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五課 勸 學 荀 子

一、寫作背景

  孔子重視為學,曾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孔子亦言禮,顏淵稱頌孔子,有「博我以文,約我以禮」之言。荀子為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繼承儒家之說而提出勸學與隆禮(崇禮)。齊襄王時,荀子來齊,曾三為稷下學宮祭酒,可見其主持學宮時間之長,荀子可能也因勸勉學生而寫下〈勸學〉、〈性惡〉、〈天論〉等早期的作品。

 

二、作者介紹

(一)生平傳略

1.稷下講學,三為祭酒

  荀子是戰國晚期趙國人,在先秦諸子中,除其弟子韓非外,可說是最為晚出者。荀子在趙國時沒沒無聞,一直到了五十歲才從趙國前往齊國都城臨淄門外的稷下學宮講學。當時各學派近千人的著名學者,其中七十多人被尊為齊國的「上大夫」。荀子在稷下學宮曾擔任三次祭酒。備受齊王賞識的荀子,引起小人的嫉恨,於是向齊王進讒言,荀子被迫離開齊國。

按:「祭酒」是古代禮制中的一種稱呼,職責是祭祀時,引領參與祭祀的人向神明獻酒。祭祀在古代是國家重要事務,慎重的程度與用兵打仗沒有差別,所以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主持這種祭典的人都地位聲望崇高,到現在我們仍稱在某一行業中有最高成就的為「祭酒」。(通常用在文壇、藝壇、學術界或文化界。)

 

2.歷秦與趙,未受重用

  荀子先到秦國,秦相范雎問他對秦國有什麼觀感。荀子認為秦國有強固的要塞、豐富的物產、純樸的民風,但是缺少儒教,因此雖具備大國的條件,卻做不到王者的事業。當時秦國正在推行法家政治,急於整軍經武,認為荀子那一套儒教迂闊無用。於是荀子便到趙國。在趙國時,荀子和臨武君在趙孝成王面前論兵。臨武君認為用兵的祕訣,先要得天時和地利;而且要深察敵方的情勢,才能先發制人。荀子卻有不同意見,他強調民心,只要民心歸附,士氣必旺,這是仁者的用兵。如何統一民心?荀子主張施行仁政,但趙孝成王急功好利,並未採納荀子的意見。

 

3.客居蘭陵,講學以終

  最後,荀子來到楚國,獲春申君的賞識,任命為蘭陵令。在這期間,荀子充分發揮他的政治才能,將蘭陵治理得井然有序,不幸有人在春申君面前挑撥:「湯以七十里為王,文王以百里為王,荀卿也是個賢者,你給他一百里的地方,楚國恐怕要受到他的威脅了。」荀子遭受讒毀,一氣之下,便回趙國。後來又有人向春申君進言:「國家能用賢人便能富強。現在荀卿是天下的大賢者,他到了趙國,趙國一定會強盛。」春申君趕緊派人請荀子回來。荀子盛情難卻,才又回蘭陵做縣令。不久楚王死,楚國發生政變,春申君死於伏兵,荀子被迫辭職。但他並末返回故鄉趙國,從此客居蘭陵,從事著述講學,直到離開人世。荀子對後世最大的影響是一部著作:《荀子》,及兩位弟子:韓非、李斯。

 

 

(二)文學掌故──以賦名篇,影響漢賦

  荀子是中國最早寫作賦體作品並以賦名篇的人,荀子書中現有〈賦篇〉,歌詠「禮」、「知」、「雲」、「蠶」、「箴」,文中有對禮、知等抽象精神之形象化描述,也有對雲、蠶、箴(即「針」)等具體事物的摹寫。在形式上,採用問答方式,句式以四言為主,雜以五、七言等,韻散相間。〈賦篇〉託物言志,重在說理,學者認為是中國辭賦文體的發展源頭之一。

 

三、國學常識

(一)九流十家

流派

源出

主   張

代   表

其    他

儒家

司徒

之官

以仁救世,親親仁民,愛有差等

孔子、孟子、荀子

戰國時,儒墨並稱顯學

墨家

清廟

之官

兼愛非攻,非樂節葬,愛無差等

墨子

孟子雖斥墨子之主張為「無父」,但也稱:「墨子兼愛,摩頂放(ㄈㄤˇ)踵(腳跟),利天下為之。」

道家

史官

崇尚自然,清靜無為

老子(柱下史)、

莊子(漆園吏)、

楊朱

孟子斥楊朱之主張「無君」

法家

理官

重干涉,嚴賞罰,貴法治,尊君

商鞅重法

申不害重術

慎到重勢

韓非(集大成)

秦後,法家僅為法律審判之學

名家

禮官

正名定分,重理則邏輯論理

公孫龍、惠施

中國理則學先驅

雜家

議官

綜合各家所長,不具有原創思想

呂不韋《呂氏春秋》

漢代有劉安《淮南子》

農家

農稷

之官

君民並耕,畫一市價

許行

孟子斥「率天下而路(忙碌不堪)」

陰陽家

羲和

之官

順時敬天,五德終始

鄒衍

後世捨人事,任鬼神

縱橫家

行人

之官

合縱連橫遊說天下

蘇秦、張儀

策士遊說之外交術

小說家

稗官

街談巷議,道聽塗說

《山海經》、

《穆天子傳》

為十家,未入九流

其他

1.最早談論諸子學派者:莊子‧天下

2.最早稱各派之家名,以孟子為最早(已呼出儒墨兩家)

3.最早分各家並予之立名者:司馬談〈論六家要旨〉

 

 

(二)孟子與荀子比較

書名

時代

  

 

主張

 

中心思想

  

孟子

戰國

七篇、各分上下,

始〈梁惠王〉,

終〈盡心〉

法先王:

堯舜

性善

擴充善性四端(仁義禮智)

漢‧趙岐注

宋‧孫奭疏

荀子

戰國

二十卷,三十二篇,

始於〈勸學〉,

終於〈堯問〉

法後王:

周文武王

性惡

化性起偽(積善力學)、

隆禮重制度

唐‧楊倞注

清‧王先謙集解

說明

1.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推仁及於義;荀子隆禮(韓非重法)

2.荀子學說,以禮為宗,以善為目標,仍是孔子之道;雖觀點與孟子不同,目的仍相同

3.皆尊王道,賤霸道;史記將二人合傳

4.荀子嘗「非孟子」之說,認為人性本惡,但有向善心、學習心

5.「賦」名篇始於荀子;開賦體之先河;開「論」之先河

6.譚嗣同曰:「二千年之政,皆秦政,二千年之學,皆荀學。」

 

(三)先秦作家比較

朝代

人物

字號

生    平

學    術

重要思想

與作品

春秋

孔 丘

字仲尼

魯國人,先祖為宋國貴族。因司馬遷著《史記》時列孔丘於世家,故後人稱「素王」

以「仁」作重心,而遍及諸德,強調君子、士。私人興學之祖,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記名弟子共七十二人

春秋、論語(由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纂而成)

春秋

左丘明

 

相傳為魯國太史。因注解《春秋》有功於孔子,故後人尊稱其為「素臣」

孔子作《春秋》,多所褒諱貶損,左丘明論輯本事為之作傳,以明夫子不以空言立說

左傳

春秋

李 耳

字聃,後世稱老子

周守藏史,孔子適周,曾問禮於老子

重尚「自然之道」,主張清靜無為,自隱無名

老子

(道德經)

