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課 出師表 諸葛亮
一、 寫作背景
(一)〈前出師表〉背景
前出師表 |
建興三年 |
‧諸葛亮平定南方四郡之亂,無後顧之憂。 ‧曹魏兵敗於祁山。 ‧孫吳挫於石亭。 |
建興四年 |
魏黃初七年夏五月,魏文帝曹丕去世,其子曹叡嗣位。他是魏國的第三代皇帝,諸葛亮決定乘機向魏國發動進攻。 |
|
建興五年 |
‧揮兵進駐漢中,準備伐魏,奪涼州。 ‧葛亮命令中書令陳震、丞相長史張裔、參軍蔣琬留守成都,在諸葛亮出征期間,負責處理國家事務;命令向寵管理留守部隊。諸葛亮與趙雲、魏延等將領,領兵五萬,踏上北伐的征途。 |
|
魏營 |
魏主曹叡為對付這支北伐軍,命令司馬懿指揮二十萬人的先鋒部隊和三十萬人的後續部隊,前去迎擊。相比之下,蜀國北伐軍的人數實在少得可憐。 |
|
結果 |
謖失守街亭而告失敗,揮淚斬馬謖:三國時代的諸葛亮與司馬懿在街亭對戰,馬謖自告奮勇要出兵守街亭,諸葛亮心中雖有擔心,但馬謖表示願立軍令狀,若失敗就處死全家,諸葛亮才勉強同意他出兵,並指派王平將軍隨行,並交代在安置完營寨後須立刻回報,有事要與王平商量,馬謖一一答應。可是軍隊到了街亭,馬謖執意紮兵在山上,完全不聽王平的建議,而且沒有遵守約定將安營的陣圖送回本部。等到司馬懿派兵進攻街亭,圍兵在山下切斷糧食及水的供應,使得馬謖兵敗如山倒,重要據點街亭失守。事後諸葛亮為維持軍紀而揮淚斬馬謖,並自請處分降職三等。 |
|
失敗評議 |
‧兵源不足是蜀國的弱點,然而,更嚴重的是缺乏經驗豐富的將領。先是驍勇善戰的關羽、張飛離開人世,而後黃忠、馬超等名將也相繼去世;統率千軍萬馬的老將,只剩下趙雲一人。 ‧在財政方面,自南征以來,雖從南部各郡徵收稅賦,收到交納的金銀、鹽鐵、戰馬等貢品,國庫確實比以往充實了。但是,在短短幾年內連續東征、南征,而這次又要發動更大規模的北伐,龐大的軍事開支,不是僅管轄一個州的蜀國所能承受的。 ‧蜀國的穩定也意味著魏國同樣的穩定。只要吳、魏之間不發生戰爭,魏國國力將迅速增強,遠遠超過蜀國。除非出現奇蹟,否則,蜀國暫時的穩定,幾乎不可能積蓄起凌駕於魏國的力量。這樣一來,蜀國終要成為弱肉強食下的犧牲品。與其成為強者的餌食,束手待死,不如千方百計,爭取機會打擊魏國。 |
(二)〈後出師表〉背景
後出師表 |
建興六年 |
‧明帝攻打吳國,吳主大敗曹休。 ‧諸葛亮認為關中地區虛弱,統率大軍,經散關圍攻陳倉。 ‧為街亭失利,朝中有人對出兵表示懷疑,於是諸葛亮再次上表,強調敵人已弱,不征戰就是「坐以待亡」,直陳伐魏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
結果 |
‧糧盡退兵,無功而返。主因蜀道崎嶇,運輸困難之故。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等語,流芳千古。 ‧諸葛亮六出祁山,最後因勞瘁而病死於武功五丈原軍中,年五十四歲。 ‧其實諸葛亮於出師的謀略,原就是要打一場沒有勝利的戰爭。在魏強蜀弱的情勢之下,若讓曹魏政權持續穩定,兩國的強弱差距將益形擴大。如此,蜀漢的衰亡亦將加速。因此,出師曹魏其實只能減緩蜀漢的衰亡而已。 |
(三)前後出師表比較
|
前出師表 |
後出師表 |
主旨 |
勸誡後主「( 親賢臣,遠小人 )」,以鞏固根基,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 |
以審時度勢,力排眾議,重申北伐討賊之義為主旨。 |
出處 |
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以下簡稱本傳),《昭明文選》著錄只稱〈出師表〉,無「前」字。 |
〈後出師表〉既不見於本傳,亦不見於《諸葛忠武侯文集》和《昭明文選》,只見於本傳裴松之注所引,引文之後說:「此表,《亮集》(即《諸葛亮集》)所無,出張儼默記。」故後人疑是偽作。 |
(四)劉備託孤於諸葛亮
章武1三年春,先主於永安2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譯注:章武三年春季,劉備在永安病危,把諸葛亮從成都召來,將後事囑託給他。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比曹丕強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最終完成統一的大業。如果繼位的劉禪可以輔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成才,你可以自己取而代之。」諸葛亮流著淚說:「臣會竭盡輔佐之力,效盡忠貞的節操,一直到死!」劉備又寫下詔書告誡劉禪說:「你和丞相共同處理國事,要像對父親一樣侍奉他。」(1章武:蜀漢先主年號。2永安:四川縣名,即白帝城)
(五)本文旨意
諸葛亮要向君主上一道表文,他不是作為例行公事,而是從北伐的全局上考慮,只有後主修明政治,才能保證北征順利,因而先進安後之言,再表奪勝決心。表文熔議論、敘事、抒情於一爐,啟愚矯頑。諸葛亮是後主的丞相,又是受「託孤」的對象,他給後主上表文,既不宜用訓斥的口吻,又不便用卑下的聲氣,寫得不卑不亢,方為得體。諸葛亮自敘「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細玩本文,從慮事到措詞,無不體現了「謹慎」精神,這也是此表被譽為「至文」的重要原因。
二、 作者相關
生平大事 |
內 容 |
依附荊州牧劉表 |
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只做到泰山郡丞,是一名普通的文職小吏。諸葛亮幼年喪親,由當時任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把他和弟弟帶到南昌,代為撫養。不久,叔父因受到排擠而離任,帶全家投奔荊州(今湖北省襄樊市)牧劉表,西元一九七年,諸葛玄去世,從此,十七歲的諸葛亮便開始了十年之久的隆中「躬耕隴畝」的生活。 |
