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課 廉 恥 顧炎武
一、寫作背景
顧炎武身處國破家亡之際,目睹袞袞諸公大多變節降清,深恨時人寡廉鮮恥,悖德求榮;遂揭櫫一「恥」字,作為立身之大節。尤其在環境晦暗不明,價值混淆不清的時代,讀這篇文章,真有激勵人心、振聾發聵(比喻大聲疾呼,以喚醒愚昧的人)之效。
二、作者介紹
字號 |
1.本名( 絳 ),字( 寧人 )。絳,大紅色,左傳中稱高壽之人為「絳縣老人」,取名為「絳」,含有雙親對這個兒子的殷殷祝福。字「寧人」,希望驅逐外族,重興漢室,以得天統,以寧民人。 2.明亡之後,因仰慕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學生王炎午的高風亮節,因而更名炎武。 3.江蘇松江華亭東南三十五里有湖,湖南有亭林鎮,顧野王(顧之先祖)曾居此,因以為名。先生自云:「故子孫不忘其祖父,孝也,後人不忘其先民,忠也;忠且孝,所以善俗而率民也。」其以「亭林」名其集,本意在此。學者遂稱其為( 亭林先生 )。 |
生平 |
1.祖父:顧紹芾為監生,沒有功業,但有學問,顧炎武十歲時,就教他讀兵法、史書等,並提示他讀書治學,要講求實用,加強研究天文、地理等有益國計民生的實學,奠定其一生治學為人的基礎。 2.母親:顧炎武生父顧同應,有五子,顧炎武排行老二,幼時即過繼與叔父。因叔父未婚即逝,已訂婚未娶過門的妻子王氏守節不再嫁,獨立撫養繼子顧炎武。王氏白天紡紗織布,晚上讀書,常述文天祥、方孝孺等人事蹟,培養顧炎武忠君愛國的思想。崑山抗清、家破人亡,嗣母王氏聽聞崑山城破後絕食而亡,臨死前叮囑亭林,勿忘先祖遺訓,勿事異姓。 3.年輕:顧炎武年輕時即加入復社,抨擊權奸,議論時政;明亡前後,更積極從事抗清活動。 ( 復社 ):為明末很活躍的學術社團。它的前身是反對宦官專權,評論政治的( 東林黨 ),也和東林黨人一樣提倡讀書、評議時政,並企圖改良政治以挽救明朝。 4.中年以後:往來於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各省,一面結交反清志士,力圖恢復;一面考察山川人文,印證學問,探討治國安邦、反清復明之道。 5.晚年:定居在華陰(今陝西省華陰縣)。清廷屢次徵召,朝臣又薦修( 明史 ),皆嚴拒不出。年七十,出遊,卒於山西曲沃(今山西省曲沃縣)。病逝於山西,最後得安息於故鄉。 |
學術 思想 |
1.顧炎武為學,重在博古通今、「經世致用」(意指:一生之為學,「凡文之不關於六經之指,當世之務者,一切不為。),反對空疏之學,開清代( 樸學 )之風;為文強調「須有益於天下」(日知錄)。 2.梁啟超:「論清學開山之祖,舍亭林沒有第二個人。」(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3.崑山 ( 顧炎武 )、餘姚( 黃宗羲 )、衡陽( 王夫之 )世稱「清初三先生」。 |
代表 作品 |
1.日知錄: (1) 性質:為顧炎武平日讀書心得之札記 (2) 命名:書名取自論語 子夏言:「( 日知其所亡(無),月無忘其所能 ),可謂好學也已矣!」 (3) 內容:全書編次以性質歸類,政治、軍事、經濟、文學等皆涉及,是本( 隨筆 )記錄的百科全書。 (4) 時間:全書積三十年之力寫成 (5) 編輯:由門人( 潘耒 )作序刻印。因文字獄之箝制,潘耒刪去不少內容,甚至整段刪除 (6) 特色:反對空疏,講求徵實。論述問題必探求本源,詳其始末而貫通,開創清代( 考據學 ) 2.天下郡國利病書:顧炎武於二十七歲開始,收集各種書中有關國計民生之資料,實地考察之心得,至五十歲編定成書。全書的重點在郡國利病(利益與弊病)上面,賦役即此書重點內容,是一本研究明代社會政治、經濟的重要著作。 3.亭林詩文集:由他的學生潘耒編刻,顧炎武在文學理論方面,強調作品的社會教育作用,他主張「文須有益於天下」,作詩以言志為本,以民風為用,反對摹擬,力戒空談。而他的散文和詩一樣,也多反映現實之作。風格純樸,不事藻飾,簡潔明快,具有感人的力量。 |
三、國學常識
(一)詩經
地位 |
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韻文之祖,北方文學代表 |
內容 |
分為三部分:十五( 國風 )(地方歌謠)、 三( 頌 )(廟堂樂歌)、 二( 雅 )(士大夫歌詠) |
篇章 |
共三百十一篇,其中小雅六篇有目無文,計得( 三百零五 )篇 |
別名 |
今流傳本為漢代毛亨作傳,故又稱( 毛詩 ) |
六義 |
內容:( 風、雅、頌 ) 作法:( 賦、比、興 ) |
注疏 |
漢•毛亨傳、鄭玄箋; 唐•孔穎達正義 |
其他 |
1.今本詩經是( 孔子 )刪定本;是( 毛詩 ) 2.明清以降之通行本乃( 朱熹 )作( 詩集傳 ),多廢詩序 3.「賦」是( 鋪陳直敘 )的白描寫法;「比」是( 以彼狀此 )的譬喻寫法;「興」是( 託物興辭 )的聯想寫法 |
(二)新舊五代史與新舊唐書
|
舊五代史 |
新五代史 |
舊唐書 |
新唐書 |
|
內容 |
記載梁、唐、晉、漢、周五代史事 |
記有唐一代之事 |
|||
作者 |
( 薛居正 )等人 |
歐陽脩 |
後晉( 劉昫 )等撰 |
( 歐陽脩 )、( 宋祁 )合撰 |
|
原名 |
五代史 ( 官)修 |
五代史記 ( 私 )修 |
唐書 ( 官 )修 |
為補舊唐書之失而修 ( 官 )修 |
|
成書時間 |
宋( 太祖 ) |
宋( 仁宗 )時成書,宋神宗為之刊行 |
後晉 |
宋( 仁宗 ) |
|
卷篇 |
紀傳體,凡150卷 |
紀傳體,凡74卷 |
紀傳體,凡200卷 |
紀傳體,凡225卷 |
|
價值 |
本末賅具,而斷制多疏,事蹟始末,較新五代史賅備 |
取春秋義法,寓褒貶之微旨,敘事祖述史記,故行文高簡 |
列傳敘述詳明,長慶後,語多支蔓 |
增長慶之後舊唐書所不能詳者。通篇簡淨,勝於舊唐書 |
|
(三)顏氏家訓
作者 |
南北朝( 顏之推 ) |
篇章 |
共二十篇 |
內容 |
敘述立身處世之方,辨正時風世俗之謬,以教訓子弟 |
(四)顧炎武著作
|
書 名 |
性 質 |
四庫分部 |
經學 |
音學五書 |
論述古音和古音學上的重大問題,全書分五個部分:①音論;②詩本音;③易音;④唐韻正;⑤古音表 |
( 經 )部 小學類 |
史學 |
天下郡國利病書 |
地方誌書輯錄。全書首為輿地山川總論,次分省論述地理形勢、水利、糧額、屯田、置官、邊防、關隘等;每省前均有地圖,名曰「圖錄」;並錄有西域、交趾及海外諸國 |
( 史 )部 地理類 |
文學 |
日知錄 |
內容廣泛,論經義、政事、世風、禮制、科舉、藝文、名義、古事真妄、史法、註書、雜事、兵與外交、天象術學、地理、雜事考證等。其哲學思想散見於其中 |
( 子 )部 雜家類 |
亭林詩文集 |
收錄顧炎武詩文創作 |
( 集 )部 |
(五)馮道:兩面評價在人間
馮道是歷史上所有宰相之中最受爭議的一位。所受的褒貶不一。馮道活躍於動亂的五代十國裡,任宰相職位共達二十年左右。可以說是「不倒翁」的典型人物。
馮道曾寫過一篇自傳──〈長樂老自敘〉。文中把他在歷朝歷代,包括在契丹占領汴京時所當的官職封號,一一列舉,並引以為榮。歐陽脩罵他「可謂無廉恥者矣!」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罵他「恬不知恥」。但也有一些人為馮道辯護,例如清代史學家趙翼認為馮道雖是朝秦暮楚,卻能於當世獲得美譽,被推崇為名臣、元老。甚至連契丹也敬信有加,主因是馮道能在亂世中「以救時拯民為念」,如他曾勸契丹 耶律德光不使軍隊奪民財,難怪百姓要感謝他了。
至於歷任數朝宰相一事,趙翼認為,五代的官員多是朝秦暮楚之人,在當時已司空見慣,故不足以為怪。