戰國

孟 軻

亞聖

先祖由魯遷至鄒國,「孟母三遷」、「斷機教子」皆為其母教子的傳說。相傳受教於子思之門人,繼承孔子思想,一生從事教育與著述

思想推孔子之仁而為義,主「性善」說,南宋朱熹列為四書之一,於南宋光宗,升格列十三經中

孟子

戰國

莊 周

字子休

一生貧困,不求富貴,曾任蒙之漆園吏,與惠施往來,終身不仕。唐人尊稱「南華真人」

思想以道為本,以為萬物萬一,主張順應自然,反璞歸真

莊子

戰國

屈 原

名平

1.事楚懷王,為靳尚所譖,放於漢北,乃作〈離騷〉以見意

2.楚頃襄王時,被遷江南,作〈九歌〉、〈九章〉、〈天問〉、〈遠遊〉以明志,後自沉汨羅江

1.著〈離騷〉等二十五篇

2.為中國辭賦家之祖

3.〈九歌〉凡十一篇,除末篇禮魂外,其餘悉每篇祀一神,〈國殤〉為第十篇,弔死於國事者

離騷、漁父等

戰國

荀 況

荀卿

曾為齊祭酒,任楚蘭陵令,晚年著書講學以終。韓非、李斯為其弟子

與孟子並為戰國時儒家代表人物,主張「性惡」說,強調後天學習的重要,提出「隆禮」的主張

荀子

戰國

韓 非

 

韓國公子,因受秦王政嘆賞而使秦,然不受秦重用,反被李斯讒害,死獄中

以為勢、術、法不可偏廢,互相結合成一嚴密思想體系,為法家集大成者

韓非子

戰國

呂不韋

 

1.趙國陽翟大商人,見子楚在趙國為人質,以為「奇貨可居」,設計使子楚成為太子華陽君之嫡嗣

2.子楚立為王,以呂不韋為相;嬴政繼位,尊為「尚父」

3.後遷蜀地,飲酖而死

取法自然而求周世用,切近理想而不違時勢

呂氏春秋

(召門下客編)

戰國

李 斯

 

1.先為秦相呂不韋舍人

2.秦王政十年,吏議逐客,上書諫之,王納斯言而止

3.官至廷尉,後丞相,廢封建,置郡縣,定律令,焚詩書

4.秦二世時,趙高誣以謀反,被腰斬族誅

1.工書法文字,作〈倉頡篇〉,以小篆名世

2.為文瑰麗排比,氣勢奔放,為駢文初祖、漢賦先驅

諫逐客書

 

(四)荀子之「論」──代表先秦哲理散文的成熟

 

 

      

論語

語錄體

擷取首章首句數字為題,與全章內容並無聯繫

孟子

語錄體

擷取首章首句數字為題,與全章內容並無聯繫

老子

 

各章沒有標題

莊子

 

某些篇之標題涵義至今費解

墨子

夾入很多「子墨子言曰」,仍有語錄體的痕跡

各篇標題是墨家後學綴集時追加

荀子

 

各篇往往以極簡明的兩個字揭示中心思想,全文主旨一目了然,預先已有自覺的寫作目的

說明

1.先秦散文,約可分為「歷史散文」、「哲理散文」二類

2.除〈賦篇〉等少數篇章外,《荀子》基本上屬於專題性議論散文,議論嚴謹,架構完整,開啟以專著建立一家之言的先河

3.特別是「自有〈樂論〉、〈禮論〉之類,文遂有論」,《荀子》為後世「論」這種文體的鼻祖

       

 

 

 

 

 

(五)論學作品比較

時代

作 者

作 品

內  容  要  旨

筆 法

文 體

出  處

戰國

佚 名

學記

論述「教」、「學」之意義、方法,可見儒家之教育理論

 

論說文

禮記

荀 況

勸學

為學目標在效儒、致聖、美身、止於至善;治學方法:貴在專一、隆禮親師,虛心求進、假物以學。可代表古代儒家教育思想

大量運用排比譬喻,說明學的重要

論說文

荀子

唐代

韓 愈

師說

因李蟠請學,說明從師問學以及尊師重道的道理

三層對比比,環繞「師」發議論

論說文

(贈序)

昌黎先生集

宋代

曾 鞏

墨池記

因王盛之請而作。圍繞「學」字著筆,說明透過刻苦學習以提高道德修養

先敘後議,通篇即事生情,托物言志

雜記類

論說文

元豐類稿

王安石

遊褒禪山記

借遊山為題,議論「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揭示人立身行道,要「有志」、「有力」、「有物相之」,更要「深思慎取」

先敘後議,客觀記敘與主觀議論層層相關

說理山

水遊記

臨川先生文集

傷仲永

透過一個天才兒童因父親「不使學」,以致淪為「眾人」的客觀事實,強調受教學習的重要

先敘後議,敘事簡潔,議論精當

說理的

記敘文

 

四、課文深究

(一)內容分析

  荀子主張人性本惡,必須用禮義加以矯正,因此特別強調後天的學習。他在性惡篇說:「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勸學〉篇正是他教育思想的主要理論。

一~四段

闡明學習及善假於學的重要及環境對於學習的影響。文章首句開門見山,揭示全篇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接著連用青勝於藍、冰寒於水、輮木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舟檝之利等譬喻,強調後天學習及善假於學的重要。三、四段亦運用大量譬喻,說明環境影響人的學習,所以要「居必擇鄉,遊必就士」。而且為避免言招禍、行招辱,自我的學習當謹慎。

五、六段

著重說明學習態度,當以累積、有恆、專一為要件。作者以「積」與「不積」對比設喻,闡論累積知識的重要。並以騏驥、駑馬;朽木、金石;螾、蟹;螣蛇、梧鼠等四組的鮮明對比,論說為學必須有恆而專一,方能有昭昭赫赫的學習功效。

末段

提出具體的學習途徑。在方法上以誦讀經書開始,而以讀禮書結束。學習的目標則初為士人,最終成為聖人。最後揭示「學至乎沒而後止」,正呼應全文重心「學不可以已」。

 

(二)寫作特色

  〈勸學〉為一篇論說文,邏輯十分嚴密,論點鮮明,主題集中,說理透闢。荀子文章長於說理,但不空發議論,善用譬喻和對比,使文章增加形象性。

通篇設喻

本篇的最大特色是通篇設喻。藉大量譬喻以闡述道理,證明論點,不僅將抽象義理化為具象表達,更使文章精警動人。所用的譬喻形式靈活多樣,有不少借喻,更有荀子擅長的博喻,即連續設喻,分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事理。如以「質的張弓矢至」、「林木茂斧斤至」、「樹蔭鳥息」、「醯酸蚋聚」等連續四喻,說明言行招致禍辱之理。且文中更運用正反譬喻,強化映襯的修辭效果如闡釋積學有恆的功效,連用蹞步千里、小流江海、騏驥駑馬、朽木金石等四組譬喻進行對比;論述用心專一的重要,又連用蚯蚓、螃蟹和螣蛇、梧鼠二組譬喻,從正反兩方面顯示。這些靈活多樣的譬喻,配合整齊而又變化的句式,使得文章生動豐碩,錯落有致。

