表示「認為某(人、事、物)是……的」的用法,例如《戰國策‧齊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句中的「美我」即是「認為我是美的」之意。下列文句「 」內文字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論語‧里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B)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 (C)《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D)司馬光〈訓儉示康〉: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 〔96.學測〕
答案:(C)
解析:「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對於它的賓語含有「認為」、「以為」的意思。這種用法僅限於形容詞和某些表心裡活動的動詞。(A)音ㄏㄠˋ,愛、喜愛,為一般動詞。(B)使……安,為使動用法。主語所代表人或事物並不施行這個動詞所表示的動作,而是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這個動作。(C)認為……小,為意動用法。(D)使……豐厚,為使動用法。
18.下列《孟子》文句,說明「學習成效受客觀環境所限制」的選項是 (A)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B)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C)一齊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同得矣 (D)人之有德慧術知者,恆存乎疢疾。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 〔96.學測〕
答案:(C)
解析:(A)談學習方法的重要。語譯:即使有離婁那樣的眼力,公輸子那樣的技巧,不靠圓規和曲尺,也畫不出(標準的)方形和圓形。(語出〈離婁〉上)。(B)說明「良知良能」的定義。語譯:一個人不必透過學習就會,這是他與生俱有的能力;不透過思慮就知曉的,這是他與生俱有的智慧。(語出〈盡心〉上)。(C)語譯:一個齊國人教這個人,一堆楚國人在旁邊發出楚語混淆他,就算每天鞭打這個求學的人,恐怕也學不好齊語。(語出〈滕文公〉上)。(D)談憂患橫逆對人產生的正面影響。語譯:一個人擁有品德、智慧、技術、知識,往往在他困窮的情況之下。尤其是不受重視的臣子以及不受寵愛的庶子,因為他們經常提高警惕,考慮的層面也深廣,所以才通達事理。(語出〈盡心〉上)。
19.先秦諸子的思想與文章各有其特色,請推斷下列敘述中的(甲)、(乙)、(丙)、(丁)各指何人?(甲)強調民貴君輕,其文表現出氣勢浩然的風格(乙)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筆鋒峻峭犀利,論說透澈精闢(丙)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善於運用排偶句法議論,邏輯周密(丁)追求逍遙的世界,善於寓哲理於寓言之中,想像玄妙,說理高超。 〔96.學測〕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莊子 |
孟子 |
韓非子 |
荀子 |
(B) |
孟子 |
韓非子 |
荀子 |
莊子 |
(C) |
莊子 |
孟子 |
荀子 |
韓非子 |
(D) |
孟子 |
韓非子 |
莊子 |
荀子 |
答案:(B)
解析:(甲)《孟子‧盡心》下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孟子最重要的民本思想!他曾言「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氣造就了他散文浩然氣勢的風格。(乙)法家嚴刑峻法,眾所皆知,韓非子之筆鋒,具法家人士基本的犀利風格。(丙)荀子主張性惡,要化性為善,就必須從教育與禮法雙管齊下。(丁)莊子主張神人合一的「逍遙」境界,作品以奇想寓言著稱。
20.閱讀下列南宋朱熹《朱子語類》兩則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甲)近日學者病在好高,讀《論語》,未問「學而時習」,便說「一貫」;《孟子》,未言「梁王問利」,便說「盡心」。
(乙)或問:「孟子說『仁』字,義甚分明,孔子都不曾分曉說,是如何?」曰:「孔子未嘗不說,只是公自不會看耳。譬如今沙糖,孟子但說糖味甜耳。孔子雖不如此說,卻只將那糖與人吃。人若肯吃,則其味之甜,自不待說而知也。」
〔97.學測〕
(1)下列閱讀《論語》、《孟子》的方法,與上引朱熹言論最相符的選項是 (A)欲去好高之病,宜先求「一貫」,再求「盡心」 (B)無論讀《論語》或《孟子》,皆應循序漸進,踏實研讀 (C)《論語》說理平易,適合略讀;《孟子》說理詳盡,適合精讀 (D)《孟子》較《論語》義理分明,宜先讀《孟子》,再讀《論語》。