四、課文深究
1.本文所使用的筆法為( 平提側注 )法,並且在文中使用了兩次。
‧平提:在文前以平等地位分述所欲闡論數項事理。
‧側注:其中若干項事理於文中居較重要地位,論說時須偏重於此,謂之「側注」。
‧效果:(1)條理分明:以章法言,使「恥之於人大矣」的焦點獲得有效突顯。
(2)說理完足:以文旨言,從首至尾,皆在強調廉恥的重要,說明廉恥不但是治人立人之大節,亦為國勢興衰之所繫。
第一次 |
平提 |
禮、義、廉、恥 →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肯定四者 ) |
側注 |
廉、恥 →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側重「廉恥」 ) |
|
目的 |
先泛論四維再將重點移至「廉恥」,進一步說明不知恥之害,為次段留伏筆 |
|
第二次 |
平提 |
廉、恥 →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肯定廉恥 ) |
側注 |
恥 → 四者之中,( 恥 )尤為要 |
|
目的 |
先強調恥尤為要,再引用論 孟之言,說明「知恥」的重要 |
2.「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屬於何種修辭法?引用自何處?作者為何要強調這兩句?
|
松柏後凋於歲寒 |
雞鳴不已於風雨 |
出處 |
出自 ( 論語‧子罕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
1.出自( 詩經‧鄭風‧風雨 )。本義是在風雨交加、心情沉悶的日子裡,忽見意中人到來,心情愉悅。 2.原文:風雨淒淒,雞鳴喈喈(雞鳴聲)。既見君子,云胡不夷(還有何不快意!夷,悅)?風雨瀟瀟,雞鳴膠膠(雞鳴聲)。既見君子,云胡不瘳(病癒)?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語譯:風淒淒、雨淒淒,雄雞ㄍㄟ、ㄍㄟ的叫不停。能夠見到君子,心裡哪還會不舒坦?風瀟瀟、雨瀟瀟,雄雞ㄍㄜ、ㄍㄜ的叫不停。能夠見到君子,心頭的病哪還會不痊癒?風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雞還是叫個不停。能夠見到君子,心裡哪還會不高興? |
修辭 |
( 引用 ) ( 借喻 )─其喻體為「君子處亂世,始終堅守正道,不會隨波逐流,改變志節」 |
|
意義 |
作者以此兩句肯定:在世風敗壞之時,仍有堅持「獨醒」的人。一方面是對人性的信心;一方面是暗示——自己就是那松柏、雞鳴。作者不是喊口號、喜歡宣揚自己的人,如此委婉表達,恐也藉此再三自我期許吧! |
五、形音義比較
|
字形 |
字 義 |
詞 例 |
1. |
其 |
豈 |
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
他、他(們)的 |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韓愈‧師說) |
||
猶「抑」,或者 |
言有窮而情不可終,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韓愈‧祭十二郎文) |
||
猶「殆」,大概 |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韓愈‧師說) |
||
猶「若」,如果 |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其」無知,悲不幾時,而不悲者無窮期矣(韓愈‧祭十二郎文) |
||
猶「則」 |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韓愈‧祭十二郎文) |
||
2. |
固 |
本來 |
「固」未嘗無獨醒之人 |
鞏固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公孫丑下) |
||
險固、險要 |
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第六冊‧賈誼‧過秦論) |
||
堅實;有博聞強識,義理充實之意 |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論語‧學而) |
||
堅守 |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論語‧衛靈公) |
||
固陋、鄙陋 |
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論語‧述而) |
||
固執 |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
||
堅定 |
「固」辭不受 |
||
3. |
乃 |
就要,副詞 |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
承上起下之辭,猶「於是」 |
「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范仲淹‧岳陽樓記) |
|||
是 |
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
汝、你 |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
||
才 |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
||
竟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與(韓愈‧師說) |
||
則、就 |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
||
4. |
已 |
已經 |
我有一兒,年「已」十七 |
如此 |
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 |
||
停止 |
雞鳴不「已」於風雨 |
||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論語•泰伯) |
|||
5. |
故 |
所以 |
「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故」夫子之論士 |
|||
緣故 |
非一朝一夕之「故」 |
||
6. |
之 |
賓語提前助詞 |
無恥「之」恥,無恥矣 |
代名詞 |
亦不願汝曹為「之」 |
||
句中助詞 |
善乎管生「之」能言也 |
||
夫子「之」論士 |
|||
恥「之」於人大矣 |
|||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 |
|||
異哉!此人「之」教子也 |
|||
的 |
治人「之」大法、立人「之」大節 |
||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
|||
非一朝一夕「之」故 |
|||
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
|||
尚有小宛詩人「之」意 |
|||
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