善用對偶和排比

善用對偶和排比是本文的另一特色,這兩種表現手法交叉使用,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雄辯的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正反譬喻,兩兩相對,就形成對偶;同類譬喻,以賓襯主,就形成排比。如「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在這組排比句中,前四句兩個譬喻是賓,後二句是主,借賓襯主,烘雲托月,使主句更為突出。

 

五、形音義比較

  

          

辨別(ㄈㄣ)

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論語‧微子)

清楚的、明白的

(ㄈㄣ)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杜甫‧新婚別)

根本(ㄈㄣˋ)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

職責(ㄈㄣˋ)

男有「分」,女有歸(禮記‧禮運)

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諸葛亮‧出師表)

關係、情誼

(ㄈㄣˋ)

「分」屬叔侄,情同兄弟(韓愈‧祭十二郎文)

終論平生交「分」(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預料(ㄈㄣˋ)

「分」作溝中瘠(文天祥‧正氣歌)

流入、滲入

(ㄐㄧㄢ)

海通以來,西力東「漸」(連橫‧臺灣通史序)

東「漸」於海,西被於流沙(尚書‧禹貢)

浸泡(ㄐㄧㄢ)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荀子‧勸學)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詩經‧衛風‧氓)

事物開端、始

生事擾民,「漸」不可長(蘇軾‧教戰守策)

聖賢起陸之「漸」(杜光庭‧虬髯客傳)

防微杜「漸」

逐漸形成,漸進方式

猛虎在深山,百獸震恐,及在檻阱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易經‧坤卦‧文言)

用之不以「漸」(蘇軾‧教戰守策)

慢慢的

循序「漸」進

衣物

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司馬光‧訓儉示康)

不夠吃一「服」藥(賴和‧一桿「稱仔」)

穿著、佩戴

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齊桓公好服紫)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司馬光‧訓儉示康)

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文車二駟,「服」劍一(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李斯‧諫逐客書)

佩服、順從

予嘗愛晏子好仁,齊侯知賢,而桓子「服」義也(錢公輔‧義田記)

終苟免而不懷仁,貌恭而不心「服」(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百姓樂用,諸侯親「服」(李斯‧諫逐客書)

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論語‧為政)

食用

煎些不多花錢的漢藥「服」食(賴和‧一桿「稱仔」)

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方孝孺‧指喻)

從事、實踐

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司馬光‧訓儉示康)

有事,弟子「服」其勞(論語‧為政)

種類

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

條例、規矩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荀子‧勸學)

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類」(水經‧江水注)

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歸有光‧項脊軒志)

江酒極美,其餘食物,多「類」北地(白居易‧與元微之書)

走卒「類」士服(司馬光‧訓儉示康)

精色內白,「類」任道兮(屈原‧橘頌)

率,大抵

巖穴之士,趣舍有時若此,「類」名堙滅而不稱,悲夫(史記‧伯夷列傳)

代名詞

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必先乎吾(韓愈‧師說)

這、那

於兆人萬姓之中,獨思「其」一人一姓乎(黃宗羲‧原君)

大概、或許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歸有光‧項脊軒志)

豈,哪裡

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顧炎武‧廉恥)

欲加之罪,「其」無辭乎(左傳‧僖公十年)

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五世「其」昌(左傳‧莊公二十二年)

表示「期望」

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歐陽脩瀧岡阡表)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歐陽脩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則、那麼

死而有之,「其」幾何離(韓愈‧祭十二郎文)

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蘇軾留侯論)

若、如果

「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孟子‧離婁下)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荀子勸學)

形容詞詞尾

原野闃「其」無人兮,征夫行而未息(王粲登樓賦)

語助詞,無義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王安石傷仲永)

趨近、靠近、親近

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論語‧學而)

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荀子‧勸學)

施薪若一,火「就」燥也(荀子‧勸學)

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李斯‧諫逐客書)

望之不似人君,「就」之不見所畏焉(孟子‧梁惠王上)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避重「就」輕、「就」近照顧、去故「就」新

到、往

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司馬光‧訓儉示康)

孟嘗君「就」國於薛(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既又與汝「就」食江南(韓愈‧祭十二郎文)

從事

科舉不第,棄文「就」武(施耐庵‧水滸傳)

接受

約其自歸以「就」死(歐陽脩‧縱囚論)

依順、依從

遷「就」、半推半「就」

依照

「就」事論事

完成

在這個節骨眼練「就」的(莊裕安‧野獸派丈母娘)

三窟已「就」(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殺無道,以「就」有道(論語‧顏淵)

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蘇軾‧留侯論)

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蘇軾‧留侯論)

即刻、馬上。表示事情或動作很快就要發生

我去去「就」來

殘暴、暴虐

(ㄅㄠˋ)

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蘇洵‧六國論)

暴躁(ㄅㄠˋ)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樂府詩‧孔雀東南飛)

損害(ㄅㄠˋ)

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孟子‧離婁上)

欺凌(ㄅㄠˋ)

以強凌弱,以眾「暴」寡(莊子‧盜跖)

忽然、突然

(ㄅㄠˋ)

澭水「暴」益(溢),荊人弗知(呂氏春秋察今)

曝晒(ㄆㄨˋ)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勸學)

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孟子‧告子上)

暴露、顯露

(ㄆㄨˋ)

「暴」霜露,斬荊棘(蘇洵‧六國論)

橫渡

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荀子‧勸學)

消失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水經‧江水注)

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

古代東北部族名(ㄇㄛˋ)

干、越、夷、「貉」之子(荀子‧勸學)

獸名(ㄏㄜˊ)

一丘之「貉」

 

 

數目(ㄕㄨˋ)

一曲紅綃不知「數」(白居易‧琵琶行)

算術(ㄕㄨˋ)

三曰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周禮‧地官‧大司徒)

方法(ㄕㄨˋ)

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荀子‧勸學)

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荀子‧勸學)

定數、命運、情勢(ㄕㄨˋ)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與秦相較,或未易量(蘇洵‧六國論)

法則、規律

(ㄕㄨˋ)

五情發而為辭章,神理之「數」也(劉勰‧文心雕龍‧情采)

技術(ㄕㄨˋ)

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孟子‧告子上)

幾,為約舉之詞

(ㄕㄨˋ)

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司馬光‧訓儉示康)

計算(ㄕㄨˇ)

樵夫之舍,皆可指「數」(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不可遍「數」(司馬光‧訓儉示康)

頻頻、屢次

(ㄕㄨㄛˋ)

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鴻門宴)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司馬光‧訓儉示康)

石簣「數」為余言(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細密(ㄘㄨˋ)

「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孟子‧梁惠王上)

父母唯其「疾」之憂(論語‧為政)

缺點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梁惠王下)

憂慮

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

舉「疾」首蹙頞而相告(孟子‧梁惠王下)

快速、猛烈

「疾」風知勁草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登科後詩)

宏大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荀子‧勸學)

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孟子‧梁惠王下)

撫劍「疾」視(孟子‧梁惠王下)

箭靶(ㄓˊ)