交友同好 |
常自比管仲、樂毅(管仲是傑出的政治家、樂毅是傑出的軍事家),好為梁父吟。結交龐德公、龐統(鳳雛先生)、司馬徽(水鏡先生)、黃承彥(孔明的岳父)、石廣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謀為大家所公認,人稱「臥龍」。 |
三顧茅廬 |
當劉備駐守新野時,徐庶去見他,受到劉備器重,徐庶利用這個機會推薦諸葛亮,他對劉備說:「諸葛孔明被人稱為臥龍,將軍是否想見他?」劉備說:「你帶他來見我吧!」徐庶說:「這個人只可去見他,不可召喚他來,將軍應該屈尊去訪問。」因此劉備便親自去見諸葛亮,共去了三次才見到。諸葛亮感於劉備的一片誠心,就答應輔佐他,並且提出恢復漢家天下的大計,也就是名垂千古,識見高卓的〈隆中對〉,劉備聽後,非常高興。從此和諸葛亮更加投契,使得關羽、張飛等人不太高興。但劉備卻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 |
隆中對策 |
‧諸葛亮的〈隆中對〉為劉備提出一個比較切實可行的發展勢力,實現統一的戰略和策略: 1.消滅較為軟弱的劉表、劉璋勢力,占據荊州、益州,作為根據地。 2.改革政治,改善與少數民族的關係,穩定內部,積聚力量。 3.結好孫權,孤立曹操,與曹、孫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 4.抓住有利時機,兵分兩路,北伐滅曹,最後實現統一。 ‧這些策略,顯示年僅二十七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成功實現〈隆中對〉中所規劃的三國鼎立局勢(赤壁之戰→據漢中→三國鼎立)。 |
劉備託孤 |
劉備死,託孤於丞相諸葛亮(永安託孤)。後主即位後,諸葛亮總理朝政,實行「聯吳伐魏」政策。 |
七擒七縱孟獲 |
建興三年,諸葛亮出兵南蠻,攻殺雍闓(ㄎㄞˇ),但是孟獲仍然不服;是年秋天因孟獲在南方一帶,甚得人心,決定澈底降服他。第一次捉住孟獲時,就讓他遍觀營壘,示以王師陣容,並問他:「此軍如何?」孟獲心不服,說:「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營陣,若祇如此,定易勝耳。」諸葛亮就放了他再戰,如此七縱七擒,孟獲終於心服口服說:「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諸葛亮平定南方,就用當地的領袖為官,不留兵看守,南蠻感激,輸誠捐獻大批金銀、丹漆、耕牛、戰馬,以助國用。蜀國因此富強,後來連年用兵,軍備充實,餉械無缺,南方支援之功甚大。 |
六出祁山 |
目的在於「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統一天下。在第五次北伐曹魏,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 |
軼 事 |
1.好為梁父吟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耕讀之餘,喜歡抱膝長嘯,高聲吟唱〈梁父吟〉。〈梁父吟〉本為其故鄉的民歌,曲調悲涼而慷慨。諸葛亮自幼習唱,愛之不忘。流寓荊州之後,繼續吟唱此歌,一則寄寓思鄉的情愫,一則抒發壯志未酬的鬱悶。今日隆中武侯遺蹟中,有「梁父岩」、「抱膝亭」,相傳即為諸葛亮抱膝長嘯,高聲吟唱〈梁父吟〉之處。《隆中志》中有後人所寫的一首〈抱膝亭〉詩云: 想見當年梁父吟,疏風落葉下空林。 不因先主勞三顧,寧易隆中抱膝心? 此詩既指出諸葛亮借吟嘯山林以抒夙願未償的深慨,同時說明若非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不會輕易出山相助。如此說法,頗為符合實際的情況。 2.「臥龍」與「鳳雛」 諸葛亮隱居隆中時,拜龐德公為師。龐為襄陽人,德學兼優,隱逸於襄陽城外的峴(ㄒㄧㄢˋ)山之南,其子龐山民娶諸葛亮之二姊為妻。諸葛亮每至龐府探望姊姊,必向龐請益受教。龐知諸葛亮非一般庸碌青年,於是另眼相看,多方指點,並譽之為「臥龍」。透過龐德公之口,「臥龍」之雅號遂日漸傳開。 龐統,字士元,襄陽人,為龐德公之侄。才德俱佳,唯起初無人賞識,只有龐德公對他深為器重。後來龐德公令龐統往見避難於荊州的碩儒司馬徽,徽極為賞識龐統,譽之為「南州士之冠冕」。經過司馬徽之品鑒揄揚,龐統聲名漸著,旋被稱為「鳳雛」(意為初生的鳳凰),與「臥龍」諸葛亮齊名。(引自維基百科) |
三、國學常識
(一)昭明文選
作 者 |
南朝梁昭明太子( 蕭統 )編選 |
別 稱 |
文選 |
範 圍 |
選錄先秦至齊、梁的各體詩文,分三十八類 |
卷 數 |
原三十卷,唐代李善析為六十卷 |
選 文 |
以「( 事出於沉思,義歸乎翰藻 )」為選文基準 |
特 色 |
不選經、子的篇章,史書只選錄那些「綜緝辭采」、「錯比文華」的論贊;駢文特多 |
注 疏 |
唐代李善注,最有價值 |
地 位 |
為中國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 |
(二)奏議類文體
釋 名 |
奏議是古代朝臣向君王言事的公文,屬應用文兼論說文 |
|
異 稱 |
先秦直稱「上書」或「書奏」,兩漢分為「章」、「奏」、「表」、「議」四類;而後有疏、彈事、策、封事等異名 |
|
分 類 |
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
|
策 |
對策 |
應詔陳言—上問下對,策士之制,始於漢 分為「制策」、「試策」 |
進策 |
探事獻說—下獻於上 |
|
例 作 |
進策 |
蘇軾〈教戰守策〉 |
表 |
李密〈陳情表〉、諸葛亮〈出師表〉 |
|