|||
7. |
而 |
如果 |
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 |
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 |
|||
汝、你 |
嫗每謂余曰:某所,「而」母立於茲(第二冊‧歸有光‧項脊軒志) |
||
則、就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韓愈‧師說) |
||
以 |
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 |
||
猶「豈」 |
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
||
然、可是 |
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第二冊‧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
||
且、又 |
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第四冊‧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
||
猶「如」、像 |
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隆起「而」粟(第四冊‧方孝孺‧指喻) |
||
因果連詞 |
不得已「而」仕於亂世 |
||
並列連詞 |
吾時俯「而」不答 |
||
8. |
然 |
代名詞,如此 |
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 |
但是 |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 |
||
「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 |
|||
9. |
恥 |
以……為恥 |
無恥之「恥」 |
羞恥心 |
無「恥」之恥 |
||
「恥」之於人大矣 |
|||
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 |
|||
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
|||
10. |
維 |
綱紀 |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
隅,角 |
地「維」賴以立,天柱賴以尊(文天祥‧正氣歌并序) |
||
助詞 |
每個獅子的形態,或仰或臥,或笑或怒,都各自不同,「維」妙「維」肖(謝冰瑩‧盧溝橋的獅子) |
||
繫拴 |
「維」繫情感 |
六、字形辨析(相同偏旁)
偏旁 |
字 音 |
詞 例 |
孛 |
ㄅㄟˋ |
悖理違情〔違背理法,不合常情〕 |
ㄅㄛ |
餑餑〔北平方言。指糕點或饅頭一類的食品〕 |
|
ㄅㄛˊ |
勃然大怒〔忿怒的樣子〕、勃谿〔家人彼此爭吵〕 |
|
奄 |
ㄢ |
草庵〔指女道士的道場〕、鵪鶉〔形似雛雞,頭小尾短而圓胖〕 |
ㄢˇ |
俺們〔我們〕 |
|
ㄧㄢ |
閹然〔隱蔽、掩藏的樣子〕、淹留〔久留〕、崦嵫〔山名。位於甘肅省天水縣西。傳說中為每日太陽落入的山〕、醃漬〔將食物加鹽、糖、醬或各種佐料加以浸泡的調理方法〕 |
七、修辭舉隅
(一)引用
語文中援用別人的話或典故、俗語。引用有兩種方式:
|
定 義 |
舉 例 |
明引 |
明白指出所引的話出自何處 |
1.《( 五代史 )‧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2.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 3.( 孟子 )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所用恥焉!」 4.頃讀《 顏氏家訓 》,有云:「齊朝一士夫……亦不願汝曹為之!」 |
暗用 |
引用時不曾指明出處 |
「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句,則暗用《 論語 》、《 詩經 》、《 楚辭 》漁父之言,巧妙融合,不著痕跡,而屈原高潔的人格,也自然投射於作者身上。 |
(二)文法加強──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對於它的賓語含有「認為」、「以為」的意思。這種用法僅限於形容詞和某些表心理活動的動詞,它們本不帶賓語,帶了賓語,並具有「認為」、「以為」意義,即是意動用法。
|
舉 例 |
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主觀上認為賓語具有該形容詞的性質和狀態) |
1.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盡心上) ――認為魯小╱認為天下小 2.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莊子•秋水) ――認為仲尼之聞少╱認為伯夷之義輕 3.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天論) ――認為它怪異 4.今之縣令,一日身死,子孫累世絜駕,故人重之(韓非子•五蠹) ――認為它重要 5.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玉(鼂錯•論貴粟疏) ――認為五穀貴重╱認為金玉輕賤 6.漁人甚異之(陶淵明•桃花源記) ――認為它怪異 7.因坐法華西亭,望西山,始指異之(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認為……是異 8.商人重利輕別離(白居易•琵琶行) ――認為……是重要的╱認為……是不重要的 |
表心理活動的動詞的意動用法 |
1.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認為……是恥 2.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韓愈•師說) ――認為……是恥 3.而恥學於師(韓愈•師說) ――認為向老師學習可恥 4.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史記•廉藺列傳) ――認為這種事羞恥 |
八、結構表
九、延伸學習
新五代史雜傳‧論馮道
《傳》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亂敗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讀馮道《長樂老敘》,見其自述以為榮,其可謂無廉恥者矣,則天下國家可從而知也。
予於五代,得全節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服儒者以學古自名,而享人之祿、任人之國者多矣,然使忠義之節,獨出於武夫戰卒,豈於儒者果無其人哉?豈非高節之士惡時之亂,薄其世而不肯出歟?抑君天下者不足顧,而莫能致之歟?孔子以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豈虛言也哉!