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荀子‧勸學)

質地、資質

(ㄓˊ)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柳宗元捕蛇者說)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樸實(ㄓˊ)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

質詢、詢問

(ㄓˊ)

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抵押、作為抵押品(ㄓˋ)

惟大辟無可要,然猶「質」其首(方苞獄中雜記)

人質(ㄓˋ)

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戰國策趙策)

 

 

六、字形辨析

★相同偏旁

ㄉㄧㄠ

狗尾續〔比喻任官太濫,或事物以壞續好,前後不相稱〕

ㄊㄧㄠˊ

〔一種植物名〕、路迢迢〔路途遙遠〕〔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即童年。齔,音ㄔㄣˋ〕

ㄓㄠ

然若揭〔本指如同高舉著日月般的明白清楚。後多指真相完全顯露無遺〕

ㄓㄠˇ

ㄓㄠˋ

炤炤〔光明的樣子〕、徵〔徵求召請〕

ㄔㄠ

挾泰山以「超」北海〔比喻做不到的事〕

ㄕㄠˊ

忘味〔用以比喻對某種事物熱愛到入迷的境界〕

ㄕㄠˋ

年高德〔指年紀大而有德望〕、克箕裘〔比喻能繼承父業〕、〔北宋理學家〕、

〔《詩經》十五國風之ㄧ〕

ㄧㄠˊ

建節〔乘坐小車為國建功。軺,輕便的小車〕

ㄍㄠ

〔撐船、駕舟〕、病入〔指病重〕

ㄍㄠˇ

〔白色的喪服〕、形容枯〔外貌乾瘦,神情憔悴〕、十字〔鐵製工具〕

ㄎㄠˋ

〔慰勞賞賜〕

ㄏㄠ

〔放眼遠望〕〔響箭〕

ㄏㄠˋ

〔周武王建都的地方〕皜皜〔潔白的樣子〕

ㄑㄩˊ

〔歧路〕〔清瘦的樣子〕、先生

ㄐㄩˋ

臨事而〔處事謹慎小心〕、〔驚視貌〕

ㄐㄩㄝˊ

〔老而強健〕〔搶奪〕

ㄓㄢ

如坐針〔比喻心神不寧,片刻難安〕〔處境艱險,前進困難。迍,音ㄓㄨㄣ〕〔稀飯的統稱〕

ㄓㄢˋ

心驚膽〔形容十分害怕〕

ㄕㄢ

如蟻附〔像螞蟻附著在有羶味的東西上。比喻趨炎附勢或臭味相投的人,追逐名利的骯髒行為〕

ㄕㄢˋ

〔專攬政權〕〔交替轉換〕

ㄊㄤˇ

〔公款〕

ㄋㄠˊ

呶呶怓怓)不休〔嘮嘮叨叨說個不停〕

ㄋㄨˊ

婢膝〔形容人言行舉止卑下,專擅諂媚、奉承〕、妻〔妻子兒女〕、罪人不〔治罪僅止本人,不牽連妻子兒女〕、敝車〔破車劣馬。形容生活儉樸〕、庶竭〔竭盡自己低劣的能力〕

ㄋㄨˇ

牙脹嘴〔噘著嘴表示生氣的樣子〕張劍拔〔情勢緊張,一觸即發〕

ㄋㄨˋ

自威〔形容人威嚴內斂,外表雖然平和,威嚴自然外現〕

ㄍㄨ

呱呱〔嬰兒哭聲〕、南面稱〔自立為君,稱王天下〕、率爾操〔本指不加思索,揮筆成文。形容文思捷速。後亦比喻不多考慮,草率作文〕

ㄍㄨㄚ

呱呱〔狀聲詞〕、浮沉李〔比喻夏日消暑的樂事〕

ㄏㄨˊ

帨齊輝〔古時生男子則置木製的弓於門左,生女則設事人的佩巾於門右,故多用此詞祝人夫婦長壽。帨,音ㄕㄨㄟˋ,佩巾、手帕〕、兔死〔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

ㄏㄨˋ

瓠瓜〔壺蘆的別名〕

ㄐㄧ

ㄧˇ

〔收藏〕

ㄐㄧˋ

雕蟲小〔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歌舞〔一種日本古典戲劇。表演時,演員穿戴古衣冠、繪臉譜,動作和裝扮帶有誇張性。場上人物只表演動作和說白,另有歌者在旁伴唱。傳統劇目中有「勸進帳」等十八齣著名作品,稱為「歌舞伎十八番」〕

ㄑㄧˊ

〔岐伯和黃帝的合稱。相傳黃帝曾令岐伯嚐百草,行醫治病,故以岐黃為醫家之宗祖。後亦用以比喻醫道〕、路亡羊〔比喻事理繁雜多變,使人迷失而一事無成〕

ㄑㄧˋ

〔期待、盼望〕

獨木難〔比喻事情非常重大,非一人之力所能支持〕〔古代一種割解四肢的酷刑〕

ˋ

不求〔不嫉妒,不貪得〕

ㄔˇ

〔將黃豆或黑豆泡軟蒸熟或煮熟後,經發酵而成的食品。有鹹淡兩種口味,為菜餚的佐料〕

 

ㄊㄥˊ

蛇無足而飛〔比喻用心專一,必能成功〕王閣〔位於今江西省新建縣城西章江門上的一座閣樓。為唐高祖子滕王元嬰當洪州刺史時所建,落成之日,適被封為滕王,因以名閣〕、順摸瓜〔比喻沿著線索追究,可以得到結果〕、飛黃〔比喻得意於仕途。飛黃,神馬名。騰達,形容馬的飛馳〕〔抄寫〕、攝緘

ㄠˊ

〔螃蟹等節肢動物變形的第一對腳,形狀像鉗子〕

ㄓㄜ

〔蜂、蝎等用尾部的毒刺刺人〕

 

七、修辭舉隅──借喻、正反譬喻

(一)借喻

定義

利用兩件或兩件以上事物的相似點,把甲物(本體)比作乙物(喻體,可不止一個)的修辭方式,叫做「譬喻」。「借喻」沒有比喻詞,也不出現本體,而用喻體直接代替本體

例句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喻人學習後,則才能超過本質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喻學習可以永久改變本質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喻積善有成,聲聞自遠

 

(二)正反譬喻(同時使用「譬喻」及「雙襯」,及其中喻意)

定義

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現象並列在一起,以凸顯意義,加強文氣的修辭手法叫做「映襯」。

把同一事物的相對現象並列在一起,屬「雙襯」。

以下例句,為同時使用「譬喻」及「雙襯」,使所要表達的意義更為具體明白生動,予人深刻印象

例句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透過正反對比,借喻環境好壞的重要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透過正反對比,借喻環境好壞的影響及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

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透過「蹞步/千里」、「小流/江海」兩組對比、譬喻,補充說明「積善成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透過兩組對比、譬喻,借喻「有恆」學習之重要

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

──透過對比、譬喻,設喻說明或借喻「用心專一」之重要

 

八、結構表

 

 

 

 

 

 

 

 

 

 

 

 

 

 

 

 

 

 

 

 

 

 

 

 

 

 

 

 

 

 