疏 |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
|
書 |
李斯〈諫逐客書〉 |
(三)文體略說
文 體 |
說 明 |
例 記 |
策 |
為臣下向皇帝陳述謀略的一種文體。應詔陳事稱為( 對策 );探事獻說叫做( 進策 ) |
蘇軾‧教戰守策 賈誼‧治安策 |
序 跋 |
用以說明著作的旨趣及經過,略分為( 書序 )、( 詩序 )兩類 |
陶淵明‧桃花源記 連橫‧臺灣通史序 |
贈 序 |
贈人以言,以表敬愛,或陳忠告之誼者 |
韓愈‧送董邵南序 |
說 |
解釋義理,申述己見的文體。等同於「論」 |
韓愈‧師說 |
雜 記 |
又作「志」,為記載事物的文體,通常可分為( 臺閣名勝記 )、( 山水遊記 )、( 書畫雜物記 )、( 人事雜記 ) |
范仲淹‧岳陽樓記 歸有光‧項脊軒志 曾鞏‧墨池記 |
行 |
樂府詩體的一種 |
飲馬長城窟行 李白‧長干行 |
論 |
解釋義理,申述己見的文體 |
歐陽脩‧縱囚論 |
書 |
親朋間往來的私人信件 |
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李白‧與韓荊州書 |
逸 事 |
史傳上沒有記載,又不為人所知的事 |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四)四史
正 史 |
史記(太史公書) |
漢書 |
後漢書 |
三國志 |
記 載 |
黃帝~漢武帝 |
漢高祖~王莽 |
後漢 |
魏、蜀、吳 |
作 者 |
西漢司馬遷 |
東漢班固、班彪、班昭 |
劉宋范曄 |
西晉陳壽 |
篇 卷 |
本紀、世家、列傳、表、書,計一百三十篇 |
帝紀、年表、志、列傳,凡百篇 |
本紀、志、列傳,共一百二十篇 |
蜀書、魏志、吳志(唯魏志有紀),共六十五卷 |
特 色 |
․正史第一部 ․通史創例 ․紀傳體首例 |
斷代史之祖 |
志由梁‧劉昭取司馬彪的續漢書所補 |
以魏為正統 |
注 疏 |
劉宋‧裴駰集解 唐‧張守節正義 唐‧司馬貞索隱 |
唐‧顏師古注 清‧王先謙補注 |
唐‧章懷太子李賢注 清‧王先謙集解 |
劉宋‧裴松之注 |
其 他 |
․四史皆為私修史書,其中最後成書者為後漢書 ․七國亂平,漢朝無諸侯,故漢書無「世家」,又漢書以「志」代「書」 ․三國志無志無表,後漢書承之 |
(五)三國志
作 者 |
晉陳壽撰 |
地 位 |
紀傳體之斷代史;二十五史之一;四史之一 |
批 評 |
以( 魏 )為正統 |
卷 數 |
魏志三十;蜀志十五;吳志二十,共六十五卷 |
特 色 |
善敘事,剪裁斟酌 |
注 疏 |
劉宋裴松之注 |
(六)後漢書
作 者 |
劉宋范曄撰 |
卷 數 |
本紀十,志二十,列傳八十 |
地 位 |
紀傳體之斷代史;二十五史之一;四史之一 |
特 色 |
因襲《史記》、《漢書》體例,獨創「黨錮、獨行、逸民、列女」等傳,為後代紀傳體史書用 |
注 疏 |
唐代章懷太子李賢注、清代王先謙集解 |
其 他 |
「志」為梁代劉昭取司馬彪《續漢書》補成 |
※正史:歷代史書中,( 紀傳體 )成書者稱為「正史」,「四庫全書」收入二十四史。
※二十五史:自「四史」始,不含《清史》;另於民國納入《新元史》,並為二十五史―柯劭忞著《新元史》;二十五史由徐世昌命名。
(七)中國古代三大抒情佳作
宋代謝枋得〈文章軌範〉嘗引安子順(生平不詳)曰:「讀諸葛亮〈出師表〉不墮淚者不( 忠 ),讀李密〈陳情表〉不墮淚者不( 孝 ),讀韓愈〈祭十二郎文〉不墮淚者不( 慈 )。」此三篇文章因而被並稱為抒情文佳構,而傳誦於世。
|
出師表 |
陳情表 |
祭十二郎文 |
出 處 |
昭明文選 |
昭明文選 |
昌黎先生集 |
作 者 |
蜀漢諸葛亮 |
晉代李密 |
中唐韓愈 |
對 象 |
劉禪 |
晉武帝 |
十二郎 |
關 係 |
君臣關係 |
君臣關係 |
叔姪關係 |
主 旨 |
以親賢臣、遠小人勗勉後主,而以討漢賊、復舊都自誓 |
願終養祖母,乃上表請辭 |
告祭十二郎,訴說幾番聚首離別的心情,並悲嘆家道中落、世路坎坷的不幸遭遇 |
品 評 |
讀之而不墮淚者不忠 |
讀之而不墮淚者不孝 |
讀之而不墮淚者不慈 |
備 註 |
稱「先帝」十三次,以顯先帝對己之寵遇,必藉先帝遺訓警惕嗣君 |
文中「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感人肺腑 |
1以「散文體」行文 2.連用四十二個「汝」字 |
四、課文深究
(一)《昭明文選》將本文題作出師表,而文中哪些文句與「出師」有關?「出師」是否為全篇的重點?
1.本篇昭明文選雖題作出師表,文中卻僅「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等數句與出師有關。
2.「出師」並非全篇的重點,因為全篇主旨是期望後主以君德自勵,奮發圖強。
(二)本文旨在勸勉後主以君德自勵,哪些句子與此有關?
1.誠宜開張聖聽。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3.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
4.親賢臣,遠小人。
5.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
(三)本文首段為什麼特別提出內外文武官員忘身不懈?這和本文旨趣有什麼關係?
1.表示蜀漢雖處危急存亡之秋,仍有忠直之士可以信任依賴,大家追念劉備的恩寵、信任,而想回報在後主身上。
2.本文旨趣在於勸勉後主( 親賢納諫 ),而首段就先提出內外文武官員為國盡忠的精神是可歌可泣的,關鍵在於後主能否光大劉備遺德,充分發揮諸多優秀人才的作用。
(四)文中三次提及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有何用意?三次提及的重點有什麼不同?