予嘗得五代時小說一篇,載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婦人猶能如此,則知世固嘗有其人而不得見也。凝家青、齊之間,為虢州司戶參軍,以疾卒於官。凝家素貧,一子尚幼,李氏攜其子,負其遺骸以歸。東過開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見其婦人獨攜一子而疑之,不許其宿。李氏顧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牽其臂而出之。李氏仰天長慟曰:「我為婦人,不能守節,而此手為人執邪?不可以一手並汙吾身!」即引斧自斷其臂。路人見者,環聚而嗟之,或為彈指,或為之泣下。開封尹聞之,白其事於朝,官為賜藥封瘡,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嗚呼,士不自愛其身而忍恥以偷生者,聞李氏之風,宜少知愧哉!
語譯: 古籍說:「『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大綱紀;四大綱紀不能伸張,國家就要滅亡了。』管仲先生實在是善於立言說理啊!禮、義,是治理人民的重要法則;廉、恥,是培植人民的重要節度。因為不廉潔就沒有什麼好東西不敢拿,不知恥就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個人如果這樣,那麼禍敗亂亡,也就沒有不降臨到他身上的。何況身為大臣如果沒有什麼好東西不敢拿,沒有什麼壞事不敢做,那麼天下豈有不亂,國家豈有不亡的呢?」我讀了馮道的〈長樂老敘〉,見他引以為榮地述寫個人的生涯,真可以說是無廉恥的表現,那麼當時天下國家的節操標準也就可以推知了。
我在五代亂世中,找到保全節操的賢士三人,為國事而死的良將十五人,卻也驚詫地發現穿著儒衫,以學古事自稱,享受國家配發的俸祿,擔任國家官職的人何其多!但是能夠依從忠義節操,卻只出自於武夫戰卒,難道是儒生沒有這種節義之士嗎?還是因為高節之士厭惡這個混亂的時局,輕視這個時代而隱居不肯出仕?還是統治天下的人不暇發掘他們,沒有能力招攬他們到朝廷任職呢?孔子曾說:「十室的行政區中,一定有忠信的人士。」這豈是虛假的說法呀!
我曾經獲得五代的小說一篇,記載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蹟,以一個婦人尚且能有此作為,我知道世上的確有節義之士,只是後人未必有幸得見而已!王凝故鄉在青、齊之間,他擔任虢州司戶參軍,因為重病在職時身亡。他家一向貧苦,只有一個稚幼的兒子,李氏帶著兒子,揹著王凝的遺骸回故鄉,往東經過開封,暫宿在旅舍之中,旅舍的主人看到一名婦人帶著一個小孩,懷疑她的身分不許他們留宿,李氏看天色已暗,不肯離去,主人抓她的手臂要把她拉出去,李氏仰天慟喊:「我是婦人女子,怎能不守節?我手臂怎能被其他人執抓?怎能因為一隻手讓我的節操受辱?」立即抓了斧頭砍斷自己的手臂。路人看到,環聚而感嘆,有的激動地為她的行為彈指,有的則為她而流下淚來。開封的首長聽聞,將這件事呈報給朝廷,官家賜藥替她封瘡,也給了李氏極豐厚的撫恤,同時也鞭笞了旅舍的主人以為警戒。哎呀!不知自愛而忍恥偷生的讀書人,聽到李氏的作風,應該稍微知道慚愧吧!
日知錄序 潘耒
有通儒〔謂博通古今,明理通達的儒者〕之學,有俗儒之學。學者,將以明體適用〔明白事情的真理而用於處世〕也,綜貫百家,上下千載,詳考其得失之故,而斷之於心,筆之於書,朝章〔朝廷的法令規章〕國典〔國家的典章制度〕、民風、土俗,元元本本,無不洞悉。其術足以匡時〔糾正時局〕,其言足以救世,是謂通儒之學。若夫雕琢辭章,綴輯故實,或高談而不根,或勦說〔謂抄襲他人的言論以為己說。勦,同抄〕而無當,淺深不同,同為俗學而已矣。
自宋迄元,人尚實學。若鄭漁仲〔鄭樵〕、王伯厚〔王應麟〕、魏鶴山〔魏了翁〕、馬貴與〔馬端臨〕之流,著述具在,皆博極古今,通達治體,曷嘗有空疏無本之學哉!明代人才輩出,而學問遠不如古,自其少時,鼓篋讀書,規模次第,已大失古人之意。名成年長,雖欲學而無及。間有豪雋之士,不安于固陋,而思嶄 然而自見者,又或採其華而棄其實,識其小而遺其大。若唐荊川〔唐順之〕、 楊用修〔楊慎〕、王弇州〔王世貞〕、鄭端簡〔鄭曉〕號稱博通者,可屈指數,然其去古人有間矣。
崑山顧寧人先生,生長世族,少負絕異之資,潛心古學,九經諸史,略能背誦,尤留心當世之故,實錄奏報,手自鈔節,經世要務,一一講求。當明末年,奮欲有所自樹,而迄不能試,窮約以老。然憂天憫人之志,未嘗少衰。事關民生、國命者,必窮源溯本,討論其所以然。足跡半天下,所至交其賢豪長者,考其山川風俗,疾苦利病,如指諸掌。精力絕人,無他嗜好,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廢書。出必載書數簏〔竹高篋〕自隨,旅店少休,批尋搜討,曾無倦色。有一疑義,反覆參考,必歸於至當。有一獨見,援古證今,必暢其說而後止。當代文人才士甚多,然語學問,必斂衽〔斂其衣襟,以表肅敬也。引申肅然起敬。衽,衣襟〕推顧先生,凡制度典禮有不能明者,必質諸先生;墜文軼事,有所不知者,必徵諸先生。先生手畫口誦,探源竟委,人人各得其意而去。天下無賢不肖,皆知先生為通儒也。