九、成語集錦

◆典出「荀子」的成語

成  語

釋   義

出       處

青出於藍

本喻學則才過其本性也,後世喻學生勝過老師,或後人勝過前人

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蓬生麻中

喻環境對人的影響

荀子‧勸學:「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物腐蟲生

喻禍患的產生必有其內部原因

荀子‧勸學:「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

蹞步千里

喻不間斷地努力即可成功

荀子‧勸學:「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駑馬十駕

喻平庸之人勤奮努力,亦能有所成就

荀子‧勸學:「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不舍

原義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今日指任何事情的成敗,視其有恆心、毅力與否

荀子‧勸學:「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梧鼠技窮

原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成就。今喻技能多而不專精,無法派上用場;樣樣通,樣樣鬆

荀子‧勸學:「梧鼠五技而窮。」

六馬仰秣

(沉魚出聽)

形容樂聲優美動聽

荀子‧勸學:「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

入耳箸心

(入耳著心)

聽到的事,都牢記在心

荀子‧勸學:「入乎耳,箸乎心。」

口耳之學

指道聽塗說的膚淺之學

荀子‧勸學:「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

提綱挈領

比喻抓住事物的關鍵,或把問題扼要地提示出來

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

井井有條

形容條理分明,整齊不亂

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兵不血刃

兵器上沒有沾血,謂戰事順利,未經交鋒或激戰而取得勝利

荀子議兵:「此故近者親其善,遠方慕其德;兵不血刃,遠邇來服。」

按兵不動

暫時停住軍事行動,有觀望形勢的意思。今亦指有任務卻不採取行動

荀子王制:「殷之日,案以中立無有所偏而為縱橫之事,偃然案兵無動,以觀夫暴國之相卒也。」

欺世盜名

欺騙世人,盜取名譽

荀子不苟:「夫富貴者則類傲之,夫貧賤者則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姦人將以盜名於晻世者也,險莫大焉。」

開源節流

指開發財源,節省支出,以儲蓄財力

荀子富國:「百姓時和,事業得敘者,貨之源也;等賦府庫者,貨之流也。故明主必謹養其和,節其流,開其源,而時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餘,而上不憂不足。

綆短汲深

用短繩子吊取深井中的水。比喻才力不能勝任

荀子榮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

鶉衣百結

鶉鳥尾巴禿,像多次縫補的破衣一樣。鶉衣百結形容衣服破爛不堪(鶉,音ㄔㄨㄣˊ)

荀子‧大略:「子夏貧,衣若懸鶉。」

強本節用

指加強生產,節約開支。本,指農事

荀子天論:「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

跛鱉千里

喻條件雖不好,只要努力不懈、堅持到底,也能成功

荀子‧修身:「故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

如不勝衣

身體不能承受衣服的重量,常以形容人身體瘦弱

荀子‧非相:「葉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將不勝其衣然。」

載舟覆舟

喻人民是決定國家興亡的主要力量

荀子‧王制:「傳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此之謂也。」

後發制人

謂先讓一步,視其弱點,然後制服對方

荀子‧議兵:「後之發,先之至,此用兵之要術也。」

按:「先發制人」出自《漢書》。

約定俗成

(1)謂事物的名稱,初由人相約命定,習用既久,遂為社會公認

(2)泛指因長期習用,為社會所公認而固定下來

荀子‧正名:「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異於約則謂之不宜。」

前車之鑑

喻以往的失敗,後來可以當作教訓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

 

十、延伸學習

荀子‧勸學(第七、八段補充)

 ……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注釋:書者政事之紀也:《書經》是古代政治措施的紀錄。

詩者中聲之所止也:言《詩經》樂章,是中正和平之聲寄託的所在。

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言《禮》乃法律的大原則,其他條例、規矩的準繩。分,音

 ㄈㄣˋ,本。類,條例、規矩。綱紀,準繩、準則。

禮之敬文:《禮》有周旋揖讓之敬、車服等級之文。

春秋之微:《春秋》褒貶沮勸,多用微言。《漢書藝文志》:「昔仲尼沒而微言絕。」微言,隱微不顯之言。

箸乎心:言誌而不忘。箸,同「 著」,存留。

布乎四體形乎動靜:指學問流布,充滿全身,表現在行為舉止上。布,分布。四體,四肢。動靜,指言行舉止。

端而言蝡而動:謂君子細微的言行。端,借為喘,細微之言。蝡,音ㄖㄨㄢˇ,細微之行。

一:皆、完全。

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意謂小人之學,耳入口出,道聽塗說,不著乎心。則四寸,謂才四寸。

古之學者為己:古代學者之求學,完全是為求充實自己。

今之學者為人:現在學者之求學,則是為了炫耀於人。

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意謂小人之學,用為獵取功名利祿的工具而已。禽犢,見面時向人進獻的禮物,如雁、羔等。

傲:借為「躁」,急躁的意思。見俞樾《諸子平議》。

囋:音ㄗㄢˋ,語多而繁碎。

如嚮:言答人之問如響應聲,喻恰如其分的意思。嚮,通「響」。

語譯: ……不能如此為學,就淪為禽獸了。《書經》,是記載政事的;《詩經》,是止於中正平和的樂章;《禮經》是法度的重大根本和一切法理的準繩。所以學到《禮》就完成了。這是道德的最高極致。《禮》是教人恭敬有節文,《樂》是教人中正和諧,《詩》、《書》是教人知識廣博,《春秋》是以微言明大義;在天地間的學問,都包括在這裡了。

 君子做學問,從耳朵聽進去,牢記在心,散布於手足四肢,表現於行為舉止。君子所有的言行,都可以做為別人的模範。一般小人求學,從耳朵聽進去,馬上從嘴巴說出來,口耳之間的距離只有四寸,又怎麼足以美化七尺軀體呢?古代學者做學問是為了充實自己,現代學者讀書是為了向別人炫耀。君子做學問是美化自己的品德,小人把學問做為獵取功名利祿的工具而已。所以不等他人問就急告,叫做急躁;問一件回答兩件,叫做語多而繁碎。急躁、語多而繁碎都是不對的;君子是別人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如鐘響應聲一般。

 

荀子‧性惡(節錄)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故枸木必將待檃栝、烝矯然後直;鈍金必將待礱厲然後利;今人之性惡,必將待師法然後正,得禮義然後治。今人無師法,則偏險而不正;無禮義,則悖亂而不治,古者聖王以人性惡,以為偏險而不正,悖亂而不治,是以為之起禮義,制法度,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導之也,始皆出於治,合於道者也。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睢,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孟子曰:「人之學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偽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學不可事。禮義者,聖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學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今人之性,目可以見,耳可以聽。夫可以見之明不離目,可以聽之聰不離耳。目明而耳聰,不可學明矣。孟子曰:「今人之性善,將皆失喪其性故也。」曰:若是則過矣,生而離其樸,離其資,必失而喪之。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