他們三位都是劉備的賢良舊臣(「先帝簡拔以遺陛下」),希望後主務必加以信任、重用,以便增進君德。
文中提及次序 |
重 點 |
第一次 |
強調他們都是「志慮忠純」的侍衛官,有「裨補闕漏」,使宮中諸事得宜的才能,值得後主親近、信任,可說是對後主充滿期盼 |
第二次 |
明確指出他們的職分,希望大家各盡其責 |
第三次 |
從反面立說,指出如果失職,「無興德之言」,必須責罰,也呼應前文「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
(五)寫作技巧
〈出師表〉乃千古傳頌之文章,寫作手法有如下特點:
1.結構嚴謹,層次分明
本篇一開頭便指出:蜀漢目前的形勢是要險中求存,危中求穩,所以希望後主廣開言路,激勵士氣,同時要施法公正,賞罰分明,臣子才會為國效命;接著向後主推薦宮中營中可任用的人材,希望後主能信任他們,重用他們,則興復漢室的任務,指日可待。然後表白自己盡忠先帝和後主的心跡,強調君臣一體,各方面人士緊密合作是當前急務,如此北伐才能成功,興復漢室才有希望。
2.發自肺腑,感人心脾
情真意切,發自肺腑,是本文另一特點。由於諸葛亮與後主的關係特別密切:既是君臣,也是父執與子姪;而且劉備在白帝城臨終托孤時曾對諸葛亮說過:「如果後主成材的話,便輔助他,否則諸葛亮可廢黜他,自己做蜀漢之主。」雖然諸葛亮一再表明忠於劉氏政權的心跡,但在後主心裡,可能存有芥蒂,諸葛亮也認識到這點,故處處提到因感激先帝知遇之恩,而希望對後主有所報答。
3.措辭婉轉,不卑不亢
由於諸葛亮具有臣子和長輩的雙重身分,所以措辭婉轉,不卑不亢,在〈出師表〉中,諸葛亮既有勸導,也有告誡,但語氣都十分婉轉。如最後一段說到臣子各有職守,暗示君主亦不例外,所以告誡後主:「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含蓄地指出後主平時沒有遵守先帝遺訓,也不懂得為自己打算。用心之良苦,於此可見一斑。
4.正反對比,說理透闢:
(1)作者進諫後主,善用正反面事例,對比說明,最著名的有
三 宜 |
1.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
2.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
|
3.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
|
三不宜 |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2.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
|
3.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
(2)作者又以兩漢的興衰對比來勸諫後主要親賢遠佞,然後推薦賢臣,使後主知所倚重。
(3)駢散結合,語氣諧協:諸葛亮既是一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但也很有文學修養,本文即為一例。本文句式,駢散互用,而無雕琢痕跡。
舉例如下:
駢偶句 |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亡身於外者。 |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
|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
|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
|
散 句 |
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
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
(六)歇後語大家猜
下面的選項都與三國人物或故事有關,請選出正確的代號填入括弧內。
(A)如魚得水 (B)弄假成真 (C)粗中有細 (D)滿載而歸
(E)收買人心 (F)甘拜下風 (G)要他心服 (H)路人皆知
( I)五體投地 (J)有借無還 (K)大眼瞪小眼
(L)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歇後語 |
代 號 |
|
歇後語 |
代 號 |
1. |
周瑜打黃蓋 |
( (L) ) |
2. |
劉備借荊州 |
( (J) ) |
3. |
張飛穿針 |
( (K) ) |
4. |
司馬誇諸葛 |
( (F) ) |
5. |
孔明七擒孟獲 |
( (G) ) |
6. |
東吳招親 |
( (B) ) |
7. |
司馬昭之心 |
( (H) ) |
8. |
劉備摔阿斗 |
( (E) ) |
9. |
草船借箭 |
( (D) ) |
10. |
魯肅服孔明 |
( (I) ) |
11. |
張飛使計謀 |
( (C) ) |
12. |
劉備見孔明 |
( (A) ) |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亡 |
忘(ㄨㄤˋ) |
忠志之士,「亡」身於外者 |
無(ㄨˊ) |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論語‧子張) |
||
滅(ㄨㄤˊ) |
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
||
2. |
效 |
任務 |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
成功 |
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 |
||
不「效」,則治臣之罪 |
|||
模仿 |
東施「效」顰 |
||
3. |
分 |
將整體變成若干部分 (ㄈㄣ)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
本分(ㄈㄣˋ) |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
||
情分(ㄈㄣˋ) |
次敘病心,終論平生交「分」(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
||
4. |
顧 |
拜訪 |
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
看;張望 |
每移案,「顧」視無可置者(歸有光‧項脊軒志) |
||
顧惜、眷念 |
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佚名‧行行重行行) |
||
理會 |
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方孝孺‧指喻) |
||
但是 |
「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連橫‧臺灣通史序) |
||
5. |
云 |
說 |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
助詞 |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
如此 |
子之言「云」,又焉用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
||
6. |
聖 |
天子 |
誠宜開張「聖」聽 |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 |
「聖」人 |
||
7. |
行陣 |
軍隊 |
必能使「行陣」和睦 |
軍隊行列和陣勢 |
庶人之在官者,教以「行陣」之節(蘇轍‧教戰守策) |
||
8. |
簡 |
通「揀」,選擇 |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
史冊 |
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
||
書籍 |
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連橫‧臺灣通史序) |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偏 旁 |
字 音 |
詞 例 |
卑 |
ㄅㄞˇ |
縱橫捭闔 |
ㄅㄞˋ |
稗官野史 |
|
ㄅㄧˋ |
裨補闕漏、俾使、腦性麻痺、睥睨群雄 |
|
ㄆㄧㄣˊ |
東施效顰 |
|
奴 |
ㄊㄤˇ |
公帑(國庫所藏的金帛) |
ㄋㄨˊ |
駑鈍、妻孥 |
|
ㄋㄨˇ |
劍拔弩張 |
七、修辭舉隅
(一)鑲嵌:增字、配字
1.增字(同義複詞)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皆死亡之意。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菲、薄皆輕視之意。
(3)必能「裨補」闕漏:裨、補皆彌補之意。
(4)「攘除」姦凶,興復漢室:攘、除皆排除之意。
(5)「諮諏」善道:諮、諏皆徵詢之意。
2.配字(偏義複詞)
(1)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異同」偏於「異」義。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遠近」偏於「遠」義。
3練習
偏義複詞屬「鑲嵌」修辭的「配字」類,在語句中,用一個平列而異義的字作陪襯,只取其聲以舒緩語氣,而不用其義。試判斷下列引號中詞,何者為此類?