(2)上文朱熹以「吃糖」為喻,目的是希望讀書人明白 (A)在教學方法上,孔子的身教優於孟子的言教 (B)孔子說理直截了當,語重心長;孟子辯才無礙,得理不饒人 (C)孔子雖少講理論,實教人透過生活實踐以體悟道理 (D)「仁」因孟子的解釋分曉,才得以確立為儒家學說的核心。
答案:(1)(B);(2)(C)
解析:(1)《論語》首篇是〈學而〉篇,《孟子》首篇是〈梁惠王〉篇。
(2)孔子所倡乃生活哲學,在生活中力行,去體證生命的意義,去創造完美的人格。文化教材讀了好幾本,若不通此理,那就真沒道理了。
21.下列文句「 」內,屬於名詞做動詞用的選項是 (A)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 (B)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C)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D)不衫不屨,「裼裘」而來,神氣揚揚,貌與常異 (E)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7.指考〕
答案:(B)(C)(D)(E)
解析:(A)足:十分,為副詞。「向地位低的人學習,就感到羞恥;向地位高的人學習,就覺得近乎諂媚。」語出韓愈〈師說〉。(B)樂:聽音樂。「獨自聽音樂感到快樂,與他人一同聽音樂感到快樂,哪一種比較快樂?」語出《孟子‧梁惠王》下。(C)衣冠: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孟嘗君覺得他如此迅速就返回,十分奇怪,穿好衣服、戴好帽子接見他。」語出〈馮諼客孟嘗君〉。(D)裼裘:披上披肩,穿好皮裘。「衣著隨意,穿著裼衣和皮衣,神采飛揚,與平凡人的模樣相去甚遠。」語出〈虬髯客傳〉。(E)王:稱王天下。「如此即是君臣、父子、兄弟都去除好利的心,懷抱仁義的態度相互接待,如此一來,不稱王天下,也是不可能的。」語出《孟子‧告子》下。
22.歐陽脩〈醉翁亭記〉:「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其中「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意即「有翼然臨於泉上之亭」。下列文句「 」內屬於這種造句方式的選項是 (A)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 (B)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 (C)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 (D)昔楚襄王從宋玉、景差於蘭臺之宮,「有風颯然至者」,王披襟當之 (E)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97.指考〕
答案:(B)(C)(D)
解析:文法題一旦有例句,便很方便套用。由題幹例子可知,所謂的「造句方式」,為有無句,且其賓語(亭)必須有形容性質的兼語(翼然臨於泉上)置於其後。該語的「者」,為停頓語氣詞。(A)「不知而作之者」的形容性詞語置前,「者」為代名詞「的人」。語出《論語‧述而》。(B)「有夫婦守貧者」指「有守貧夫婦」。語出《漢書‧公孫弘傳》。(C)「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指「有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之一言」。語出《史記‧荊軻傳》。(D)「有風颯然至者」指「有颯然至之風」。語出〈黃州快哉亭記〉。(E)「不嗜殺人者」的形容性詞語置於前,「者」為代名詞「的人」。語出《孟子‧梁惠王》上。
23.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前後詞性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 (B)《論語‧季氏》:「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 (C)《孟子‧萬章》: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D)《論語‧學而》: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E)《孟子‧梁惠王》: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
〔98.學測〕
答案:(A)(C)
解析:(A)皆為動詞。語譯:我欺騙了誰?我欺騙了上天。(B)前為動詞,後為名詞。語譯:以節制於禮樂為樂,以稱道他人優點為樂,以多結交品德高潔的朋友為樂。(C)皆為動詞轉名詞。語譯:上天生養百姓,就是要讓先知的人去覺醒後知的人,讓先覺的人,去覺醒後覺的人。(D)前者為語尾助詞,後者為動詞。語譯:老師到了一個國家,一定能聽聞那個國家的國家政治。是老師主動去要求的呢?還是該國主政者主動給老師這個機會呢?(E)前者為名詞,後者為動詞。語譯:這是心態上不想做,並不是能力上無法做。所以國君你無法稱王於天下,不是挾太山超越北海這一類的情況。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