語譯:  人的本性是惡的,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勉力從事的。人的本性,一生下來就有喜歡財利之心,依順這種人性,所以爭奪產生而推辭謙讓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妒忌憎惡的心理,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殘害產生而忠誠信實就消失了;一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的慾望,有喜歡音樂、美色的本能,依順這種人性,所以淫亂產生而禮義法度就消失了。如此說來,那麼順從人的本性,依順人的慾望,就一定會出現爭奪,違犯等級名分、擾亂禮義法度的行為,而歸於暴亂。所以一定要有師長法度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後人們會從辭謙讓出發,遵守法,而歸於安定太平。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惡就很明顯,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勉力從事的。所以彎曲的木材一定要依靠矯正的工具和薰蒸、矯直的程序,然後才能挺直;鈍鏽的刀劍一定要經過磨礪,然後才能鋒利;人的本性是惡的,一定要依靠師長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要得到禮義的引導才能修治好。人們没有師長和法度,就偏邪而不端正;没有禮義,就會悖亂而不修治古代聖王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認為人們偏邪而不端正、悖亂而不修治,因此為人們創立禮義、制定法度,用來矯正修飾人們的本性,使人們端正;用來馴服教化人們的本性,而引導人們。才使人們都能從修治出發,而合乎禮義道德現在的人,願意接受師長法度的教化,累積典籍的學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放縱慾望、習慣於凶惡横暴,違反禮義的,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惡就很明顯,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是勉力從事的。

  孟子說:「人之為學,是為了達成其性之善。」這些話不對。這是孟子不曾了解人性之所以為性,而又不明白「人性」與「人偽」的分別在哪裡?「人性」,是天生而成的,不可學而得之,不可勉力從事就可獲得。禮義,是由聖人所造作而產生的,只要人去學習就會,只要人去勉力從事就能達成。不可學,不可勉力從事,出自於天生的叫做「性」;人去學習就會,去勉力從事就能達成,操之於後天的叫做「偽」。這是性與偽不同的地方。今人所謂的「性」,如果用耳朵、眼睛來比喻,眼睛天生就可以看見,耳朵天生就可以聽見。天生就可以看見,所謂的「明」,不會離開眼睛;天生就可以聽見,所謂的「聰」,不會離開耳朵。「耳聰目明」是不須學習就可得到,這是大家都明白的。孟子說:「今人之性善,其有不善,都是喪失其本性的緣故。」像這樣說法,就錯了。現在人之性,生下來就已離開他的本質,既已離開本質,到最後必定完全喪失。由此看來,人之性惡也是很明顯的。

 

荀子‧禮論(節錄)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於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語譯:禮是因為什麼原因產生的?回答說:「人生來就有慾望,如果想要滿足慾望卻不能,就不能沒有追求;如果一直追求而沒節度限制,就不能不爭奪。爭奪就導致動亂,動亂就導致困窮。古代的聖王厭惡動亂,所以制定了禮義來做分別,來供應人們的慾望、滿足人們的需求。使慾望不會因為物資原因而得不到滿足,物資也不會因為慾望而枯竭,使兩者在互相牽制中增加。這就是禮的起源。

 

 

 

荀子‧天論(節錄)──荀子之「天」為無意志之自然

  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語譯:天體運行有一定的規律,不因堯的賢聖而存在,也不因桀的暴虐而消亡。以合理的行動適應自然就會吉利,以不合理的行動違反自然就會遭災。加強農業生產,節約用度,那麼天不能使人貧困。養生的物資周全,活動適合時令,那麼天不能帶來病患。遵循常規而且堅定專一,那麼天就不能帶來禍患。所以水旱災害不能使人飢餓,寒暑變化不能使人患病,自然災異不能使人遭禍。如果荒廢農業,用度奢侈,那麼天不能使人富足。養生的物資缺乏,又很少勞動,那麼天不能使人保全。違反自然規律而胡作非為,那麼天不能使人吉利。因此水旱災害還沒來就會鬧饑荒,寒暑還不曾侵犯就會得病,自然災害還沒來臨就會遭禍患。遇到的天時跟太平社會是一樣的,而遭到的災禍卻與太平社會不同,這不能抱怨天,所行之道使之如此。

 

除非想成為一流,否則就是二流

  美國有一位盲人,名叫吉姆‧史都瓦(Jim Stovall),他因患有「少年黃斑變性」,在十七歲時就被醫生診斷出「視力將會逐漸喪失,終至失明」。

  後來,吉姆‧史都瓦憑著毅力,進入歐若‧羅伯特茲大學就讀,當時他只剩下一點視力而已。為了趕上老師上課進度,吉姆每天都必須熬夜到半夜三、四點;可是,這對只剩下一點視力、而且視力還快速流失中的吉姆來說,真是太痛苦了!所以吉姆在上了大學十天後,就決定放棄大學新鮮人的生活,他休學了。

  在離開學校前,吉姆去看了上過兩次課的教授—哈洛德‧保羅博士,告訴他「我要休學了」。當時,保羅博士對吉姆說:「在你內心深處,還有無窮的潛力,有一天當你回首看時,你就會知道這絕對是真的。」

  休學後,吉姆到一家建築工地當工人,他負責「鏟混凝土」,因這是「剩下微弱視力」的他,唯一會做的事情。後來工地老闆與大學簽了一份棒球場修建合約,所以,吉姆又被派到原大學的棒球場,做鏟混凝土的工作。

  兩三個月後,一個陰冷、颳著強風的冬晨,吉姆站在壕溝裡,用水桶不斷地將積水往外舀,因為等天氣轉晴,就可以開始將混凝土倒進壕溝內。

  吉姆的手又溼又凍,可是他沒辦法,因所有工人中,他最資淺,而且,眼睛又快瞎了,這是他唯一能做的一件事。看著其他工人,都在工寮裡喝熱咖啡,等待混凝土車到達,而他,卻還要一個人「舀壕溝裡的臭水」—吉姆心中開始抱怨,也不禁悲從中來。

  此時,工寮的門突然打開,一個老工人,像是被指派的,直直地向吉姆走來,說道:「我們剛才討論過了,我們希望你離開這裡!」

  「啊?為什麼?」吉姆錯愕地問:「我做錯什麼了嗎?……我在這裡非常努力工作,你們都知道的,我甚至比你們都還要努力!」

  老工人說:「是的,我們都知道,你非常努力!」

  「那……那為什麼還要我離開?」

  「吉姆,我們是被困在這裡的人,我們沒有一技之長,也沒有地方可以去,所以只能待在這裡當苦力工人……」那老工人說道:「而你……你跟我們不一樣,如果你不離開,繼續待在這裡,有一天,你就會像我們這些老傢伙一樣,無路可去,只能當一輩子工人!我們都知道你曾經是大學生的事情,也希望你更有成就,所以我們決定,要你離開這裡—你的人生,不應該只待在這工地而已!」

  老工人這一席話,深深地震撼著吉姆—「是的,我的人生難道只有這樣嗎?我難道只能一輩子當鏟混凝土的工人嗎?」

  吉姆,心,被敲醒了!