(1)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合義複詞)
(2)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偏「異」之義)
(3)相逢一笑泯「恩仇」…………………………………………………(偏「仇」之義)
(4)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合義複詞)
(5)公今可去探他「虛實」,卻來回報……………………………………(偏「實」之義)
(6)第一日卻不見孔明「動靜」……………………………………………(偏「動」之義)
(7)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偏「出」之義)
(二)錯綜
1.抽換詞面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受任」即「奉命」,「敗軍之際」即「危難之間」,均為字詞的抽換。
2.交錯語次
(1)陟罰臧否:原為「陟臧罰否」,此處調換字詞順序,以求語勢變化多姿。
(2)志慮忠純:志忠慮純。
(3)性行淑均:性淑行均。
(三)轉化
‧遂許先帝以「驅馳」。(物性化)
(四)借代
1.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代指時刻。
2.欲報之於「陛下」也:指君王。
3.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指平民百姓。
4.五月渡瀘,深入「不毛」:指蠻荒之地。
5.南方已定,「兵甲」已足:指軍備。
6.「行陣」和睦,優劣得所:指軍隊。
八、成語集錦
|
成 語 |
意義/出處 |
1. |
妄自菲薄 |
過於看輕自己,而不知自重 【出處】〈前出師表〉 |
2. |
危急存亡之秋 |
指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 【出處】〈前出師表〉 |
3. |
鞠躬盡瘁 |
形容為國事而竭盡心力。義同於:宵衣旰(ㄍㄢˋ)食(ㄕˊ)、枵(ㄒㄧㄠ)(空)腹從公、席不暇暖、櫛風沐雨 【出處】〈後出師表〉 |
4. |
不知所云 |
言語模糊或內容空洞,無法得知意旨為何 |
5. |
開張聖聽 |
擴大聖君的見聞,意指廣聽群臣意見 |
6. |
作姦犯科 |
為非作歹,觸犯法令。義近於:離經叛道、放僻邪侈 |
7. |
計日可待 |
數著日子等待,意謂為期不遠 |
8. |
感激涕零 |
1.形容萬分感激 2.有時含有諷刺的意味 |
9. |
陟罰臧否 |
原作「陟臧罰否」,指賞功罰過。義近於:賞善罰惡、信賞必罰 |
10. |
引喻失義 |
比喻不當,引證錯誤 |
11. |
樂不思蜀 |
比喻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出處】《三國志‧蜀書‧後主禪傳》裴松之注。蜀漢亡後,後主劉禪被送往洛陽,司馬昭設宴待禪,作蜀漢故技於前,禪樂在其中,司馬昭因而問禪:「是否思蜀?」禪答:「此間樂,不思蜀。」 |
12. |
初出茅廬 |
比喻初入社會,缺乏歷練 【出處】據《三國演義》所載,諸葛亮初出茅廬,佐劉備用兵,關羽與張飛不服,行事諸多困難 |
13. |
吳下阿蒙 |
阿蒙,指三國名將呂蒙。原習武略,後聽從孫權勸說,篤學不倦,幾年之後,學識英博。後人以「吳下阿蒙」比喻人學識淺陋 |
14. |
如魚得水 |
好像魚和水般的契合。比喻得到和自己意氣相投的人或很適合的環境 【出處】《三國志‧諸葛亮傳》:「先主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近聞劉豫州三顧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捲荊襄。」 |
15. |
周郎顧曲 |
比喻精通音樂 【出處】《三國志‧吳書‧周瑜傳》。周瑜精通音樂,雖酒過三巡,聽到別人奏曲有誤,必能辨知而顧看,時人因而曰:「曲有誤,周郎顧。」 |
九、結構表
納諫(前提) |
出師表 |
賞罰公平(關鍵) |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 |
昭平明之理 |
用賢(核心) |
推舉人才 |
文官-郭攸之、費禕、董允、陳震、張裔、蔣琬 武官-向寵 |
史證 |
先漢之隆-親賢臣,遠小人 後漢之傾-親小人,遠賢臣 |
自抒懷抱 |
抒懷 |
敘志 |
勖勉後主-陛下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
當前局勢 |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
勉以 |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
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
勉後主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
十、延伸學習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1。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說明:此詩道出英雄壯志未酬的悲慟。
譯注:丞相諸葛亮的祠堂要到哪裡尋找?就在成都城外柏樹茂密的地方。獨有碧綠的青草照映祠堂臺階,呈現春色,樹上的黃鸝鳥隔枝空對婉轉鳴唱。先主曾三顧茅廬拜訪,討論定奪天下大計,以老臣之心輔佐先主開國與後主繼業,滿腔忠誠。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長久以來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1森森:強調莊嚴肅穆的氣氛,是杜甫對武侯最高的敬禮與慨嘆。)
詠懷古跡之五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1遺像肅清高2。
三分割據紆籌策3,萬古雲霄一羽毛4。
伯仲之間5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6。
運移漢祚7終難復,志決身殲8軍務勞。
譯注:諸葛亮的英名永流傳在天地間,他的遺像所顯現的高風亮節令人肅然起敬。他為鼎足三分的局面,費心地計謀策劃。他高超的德業,千萬年來,就像雲霄中的一隻鸞鳳舉翼高翔。他的事功,幾乎和伊尹、呂尚不相上下;而他沉著的指揮,使蕭何和曹參也為之遜色。時勢的變遷,使漢代的國統終究難以恢復;但他決心以身殉國,仍勞碌地處理一切軍務。(1宗臣:後世所尊仰的大臣。2肅清高:對其高風亮節肅然起敬。3紆籌策:費盡苦心地計謀策劃。紆,音ㄩ,屈曲、曲折。4羽毛:鳥獸的代稱,此處指獨步雲霄的鸞鳳。5伯仲之間:比喻不相上下。6失蕭曹:與諸葛亮相比,蕭、曹也就不足道。7祚:音ㄗㄨㄛˋ,皇位、國統。8身殲:以身殉國。殲,音ㄐㄧㄢ,死。)
八陣圖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1。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2。