先生著書不一種,此日知錄,則其稽古有得,隨時劄記,久而類次成書者。凡經義、史學、官方、吏治、風俗、財賦、典禮、輿地、藝文之屬,一一疏通其源流,考正其謬誤。至於嘆禮教之衰遲,傷風俗之頹敗,則古稱先,規切時弊,尤為深切著明。學博而識精,理到而辭達,是書也,意惟宋元名儒能為之,明三百年來,殆未有也。耒少從先生游,嘗手授是書。先生沒,復從其家求得手稿,較勘再三繕寫成帙,與先生之甥刑部尚書徐公健庵,大學士徐公立齋謀刻之,而未果。二公繼沒,耒念是書不可以無傳,攜自閩中,年友汪悔齋,贈以買山之資,舉畀〔推薦給。畀,與也,給予〕建陽丞葛受箕鳩工〔謂聚集工人。 鳩,集〕刻之以行世。
嗚呼,先生非一世之人,此書非一世之書也。魏司馬朗復井田之議,至易代而後行,元虞集京東水利之策,至異世而見用。立言不為一時,錄中固已言之矣。異日有整頓民物之責者,讀是書而憬然覺悟,採用其說,見諸施行,於世道人心,實非小補。如第〔但〕以考據之精詳,文辭之博辨,嘆服而稱述焉,則非先生所以著此書之意也。
康熙乙亥仲秋,門人潘耒拜述。
語譯: 儒者的學問有兩種,有明理通達的儒者的學問,有只知講誦文字儒者的學問。學問,是要用來明白事情的真理,而應用於處世的。能綜合貫通各家的學說,和從古到今的大事,詳細的考察是非成敗的原因,通過思考做出判斷,並記錄在書上。朝廷的法令章程,國家的典章制度,人民的風俗,各地的習慣,沒有不清楚的。其學術足以糾正時局,其言論足以挽救亂世,這就是所謂的通儒之學。那些只知修飾文辭,收集掌故,或高談闊論而毫無根據,或竊取他人言論而不著邊際的,雖有深淺不同,都不過是俗儒之學罷了。
從宋朝到元朝,人們都崇尚實在的學問。像鄭樵、王應麟、魏了翁、馬端臨這些人,著述都還存在著,都是非常博大,貫通古今,明瞭治世的體制,那裡有空泛疏略,沒有根本的學問呢!到了明代,人才輩出,可惜學問遠不及古代,從小時候開始打開書箱讀書的時候,讀書的範圍和次序,已經大大失去了古人的旨意。等到名聲已成,年紀已大,雖然想學也已經來不及了。這中間偶爾也有一些才能學問出眾的人,不願安於原來的狹隘,想要表現自己的見解,又往往取其華麗的外表而失去了內部的實質,只見其枝末而遺漏了它的根本大體。如唐順之、楊慎、王世貞、鄭曉,號稱博通古今的人,屈指可數,但他們距古人仍有一段差距。
江蘇崑山顧寧人先生,出身於世代做官的家庭中,從小就才智超人,用心研究各種古人的學問,九經和各種正史,大略都能背誦,尤其留意當代的史實,有關於帝王的實錄、朝廷的奏報等文獻資料,都親手節選鈔錄,對於治理國家的重要事務,都一一加以研究。當明朝末年的時候,發憤要有所建樹,但終究不能一試身手,以致窮困終老。然而憂慮時世、悲憫世人的心志,始終沒有絲毫減退。凡是事情有關人民的生活,國家的命運,他一定要追根究底,討論它的原因和道理。他的足跡跑遍了半個中國,每到一地都結交當地的社會賢達,考察那裡的山川風俗,民生的疾苦以及各項措施的利弊,都瞭如指掌。他精力過人,沒有別的嗜好,自小到老,未曾一日不讀書,出遊必定隨身帶著幾竹箱的書,在旅館稍稍休息的時候,就翻閱研討,一點也沒有疲倦的樣子。一有問題,必定再三的翻查資料來考證,一定要得到最適當的答案;一有獨到見解,必定引用古籍來證明,務必做到圓滿其說才罷休。當今的文人才士很多,但是談到做學問,一定都恭敬地推崇顧先生。凡是制度、禮儀有不明白的,必定向顧先生求教;凡是佚文逸事有不知道的,一定去問詢顧先生。先生手比口講,推究事物的始末源流,人人離去時都能得到他們想要知道的。天下不論賢人與不賢之人,都知道顧先生是一位明理通達的學者。
先生的著作不止一種,這部日知錄,是他考古有所得,隨時寫下的重點筆記,久而久之按類別次序編輯成書的。凡是有關經義、史學、官方、吏治、財賦、典禮、地理、藝文之類的,一一開導出它們的源流,考證它們的錯誤。至於哀嘆禮儀的衰微,傷感風俗的敗壞,效法古人,稱讚先賢,批評當世的缺點,更是非常深刻明瞭。學問淵博而見識精闢,論理精到而文辭通達,這樣的書,我認為只有宋元著名的學者才能寫得出來,明代三百年來大概還沒有寫得出的。我從小跟隨先生學習,曾經親自被先生教過這部書。先生逝世後,又從先生家裡求得手稿,再三的校勘,抄寫成一套,與先生的外甥刑部尚書徐健庵,大學士徐立齋共同計畫刻成書,還沒有成功,兩位先生就相繼過世,我想這部書不可以失傳,便帶到閩中,同年登科的朋友汪梅齋把他準備退休後購置田產的錢捐贈出來,推薦給建陽縣丞葛受箕,召集工人刻印問世。
唉!先生是超越時代的人物,這部書也是超越時代的書。曹魏時的司馬朗提倡恢復井田制度,到了另一個朝代之後才能施行;元朝虞集的京東水利的政策,也是到了後世才被採用。著書立說不是為了一時,這話先生在日知錄中已經說過了。將來有負著整理民生事物責任的人,看了這本書而恍然大悟,採用了它的意見,付諸實行,那麼對於世道人心實在大有裨益。如果僅僅因為考據的精細縝密,文辭的博雅明辨而稱譽它,那就不是先生寫這本書的本意了。
康熙三十四年八月,弟子潘耒拜述。
顏氏家訓選‧省事篇(節錄)
君子當守道崇德,蓄價待時,爵祿不登,信由天命。須求趨競,不顧羞慚,比較材能,斟量功伐,厲色揚聲,東怨西怒;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獲酬謝,或有諠聒時人視聽,求見發遣;以此得官,謂為才力,何異盜食致飽,竊衣取溫哉!