  在被重重一搥之後,吉姆「回過神,也活了過來」;他含著淚水,謝謝工寮裡的工人,也興奮地打電話給哈洛德‧保羅博士:「我決定復學,我決定要重回學校唸書!」

  後來,吉姆‧史都瓦發憤圖強,也在女報讀員的幫助下,以「心理學」和「社會學」雙重學位,從歐若‧羅伯特茲大學畢業,並獲得全校最高榮譽獎。而他的太太—莉斯朵,即是當年協助他完成課業的報讀員之一。

  在二十九歲時,吉姆完全失明,但他因發明幫助視障朋友以新的方法「看」電視(亦即以敘述的方式,讓盲胞「聽到」電視劇中的人物、場景、道具、氣氛……),而獲得美國電視最高榮譽—「艾美獎」,也獲頒美國「十大傑出青年潔西獎」。

  目前,吉姆也是「敘述電視網」(Narrative Television Network)的創辦人,該電視臺在北美有一千多家的有線電視系統加入,收視戶高達二千五百多萬戶。

(節錄自戴晨志《成功高手座右銘》,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四萬次試驗之後

  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約有兩千項發明,人們都稱他是天才。可是愛迪生說:「所謂天才,那是假話,努力的工作才是真的。」

  為了把容易腐蝕的硫酸電池,改造成鎳鐵鹼蓄電池,他整整奮鬥了十年。一天,一位朋友來看他,見滿桌子都是實驗用的小電池,足有四、五百種,便問他:「你做了大量的工作,可有什麼結果呢?」愛迪生聽了笑著說:「結果嗎?現在我知道了好幾千樣東西不能做蓄電池,這不就是結果嗎?」

  「好幾千種?」客人似乎不大相信。「到目前為止,你總共做過多少次試驗?」

  愛迪生翹起右手的四根指頭比了比:「已經突破四萬大關。可是跟實際要求,還有相當一段距離呢!」

  西元一九○四年初,愛迪生試驗到近五萬次,終於突破重重困難,製成一種新型鎳鐵鹼蓄電池。

 

齊白石不叫一日閒過

  著名畫家齊白石擅長畫蝦,他畫的蝦,形神兼備、氣韻生動,被人稱為「絕藝」。他畫過一幅「多蝦圖」,許許多多的草蝦叢集一起,疏密有致,多而不亂。每隻蝦都是軀幹透明,薄殼下宛如有生命在搏動,蝦鬚顫顫,似要躍出水面。有人問他畫蝦的「祕訣」是什麼?他笑著回答說:「要每日作畫,不叫一日閒過。」

  齊白石從十五歲起學木工並開始學畫,直到他逝世的八十多年中,不論寒冬,還是盛夏,每天揮毫作畫,從不間斷。常常從清晨畫起,不知不覺畫到太陽下山。他有一首詩描寫自己作畫的甘苦:「鐵柵三間屋,筆如農器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廂。」他每天像牛一樣在畫幅上耕耘,僅五十歲到六十六歲這十多年之中,就畫一萬多幅畫,刻印三千多顆。

  他作畫雖多,但一絲不苟,「塗黃轉綠再三看,歲歲尋常汗滿顏」。他經常以嚴格的態度進行自我審查,不斷發展,不斷革新。六十九歲時,他還手拄枴杖,經常在清晨和傍晚,到鄉間去察看草叢中蟲豸的跳躍、池塘裡魚蝦的游動。他甚至把蝦養在金魚缸裡,每天仔細觀察,反覆揣摩,「工夫深處見天然」。七十歲後齊白石畫的蝦開始超越前人,八十歲後他畫的蝦更加活脫如生,獲得中外人士的一致讚賞。

 

十一、相關名句

(一)荀子名句

1.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語譯〕指責我而恰當的,是我的老師;贊同我而恰當的,是我的朋友;諂媚阿諛我的,是賊害我的人。

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語譯〕他們立論時有根據,他們發表見解時成條理。

3.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

〔語譯〕(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承載船,水也能使船翻覆。

4.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無日不在是。(荀子‧大略)

〔語譯〕歲時不寒冷,就無法知道松柏長青;遭遇不危難,就無法知道君子沒有一天不心存禮義。

5.人之於文學也,猶玉之於琢磨也。詩曰:「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謂學問也。(荀子‧大略)

〔語譯〕人學習典籍,就像琢磨玉一般。詩經說:「如同切開玉石後再剉平,如同雕琢玉石後再磨光。」說的就是做學問啊。

6.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語譯〕國家將要興盛,一定尊敬老師而看重師傅。

 

(二)學習名句

1.聰明的人不是具有廣博知識的人,而是掌握有用知識的人。(古希臘‧埃斯庫羅斯)

2.在得到幸福的問題上,求知欲比追求財富的欲望更加可取。(英國‧休謨)

3.知識的奇特就在於:誰真正渴求它,誰就往往能得到它。(義大利‧達文西)

4.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類生活最幸福的結果,無過於學習了。(法國‧巴爾札克)

5.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的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德國‧歌德)

 

十二、測驗卷資料補充

A卷(第5回)

17~18題組:

  自孔子聖人,其學必始於觀書。當是時,惟周之柱下史老聃為多書。韓宣子適魯,然後見《易》象與魯《春秋》。季札聘於上國,然後得聞《詩》之〈風〉、〈雅〉、〈頌〉。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於是時,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而皆習於禮樂,深於道德,非後世君子所及。                      (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

注釋:j三墳:指伏羲、神農、黃帝之書。

k五典:指少昊、顓頊、高辛、唐、虞所著的典籍。

l八索:八卦。

m九丘:九志。上述四書皆為相傳上古之書。

語譯:孔子這樣的聖人,他的學習一定從讀書開始。在這個時候,只有周朝的柱下史老聃掌管很多書。韓宣子到魯國,然後見到《易》象和魯《春秋》。季札被中原諸侯國邀請,然後才能聽到《詩經》的〈風〉、〈雅〉、〈頌〉。而楚國只有左史倚相,能讀到《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讀書人生在這個時代,能見到六經的大概沒有幾個,他們的學習可說是很困難的,然而對禮樂都很熟悉,道德修養都很深厚,不是後代的君子所能趕上的。

 

19~20題組: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孟子‧盡心上》)

語譯:人不用學習就能的,是良能;不用思考就知道的,是良知。兩三歲的小孩子沒有不知道親愛他父母的,等到他長大,沒有不知道尊敬他兄長的。親愛父母是仁;尊敬兄長是義。沒有其他原因,因為這兩種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甲卷(第5回)

16~20題組:

  黃生允修借書。隨園主人授以書而告之曰:「書非借不能讀也。子不聞藏書者乎?七略 四庫,天子之書,然天子讀書者有幾?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其他祖父積、子孫棄者無論焉。非獨書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強假焉,必慮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見之矣。』若業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異日觀云爾。』」

  余幼好書,家貧難致。有張氏藏書甚富。往借,不與,歸而形諸夢。其切如是。故有所覽輒省記。通籍後,俸去書來,落落大滿,素蟫灰絲時蒙卷軸。然後嘆借者之用心專,而少時之歲月為可惜也。

  今黃生貧類予,其借書亦類予;惟予之公書與張氏之吝書若不相類。然則予固不幸而遇張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與不幸,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為一說,使與書俱。                 (袁枚〈黃生借書說〉)