譯注:諸葛亮的功業是三國時第一,布置了八陣圖使他聲名更加卓著。江水沖不動八陣圖的石頭,而令他遺憾的是劉備失策伐吳。(1八陣圖:諸葛亮所創造的一組兵力部署和作戰陣形,是聚石而成,有八種圖形。2遺恨失吞吳:指諸葛亮未能勸止劉備征吳之事,以致破壞了聯吳伐魏的策略。這是諸葛亮的最大遺憾。)
說明:前兩句極力讚揚諸葛亮的功業與才氣。後兩句對比寫出再傑出的英雄也無法挽回的必然,人力畢竟有限,只能留下永不轉動的石頭陣,一如諸葛亮綿綿不盡的長恨。
籌筆驛 李商隱
猿鳥猶疑畏簡書,風雲常為護儲胥1。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2走傳車。
管樂有才真不忝,關張無命欲何如?他年錦里3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譯注:直到今天,恐怕猿鳥還畏懼諸葛亮當年的軍令,風雲至今仍常護著他軍壘的藩籬欄柵。諸葛亮徒然在這裡揮筆運籌、計算謀略,後主劉禪最終卻乘坐傳車北上投降。諸葛亮真不愧有管仲和樂毅的才幹,可惜關公、張飛已死,他又怎能力挽狂瀾?我經過錦城時,進謁了武侯祠,總為他吟誦梁父吟,替他表達遺憾!(1儲胥:軍營。2降王:指劉禪,阿斗。3錦里:指成都。)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1夜雪瓜洲渡2,鐵馬3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4空自許5,鏡中衰鬢已先斑6!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注:年輕力壯時,從沒想到世事是這麼的艱難,北望中原,豪氣如山。想當年,在漫天飛雪的黑夜裡,我們高高的戰船出沒在瓜洲渡口;秋風蕭瑟時,我曾跨著披有鐵甲的戰馬,戍守在大散關。可是,如今把自己看成是邊防長城已是空想,年齡老大,對著明鏡,不覺得鬢髮已經斑白。唉!諸葛亮的出師表真正聞名於世,千年來,有誰能夠與他並駕齊驅?(1樓船:高大的戰船。2瓜洲渡:瓜洲的渡口。3鐵馬:披帶鐵甲的戰馬。4長城:此指能抗敵的英雄。5空自許:意謂年輕時以抗敵英雄來自許,如今年老,願望卻未實現。6斑:鬢毛灰白。)
古柏行 杜甫
孔明廟前有老柏,柯如青銅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
君臣已與時際會,樹木猶為人愛惜。雲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閟宮。崔嵬枝幹郊原古,窈窕丹青戶牖空。
落落盤踞雖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風。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終經宿鸞鳳。志士幽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語譯:孔明廟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樹,枝幹色如青銅,根柢固如磐石。樹皮潔白潤滑,樹幹有四十圍,青黑色朝天聳立足有二千尺。劉備、孔明君臣遇合與時既往,至今樹木猶在,仍被人們愛惜。柏樹高聳,雲霧飄來氣接巫峽,月出寒光高照,寒氣直通岷山。想昔日小路環繞我的草堂東,先生廟與武侯祠在一個處所。柏樹枝幹崔嵬郊原增添古致,廟宇深邃,漆繪連綿,門窗寬空。古柏獨立高聳,雖然盤踞,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風。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偉力,它正直偉岸,原於造物者之功。大廈如若傾倒,要有梁棟支撐,古柏重如丘山,萬年也難拉動。它不露花紋彩理已使世人震驚,它不辭砍伐,又有誰能夠採送?它雖有苦心也難免螻蟻侵蝕,樹葉芳香曾經招來鸞鳳住宿。天下志士幽人請你不要怨嘆,自古以來大材一貫難得重用。
後出師表 諸葛亮
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1,故託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彊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唯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託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2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並日而食3。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於西,又務於東4。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
高帝5明并日月,謀臣淵深6,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劉繇7、王朗8,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聖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計,殊絕於人,其用兵也,仿佛孫、吳,然困於南陽,險於烏巢,危於祁連,逼於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後偽定9一時爾。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鄧銅等及曲長屯將10七十餘人,突將11無前;賨叟、青羌12散騎武騎一千餘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早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昔先帝敗軍於楚,當此時,曹操拊手13,謂天下以14定。然後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然後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15,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16。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17,非臣之明所能逆覩18也。
譯注:
先帝考慮到漢賊不兩立,帝業不能偏安在一方,所以把興師討賊的重任託付給我。憑先帝的英明,衡量我的才能,本來就知道由我去伐曹魏,是我的才能薄弱而敵人的勢力強大啊。然而不去伐曹魏,帝業也會滅亡;坐等滅亡,哪裡比得上去攻打曹魏?所以先帝毫不猶疑地把討賊的任務託付給我。