語譯:有學養的君子應當堅守正道、崇尚道德,蓄養聲價來等待時機,不能居官享有爵位與俸祿,實在是天命所致。干求競爭趨走,不顧羞恥慚愧,給人比較才能的高下,計較功勞的多少,以嚴厲的表情高聲叫喊,不是恨這個就是氣那個;有的劫持著宰相的過失,想非分獲得報酬,有的諠譁叫嚷擾亂時人的視聽,來要求分發派遣;用這種手段求官職,就說是有才能,又和偷盜食物填飽肚子,竊取衣物使身體溫暖有什麼不同呢!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少長周旋,如有賢哲,每相狎侮,不加禮敬;他鄉異縣,微藉風聲,延頸企踵,甚於饑渴。校其長短,覈其精麤,或彼不能如此矣。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昔虞國宮之奇,少長於君,君狎之,不納其諫,以至亡國,不可不留心也。用其言,棄其身,古人所恥。凡有一言一行,取於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
語譯: 世人多不明通,往往貴耳聞而賤眼見,看重遠古而輕視現今。很多人,因為年少時在一起長大,言行舉止毫不拘謹,其中如有賢明俊哲,也每相狎弄戲耍,不加敬重;如是他鄉異縣的人,只要稍具名聲,就會伸長脖子,提起後腳跟,比飢渴還要急切地仰望他。如果和「少長周旋」的賢哲比較其長短,考驗其優劣,或許「他鄉異縣」的人還不如他呢!所以魯國人稱呼孔子為東家丘(重遠輕近之意)。從前虞國的賢大夫宮之奇,因年少時長養於宮中,常和虞君生活在一起,所以虞君不採納他的諫言,以至於亡國,類似這種事,不可以不注意留心。你採用人家的言論,卻又懲罰這個人,這是古人所感到羞恥的。即使是一言一行的取用於人,都應明顯地加以稱述,不可以竊取他人的美辭,當做自己的言論。雖是地位輕賤,也一定要歸功於他。竊取他人的財物,尚且要受刑法的處罰,如果是竊取他人的美辭,是要受到鬼神譴責的。
文苑滑稽談 (改寫)
洪承疇降清受命為七省經略,領清軍下江南,生擒他的老友黃道周(石齊),黃起事失敗,洪承疇勸黃道周歸降。黃道周索求一張紙,振筆寫下一副對聯表明心跡:「史筆流芳,雖未成名終可法;洪恩浩蕩,不思報國反成仇。」上聯以史可法自許,下聯指名罵洪承疇叛國。黃道周最終仍受到遇害。
有一次,洪承疇歸鄉稱觴林下,有人拿著文章向他請益,洪承疇以自己年老目力太差推辭,那個人說:「那不如容許我誦讀?」隨即把明崇禎帝祭洪承疇文高聲朗誦,誦畢大哭而去。原來明清在關外對壘時,有訛言傳說洪承疇已經殉國,崇禎皇帝不但為這件事輟一日朝,還賜祭九壇,不料洪承疇沒死,還屈膝事敵。這個人當洪承疇的面誦讀祭文,不啻說:「你還有甚麼臉活著!」極盡汙辱。
錢謙益降清之後不久,曾經寫了一副聯句貼在門前:「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結果有人將兩聯各續一字:「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語氣全變,盡挪揄之能事。後來他罷官返鄉,自題居處為『逸老堂』,又有人替他的居室寫一個歇後語對聯云:「逸居無教則近;老而不死是為」。上聯出自孟子滕文公上:「飽食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下聯語出論語憲問:「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上下聯各續上的一個字,恰好與原聯意義相反,以此諷刺他的作為。
九、相關名句
(一)「恥」之名句
1知恥近乎勇。(中庸)
2.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論語‧里仁)
3.病莫大於不聞過;辱莫大於不知恥。(王通‧文中子)
4.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蘇軾‧赤壁賦)
(二)顧炎武名句
1.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與友人論學書)
2.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與友人論學書)
〔語譯〕不為個人穿得不好,吃得不好而感到恥辱,卻為百姓沒有受到為政者的恩澤而感到恥辱。
3.士當養其器識而不墮於文人。(與人書)
〔語譯〕士人應培養器度見識,才不會成為只會舞文弄墨、無病呻吟的文人。
4.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秋雨)
〔語譯〕雖然生活窮困,卻懷有復國的雄心。(一錐土:一小堆土,形容生活窮困。)
5.老柏搖新翠,幽花茁晚香。(嵩山)
〔語譯〕古老的柏樹在風中搖動著新生的綠葉;深幽的山谷中,花草茁壯生長,散發出一陣陣的芬芳。
6.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語譯〕天地間還有肝膽相照的知己,經歷江山的興衰變化,不覺兩鬢已經花白。
十、測驗卷資料補充
甲卷(第5回)
18~20題組:
愚所謂聖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學於文」,曰:「行己有恥」。自一身以至於天下國家,皆學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來、辭受、取與之間,皆有恥之事也。恥之於人大矣。不恥惡衣惡食,而恥匹夫匹婦之不被其澤,故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嗚呼士而不先言恥則為無本之人非好古而多聞則為空虛之學。以無本之人,而講空虛之學,吾見其日從事於聖人,而去之彌遠也。
(節選自顧炎武‧與友人論學書)
語譯:我認為學習成為聖人的方法是如何呢?是「在典籍上廣泛地學習」,是「個人的行為要有羞恥心」。從一個人的品德到治理天下國家,都是學習的事;從為人子、為人臣、為人弟、為人友,甚至出入往來、應對進退,接受與否的決定,都是「恥」的事。羞恥心對人太重要了。不以不好的衣服、不好的食物為恥,而把任何一個平民百姓沒有受到王者恩澤視為羞恥,所以孟子才會說:「萬物都是為我們所準備的,只要誠心誠意地反省自身。」唉!讀書人不知檢討羞恥心,會成為沒有根本的人;不知道愛好古籍多增加見聞,所學的全是空虛的學問。以沒有根本的人,講述空虛的學問,我看他們即使每天想要學習聖人,但卻離聖人的境界更為遙遠。
十一、歷屆試題精選
(一)選擇題
1.下列文句中「 」內的詞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人家說東,他就偏要說西,真是「引喻失義」 (B)大師一進會場,聽眾個個「正襟危坐」,屏息以待 (C)他總是為朋友兩肋插刀,常擔任「抱薪救火」的角色 (D)為政者如果「閹然媚世」,一味取悅選民,將為君子所不齒 (E)古人常強調「不役於物」,足見古代早有保育動物、維護生態的觀念。〔92.指考〕