注釋:j汗牛塞屋:喻書籍眾多。

k惴惴:憂心惶恐的樣子。

l庋藏:儲藏。庋,音ㄍㄨㄟˇ。

m通籍:具有官員身分。

n落落:形容眾多的樣子。

語譯:  黃允修先生向我借書,隨園主人我借書給他,並告訴他說:「書,非得要向別人借,否則讀不進心裡面去啊!你沒聽過藏書人的事情嗎?七略 四庫,是天子的書籍,然而(從古到今)有幾位天子會真正去讀書呢?書籍繁富,汗牛充棟,這是富貴人家的藏書,然而(從南到北)有幾個富貴人家會去讀書呢?其他像祖先累積藏書,而後代子孫隨便丟棄的,就更不必說了。不單單書籍是這個樣子而已,天底下的事事物物都是這個樣子哪!不是那人本身的事物而勉強借來的,一定害怕別人強逼取還,而內心憂慮不安,而撫摩賞玩,細細體會。心裡想:『今天還在這兒,明天就被人討回去了,我就不能看到它了!』相反地,如果已經是我所擁有的話,一定將它束之高閣,將它藏了起來。說:『姑且等到他日再來看看吧!』」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但是家裡貧窮,難以取得書籍來看。有戶張姓人家,家裡藏書很多,我前去找他借書,他不肯借我。回家後,我連作夢都夢到這件事情,心情是那樣的痛切。所以我只要能看到借來的書籍,往往就會仔細讀、用心背。當官以後,用自己的薪俸去買書,買了許多許多,滿滿都是書。白色的蛀蟲,灰色的蜘蛛絲,時常布滿在書籍裡面,然後我才感嘆借書的人用心專一,而自己年少苦讀的歲月是多麼值得珍惜啊!

  現在黃允修先生和以前的我一樣貧窮,而他向別人借書也和我類似。只是我把自己的書公開,與張氏吝惜借給人,好像很不一樣。這麼說來,竟然是我不幸遇到張氏人家嗎?還是黃生幸運遇上了我嗎?知道幸與不幸,那麼黃生讀書必定會專一,而他還書也必定會很快速。我把自己這個看法,連同書籍一起交給他。

 

十三、歷屆試題精選

(一)備課資源

1.下列對《荀子‧勸學》的解讀,正確的選項是 (A)質「的」張而弓矢至焉—「的」是「之」的意思 (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假」是偽裝、模仿的意思 (C)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結」用以形容心志之堅定 (D)「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兩個「青」字和兩個「藍」字都是名詞。              〔96指考〕

答案:(C)

解析:(A)「的」為箭靶的中心。(B)「假」為憑藉。(D)第一個「青」及兩個「藍」皆為名詞;第二個「青」為形容詞。

‧本題測驗目標為字義、詞性之辨識能力。題幹與選項皆為本課範圍。

 

2.文章中常會以一、二關鍵字,做為凸顯該段或該篇文章主旨的樞紐。閱讀下文,選出其中的關鍵字:「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A)山、海 (B)神、聖 (C)積、成 (D)不、無。                           〔97指考〕

答案:(C)

解析:《荀子‧勸學》主要在勸學者透過「積累」而有所「成」。題幹語譯:堆積泥土成為高山,風雨就會從那裡興起;匯集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在那裡生長;積累善行養成好的品德,就會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備聖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靠著半步半步的積累,無法走千里的路;不靠著累積小的細流,無法完成江海的壯闊。

‧本題測驗目標為判讀資料能力。題幹屬本課範圍。

 

3.下列各組文句中,「 」內的字義相同的選項是 (A)〈諫逐客書〉:不問可否,不論「曲」直/《典論‧論文》:「曲」度雖均,節奏同檢 (B)〈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歸去來兮辭〉: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C)《孟子‧滕文公上》: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赤壁賦〉: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D)《荀子‧勸學》:「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後漢書‧黨錮列傳序》: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 (E)《莊子‧天運》: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義,以「遊」逍遙之虛/〈始得西山宴遊記〉:洋洋乎與造物者「遊」而不知其所窮。       〔98指考〕

答案:(B)(D)(E)

解析:(A)音ㄑㄩ,事理不直。語譯:不談論能力好不好,不理會品德正直與否/音ㄑㄩˇ,樂歌。語譯:樂歌曲調或許相同,節奏法度也一樣。(B)返回。語譯:情感如此眷戀難捨的想要返回家鄉啊/該要返回家鄉了啊!故鄉的田園即將荒蕪,怎麼能不回去呢?(C)往、至。語譯:即使讓五尺的小童到市集去買物品,也不會有人欺騙他/享用。語譯:(江上清風與山間明月)是創造萬物的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無盡寶藏,是你與我可以共同享用的寶藏。(D)借。語譯:假借船隻的人,未必自己擅長游泳,但是可以渡過江河/王道被侵凌的時刻,還願意假借仁義的旗幟,貢獻一己能力,成就天下的大功業。(E)遨遊。語譯:古代至德的人,假借仁道,託詞義理,以此自由自在地遨遊於虛靜的世界/(西山的)廣闊無際,與天地同在共存,而不知其盡期。

‧本題測驗目標為字義之辨識能力。(D)「假」為本課範圍。

 

(二)延伸補充

4.下列各選項中,「 」內字音三者全同的是 (A)神「僊」眷侶/緣「慳」一面/「緘」默以對 (B)視如「瑰」寶/「畦」畎相望/「跬」步不休 (C)打通經「絡」/暗行賄「賂」/「犖」犖大者 (D)雨「霽」天青/黍「稷」稻粱/按圖索「驥」。          〔94指考〕

答案:(D)

解析:(A)。(B)。(C)。(D)

 

5.先秦諸子的思想與文章各有其特色,請推斷下列敘述中的(甲)(乙)(丙)(丁)各指何人?(甲)強調民貴君輕,其文表現出氣勢浩然的風格(乙)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筆鋒峻峭犀利,論說透澈精闢(丙)強調教育和禮法的作用,善於運用排偶句法議論,邏輯周密(丁)追求逍遙的世界,善於寓哲理於寓言之中,想像玄妙,說理高超                       〔96學測〕

 

(甲)

(乙)

(丙)

(丁)

(A)

莊子

孟子

韓非子

荀子

(B)

孟子

韓非子

荀子

莊子

(C)

莊子

孟子

荀子

韓非子

(D)

孟子

韓非子

莊子

荀子

 

 

 

 

 

 

答案:(B)

解析:(甲)《孟子‧盡心下》寫:「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孟子最重要的民本思想!他曾言「吾善養吾浩然之氣」,這個氣造就了他散文浩然氣勢的風格。(乙)法家嚴刑峻法,眾所皆知,韓非子之筆鋒,具法家人士基本的犀利風格。(丙)荀子主張性惡,要化性為善,就必須從教育與禮法雙管齊下。(丁)莊子主張神人合一的「逍遙」境界,作品以奇想寓言著稱。

 

 

 

 

6.先秦諸子召開一場學術思想座談會,請依據甲、乙、丙三則發言內容,推斷依序應是何人的主張 (A)韓非子/孟子/老子 (B)孔子/荀子/老子 (C)韓非子/荀子/莊子 (D)孔子/孟子/莊子。                                  〔97指考〕

 

答案:(C)

解析:甲的主要論點在於「明白利害」、「賞善罰惡」,故知為法家的韓非子。乙的主要論點在「向善」及「後天努力」,故知為儒家的荀子。丙的主要論點為「順應本性」、「因任自然」、「快意遨遊」、「大化不言」,可知為莊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nchia20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