我自從接受先帝命令那天起,覺也睡不安,食也不知味。考慮到要北征,應先平定南方,所以五月間渡過瀘水,深入草木不生的蠻荒地區,兩天才吃上一天的飯。我並不是不愛惜自己,只是想到帝業不能偏處在益州這個角落,所以冒著危險艱辛來執行先帝的遺志。可是議論的人認為討賊是不對的決策。如今曹賊在西邊正被打得疲憊不堪,又要在東方作戰。兵法上說作戰要乘敵人疲勞的時候,這正是進攻的好時機。現在我把討賊的事恭敬地陳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英明可以跟日月爭光,謀臣深謀遠慮,但是仍不免歷艱險,受創傷,經過重重危難,然後才安定天下。現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謀臣不如張良、陳平,卻想以長期相持的戰略來取得勝利,坐等平定天下,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一點。劉繇、王朗各自占據州郡,在那裡空談安危計策,動不動引用古代聖人的話,疑心重重,畏首畏尾,今年不出兵,明年不打仗,使得孫策因而壯大,終於併吞了江東,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二點。曹操的智慧計謀超群出眾,他用兵作戰,好像孫武、吳起,可是他也曾在南陽被困,在烏巢遇險,在祁連遭難,在黎陽受逼,幾乎慘敗於北山,差點在潼關喪命,然後才能建立偽政權,取得了暫時的穩定。何況我才能薄弱,卻想不冒艱險來平定天下,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三點。曹操五次攻打昌霸不能取勝,四次渡過巢湖與孫權交戰而沒有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圖謀殺害他,委任夏侯淵鎮守漢中而夏侯淵兵敗身亡。先帝經常稱讚曹操是個能人,還有這些挫敗,何況我才能低劣,怎能保證一定得勝呢?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四點。自從我帶兵到漢中,至今只有一週年的時間,可是已喪亡了趙雲、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郃、鄭銅等大將以及曲長屯將七十多人,他們都是衝鋒陷陣、所向無敵的勇士。還失去了賨叟、青羌的騎兵一千多人,這都是幾十年間從四方招集來的精銳,不是一州的地方所有。如果再過幾年,將要損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到那個時候要憑什麼來對付敵人呢?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五點。如今百姓窮困,兵士疲乏,但戰事不能停息;戰事不能停息,那麼坐著等待敵人的進攻與主動出擊敵人,兩者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是相等的,不趁此時出擊敵人,卻想憑一州的地方,與賊人長久相持,這是我不能理解的第六點。
最難預料的是事情的變化。從前先帝在楚地被曹操打敗,當時,曹操拍手稱快,認為天下大局已定。可是後來先帝東面聯合孫吳,西面攻取巴蜀,舉兵北伐,夏侯淵被殺,這是曹操的失算,而復興漢室的事業將要成功。但後來孫權違背了吳蜀盟約,偷襲荊州,關羽失敗被殺,先帝在秭歸遭到挫敗,曹丕滅漢自稱皇帝。凡事都是如此難以預料。我只有竭盡全力,到死方休罷了。至於是成功還是失敗,是順利還是遭受挫折,不是我的見識所能預先看到的了。(1偏安:偏據一方以苟安。2思惟:考慮。惟,思。3并日而食:兩天用一天的糧食。4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後主建興六年,諸葛亮初出祁山,曹魏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蜀,關中為之震動。同年,魏將曹休與東吳之陸遜戰於石亭,大敗。務,竭力、盡力。5高帝:漢高祖劉邦。6淵深:指學識廣博,計謀高深莫測。7劉繇:字正禮,東漢末年任揚州刺史。繇,音ㄧㄡˊ。8王朗:字景興,東漢末年為會稽太守。9偽定:此言曹氏統一中國北方,僭稱國號。諸葛亮以蜀漢為正統,因斥曹魏為「偽」。10曲長屯將:軍隊中曲屯的長老。古代軍隊之編制,將軍之下有部,部之下有曲,曲之下有屯。11突將:衝鋒陷陣的驃悍將卒。12賨叟青羌:蜀軍中的少數民族部隊。賨,音ㄘㄨㄥˊ。13拊手:拍手。拊,音ㄈㄨˇ。14以:通「已」。15蹉跌:失足跌倒。比喻失敗。蹉,音ㄘㄨㄛ。16逆見:預見、預測。17利鈍:鋒利與不鋒利。比喻順利與不順利。18逆覩:預見。)
十一、諸葛亮相關名句
1.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誡子書)
﹝語譯﹞學習靠的是心靜,才能靠的是學習。不學無法增長才智,沒有志向則無法成就學業。
2.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語譯﹞用寧靜來修練情操,用勤儉來培養道德。內心不淡泊則無法確立自己的情志,思想不寧靜則無法達到高遠的境界。(淡泊:指不熱衷於功名利祿。)
3.善戰者不怒,善勝者不懼。(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軍)
﹝語譯﹞善於作戰的人遇事不怒,善於取勝的人臨危不懼。
4.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斬斷)
﹝語譯﹞當決斷時沒有決斷,必然會遭受失誤的禍亂。
5.有難,則以身先之;有功,則以身後之。(諸葛亮‧將苑‧哀死)
﹝語譯﹞有危難,應該身先士卒;有功賞,應該退避讓人。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14回)
13~17為題組: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若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三國志‧諸葛亮傳‧隆中對)
譯注:益州形勢險要,土地肥沃廣闊,是個物產豐富的天然寶庫,漢高祖憑藉它建立了帝業。可惜劉璋昏庸無能,張魯割據益州北面的漢中,造成威脅,益州人口眾多,國家富足,本不必憂懼,但是劉璋不知道愛護、慰勞百姓,因此,有才能的人都盼望得到賢明的君主。將軍您既然是皇家的後代,忠信仁義聞名於天下,廣泛地招攬天下英雄,思慕賢人如飢似渴。如果占據了荊州和益州,守住二州的險要之地,西面與各少數民族修好,南面安撫各部族,對外與孫權結盟友好,對內修明政治;一旦天下的形勢有變化,就派一員大將率領荊州的軍隊向南陽、洛陽進軍,您親自率領益州的軍隊出兵秦川,那時,老百姓誰敢不拿著飯提著酒來歡迎您呢?果真能夠做到這樣,那麼統一天下的事業就能成功,漢朝就可以復興了!(1劉璋:東漢末年,繼父親劉焉擔任益州牧,為人懦弱多疑。劉璋最後為劉備所敗,病逝於荊州。2張魯:原在劉焉手下任司馬,個性驕縱,不聽劉璋號令,據守漢中。)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一)備課資源