答案:(B)(D)
解析:(A)引喻失義﹕意謂引用譬喻之事例不合義理。如諸葛亮出師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B)正襟危坐﹕意謂整理好衣襟,直身端正地坐著,形容嚴肅或恭敬、拘謹的樣子,如蘇軾赤壁賦﹕「蘇子愀然,正襟危坐。」(C)抱薪救火﹕抱著柴薪去救火,比喻欲除其害,反而助長其勢。意喻自促其亡,於事無濟。如蘇洵六國論﹕「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D)閹然媚世﹕意謂用不光明的行為,曲意逢迎,以博取世人的歡心。如顧炎武廉恥﹕「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E)不役於物﹕意謂不受外在物質慾望所支配。如司馬光訓儉示康﹕「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2.下列引文,依文意推敲,『』內最適宜填入的句子是:「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於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遊焉。孔子曰:『』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於我,便足貴之。」(《顏氏家訓‧慕賢篇》) (A)友善柔 (B)無友不如己者 (C)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D)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93.學測〕
答案:(B)
解析:題幹為交友宜慎,雖不能得如顏回、閔子騫等人為友,只要比自己優秀,便值得珍惜。(A)結交諂媚而無誠信之人。(《論語‧季氏》)(B)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論語‧學而》)(C)和朋友交往、說話要誠實可信。(《論語‧學而》)(D)年輕人是值得敬畏的,怎麼能知道他們的德業一定不如現在的人呢?(《論語‧子罕》)。語譯:與善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芝草蘭花的屋子,時間一久自然芬芳;與惡人居住,就像進入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一久自然腥臭。墨子看見人們染絲就嘆息,就是這個意思。因此,君子與人交往要慎重。孔子說:「不結交仁德不如自己的人。」像顏淵、閔子騫的賢人,是難得遇見的!因此只要對方比我好,就足以讓我尊崇他!
3.古今語詞的意義,有時會從正面或中性轉變為負面的意義,如杜甫詩「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詩中的「風流」和現在戲稱人「老風流」的用法,意義已由正面轉為負面。下列文句「」內古今語詞意義也是如此轉變的選項是 (A)士生斯時,無他事業,精神「技倆」,悉見於詩/老陳的「技倆」早已為人看穿,無人相信了 (B)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近年來天災人禍不斷,所聞盡是令人沮喪的壞「消息」 (C)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弟弟頑劣成性,每次師長說話,他都「故意」唱反調 (D)後自知非,「變節」從學,鄉賦擢第,累遷至御史/對日抗戰時,那些向日本「變節」投降的人,後來都遭到嚴厲的譴責 (E)四方行教者,技藝悉精,並諸殺法,名曰「打手」;茍招而致之,不唯能戰,並可教戰/一位武藝高強的師父,竟然淪為黑社會「打手」。 〔94.指考〕
答案:(A)(D)(E)
解析:(A)技能/不正當的手段、花招。(B)喻衰枯榮盛(消,衰枯;息,生長,昌盛)/音信、訊息。(C)舊友的情意/存心、有意、蓄意。(D)指改變舊有的志向或作為/投降敵人,喪失氣節。(E)指強悍善於技擊者/受人僱用、幫人打架的人。
4.針對下列古文名篇內容,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蘇洵〈六國論〉藉論六國賂秦之弊,諷諭宋朝屈辱求和的政策 (B)蘇軾〈前赤壁賦〉藉變與不變之辯證,表現作者通達的人生觀(C)韓愈〈師說〉藉贈文李蟠的機會,批判時人一味崇尚佛老的風氣 (D)柳完元〈始得西山宴遊記〉藉「始得」二字,表現作者初次尋得心靈寄託的喜悅感受 (E)顧炎武〈廉恥〉藉論「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寄寓作者對易代之際,士人變節的感慨。 〔95.學測〕
答案:(A)(B)(D)(E)
解析:(C)〈師說〉一文,藉贈文李蟠的機會,批判時人不知從師求學的風氣。
5.文天祥〈正氣歌〉:「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句中的「鼎鑊」一詞,是由可各自獨立的「鼎」與「鑊」所構成,且「鼎」與「鑊」意義平行對等,不互相修飾。下列文句「 」內的詞,與「鼎鑊」構成方式相同的選項是 (A)《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 (B)《論語‧衛靈公》:「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C)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D)顧炎武〈廉恥〉: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 〔96.學測〕
答案:(B)
解析:(A)「天命」指天所賦予人的稟賦與本性,為主從式的合義複詞。(B)「俎豆」指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饗時,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亦泛指各種禮器。兩者為平行的關係。(C)「滄」意同於「蒼」,為青綠色;「滄海」指青綠色的大海,為主從式的合義複詞。(D)「琵琶」為樂器名,為雙聲衍聲複詞。