1.下列文字是《三國志‧蜀書》有關「劉備託孤於諸葛亮」一事的記載,仔細閱讀後,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A)本段文字有三個人物,主角是劉備 (B)後主在文中完全沒有對話,可說僅是整個事件的一個道具而已 (C)劉備告訴諸葛亮:「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可能是真心話,也可能是一種權謀 (D)先主薨後,諸葛亮的作為堪稱符合孔子所說:「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E)讀歷史不僅是看故事而已,還應培養在文字背後尋找真相的能力。上列引文看似單純敘事,實深寓言外之意。
﹝91.學測﹞
答案:全
解析:本題大考中心公布的答案是「全」,但(A)(B)(D)三個選項有疑義。(A)所謂「本段有三個人物」,文意含混,因為若以小說的「人物觀點」,本段的確是出現「三個人物」,但在先主劉備對諸葛亮的言語中,曾提及「曹丕」,以曹丕來和諸葛亮比較,則本段所提到的人物就有四個;而(B)所謂「道具」,通常用以稱戲劇演出時所用的設備、器具,以小說「人物」的觀點,後主謂之「次要人物」,似不宜以「道具」稱之。(D)「可以託六尺之孤……君子人也。」語出《論語‧泰伯》篇,乃曾子所言,非孔子,然可確定的是,此觀點乃孔子認同的,以上三選項因文字敘述的問題而產生疑義。
2.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諸葛亮〈出師表〉所謂「開張聖聽」即指「廣開言路」 (B)蘇軾〈赤壁賦〉所謂「滄海之一粟」即指「滄海遺珠」 (C)白居易〈與元微之書〉所謂「方寸甚安」即指「內心安泰」 (D)蘇轍〈黃州快哉亭記〉所謂「蓬戶甕牖」等同於「儉以養廉」 (E)韓愈〈師說〉所謂「不恥相師」與「君子不齒」,「不恥」與「不齒」意義相近。 ﹝91.指考﹞
答案:(A)(C)
解析:(B)「滄海之一粟」指極為渺小;「滄海遺珠」意謂有所遺憾。(D)「蓬戶甕牖」是形容處所簡陋;當然和「儉以養廉」不同了。(E)「不恥相師」的「不恥」,是不以為恥;「君子不齒」的「不齒」,是不屑與之並列。
3.下列文句中「 」內的詞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人家說東,他就偏要說西,真是「引喻失義」 (B)大師一進會場,聽眾個個「正襟危坐」,屏息以待 (C)他總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常擔任「抱薪救火」的角色 (D)為政者如果「閹然媚世」,一味取悅選民,將為君子所不齒 (E)古人常強調「不役於物」,足見古代早有保育動物、維護生態的觀念。 ﹝92.指考﹞
答案:(B)(D)
解析:(A)「引喻失義」意指引用與比喻不恰當。人家說東,他偏說西,是指好唱反調,非「引喻失義」。(C)「抱薪救火」指處事不當,不僅無濟於事,反使災害擴大。為朋友兩肋插刀,指樂意幫助朋友解決問題,非「抱薪救火」。(E)「不役於物」指不受外物控制,與保育動物無關。
4.下引文章中的某、足下、去、願、見五個詞,各與下列選項「 」內相同的字詞比較,意義相同的選項是:「孔明笑曰:『雲長勿怪!某本欲煩足下把一個最緊要的隘口,怎奈有些違礙,不敢教去。』雲長曰:『有何違礙?願即見諭。』」 (A)虬髯曰:計李郎之程,「某」日方到,到之明日,可與一妹同詣某坊曲小宅相訪 (B)微之,微之,不見「足下」面已三年矣,不得足下書欲二年矣 (C)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懷仁義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 (E)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93.指考﹞
答案:(B)(D)(E)
解析:題文:「某」,指自己。「足下」,敬稱對方。「去」,前去。「願」,希望。「見」,代詞性助詞,指「我」。選項:(A)某,不定代詞,某一天。(C)去,摒除。出處:《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
5.古人言談、行文常使用「謙詞」,以示自我謙抑。下列文句「 」內的詞語,屬於謙詞的選項是 (A)勾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 (B)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C)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姦凶,興復漢室,還于舊都 (D)(孟嘗君)謝曰: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94.指考﹞
答案:(C)
解析:(A)出自宋‧蘇軾〈留侯論〉。「臣妾」意指作臣僕、婢妾。(B)出自《左傳‧燭之武退秦師》。「東道主」意指東方可權為招待的主人。(C)出自三國‧諸葛亮〈出師表〉。「駑鈍」謙稱自己卑下的才能。(D)出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不羞」指對方不感被屈辱,為敬稱之詞。
6.目前習用的敬稱對方之詞「閣下」,來自古代「因卑達尊」的思維,亦即言談中基於禮貌,提到對方時,刻意稱呼其近侍隨從,以表示「不敢當面進言,謹向位階較低的侍從報告」之意。下列文句「 」內的詞,屬於此一用法的選項是 (A)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B)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C)孟子去齊,充虞路問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D)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 (E)宋牼將之楚,孟子遇於石丘,曰:「先生」將何之。 ﹝97.指考﹞
答案:(A)(B)(D)
解析:敬詞之中,有些就直接為敬稱,如「夫子」、「先生」、「大爺」等;有些則「因卑達尊」,如(A)「執事」,以左右侍從代稱秦君;再如(B)「陛下」,以陛下奔走之侍從代稱國君;也如(D)「殿下」,以殿前奔走者代稱親王。
7.請將框線內的文言文譯為語體文,並注意新式標點的正確使用。 ﹝98.學測﹞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諸葛亮〈出師表〉)
答案:皇宮裡的侍臣和丞相府裡的官員,都屬於同一個行政體系,對他們的提拔、處分、褒揚、批評,不應該有不同的標準。不論是作姦犯法做了惡事的,或者忠於職守做了好事的,都應該交給主管賞罰的官員,研擬恰當的處分或獎賞,透過這種公平的機制,才能表明陛下公正英明的治理,此時絕對不應當偏袒徇私,使宮內和宮外有不同的法制。
解析:〈出師表〉為各版本的 A 級選文,所引片段為該篇關鍵概念。關鍵詞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各版本均有注解,也為各校月考或復習強調重點,對踏實讀書的學生而言,可以流暢且正確的譯為語體文。如果同學們可以留神到文中的錯綜語法、對偶修辭,也在語體文中切當呈現,必能獲得不錯的成績。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