6.下列關於古代士人在其文章中展現襟抱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范仲淹〈岳陽樓記〉以「遷客騷人」和「古仁人」對照,顯示自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懷 (B)歐陽脩〈醉翁亭記〉以「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陳述個人不以貶謫為意,而能樂民之樂 (C)蘇轍在〈上樞密韓太尉書〉中認為「文者,氣之所形」,故歷覽名山大川,求謁賢達,藉以充養其氣,宏博其文 (D)蘇軾在〈赤壁賦〉中藉「蘇子」與「客」討論水與月的「變」與「不變」,申明其濟世之志絕不因憂患而改易的態度 (E)顧炎武〈廉恥〉藉顏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的自警自戒,與「閹然媚於世者」對比,寄託自我處身明清易代之際的選擇。 〔98.學測〕
答案:(A)(B)(C)(E)
解析:(D)〈赤壁賦〉中,蘇軾藉蘇子與客的對談,引出水與月的變與不變,亦引出作者面對逆境時,曠達自得的態度。
(二)非選擇題
文章分析: 〔99.學測〕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說明:(一)歐陽脩如何藉管仲的言論提出自己的觀點?(二)顧炎武「自己」所強調的觀點是什麼?(三)三人(管仲、歐陽脩、顧炎武)言論所構成的文意脈絡,呈現何種論述層次?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 250 字∼300 字。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顧炎武‧廉恥)
參考答案:
(一)歐陽脩一開始引用管仲的「四維」之言,先是予以一體肯定,繼而在管仲的基礎上,將四維分為治人與立人兩類,然後獨論不廉與無恥所造成的可怕後果,最後歸結為大臣若無廉恥則國家必將亂亡。
(二)顧炎武強調恥的重要。不但孔孟聖人皆強調恥的重要,而且顧炎武還認為人若不廉、悖禮、犯義,都是因為無恥的原故,所以「恥尤為要」。士大夫個人的無恥,還將成為國恥。
(三)管仲以「禮義廉恥」並重,之後歐陽脩特別重視「廉恥」,最後顧炎武拈出「恥」字,視此為一切核心。其論述乃藉著引用前人的話語,既有所同意,又有所補充修正,於是層層深入核心,最後將四維分出上下層次,然後強調自己論點的合理。
十二、問題討論延伸問題
◆名言佳句的應用寫作
顧炎武於廉恥文中多所徵引,首段藉歐陽脩《新五代史‧馮道傳》之言說明廉恥之重要;次引孔子、孟子之論力陳恥尤為要;再以《顏氏家訓‧教子》之文寄託感慨。
我們在寫作論說文時,若以引言作為強化論點的利器,必能使文章的觀點更具說服力。其實,不只是論說文如此,我們也常見記敘文、抒情文中引用古典詩詞或流行歌詞,以強化文章的氛圍。
引言的內容包括先聖先賢的至理名言、通俗流行的見解諺語,以及詩文詞曲等佳句。論說文引用奇句佳論,是個人看法強而有力的支持,使人更願意接受作者的見解;在記敘、抒情的篇章中引用感性的句子,更能增加感染的力量。
請就下列提示的名言或自行尋找其他錦句,至少引述兩則,以「包容的重要」為主題,寫作文章一篇,自訂題目,篇幅不限。
【提示】
1.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彌勒佛殿對聯)
2.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第六十六章)
3.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元‧關漢卿)
4.要知道,愛找別人陰暗面的人,自己也常失掉光芒。(俄國‧高爾基)
5.雖然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要以生命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國‧伏爾泰)
6.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麼標準衡量別人,別人也必用什麼標準衡量你。(新約聖經‧馬太福音)
答:請學生自行練習。
【說明】
法官辦案必須證據確鑿,才能將嫌犯定罪;我們在寫作時,以例證作為強化論點的利器,會使文章更具說服力。一般而言,大致可以把舉例分為言例、事例和物例三種,本次習作特重言例。
言例是指引用人家的話, 所以又叫「引言」,包括先聖先賢的至理名言、通俗流行的見解諺語,以及詩文詞曲等佳句。寫作時,可注意下列幾點:
1.引述名言佳句之後,必須再加說明鋪陳,以求文意聯貫與文旨凸顯。如:
燈有時具有超乎我們想像之外的力量,正如有句話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不管深閉多久的黑暗空間,只要點亮一盞燈,就能在無邊幽暗中開啟光明的契機;燈有時是很美的,正如辛棄疾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試想,此情此景正因燈火闌珊而分外迷人,若場景改為陽光燦爛的正午,情味必然失色不少;燈有時是最溫暖的,翁森說「近床賴有短檠在,對此讀書功更倍」,所有曾經挑燈夜讀的學子都有過這個經驗,伏案燈下,在一圈光明籠罩護持下,讀書的效果更好,體驗也更加深刻。(點一盞燈)
2.引文內容若與自然現象有關,而文旨在討論人事道理,則可連結到人事。如:
老子說:「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肯定了水的謙卑低下不爭。我們人往往想居高位,少有人願意學習水一樣謙遜低下,因為要爭高位、爭出頭,於是就產生爭執,想盡辦法把別人踩在腳下,最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成對立與抗爭。我們應該學習水的謙卑低下,這樣,人與人之間就能更祥和。(向水學習)
3.引述的名言若簡短精警,則可不必多作詮釋。如:
沒有炙燄烈火的灼燒,就淬鍊不出純鋼;沒有強力巨壓的迫擠,就產生不了鑽石。同樣地,沒有苦難環境的刺激,也很難使人凝聚潛能,脫胎換骨。有人說:「挫折是化了妝的祝福」,這句話真值得我們深思。(昇華苦難的折磨)
4.引述文句不一定是肯定,也可以表示反對,以映襯凸顯自己的觀點。如:
柏拉圖的對話錄中有一段故事:當創造文字的赫米斯帶著他的發明,興高采烈地去見太陽神阿波羅時,阿波羅不喜反憂地說:「這不是助益而是損失,因為以後的人們將只能依賴文字,而不再相信自己的記憶了!」然而事實上,若是沒有文字,我們損失的將會更多!(閱讀‧悅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